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结构期末论文

数据结构期末论文

数据结构期末论文
数据结构期末论文

滨江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报告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

院系理学系

年级班级201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岳珅

学号20122314035

学期2014-2015(一)

任课教师黄群

二O一四年十二月十日

学生信息管理

1 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科技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则成了必然的发展要求,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学校在学生信息管理当面的实际需求为背景,将各相关的业务及工作流程计算机化,以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实现通过操作平台对学生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及查询等功能。

本课题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更加了解C的应用,学习基本的思考过程,而不能仅仅学习程序的实现技巧。学会课本上学的内容使用在编写的程序中,还要学会写论文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设计一个能实际使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添加学生信息,查询学生成绩的,删除学生信息以及显示所有学生信息。

2 需求分析

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课程、学籍的信息化管理。本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有: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科目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以及系统管理员才具有的教师管理和用户管理。

1.班级管理:可对班级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班级属性有:名称、班主任(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教师)、当前学生人数、建班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2.学生管理:可对学生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相片、出生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3.科目管理:可对科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科目属性有:科目名称、学时数和备注等属性。

4.课程管理:可对每一个班级的上课科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

输出等功能,课程属性有: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授课老师(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教师)、开课日期、结课日期和备注等属性。

5.成绩管理:可对每一个班级的上课科目的学生成绩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找和报表输出等功能,成绩属性有:学生姓名、所属班级(来自于系统中保存的班级)、课程名、成绩、备注等属性。

6.系统管理: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设置,包括添加用户、修改密码、重新登录等等。

3 概要设计

本程序包含11个函数:

1)主函数main();

2)查询函数:chaxun();

3)根据班级编号返回班级信息函数cx();

4)删除信息函数:del();

5)删除班级信息函数:del1();

6)按学号删除学生信息函数:del2();

7)输出学校班级信息函数:display();

8)修改某班级信息函数:edit();

9)插入学生信息函数:inclass();

10)读信息函数:read();

11)存储学生信息函数:save();

4 详细设计

4.1学生信息结构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name[20]; char id[11];int age; char address[20]; char tel[15];

}students;

4.2班级信息结构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cla {

char classid[11]; i nt count; students st[MAX]; struct cla *next;

}CLASS;

4.3存储学生信息函数伪代码:

void save(CLASS *a){

if((fp=fopen("class_list.txt","w"))==NULL){printf("cannot open file\n");}

while(a!=NULL){

if(fwrite(a,sizeof(CLASS),1()fp)!=1) printf("file write error\n");a=a->next;}

fclose(fp);}

4.4输出学校班级信息函数伪代码:

void display(CLASS *a) {

CLASS *b; b=a; int i=1;

if(b==NULL)cout<<"无信息"<

while(b!=NULL{

cout<classid<<" 班级人数"<count<

b=b->next; i++;} }

4.5源程序清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 50

typedef struct { //学生信息结构类型定义

char name[20];//姓名

char id[11];//学号

int age;//年龄

char address[20];//住宿

char tel[15];//电话

}students;

typedef struct cla{ //班级信息结构类型定义

char classid[11]; //班级编号

int count; //班级总人数

students st[MAX]; //班级成员信息

struct cla *next; //定义一个指向下一个班级的指针变量next }CLASS;

FILE *fp;FILE *fq; int i=0;

void save(CLASS *a){ //存储学生信息函数

if((fp=fopen("class_list.txt","w"))==NULL){

printf("cannot open file\n");}

while(a!=NULL){

if(fwrite(a,sizeof(CLASS),1,fp)!=1)

printf("file write error\n");

a=a->next;}

fclose(fp);}

CLASS *read(){ //读信息函数

int flag=1;

if((fp=fopen("class_list.txt","r"))==NULL){

printf("未读\n");

flag=0;}

CLASS *p,*head=NULL;

while(flag){

p=NULL;

p=(CLASS*)malloc(sizeof(CLASS));

if(fread(p,sizeof(CLASS),1,fp)!=1){

print f("已读\n");

flag=0;}

if(flag==1){

p->next=head;

head=p;}

}

return head;

}

CLASS *inclass(CLASS *a) {//插入学生信息函数

CLASS *b;

b=(CLASS*)malloc(sizeof(CLASS));

cout<<"班级编号和班级人数"<

cin>>b->classid>>b->count;

for(i=0;icount;i++){

cout<<"学号姓名年龄宿舍电话"<

cin>>b->st[i].id>>b->st[i].name>>b->st[i].age>>b->s t[i].addres s>>b->st[i].tel;} b->next=a;

save(b);

return b;}

CLASS* del1(CLASS *a) { //删除班级信息函数

CLASS *p,*q;int flag=1;

p=a;

q=p->next;

char id[11];

cout<<"班级编号";

cin>>id;

while(q!=NULL){

if(strcmp(id,q->classid)==0){

p->next=q->nex t;

free(q);

q=p->next;

cout<<"删除该班级成功"<

flag=0;}

else{

p=p->nex t;

q=p->next;}

}

if(strcmp(id,a->classid)==0){

p=a;

a=p->next;

free(p);

cout<<"删除该班级成功"<

flag=0;}

save(a);

if(flag)

cout<<"该班级不存在,删除失败"<

return a;}

void display(CLASS *a) { //输出学校班级信息函数

CLASS *b;

b=a;

int i=1;

if(b==NULL)

cout<<"无信息"<

while(b!=NULL){

cout<classid<<" 班级人数"<count<

b=b->next;

i++;}

}

void del2(CLASS *a) { //按学号删除学生信息函数

char id[11];

int i;

if(a==NULL) cout<<"班级不存在"<

else{

cout<<"学号"<

cin>>id;

for(i=0;icount;i++){

if(strcmp(id,a->st[i].id)==0){

for(i;icount;i++)

a->st[i]=a->st[i+1];

a->count--;

cout<<"删除学生成功"<

}

}

}

CLASS* cx(CLASS *a) { //根据班级编号返回班级信息函数

CLASS *b=NULL;

char id[11];

cout<<"\t请输入班级编号"<

cin>>id;

while(a!=NULL){

if(strcmp(id,a->classid)==0){

b=a;

break;}

a=a->next;}

return b;

}

void chaxun(CLASS *a) { //查询函数

int ch;

char id[11];

int i,flag=1;

cout<<"1,查询学校班级信息"<

cout<<"2,查询某班级学生信息"<

cin>>ch;

switch(ch){

case 1:

display(a);

break;

case 2:

cout<<"\t输入班级编号"<

cin>>id;

while(a!=NULL){

if(strcmp(id,a->classid)==0){

cout<<"序号,学号,姓名,年龄,宿舍,电话"<

for(i=0;icount;i++){

cout<

cout<st[i].id<<" ";

cout<st[i].name<<" ";

cout<st[i].age<<" ";

cout<st[i].address<<" ";

cout<st[i].tel<

flag=0;}

a=a->next;}

if(flag)

cout<<"未找到"<

break;}

}

CLASS* del(CLASS *a) { //删除信息函数

int ch;

CLASS *b;

cout<<"\t1--删除班级"<

cout<<"\t2--删除某班级学生"<

cin>>ch;

switch(ch){

case 1:

a=del1(a);

break;

case 2:

b=cx(a);

del2(b);

break;}

return a;}

void edit(CLASS *a) { //修改某班级信息函数

CLASS *b;

b=cx(a);

int ch;

cout<<"1,全部修改"<

cout<<"2,增加一位学生"<

cin>>ch;

switch(ch){

case 1:

cout<<"班级编号、班级人数"<

cin>>b->classid>>b->count;

for(i=0;icount;i++){

cout<<"学号姓名年龄宿舍电话"<

cin>>b->st[i].id>>b->st[i].name>>b->st[i].age>>b->st[i].address>>b->st[i].tel;} break;

case 2:

cout<<"学号姓名年龄宿舍电话"<

cin>>b->st[b->count].id>>b->st[b->count].name>>b->st[b->count].age>>b->st[b->coun t].address>>b->st[b->count].tel;

b->count++;

break;}

}

void main(){ //主函数

int ch;

CLASS *m=NULL,*b;

m=read();

do{

cout<<"1,插入班级信息和改班级学生信息"<

cout<<"2,查询学校班级或某班学生信息"<

cout<<"3,删除班级信息或某班学生信息"<

cout<<"4,修改班级信息"<

cout<<"5,退出"<

cin>>ch;

switch(ch){

case 1:

m=inclass(m);

break;

case 2:

chaxun(m);

break;

case 3:

m=del(m);

break;

case 4:

edit(m);

break;}

save(m);

}while(ch!=5);

}

5 系统实现

将源程序放到Visual C++ 6.0的环境上进行调试。

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图1 插入班级信息和改班级学生信息

图2 查询学校班级信息

图3 查询某班级学生信息

图4.删除某班级学生

图5.删除班级

图6.全部修改

图7.增加一位学生

6 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和搜索相关资料,终于让我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数据结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知道,要想学好它,要重在实践,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同时提高了自己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培养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

参考文献:

[1] 殷人昆.《数据结构》(C++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金远平.《数据结构》(C++描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卓群.《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Frank M.Carrano.《数据结构与C++高级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eclipse软件体系结构论文

基于OSGi的Eclipse插件体系结构的研究 马晟,张渊,刘德钢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 Eclips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是基于插件机制开发的软件开发项目,专注于为高度集成的工具开发提供一个全功能的、具有商业品质的工业平台。Eclipse 3.0选择OSGi服务平台规范为运行时架构。本文以研究Eclipse体系结构为目的背景,介绍了插件技术原理,阐述了OSGi规范,分析了Eclipse的插件体系结构,并对基于OSGi和Eclipse RCP对Eclipse的插件扩展开发进行了研究。最后我们对比介绍了Firefox的插件机制。研究表明Eclipse平台的体系结构是一个成熟的、精心设计的并且可以很容易扩展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OSGi,Eclipse,插件,体系结构 Abstract: Eclipse is a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based on the plug in developing mechanism. It concentrates on supporting a full featured commercial industry platform to build highly integrated tools. Eclipse 3.0 uses OSGi Service Platform Standard as the run time architecture. After learning the architecture of Eclipse, this paper instructs the plug in technology theory, shows the OSGi standard, analysis the architecture of Eclipse based on plug-in mechanism and makes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lipse plug-ins based on OSGi or RCP. Finally, we introduce the plug-in mechanism of Firefox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The Study presents that the architecture of Eclipse platform is a mature, well designed architecture that is easily extended. Key words:OSGi,Eclipse,Plug in,Architecture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 选择题 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C)。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2.(A)是用户和设计交换最频繁的方法。 A、原型化方法 B、瀑布模型法 C、螺旋模型方法 D、构件组装模型 3.试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C)。 a、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b、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c、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 A、a B、b C、c D、b和c 4.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下列语言中哪个语言是低级语言(D) A、PASCAL B、VISUAL BASIC C、C++

D、汇编语言 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D) A.软件的正确性 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 C.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 D.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7.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A)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的复杂程度 C、该软件的编辑人员 D、程序的功能 8.软件维护工作的最主要部分是(C)。 A、纠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9.PDL是(B)语言。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伪码式 C、中级程序设计语言 D、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10.软件的结构化设计(SD)方法中,一般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阶段,其中详细设计主要是要建立(C)。 A、软件结构 B、软件过程 C、软件模型 D、软件模块 11.在数据流图中,○(椭圆)代表(B) A、数据流 B、转换 C、数据源 D、外部实体

大学数据结构期末知识点重点总结(考试专用)

.. ;.. 第一章 概论 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待处理数据元素的表示及相关操作,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 2.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的组成结构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用一组数据(结点集合K )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 一组二元关系(关系集合R )来表示:(K, R) 结点集K 是由有限个结点组成的集合,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数据或一组有明确结构的数据 关系集R 是定义在集合K 上的一组关系,其中每个关系r (r ∈R )都是K ×K 上的二元关系 3.数据类型 a.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integer)、实数类型(real)、布尔类型(boolean)、字符类型(char )、指针类型(pointer ) b.复合数据类型 复合类型是由基本数据类型组合而成的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本身,又可参与定义结构更为复杂的结点类型 4.数据结构的分类:线性结构(一对一)、树型结构(一对多)、图结构(多对多) 5.四种基本存储映射方法:顺序、链接、索引、散列 6.算法的特性:通用性、有效性、确定性、有穷性 7.算法分析:目的是从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中选择比较适合的一种,或者对原始算法进行改造、加工、使其优化 8.渐进算法分析 a .大Ο分析法:上限,表明最坏情况 b .Ω分析法:下限,表明最好情况 c .Θ分析法:当上限和下限相同时,表明平均情况 第二章 线性表 1.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 a.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元素” b.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最后元素” c.除最后元素之外,均有唯一的后继 d.除第一元素之外,均有唯一的前驱 2.线性结构的基本特点:均匀性、有序性 3.顺序表 a.主要特性:元素的类型相同;元素顺序地存储在连续存储空间中,每一个元素唯一的索引值;使用常数作为向量长度 b. 线性表中任意元素的存储位置:Loc(ki) = Loc(k0) + i * L (设每个元素需占用L 个存储单元) c. 线性表的优缺点: 优点: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一致;属于随机存取方式,即查找每个元素所花时间基本一样 缺点:空间难以扩充 d.检索:ASL=【Ο(1)】 e .插入:插入前检查是否满了,插入时插入处后的表需要复制【Ο(n )】 f.删除:删除前检查是否是空的,删除时直接覆盖就行了【Ο(n )】 4.链表 4.1单链表 a.特点: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有可能不一致;属于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即存取每个数据元素所花费的时间不相等 b.带头结点的怎么判定空表:head 和tail 指向单链表的头结点 c.链表的插入(q->next=p->next; p->next=q;)【Ο(n )】 d.链表的删除(q=p->next; p->next = q->next; delete q;)【Ο(n )】 e.不足:next 仅指向后继,不能有效找到前驱 4.2双链表 a.增加前驱指针,弥补单链表的不足 b.带头结点的怎么判定空表:head 和tail 指向单链表的头结点 c.插入:(q->next = p->next; q->prev = p; p->next = q; q->next->prev = q;) d.删除:(p->prev->next = p->next; p->next->prev = p->prev; p->prev = p->next = NULL; delete p;) 4.3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 4.3.1主要优点 a.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用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线性表元素的读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b.链表的主要优点 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4.3.2应用场合的选择 a.不宜使用顺序表的场合 经常插入删除时,不宜使用顺序表;线性表的最大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b.不宜使用链表的场合 当不经常插入删除时,不应选择链表;当指针的存储开销与整个结点内容所占空间相 比其比例较大时,应该慎重选择 第三章 栈与队列 1.栈 a.栈是一种限定仅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其特点后进先出;插入:入栈(压栈);删除:出栈(退栈);插入、删除一端被称为栈顶(浮动),另一端称为栈底(固定);实现分为顺序栈和链式栈两种 b.应用: 1)数制转换 while (N) { N%8入栈; N=N/8;} while (栈非空){ 出栈; 输出;} 2)括号匹配检验 不匹配情况:各类括号数量不同;嵌套关系不正确 算法: 逐一处理表达式中的每个字符ch : ch=非括号:不做任何处理 ch=左括号:入栈 ch=右括号:if (栈空) return false else { 出栈,检查匹配情况, if (不匹配) return false } 如果结束后,栈非空,返回false 3)表达式求值 3.1中缀表达式: 计算规则:先括号内,再括号外;同层按照优先级,即先乘*、除/,后加+、减-;相同优先级依据结合律,左结合律即为先左后右 3.2后缀表达式: <表达式> ::= <项><项> + | <项> <项>-|<项> <项> ::= <因子><因子> * |<因子><因子>/|<因子> <因子> ::= <常数> ? <常数> ::= <数字>|<数字><常数> <数字>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3.3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 InfixExp 为中缀表达式,PostfixExp 为后缀表达式 初始化操作数栈OP ,运算符栈OPND ;OPND.push('#'); 读取InfixExp 表达式的一项 操作数:直接输出到PostfixExp 中; 操作符: 当‘(’:入OPND; 当‘)’:OPND 此时若空,则出错;OPND 若非空,栈中元 素依次弹出,输入PostfixExpz 中,直到遇到‘(’为止;若 为‘(’,弹出即可 当‘四则运算符’:循环(当栈非空且栈顶不是‘(’&& 当前运算符优先级>栈顶运算符优先级),反复弹出栈顶运 算符并输入到PostfixExp 中,再将当前运算符压入栈 3.4后缀表达式求值 初始化操作数栈OP ; while (表达式没有处理完) { item = 读取表达式一项; 操作数:入栈OP ; 运算符:退出两个操作数, 计算,并将结果入栈} c.递归使用的场合:定义是递归的;数据结构是递归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递归的 2.队列 a.若线性表的插入操作在一端进行,删除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则称此线性表为队列 b.循环队列判断队满对空: 队空:front==rear ;队满:(rear+1)%n==front 第五章 二叉树 1.概念 a. 一个结点的子树的个数称为度数 b.二叉树的高度定义为二叉树中层数最大的叶结点的层数加1 c.二叉树的深度定义为二叉树中层数最大的叶结点的层数 d.如果一棵二叉树的任何结点,或者是树叶,或者恰有两棵非空子树,则此二叉树称作满二叉树 e.如果一颗二叉树最多只有最下面的两层结点度数可以小于2;最下面一层的结点都集中在该层最左边的位置上,则称此二叉树为完全二叉树 f.当二叉树里出现空的子树时,就增加新的、特殊的结点——空树叶组成扩充二叉树,扩充二叉树是满二叉树 外部路径长度E :从扩充的二叉树的根到每个外部结点(新增的空树叶)的路径长度之和 内部路径长度I :扩充的二叉树中从根到每个内部结点(原来二叉树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2.性质 a. 二叉树的第i 层(根为第0层,i ≥0)最多有2^i 个结点 b. 深度为k 的二叉树至多有2k+1-1个结点 c. 任何一颗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n0 = n2 + 1 d. 满二叉树定理:非空满二叉树树叶数等于其分支结点数加1 e. 满二叉树定理推论:一个非空二叉树的空子树(指针)数目等于其结点数加1 f. 有n 个结点(n>0)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log2(n+1)?,深度为?log2(n+1)?? g. 对于具有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结点按层次由左到右编号,则有: 1) 如果i = 0为根结点;如果i>0,其父结点编号是 (i-1)/2 2) 当2i+1∈N ,则称k 是k'的父结 点,k'是的子结点 若有序对∈N , 则称k'k ″互为兄弟 若有一条由 k 到达ks 的路径,则 称k 是的祖先,ks 是k 的子孙 2.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 a.树转换成二叉树 加线: 在树中所有兄弟结点之间加一连线 抹线: 对每个结点,除了其最左孩子外,与其余孩 子之间的连线 旋转: 45° b.二叉树转化成树 加线:若p 结点是双亲结点的左孩子,则将的右孩子,右孩子的右孩子,所有右孩子,都与p 的双亲用线连起来 线 调整:将结点按层次排列,形成树结构 c.森林转换成二叉树 将各棵树分别转换成二叉树 将每棵树的根结点用线相连 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构成二叉树型结构 d.二叉树转换成森林 抹线:将二叉树中根结点与其右孩子连线,及沿右分支搜索到 的所有右孩子间连线全部抹掉,使之变成孤立的二叉树 还原:将孤立的二叉树还原成树 3.周游 a.先根(次序)周游 若树不空,则先访问根结点,然后依次先根周游各棵子树 b.后根(次序)周游 若树不空,则先依次后根周游各棵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 c.按层次周游 若树不空,则自上而下自左至右访问树中每个结点 4.存储结构 “左子/右兄”二叉链表表示法:结点左指针指向孩子,右结点指向右兄弟,按树结构存储,无孩子或无右兄弟则置空 5. “UNION/FIND 算法”(等价类) 判断两个结点是否在同一个集合中,查找一个给定结点的根结点的过程称为FIND 归并两个集合,这个归并过程常常被称为UNION “UNION/FIND ”算法用一棵树代表一个集合,如果两个结点在同一棵树中,则认为它们在同一个集合中;树中的每个结点(除根结点以外)有仅且有一个父结点;结点中仅需保存父指针信息,树本身可以 存储为一个以其结点为元素的数组 6.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a. 带右链的先根次序表示法 在带右链的先根次序表示中,结点按先根次序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每个结点除包括结点本身数据外,还附加两个表示结构的信息字段,结点的形式为: info 是结点的数据;rlink 是右指针,指向结点的下一个兄弟;ltag 是一个左标记,当结点没有子结点(即对应二 叉树中结点没有左子结点时),ltag 为 1,否则为 0 b. 带双标记位的先根次序表示法 规定当结点没有下一个兄弟(即对应的二叉树中结点没有右子结点时)rtag 为1,否则为0 c. 带双标记位的层次次序表示法 结点按层次次序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第七章 图 1.定义 a.假设图中有n 个顶点,e 条边: 含有e=n(n-1)/2条边的无向图称作完全图 含有e=n(n-1) 条弧的有向图称作有向完全图 若边或弧的个数e < nlogn ,则称作稀疏图,否则称作稠密图 b. 顶点的度(TD)=出度(OD)+入度(ID) 顶点的出度: 以顶点v 为弧尾的弧的数目 顶点的入度: 以顶点v 为弧头的弧的数目 c.连通图、连通分量 若图G 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路径相通,则称此图为连通图 若无向图为非连通图,则图中各个极大连通子图称作此图的连通分量 d.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 对于有向图,若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有向路径,则称此有向图为强连通图 否则,其各个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作它的强连通分量 e.生成树、生成森林 假设一个连通图有n 个顶点和e 条边,其中n-1条边和n 个顶点构成一个极小连通子图,称该极小连通子图为此连通图的生成树 对非连通图,则将由各个连通分量构成的生成树集合称做此非连通图的生成森林 2.存储结构 a.相邻矩阵表示法 表示顶点间相邻关系的矩阵 若G 是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图,则G 的相邻矩阵是如下定义的n ×n 矩阵: A[i,j]=1,若(Vi, Vj)(或)是图G 的边 A[i,j]=0,若(Vi, Vj)(或)不是图G 的边 b.邻接表表示法 为图中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第i 个单链表中的结点表示依附于顶点Vi 的边(有向图中指以Vi 为尾的弧)(建立单链表时按结点顺序建立) 3.周游 a. 深度优先周游: 从图中某个顶点V0出发,访问此顶点,然后依次从V0的各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图中的其余顶点,直至图中所有与V0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b. 广度优先周游: 从图中的某个顶点V0出发,并在访问此顶点之后依次访问V0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随后按这些顶点被访问的先后次序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直至图中所有与V0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另选图中一个未曾被访问的顶点作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4.拓扑排序 拓扑排序的方法是:1)选择一个入度为0的顶点且输出之 2)从图中删掉此顶点及所有的出边 3)回到第1步继续执行,直至图空或者图不空但找不到无前驱(入度为0)的顶点为止 5.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 算法) 6.每对顶点间的最短路径(Floyd 算法) 7.最小生成树 a.Prim 算法 b.Kruskal 算法 c.两种算法比较:Prim 算法适合稠密图,Kruskal 算法适合稀疏图 第八章 内排序 算法 最大时间 平均时间 直接插入排序 Θ(n2) Θ(n2) 冒泡排序 Θ(n2) Θ(n2) 直接选择排序 Θ(n2) Θ(n2) Shell 排序 Θ(n3/2) Θ(n3/2) 快速排序 Θ(n2) Θ(nlog n) 归并排序 Θ(nlog n) Θ(nlog n) 堆排序 Θ(nlog n) Θ(nlog n) 桶式排序 Θ(n+m) Θ(n+m) 基数排序 Θ(d ·(n+r)) Θ(d ·(n+r)) 最小时间 S(n) 稳定性 Θ(n) Θ(1) 稳定 Θ(n) Θ(1) 稳定 Θ(n2) Θ(1) 不稳定 Θ(n3/2) Θ(1) 不稳定 Θ(nlog n) Θ(log n) 不稳定 Θ(nlog n) Θ(n) 稳定 Θ(nlog n) Θ(1) 不稳定 Θ(n+m) Θ(n+m) 稳定 Θ(d ·(n+r)) Θ(n+r) 稳定 第十章 检索 1.平均检索长度(ASL )是待检索记录集合中元素规模n 的函数, 其定义为: ASL= Pi 为检索第i 个元素的概率;Ci 为找到第i 个元素所需的比较次数 2.散列 a.除余法 用关键码key 除以M(取散列表长度),并取余数作为散列地址 散列函数为:hash(key) = key mod M b.解决冲突的方法 开散列方法:把发生冲突的关键码存储在散列表主表之外(在主表外拉出单链表) 闭散列方法:把发生冲突的关键码存储在表中另一个位置上 c.线性探查 基本思想:如果记录的基位置存储位置被占用,就在表中下移,直到找到一个空存储位置;依次探查下述地址单元:d0+1,d0+2,...,m-1,0, 1,..., d0-1;用于简单线性探查的探查函数是:p(K, i) = i d.散列表的检索 1.假设给定的值为K ,根据所设定的散列函数h ,计算出散列地址h(K) 2. 如果表中该地址对应的空间未被占用,则检索失败,否则将该地址中的值与K 比较 3. 若相等则检索成功;否则,按建表时设定的处理冲突方法查找探查序列的下一个地址,如此反复下去,直到某个地址空间未被占用(可以插入),或者关键码比较相等(有重复记录,不需插入)为止 e.散列表的删除:删除后在删除地点应加上墓碑(被删除标记) f.散列表的插入:遇到墓碑不停止,知道找到真正的空位置 第十一章 索引技术 1.概念: a.主码: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的唯一标识 b.辅码:数据库中可以出现重复值的码 2.B 树 a.定义:B 树定义:一个m 阶B 树满足下列条件: (1) 每个结点至多有m 个子结点; (2) 除根和叶外 其它每个结点至少有??个子结点; (3) 根结点至少有两个子结点 例外(空树,or 独根) (4) 所有的叶在同一层,可以有??- 1到m-1个关键码 (5) 有k 个子结点的非根结点恰好包含k-1个关键码 b.查找 在根结点所包含的关键码K1,…,Kj 中查找给定的关键码值(用顺序检索(key 少)/二分检索(key 多));找到:则检索成功;否则,确定要查的关键码值是在某个Ki 和Ki+1之间,于是取pi 所指结点继续查找;如果pi 指向外部结点,表示检索失败. c.插入 找到的叶是插入位置,若插入后该叶中关键码个数

数据结构应用论文

数据结构应用论文 题目名称数据结构应用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c语言版) 学生姓名宋杰伟王兵俞振光王黎明郭凯专业网络工程(2)班

数据结构应用 摘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和程序设计一起未计算科学其他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计算机广泛普及的今天,其应用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而且在航空航天、军事、科学计算、信息检索、生产线控制等一些关键领域已经高度依赖计算机系统,而数据结构在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应用。 其实生活中也有好多应用数据结构的小事,只要留心观察,它无处不在。例如:我们的家族图谱,遗传病图谱,公司成员职位一览表都应用到了数据结构中的树;还有我们小的时候玩的丢手绢游戏其实也用到了数据结构中的循环列表,而且在换人时用到了循环列表的插入和删除。所以说,数据结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和掌握好数据结构对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字 数据结构,计算机专业,学科,应用,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优化。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庄晋林杨彬实用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翁惠玉俞勇数据结构:思想与实现; 4、百度百科。

正文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界至今没有标准的定义。个人根据各自的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方法:Satartia Sahibah在他的《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一书中称:“数据结构是数据对象,以及存在于该对象的实例和组成实 例的数据元素之间的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定义相关的函数来给出。”他将数据对象(data object)定义为“一个数据对象是实例或值的集合”。Clifford A.Shaffer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一书中的定义是:“数据结构是 ADT(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的物理实现。” Robert L.Ruse在《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一书中,将一个数据结构的设计过程分成抽象层、数据结构层和实现层。其中,抽象层是指抽象数据类型层,它讨论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层和实现层讨论一个数据结构的表示和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细节以及运算的实现。数据结构具体指同一类数据元素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组成成分,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运算结构。 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必须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实现形式,是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此外讨论一个数据结构必须同时讨论在该类数据上执行的运算才有意义。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考试

北京工业大学2014 - 2015学年 第二学期模拟试题 考试课程:软件体系结构I 考试日期:2015年5 月20日 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30 空,每空 1 分) 1. 软件或程序是由软件工程人员设计与开发,使计算设备发挥计算潜能,________ 的逻辑层次组织。 2.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 是软件产品设计的思想和系统的蓝图;是 对软件产品_______的规划和_______的设置;是定义软件系统组件(Components)或构建块(Building Blocks)的重要工具;用于 -- 实现对一个软件系统的构成进行_________的划分 -- 所形成和采用的工程化规范,是指导软件后续过程方方面面组成的模型。 3.软件开发中的面临若干问题:1)软件固有的复杂性;2)软件开发的随意性;3)周期 长,代价高,质量低的问题;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产品及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实现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关键技术之一,解决从软件的__________到系统实现(代码)的有效和平坦过渡。 4.软件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是指建立流水线型的软件产品生产线,是指按_____、标准 化的规范和规则(软件生产规范)来编写和实现各种各样的适应于多环境的软件___,通过软件体系结构来确定各个软件组件如何部署到开发架构模式中,组装成达到期望的软件产品。 5.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中,软件程序开发经历了如下的阶段 -- 功能分解法 (计算任务) -- 结构化程序设计 (以数据为中心)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基于 SOA 的程序设计 (以服务为中心)。 6. 一个现代软件产品生产过程如下图表示,请在带___________的方框中,填上相应的组 件名称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考试资料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 考试资料

填空题: 1.构件是指语义完整,语法正确和有可重用价值的单位软件是软件重用过程中能够明确便是的系统;结构上它是予以描述,通讯接口和实现代码的复合体. 2.构件获取渠道(1)直接使用作适应性修改(2)经过遗留工程(3)市场上购买(4)开发新的构件 3.构件分类与组织:关键字分类法,刻面分类法,超文本组织方法 4.基于数据的组装技术:这种组装技术也要求库中构件以子程序形式出现 5.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种类: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6.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定义了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 7.有两种不同构件:中央数据结构说明当前状态,仓库是一黑板系统 8.C/S体系结构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网络 9.ADL的基本元素:构件,连接件,体系结构配置 10.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图像表示工具,模块内连接语言,基于软构件的系统描述语言,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11.Web服务:数据层,数据访问层,业务层,业务面,监听者 12.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信封,SOAP编码规则,SOAP RPC表示,SOAP绑定

13.Web服务特点:使用标准规范协议;使用协议的规范性;高度集成能力;完好的封装;松散耦合 选择题: 1构件模型的三个主要流派OMG,Sun的EJB,Microsoft的DCOM 2.构件管理:构件描述,构件分类与组织,人员及权限管理 3.构件重用:检索与提取构件,理解与评价构件,修改构件,构件组装 4.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史:无体系结构设计阶段,萌芽阶段,初期阶段,高级阶段 5.分层系统优点: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支持功能增强;支持重用 6.黑板系统的构成:知识源,黑板数据结构,控制 7.面向对象系统优点:改变一个对象的表示不影响其它对象;分解成一些交互的代理程序集合 8.W3C是万维网联盟 9.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Web应用模式,是一种崭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 10.Web服务就像Web上的构件编程,开发人员经过调用Web应用编程接口,将Web服务集成进她们的应用程序就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 11.Web服务开发生命周期:构件,部署,运行,管理 12.Web服务栈: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构件(组成程序的基本元素及其取值或值域范围);操作符(连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有: 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2、“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 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 3、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重用的软件模板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连接件: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 配置:表示构件和连接件的拓扑逻辑和约束。 端口:表示构件和外部环境的交互点。 角色:定义了该连接交互的参与者。 4、画出“4+1”视图模型图,分析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 5、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6、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 Architecture) 软件体系结构以组件和组件交互的方式定义系统,说明需求与成品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系统级别的可伸缩性、能力、吞吐量、一致性和兼容性等属性。软件体系结构由组件、连接件和属性组成。 7、分层系统的优点有: 1)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使设计者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 2)支持功能增强,因为每一层至多和相邻的上下层交互,因此功能的改变最多影响相邻的上下层; 3)支持重用。只要提供的服务接口定义不变,同一层的不同实现可以交换使用。这样,就可

以定义一组标准的接口,而允许各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8、分层系统的缺点有: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 2)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 9、 B/S体系结构的优点有什么? 答:1)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 2)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10、B/S体系结构的缺点有什么? 答:1)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功能。 2)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难以控制。 3)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4)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 11、DSSA 答案:DSSA就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为一组应用提供组织结构参考的标准软件体系结构 11、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主要分为: 交互式动态性、结构化动态性、体系结构动态性等三类。 12、请画出基于构件的动态系统结构模型画。 13、软件产品线 产品线是一个产品集合,这些产品共享一个公共的、可管理的特征集,这个特征集能满足选定的市场或任务领域的特定需求。这些系统遵循一个预描述的方式,在公共的核心资源(core assets)基础上开发的 14、SOA 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它是一个组件模型,它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 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 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 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14、RIA

数据结构期末总结

您现在的位置:希赛教育首页> 自考学院> 数据结构与算法> 正文 数据结构第三章(栈与队列)习题参考答案https://www.wendangku.net/doc/8312658216.html,作者:自考频道来源:希赛教育2008年1月5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 一、基础知识题 3.1 设将整数1,2,3,4依次进栈,但只要出栈时栈非空,则可将出栈操作按任何次序夹入其中,请回答下述问题: (1)若入、出栈次序为Push(1), Pop(),Push(2),Push(3), Pop(), Pop( ),Push(4), Pop( ),则出栈的数字序列为何(这里Push(i)表示i进栈,Pop( )表示出栈)? (2) 能否得到出栈序列1423和1432?并说明为什么不能得到或者如何得到。 (3)请分析1,2 ,3 ,4 的24种排列中,哪些序列是可以通过相应的入出栈操作得到的。 3.2 链栈中为何不设置头结点? 答:链栈不需要在头部附加头结点,因为栈都是在头部进行操作的,如果加了头结点,等于要对头结点之后的结点进行操作,反而使算法更复杂,所以只要有链表的头指针就可以了。 3.3 循环队列的优点是什么? 如何判别它的空和满? 答:循环队列的优点是:它可以克服顺序队列的"假上溢"现象,能够使存储队列的向量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判别循环队列的"空"或"满"不能以头尾指针是否相等来确定,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另设一布尔变量来区别队列的空和满。二是少用一个元素的空间。每次入队前测试入队后头尾指针是否会重合,如果会重合就认为队列已满。三是设置一计数器记录队列中元素总数,不仅可判别空或满,还可以得到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3.4 设长度为n的链队用单循环链表表示,若设头指针,则入队出队操作的时间为何? 若只设尾指针呢? 答:当只设头指针时,出队的时间为1,而入队的时间需要n,因为每次入队均需从头指针开始查找,找到最后一个元素时方可进行入队操作。若只设尾指针,则出入队时间均为1。因为是循环链表,尾指针所指的下一个元素就是头指针所指元素,所以出队时不需要遍历整个队列。 3.5 指出下述程序段的功能是什么? (1) void Demo1(SeqStack *S){ int i; arr[64] ; n=0 ; while ( StackEmpty(S)) arr[n++]=Pop(S); for (i=0, i< n; i++) Push(S, arr[i]); } //Demo1 (2) SeqStack S1, S2, tmp; DataType x; ...//假设栈tmp和S2已做过初始化 while ( ! StackEmpty (&S1)) { x=Pop(&S1) ; Push(&tmp,x);

数据结构论文

数据管理技术探讨 1404091051软工一班范克强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硬件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数据处理要求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改进。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它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关键字: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管理的水平是和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相适应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硬件方面,计算机的外存只有磁带、卡片、纸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存储量非常小;软件方面,没有操作系统,没有高级语言,数据处理的方式是批处理,也即机器一次处理一批数据,直到运算完成为止,然后才能进行另外一批数据的处理,中间不能被打断,原因是此时的外存如磁带、卡片等只能顺序输入。 人工管理阶段的数据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数据不保存。由于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保存上并不做特别要求,只是在计算某一个课题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就退出,对数据不作保存,有时对系统软件也是这样。 (2)数据不具有独立。数据是作为输入程序的组成部分,即程序和数据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数据和程序同时提供给计算机运算使用。对数据进行管理,就像现在的操作系统可以以目录、文件的形式管理数据。程序员不仅要知道数据的逻辑结构,也要规定数据的物理结构,程序员对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及输入输出的格式有绝对的控制权,要修改数据必须修改程序。要对100组数据进行同样的运算,就要给计算机输入100个独立的程序,因为数据无法独立存在。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应用的,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不同应用的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彼此无关的,即使两个不同应用涉及到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无法相互利用,互相参照。数据不但高度冗余,而且不能共享。 (4)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没有专门的软件进行管理,需要应用程序自己进行管理,应用程序中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和设计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因此程序员负担很重。 综上所说,所以有人也称这一数据管理阶段为无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数据管理发展到文件系统阶段。此时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大题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大题

————————————————————————————————作者:————————————————————————————————日期: ?

1.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优势是什么? 基于构件的软件将软件开发的重点从程序编写转移到了基于已有构件的组装,更快地构造系统,减轻用来支持和升级大型系统所需要的维护负担,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费用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介绍Kruchten的“4+1”模型。 Kruchten 提出了一个"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包括逻辑试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试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

3.在希赛公司的一个财务管理系统,财务部要客户提供………… 4.不同的体系结构风格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劣和用途。试对管道-过滤器风格、事件驱动风格、分层系统、C2风格和基于消息总线的风格进行分析比较。P52-56 (1)管道和过滤器 特点: @使得软构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允许设计者将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的行为的简单合成;

@支持软件重用。只要提供适合在两个过滤器之间传送的数据,任何两个过滤器都可被连接起来; @系统维护和增强系统性能简单。新的过滤器可以添加到现有系统中来;旧的可以被改进的过滤器替换掉; @允许对一些如吞吐量、死锁等属性的分析; @支持并行执行。每个过滤器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任务完成,因此可与其它任务并行执行?缺点:①通常导致进程成为批处理的结构。 ②不适合处理交互的应用。 ③因为在数据传输上没有通用的标准,每个过滤器都增加了解析和合成数据的工作,这样就导致了系统性能下降,并增加了编写过滤器的复杂性。 (2)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论文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非卷面试题 设计题目快餐店多功能点餐系统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倪启东

快餐店多功能点餐系统 摘要 随着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软件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行业之中。在这个软件爆炸的时代,软件系统有一个好的设计与结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快餐店多功能点餐系统的设计,将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的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系统中,是对知识、技术的巩固,也是能力的提升。 本系统主要运用增量模型,随着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系统的开发。主要采用了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装饰者模式、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同时,伴随着设计原则的思想,使得系统更加稳定而高效。 关键词点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模式;java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系统开发目标 (1) 1.3开发环境 (1) 第2章需求分析 (3) 2.1项目概述 (3) 2.2功能需求 (3) 2.2.1用户需求 (3) 2.2.2系统需求 (3) 2.3非功能需求 (3) 2.3.1产品需求 (3) 2.3.2 外部需求 (4) 2.4业务需求 (4) 2.4.1业务要求 (4) 2.4.2客户与用户 (4) 2.4.3特性 (4) 第3章结构设计 (5) 3.1整体设计 (5) 3.1.1普通用户活动图 (5) 3.1.2会员活动图 (6) 3.1.3管理员活动图 (7) 3.2详细设计 (7) 3.2.1模块划分 (7) 3.2.2简单业务流程设计 (8) 第4章设计模式 (9) 4.1工厂模式 (9) 4.1.1模式说明 (9) 4.1.2模式类图 (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