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料安徽省蚌埠市沱湖介绍

资料安徽省蚌埠市沱湖介绍

资料安徽省蚌埠市沱湖介绍
资料安徽省蚌埠市沱湖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沱湖介绍:

沱湖位于淮河左岸,五河县境内,湖盆为郯庐断裂带局部凹陷洼地积水而成。居沱河的下游,北纳沱河、北沱河、唐河来水,总来水面积2983平方公里,全为平原区。沱湖原从五河县城东侧向南直接入淮河,1951年实施的淮河中游五河以下干支河分流工程,堵塞了入淮口,改经氵崇潼河向东注入洪泽湖。50年代初,汛期受淮水顶托倒灌,湖面积最大为358平方公里,容积8.6亿立方米。现沱湖从泗县的樊集至五河县新沱河上口,长约21公里,平均宽1.5~3.0公里,湖底高程11.0~11.5米,水位为13.0米时,湖面积40平方公里,容积0.37亿立方米。湖水呈淡绿黄色,透明度0.2~0.35米,PH值8.3,矿化度203毫克每升,为碳酸盐类钙组I型水。盛产鱼虾,1985年以来,人工养殖河蟹成功而闻名。具灌溉、滞洪、水产之利。

沱湖

沱湖为一手掌形河迹洼地型浅水湖泊,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缘的五河县西北部,呈南北走向,其北接沱河,下经潼河入淮,南北长约25km,东西宽约1-5km不等,中心位于东经117049//,北纬33012//,属于北亚热带与南暖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湖水常年平均深度在1米左右,最深处2-3米,水位变化在12.0-15.5米之间,正常水位(13.0米)湖区面积约为6万亩,水位在15.5米时,湖面可达12万亩,其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

沱湖是镶嵌在淮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皖北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沱湖湖岸弯曲,淤泥深厚,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质优于Ⅱ类接近I类水的标准),湖底水草丰茂,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供饵力强,天然的水资源环境为优质的鱼虾蟹的生长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鱼蟹虾从苗种供应到上市商品的生产,各种生产设施完备,全乡有鱼苗场一处,大水面2万多亩、围栏网3万亩,网箱500多亩,连片精养种、成鱼塘1000多亩,稻田养殖1300亩,其水产品年产量为10000多吨(名特优水产品占30%左右),产值6000多万元,渔业产值占全乡农业产值的40%左右。沱湖渔业资源丰富,目前已采集的鱼类标本有39种,分属7目14科,有虾类8种、蟹类2种、龟鳖类2种。

沱湖

鱼类大多数以定居性为主,少部分为洄游、半洄游和溪流性鱼类,近年来,又先后引进推广了罗氏沼虾、淡水白鲳、吴郭鱼、史氏鲟等一系列名特优新品种,不断调整充实全乡的水产品养殖结构。沱湖主要的上市鱼类产品有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野生乌鳢(黑鱼)、鳜鱼、鳊鲳等名特优鱼类,及绒螯蟹、大青虾、红螯螯虾、中华鳖等名特优水产品,尤其以绒螯蟹、大青虾为龙头的主打产品,其年常产分别稳定在蟹20万斤、虾10斤以上,名特优鱼类中的乌鳢、鳜鱼其年常产均在5万斤以上。沱湖虾、蟹以其原始的自然生长环境,特有的品质、风味,畅销周边市场。为保护沱湖产地的优质品,使沱湖走向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沱湖、支持沱湖,沱湖的大宗水产品现均已申请注册“沱湖牌”,并被省政府命名为名牌系列产品,购水产品认准“沱湖牌”已成为周边消费者对水产品消费档次的普遍追求。近年来,沱湖乡党委、乡政府坚持走产供销一条龙,渔工贸一体化的路子,不断加大投入,探索水产品深加工的实现形式,以沱湖食品厂为核心,民间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的水产品深加工方式生产出的沱湖醉蟹、醉虾、蟹黄油、蟹黄月饼、千头鱼等制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沱湖

沱湖芦苇丛生、菱藕连片、鸥鹭成群,水草、沼泽资源丰富,历来是许多水鸟的越冬和迁徙途中的停歇地,沱湖目前已采集的野生动物有21目46科99种,其中鸟类13目8科

68种。鸟类中留鸟类9种,旅鸟和冬候鸟59种,其中有许多珍稀鸟类,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鹳、大鸨,二级保护动物灰鹤、鸳鸯、白尾鹞等,在不同季节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沱湖中游弋。沱湖是全省重要的媒鸭生产基地,年生产媒鸭10万多只,每年秋冬之交,大批的野鸭到沱湖中越冬,经沱湖周边群众长期的捕获饲养,驯化出的绿头野鸭——媒鸭,更是名闻遐迩。媒鸭以天然的蚌螺虾为食,其肉质细嫩,野味十足,鸭制食品(如鸭舌、鸭爪等)畅销沱湖周边及省内外市场,已成为本地年节假日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沱湖媒鸭蛋更是以其个小、皮绿、滋补而独树一帜,以高出普通鸭蛋一倍的价格,一度成为市场脱销

事业编考试公基之安徽省省情试题

安徽省情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 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A、发展 B、科学发展 C、加速崛起 D、全面转型 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A、转型发展 B、开放发展 C、创新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 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 B、加快新型城镇化 C、经济增长 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 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 B、环境友好 C、全面协调 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 A、翻两番 B、翻一番 C、翻三番 D、翻三番 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工程。 A、五个一 B、861 C、5352 D、千百十 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 B、产业带 C、产业基地 D、产业链

9、按照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 B、综合协调 C、立体网络 D、以人文本 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A、滨湖大城市 B、全国性特大城市 C、区域性特大城市 D、现代化大都市 11、将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A、芜湖 B、安庆 C、滁州 D、宣城 12、加快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 A、环境建设 B、数字城市 C、服务能力 D、管理能力 13、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示范工程,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A、千百十 B、万村千乡 C、千村百镇 D、整村推进 14、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A、一山一湖 B、两湖一山 C、两山一湖 D、两湖两山 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千企培育行动”,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A、百企示范 B、百业示范 C、百强示范 D、百县带动 16、以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 A、合芜蚌 B、马芜铜 C、合铜池 D、安池铜 17、安徽省省树为。

安徽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预填表

志愿信息预填表(表样) 安徽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预填表(艺术类) (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批(使用省统考专业成绩的本科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3.只可选填同一模块的八所院校志愿

第四批(使用省统考专业成绩的高职<专科>院校) 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3.只可选填同一模块的八所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批(高职<专科>院校) 注:1. 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2.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提前批次本科院校——军事院校 注:1.本科提前批分为军事、公安(含公安现役、应急消防)、公费师范、免费医学定向和其他(含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共5类。考生只可选报一类,多选视为无效志愿。2.填报某校“专业服从”即表示服从该校在当前批次、当前科类各招生专业间调剂。3.填报“院校服从”即表示在该类院校间服从调剂。4. 志愿预填表各类批次排序不分先后,正式录取投档规则按相关文件执行。

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

2016年安徽省情 一、安徽概况 ㈠地理位置与面积 1.地理位置 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 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 1.人口 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 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 1.安徽建省沿革 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衙门从江宁迁至安庆。 1949年4-5月,安徽江北、江南先后解放。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北(驻合肥)、皖南(驻芜湖)行署区。1952年撤消皖北、皖南行署区,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2.省名与简称的由来 关于“安徽”省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一说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辖七府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再简称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简称为“安徽省”。

蚌埠市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蚌埠市,简称蚌,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安徽最大的高铁枢纽,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合蚌高铁段)在蚌埠交汇,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南京。由于古代盛产河蚌,从而得名“珠城”。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部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固镇县、五河县交界。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怀远县相连。 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及所辖三县总面积5950.72平方公里。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市区总面积610.55平方公里。 气候 蚌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阴雨绵绵;夏季炎热,可称“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蚌埠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 城市简介 蚌埠(bèng bù)位于淮河中下游,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安徽省第一

个建市的地级市,是安徽省 经济命脉,是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蚌埠又称珠城,跨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是京沪高速铁路一等客站所在地,同时京福高速铁路也经过蚌埠,蚌埠设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原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分局)。蚌埠是中国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常住人口3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物产富饶、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民好客,是蚌埠的主要特点。 蚌埠标志 市标——《蚌埠之珠》 《蚌埠之珠》图案以“中国蚌埠”英文开头字母“C”和“B”与一颗夺目的珍珠组合造型,线条同时也似飞舞的彩带和奔流的淮河,整体还似一个舞动的花鼓灯人形,结合红色外围,恰似一轮冉 冉升腾的旭日,突出珠城蚌埠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舞动的花鼓灯人形与奔流的淮河有机交融、相互映衬。线条活力四射、激情勃发,包含着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蚌埠经济社会事业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着新时期蚌埠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风貌。整体看,图案也似一只打开的河蚌吐出一颗璀璨的珍珠,与舞动的花鼓灯人形和奔流的淮河结合,体现了蚌埠作为中部崛起的明星城市超强的竞争力,淮河文化源头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当代蚌埠城市精神丰富内涵。外围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灿烂光华,体现了珠城蚌埠新时期展现出的蓬勃生机和美

安徽省基本情况简介

安徽省及蚌埠市基本情况 一、安徽省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管理概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2014年,安徽省常住人口6082.9万人,全省生产总值208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1.5:53.7:34.8,人均GDP达34427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1256.3亿元,第一产业投资54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9417.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296.5亿元。全省财政收入366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18.4亿元。 (二)各市州GDP排名。安徽省辖16个地级市,省会合肥。2014年底,各市GDP和人均收入排名为:

(三)安徽省国土资源概况。 1.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铜、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是安徽省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2007年资源储量统计表列入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其中大型矿床159处,中型227处,小型304处,小型以下394处。 2.安徽省2014年关闭非煤矿山367座,其中露天矿山229

座、地下矿山32座、尾矿库12座、砖瓦黏土矿山94座,超额完成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关闭任务 3.2013年底,安徽省建设用地总规模达2905.35万亩,全省人均占有建设用地达到27 4.5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的上限。许多地方建设用地增速较快、用地效率不高、结构失衡等阶段性特征明显,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任务繁重。 4.2013年第二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会于2014年1月3日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交易大厅举行,本次成交面积5538.7535亩,成交总价1620 5.6511 万元,平均成交价2.9万元/亩。 二、蚌埠市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概况 (一)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面积: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人口:总人口343万人。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三洋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武高铁、哈沪高铁的交汇点。2014年生产总值(GDP)110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1

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然后通过Excel导入到系统中。编码规则中的7到16位要求回溯到该生小学入学所在学区的小学学校编码。 2、变动的学生: (1)对于转入的学生: 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省、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2)对于休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复学时,学籍号保持不变。 (3)对于辍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如果该学生复学了,学籍号保持不变。 (4)对于借读的学生,学生的学籍号保持不变。 (5)对于跳级的学生,学籍号保持不变。 (6)对于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学籍号保留。 (7)对于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恢复入学资格后沿用原来的学籍号。 3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C为轻环,重力不计,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C环与乙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C环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A点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 乙环与B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 ,对乙环有:,得,故选C. 【名师点睛】小球C为轻环,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分别对甲环和乙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列式求解.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弹力. 2.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与B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B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A.1 3 B. 1 4 C. 1 5 D. 1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1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sin 45cos45T mg mg μ=?+? 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3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 两式相加,可得 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 解得 15 μ= 故选C 。

家乡介绍-安徽蚌埠

乡之情皖-蚌埠 学号: 姓名:

我来自美丽的珠城—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又因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这就是“蚌埠”这优美名称的由来。接下来由我从地理环境、历史、交通、文化、旅游、特产、小吃来介绍美丽的珠城—蚌埠。 地理环境 蚌埠-安徽直辖市,由“一市三县”组成;一市、即蚌埠市,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三县、即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武高铁、哈沪高铁的交汇点。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个人感悟:蚌埠的气候适宜,总体来说和上海的气候有些相似。南北分界线为淮河,而淮河就流经蚌埠,并且南北分界线就位于蚌埠的龙子湖区,当有人问我们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就说我们是“中间人”。 历史沿革(主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大禹治水: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项羽自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刘邦一举摧毁项羽西楚政权。垓下战役(发生在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古战场)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多年基业,强大的汉帝国从此走出。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千古绝唱。 个人感悟:发生在蚌埠地区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故事家喻户晓,为发生在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整个地区都被大禹情怀影响着,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受着大禹精神并传承下去。 交通 水路: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安徽蚌埠第二中学物理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测试卷专题练习

安徽蚌埠第二中学物理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测试卷专题练习 一、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 轴上两点B 、C 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 Bx 、E c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 B 、 C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Bx <E cx B .E Bx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C .电荷在O 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 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 .负电荷沿x 轴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入手点在于如何判断E Bx 和E Cx 的大小,由图象可知在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在x 方向的分量不相同,如果在x 方向上取极小的一段,可以把此段看做是匀强电场,用匀强电场的处理方法思考,从而得到结论,此方法为微元法. 【详解】 A 、在 B 点和 C 点附近分别取很小的一段d ,由题图得,B 点段对应的电势差大于C 点段对应的电势差,将电场看做匀强电场,有E d ? ?= ,可见E Bx >E Cx ,A 项错误.C 、同理可知O 点的斜率最小,即场强最小,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C 项错误.B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在O 点左侧,E Bx 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在O 点右侧,E Cx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B 项错误.D 、负电荷沿x 轴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向右后向左,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项正确.故选D . 【点睛】 挖掘出x φ- 图象两大重要性质:图象的斜率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图象中?降低的方向 反映场强沿x 轴的方向. 2.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度为1 m ,D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2 V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1×610-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则

安徽公务员考试省情必备[1][1].doc

安徽省情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 54' —119° 37’与北纬29° 41' —34° 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04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 6461万人,居全国第8位。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 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 C,南北相差2° C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 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带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 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2位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安徽邮电通讯发达,是全国第三个实现所有市县通讯数字化的省份。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共有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 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8种和368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矶、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 万吨,

研究生招生有关国家标准代码表一`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附件9: 研究生招生有关国家标准代码 表一、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省市代码省市名称省市代码省市名称省市代码省市名称11北京市35福建省53云南省12天津市36江西省54西藏自治区13河北省37山东省61陕西省14山西省41河南省62甘肃省15内蒙古自治区42湖北省63青海省21辽宁省43湖南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22吉林省44广东省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黑龙江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71台湾31上海市46海南省81香港32江苏省50重庆市82澳门33浙江省51四川省34安徽省52贵州省表二、政治面貌代码 政治面貌码政治面貌政治面貌码政治面貌01中国共产党党员08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02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09中国致公党党员0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10九三学社社员04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员11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05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2无党派民主人士06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3群众07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表三、民族代码 民族码民族民族码民族民族码民族民族码民族01汉族16哈尼族31达斡尔族46崩龙族02蒙古族17哈萨克族32仫佬族47保安族03回族18傣族33羌族48裕固族04藏族19黎族34布朗族49京族05维吾尔族20傈僳族35撒拉族50塔塔尔族06苗族21佤族36毛难族51独龙族07彝族22畲族37仡佬族52鄂伦春族08壮族23高山族38锡伯族53赫哲族09布依族24拉祜族39阿昌族54门巴族10朝鲜族25水族40普米族55珞巴族11满族26东乡族41塔吉克族56基诺族12侗族27纳西族42怒族97其他13瑶族28景颇族43乌孜别克族98外国血统14白族29柯尔克孜族44俄罗斯族15土家族30土族45鄂温克族表四、学位码学位码学位名称学位码学位名称学位码学位名称学位码学位名称100名誉博士301哲学硕士学位34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401哲学学士学位201哲学博士学位302经济学硕士学位34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402经济学学士学位202经济学博士学位303法学硕士学位34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403法学学士学位203法学博士学位304教育学硕士学位344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404教育学学士学位204教育学博士学位305文学硕士学位345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405文学学士学位205文学博士学位306历史学硕士学位346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406历史学学士学位206历史学博士学位307理学硕士学位347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407理学学士学位207理学博士学位308工学硕士学位348兽医硕士专业学位408工学学士学位208工学博士学位309农学硕士学位349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409农学学士学位209农学博士学位310医学硕士学位350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410医学学士学位210医学博士学位311军事学硕士学位351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411军事学学士学位211军事学博士学位312管理学硕士学位352军事硕士专业学位412管理学学士学位212管理学博士学位353会计硕士专业学位444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245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354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48兽医博士专业学位355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50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356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000无学位357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900境外学位358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表五、行政区划(区县)代码:(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毕业单位代码及名称、毕业专业代码及名称、独立学院代码及名称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零 B .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C .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 D .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 2.R 1和R 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上下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 1的尺寸比R 2大得多,关于两导体的电阻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R 1=R 2 B .R 1R 2 D .无法确定 3.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电量为e 的电子以速率v 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该环形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大小为 ve r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 .电流大小为ve r ,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C .电流大小为2ve r π,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D .电流大小为2ve r π,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4.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 点以初速度v 0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 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安徽省情概况

省情概况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现辖16个地级市、62个县(市)、43个县级区和15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16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27万人,比上年增加77.9万人;常住人6195.5万人,增加51.9万人。城镇化率5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411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67.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66.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83.6亿元,增长10.9%。2016年,全省就业人员4361.6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44.6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1.7千公顷;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6758.1亿元,比上年曾长11.7%;全省财政收入437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人2673亿,增长8.9%;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

大地。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约400公里,淮河流经省内约公里,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公里。长河、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 安徽在中国交通干线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铁路密度居华东前列。武汉—合肥—南京铁路客运专线将合肥到上海、武汉的行程缩短到3个小时和2个小时;京沪高速铁路使合肥到北京的行程缩短到4小时左右。2016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294公里、一级公路667公里、铁路营业里程62.3公里。到2016年末,全省高速公路达4543公里、一级公路达383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4124.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354公里。合宁高速东达宁沪,芜宣高速南连杭,合安高速西接武汉,合徐高速北通徐州,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28种(计算到亚矿种为16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4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种6种,金属矿种22种,非金属矿种94种,水气矿种2种。安徽煤、铁、铜、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6年地质勘查部门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省级)158项,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1种(镍矿)。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

蚌埠的资料

蚌埠基本资料 1、蚌埠市简介 地理位置 蚌埠市,隶属于安徽省,地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统计局重点房地产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之一,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辖4个行政区,分别为蚌山区、龙子湖区、淮上区、禹会区,所属县包括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总人口共计367.81万人。 图1:蚌埠市位置图 蚌埠------火车拉来的城市 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正式开埠,这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渔村古

渡,一时间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1911年5月,津浦铁路局正式设立蚌埠车站,蚌埠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个依山傍水的渔村人口已经激增到十万,商埠完全形成,很快成为皖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蚌埠开埠后,以盐粮起家,百货、棉布、五金、烟草等各类交易日渐繁盛,辐射区域达周边20多个县,金融业也随之发展,中国银行最早在蚌埠设立汇兑所,使蚌埠成为当时皖北地区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心。1947年,蚌埠正式建市,人口达到30万。 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完成了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变,成为安徽省举足轻重的工业城市。到70年代末,已形成轻纺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时至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运行,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交汇,为蚌埠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2:蚌埠市中心图 交通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所以皖北的高速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21年开始下降,至2021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21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3.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B.由于自然条件各要素在不断的变化 C.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良品种的培育 D.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许多农产品的产量 4.在我国的大城市和大的工矿区周围适宜发展为( ) A.粮食生产基地B.蔬菜、肉蛋、牛奶等产品的生产基地C.棉花生产基地D.出口型的农业生产基地 5.下图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

6.我国20世纪80年代,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D.资源开发因素 7.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 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9.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爱我的家乡——蚌埠

我爱我的家乡——蚌埠 我的家乡是位于祖国东南边的安徽省蚌埠市。这是一个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发芽一般,发展起来的一座美丽的大城市。城市不算太大,但也是当今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我亲身感受到的。在不经意间,我的家乡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走进了小康社会,变得更加繁华,更加耀眼了。我对我自己的家乡巨大的变化刮目相看。 改革开放36周年,我的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这本来是小小的城市,经济发展顿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善良勤劳的蚌埠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一切,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不仅祖国和家乡变化大,我住的小区变化也很大。以前,我们小区只有几栋小楼(一共六楼),可是现在小区里变得不再空荡起来,小区里又建筑了很多栋小高层(一共二十几楼),而且还有好多的花草树木;原本地面凹凸不平,现在地面上铺上了瓷砖,当下雨的时候,陆地上不再站上泥土,只有一些雨水“躺”在地面上,非常干净。每天早晨,我迎着朝阳走在上学的路上,我都为我们蚌埠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叹。一座座美丽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柏油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绿油油的花坛生机勃勃。清晨的公园和广场上,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老人;傍晚,万家灯火中的蚌埠市显得万籁俱寂,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又和谐的图画啊! 过去的大街上,到处可见的是数不胜数的垃圾和脏土,一到大风来到便是尘土飞扬,令人无处可藏。小商贩们总是乱摆乱卖,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这个城市显得更加嘈杂和无秩序。你看现在,一条条新铺上就旷阔的马路就从城市通到乡村,车水马龙的车辆就像一条条小毛毛虫一样在马路上川流不息。道路两旁都是绿树成荫,青草如茵,繁花似锦。到了晚上,万家灯火大放光彩,一栋栋高楼顿时像被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五光十色,灯火辉煌,一条条街道变成了浩瀚的银河。 这就是我的家乡——蚌埠市。我为我的家乡蚌埠市感到骄傲,我为我自己是蚌埠人而感到自豪,我祝蚌埠明天会比今天更要美好、美丽! 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建设美丽温馨家园,开创灿烂辉煌的未来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细胞》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许多学者终其一生也难以在《细胞》上发表一篇文章。但不久前,哈佛大学著名科学家梅尔顿主动撤回了2013年发表在《细胞》上的一篇文章——随着研究的展开,他发现自己原有的结论可能是错的。这一举动在国内科技界引发了一场讨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勇于创新,才能超越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谓创新,概括地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烟草事业。中国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创新的发端,勇于破疑——创新的能源。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大量事实表明:从常见的、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有位作家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 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创新,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有人说,谦逊是一种坦然面对成就和荣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求真务实、甘当学生的思想品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江苏省情介绍

一、概况 江苏,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省会城市为南京。 江苏傍江临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1%,全省常住人口7549.5万人。连绵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苏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国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江苏人文荟萃。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龚开、米芾、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刘田依(刘田一)、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亚明、言恭达、汤永、宋文治、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刘继青、肖娴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本”的称誉;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淮阴年画、淮阴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器、南通风筝、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现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盐城、淮阴、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下辖52个县和县级市,54个市辖区。 江苏境内山明水秀,名胜众多。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省内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间天堂苏州。 江苏文化体育事业成就斐然。拥有20多种地方戏剧和15个地方曲种。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1个,文化馆115个,公共图书馆101个,档案馆170个。有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博物馆91个。其中,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被誉为“娃娃天使”;南京图书馆为中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居全国第三;设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全省基本上实现了省、市、县、乡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有线电视。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775个,其中医院、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3333个,遍布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村)。 江苏,一个朝气蓬勃的省份,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争取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省份。 二、历史沿革 1368年,改原江浙行省北部为京师(直隶省),直隶于中央,辖境为今苏皖沪;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 1645年,改南京(南直隶省)为江南省,辖境不变,省会江宁府(由应天府改得,今南京)。 1667年,江南省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省,领江宁等8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苏沪两地,省会苏州府;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省,领安庆等7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安徽,省会寄治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 1760年,江苏省设江宁布政使司,领江宁、扬州、徐州、淮安4府,名义上属江苏省,但设立江宁巡抚。 1853年,太平军改江宁府为天京;1864年,改天京为江宁府。 1912年1月,改江宁府为南京府;4月,江苏省会由苏州迁至南京。 1927年6月,设南京特别市,江苏省省会仍寄治南京。11月,设上海特别市。 1949年5月,改南京特别市为南京市。 三、地理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4,居全国第24位。2004年末全省人口7432.5万人,占全国的5.7%。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列河南、山东、四川、广东之后),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32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四、气候 江苏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中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大于等于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全省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20.1~21.3%。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江苏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全省年蒸发量为900~1050毫米。全省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江苏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热带风暴(台风)、霜冻、冰雹等。 五、交通 江苏跨江滨海,交通十分便利,投资环境得天独厚。境内两条黄金水道长江和大运河十字交错,是著名的“舟楫之乡”。海岸线绵延954公里,沿海和沿江开放港口众多。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密度全国第一,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