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矿质营养:

1.高等绿色植物为维持生长和新陈代谢而吸收或利用的无机养分(通常不包括C、h、O)。

2、成分:现在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有16种,即氢、碳、氧、氮、钾、钙、镁、磷、硫、氯、硼、铁、锰、锌、铜及钼。其中氢、碳、氧一般不看作矿质营养元素。

(1)氮、钾、钙、镁、磷、硫等六种元素,植物所需的量比较大,称为常量元素。

(2)氯、硼、铁、锰、锌、铜、钼,植物需要的量很微,称为微量元素。

知识发展: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2.矿质元素利用形式:氮、磷、镁、钙、铁;蒸腾作用是矿物元素的运输能力;矿质

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被根尖吸收。

3、这些元素的作用:

(1)必需元素参与生命物质的组成,调节酶活性、细胞渗透势和水势。

(2)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小,但微量元素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3)必需营养素缺乏的症状称为缺乏综合征,是由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代谢紊乱。任

何必需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并显著影响其生长。患虚证的植物体弱矮小,叶片小而变形,通常缺乏绿色。根据元素缺乏的症状和在植物上的位置,可以确定营养元

素缺乏的类型。

4、元素主要功能缺乏症

氮是蛋白质的一种成分,使植物生长旺盛。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呈黄色

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mg叶色发黄

P元素构成DNA、RNA、ATP等,与果实成熟有关。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色为深

绿色

k元素促进植物茎秆健壮,缺k时植株细弱,容易倒伏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1植物的矿质营养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1植物的矿质营养3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①植物的矿质元素概念,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②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运输和利用的特点。③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 1.2 能力目标①结合探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及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②通过联系实际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③结合对植物对水的吸收,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方法。④通过课前上网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索、筛选有效资料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②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关心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是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教学方法 教法:探究式、提纲导读法、多媒体演示、启发式、列表对比法等 学法:上网学习、实验设计、表格比较法、回答法、研究性活动、习题预习法。 4.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探究小组分工(分为“缺素组”、“标准组”、“研究方法组”)、指导学生网站搜索、印发相关提纲练习。 学生:课前上网查找——缺乏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症状?研究矿质元素的方法有哪些?必需矿质元素的标准是什么? 5.教学课时:一课时 ↓

7 教学过程 7.1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探究 导入:有一个以前的学生刘XX(现种植蔬菜)找到我,给我看了几张缺素症照片(用多媒体展示并解释),要求给他诊断并提供一个正确的溶液配方。学完今天内容后,请同学们帮忙给这位师兄提供一个正确的配方!(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素症”探究小组同学补充查找到的其他缺素症。 “标准组”探究小组同学展示并陈述必需矿质元素的标准:①若缺乏该元素,植物不能完成其生活史。②缺少该元素,植物会表现出专一的病症(缺素症),补充了该矿质元素后恢复正常。③作用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 “研究方法组”探究小组同学介绍研究矿质元素的方法:①灰分分析法(燃烧法),将植物体烘干、燃烧,并收集气体和灰分,进行化学分析。通过此法,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有70种左右。②溶液培养法:引导学生看书本62页的实验设计的原理,然后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矿质 元素”,只要求写出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实验材料:大豆幼苗,容器,完全营养液……(根据需要可自行增加实验材料和用具) 设计思路: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培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实验组中的大豆幼苗出现了失绿症,而对照组植物正常。向实验组添加适量的镁离子,一段时间后,植物恢复正常。 注意:学生可能会提出土壤栽培法,教师应指出天然土壤成分复杂,很难进行人工控制。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用某一元素加蒸馏水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此法的不合理之处。因为必需矿质元素不止一种,会引起对照组和实验组都不正常。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用完全培养液(70种矿质元素)和完全培养液中去除某一种矿质元素(6 9种)的对照实验,用此法陆续发现了植物体内的14种必需矿质元素(大量元素: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Ni、Zn、Cl、Mo、Cu,用谐音记忆:铁面盆粘住新的绿色木桶)。并提醒学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药品的纯化,将来可能还会发现新的必需矿质元素,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2 对矿质元素吸收的探究 7.2.1 根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的关系的探究。 菜豆的溶液培养实验: 材料一:有的科学家用菜豆实验,发现如果菜豆的根部外周没有水分,则矿质元素都不会被吸收,而菜豆的根部外周有水分时,矿质元素会被吸收;菜豆的吸水量增加约1倍时,K+、Ca2+、NO3-等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量同原来各自的吸收量相比,只增加0.1~0.7倍,不成正比;材料2:番茄由光下移到暗处,吸水下降了,但吸收钾离子反而增多了。 由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生物竞赛第2章植物的矿质营养教师讲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时数 10学时。其中理论课 6学时,实验课 4 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 了解高等植物矿质营养的概念、研究历史、植物必需元素的名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出现的特有症状; 2. 理解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特点以及根外营养的意义; 3. 了解 NO 3 - 、 NH 4 + 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同化部位,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方式; 4. 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作物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密切关系并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能够提出合理施肥的措施。 (一)重点 1 .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养分的可利用形态、缺素症状。 2 .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机理。 3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养分过程、特点及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 4 . N 素的同化过程。 5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 二 ) 难点 1 .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机理。 2 . N 素的同化过程。 3 .缺素症状的诊断。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高等植物矿质营养的概念、研究历史、植物必需元素的名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出现的特有症状;理解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特点以及根外营养的意义;了解NO3-、NH4+ 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同化部位,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作物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密切关系并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能够提出合理施肥的措施。 本章内容提要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同化)是植物矿质营养的基本内容。通过溶液培养法,现已确定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铜、钼、氯、镍17种元素为植物的必需元素。除碳、氧、氢外,其余14种元素均为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元素又可分为大量元素(≥0.1%DW)和微量元素 (≤0.01%DW)。植物所必需的元素的标准有3个。除必需元素外,还有一些元素为有益元素和稀土元素。

备考高考生物高效学习方案考点专项 植物的矿质营养

顺抚市成风阳光实验学校备考2021高效学习方案生物考点专项 1.理解溶液培养法的概念。 2.举例说明植物的必需元素及其种类。 3.说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吸收原理及吸收过程。 4.说出矿质元素的运输动力。 5.举例说明可再次利用元素与不可再次利用元素。 6.说出合理施肥及其依据。 一、矿质元素 二、矿质元素的吸收 三、运输 四、利用形式 五、合理施肥 点睛 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的过程,而不能说成是“相互〞过程,从表中可看出,“相对〞二者之间有相关性,而“相互〞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误区警示 1.一般说来,蒸腾作用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无关,但却与其运输有关。2.根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幼嫩叶片也能吸收一量的水分和矿质元素。 【例1】(2021·高三)将量的NH、PO、K+、Ca2+共同置于500mL水中,再放入一些鲜的水稻根尖,几小时后,测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

以下分析与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①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说明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完全的过程②四种离子都减少,说明根对这些离子都有吸收③根对四种离子的吸收量有差异,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④Ca2+比K+明显减少,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比运输K+的载体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都正确 [解析] 此题考查植物对于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离子浓度大量变化,水分含量前后相对不变。而矿质元素只有在离子状态才能被吸收,因此,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的过程。答案选择C。 [答案] C 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有着广泛的联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二者吸收原理相同 B.二者的主要吸收部位不同 C.二者的吸收量具有正比关系 D.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 解析:根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离子部位均为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但吸水方式主要为渗透吸水,而矿质离子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吸收过程相对,但矿质离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答案:D 【例2】(2021·高三期末)右图为逐渐变黄最后脱落的叶片中所含的矿质元素量的变化曲线,以下描述符合图解的是( ) A.a为Mg元素,b为N元素 B.a为Fe元素,b为Ca元素 C.a为Fe元素,b为Mg元素 D.a为N元素,b为Ca元素 [解析] 难度小,考查矿质元素利用的情况,N、P、K、Mg在植物体内均是可

高考生物 高考考点4 植物的矿质营养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高考考点4 植物的矿质营养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对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是以实现设计的方式来考查的,这一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步骤设计的要合理,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即要研究某一种元素,只能缺乏这一种元素,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同时还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或者还需要进行二次对照,进一步突出该元素的重要性。近几年高考有要求考生对实验过程和蛄论等进行评价的趋势,无论怎样,这是考虑这类问题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对于矿质元素的遣输和利用迷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是要求考生了解植物不同的部位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以及哪些矿质元素可以再利用,哪些矿质元素不能重复利用,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Ⅰ热门题 【例题】植物口十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短小精悍,阅读量不大,考查的知识点不多,但内容丰富。从题干上可以看出要让学生了解植物是怎样生活生长的;从选项上主要考查在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但是这里面蕴含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应用,以及有机物的代谢。 【解析】需要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像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对于有机物,由于幼叶光合面积小,合成的有机物少,但是,由于生长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多,因此,可以从外界获得,而老叶光合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但生长缓慢,所需要的有机物少,因此,多余的有机物可以输送给生长旺盛或根等部位,因此,对于有机物来说,也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因此,此题的答案应该是D。 对于这类题来说主要是审题,首先题干中的叶片从幼叶到老叶,平时我们做过很多有关幼叶和老叶的题目,一看到这个第一反应就应该考虑到矿质元素的利用问题,然后再看题目所问的问题,是否与此有关,这样可以使思路不偏差太大,同时可以节约时间;从四个选择项来看,主要是涉及到了有机物和矿质元素的问题,矿质元素在植物体的利用课本上讲得很明白, 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而一看到有机物,就应该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题目上看,主要是要考虑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而植物不同的部位所需的有机物的量不同,因此,有机物也可以既输入也可能输出。其次,这类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 D 1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

植物的矿质营养

学科:生物 教学内容:植物的矿质营养 【学习目标】 1.知道植物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知道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 3.知道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 【学习障碍】 1.理解障碍 (1)如何理解矿质元素吸收的原理? (2)如何理解矿质元素的利用及其利用的特点? (3)如何理解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如何理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外界因素? 2.解题障碍 (1)解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他生理活动的关系及综合应用的题。 (2)解矿质元素利用的题。 【学习策略】 1.理解障碍的突破 (1)用“迁移法”理解矿质元素吸收的原理。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从细胞水平上看,主要是一个矿质元素如何进入根毛区的表皮细胞的问题,即涉及到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由于矿质元素通常是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的,因此,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联系前面所学的“主动运输”知识并将其迁移过来知道,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到根细胞内,需要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专一性的运载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的同时,还要消耗细胞通过新陈代谢所提供的能量,如上图所示。所以应重点从图中①、②两个方面来理解。①有关载体蛋白。由于细胞膜

上不同的载体蛋白运载不同的矿质元素离子,因而植物从营养环境中吸收矿质元素时,还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即植物体能否吸收这种矿质元素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吸收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运载某种元素的载体多,吸收某种元素就多;反之,这种元素吸收也就少。也就是说植物吸收各种元素的数量与各种元素存在于环境中的数量是不成比例的。因而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矿质元素吸收的情况不同,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不同。此外,据初步分析研究,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选择性,还与元素进入植物体后的利用情况有关系,这与后面将要学到的矿质元素的利用相联系,应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②代谢能。由于吸收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能量知识并迁移过来可知,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而产生A TP所需的能量主要靠细胞质中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提供,有氧呼吸是一种生理活动,除了需要O2外还必须有细胞呼吸的酶参与,因而O2的浓度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即温度等都将影响到矿质元素的吸收,即矿质元素的吸收受O2浓度与温度的影响。这部分知识与后面将要学到的细胞呼吸相联系,应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2)用“并列比较法”理解矿质元素的利用及其利用的特点。 各种矿质元素被植物体吸收以后,随着水分的运输而到达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有些矿质元素是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有些是作为调节植物体生理功能的,也有些是兼备这两种作用的。 矿质元素的利用取决于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主要有三种形式存在,第一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如K+;第二是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如N、P、Mg等;第三是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如Fe、Ca等。其中第一、第二种形式在植物体中可以转移,再度被利用。转移时通常从代谢弱的地方转移到代谢强的部位,因此这类元素在植物体内大多数分布于分生区和嫩叶等代谢较旺盛的部分。第三种情况,Fe、Ca在植物体内不能转移,也就不能再被利用。这类元素往往在越老的器官中含量越多。不能转移的元素,植物体一旦缺乏,生理病症都表现在新叶(嫩叶)。用并列比较法列表归纳如下: (3)用“并列比较法”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是:第一,矿质元素与水分进入根细胞的方式不同。水分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第二,吸收的动力不同,吸收水分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细胞与环境之间的浓度差而产生的根压(主要是蒸腾拉力);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动力主要是根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由ATP释放能量供载体做功。第三,吸收数量与外界浓度的关系不同。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需要水做溶剂,则两者吸收数量理应成比例,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数量一般不成比例,即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联系是:第一,矿质元素的吸收要溶于水,随水进入根细胞内部。第二,矿质元素在植物内的运输是随着水分的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部分,其运输的动力主要都是蒸腾拉力。第三,矿质元素被根细胞吸收后,又会影响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从而影响根对水分的渗透吸收。 综上所述,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用“层析综合法”理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外界因素。 根从土壤里吸收矿质元素的多少和快慢受下列因素制约:

高三生物复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生物复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复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 二. 学习过程: 1.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渗透作用 2. 水分代谢 水分运输:随着导管,主要由根部向地上部位运输。动力:蒸腾拉力。 水分利用和散失:植物体吸收的水分95%都以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到大气中,被植物体利用的水则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必需矿质元素的确定: 大量元素: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Zn B Mo Cl Ni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的过程及原理图解过程如下: 5.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 不同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有差异,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只能利用一次。根 据各种元素的不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进行合理施肥。 可以再利用的元素:K;N P Mg等 不可以再利用的元素:Fe Ca等。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4个实验装置。 请判断实验开始后,玻璃管内的水是否流动及流动方向(无流动以×表示。流动方向以↑、↓、→、←表示)。下面四个选项中的符号依次表示4个装置中用符号标示的玻璃管内的水分流动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解析:渗透作用的进行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膜两边的溶液具有浓

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生质层是其选择透过性膜,当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同时。水分子表现出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动,分析各项可知:(1)玻璃管内的水分子不运动:(2)蒸腾作用和渗透作用使玻璃管内的水向上运动;(3)由于玻璃管两端的蔗糖溶液的浓度相同,故玻璃管内的水分子不运动;(4)玻璃管两端的液体浓度不同,浓度高的一侧吸入的水分子多,另一侧吸入的水分子少,玻璃管内出现水分由左向右运动。 [例2] 天平的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见图)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天平边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 A. 左、光合作用 B. 右、杯内水分的蒸发 C. 左、树叶的蒸腾作用 D. 右、树叶的呼吸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但在题中有意识混入了光合作用可能的影响。需要分清光合作用确实可制造有机物,使叶片质量增加,但这种变化是在较长时间内有明显结果,而蒸腾作用却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表现出差异,叶片面积的大小直接与该作用有关。随蒸腾作用的加强,水分的丧失,右侧质量减轻,天平偏向左。 答案:C [例3]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解析:植物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液的浓度会逐渐上升,以使其渗透压和外界溶液渗透压平衡,此时细胞体积缩小。但有些小分子的物质如尿素等开始时会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随着它逐渐进入细胞内部,细胞内的渗透压会逐渐升高,细胞又会吸水而开始复原的过程。 答案:(1)A C (2)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最后与外界溶液浓度持平而进入相对稳定状态(3)B曲线是处于尿素溶液中的植物细胞,C曲线是蔗糖溶液曲线。①尿素分子可缓缓进入细胞液,提高细胞液浓度,当其等于尿素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由失水变为吸水,直至平衡②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

高中生物必修一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教学目的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A:知道)。 2.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B:识记)。 3.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A:知道)。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2.教学难点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书】 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以离子形式被根尖吸收 植物的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矿质营养吸收过程——主动运输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合理施肥 【注解】 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概念: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二)研究方法:溶液培养法(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三)种类 1.非必需元素 2.必需元素大量元素(6种):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7种):Fe Mn B Zn Cu Mo Cl 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地上部分也能吸收矿质元素,主要是叶片。) (一)吸收状态:离子状态 (二)吸收过程: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ATP) (三)与吸收水的关系: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例析】 .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最重要的是(D) A.蒸腾作用 B.根尖表皮细胞内外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差 C.离子进入根尖表皮细胞的扩散速率 D.根可利用的氧 .为促进根吸收矿质元素,农田中一般采取的措施是(D) A.大量灌溉 B.增加光照 C.尽量施肥 D.疏松土壤(锄禾出肥) 三、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一)运输:成熟区表皮细胞→随水通过根、茎的导管→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二)利用仍以离子状态(如K+等) 1.利用形式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如N P Mg等)可再度利用 形成难溶的稳定化合物(如Fe Ca等)只利用一次

2019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精品教育.doc

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高一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本教案培养学生对根吸收与水分吸收、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植物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 知道:1)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溶液培养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根吸收与水分吸收、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逐步渗透,培养学生的辨证观。 二、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1、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落实方案:1、学生提前阅读,初步了解; 2、以第一章中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为基础进行学习; 3、结合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对比学习。

三、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突破策略:1、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讲述的有关用菜豆做的实验进行分析和讨论; 2、增加不同植物在同一营养液中吸收矿质元素数量的差异的讨论; 3、通常情况下,根细胞中K+或其他矿质元素的浓度高于土壤溶液中的浓度。但植物根仍然吸收这些必需的矿质元素,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把本课用到的各种文字材料、图片、动画等素材制成课件以配合课堂教学。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行对比学习。从汲收的原理、过程、运输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解其内在的本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将植物体正常发育下缺少N、P、K时的幼苗发育比较

高考生物知识点植物的矿质营养

高考生物学问点植物的矿质养分 高考生物学问点名词:1、植物的矿质养分: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汲取、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汲取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 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 Mn、B、 Zn 、Cu 、Mo 、 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汲取: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汲取所具有的选择性。它表现为植物汲取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依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①汲取的状态:离子状态②汲取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③、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须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汲取离子要消耗能量。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汲取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供应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须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确定是否汲取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确定汲取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汲取离子有选择性。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

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汲取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①汲取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②汲取方式:根对水分的汲取---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主动运输。 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汲取----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能量和载体。④联系:矿质离子在土壤中溶于水,进入植物体后,随水运到各个器官,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汲取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①运输:随水分的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部分。②利用形式:矿质运输的利用,取决于各种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K在植物体内以离子状态的形式存在,很简单转移,能反复利用,假如植物体缺乏这类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现病态;N、P、Mg在植物体内以不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能转移,能多次利用,假如植物体缺乏这类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现病态;Ca、Fe在植物体内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转移,不能再利用,一旦缺乏时,幼嫩的部分首先呈现病态。 4、合理浇灌的依据: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须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须要量也不同。 5、根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相关,在肯定的氧气范围内,呼吸作用越强,根汲取的矿质元素离子就越多,达到肯定程度后,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数量有限,根汲取矿质元素离子就不再随氧气的增加而增加。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很多考生想了解高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方便查漏补缺,高考频道为大家《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考出好成绩! 一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植物的激素调节 名词: 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 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着; 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长素不能穿过的。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范文】XX届高考生物考点植物的矿质营养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XX届高考生物考点植物的矿质营养精讲 精析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高考考点4 植物的矿质营养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对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是以实现设计的方式来考查的,这一问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步骤设计的要合理,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即要研究某一种元素,只能缺乏这一种元素,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同时还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或者还需要进行二次对照,进一步突出该元素的重要性。近几年高考有要求考生对实验过程和蛄论等进行评价的趋势,无论怎样,这是考虑这类问题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对于矿质元素的遣输和利用迷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是要求考生了解植物不同的部位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以及哪些矿质元素可以再利用,哪些矿质元素不能重复利用,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Ⅰ热门题 【例题】

植物口十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短小精悍,阅读量不大,考查的知识点不多,但内容丰富。从题干上可以看出要让学生了解植物是怎样生活生长的;从选项上主要考查在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但是这里面蕴含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应用,以及有机物的代谢。 【解析】 需要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整个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像k、N、P、mg等离子或可重复利用的离子一旦缺乏或因幼叶生长旺盛,幼叶可以从老叶中获得,因此,矿质元素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对于有机物,由于幼叶光合面积小,合成的有机物少,但是,由于生长旺盛,所需的有机物多,因此,可以从外界获得,而老叶光合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但生长缓慢,所需要的有机物少,因此,多余的有机物可以输送给生长旺盛或根等部位,因此,对于有机物来说,也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因此,此题的答案应该是D。 对于这类题来说主要是审题,首先题干中的叶片从幼叶

植物矿质营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矿质营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矿质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矿质元素是构成植物体组织及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代谢的重要成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以及酶的活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主要的矿质元素及其功能、植物矿质元素缺乏的症状以及植物矿质营养的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是多样的,一般来说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每种矿质元素都有其特定的需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元素,另一类是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微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少的元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与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的pH值、土壤的通透性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在生态环境中,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植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对同一种矿质元素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植物的种类、植物的生长阶段、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pH值以及土壤的通透性等。 另外,植物对于矿质元素的需求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干旱、盐碱、酸碱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影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二、主要的矿质元素及其功能 主要的矿质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锌、锰、铜、钼、镉、锗等微量元素,以下分别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方面进行介绍。 氮: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它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植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氮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叶片变小、生殖生长受阻等。 磷:磷是植物体内DNA、RNA、ATP等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植物能量转移和储存的重要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磷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育不良、根系缩小等。 钾:钾是植物体内细胞间的主要阳离子,是细胞的渗透物质、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植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茎秆虚弱、叶片枯黄、果实腐烂等。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灰分元素(ash element):干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灰分。构成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灰分元素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壤矿质,所以又称为矿质元素。 3.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且需要量较多的一些元素。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 4.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microelement,trace 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而需要量很少的一类元素。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有Fe、B、Mn、Zn、Cu、Mo、Cl等。 5.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植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①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②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③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6.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并非植物生命活动必需,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元素。如Na、Si、Co、Se、V等。 7.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亦称溶液培养法或无土栽培法,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8.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全称砂基培养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基质中,加入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9.生理酸性盐(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如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NH4+)的吸收大于阴离子(SO42-),根细胞释放的H+与NH4+交换,使介质pH值下降,这种盐类被称为生理酸性盐,如多种铵盐。 10.生理碱性盐(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降低的盐类。如供给NaNO3,植物对其阴离子(NO3-)的吸收大于阳离子(Na+),根细胞释放OH-或HCO3-与NO3-交换,从而使介质pH值升高,,如多种硝酸盐。 11.生理中性盐(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对于NH4+NO3-,植物吸收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量几乎相等,不改变周围介质的pH值,这类盐被称为生理中性盐。 12.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植物培养在单种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现象。单盐毒害无论是营养元素或非营养元素都可发生,而且在溶液很稀时植物就会受害。 13.离子颉颃(ion antagonism):离子间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也称离子对抗。 14.选择吸收:根对不同盐与同一盐的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而称为选择吸收。 15. 叶片营养:植物除了根部吸收矿质元素外,地上部分主要是叶面部分吸收矿质营养的过程叫叶片营养,也称根外营养。

植物矿质营养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矿质营养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矿质营养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是研究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利用以及相关代谢和信号传递的学科。它深入探究了植物的矿质 需要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这篇文章将介绍植 物矿质营养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矿质元素 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利用过程和相关代谢途径。 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和吸收 植物需要多种矿质元素来维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这些元素包括主 要矿质元素(如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这些 矿质元素通过根系吸收,通过土壤中的根际液或者孔隙水进入植物体内。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根系中存在吸收区域,这些区域富集了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要的一系列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 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涉及许多生物化学途径,例如离子通道介导的运 输和被动扩散等。这些过程是植物对矿质元素进行选择性吸收的基础。 二、植物矿质元素的转运和利用 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需要被转运到各个组织和细胞中,以满足植物 生长发育和代谢的需要。植物根系中的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参与了矿 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这些蛋白和通道能够选择性地转运不 同的矿质元素,从而保证其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分配平衡。

一旦矿质元素被转运到了目标组织和细胞,它就会参与到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例如,氮元素会被转化为氨基酸等有机物,用于植物蛋白质的合成。磷元素则参与到核酸、磷脂和能量物质(如ATP)的合成中。钾元素则参与到许多酶反应和离子平衡维持中。微量元素的利用和参与生物化学过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每个元素都具有自己特殊的生物功能。 三、植物矿质元素的代谢途径和信号传递 植物矿质元素的代谢途径涉及到一系列酶和代谢物。这些酶和代谢物参与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化和利用过程。例如,氮元素的代谢途径包括硝酸还原途径和谷氨酸途径,这些途径将氮元素转化为氨基酸和其他氮化合物。磷元素的代谢途径包括磷酸途径和核苷酸途径等。这些代谢途径的运作需要一系列调控因子的参与,这些因子包括激素、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等。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利用和代谢过程中,还涉及到一系列信号传递过程。植物能够感知到外界环境中的矿质元素浓度变化,并通过信号传递途径调控其吸收和转运的速率。这些信号传递途径包括离子通道介导的细胞膜电位变化、激素信号传递和蛋白激酶信号级联等。这些信号传递过程有助于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在矿质元素供应不足时调整其代谢途径。 结论 植物矿质营养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研究涵盖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利用和代谢过程。通过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

高二生物必修《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高二生物必修《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高二生物必修《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高考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概念 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的过程及原理图解过程如下: 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 不同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有差异,有些可重复利用,有些只能利用一次。根据各种元素的不同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要进行合理施肥。 二、基本名词: 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三、考点例析 [例1]取三株根系发育完善、大小相似的油菜幼苗,分别置于已注入NH42S04溶液pH 值为2,NaN03溶液pH值为6.84和蒸馏水pH为6.96的三个广口瓶内水培,在室温下3个小时后取出植株,测定上述3 个广口瓶溶液的pH依次为:6.01,7.82,6.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植物放置于pH值已调整为相同浓度的三种液体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结果如上图所示,则A、B、C分别表示何种溶液中的曲线。 2NH42SO4溶液pH值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NaN03溶液pH值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蒸馏水pH值略有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三章生物的陈代谢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与矿质营养基础讲解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基础讲解(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与矿质营养) 巩固:夯实基础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2.矿质营养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 吸胀吸水是指细胞在形成液泡之前的主要吸水方式,其原理是吸胀作用。当大分子的淀粉粒和蛋白质等处于凝胶状态时,这些大分子之间有大大小小的缝隙。水分子会迅速地以扩散作用或毛细管作用等形式进入凝胶内部,具有极性的水分子与亲水凝胶结合起来,使其膨胀,这种现象叫吸胀作用。原生质凝胶吸胀作用的大小与该物质的亲水性大小有关,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因此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比玉米种子(含蛋白质相对少)的吸胀作用要大。干燥的种子吸胀作用的力量相当大,人们用大豆等种子填入岩石裂缝中,灌水以后,大豆的吸胀力可使岩石崩裂;将大豆从枕骨大孔装入颅腔内,加水后利用大豆的吸胀作用可将头骨分开。 植物细胞形成液泡以后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这是因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①细胞膜和液泡膜(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②细胞液和外界的土壤溶液有浓度差,细胞液就通过细胞膜和液泡膜与土壤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因而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吸水。这两种吸水方式及其变化是考点之一。链接·聚焦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的过程有何变化? 提示:种子在萌发初期吸收水分的方式为吸胀吸水,当长出幼根,形成液泡后,主要靠渗透吸水。 考点二矿质元素与代谢过程 矿质元素也称为灰分元素,把植物体烘干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CO2、H2O、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形式跑掉了,剩下的就是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于灰分中,因氮元素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形式吸收来的,所以矿质元素是指除C、H、O以外的,由根吸收来的元素。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需要做缺某种元素的栽培实验来证明。 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离子,因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不同(离子状态、不稳定化合物状态、稳定化合物状态),记住N、P、K、Mg四种重复利用的元素,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由衰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转移,不重复利用的矿质元素不能转移。因此要分清植物缺乏什么元素时,衰老组织和幼嫩组织谁先受到伤害的问题。 难点矿质元素吸收与呼吸作用 矿质元素的吸收原理是主动运输,因此该过程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根呼吸作用为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了ATP,因此,土壤板结等缺氧环境造成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主要的题型是曲线图的判断。此过程还可与细胞结构相关联,考查与矿质元素吸收有关的细胞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