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第六单元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国、朝鲜和越南北方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二战以后

B.一战以后

C.20世纪5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初

2.印度人民长期反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标志是

A.1947年印度独立

B.1947年印巴分治

C.印、巴共和国成立

D.尼赫鲁任印度总理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②英国同意印度独立③埃及爆发“七月革命”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4.1947年,印度摆脱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

A.英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5.下列叙述中,不能正确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埃及、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B.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非洲独立年”

C.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法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崩溃

D.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统治最终结束

6.“非洲独立年”时独立的非洲国家有

A.12个

B.15个

C.17个

D.31个

7.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第三世界的是

A.墨西哥

B.埃及

C.中国

D.日本

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第三世界发展的是

A.绝大多数是战后的亚、非、拉美独立国家

B.大多数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反帝、反殖、反霸的外交政策

C.20世纪60年代登上世界政治舞台,90年代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9.发生于1955年的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共同愿望的历史事件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亚非会议召开

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D.“七十七国集团”的产生

10.第一届亚非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A.万隆

B.亚的斯亚贝巴

C.河内

D.雅加达

11.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

A.1955年

B.1956年

C.1961年

D.1960年

12.下列各项不结盟运动中的政策中不正确的是

A.独立

B.自主

C.非集团化

D.非军事化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不属于实行“分治”后出现的国家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印度尼西亚

D.以色列

14.下列对亚洲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B.20世纪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C.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位,农业总产值居世界第2位

D.亚洲“四小龙”主要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15.1945年,宣布印尼独立的印度尼西亚领导人是

A.纳赛尔

B.尼赫鲁

C.苏加诺

D.铁托

二、判断是非(每题2分,共10分,说明: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6.在亚洲拥有殖民地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势力被严重削弱。为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

17.由于巴拿马运河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极为重要,美国始终不愿放弃对运河区的控制,运河区成了美国在巴拿马的“国中之国”。( )

18.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共同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贡献。( )

19.新加坡、韩国、菲律宾是摆脱殖民统治后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

20.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等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配合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

三、为下列图片填写说明(共4分)

21.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四、图说历史(共11分)

22.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会议的内容。(2分)

(2)当时中国派出了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_____________的共同愿望。(3分)

(3)这次会议表达了___________争取建立国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秩序的心声。(6分)

五、史料分析(共20分)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独立,亚、非、拉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形成第三世界。”

回忆所学内容,写出下列年份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大事:

1952年埃及爆发“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3分)

1960年被称为“____________”。(2分)

1962年____________国被迫承认____________独立。(3分)

xx年帝国主义结束对____________洲的殖民统治。(2分)

24.材料1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70年代接纳33个新会员国,31个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国会员国由最初的51个增至xx年的154个,其中78%是第三世界国家。

材料2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篇(下)》回答:

联合国的作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表现及重要标志是什么?(10分)

六、简述题(共25分)

25.我们在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时,经常听到“第三世界”这个名词。那么,第三世界崛起的政治表现是什么?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15分)

26.请结合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和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两部分内容,分析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矛盾中求发展。(10分)

附参考答案

一、1.A 2.B 3.A 4.A 5.A 6.C 7.D 8.C 9.B 10.A 11.C 12.D 13.C 14.C 15.C

二、16.√ 17.√ 18.√ 19.× 20.×

三、21.A.韩国的现代化工业企业 B.环境优美的新加坡

四、22.(1)万隆(或亚非)

(2)周恩来反帝反殖

(3)第三世界政治经济

五、23.七月革命纳赛尔非洲独立年法阿尔及利亚非

24.因为从材料1我们可以看出联合国的构成已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会员国是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这是联合国的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源。从材料2可以看出,联合国发生变化的表现为:第三世界国家把联合国看做是“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的重要讲坛,利用联合国来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及合法权利。而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则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联合国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

六、25.政治表现: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形成。特别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改变了过去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化格局。

26.提示: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种种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如:不平等贸易。另一方面,亚洲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经济。

第三世界来源与现状笔记整理

第三世界(30) 一、由来 最早使用“第三世界”这一用语的是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他受到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社会僧侣和贵族意外的“第三等级”概念的启发,在《三个世界,一个地球》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第三世界”一词,借以形象的刻画发展中国家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 “第三世界”真正成为国际政治的通用词语则是在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它主要指在东西方阵营之间保持独立、寻求自身发展空间的国家或国家联合。毛泽东同志在第三世界的问题上有他独到的引申发挥。他把美苏两霸划为“第一世界”;把西欧和东欧国家称为“第二世界”,并强调他们也是美苏争霸的受害者;其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构成“第三世界”。他对第三世界的划分方法进一步扩大了反霸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学者称既然东西方对抗已经不存在了,第三世界这一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虽然冷战结束了,单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而且若追根溯源,这种关系并非诞生于冷战时期,而是冷战开始前甚至20世纪之前就存在了。因此,再有人主张冷战后第三世界已经不复存在的同时,西方国家出版的一些教科书已经改变了对第三世界的传统定义,称之为“一个通常用来形容世界上更为贫穷的、经济上欠发达国家的术语。它包括亚洲、中东和大洋洲除以色列、日本、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意外的所有国家,非洲除南非外的所有国家和西半球除加拿大和美国外的所有国家。” 综观国际关系史的发展变化,西方的兴起与第三世界的出现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两个侧面。按照沃勒斯坦的分析,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在16世纪的崛起,世界各地区孤立发展的状态就已经被逐渐打破,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心——边缘”式的世界体系和依附关系。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最早的“第三世界”发端于东欧,西欧的工业品与东欧的农产品之间形成了最早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阶段性发展与扩张,非洲和美洲的边远地区、亚洲先后成为修资本主义中心的边缘。但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反抗也由原来的“造反”发展为革命。两次第三世界革命的浪潮使得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并登上世界舞台。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所为第三世界,既不是一组国家,也不是一组统计标准,而是一组关系——一种支配的宗主国中心与依附的外援地区的不平等关系,这些地区在过去是殖民地,今天是新殖民地式的‘独立’国。”这种界定揭示了第三世界的历史根源,也描绘了它的现实处境。所谓“第三世界”,就是在这一体系中出于边缘地位、依附于中心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关系和体系并未因冷战的发生和第三世界在政治上的崛起而发生质的变化,也没有因为冷战的终结而消失。 二、现状 尽管历史遭遇相似,在世界体系中的边缘位置相同,但第三世界是一个“世界”,而不是一个像西方国家那样的联盟或整体,第三世界国家间存在着种种差异。 首先,虽然第三世界国家大多从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发展而来,但他们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间不同,沦陷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不一,及至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方式和手短也不一样。 其次,第三世界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差别,国家间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 一、单项选择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1995年 2、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智力型经济B、信息化经济C、创新型经济 2、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A 、争夺人才B、发展核武器C 、维护经济安全 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 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 A、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B、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 C、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 三、论述题 1、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不仅是各国经济,而且各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政治和军事是核心内容。而当今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关系,对世界政治和各国政治都产生了影响。(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有助于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合作。(3)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可以加快发展,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4)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因此更多地强调主权过时的观点,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尖锐。(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动荡加剧、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渗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稳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获益者,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能力。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反映的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3评析材料费的观点。 (3)结合材料1。分析材料4所提观点的实质及其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5和材料1、3,阐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答案要点: (1)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西方五国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美国拥有明显优势。 (2)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作用不管发生多大变化,它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体。从材料3也可看出,发达国家一方面宣扬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又搞贸易保护主义,说明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作用并未消失。 材料2认为经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的作用逐渐消失,实际上否定了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宣扬“主权过时论”,目的在于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 (3)实质是企图将全球化变为美国化。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拥有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并有独霸世界的战略企图。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世界经济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并加快自身的发展。 2、以下是关于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材料 材料1美国的领导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在世界各种新危机的险境中导航并利用其产生的 材料2 问:本世纪末发生的战争和大屠杀增加了。是不是美国这个惟一的超级大国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对此加以控制呢? 答:美国想控制,但是它却控制不了。甚至在军事技术和经济上所占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优势都不足以使它能够控制形势。美国必须认清,自己对稳定世界局势所起作用的局限性。迄今,它对此没有做出哪怕是最小的贡献。就连北约的干涉也没有对世界起稳定作用,而恰恰相反。……即使美国人能够重新

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doc

学科:历史 教学内容: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一、考点 (一)五十至八十年代东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及其问题 2.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二)五十至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 1.苏联与东欧各国的改革与挫折 2.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五十至八十年代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 (四)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1.非洲和拉美的独立运动 2.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3.亚洲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讲述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危机、“滞胀”,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史实,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分析中国和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的成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5.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6.引导学生对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和影响的认识、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7.对比新加坡与韩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 (一)50-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原因②德日经济发展的异同 2.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①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②美霸主地位动摇的表现及影响③经济的“滞胀” (二)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 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①苏共“二十大”②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③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 2.东欧的变革 ①东欧变革的背景②南斯拉夫的改革③波兰的改革④匈牙利改革⑤捷克的“布拉格之春”

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 历史(含答案)

2020年南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14页,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 4.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的封国,有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等六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群体是西周最信赖的力量,其他则无足轻重,西周分封后三种群体主要是出于A.推行仁德的旨趣 B.防御狄人的思量 C.拓展疆域的需要 D.羁縻笼络的考虑 25.元朔五年,汉武帝用士人拜相制取代列侯拜相制,任命老儒公孙弘为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士人拜相制 A.改变了权力分配的格局 B.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机制 C.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D.提高了行政办事的效率 26.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涉及体育活动的内容,如歌舞125首,球类72首,武艺106首,出游踏青47首,秋千91首,龙舟66首等,并有许多描写女子体育活动的诗词。这反映了唐宋时期A.城市居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B.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性 C.文化生活市民化发展趋势 D.士人阶层热衷于竞技活动 27.清代官方以文官驻镇负责法定社区的保甲里社系列,以汛弁(低级武官)驻防分管自然社区的乡兵团练系列;还通过控制牙行,实现对市镇经济上的管理和统辖。这表明清代市镇 A.成为基层社会的经济中心 B.兼具军事经济双项的管理功能 C.呈现乡族组织的自治色彩 D.承担联系区域生产的枢纽作用

2020届高考历史习题:第十一讲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

第十一讲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 的共存与斗争 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2018辽宁大连一模)“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这种观点认为“该计划”( ) A.客观上促成了欧洲一体化 B.加速了欧洲摆脱美国控制 C.稳定了战后资本主义阵营 D.有利于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答案 A 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推断该计划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促成了欧洲一体化,故A项正确。 2.(2019陕西咸阳模拟)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 710枚,苏联2 358枚。这一协议( ) A.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B.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 C.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 D.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1972年时,美苏两国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这种限制军备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故A项错误;美苏之间的协议与冲击两极格局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2019四川凉山三诊)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施两洋战略:一方面联合欧洲,利用北约的东扩,从大西洋向东挤压;另一方面利用同日本等地区盟友的双边关系从太平洋向西挤压。美国实施两洋战略的主要条件是( ) A.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九年级历史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第六单元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国、朝鲜和越南北方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二战以后 B.一战以后 C.20世纪5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初 2.印度人民长期反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标志是 A.1947年印度独立 B.1947年印巴分治 C.印、巴共和国成立 D.尼赫鲁任印度总理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②英国同意印度独立③埃及爆发“七月革命”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4.1947年,印度摆脱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 A.英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5.下列叙述中,不能正确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埃及、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B.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非洲独立年” C.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法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崩溃 D.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统治最终结束 6.“非洲独立年”时独立的非洲国家有 A.12个 B.15个 C.17个 D.31个 7.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第三世界的是 A.墨西哥 B.埃及 C.中国 D.日本 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第三世界发展的是 A.绝大多数是战后的亚、非、拉美独立国家 B.大多数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反帝、反殖、反霸的外交政策 C.20世纪60年代登上世界政治舞台,90年代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9.发生于1955年的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共同愿望的历史事件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亚非会议召开 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D.“七十七国集团”的产生 10.第一届亚非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A.万隆 B.亚的斯亚贝巴 C.河内 D.雅加达 11.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 A.1955年 B.1956年 C.1961年 D.1960年 12.下列各项不结盟运动中的政策中不正确的是 A.独立 B.自主 C.非集团化 D.非军事化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不属于实行“分治”后出现的国家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印度尼西亚 D.以色列 14.下列对亚洲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B.20世纪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C.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位,农业总产值居世界第2位 D.亚洲“四小龙”主要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15.1945年,宣布印尼独立的印度尼西亚领导人是 A.纳赛尔 B.尼赫鲁 C.苏加诺 D.铁托 二、判断是非(每题2分,共10分,说明: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6.在亚洲拥有殖民地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势力被严重削弱。为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 17.由于巴拿马运河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极为重要,美国始终不愿放弃对运河区的控制,运河区成了美国在巴拿马的“国中之国”。(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标准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作者:————————————————————————————————日期: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你的得分:100 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9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2.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 4.首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卡翁达 D.阿尔弗雷德-索维 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达国家的发展 C.北方国家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6.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新德里会议 D.吉隆坡会议 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10.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第三世界的兴起》教学设计之二

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第21课第三世界的兴起 教材分析 第三世界的兴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亚、非、拉大批国家经过长期斗争,取得民族独立或在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二是第三世界国家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形成为标志。团结起来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建立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以“七十七国集团”形成为标志,第三世界国家在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的局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第三世界的形成;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亚洲其他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埃及“七月革命”;阿尔及利亚独立;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收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南北问题;七十七国集团。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第三世界的形成使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②第三世界为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表明,第三世界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从史实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重大事件;第三世界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的重大事件。 难点: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二战后,世界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此外,世界政治格局还有一个重大变化,这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本课我们就来学习二战后第三世

界的形成、发展及主要斗争。(板书课题) (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提问,什么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指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是毛泽东在1974年提出来的。第一世界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指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世界指亚、非、拉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一般不再使用,第三世界的概念仍在使用。 一、亚洲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板书) 1.越南、朝鲜、中国革命的胜利(板书) 二战之前,亚洲独立国家主要就是日本。其他国家大多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请学生举例)亚洲人民很早就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二战后,亚洲各国利用日本投降、殖民体系崩溃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独立运动。越、朝、中三国经过艰苦斗争,建立人民政权,获得民族独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板书) 印度是英国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被英国殖民者称为“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印度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斗争,迫使英国在1947年同意印度独立。在印度独立过程中,英国殖民者有意挑动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间的对立,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英国殖民利益,因而印度独立是以印巴分治的形式实现的。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组成印度,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地区组成巴基斯坦。东巴和西巴,即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 尼赫鲁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领导人。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并要求记住,他曾长期担任印度国大党主席,曾九次入狱,印度独立后担任首任总理直到1964年逝世。尼赫鲁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3.亚洲其他新兴独立国家(板书) (将下列内容制成投影片,打出并简略讲解,指导学生在地图册中找到位置。) 在亚洲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同时,非洲人民的独立斗争也在不断高涨。 二、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板书) 1.埃及“七月革命”和阿尔及利亚独立(板书) 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开展起来。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英国控制的法鲁克王朝,实现真正的独立。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打败英、法、以的侵略,取得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胜利。纳赛尔成为深受埃及人民爱戴的国家领导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一)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第三世界是指那些在历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也被称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第三世界是在战后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联合的产物。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①战后到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主要在亚洲和北非几个国家。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战场在非洲。③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不仅最后消除了一批顽固的老殖民据点,而且一些国家从争取维护民族独立转向发展民族经济。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诞生、77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里程碑。 1.万隆会议 指XXXX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包括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历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主讨论亚非事务的国际会议,是战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亚非国家新觉醒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的“求同存异”原则,博得各国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为会议的最后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确定了指导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反帝反殖、维护独立、捍卫和平的“万隆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①第三世界崛起的第

一个里程碑和重要标志,从此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②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③增进了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持,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它所确定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在十项原则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家关系的普遍原则。 2.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尼总统苏加诺、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发起的。XXXX年9月,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会议发表了《宣言》,宣告了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为基本原则和宗旨的“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不结盟运动”从最初的25个国家发展到了当前的110个国家,成为全球的国际政治运动,从政治上为第三世界多种类型国家的联合奠定了组织基础。作用:①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里程碑,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最主要的政治代表。 ②它坚持了反帝、反殖、反霸以及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方向,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捍卫了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促进了人类进步和发展事业。 3.77国集团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为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经济合作、反对发达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XXXX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自称为“77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家会议”)。XXXX年成员已增加到120个,仍然沿用77国集团这个名称。它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业分层达标训练:8.2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含解析)

学业分层达标训练: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A组基础达标训练 1、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赫鲁晓夫改革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欧洲联盟成立 解析: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时间为1953—1964年,而两极格局瓦解时间为1991年,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两极格局已经瓦解了,故D项错误。 答案:A 2.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A.“八一九”事件 B.叶利钦掌权 C.苏共被排挤出政权 D.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解析: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也直接导致了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A 3、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解析:美国重新称霸世界的说法错误,而B、C两项虽然对两极格局起了很大的冲击作用,但不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答案:D 4、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俄国实力衰落 B.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解析: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多极化趋势加强,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起到了制约作用,故“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时间( )

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意义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意义 第三世界泛指历史上遭受过旧殖民统治,后来争得民族独立,经济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爱。1952年法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的文章中,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他在该文中写道“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了还有一个第三世界。”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使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同年邓小平在特别联大会议上的发言谈到了“三个世界”。在国际学术界“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两个术语是等同使用的。 在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变迁中,第三世界的崛起引人注目,促使第三世界崛起的基本条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广大殖民地附属国赢得独立。第三世界主要是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形成的,共同的遭遇和要求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力量维护已经获得的独立,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才能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 1、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29各国家(其中亚洲18个,非洲6个)。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民族独立国家自己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内容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宣言等。万隆会议和它通过的最后公报体现的亚非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而斗争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而《亚非会议做后公报》则因其代表正义团结友好进步,被作为战后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而普遍引用。由中国最早提出,中印和中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发展的和平共处十项原则,更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 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亚非会议的召开不仅在亚非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第一,亚非会议第一次共同发出了亚非人民要求反对殖民主义维护和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的响亮呼声。第二,亚非会议开创了国际关系新局面。“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国家群体—第三世界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宣告了殖民主义者在亚非称王称霸历史的结束。第三,万隆会议有力的推动了民主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第四,万隆会议播下了友谊谅解合作的种子。 2、不结盟运动 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发起,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25个国家出席。会议通过发表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关于战争的危险呼吁和平的声明》,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与“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冷战后,又逐步调整了运动的重点,确立了今后的宗旨和方向:一方面继续坚持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大国干涉,为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斗争,另一方面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 不结盟运动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符合历史的潮流。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

第三世界的作用

论文: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雷婷 学号:41007020129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摘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大提高,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在某些国际问题的讨论与决策中也有了发言权,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第一,逐渐改变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第二,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第三,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世界格局、重要力量 什么是发中国家?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 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也被称为第三世界、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优势上是不相同的,简单比较如下。发展中国家优势:1.劳动力资源廉价而丰富,对发达国家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2.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能够借鉴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减少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发达国家优势:1.发达国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着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2.发达国家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能够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会,开发国际市场。3.发达国家拥有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升效率。 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浪潮,许多国家先后摆脱殖民枷锁,走上建立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从此,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登上世界舞台,使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正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对现今和未来的国际局势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就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力量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上升,第三世界崛起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亚洲风暴、非洲觉醒之后,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初,亚非地区的民主独立国家面临着“前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50年代末60年代初,赢得了民族独立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还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日益明朗,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日益加剧,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们自认为属于“第三世界”。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随着不结盟运动的不断发展,它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的队伍不断扩大。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其成员国由最初的25个,增加到100多个,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人口总数的l/2,包括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其次,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斗争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代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再次,斗争的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特别是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一度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在国际政治地位提高的基础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l10多个。这个组织主要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为了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一些亚、非、拉美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了专门的国际经济组织。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进行制裁,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此,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由绝大多数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第三世界的兴起、特征和影响

第三世界的兴起、特征和影响 【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不结盟运动的会议场景 师: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那么第三世界国家是何时兴起的,有哪些共同特征以及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师: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第三世界? 生:依据70年代初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划分、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达“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所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归入第三世界。 师: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呢? 生: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既是不结盟运动也是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师:第三世界国家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相互讨论 生1:经济上,由于基础落后,必须以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 生2:政治上,各国都力图建立既减少资产阶级专政弊病,又拒绝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 生3:思想意识的文化形态上,力图建立既抵御西方殖民主义理论和腐朽文化,又防止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将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民族主义思想、理想体系。 生4:外交上,执行既不倒向西方、也不倒向东方的中立政策。 师: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三世界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请同学结合简表,分组讨论第三世界的影响。影响的话一般都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生1:从积极方面说,政治上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生2:经济上,第三世界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在升高。 师:不过,第三世界存在的差距与困难也有不少,主要有哪些呢? 生1:经济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生2: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使经济落后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生3:第三世界的内部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它们自身的发展。 【自我检测】 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第三世界的兴起》教学设计之一

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21课第三世界的兴起 湖南省教科所胡雪涛徐云龙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第三世界印度、巴基斯坦独立尼赫鲁、埃及独立和纳赛尔1960年为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独立,是当代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2.西方国家控制亚、非、拉美国家命运的时代成为过去,亚、非、拉美国家由自己掌握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 3.第三世界在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能力培养: 1.通过回顾“二战”后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分析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印度、埃及、纳米比亚独立;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二、难点: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 1.《世界形势图》(自己绘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3.《非洲独立进程图》 4.《1956年中东战争形势图》 5.二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线索表 6.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公平的商品交换情况表 (以上地图、表格,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幻灯教学片)板书设计 一、亚洲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1.中国、朝鲜、越南革命胜利 2.印巴分治和印度独立(1947年) 3.其他新兴独立国家 二、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七月革命”和埃及独立(1952年) 2.阿尔及利亚独立 3.非洲独立年(1960年) 4.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 三、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l.古巴革命(1959年)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 世纪20 年代到二战前)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3 课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两极格局(1945—1991 年)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14 课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 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 世纪50 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8、美苏两极格局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 年苏联解体。)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联合国 ⑤评价(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A 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 B 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 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C在对峙局面下,亚非 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D 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三、多极化趋势(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后至今)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15 课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多极化趋势: 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②形成标志:东欧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