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发现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发展学生探索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领悟和发现,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包含有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探索和发现,以及师生的共同讨论三要素。在处理教材时,首先注意以系统完整的观点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铺设梯度,以旧带新,利用旧知识作为铺垫引出新知识(如排泄的概念、途径),使新知识自然而然被学生接受。对于重点知识采用分步突破,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利用嗅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通过本节的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什么是代谢废物,同时了解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以及该活动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4.学会利用嗅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排泄的定义,排泄的三个途径

2.难点:排泄物的成分

【设计思路】

1.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

本章的教学活动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代谢废物,它们的排出途径如何;代谢废物的排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设计思路:

(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2)通过观察了解尿液的成分,同时了解人体要排出的废物成分;

(3)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归纳排出废物的途径;

(4)讨论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充分利用嗅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使教学生动具体。

【课前准备】

1.学生自愿收集尿液,并带到实验室作好准备;

2.演示实验“尿液成分的测定”实验仪器;

3.学生收集关于尿液的相关知识;

4.教学课件内容:

(1)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代谢废物;

(2)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3)总结与反馈: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它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人体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了哪些代谢废物呢?它们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来一起探讨的问题。一、代谢废物的种类

问题引导:对于人体排泄的废物,同学知道有哪些吗?(尿液、汗水、粪便)同学们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代谢废物呢,暂不评论。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教师做尿液成分测定的演示实验。几个学生上台来做近距离的观察。)观察收集的尿液,思考以下问题:

1.你们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

2.有什么气味?(骚臭味、化肥店的味等)

3.在烧烤过程中,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白烟、气味等)、(1~3由上台学生回答,后面由小组讨论后回答)

4.能预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吗?(有点像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

5.大家看看,残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物质会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测定。(点燃、闻)

6.尿液中还有什么呢?(水)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对于这层白白的物质,

大家大胆猜测。

根据它不能燃烧,可以证明它是什么吗?无机物

师:分析得对。准确的说,它是无机盐。有人尝过它的味道,是咸的。

师:尿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师:刚才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尿液的成分。请同学们结合已有的知识,思考讨论:

7.汗水的成分有什么?(举例运动后,流出的汗水干了,在脖子上就会有白色的颗粒,是咸的,是无机盐;夏天如果几天不洗澡,内衣上和身体就会有股尿素的味道。)

先让我们来学习什么是排泄。

二、排泄的概念

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P59)

人体在代谢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这些物质是代谢废物。

人体产生的这些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活动,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举例说明)

三、排泄的途径

问题引导: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呢?都分别以哪些形式(气体、液体或其它)通过哪些器官系统排出了哪些代谢废物呢?请同学们根据你的常识和刚才学过的知识,分组讨论。

观点1:因为大肠是里的物质不是代谢后的废物,是食物残渣。

观点2:因为粪便中也含有某些代谢废物。

教师总结: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粪便本身不是代谢废物,不能算是排泄物,只是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已。

问题引导: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呢?(学生看书后,思考回答)三、排泄的意义

意义: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稳定。

问题引导:有人说“汗液和尿液是一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说明理由观点一: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汗液和尿液都含有相同的成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观点二:不同意这种说法:虽然它的成分一样,但分量不同,还有,所产生的地方也不同,汗液是皮肤,尿液是泌尿系统。所以,汗液和尿液是不一样的。

教师总结:非常好。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从不同方面看都是对的(开放性)。

提出探讨性问题:人体的这三种主要排泄途径,很重要,但是不是三者都必须要有呢?(学生思考)

1、皮肤不分泌汗液了,行不行?

比如狗就不用皮肤排汗。汗液和尿液的成分是一样的,通过汗液排出的成分,完全可以通过尿液排出。没有了皮肤的排汗功能,会给人带来很多麻烦。但如果没有了这一功能,人还能生存吗?

2、没有了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行不行呢?

因为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别的地方排不出去呀。所以不行。

3、要是没有了泌尿系统分泌尿液行不行呢?

也不行。因为人体大部分的代谢废物是靠它排出去的。

教师总结:刚才的辩论,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争论,我们对排泄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也从其他同学那儿获得了不少书上没有的知识。我们的学生真是很棒。

四、本课小结

排泄是人体将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代谢过程所产生的废物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经由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关的器官排出体外。人体的这些器官包括:①呼吸器官,由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②泌尿器官,由肾排出大部分水和大量的尿素与无机盐;⑧皮肤,通过汗腺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等;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一、代谢废物:水、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等

二、代谢废物产生场所:人体的组织细胞

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

三、排泄途径皮肤: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

泌尿系统:排出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

四、排泄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经过教学实践,在下列几个方面比较成功:

1.教学目标体现较好

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人体代谢废物及其排出的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设计思路较好

通过教学能够较好地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思考学习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排泄的意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解决较好

例如由于实验现象的原因,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教师要注意提醒;课前由学生自己收集尿液也很好解决了实验材料的来源,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也有一些不足:

1.应更好利用教学课件,课件制作中应加入一些动画等,更形象地说明尿液的排出;

2.应进一步加强评价的激励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能力方面 1.尝试通过对图片、数据和文字等资料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2.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说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2.认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三、教学难点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四、教学准备 已解剖的猪或羊的新鲜肾脏、镊子、解剖盘、一次性手套、准备与泌尿系统有关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或过剩的物质如水和无机盐等,这些废物及多余的物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及剩余物质的排出过程。 (二)人体的排泄途径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人体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将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呢? 学生可列举出排汗、排尿、呼吸等多种途径。有时同学们会认为排便也是一种排出代谢废物 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分析排便与排汗、排尿等排泄方式的区别。排便被称为排遗,与排泄不同。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是食物经口而后入消化器官如胃、小肠(或其他动物类 消化腔)消化吸收后,排除剩余废物的过程,其并未排出细胞代谢过程后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 在学生说出几种排泄过程后,教师可以展示通过汗液、尿液、呼吸等不同方式排出代谢 废物的数量对比表格。通过分析,让同学们了解每种排泄方式的重要作用,并总结排泄的途 径有如下几种: ①由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水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体排出。 ②从皮肤排出,主要是以汗的形式由汗腺分泌排出体外,其中除水外,还含有氯化钠和 尿素等。 ③以尿的形式从肾脏排出,主要是排出尿素、无机盐和一定量的水等。 通过比较,同学意识到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泌尿系统 排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呼吸、排汗、排尿并不陌生,因此通过学生的列举和分析,初步 了解不同的排泄途径。再通过资料,帮助学生弥补认识上的不足,总结和提升。 (三)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及肾脏位置图,请同学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及位置,了解各器官 的主要功能。认识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后,请同学尝试用语言描述尿 液排出的过程。学生应明确: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 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而肾脏如何产生尿液, 是学生不了解的,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下一个环节。 【设计意图】从较为宏观的泌尿系统组成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尿液排出的大致过程。(四)尿液的形成 教师给学生展示肾脏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与肾脏相连的管道有几条。学生很容易说出 有三条管道,分别为动脉、静脉和输尿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尿液来源于什么?学生很容 易理解,尿液其实来源于血液。随后出示尿液和血液成分的数据表格,请同学进一步思考,

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一内环境...》342北师大教案设计

1 《内环境》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高二18班 授课时间:2018年9月28日 授课人:蔡晓纯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1节。本节内容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既与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环境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为后续学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埋下伏笔。 高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内环境的组成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这使得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将通过观看草履虫生活的视频、阅读课本资料、观察图片等活动,理解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逐步建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体液的概念与组成; (2)构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3)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并能与外界环境区分开。 2.能力目标 (1)能对相关视频、图片进行细致的观察,准确地表达与交流。 (2)能运用资料中的信息和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并得到符合逻辑的结论。 2 3.情感目标 体会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⒈教学重点 内环境的概念,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联系。 ⒉教学难点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拟采用以下的策略组织教学活动。 以草履虫生活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能量和物质交换离不开水环境。从而引出多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通过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三种液体环境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导入 师:----播放老母亲不顾反对割肾救身患尿毒症的儿子视频 老母亲不顾反对坚持要将自己的肾捐给救身患尿毒症的儿子,可见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如果儿子不移植肾脏会怎样?会死吗?如果移植了肾脏他会像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吗?正常人都有两个肾脏,母亲捐了一个肾脏,对他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吗?要想知道答案,就必须先得了解肾脏到底有怎样的功能,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内容 (一)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师: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物质? 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粪便 师: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气的形式排出体外;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组成,而汗腺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它分为分泌部和导管,分泌部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内,产生的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的表面这就是排汗;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排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些物质都是细胞内产生的,经过血液循环的叫做废物,他们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而粪便是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肛门以排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它不是细胞内产生的不叫废物,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师:排泄有几条途径?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条是主要途径? 生:排尿 师:排尿是通过泌尿系统实现的,它由哪些结构组成?它们又有怎样的功能呢?(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活动一:下面请同学们翻到73页,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一会儿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给大家据图讲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结构的功能。 师:他讲的好不好?讲的非常清楚,大家掌声鼓励一下。他是弄清楚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那你们是不是都清楚了呢? 生:清楚了 师:好的,弄明白的同学呢请你们一起大声的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1、2、3、4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师:那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生: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储存尿液、排出尿液。 师:同学们肾脏是形成尿液的重要器官,那尿液的形成跟血液的循环有关吗? 生: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由肾静脉流出,在流经肾脏的过程中,肾脏将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出来,形成了尿液。 (三)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师:大家见过肾脏吗?见过人的肾脏吗? 生:见过/没有 师:除了医生,一般人是没有见过的,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一下(展示图片),这就是肾脏。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试题

一、选择题 1、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A、腹腔背面腰部脊柱两侧 B、胸腔,左右各一个 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 D、腹腔的上方偏右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3、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减少 4、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5、农民将人尿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请问:正常尿液的成分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 A、尿素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6、“一针见血”至少伤至皮肤的() A、角质层 B、生发层 C、表皮 D、真皮 7、(2011 石家庄)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 A.二氧化碳 B.尿素 C.水 D.无机盐 8、(2011 福州)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输尿管 9、(2011 广东)下列物质在人体中排泄途径最多的是() A.尿素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水 10、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 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1、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这些器官是() A、胰脏和大肠 B、肺和肾脏 C、小肠和大肠 D、肺和肝脏 12、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排出代谢废物 B、调节体内组织液的含量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3、尿的生成虽然是连续的,可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A、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14、下列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表皮的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 回归教材 一、内环境与稳态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4.水平衡的调节 水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液的 和内环境的稳态 调节过程: 1.水的平衡 来源: 排出: 2.钠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极少量由汗液、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3.钾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其次由 排出 多吃 排,少吃 排,不吃 排 组织液 淋巴 呼吸系统 CO 2刺激呼吸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 内环境 概念: 体液细胞内液 内环境 三者关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作用: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和 稳态 含义: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包括水、无机盐、 等营养物质的量;PH 、 、 等理化指标;激素、代谢废物等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及外界环境变化 机制:在 和 共同调节下,各 活动的结果 意义: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液PH 的维持 缓冲系如H 2CO 3/NaHCO 3的调节 PH =7.35-7.45 破坏: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 降低会导致骨 质软化病或佝偻病, 导致肌无力

5.钠、钾平衡的调节 调节的意义:Na +在维持 方面有重要作用;K + 在维持 、 、 三、血糖调节 1 2.血糖平衡调节 -

3.糖尿病的原因及特点 消瘦 四、体温调节 体温的含义: 体温的来源: 体温调节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特别是维持( )的活性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温调节的过程:

(1)A液为,B液为,C液 为。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 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解析〗考查胰腺组织细胞的内环境、血糖的调节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构成。 (2)气体O2、CO2等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在动物体 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 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 (3)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人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 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 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尿液中有葡萄糖(糖 尿)。 〖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胰腺组 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例2〗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与此有关的生理过程①是;正常人饭 后物质A 会,约1小时后又会 (2)图中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能量代谢介绍说明

第六章能量代谢 二、选择题 1、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 A.ATP合成与释放的比值, B.通气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C.CO2生成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D.ATP合成与PCr消耗的比值。 2、氧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糖类和脂肪。 3、属于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的特点错误的是()。 A.供能输出功率低, B.有氧代谢, C.ATP生成多, D.乳酸生成较多。 4、属于磷酸原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A.能量输出功率高, B.无氧代谢, C.ATP生成少, 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 5、人群中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 A.老年人, B.成年男子, C.成年女子, D.幼儿。 6、相对代谢率为()。 A.能耗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B.能耗量与身高或体重的比值,

C.能耗量与基础代谢的比值, D.能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是()。 A.ATP, B.PCr, C.乳酸, D.都不是。 8、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关键的环节是()。 A.糖酵解, B.糖类有氧氧化, C.糖异生, D.ATP的合成与分解。 9、在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有训练者肌肉机械效率高,是因为()。 A.以糖类供能为主, B.以脂肪供能为主, C.呼吸商较低, D.消耗的总热能较少。 10、从工作中利用的总能量来看,有训练者利用脂肪供能比例与较无训练者相比()。 A.完全相同, B.要大, C.要小, D.大体相同。 11、评定乳酸能系统能力的常用指标是()。 A.肌红蛋白的含量, B.血乳酸水平, C.30m冲刺速度, D.无氧阈值。 1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共同特点是()。 A.都不需要氧, B.都产生乳酸, C.都能维持较长时间运动, D.都可产生大量ATP。13、在较剧烈运动时,肌肉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2)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3)掌握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不同。(4)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泌尿系统模型和有关泌尿系统组成视频,掌握泌尿系统组成知识。 (2)通过视频和动动手环节学习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肾单位的结构,认同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树立卫生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 人体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排尿有关的知识。 二、新课讲解 (一)排泄 教师讲述: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 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知识拓展】粪便的排出也是排泄吗? 排遗是生物体将食物经口进入如胃、小肠等消化器官消化吸收后,排出不能消化的剩余废物的过程,如排便等。与排泄不同的是,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不属于排泄系统。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讲述: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观察与思考】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组织同学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1)由图示可以看出,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结论: (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肾动脉的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推测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3)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静脉则将已过滤的血液送往人体其他部位。 播放视频:《泌尿系统的组成》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单位的组成 教师讲述: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它的哪些结构特 点适宜完成尿液的形成呢? 展示图片: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组织学生观察肾单位结构模型,结合阅读教材73页,指导学生描述肾单位的结构。 r 肾小球一一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 肾单位肾小囊一一由肾小管盲端膨大凹陷形成。套在肾小球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一一弯曲细长,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播放视频:《肾单位的结构》 【动动手】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型 组织学生分组集思广益,利用线团、塑料袋等模拟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 展示学生作品,看看哪组同学做得最好。 教师讲述: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除复习要点

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除复习 【复习新知】 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______是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器官 由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和 (排除尿液)组成 二、肾的结构 (1)位置:_______________。 (2)结构:由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的颜色比髓质的颜色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基本单位:_________,它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括___________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 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通过图示认识肾单位的结构:肾小体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三、尿液的形成和排除:尿的形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________________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是150升。 原尿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尿液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含有葡萄糖、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 归纳:①原尿是在____________形成的,尿液是在_______形成的。 ②尿液中出现血细胞(血尿)或大分子蛋白质(蛋白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病变;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若胰岛分泌正常)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病变 3. 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 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 4.意义:①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皮肤的结构 1.结构:包括________两部分,表皮包括_________。真皮内有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血管、神经。 2.皮肤的功能:有保护、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3.汗液的形成: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等进入分泌部形成汗液。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检测题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23 小题) 1.下列方式中,不属于代谢废物排出的是() A.通过皮肤排出汗液B.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C.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D.通过消化道排出粪便 2.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肾小管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与原尿相比,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 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酸和尿 素4.关于正常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部位体温有差异B.口腔温度高于直肠温度 C.人体体温固定不变D.人体体温在一天内的变化范围小于 3℃ 5.人体的血液流经肾脏时,每天大约形成180 升的原尿,但只有l.5 升的尿液排出体外,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如图中的() A.②③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6.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 1.5L,原因是肾脏哪一个结构的重吸收作用?()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体 7.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

A.B. C.D. 8.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会增加() A.尿素B.无机盐C.葡萄糖D.蛋白质 9.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肾静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 ) A.氧含量减少,尿素等废物增多B.氧含量减少,尿素等废物减少 C.氧含量增多,尿素等废物增多D.氧含量增多,尿素等废物减少 10.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②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 D.④把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入① 11.下列人体器官中,可形象类比为“血液净化器”的是() A.血管B.心脏C.肾脏D.肺 12.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代表结构,③和④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大分子蛋白质经①过滤到②中 B.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末端和肾小管末端流动着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和尿液

2019-2020学年新北师大版必修3 第2章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作业2

2.1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 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正常人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B. 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a1>a2,b1

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人教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生能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3.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 (一)学生自学课本P72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 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那么: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 (三)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 (1)学生阅读P73并观察肾脏的剖面图和肾单位的结构图,认真思考并对以下问题进行快速的抢答: ①什么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②每个肾单位由、和等部分组成。 ③肾小球是个,由和组成。 ④你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知识? 2.通过描述和抢答得出: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分别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 3.教师演示肾单位简易教具,学生归纳肾单位的结构。 (四)尿液的形成 1.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分析P74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并结合观察肾内部结构的图,对比、讨论、推理、表达、交流,回答以下问题: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人教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材分析 顺利完成本章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这一章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巩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再从资料分析以及图文讲解得出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单位的结构、泌尿系统的作用、人体其他排泄途径。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尿毒症以及血液透析的原理。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尿的形成与排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探求新知前首先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血液的组成,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与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不久前刚刚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本节内容涉及很多与自身相关的知识与实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3.教学条件分析: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学校各教室已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更加灵活。教师可使用传统的黑板,也可使用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图片、音频以及动态视频等普遍使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课时安排 2课时。 0 / 4

七下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NO.12 复习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1.排泄指:人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或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代谢废物主要指、、、。 排泄途径主要排泄器官排出形式排出的主要代谢废物成分泌尿系统尿液 皮肤皮肤 气体水、二氧化碳 2.肾脏位于腔背面,腰部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一个肾脏由大约个肾单位组成。 3、.肾的结构 从肾脏的纵剖面可以看到,周围颜色 较深的部分是,里面颜色较 浅的部分是,髓质里漏斗 状的部分是。 4、【考点2】肾单位的结构 1)在图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肾单位 3)肾小体主要分布在内,其中肾小球是个 球,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和内。 5、【考点3】尿的形成过程 1)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是怎样的? ()(颜色较深) () ()(颜色较浅)()

① 作用,在 中形成原尿。 ② 作用,形成尿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 和 不能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滤过到 内,形成 。 如果一个尿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的 可能发生了病变。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原尿中的全部 ,大部分 和部分 被送回血液。 2)原尿与血浆的区别:原尿中不含 ;与血液的区别是:原尿中不含 和 。 尿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 。 尿与血液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 。 6.【考点4】血液流入肾脏和流出肾脏的路线以及血液成分的相应变化是怎样的?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 → → →肾静脉 (流 血) 流 血 肾静脉与肾动脉相比较,肾静脉内血液成分有什么变化? 7.【考点5】泌尿系统的组成 8、尿液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与 有关。 9、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原尿达150升, 排出的尿液 1.5升,主要原因 是 。 10.【考点6】人体排尿的意义? 1)有利于体内 随尿液 及时排出;2)对调节体内 的平衡,维持 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考点7】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作用: ( 组织) 作用: 表皮内 血管和神经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 和 ( 组织)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 和 附属结构: 汗腺 、 皮脂腺 、 毛发 、指(趾)甲 2.皮肤的功能: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具有再生能力。 3、汗液的形成过程: ( )作用 ( ) ( ) ( )作用 皮肤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 一、选择题 1.(2019甘肃兰州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生长激素、乙酰胆碱、唾液淀粉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D.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肾小管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答案 B 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不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所以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将升高,B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可以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错误。 2.(2019福建厦门高三质检)某种鳗鲡在淡水中生长,到海洋中产卵。鳗鲡进入海水后,吞饮海水,Na+进入血液,通过鳃上皮细胞排出;洄游到淡水时,不再吞饮水。如图表示鳃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和Na+排出量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Na+-K+-ATP酶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跨膜运输Na+、K+ A.鳗鲡吞饮海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在海水中,Na+排出量与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 C.在淡水中鳃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上升 D.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尿量增加 答案 C 鳗鲡吞饮海水后,Na+进入血液,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据图可知,在海水中,Na+-K+-ATP酶活性上升且Na+-K+-ATP酶活性与Na+排出量变化曲线几乎同步,两者呈正相关,B正确,C错误;鳗鲡由海水洄游进入淡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D正确。

代谢废物排出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尿液的排出 D.皮脂腺的分泌 2.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B.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 C.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内壁 D.肾小囊内壁和外壁 3.下列物质中,能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是( )。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 4.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B.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5.在正常情况下,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尿素 D.无机盐和水 6.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原尿、尿 B.血液、尿、原尿 ` C.血液、原尿、原尿 D.血液、原尿、尿 7.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 )。 ①葡萄糖大量减少②二氧化碳含量降低③氧的含量降低④尿素的含量降低⑤氧的含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③ 8.右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情况,请判断该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腔 D.收集管 9.下列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B.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经伤到了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 C.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D.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10.手掌和脚掌经常受摩擦出现“老茧”,这是由于( )增生后产生的。 A.表皮层 B.生发层 C.真皮层 D.角质层 11.同学们在参加劳动时,累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具有( )。 A.感受刺激和排泄功能 B.降低体温和保护功能 C.调节体温和排泄功能 D.感受刺激和保护功能 12.多喝水、不憋尿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摄水多少都不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B.尿液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 C.排尿量过少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 D.尿素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能量代谢与体温、生理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英文名词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 3. 呼吸商: 5. 基础代谢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 2. 在长期饥饿的情况下,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自身( )的分解,故( )接近 于0.80。 5. 正常机体中影响能量代谢的最显著因素是( )。 6. 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 )和( )。 7. 用冰袋、冰帽等给高热患者降温是利用( )散热,电风扇散热是增加( ) 散热。 12. 机体最重要的散热器官是()。 13. 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有传导、对流、()和()。 14.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人体主要以( )方式散热。 15. ( )合成和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环节。 17. 进食后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称为()。三种 营养物质中()最为明显。 三、选择题(每题1分) A型题: 1.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ATP B. 磷酸肌酸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E. ADP 2.正常体重者在短期饥饿情况下,主要依靠哪种物质供能 A. 葡萄糖 B. 脂肪 C. 肌酸 D. ADP E. 蛋白质 3.机体重要的贮能形式是 A. 葡萄糖 B. 维生素 C. ATP D. 氨基酸 E. ADP 4.机体消耗的能量,除了肌肉收缩所做的机械功外,最终都将转化成

B. 电能 C. 化学能 D. 体温 E. 热能 5.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 A. 食物的热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 呼吸商 D. 非蛋白呼吸商 E. 能量代谢 6.我国一般混合性膳食的呼吸商约为 A. 0.70 B. 0.71 C. 0.82 D. 0.85 E. 1.00 7.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 水 8.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A. 环境温度 B. 肌肉活动 C. 精神活动 D.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E. 食物的热价 9.机体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 肝 B. 心肌 C. 骨骼肌 D. 皮肤 E. 肺 10.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A. 肝 B. 皮肤

第8单元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教案-九年级生物复习

第八单元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 ——探究尿液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人体在代谢 过程中会产生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多余的水、无 机盐、尿素等,就像打扫房间、清理垃圾一样,如果 不及时排出,这些代谢废物就会在体内积聚太多,会 导致排泄器官肾、皮肤等器官的健康,进而影响正常 的生命活动,那么代谢废物是如何排出体外呢?让我 们一起探究尿液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吧!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人的生活需要空气》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基础上来研究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问题,包括《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两节内容,而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就是排尿和排汗,那尿液和汗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呢?这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本单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衔接与呼应,也为下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积累了更多素材。 单元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解剖并观察猪肾,说出肾的形态特征及结构。 2.构建肾单位模型,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理清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过程,并描述尿液的形成与肾单位的关系。 3.观察皮肤结构模型,说出皮肤的结构及汗液的形成。 4.描述尿液和汗液的排出过程,归纳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认同代谢废物排出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单元学习计划 学习内容课时活动设计

学习内容评价等级整体认知能构建出本单元核心知识的思维导图★ 尿液的形成与排 出能够说出泌尿系统、肾脏、肾单位、皮肤结构★自主制作出肾单位模型★模拟原尿的形成过程,能够区别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含量★★ 整体认知 1 结合《学习设计与指导》中本单元内容设计的问题研读教材,也可查 阅271bay中资源,初步形成自己的整体认知,尝试构建本单元体系。 核心内容尿液的形 成与排出 2 1.观察泌尿系统的示意图,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动手解剖观察猪肾,说出肾脏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3.制作肾单位模型,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 4.模拟原尿的形成,说出血液在肾单位中流动的特点,说出尿液形成 过程。 5.分析图表数据,对比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及含量差异,说出尿 液的形成过程。 6.分析尿常规化验单,分析肾脏病变位置。 7.说出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排尿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健康生活,爱护肾 脏。 汗液的形 成与排出 1 1.观察皮肤结构模式图,说出皮肤的结构。 2.结合生活体验说出皮肤各结构的功能。 3.观察汗腺的结构,说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4.认同皮肤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皮肤的卫生保健。 单元学习评价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 赛号:ZB-05 时间:2014、4、8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安排: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等。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说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节课分为两课时,我所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包含的内容有“代谢废物的类型”、“排泄的概念”、“区分排泄和排遗”、“代谢废物排出人体的途径”‘‘泌尿系统的组成”等内容,为下一课时学习“尿的形成与排出”这一本章的难点打好基础。 2、说地位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科的内容是?生物圈中的人?。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紧接着安排“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有利于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容之上的学习,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从空气中获取氧,再通过循环系统将这些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处。那么,人体细胞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如多余的水、尿素、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就会通过各个系统排出体外,其中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由此可见,泌尿系统在本册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3、说联系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在本册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这些知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4、说课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具体要求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其中,“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为下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在开篇就安排了排泄的概念,但同学们仍然会对“人体排出粪便为什么不属于排泄”而有疑问,因而在此增加了一些问题的设置。例如:让学生思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