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 认识、启示类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 认识、启示类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认识、启示类

题型分析

认识、启示型设问,一般提及对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有什么看法、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等。有的认识、启示型设问,还给出了具体的理论角度要求,有的表述则较为笼统。

方法点拨

要答好此类试题,既要找准理论角度,又要仔细分析材料,从中引出理论观点,并引申出相应的启示。启示往往依据一定的理论观点,提炼启示必须言之有据。

要注意运用因果关联、整体与部分、规律的客观性等理论观点,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认识的深化和推移、意识的能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

题型示例

1.2020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答案】

(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2. 2021浙江卷.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归纳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5分)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得出各大城市出现研究团体;据材料一“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得出传播中心活跃;据材料一“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得出舆论界的热情。第二小问认识,据材料一“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得出适应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据材料一“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得出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

【答案】(1)表现:各大城市出现研究团体;传播中心活跃;舆论界的热情。

认识:适应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

最新模拟

1.(2023·安徽淮北一模·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2 中国国家文明起落简示图

——孙皓晖《国家时代: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文明解析》历史学家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图2为一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12分)

示例:我反对作者关于秦朝是中国国家文明巅峰时代的观点。(2分)

作者以国家文明发展为线索,将中国文明发展分为11个阶段,如果从王朝史的角度则是分为十个阶段。作者通过比对,认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奉行法家治国理念,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等措施,建立了所谓的“法治社会”,在民族交融、思想多元方面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成为中国国家文明的巅峰时代。这一观点夸大了秦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对秦朝国家治理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错误,更否定了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性。例如,秦朝的尊法、“焚书坑儒”,是典型的文化专制;其法治社会更是以“法治”为秦始皇专制的工具。(8分)

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民族交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则强调其是跌落,实则有违历史真实。因此,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也可从隋唐是“人治社会”、宋元明清“理学儒化”等角度,对作者的观点提出判断,其他言之成理都可酌情赋分)

【解析】

首先,据材料“秦帝国巅峰时代”结合所学得出我反对作者关于秦朝是中国国家文明巅峰时代的观点。其次,据材料结合所学进行论述,据材料“中国国家文明起落简示图”结合所学得出作者以国家文明发展为线索,将中国文明发展分为11个阶段,如果从王朝史的角度则是分为十个阶段。据材料“统一文明”“统一疆域”“法治社会”“思想多元”“民族融合”结合所学得出作者通过比对,认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多民族国家,奉行法家治国理念,通过推行郡县制、书同文等措施,建立了所谓的“法治社会”,在民族交融、思想多元方面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成为中国国家文明的巅峰时代。结合所学得出这一观点夸大了秦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对秦朝国家治理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错误,更否定了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性。例如,秦朝的尊法、“焚书坑儒”,是典型的文化专制;其法治社会更是以“法治”为秦始皇专制的工具。最后,总结升华,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民族交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则强调其是跌落,实则有违历史真实。因此,

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2.(2023·广东广州一模·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

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粮食

产量

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增长

指数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4分)

【答案】(14分)

(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科技创新的农业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4分)

【解析】

(3)据材料三“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可知在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育种技术的前提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种子的培育生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据材料二“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可知在粮食供应与经济建设存在冲突的环境下,党坚持自力更生,在确保人民群众粮食需求的前提下,开展工业化建设,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3.(2023·河北唐山一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材料二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万人)城市化率(%)

194954167576510.64

1960662071307519.75

19636917211648.5616.84

19789625917249.6117.92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0012674345906.3136.22

201113473569078.6351.27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3分)

【答案】(16分)

(3)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科学规划;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3)据材料一“伦敦雾”可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据材料一“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可得科学规划;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

4.(2023·吉林二模·25)(25分)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这其中党多次面临着道路和政策的争论和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于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省龙岩县城召开会议,讨论红四军建军原则和制度的问题。会议发生激烈的分歧——“前委”和“军委”之争。(毛泽东主张坚持“前委”的领导地位,实际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由中共中央军事部派遣来的刘安恭主张设立“军委”,也就是强调军事领导至上的方针。)针对这种分歧,中共中央于9月28日由周恩来、陈毅签发《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对争论问题进行裁决。简而言之,归结为讲两话:一是“前委下不需要成立军委”;二是“毛泽东同志依然为前委书记”。……1929年12月,红四军进驻福建上杭古田,于28~29日召开古田会议。

——根据余伯流《红四军的七大纷争与古田会议》整理材料二

建国初期,对于如何进行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不断探索中。1951年,一份山西省委向华北局提交的题为《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报告说:一些农村互助组织发生了涣散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农民的自发力量“不是向着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对此问题党内决策层开展了大讨论,并专门对农村合作化问题召开数次中央工作会议,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观点是按照党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及《共同纲领》的精神,先让农村自由经济发展起来,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达到机械化的程度,再用政权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另一种观点是应组织农民,防止农村两极分化,战胜农民向富农发展的自发趋势,动摇、削弱以至否定私有基础。主张在土改的基础上可以马上或者说尽快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

——根据黄道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内的几场争论》等文章整理(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25分)

(3)认识: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决策科学化;集中统一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要实事求是,决策符合国情;要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要坚定维护党

的领导,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要坚定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而奋斗;要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每点2分,两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得

分)

【解析】

(3)结合材料一、二可知,我国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党内一直坚持对重要问题采取争论或者讨论的方式,而且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所以应该继续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决策科学化;每一次的争论和讨论都基本形成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终由党中央作出决策,这说明集中统一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无论是争论还是讨论,这一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使得决策符合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要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要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中,依然要坚定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也要开拓创新,勇于变革。

5.(2023·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西周晚期,各诸侯国基本上承袭西周时“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法律传统。平王东迁后,井田制被破坏,礼制衰落,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政权下移。各诸侯国统治者为适应新的形势,陆续公布了新的成文法。晋国地处河汾之东,炎帝故里,周边尽是戎狄国家。晋国虽属于以礼乐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宗周文化系统,但晋文化多从实际出发,宗法制文化淡薄,呈现尚实性特征,礼崩乐坏容易发生。自春秋伊始,晋国不断废旧革新,当其他诸侯国处于“尊尊亲亲”方针时,晋国已经开始启用“尚贤尚功”的用人方针,导致大量贤能的贵族登上政治舞台。春秋中后期私学大兴,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加上晋国本来就是夏、商、西周三代文化的沉积带,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因此公布成文法有可能最早在这里出现。晋平公在位时(公元前557~前531年),范宣子任晋国执政,制定刑书,并未公布。公元前513年,这部法被赵鞅、自寅铸于铁鼎,公之于众,标志着晋国开始正式公布成文法。

——据曾宪义《中国法制史》《论晋国的文化精神》整理材料二

罗马法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直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法律在实质上是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即“为本国公民而颁发的法律”,具有狭隘性。当国家扩展到一定的地步,外来人口增多,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旧有的法律便不再适合管理国家,于是适用于罗马境内各个民族以及外籍人的万民法产生,弥补了公民法的不足。战争、对外扩张为万民法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同样地,万民法也为罗马在军事上不断向外扩张版图而衍生出的扩大的地理空间的统治提供了保障。随着帝国境内各方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各方开始学习对方的贸易制度和规则,使得罗马法包含的人人平等的法律精神和理性原则被逐渐推广开来。而这样的转变带来的不只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对于法律体系本身的完善也有着积极作用。单单从法学的角度来说,万民法中所确定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已经达到了十分严谨的程度,被后世立法所广泛采用。

——摘编自许小亮《“市民法—万民法”的演进逻辑》(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法律演进的认识。(3分)

【答案】(17分)

(3)认识:法律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法律发展的基础;

法律体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推动了社会进步;法律演进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符合本国的国情。(3分)

【解析】

(3)从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推动成文法产生,可得法律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法律发展的基础;从罗马万民法的产生弥补公民法的缺陷,维护了罗马统治,可得法律体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推动了社会进步;综合晋国成文法产生和罗马万民法的产生相关信息,可得法律演进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

6.(2023·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自然科学是其主要部分。这些西洋学术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新鲜的:欧几里得几何及其演绎推论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世界舆图使中国人获得了新的世界概念。对此,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明代科学文化界的先进人士,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徐光启在其著述中多次谈到,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多所未闻”;从其学习与钻研中,他感到有一种“得所未有”的“心悦意满”;在驳斥反对派的诘难时,他更鲜明地指出,外来文化“苟利于中国,远近何论焉”。李之藻也说,利玛窦等传教士带来的物理、几何等科学,“有中国累世发明未晰者”。方以智在《考古通论》中指出,西洋学术能“补开辟所未有”。这种对外域学术的开明态度,反映了中国早期启蒙学者的宽阔胸怀。

——摘编自张明《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瀛寰志略》却特立独行地放弃以“夷”来指称西方各国,建构起一种具有近代意义的话语模式,构建了从传统观念的“天下”到近代意义的“世界”的新的认知体系。

——王先明《从“华夷”到“中西”话语的演变》材料三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状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2017年5月)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启示。(8分)

【答案】(18分)

(3)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每点 1 分,任意两点 2 分)

启示:积极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等。(6 分,对待中

国文化、对待西方文化、对待人类文明三个角度,每个角度 2 分)

【解析】

(3)第一小问核心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共商、共建、共享。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如积极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等。

7.(2023·辽宁沈阳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4分)

【答案】(14分)

(2)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4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解析】

(2)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感受到了困苦和饥饿,告诉我们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8.(2023·安徽合肥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工业化时代到来前,英国的森林资源已消耗殆尽。1500年—1630年间,英国木柴价格上涨了7倍,一般老百姓根本无力购买,因缺乏取暖燃料而冻死的现象时有发生。木柴价格上涨引发普遍不满,“达到了引发民族危机的程度”。英国主体能源从柴薪过渡到煤炭是循序渐进的。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早期,煤炭未能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煤炭年产量仅为2l万吨。詹姆斯一世允许曾备受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150万吨。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是法国的30倍。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增加了18倍。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了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近150年。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材料二

1949年我国的煤炭、电力产量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半左右。当时能源工业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现有煤矿、电厂的正常生产。1949年10月,中央政府设立了燃料工业部,下设技术局、计划经济局、地质矿藏勘测部、原料技术供应总局等部门,负责制定燃料工业的生产计划、基本建设规划、对能源工业的企业和机关进行检查和审查等。能源产品作为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物资,纳入了国家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中。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先后召开了全国煤矿、电力、石油等三个专项会议,制定煤炭、电力和石油的生产计划与工作方针。经过三年的恢复,原有的残旧煤矿、电厂等能源工业设备得到修复,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建国前的最高历史水平,生产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系统的能源工业体

系开始形成,能源工业的布局全面展开。

——摘编自谢治国《新中国能源政策研究——对新中国能源政策发展过程的考察分析》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能源发展的历史启示。(5分)

【答案】(25分)

(3)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5分)

【解析】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和长远发展等角度来分析中英能源发展所带来的历史启示。具体来说,从英国面对能源短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看,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能源转型是值得借鉴的;从能源利用角度看,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能源发展的经验看,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每个国家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9.(2023·河北邯郸一模·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学术界公认有以下四个标准:

第一,理学在书院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书院则借助理学更加巩固。

第二,书院逐渐成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文化机构,理学家们在这里讲学授徒、刻书藏书,颇具影响。

第三,南宋时期,书院经过不断发展.机构设置已经非常完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趋于合理。

第四,自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以来,书院大都开始制定学规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宣传自身学派的主张。

——摘编自陈金肃《书院中国系列:宋代书院制度》宋代书院发展历程中蕴含诸多有关文化传承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沦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

示例

启示:学校教育与典籍传承相得益彰。(2分)

说明:自古以来,学校具有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唐朝后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诸多学者依托私学开坛讲课,建立学派,传播儒学思想,其中的理学(道学)学派影响逐渐增强。在理学传播的过程中,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对先秦儒学文献进行整理并重新加以注释,产生了《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作为书院学生教材和儒学基础读物,这些著作通过印刷等的手段广泛传播,降低了典籍亡佚的风险。总之,学校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而与宋代书院教育相伴而生的印刷书,大大便利了典籍的传承。(10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学生若从官学与私学的关系、书院与科举制度、书院办学规范化与教育普及等角度得出启示,说明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文化传承,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时空范围,本题虽以宋代为引,但可以在中国史的范围内作答,包括中国近现代文化传承的启示。其次,审清答案要件,答案须包括启示、说明两个部分。再次,明确答题要求,启示是明确的观点且来自材料,说明须有具体的史实支撑。最后,理清逻辑思路,注意书写规范,语言简练。

10.(2023·河南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

断”,“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著《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5分)

【答案】(25分)

(3)历史经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新形势、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加强

制度化保障。(5分,任意三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3)结合所学从新中国土地改革内容和意义出发分析即可,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并充分考虑新形势、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加强制度化保障。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 认识、启示类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认识、启示类 题型分析 认识、启示型设问,一般提及对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有什么看法、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等。有的认识、启示型设问,还给出了具体的理论角度要求,有的表述则较为笼统。 方法点拨 要答好此类试题,既要找准理论角度,又要仔细分析材料,从中引出理论观点,并引申出相应的启示。启示往往依据一定的理论观点,提炼启示必须言之有据。 要注意运用因果关联、整体与部分、规律的客观性等理论观点,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认识的深化和推移、意识的能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 题型示例 1.2020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答案】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信息提取类+讲义--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材料题题型分类突破信息提取类 题型分析 信息提取型材料解析题是高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分为纯文字材料题和图文结合题两种类型。所谓信息提取型材料解析题就是指以历史文字材料、图片、表格作为题目材料主体的非选择题。这种试题引用古今中外的史料或当今的历史评论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表格等,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它旨在考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从未见过的材料中解读、汲取、整理出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的能力,考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客观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规律、特征,分析、比较、归纳、评价、论证历史问题,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识等学科能力。 方法点拨 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古文史料,必须明确其中的主题概念,以及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史料体现的历史主题。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所学课本的相关知识挂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可以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五个步骤:读(审题)→找(关键信息)→接(嫁接相关知识)→转(转换文字材料信息和知识)→答(组织答案,要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提示化)。 题型示例 1. 2022湖北卷.20.【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12分) 示例1: 人在历史旅途中 照片,往往定格了历史的一瞬间,前人的“生活”,是后人眼中的“历史”。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视剪发为新国民的象征,开启了剪发易服的移风易俗之旅。图2所展示的梅兰芳,正是这一大历史的写照。照片中,梅

答题技巧07 认识、启示类材料题(解析版)--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07 认识、启示类材料题 【题型特征】 认识、启示类材料题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或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一问,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该类试题的答案常具有总结性、理论性,设问用词一般有“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建议”“态度”“感想”“看法等。 【答题模板】 解答该类试题,一是紧扣考査主题或话题,切忌空谈理论,要具有针对性。既要找准理论角度,又要仔细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引出理论观点,并引申出相应的启示。二是要注意运用因果关联、整体与部分、规律的客观性等理论观点,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认识的深化和推移、意识的能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三是为社会现实服务,具有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提出“今后怎么做,向什么方向努力,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启示(认识)=(经验+教训)→启示 1.政治方面=国情出发+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民主法制+实施策略。 2.经济方面=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3.文化方面=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特别提示: (1)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判断表态);为什么(阐述道理);应该怎么样(明确正确做法);自己的认识或感悟等角度回答。 (2)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两方面思考,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侧重于从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两方面回答。 (3)认识、启示类设问,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紧密,因而,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的答案与前面问题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切忌脱离试题泛泛而谈,要主要积极的价值导向。 【真题演练】 1.(2022辽宁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史料史观类非选择题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史料史观类非选择题高 频题型练习题汇编 ➢中国古代史 一、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显示,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其中以山东居多。如图中出土于山东济南的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拓片局部),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的一次见面:孔子带领他的弟子问礼于老子。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正是孔子,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节,称为“贽礼”,禽鸟为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品)。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在孔子和老子中间有一小儿,为童子项橐(七岁神童,孔子老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2、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如永泰公主(武则天孙女)、章怀太子(武则天次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宫女图》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轰动,画面中的人物为九位宫女,体态丰腴,曲线柔美,尤其是皇家女性的生活优越安逸,身形富态肥胖,雍容华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她们手持烛台、如意、高脚杯(内装葡萄酒)、包袱等物,除两人穿男士袍衫外,其余皆为短襦长裙,构图韵雅和谐,描绘细致传神,展现出唐代画

师卓越的空间构思才智和惊人的艺术造型功力。 材料二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其中《打马球图》《客使图》就是代表作。马球发源于波斯,画面上有20匹各色骏马,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脚蹬黑靴。《客使图》描绘的是鸿胪寺官员接待使臣的场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唐盛世有何史料价值。 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泰州市博物馆现存明清档案(源自清朝内阁大库档案)700多件,按文件性质可分 为如下几类: 明代崇祯朝档案38件。多为臣工题本(明清时期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的文书之一),题目都是“题为某某事”,正文完结后都有“咨某巡抚,合咨贵院烦照”一类的语句。内容是申报“贼情”,官军进剿,议修边墙,危边虚弱之类。 清代题本342件。各朝都有,封面有批红。内容极广泛,如乾隆三年11月23日云贵总督庆腹的题本专讲云南省东川府工矿钢铁生产的情况;乾隆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多次关于征收田赋的问题;还有不少关于命盗大案的刑科题本。 题本残件120件,内容同上。 奏折7件,录副奏折13件。包括乾隆朝兵部尚书甘妆来奏请减关卡,以利通商等具体奏折。 上谕10件。封面写“谕某部”,折内直书皇帝谕旨,内容一般。另有“该部议奏”“知道了”等票签(内阁代皇帝草拟好的处理意见的字条)若千张。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一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2表明说明类

题型2 表明、说明类 1.从知识、能力立意来看,“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表明”“说明”的含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表明”多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 2.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此类试题中的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因果关系,二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判断关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审题:注意题目反映的试题类型,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此类试题属于上述哪种情况,然后进行思考判断。 2.解题:对此类题目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应该首先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然后再看哪个选项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材料信息,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判断哪个选项离材料更远,哪个更接近本质。 1.(2022·全国甲卷)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解析:由材料“由议会选举政府”可知政府由民主选举产生,是民主政治的体现,由材料“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可知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权充分调动社会各阶级反帝反封建的热情,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的特征,故选A项;边区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行政区之一,拥有合法的地位,边区政府在接受国民政府领导的同时,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政权,排除B项;“社会全体”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边区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答案:A 2.(2022·天津卷)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鬶、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 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二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二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 一、选择题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朝历史与汉朝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2021·北京海淀一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战国时期户籍制 度建立的目的是( ) A.强化宗法血缘关系 B.便于诸侯国征发赋役 C.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D.遏制土地兼并的发展 3.(2021·湖南长沙一模)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 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两个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4.(2021·广东广州一模)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 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 A.乡里组织延伸皇权 B.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5.(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末)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这里的“戎狄”是指( ) A.乌桓 B.匈奴 C.越族 D.羌族 6.(2021·江苏扬州一模)《后汉书·百官志》记载:“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这说明汉朝的什伍制度( ) A.是国家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B.具有相互监督的作用 C.是具有司法性质的国家机关 D.是乡里制度的一部分 7.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西汉前期汉高祖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皇帝任命官员管理与委托刘姓子弟统治 地方并举;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通过授权品级较低的刺史代表皇帝巡查监督各地郡县官员和王侯;东汉后期刺史所辖州成为郡县之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取代郡县二级制。这些举措的变化主要表明汉朝( ) A.地方行政机构并非一成不变 B.统治者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D.都起到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效果 8.(2021·辽宁鞍山一模)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 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创新设计】2022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突破练题型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1材料主旨类选择题 (限时15分钟) 1.(2021·山东青岛模拟)《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解析由题干中“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等关键词可推断其体现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A项只提到了分封制而没有提到宗法制,B项只提到宗法制而没有提到分封制,都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故A、B项错误;C项两种制度都提到,故C项正确;礼乐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连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 解析题干表述的是“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没有涉及二者在需求上有何差异,故A项错误;B、C项材料没有提及,故B、C项错误;解读材料可知,游牧和商业进展是由于所处地区不能满足自身进展需要,所以才向外进展,具有流淌性,而农耕经济能在一地自给自足,不用向外进展,故形成安土重迁思想,所以作者认为文化形成的根源是自然环境,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21·湖南雅礼中学月考)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中指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确定尺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 C.具有近代思想颜色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黄氏之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 图”,可知黄宗羲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理论,故A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提出建立新制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确定尺度”,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具有近代思想颜色,故C项正确;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违反儒家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21·湖南株洲一模)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公平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见是() A.毁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公平 B.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公平的基础 C.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解析材料最终强调“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可知其主见大同社会。“实现人人公平”在材料中体现不明确,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讲合约婚姻导致无家,故B项错误;材料主见通过合约婚姻导致无家,从而实现大同,故C项正确;“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与材料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21·广东韶关摸底)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争辩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见() A.与罗斯福相像,主见国家干预

【创新设计】2022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突破练题型3 Word版含答案

题型3数据计量类选择题 (限时15分钟) 1.(2021·山东菏泽模拟)《唐书》记载的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见图示(注:士族指的是世家大族或豪门望族;寒门即庶族指的是一般的中小地主;小姓指的是二者之间的阶层),由此图示可知() A.唐朝照旧连续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B.唐朝时全部的人都可以参与进士考试 C.士族小姓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分布来源很不平衡 解析隋唐之前为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而隋唐接受科举考试制度,故A项错误;进士考试有资格限制,且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图中看出士族子弟明显多于寒门子弟和小姓子弟,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2.(2021·贵州遵义联考)对下列人口统计材料解读最精确的是() 南方北方 朝代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 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 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A.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逐步进展D.北方经济进展缓慢 解析据材料中人口比例,不足以说明南北经济是否平衡,故A项错误;由人口分布状况推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规律不严谨,也可能人口少的地方经济更发达,故B项错误;南方人口增加,说明南方承载人口的经济的进展了,故C项正确;北方人口比重下降,并不能说明其经济进展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21·山东济南一模)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头剧增的主要缘由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富强 C.科考制度的影响D.思想把握的强化 解析专制统治的强化主要影响政治权力,不是导致妇女留意贞洁的主要缘由,故A项错误; 商品经济富强会促使社会拜金逐利之风,冲击传统道德观念,不会导致节烈妇女数量增加,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主要影响士人的价值取向,与妇女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主见“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到南宋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明初成为统治思想,从图中可见,节妇烈女在宋代之后,尤其明清时期增长快速,与该时期思想把握加强的趋势吻合,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21·四川眉山一模)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进口出口 1885年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471 59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进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逆境 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缘由是清末新政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885~1911年间进口和出口贸易均呈上升趋势,但进出口之间的差额巨大,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说明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逆境,故选C项。 答案 C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热点主题五 Word版含解析

热点主题五谁主沉浮——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追踪世界大国崛起 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崛起之路,或以贸易取胜,或以军事取胜;世界大国崛起具有不同的条件,其兴衰实质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 自新航路开辟的五百年来,各国人民为实现强国之梦而孜孜追求,其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定会和平崛起! 一、“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1.英国的崛起:十七、十八世纪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 (1)地理优势:新航路的开辟,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贸枢纽,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之一。 (2)经济优势:在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影响下,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实力大增。 (3)政治优势:1688年“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4)殖民优势: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殖民国家。 (5)“世界工厂”: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2.英国的衰落:19世纪中后期至二战后,英国国际地位开始下降,“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经济地位动摇,殖民体系崩溃;追随美国。 (1)经济: ①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核心主张是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对中国:参与瓜分中国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浪潮。 (2)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在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的力量。 二、美国的强国之路 1.美国的建立 (1)美国的独立:1776年美国宣布脱离英国,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创新设计】2022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突破练题型12 Word版含答案

题型12史观史研类训练 (限时40分钟) 1.(2021·安徽淮南模拟)“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 史论即对历史大事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心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把握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解析依据材料的定义,A项是史实,故A项错误;B项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从秦朝及之后大量史实的分析,然后得出郡县制对后世影响的科学结论,属于“史识”,故C项正确;D项是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21·浙江宁波期末)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反,必有其一是伪史 解析正史带有作者主观颜色,需要考证,故A项错误;并不能以文献史料作者所生活的年月来确定其精确程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两则材料都属于文献史料,属于其次手史料,需要经过考证才能确定其史学价值,故C项正确;并不能由于两者记载的内容相悖,就轻易确定其一是伪史,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21·河南驻马店模拟)傅斯年在《历史语言争辩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 文等学,无一不供应争辩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争辩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见在史学争辩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当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解析从材料“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学等学,无一不供应争辩历史问题者之工具”可以看出傅斯年的观点是:各地各时的直接资料和其他学科作为争辩工具,可以增加历史争辩的客观性,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推断,D项正确。A项只强调史料,错误;B项也不全面,故B项错误;历史学不肯定涵盖各种学科,故C项错误。 答案 D 4.(2021·四川凉山一模)史学争辩中格外留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规律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虽然希腊的自然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有关,但并不起打算作用,A项错误;西塞罗的观点体现出对人的敬重与爱护,B项正确;康有为的行为不代表国人的思想,C项错误;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正值中国明朝后期,当时中国实行“海禁”政策,不行能拥有宽敞的海外市场,故D项错误。 答案 B

第2讲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讲义--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微讲之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2讲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专题主线 线索1: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以印欧人为主的游牧部落的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线索2:古代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在中国,主要是匈奴人内迁。在亚洲西部,是阿拉伯人进行扩张,在欧洲,日耳曼人不断南迁。 线索3: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 线索4: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替代性变化。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人口数量锐减,而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线索5: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在大洋洲,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线索6: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线索7:战争、灾难、贫困等因素导致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努力为难民提供救助。线索8:移民社会具有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的特质。典型的移民国家有美国、新加坡。 二、模拟练习 1.公元1—7世纪的游牧部落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地图,这种改变不包括( ) A.欧洲陷于分裂,出现诸多日耳曼蛮族王国 B.波斯帝国兴起 C.“五胡乱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混战局面 D.西亚崛起阿拉伯帝国 2.据如图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 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 B.直接原因是阿拉伯人扩张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与发展 D.强势征服了罗马帝国文化 3.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这说明 ( )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 B.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 C.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不相容 D.亚欧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优越 4.“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民族迁徙改变了农耕世界政治格局 B.民族迁徙打破了相对封闭并促进了发展 C.民族迁徙破坏了农耕地区经济发展 D.民族迁徙激化了游牧和农耕世界的矛盾 5.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1400 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概念类非选择题高频题型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概念类非选择题高频题 型练习题汇编 ➢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1、西周初期,在王室册命诸侯仪式上,受封者要进行盟誓。《左传》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卿大夫、士的册命以及子孙世袭爵位时也都要盟誓。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意图是( )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 C.稳固周朝统治秩序 D.宣扬政权更替合法性 2、西汉政府将百姓编户入籍,被正式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并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有效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直接促进西汉商业繁荣 D.政府对城市控制更严格 3、东汉时,光武帝在宫内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朝廷虽设三公,但并无实权,只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义上的尊荣。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严控外戚干政 B.确保决策独断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宦官专权 4、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 ) A.加强了经济集权 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5、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 )

高考历史中认识、启示类试题解题方法与训练

历史“认识、启示”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 题目特征记心中,遇到问题才不懵:认识启示题,一般不单独成题,往往出现在一个大题的最后一问。从相关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启示、认识是重要的学科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命题中非常常见的题型。 “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经验教训”与“启示”,对我们回答相关问题而言,其所要求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题目要求考生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如下几情况,(1)考查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掌握情况,实际就是对相关教材知识、题目所给历史材料的高度概括;(2)对相关历史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5)与经验教训、启示所要求内容基本一致。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经验教训与启示题的作答程序是:(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教材、题目材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与材料中涉及这一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2)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因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借鉴意义,用于指导现实活动。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最后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条目间内容相近,或答出内容过于具体,缺乏理性与概括。(3)最后确定作答内容。经验教训与启示问题,多能通过一定角度与现实相联系,依据题目本身能够得出许多经验教训或启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将那些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写入答案。因为,这类题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会太长,答出三个左右的条目就可以了,即使我们想多写上两条,也注意作答的顺序。(4)注意语言表达。由于经验教训或启示,是用于指导现实活动的,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即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历史认识题依据前面提到几种情况要注意以几点(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多数题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2)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评价,不同于普通的分析评价题,只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这类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这类问题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历史问题的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得出与现实问题的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材料二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 (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

对接新高考单元专题测试卷0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对接新高考单元专题测试卷0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所示为一个政党的纲领。该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D.中国共产党 2.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化工产业 B.交通运输业 C.机械制造业 D.面粉业和纺织业 3.女子缠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畸形,更是心理的禁锢。最初以法令形式明确禁止此陋习的政府是 A.晚清政府B.民国政府C.中华苏维埃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4.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5.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D.“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A.学习西方技术B.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推翻君主制度D.用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7.有学者指出,"由推翻清朝一点而论,(辛亥革命)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该学者所说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 A.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B.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共和 C.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未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 8.如表为1893—192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单位:%)。表中数据变化表明,清末民初 A.消费资料不再是进口的主体B.机器制造业获得独立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萧条D.近代经济成分有一定发展 9.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国初年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频繁出现。这表明() A.辛亥革命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不彻底B.北洋军阀对新兴思想严格控制和打压C.民主共和已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思想D.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10.下表是1914—1919年间中国面粉对外出口数量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

核心素养突破之历史解释 导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核心素养突破之历史解释 考情考向分析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2021年高考涉及知识点分布 考点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开放性试题(2021 全国甲卷 42)对明朝卫所设置的空间因素进行历史解释(2021 全国乙卷 42)对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变化进行历史解释(2021 山东卷 16)对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进行历史解释(2021 山东卷 17)对清末小英雄的形象进行历史解释 (2021 山东卷 19)对英国是在衰落吗进行历史解释 (2021 天津卷 16)对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进行历史解释 (2021 湖南卷 08)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与不变”进行历史解释

(2021 湖北卷 20)对历史的变革与延续进行历史解释 (2021 北京卷 19)对明末清初与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的特点进行历史解释 (2021 辽宁卷 19)对《人民日报》科学家出现频率进行历史解释 (2021 福建卷 17)中共七大会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历史解释 (2021 广东卷 17)对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课程标准进行历史解释 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 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2、常见的对于历史解释的理论 1.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 3.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4.历史就意味着解释…作为历史事实身份的关键,就在于解释这个问题上,解释 这一因素,渗入每一件历史事实之中——英国历史学家卡尔 5.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历史研究都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受到特定的时 间和地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控制。——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二、如何进行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 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一切历史解释可以说都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某一件事件如何是如此,即它是由什么原因,这可以名之为“何以”的问 题;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九师联盟质量检测)有民主人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这个纲领综合了革命的历史经验,主要根据《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拟定出来。这表明建设法治中国( ) A.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 B.应着力健全权力机关 C.有赖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必须调动各民主力量 2.(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学者竺可桢的日记记载:午后至怀仁堂开会,通过人民 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投票分为八组,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说明 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该日记可以佐证( )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D.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 3.(2021安徽合肥一模)1949年11月,不法资本家哄抬米面价格,制造混乱,人民政府用调运粮棉、有序抛售物资的经济手段,平抑物价,稳定了市场。由此可见( ) A.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能力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机已经成熟 C.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D.平抑物价是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 4.(2021山东济南学情诊断)1950年11月初,我国东北地区许多厂矿企业开展了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此后全国性的生产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也随之展开。1951年3月,山西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领导的互助组,向全国各地发出爱国增产竞赛挑战书。这一运动( )

A.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得益于稳定的国内外政治环境 C.有利于工业化建设的有序展开 D.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2021湖南永州一模)1951年12月,中共中央规定:“从部门来说,整编要以军事部门为重点;增 产要以财经部门和工人农民组织为重点;政府、党派和团体则进行一般的精简……至于节约运动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则是所有各方面都应该当作一个中心任务来进行。”上述规定旨在( ) A.平息物价波动以稳定金融市场 B.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C.恢复国民经济以巩固新生政权 D.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6.(2021河南郑州一模)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 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准备恢复国民经济 B.酝酿私营工商业改造 C.开始进行土地革命 D.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7.(2021广东韶关一模)在合作化运动初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已经逐渐在农村中树立起了政治权威,并且各级领导干部都对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进行了积极宣传,因此,广大农民对走合作化道路的政策还是积极响应且拥护的。材料反映了(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B.农民一贯支持合作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注重群众路线 D.农业合作化推动了工业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