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带详细解析)12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人教大纲版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带详细解析)12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人教大纲版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带详细解析)12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人教大纲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1分)

1.某地农作物的幼叶先于老叶出现病症,经专家建议,施用了一种化肥后,症状明显好转。该化肥最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种( )

A.KCl

B.NH4NO3

C.Mg(H2PO4)2

D.Ca(H2PO4)2

答案:D

解析:农作物的幼叶先出现病症,说明缺乏的是不可以再利用的矿质元素离子,因为不能再利用的矿质元素离子不能移动,在老叶中分布较多,因此幼叶易缺乏。

2.根吸收矿质离子的部位在根尖,其表皮细胞吸收K+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

A.土壤中K+的浓度

B.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

C.根细胞表面H+的数量

D.细胞液中K+的数量

答案:B

解析:植物根尖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还要消耗细胞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矿质离子的吸收量随着矿质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矿质离子浓度达到一定限度后,矿质离子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这是因为细胞膜上运载离子的载体数量有限,当载体全部用于运输矿质离子时,离子的吸收量不再继续增加。

3.(2010湖北黄冈期末考试,3)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C.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没有关系的

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

答案:C

解析:植物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呼吸作用为其提供能量,所以,A、B、D三项均正确;植物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例如二者的吸收部位相同、矿质元素只能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它们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相同等;但是,它们所吸收的方式和动力不同,所以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农谚说:“锄头出肥。”这一谚语的道理是( )

A.土壤疏松,保水力强

B.土壤疏松,储肥多

C.土壤疏松,地温高

D.根的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矿质离子吸收答案:D

解析:“锄头出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经常给庄稼松土(除草),可以使庄稼长得旺盛。这是因为在除草过程中,疏松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的含氧量,促进了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了大量的能量。

5.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将( )

A.不在新的茎叶中

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

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

D.主要在老的根中

答案:B

解析:磷元素在植物体内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培养液缺乏磷元素时,磷元素会从衰老的组织中分解出来,转移到幼嫩的组织中,保证幼嫩组织的生长发育所需。

6.下列属于植物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的是( )

A.S

B.Mn

C.Ca

D.Mg

答案:B

解析: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矿质元素有N、S、P、K、Ca、Mg,微量元素有Fe、B、Cu、Zn、Mn、Mo、Cl。

7.在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

A.蒸腾速率

B.土壤无机盐的浓度

C.离子扩散速率

D.根可利用的氧气

答案:D

解析: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有氧呼吸需要氧气。

8.适时补充镁元素可使绿色观叶植物正常生长,因为( )

A.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B.镁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C.镁能促进植物吸水

D.镁是合成核酸的原料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的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其中的叶绿素呈现绿色。而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若缺乏,则叶片会表现出“失绿的现象”。

9.(2010山东潍坊质量检测,6)“中耕松土”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其原因不包括( )

A.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可利用氮的含量

B.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损失

C.促进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D.有利于提高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固氮能力

答案:D

,提高N的利用率;同时可使厌氧型解析:松土可使土壤中硝化细菌代谢活跃,使NH3NO

3

反硝化细菌的活动抑制,减少N的流失;松土有利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所以可促进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小麦和水稻等农作物本身就不具备固氮能力。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稻有氧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答案:D

解析:K+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呼吸作用供能。随着呼吸作用的增强,供给主动运输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开始时曲线应上升,当曲线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不再上升,原因是所有运载K+的载体都参与运输。

11.经测定,叶片A中的K、P等矿质元素不断地被运到叶片B。下列关于叶片A、叶片B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A.A叶片矿质元素储备很多,可将多余部分供给B叶片

B.A叶片细胞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C.B叶片具有较强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

D.A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大于输入

答案:B

解析:元素P在细胞中以不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化合物分解,才可能转移到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由题目提供的材料看,说明A叶片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12.研究不同部位番茄导管内液体的某离子浓度(结果见下图),在叶脉和茎之中该离子浓度的区别,部分归因于( )

A.番茄叶的蒸腾作用

B.木质部导管的毛细管的作用力

C.叶细胞对该离子利用多

D.叶细胞吸收了较多水分

答案:C

解析:本来茎、叶柄和叶脉导管内液体的某离子浓度应该相同,但由于叶细胞对该离子利用多,才导致茎、叶柄和叶脉中离子浓度的差异。

13.下图表示不同年龄叶片中氮元素的含量曲线,其中能表示叶片从成熟到衰老时氮元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答案:C

解析:N元素在植物体内是以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在叶片衰老时,不稳定化合物分解,N转移走,老叶中的含量比成熟叶中的少。

14.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

B.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D.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没有关联的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受阻,有机物缺乏,影响根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同理,呼吸抑制剂可使呼吸作用减弱,从而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15.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B.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

C.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

D.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种膜载体的协助

答案:B

解析:根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所以根吸收矿质离子所需的ATP来自根的呼吸作用。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6.对植物嫩叶所必需的矿质元素Fe和Mg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和Mg既来源于土壤,又来源于老叶

B.Fe和Mg来源于土壤,Mg又可来源于老叶

C.Fe和Mg只来源于土壤,不来源于老叶

D.Fe和Mg来源于老叶,Mg又可来源于土壤

答案:B

解析:本题的背景知识有:有些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以后,形成难以溶解的稳定化合物,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有些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形成不稳定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解以后,释放出来的化学元素又可以转移到其他部位,被植物体再度利用。Mg在植物体内容易转移,能够被植物体再度利用,而Fe一旦进入植物体就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

17.

A.蛋白质含量

B.铁元素含量

C.叶绿素含量

D.自由水的含量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的数据可知,该物质的含量随叶片的生长而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叶片的衰老该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铁元素在植物体内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转移,其含量应随着叶片存在天数的增加而一直增加,不会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49分)

18.(20分)下表是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此营养液培养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促进根的_______________以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要使该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除了给予光照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根在吸收营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

检测到营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

3较少______________,这说明根细胞膜上运载NO-

3

的,

这同时也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性。

(3)该配方中植物需要的大量矿质元素是否齐全?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只有______________。不能被植物再利用的大量矿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该配方中的MgSO4除去,将会影响植物体内______________的合成。

答案:(1)有氧呼吸(呼吸作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CO2(2)主动运输载体多选择透过(3)齐全FeCa(4)叶绿素

解析:根吸收矿质元素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氧气浓度增加,促进有氧呼吸。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光照、温度和CO2浓度。根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同植物所需的载体的种类是不同的,使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大量元素包括N、P、S、K、Ca、Mg,表中都有。微量元素只有Fe,Ca在植物体内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被再利用。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19.(17分)一研究小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把植物栽培于无土的容器中,分为五组,每组

(1)最适宜的培养液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除营养液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至少回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使实验结论更为科学合理,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本研究的结果能否适用于其他物种的培养?请说明理由。

答案:(1)第五组培养液在此培养液中植物长得最高(或答含H2O+N+P+Mg+K的培养液是最好的,因为在此培养液中植物叶片的平均表面积最大)(2)光照强度温度溶液通气状况等(3)重复实验或每个实验组用多于五株的植物做实验(4)不适用。因为对一种植物提供的必需的化学元素对其他植物而言,不一定是必需的。(或不适用。对一个植物的探究结果对其他植物不一定适用;或答适用,如果用于该植物的近缘植物,研究有助于选择其适宜的培养液)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第5组的平均叶表面积最大,表明植物生长发育正常,从培养液成分看,因为它含有的矿质元素较为齐全。除了矿质元素影响植物生长外,光照强度、温度及培养液中氧气量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要遵循生物学实验的重复性原则,这样使得到的数据更准确,或使实验对象的数量足够多。由于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的不同,决定了其

细胞上载体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吸收的矿质元素也不同,所以一种探究结果只能适合某一种植物或其近缘植物。

20.(2010江苏模拟,35)(12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表明该过程需要。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

答案:(1)主动运输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能量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Ca或Fe

解析:植物根系对K+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根的呼吸作用为其提供能量,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吸收量随着营养液O2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主要取决于运输K+载体的数量。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需要酶的参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温度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说明该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以后形成的是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

高考生物 高考考点4 植物的矿质营养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高考考点4 植物的矿质营养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对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是以实现设计的方式来考查的,这一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步骤设计的要合理,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即要研究某一种元素,只能缺乏这一种元素,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同时还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或者还需要进行二次对照,进一步突出该元素的重要性。近几年高考有要求考生对实验过程和蛄论等进行评价的趋势,无论怎样,这是考虑这类问题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对于矿质元素的遣输和利用迷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是要求考生了解植物不同的部位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以及哪些矿质元素可以再利用,哪些矿质元素不能重复利用,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Ⅰ热门题 【例题】植物口十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短小精悍,阅读量不大,考查的知识点不多,但内容丰富。从题干上可以看出要让学生了解植物是怎样生活生长的;从选项上主要考查在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但是这里面蕴含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应用,以及有机物的代谢。 【解析】需要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像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对于有机物,由于幼叶光合面积小,合成的有机物少,但是,由于生长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多,因此,可以从外界获得,而老叶光合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但生长缓慢,所需要的有机物少,因此,多余的有机物可以输送给生长旺盛或根等部位,因此,对于有机物来说,也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因此,此题的答案应该是D。 对于这类题来说主要是审题,首先题干中的叶片从幼叶到老叶,平时我们做过很多有关幼叶和老叶的题目,一看到这个第一反应就应该考虑到矿质元素的利用问题,然后再看题目所问的问题,是否与此有关,这样可以使思路不偏差太大,同时可以节约时间;从四个选择项来看,主要是涉及到了有机物和矿质元素的问题,矿质元素在植物体的利用课本上讲得很明白, 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而一看到有机物,就应该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题目上看,主要是要考虑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而植物不同的部位所需的有机物的量不同,因此,有机物也可以既输入也可能输出。其次,这类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 D 1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

人教版高中生物大纲

必修第一册 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 胞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似物对植物生长发 育的影响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 节 一体液调节 【实习1】动物激素饲喂小 动物的实验(选做) 二神经调节 ●课外读植物性神经调 节 三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课外读数量性状遗传 漫谈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外读神奇的“太空 椒” 二染色体变异 ●课外读我国古代对生 物变异特性的认识和利用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研究性课题调查人群中的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课外读探索大脑的奥遗传病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秘●课外读“试管婴儿” 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细胞增殖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的类型 问世 第七章 ● 生物的进化 ●课外读 课外读 中性学说 生物的进化过程和 丝分裂 第三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课外读细胞工程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的花粉管 研究性课题观察被子植物 ●课外读克隆哺乳动物 分界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态因素 ●课外读生物对环境的 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影响 【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 【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的形成 第二节生物的个体发育 一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二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查 替 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 【实习 3】种群密度的取样调 ●课外读生物群落的演 工程 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 第三节光合作用 【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七节细胞呼吸 第八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课外读发酵工程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实验八】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实验九】DNA的粗提取与 鉴定 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实验十】制作 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 ●课外读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 三基因的表达 ●课外读“人体的阿波 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实验十一】性状分离比的 模拟实验 ●课外读ABO血型浅析 第三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课外读海洋生物资源 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习 4】设计并制作小生态 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研究性课题设计农业生态 系统 ●课外读生态农业简介 第九章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圈的稳态 【实验十二】观察二氧化硫 对植物的影响 研究性课题调查环境污染 对生物的影响 研究性课题生长素或生长素类设计实验,观察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习2】用当地某种生物 做有性杂交试验 第二节 绪论 ●课外读生物圈漫谈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高三生物复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生物复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复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 二. 学习过程: 1.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渗透作用 2. 水分代谢 水分运输:随着导管,主要由根部向地上部位运输。动力:蒸腾拉力。 水分利用和散失:植物体吸收的水分95%都以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到大气中,被植物体利用的水则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必需矿质元素的确定: 大量元素: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Zn B Mo Cl Ni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的过程及原理图解过程如下: 5.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 不同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有差异,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只能利用一次。根 据各种元素的不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进行合理施肥。 可以再利用的元素:K;N P Mg等 不可以再利用的元素:Fe Ca等。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4个实验装置。 请判断实验开始后,玻璃管内的水是否流动及流动方向(无流动以×表示。流动方向以↑、↓、→、←表示)。下面四个选项中的符号依次表示4个装置中用符号标示的玻璃管内的水分流动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解析:渗透作用的进行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膜两边的溶液具有浓

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生质层是其选择透过性膜,当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同时。水分子表现出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动,分析各项可知:(1)玻璃管内的水分子不运动:(2)蒸腾作用和渗透作用使玻璃管内的水向上运动;(3)由于玻璃管两端的蔗糖溶液的浓度相同,故玻璃管内的水分子不运动;(4)玻璃管两端的液体浓度不同,浓度高的一侧吸入的水分子多,另一侧吸入的水分子少,玻璃管内出现水分由左向右运动。 [例2] 天平的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见图)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天平边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 A. 左、光合作用 B. 右、杯内水分的蒸发 C. 左、树叶的蒸腾作用 D. 右、树叶的呼吸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但在题中有意识混入了光合作用可能的影响。需要分清光合作用确实可制造有机物,使叶片质量增加,但这种变化是在较长时间内有明显结果,而蒸腾作用却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表现出差异,叶片面积的大小直接与该作用有关。随蒸腾作用的加强,水分的丧失,右侧质量减轻,天平偏向左。 答案:C [例3]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解析:植物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液的浓度会逐渐上升,以使其渗透压和外界溶液渗透压平衡,此时细胞体积缩小。但有些小分子的物质如尿素等开始时会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随着它逐渐进入细胞内部,细胞内的渗透压会逐渐升高,细胞又会吸水而开始复原的过程。 答案:(1)A C (2)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最后与外界溶液浓度持平而进入相对稳定状态(3)B曲线是处于尿素溶液中的植物细胞,C曲线是蔗糖溶液曲线。①尿素分子可缓缓进入细胞液,提高细胞液浓度,当其等于尿素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由失水变为吸水,直至平衡②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练习 (9) ATP与细胞呼吸 (含解析)

练案[9] 必修部分模块一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19·浙江高三期末)A 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B.肌肉收缩时,ATP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 C.细胞中放能反应的发生常常伴随着A TP的水解 D.ATP只能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释放1个磷酸基团 [解析]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A错误;肌肉收缩时,A TP直接供能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B正确;细胞中放能反应的发生常常伴随着ATP 的合成,C错误;ATP也能断裂2个高能磷酸键,释放2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B。 2.(2020·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B)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B.ATP的合成是放能反应,A TP的水解是吸能反应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解析]ATP中A为腺苷,DNA和RNA中碱基A为腺嘌呤,A正确;ATP的合成常伴随着放能反应,ATP水解常伴随着吸能反应,B错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D正确。故选B。 3.(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期中)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氧气充足时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 TP B.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三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易形成 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 正确;无论处于平静还是运动哪种生理状态,A TP酶1 ADP+Pi+能量能达到动态平衡, 酶2 B正确;ATP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形成,C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四十二 选修 3.2 植物细胞工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生物试

植物细胞工程 (30分钟100分) 1.(12分)如图是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内的培养基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植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和_______两类。 (2)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A阶段和B阶段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主要是 ________,B阶段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细胞________。 (3)此过程要无菌操作,主要是指对_______进行灭菌,对_______进行消毒。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 ____。 (4)试管苗的根细胞中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中具有叶绿素,这是____的结果。 (5)将胡萝卜韧皮部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上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包括无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细胞进行的都是有丝分裂,再分化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分化。 (3)植物组织培养要严格灭菌,避免混入杂菌导致实验失败,主要是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对韧皮部细胞(外植体或离体的器官、细胞)进行消毒。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条件,因为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4)由同一个细胞培养而来的试管苗体细胞中含有一套相同的基因,即根和叶的细胞中都含有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而根细胞中没有叶绿素,叶肉细胞中有叶绿素,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为防止杂菌污染,将胡萝卜韧皮部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的过程应该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答案:(1)无机物生长素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有丝分裂分化 (3)培养基韧皮部细胞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4)基因选择性表达 (5)接种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加固训练】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①②③④ (1)①表示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___________,全能性_______。 (3)在此过程使用的植物激素最重要的是_______和_______。 (4)若上图是花药离体培养,则通过花药培养产生④_______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花粉通过_____阶段发育成植株,二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①表示外植体,因植物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外植体在离体状态下经培养可形成新个体。 (2)图中②表示愈伤组织,它是由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的,比外植体的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 (3)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常使用激素诱导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其中最主要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最新-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精品

《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的矿质营养》 首先,我对本节的教学理念及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

【高中生物】2021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高中生物】2021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2021年 高考 将于6月7日、8日举行,高考频道编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高考生物复习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有效记忆。 植物的矿质营养 名词: 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 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 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 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它表现为植物 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 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 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 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 离子要消耗能量。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 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 吸收----主动运输。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2019-2020年高三生物高考复习教案:第11讲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高考复习教案:第11讲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新人 教版 一、.考点内容全解 (一)本讲考什么 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的过程及原理图解过程如下: 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 不同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有差异,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只能利用一次。根据各种元素的不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进行合理施肥。 (二)考点例析 [例1]取三株根系发育完善、大小相似的油菜幼苗, 分别置于已注入(NH4)2S04溶液(pH值为6.42),NaN03溶液 (pH值为6.84)和蒸馏水(pH为6.96)的三个广口瓶内水 培,在室温下3个小时后取出植株,测定上述3 个广口瓶 溶液的pH依次为:6.01,7.82,6.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植物放置于pH值已调整为相同浓度的三种

液体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结果如上图所示,则A 、B 、C 分别表示何种溶液中的曲线 。 (2)(NH 4)2SO 4溶液pH 值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 ___ 。 (3)NaN03溶液pH 值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4)蒸馏水pH 值略有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5)用箭头表示溶液中一个NH 4+离子被吸收到叶肉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有关植物根吸收土壤溶液中矿质元素离子过程的知 识。对于(NH 4)2S04来说,植物吸收NH 4+多,吸收SO 42-少,根细胞表面吸附的H +不断和溶液中NH 4 +发生交换吸附作用,使溶液中的H +浓度增高.因而pH 值下降,同理,由于根细胞吸收Na +少, 吸收NO 3-多,根细胞表面吸附的HCO 3-增多.HCO 3-水解后产生OH -,即:HCO 3-+H 2O →H 2 CO 3+OH -,导致pH 值上升,油菜幼苗置于蒸馏水中后,pH 值降低的原因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 碳溶于水,形成H 2C03,再离解成H +和HCO 3-,H +浓度增大。 [答案] (1)NaN03 + 蒸馏水、(NH 4)2S04 (2) NH 4与H +交换,H +进入溶液。 (3) HCO 3-与 NO 3-进行交换,HCO 3-增多。 (4)呼吸作用生成CO 2与水结合成H 2C03,H 2CO 3离解成H +和HCO 3-。 (5) NH 4+ →根细胞表面→根细胞内→导管 → 叶脉→ 叶肉细胞。 [解题提示] 要理解pH 值变化的原因与离子间的关系,需要联系一定的化学知识,从一个侧面说明生命科学确实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同类变式]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C .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没有关联的 D .光合作用受阻一段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 [解析]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对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植物吸收矿质元素需要呼吸作用提供的用于交换的离子和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强弱直接 影响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温度升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 [答案] D [例2] 如图所示不同年龄叶片中几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曲线变化,你 认为最能反映Ca 、Mg 两种元素的含量变化的是 A .d 和c B .b 和c C .a 和c D .c 和d [解析] Mg 离子是能够再利用的离子,而Ca 离子是不能再利用的离 子,随叶片年龄的递增,不能再利用的离子会逐渐积累而增加,而象Mg 则会向生长活跃的部位转移。 [答案] C [同类变式] 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用以促进_____________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要使该植 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的. 经过一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植物的水分代谢与矿质营养名师精选教案 人教版

植物的水分代谢与矿质营养 【本章知识框架】 【疑难精讲】 1.理解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 吸胀吸水是指细胞在形成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其原理是吸胀作用。当大分子的淀粉粒和蛋白质等处于凝胶状态时,这些大分子之间有大大小小的缝隙。水分子会迅速地以扩散作用或毛细管作用等形式进入凝胶内部,具有极性的水分子与亲水凝胶结合起来,使其膨胀,这种现象叫吸胀作用。原生质凝胶吸胀作用的大小与该物质的亲水性大小有关,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因此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比玉米种子(含蛋白质相对少)的吸胀作用要大。干燥的种子吸胀作用的力量相当大,人们用大豆等种子填入岩石裂缝中,灌水以后,大豆的吸胀力可使岩石崩裂;将大豆从枕骨大孔装入颅腔内,加水后利用大豆的吸胀作用可将头骨分开。 植物细胞形成液泡以后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这是因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①

细胞膜和液泡膜(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②细胞液和外界的土壤溶液有浓度差,细胞液就通过细胞膜和液泡膜与土壤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因而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吸水。这二种吸水方式及其变化是考点之一,如小麦根尖四部分结构:根冠(具液泡)、分生区(液泡尚未形成),伸长区(液泡由小变大,由多变少),成熟区(具液泡,具根毛吸收面积大),其主要吸水方式依次为:渗透吸水、吸胀吸水、以吸胀为主—以渗透为主、渗透吸水。 2.正确理解扩散与渗透的区别 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如气体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运动(如蔗糖放入清水后的运动)等。例如:下图甲、乙两个容器内都盛有清水,若把蔗糖(溶质分子)从甲图的A侧放入,过一段时间后,整个溶液成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水溶液,这就是蔗糖在水中的扩散作用。乙装置中,在C处加一半透膜,再从A处放入蔗糖,则由于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使A、C侧溶液的浓度高,C、B侧溶液的浓度低,产生渗透压,由于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水分子从C、B侧向A、C侧扩散得多,故一段时间后,A、C侧的液面上升(丙图),C、B侧的液面下降。水及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渗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渗透与扩散的不同在于渗透必须有半透膜。据此,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亦是选择透过性膜,也可以发生渗透作用。 3.矿质元素与代谢过程 矿质元素也称为灰分元素,把植物体烘干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CO2、H2O、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形式跑掉了,剩下的就是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于灰分中,因氮元素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形式吸收来的,所以矿质元素是指除C、H、O 以外的,由根吸收来的元素。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需要做缺某种元素的栽培实验来证明。 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是重要考点,矿质元素吸收原理是主动运输,因此该过程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根呼吸作用为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了ATP,因此,土壤板结等缺氧环境造成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离子,因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不同(离子状态、不稳定化合物状态、稳定化合物状态),记住N、P、K、Mg四种可重复利用的元素,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由衰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转移,不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不能转移。因此要分清植物缺乏什么元素时,衰老和幼嫩两种组织谁先受到伤害的问题。 4.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吸收水分的关系 这是两个显著不同又密切联系的生理过程。首先,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一是吸收方式不同:根细胞以渗透和扩散方式吸收水分,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则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二是吸收动力不同:吸收水分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细胞与环境之间的溶液浓度差构成的渗透压,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动力主要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载体消耗能量做功。三是吸收数量与外界浓度的关系不同:能否从外界吸水是由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相对浓度决定的,当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反之则失水;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多少,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某种载体多,吸收它所运载的矿质元素离子就多,否则就少。其次,两个吸收过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一是吸收器官是相同的,即吸收的主要器官都是根,而且最活跃的部位均是成熟区的细胞(表皮细胞)。二是矿质元素离子一般先溶于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备考训练:专题1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提倡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如图 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通过增加③削减大气中的CO2 B.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增加人类对①过程的依靠 2.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淌。随养分级上升,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各养分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养分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形式散失 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 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少 4. 人工湿地是 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筑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图)。对该人工湿地的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1 L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A. 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低 B.植物的吸取作用可降低水体富养分化程度 C.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

5.以下信息传递过程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挨次是() ①DNA复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②植物的胞间连丝'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④蜜蜂跳“8”字型摆尾舞'⑤植物明丽的花冠吸引昆虫前来传粉'⑥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⑦食物放进口腔引起唾液的分泌⑧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A.⑥②⑧④⑤③B.⑥②⑦④③⑤ C.②①⑧③⑤③D.①②⑦④③⑤ 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 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养分级 D.食物链中养分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8.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养分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养分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养分级 D.第一养分级至其次养分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9. 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 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确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淌,传递效率随养分级上升而逐级递减 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比①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 10. 原创题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疼惜 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明确大纲要求掌握主动权 二、熟悉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

〔1〕酶 酶的发现 酶的性质〔高效性/专一性〕 〔2〕ATP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与ADP 的互相转化 ATP 的形成途径 〔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渗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运输、利用和散失 合理灌溉 〔4〕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合理施肥 〔5〕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 叶绿体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 〔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健康的关系 〔7〕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 〔8〕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新陈代谢的概念(同化/异化,物质/能量)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自养/异养,需氧/厌氧) 三、综览单元 脑中有图 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 高效性(实验五) 酶的特性 专一性(实验六)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实验七)

ATP 的形成途径:ADP + Pi + 能量(光合/呼吸)−→− 酶ATP 暗反应:[H]和ATP 还原CO 2,生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意义 植物的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延长时间/增加面积等) 渗透作用的原理: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九)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合理施肥:原理 无土栽培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相互转化情况 三大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 稳态的生理意义:是细胞进行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

:C 6H 12O 6 + 6H 2O + 6O 2−→−酶 6CO 2 + 12H 2O + 能量 C 6H 12O 6−→−酶 2C 2H 5OH + CO 2 + 能量 C 6H 12O 6−→−酶2C 3H 6O 3 + 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 自养型 异养型 需氧型 厌氧型 四、掌握规律与方法 不断提高层次 按新陈代谢的性质综合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生物的物质代谢特点、基本过程、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 第二个层次是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以及与物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综合。 复习本专题时,应抓住新陈代谢的本质,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初、高中生物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如图。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专项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专项练习题 1.胶质芽孢杆菌可以分解含钾矿物硅酸盐并释放出钾离子供植物利用,它还可产生多 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某实验室在土壤中分离到了胶质芽孢杆菌NS05。有关NS05的分离、纯化和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的氮源仅能提供N元素 B. 培养基pH的调节在灭菌前后进行都可以 C. 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对胶质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 D. 分离纯化NS05时可使用矿物质硅酸盐作为唯一钾源的培养基 2.刺梨是云贵川特有的水果,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大量的维生素C、花青素,是制 作果酒和果醋的优质原料。刺梨酒和刺梨醋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酵过程Ⅱ需要氧并产生大量CO2 B. 图示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均降低 C. 发酵过程Ⅰ的温度比发酵过程Ⅱ低 D. 发酵Ⅰ、Ⅱ是此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 3.自然界中某些酿酒酵母能利用木糖进行酒精发酵。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这种 酵母菌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测定。实验基本流程为:取土样→制取土壤悬液→扩大培养→选择培养→菌种分离→酶活性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该酵母菌计数,结果可能偏小 B. 酶活性鉴定时,还应考虑pH、温度、培养液浓度等因素 C. 扩大培养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以确保能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微生物 D. 扩大培养后的混合菌液应接种在只含有木糖的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 4.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羊毛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 量难以分解的角蛋白。为此,某科研单位从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较强羊毛角蛋白降解能力的菌株NJU-05、NJU-07、NJU-10三种,并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如图1、

2020版赢在微点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02讲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含答案

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 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助学巧记 谐音记忆元素的种类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 2.细胞中的化合物 3.正确区分鲜重、干重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答案玉米、小麦、水稻种子富含糖类(淀粉);核桃、花生、油菜种子富含 脂肪和蛋白质。 (1)植物体与动物体的干重相比较,植物含O元素多于动物体,含有的N、H 元素少于动物体。(√) 提示动物、植物干重相比,由于植物含糖类较多,动物含脂肪、蛋白质较 多,故植物体中含氧元素较多,动物体中含氮、氢元素较多,另外动物含Ca、P 元素也比植物多。 (2)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3)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4)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5)因为C是占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所以其是最基本的元素。(×) 图A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图B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 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图A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含量比例,则甲~丁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干重计,图B中②为________,其标志性元素是图A中的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按鲜重计②应为________(此时①为________)。 (3)图A所示元素在非生物界中________(填“一定能”“一定不能”或“不一定能”)找到。 (4)C、H、N三种元素在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而在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________。 提示(1)O H C N(2)蛋白质丁水蛋白质(3)一定能(4)差异性 考向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图Ⅰ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Ⅱ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Ⅰ中的甲化合物是水 B.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Ⅰ中的乙化合物是蛋白质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2 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水、无机盐(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

考点训练2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水、无机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1分) 1.(2010某某潍坊质量检测,2)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物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的必需条件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C.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水生成 D.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答案:B 解析: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渴觉。 2.从同一植物体不同部位取两片叶,测定甲叶自由水含量达80%,乙叶自由水含量只有60%,比较二者的代谢活动,可知( ) A.甲大于乙 B.甲与乙大体相同 C.乙大于甲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与物质运输有关,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 3.下面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的衰老细胞中含水量比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少 B.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成熟区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D.植物根系主要靠亲水性物质从外界大量吸水 答案:D 解析: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而且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液体环境中,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必须有水参加。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所以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比衰老细胞要多。成熟区因为有大量的根毛,内部有导管能及时

把吸收的水分运走,因此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根系的吸水主要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主要以渗透吸水为主。 4.假定一个正常的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有关温度对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影响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答案:A 解析:温度可以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从而可以使一些被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吸引的结合水成为自由水。所以,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5.下面关于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水盐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吸收含氮无机盐 B.吸水方式主要是渗透吸水 C.不需要吸收无机盐 D.自由水比例不断增加 答案:D 解析:大豆种子在萌发时所利用的无机盐是种子中储存的,在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含氮物质是由与其共生的根瘤菌供应的。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吸水方式是吸胀吸水,而不是渗透吸水,因为干种子细胞没有大液泡。由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加强,自由水比例不断增加。 6.农民收获水稻后要将种子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 A.自由水含量影响新陈代谢 B.结合水是细胞重要组成成分 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答案:A 解析:种子晒干是为了降低种子的含水量,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在播种前浸种是为了使种子吸收水分,使自由水增加,促使细胞代谢加强。 7.比较质量和含水量相同的花生和大豆种子的吸水能力和自由水含量,正确的是…( ) A.花生吸水能力大,自由水含量少 B.花生吸水能力小,自由水含量多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3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3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 谢(详细解析)大纲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1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连续测定了甲、乙、丙、丁四位中年健康人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根据测定 A.丁 B.甲 C.乙 D.丙 答案:B 解析: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氨基酸在体内经脱氨基作用形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含氮部分在肝脏转变为尿素,经尿液排出体外。从表中数字显示,甲的尿液中尿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他的食物中蛋白质比例最高。 2.阜阳劣质奶粉严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奶粉中缺乏(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C 解析:蛋白质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仅比水少,是细胞干物质中最多的,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生物体多种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而体内的蛋白质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分解,所以食物中蛋白质的缺乏会严重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3.用含15N标记的丙氨酸的饲料喂狗,一段时间后发现谷氨酸中含有15N,原因是细胞内发生了( ) A.脱氨基作用 B.脱羧基作用 C.氨基转换作用 D.脱水缩合作用 答案:C 解析:15N存在于丙氨酸的氨基中,它出现在谷氨酸的氨基中,原因是细胞内发生了氨基转换作用。 4.下列关于人体蛋白质代谢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氨基酸可直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 B.氨基酸可合成各种功能蛋白,如酶、蛋白质类激素等 C.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各种氨基酸 D.通过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形成尿素,不含氮部分氧化分解或转化为糖类、脂肪 答案:C 解析: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细胞内的氨基酸可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和功能蛋白,还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含氮部分在肝脏内转化为尿素,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供能或者合成糖类、脂肪。氨基酸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新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5.家畜在育肥阶段,最经济又有效的措施是在饲料中增加( ) A.糖类 B.蛋白质类 C.脂类 D.维生素和矿物质 答案:A 解析:家畜育肥主要是增加脂肪含量,在动物体内,糖类和蛋白质都可以转化为脂肪,但蛋白质饲料价格较高,糖类饲料价格较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