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_神曲_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论_神曲_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论_神曲_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论_神曲_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论《神曲》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欧洲中世纪哲学诸位贤哲,针对理性和信仰问题,围绕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是“先信仰

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和“双重真理论”等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

神曲》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了这场论争。它抛开了论争双方的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把理性和信仰先行引入到对人生幸福归宿的关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探求,肯定了它们在人类世俗生活中的作用,它们在摆脱苦难、认识真理、走向至善至美过程中的起始作用或前提地位;修正了把理性和信仰对立起来的做法,建立了其间的联系,阐解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存在的领域、理由及必要性,认为理性和信仰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强调了理性所包含的人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信仰所包含的“上帝”对人类的召唤与慈爱和它引人向善的道德伦理作用,体现了有别于诸位贤哲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看到但丁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着独特性、贡献性和进步性的思考。

关键词:《

神曲》;中世纪哲学;理性;信仰中图分类号:I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08)04-0037-06

收稿日期:2007-12-12

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nytc2006022)

作者简介:李鹏(1965—),男,河南邓州人,南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第7卷第4期2008年4月Vol.7No.4Apr.2008

欧洲中世纪诸位贤哲针对理性(reason)和信仰(faith)问题,围绕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和“双重真理论”等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论争。《神曲》通过幽冥三界的故事,说明人类在“理性”(维吉尔,

PubliusVergiliusMaro,简称Virgilio,前70 ̄前19)和

“信仰”(贝雅特丽齐,Beatrice)导引下,能够凭借理

性认识罪恶、改正错误,凭借信仰寻找真理、获得幸福,以文学的方式回应了这场论争。

一、《神曲》肯定了理性和信仰在人类世俗生活中的作用

远在教父哲学时期,理性与信仰之争就已开始。那时主要表现为:在认识上帝的时候,是“信仰权威”还是“理性权威”。德尔图良(Tertullianus,约

160 ̄240)和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 ̄430)

等哲学家主张“信仰权威”,波依修斯(AnicinsMan-liusSererinusBoethius,480 ̄524或525)和爱留根纳(JohannesScotusEriugena,约800 ̄877)等哲学家则

对“信仰权威”提出异议,主张“理性权威”。

德尔图良认为对上帝的认识不能靠理性,唯一的途径是对“信仰权威”的尊重。在他看来,有限的理性不可能洞见无限的奥秘,要认识上帝,只有依靠信仰。如果信仰的内容在理性看来是荒谬的,那只能表明理性本身的局限性。理性意义上的不可能性恰恰

说明了信仰的超越性。奥古斯丁依据希腊哲学,或者说主要是依据(新)柏拉图哲学对基督教信仰加以哲学理解,建立起“信仰权威”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力图将信仰和心智、古典思想和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认为上帝是大而无量、善而无质、现存而无空间、永恒而无时间的;人们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爱,即对上帝的绝对信仰,才能认识上帝,才能从上帝那里获得启示、认识真理,他说:“这若不能由理解把握着,就要用信仰怀抱着,直到那籍先知说‘你们若不信,定然

不得了解’的主在心中渐露端倪。”[1](第1部第10卷,页179)

就是

说,信仰是第一位的,具有绝对权威。只有盲目信仰,才能理解上帝。

与奥古斯丁相反,中世纪哲学家波依修斯虽然

也主张“万物的根源是上帝”

[1](第1部第14卷,页23)

,但他又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上帝,没有哲学理性思考的认识是一种盲从。他极力赞扬理性,甚至给教皇约翰一世的信的最后一句话就是“Fidem,sipoteris,

rationemqueconjunge(只要可能,便将信仰与理性

结合起来)”

[2](页8)

。他指出:“理性以这样的方式证明上帝是善的,并使人相信上帝是至善的。如若非如此,他就不可能为万物之首,那就会有比上帝更善

者。”[3](页54)由于人“以理性为本质”[1](第1部第13卷,页42)

,人

在理智上就类似上帝。而爱留根纳,虽然将理性与信仰的统一作为哲学认识论的指导原则,认为理性和

启示都是真理的来源,具有同等权威,因而互不矛盾,但他也把强调的重心转向了哲学和理性。他说:“为了达到真正的、完善的知识,最勤奋、最可靠地探求万物的终极原因的途径就在于希腊人称之为哲学的那门学科之中。”[4]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应当服从理性。他在《论自然的区分》中写道:“权威产生于真正的理性,而不是理性产生于权威。因为没有被真正的理性所确证的权威是软弱的。相反,真正的理性,因为它是可靠的,永久的,以其自有威力为基础的,所以它不需要向某种权威妥协来确证自己。”[5](页12)虽然爱留根纳的目的并不打算否定信仰,而在于使信仰具有理性,使信仰与理性取得一致,但他这样推崇理性、推崇思维的精神,本质上与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形成对立。

在《神曲》中,但丁(AligieriDante1265 ̄1321)让代表理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引导迷途的人类代表“但丁”游历了惩戒罪孽的境界——

—地狱,也游历了象征悔过与希望的境界——

—炼狱,并且要人们相信:第一,如果人们失去理性,就会如同懦夫和骑墙派那样,只能在外走廊上被狂风刮得飘来荡去,永不停歇,还有大黄蜂和牛虻时刻追刺他们,既不为地狱所容,失去被理性审判的资格,也无法进入天国,一如维吉尔所说:“他们既没有寂灭的希望,只是过着盲目的平庸生活,也没有改进的可能,世界上对于他们没有记载;正义和慈悲都轻视他们。”[6](页13)或如“但丁”沿着维吉尔的话所做的感慨:“这一群下贱的人为上帝所不喜而为他的仇敌所不容呀!这些不幸的人,在生之日,犹死之年;他们都赤身裸体,有黄蜂和牛虻刺着他们;血和泪从他们脸上合流到他们脚跟上,做了毒虫们的食料。”[6](页13)第二,如果人们遵从理性——

—比如那些古希腊先贤哲士和英雄——

—没有冲决伦理规定、沉溺于罪孽的欲念之中,那他们就不会受到理性的责难与惩罚,而将处身于有着宏伟城堡、青翠草地、潺潺流水、没有烦恼痛苦、没有酷刑煎熬的候判所里边。当然,按照但丁的观念,由于处身这里的灵魂虽然已经具有理性,但还缺乏信仰,所以也就只能生活在理性所及的地狱,不能升至信仰所及的天堂。而要想升至天堂,进入至善至美的境地,还须具备信仰。第三,如果人们不依照理性法则,不克服心灵惰性,不抑制个人意志、欲念、野心而纵情作恶,那他们就将在地狱那不同的区域里忍受强度不同的惩罚。第四,如果人们在具有理性的基础上又知道悔改和苦修,那他们就可处身炼狱,等待进阶天堂。

显然,但丁在《神曲》中既没有像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那样,把理性作为信仰的对立面进行言说,肯定信仰,排拒理性;也没有像波依修斯和爱留根纳那样,贬抑信仰,抬高理性,而是肯定了它们在人类世俗生活中的作用,它们是世俗之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肯定了它们在摆脱苦难、认识真理、走向至善至美过程中的起始作用或前提地位。正如刘建军先生所说:“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内部存在着鲜明的对峙关系。究其要点,可以说主要体现在是从人出发,通过人所独有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来肯定人自身固有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还是从神出发,强调人绝对遵守神的戒律和信条,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求向神的天国复归。”[7](页56)这就是说,中世纪哲学家所论述的理性与信仰是相对于认识上帝来说的,是从神出发,以认识宗教意义上的上帝为指归。而但丁所讨论的理性和信仰,则是把它们由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引向世俗生活,“是从人出发,通过人所独有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来肯定人自身固有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

二、《神曲》认为理性和信仰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神曲》不仅修正了教父哲学时期把两者对立起来的观念,把理性和信仰从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那里引向世俗生活,而且通过对“净界山”形成的解释[6](页153、155),建立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联系,认为理性和信仰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回应了经院哲学时期诸位贤哲的观点。

经院哲学时期,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争论的焦点由“权威”问题变为“理解”问题,进而发展为关于“双重真理”的争论。

就“理解”问题说,贤哲们这时围绕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的问题展开争论。作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伦(Anselmus,1033 ̄1109),在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始终坚持信仰至上,主张“先信仰而后理解”,认为没有上帝的指示和启示,我们不能找到上帝,只有信仰才能使我们接受上帝的指示和启示,信仰是基督徒的出发点。他说:“主啊!我并不奢想能洞察你的崇高,因为我无法让我的理解力和你的崇高相比拟。但是,我渴望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你的真理,我的心相信并爱着这真理。因为我不是寻求理解以便相信,相反,我是相信以便理解。因为我深信:除非我信仰了,我无法理解。”[8]“对于基督教信仰的奥秘,在我们用理性去研究以前,应先有信仰;同样,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已经在信仰上有了根基之后,不努力去理解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8?2008年第4期

们所信仰的,那就是一种疏忽懈怠。”[8]所以按照他的观点,基督徒应该从信仰出发进展到理性,而不是从理性出发达到信仰。信仰是立足于自身的,不需要理性作基础。信仰是理解的前提、范围、规范和目的;知识是信仰的奴仆,理性应为信仰服务。

与安瑟伦相对立,被尊称为经院哲学之父的阿伯拉尔(PeterusAbaelardus,1079 ̄1142)在《神学引论》中提出了“先理解而后信仰”的口号。阿伯拉尔认为,没有先被理解的东西,是“不足以相信”的,“研究才能达到真理”;“向别人鼓吹一件他自己或他所教导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是荒谬的”;“信仰必须建立在人类的理智上”[9](页123),必须要有事实的可靠基础。他强烈反对盲目信仰,极力提倡怀疑精神,认为人们没有不加怀疑就接受的义务,并且说:“在学问上最好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的和经常的怀疑。”[10](页216-217)“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10](页217)正是这种“先理解而后信仰”的怀疑精神和崇尚理性、充满辩证观念的思想,使阿伯拉尔成为欧洲中世纪“对盲目的信仰进行永不松懈的斗争”[11](页96)的旗帜,成为弘扬理性的典范。

但丁在《神曲》中通过对“净界山”形成的解释,使理性与信仰取得了联系。在《神曲》中,净界山不是天堂本身,但却是连接地狱与天堂的阶梯。净界山中的灵魂若要最终进入天堂,除具备理性素质之外,还必须悔过向善、依靠信仰的力量,因为理性是有局限的,正如他借尤利西斯遭遇灭顶之灾所寓示的那样,人不可能通过理性独立到达幸福境界,也如但丁借维吉尔之口所说的那样:“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妙,真是非愚即狂。人类呀!在‘为什么’三字之前住脚吧!……你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哲人的欲望都没有得着结果,他们的好奇心非但不能满足,反而堕入永久的怅惘。”[6](页168-169)理性固然能帮助人认识罪恶,却无法保证人追求善和真理。知恶而为,知善而不为,并不在于没有理性,而在于没有信仰。所以,在《神曲》中,但丁所要表达的是:只有理性,还不足以深入宇宙人生的秘密,还需要经过悔过与希望的境界——

—炼狱,洗心革面,改造恶习,进而还须要有信仰,方能洞悉宇宙人生真谛,超越现世人生羁绊,获得永生幸福,一如他在《帝制论》卷三最后一章中所表达的那样:人生有两种幸福,今生幸福在于个人行善,永生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此生幸福须在哲学(包括一切人类知识)的指导下,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而达到,永生的幸福须在启示的指导下,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的实践而达到”[12](页66)。所以,但丁在肯定现世幸福、肯定理性的同时,又肯定了超越现世的精神幸福、肯定了信仰的意义。而且就是这一理念,但丁在《神曲》中也作了象征性的描述:在净界山的山门外,天使抽出了两把钥匙,“一把是金的,一把是银的;他对于那门先用白的,继用黄的,正如我意。他对我们说:‘这两把钥匙,缺了一把就不能在锁孔里转动,这条路便通不过去;一把的价值高些,但另一把在开门上也费许多技术和智慧,因为能够解结的就是他。我从彼得那里受了这两把钥匙;他关照宁可开得太多,不要关得太多,只要人民匍匐在我的足前’”[6](页200)。开门时先用代表知识的银钥匙,以强调知识对认识世界及人生伦理的作用。继而用代表上帝权力的金钥匙,以强调对上帝信仰和皈依的重要性。这样,《神曲》所引进的或所区分的“此生幸福”与“永生幸福”概念,所描述的“金钥匙”与“银钥匙”的不同作用,实际上就等于阐解和回答了是“先信仰而后理解”还是“先理解而后信仰”的问题。但丁在这里虽然强调以理解、理性为先,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对“先理解而后信仰”的趋同,但同时又认为理性软弱,需以信仰相助,表征为与“先信仰而后理解”的合流。可实际说来,但丁的思想实在是在认为理解和信仰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了一把就不能在锁孔里转动,这条路便通不过去”。

当然这样的观念,也回应了“双重真理论”问题。我们知道,12世纪以后,随着阿拉伯哲学和科学传入西欧,阿威洛伊主义(Averroism)得以广泛传播。这时理性与信仰之争的内容演化为“双重真理论”问题。阿威洛伊(原阿拉伯名字为伊本?路西德(IbnRoschd),1126 ̄1198年)认为宗教信仰、神学和哲学都有存在的必要,信仰和神学对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对真理的掌握上则不及哲学,哲学高于神学,哲学家高于神学家。这些思想为布拉班特的西格尔(SigerusdeBrantia,约1240 ̄1284)和达西亚的波依提斯所继承。西格尔在《论理智的灵魂》中公开宣称:“现在我们与上帝的奇迹已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用自然的方法探索自然的事物。”[9](页72)认为探索真理、探索“自然的事物”应该用“自然的方法”而非宗教神学的方法,应该将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而且宣称虽然启示包含着完全的真理,但它并不需要与哲学保持一致。同样,哲学也是一个独立的思维领域。波依提斯则更加崇尚哲学和理性,他认为存在着两重真理,即信仰的真理和哲学的真理,它们在人类中都有其地位和价值,虽然是相互矛盾的,但却可以并存;信仰不

李鹏:论《神曲》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2008年第4期?39?

能引导人们的理性,理性也不能帮助信仰[9](页72)。阿威洛伊主义“双重真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提高了理性的地位,捍卫了哲学,为哲学理性争取到了一块独立发展的地盘。

作为经院哲学最重要代表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4 ̄1274)既不同意奥古斯丁主义把哲学混同于神学的做法,也不同意阿威洛伊主义把哲学与神学分成两个互不相干领域的“双重真理论”,而是力图论证哲学与神学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统一。他认为,哲学与神学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的认识目标或认识对象不同。神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为我们的救赎所必需的那些真理,而神学之外,关于现实世界的理性科学还有很大的活动余地。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我们理性的认识对象和知识来源,但它不能认识所有的真理,它不是万能的。在现实的自然世界之上,还有一个超现实、超自然的世界。关于这个世界,我们的理性只能认识其中极小一部分,例如上帝存在、上帝的唯一性等等。而这个世界的其他真理,例如上帝的三位一体、道成肉身、肉体在天国的复活、上帝的救恩计划等等,就不为人类自然理性所认识,需要用信仰来把握。他认为所以出现神学和哲学两种真理,无非是求证方法的差异,归根到底,势必殊途同归,势必归结到同一个真理即上帝这一“绝对真理”上。他提出神学可以利用理性,但不主张在各方面都利用,因为他认为人的理性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种特殊本领,是人类据以了解、检验上帝和自然的唯一认识工具,而“上帝的存在”是超越“理性”的,无法用理性的方法给予充分证明,他说:“我们要证明信仰的真理,只能用权威的力量来讲给愿意接受权威的人。”[9](页127)所以,托马斯?阿奎那的主张实质上是反对“双重真理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向了对“信仰权威”的复归。

那么但丁在《神曲》中通过净界山所建立起的理性与信仰的联系,显然没有响应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倒是部分响应了阿威洛伊主义者们坚持的“双重真理论”,并且对之做了修正,抛开了其神学指向性和宗教目的性,而把理性与信仰引入到对人生幸福归宿的关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探求,阐解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存在的领域、理由以及必要性,体现了有别于贤哲观点的人文性。

三、理性和信仰在《神曲》中的新意

较之中世纪哲学论争中两个概念所透射的内涵来说,理性和信仰在《神曲》中被赋予了特别深邃的新意。这是但丁对理性和信仰内涵的独特性、贡献性和进步性思考。

首先,但丁所言的“理性”,不像哲学论争中那些贤哲们在理性内涵中染上了更多的宗教色彩,而强调其中所包含的人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人文关怀,具有世俗生活的指导价值。但丁借引导他游历天堂的贝雅特丽齐之口曾说:“上帝在创造的时候,最大的赠品,最伟大的杰作,最为他所珍贵的,就是那自由意志。只有智慧的造物享有这个。”[6](页1351)这一观念在净界山第七层、完成了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净界之使命的维吉尔也曾说过:“自由,正直而健全,是你的意志,不听着他的指挥是一种错误。”[6](页292)人类正是有了这自由的意志和理性的自觉,才有信仰皈依的潜质和趋势。如果人们放弃了自由意志,如同怯于生活而自杀的人那样,那他们的灵魂就将被安置在地狱第七圈受苦受难。如果人类像弗兰齐斯嘉(Francesca)和保罗(Paolo)那样,为追求自己爱情幸福而勇于就死,在他们生命中显示了活力、激性和自由意志,那“但丁”就深为感动,给以同情。如果人类靠自己的忏悔和苦修,改造自己,自己的前途命运由自己支配,而不是如基督教规定的那样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交给上帝、交给教会,虽然这一改造过程就像骄傲者被石头压着不能抬头[6](页209)、嫉妒者眼睛被铁丝缝着不能睁开[6](页219)那样,在肉体和灵魂上有个“苦修”的炼狱过程,但人类终将因为个体的自由意志而变得更为完美、更为纯洁,直至进入至善至美的境地。而且人们也不应该放弃理性、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不应该屈从于上天的意志,正如“但丁”来到净界山第三层时那个灵魂长对“但丁”说的:“你们一班活人,都把一切事情归之于天上的星辰,似乎天在那儿摆布一切,有不可动摇的必然性一般。事情假使是如此,则你们的自由意志将被毁灭,而劝善惩恶也就不正当了。天给我们一种原始运动,我不说一切;即使我不说一切,则他也给我们一种辨别善恶的光,还有自由意志;这种意志起初也许和星辰的影响相搏而感着痛苦,但我们若喜用之则必得最后的胜利。你们虽然自由,但你们仍在一种更伟大更完备的势力之下,这种势力在你们身上创造了智慧,这不是星辰可以管辖的。假使世人果然走了邪路,这个原因是在你们,应当在你们里面找出来。”[6](页233)就是说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在一种更伟大更完备的势力之下”“和星辰的影响相搏”,不受上天的任意摆布,不受“星辰的管辖”。无论是“最后的胜利”,还是“走了邪路”,都不能“归之于天上的星辰”,都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结果。而但丁自己也在充分利用这理性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0?2008年第4期

展着自由意志,正如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 ̄1831)在论及但丁时说的:“诗人僭夺了教会的权利,把天国的钥匙拿到自己手里,宣布赏罚,使自己成为世界的裁判人,把古代和基督教时代的一些最有名的人物,其中包括诗人,公民,战士,大主教,教皇之类,分配到地狱、净界和天国里”[13](第2卷,页359),用自己理性的力量构建了一个显然是被梳理过的秩序井然的世界。其中,三界之间,界限清楚,门禁森严;三界内部,分等列位,层次分明;各类人物,包括历史人物、现实人物、传说人物、文学人物;等等,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按照他们生前的善行或恶行,得到善报或恶报,井然有序,各得其所:恶者在地狱受罚,错者在炼狱悔过,善者在天堂享福,体现了但丁超越宗教束缚、挥洒自由意志的缜密思考和勇敢精神。

这样,在理性的核心内容是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一思想之中,虽然我们看到其中不可避免地有着“最后的胜利”和“走了邪路”的双向走势,即其中包含有理性与感性、道德与欲望的矛盾,表征为既有个体的伦理追求和向善理念,也有生命的物质欲望和自我满足,但把被宗教剥夺的人的自由意志重新返还给人类,把人的前途命运由交给基督、交给上帝的宗教做法还原给人的自我忏悔和自我改造,应该说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绝大的进步和创见。它既是对当时哲学和神学的挑战,也是对理性概念的挖掘和丰富。

其次,因为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既能使人“必得最后的胜利”,也能导致“走了邪路”,所以但丁引入“信仰”的概念,强调它引人向善的道德伦理作用。人只有具有信仰,才会爱,爱善,爱真理,爱人类,才会向上向善,摆脱悲惨境遇,走进幸福境地,认识真理,“沉浸在思想的永恒以太中”,沉浸在“全是一片灿烂的光辉,绝对没有具体形象”[13](第3卷下,页180)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之中。如果人类具有了信仰,就将走上正道,如果人类失去了信仰,就将误入歧途,如同在净界山之行结束、象征信仰的贝雅特丽齐到来时,她向抱怜悯之心的天使们指说“但丁”那样:“这个人在年轻的时代,就富于才能,很有产生善果的根基。可是田地愈加肥沃,如若耕种不良,就愈加产生恶莠和野草了。有若干时间,我的颜色支持着他:我的一双年轻的眼睛给他看,我引着他走在正道。但是一到我在人生第二时期之户限,我的生活变换了,他便离开我而委身于其他。当我解脱肉体而进入灵魂界的时候,我的美丽和德性都增进了,但在他的心目中,不再以我为可爱,于是他的脚便踏在邪路上,追逐欢乐的虚影,须知这些都是名不副实的。我曾经在梦中和醒时去感化他,但是他竟无动于衷。他沉迷得深了,没有方法可以救护他,除非把堕落的罪人给他看一下。因此,我去叩了死人的国门,含泪向那一位引导他到此地的人请求。上帝至高的法令要被破坏了,假使他能渡过勒特河,尝着美妙味,而不支付相当的代价,就是说不叫他洒些忏悔的眼泪。”[6](页308)或如有所彻悟的“但丁”哭泣着说的那样:“现世的财宝,带着他们虚妄的欢乐,在你的目光离开我的一刻,便把我的脚步引向别处去了!”[6](页312)就是说,“但丁”有理性和自由意志这“善果的根基”,然后“有若干时间,我的颜色支持着他:我的一双年青的眼睛给他看”,即有信仰的支撑,他便“走在正道”上。然而因为“我的生活变换了,他便离开我而委身于其他……在他的心目中,不再以我为可爱”,即“但丁”失去了信仰,被“现世的财宝”所迷惑,他便“踏在邪路上,追逐欢乐的虚影”,而且“沉迷得深了”。所以,但丁引进信仰这一概念,赋予它以崭新的含义,阐明了人生一世除了需要理性的起始作用、具备理性的前提素质之外,还需要有信仰,需要象征信仰的贝雅特丽齐做导引。理性使人类的世俗实践能力得以展开,它所提供的是物质生存的保证,信仰使人类的向善选择得以发动,使飞升到灵的境界成为可能,它所提供的是超越现世希望的精神寄托、终极意义。只有同时具备理性和信仰,才能将人的自由意志从地狱经净界引向天堂,超越现实之中那些理性与感性、意志与情感、道德与欲望的永恒对立和矛盾,避免一任个人意志、欲念、野心的放纵,迷失心性,最终飞升至欢乐与幸福的天堂,走进那至善至美的境界。

再次,在回答如何使人走进至善至美的境界时,但丁也表现出了与中世纪诸位贤哲不同的地方。如上所述,奥古斯丁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爱,即对上帝的绝对信仰,才能认识上帝,才能从上帝那里获得启示,认识真理。而但丁也强调信仰,但他所说的信仰,既包括人类对上帝的爱,也包括上帝对人类的慈爱。而且与诸位哲士不同的是,但丁所说的信仰“是所希望的事物之本质,也是未见的事物之证据”[6](页454),它具体化为“上帝”。这“上帝”虽然“并不排斥但丁心目中那个本来的基督‘上帝’的形象”,但“这个‘上帝’并不是基督教中那个创造了一切的造物主,而是但丁心造的一个幻影,是一个理想的形象。或者说,是真理和信仰的一种最高境界……实际上是一个复合体,是以基督教中的上帝为根本,之上又叠加了种种理想品格,进而将其形象和品格抽象化,泛化而成的一种绝对标准和权威”[14](页32)。它是但丁心灵世界的

李鹏:论《神曲》对中世纪哲学论争的回应

2008年第4期?41?

核心成员,是至善和真理的化身,是永爱的象征和精神之源,是一个为了人和造福于人的存在,与宗教意义上的“上帝”有所区别,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所以,但丁所说的信仰,其终极指归虽然也是爱,但这爱既是人对“至善和真理的化身、永爱的象征”的“上帝”的爱,也是这个意义上的“上帝”对人类的慈爱。

《神曲》中阐解的“上帝”对人类的慈爱体现在他爱自己所创造的一切,“那些不死的和能死的一切,只是我们主人一点意念在爱之中所生的反映”[6](页398)。面对人类的“原罪”,毅然派自己的儿子代人类受难,既使正义得以伸张,又使人类得以获救,正如贝雅特丽齐告诉“但丁”的:上帝“用他自己的方法,以回复人类完满的生活,就是用一种方法,或二种并用。但因一种行为愈加表示心意的善良,则愈加使人觉得蔼然可亲;所以那留有印迹在世界的神善,愿意用一切的方法把你们再拉起来……上帝不仅宽容他们的罪恶;而且牺牲自己,使人类能够自立起来;所有其他方法,都不足以表示公正,除非那上帝的儿子降生人世”[6](页364)。“上帝”的慈爱作为一种坚定的信仰,借耶稣受难而道成肉身,令人无庸置疑地深信:“神善是没有嫉妒的,因为他内心的热量,迸射着火星出来,用以散布他永久的美德”[6](页363),他对人类的关怀和“蔼然可亲”不在别处,就在那为爱为善而不惜殉难牺牲的坚定信念之中。这样,但丁对信仰乃至上帝内涵的理解与中世纪诸位贤哲的性质就完全相悖了:“在他的思想深处,上帝并不是冷冰冰的威权和令人恐惧的角色,他是至高无上的爱的本原,正义与德性的最高体现”[7](页59);信仰也不是对宗教意义的上帝的盲目的爱,而是人类对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和“上帝”对人类向善力量的召唤与慈爱。

参考文献:

[1]金陵神学院托事部.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第1部第10卷)[C].南京: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0.

[2]唐逸.迈入中世纪的思想家:波依修斯[J].世界宗教研究,2000,(3).

[3]A.弗里曼特勒.信仰时代[M].程志民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4]李秋零.西方哲学史?中古哲学?经院哲学[J/OL].http://www.siwen.org/xxlr1.asp?ID=613,2005-10-28.

[5]奥?符?特拉赫坦贝尔.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M].于汤山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6]但丁.神曲[M].王维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7]刘建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J].外国文学研究,2000,(3).

[8]溥林.安瑟伦——

—经院哲学之父[J/OL].http://www.siwen.org/xxlr1.asp?id=572,2005-10-18.

[9]车铭洲.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0]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集(中古部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2]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3]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安少龙.关于《神曲》中“异化”问题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1,(3).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2?2008年第4期

ViewsontheResponseofLaDivinaCommediatothePhilosophicalControversyinMiddleAges

LIPeng

(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Communication,NanyangNormalUniversity,Nanyang,Henan473061,China)Abstract:InMiddleAgesthephilosophersinEuropehadmadethelong-lastingcontroversyontheproblemoftherationalandtheconviction,centeringonsuchproblemsas“convictionauthority”or“therationalauthority”,“convictionbeforecomprehension”or“comprehensionbeforeconviction”and“thedoublerealtheories”.LaDivinaCommediarespondstothecontroversyintheformofliterature.Itforsakesthedirectionalityofthetheologyandthepurposeofthereligionofthebothsides.First,itleadstherationalandtheconvictiontotheconcernforthehappyhomeoflife,theprobingofthefutureofhuman,affirmingtheirfunctionsintheworldlylife,andtheirfunctionsintheprocessofcastingoffthesufferings,knowingaboutthetruth,andtothekindest.Second,itrevisestheirrelativevalue,thefieldoftheexistence,thereasonandthenecessities,believingthattherationalandtheconvictionsupplementeachotherandareofthesameimportance.Third,itstressesthefreewillandthesubjectiveinitiativewhichareinvolvedintherationalandthesummonfromtheGodandtheaffectionswhichareinvolvedintheconvictionwhosemoralandethicalfunctionsaretoguidepeopletobekind,reflectingthehumanisticconcerndifferentfromthephilosophers.AllofthesemakeusseeclearlyAligieriDantehasthoughtdeeplyabouttheconnotationsofthetwoconcepts,whichisunique,contributiveandprogressive.Keywords:LaDivinaCommedia;thephilosophyinMiddleAges;rational;conviction

[责任编辑:王金龙]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古哲学”,指的是希腊哲学之后,近代哲学之前,以基督教哲学为主干的哲学形态。由于在晚期希腊哲学的时代,基督教思想已经开始形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古哲学的早期即教父哲学实际上与希腊哲学的晚期在时间上是重合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中古哲学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前后延续时间长达一千多年之久。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古”与一般的世界历史分期不尽相同,它不是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其开端,通常要追溯到公元2世纪时的教父哲学。 公元之初,就在古希腊晚期哲学像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自己终点的时候,一个新的哲学形态已经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这块久受希腊理性文化精神浸润的土地上,并且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很快就成了前者的竞争对手, 最终取而代之。这种新的哲学形态就是基督教哲学。 所谓基督教哲学,指的是一种由信仰坚定的基督徒建构的、自觉地以基督教的信仰为指导的、但又以人的自然理性论证其原理的哲学形态。自基督教诞生至今,有无数的基督徒积极地献身丁?这项事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基督教哲学的连续传统。但是本书意义上所说的基督教哲学,并不是指基督教哲学的整个传统,而是特指基督教哲学诞生、成长、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形态并继而衰落的这一段历史。简单地说,这段历史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罗马时代的教父哲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公元1世纪初,在历史上备受磨难、当时尚处T罗马人统治之下的犹太民族中,出现了一个主要由社会下层人士构成的犹太教小宗派。他们声称其牺牲在十字架上的领袖耶稣就是犹太人期盼已久的救世主基督,因而被称之为基督徒,他们的宗教团体也就被称之为基督教。他们相信,耶稣死后已复活升天,不久将再次降临人间,举行末日审判,上帝之国不久即可降临,但这国却不在这世界上。他们由此放弃了与罗马帝国的积极对抗,从上帝普爱世人的信仰出发,主张爱人如己、甚至爱自己的仇敌,从而打破民族界限,仅仅把信仰作为被上帝拣选的条件。此外,在经济和其他社会生活方面,他们也主张教徒间的互助帮助与合作。基督教虽然由于信仰独一真神、拒绝罗马帝国的皇帝崇拜和其他种种社会原因而数次招致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但却由于获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从而迅速传播到罗马帝国各地。罗马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也使人们对于罗马民族旧有的保护神和宗教失去了信心,转而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公元2—3世纪,大批社会上层人士和有教养阶层纷纷皈依基督教,基督教遂成为罗马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311年,罗马政权公布了允许基督徒宗教信仰自由的《宽容敕令》。312年,罗马帝国最高统治权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皇权角逐者之一君士坦T在关键性的战斗进行前,突然易帜,打出了基督教的旗号,在基督教徒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成为日后的君士坦丁大帝,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基督教从此在罗 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集全罗马帝国境内的

《玫瑰的名字》:中世纪哲学迷宫

《玫瑰的名字》:中世纪哲学迷宫 “事实上,我的小说曾有过另一个工作用名:《修道院凶杀案》。我把它排除了,因为它只强调侦探线索,并因此会不适当地引导嗜读故事和情节的不幸读者匆匆购买一本令他们失望的书。”侦探形而上“第一位天使吹响了第一声号角,冰雹、烈火夹带着鲜血从天而降。第二位天使吹响了第二声号角,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没有人能进入圣所,直等到那七位天使降完了七种灾难。”翁贝托?埃科 这是《圣经》全书最后一篇《启示录》中描述的末日审判到来时的情景,也是小说《玫瑰的名字》中连环杀人案发生的方式:14世纪,意大利北部,一座修道院在七天内接连死去了七位修士,第一位修士的尸体在冰雪中被发现,第二位修士头朝下死在血缸之中……仿佛《启示录》的应验。 并非我有意泄露剧情。这部600余页的长篇小说的叙述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正文一共七章,分别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每小节标题则是一天中时间的细分,“申正经”“晨祷”“午时经”“夕祷”“晚祷”,这是修道院的日程表。故事刚进行到第一天中午,一位很像凶手的人物就提醒大家:“别

浪费最后七天的时间了!”第二天下午,另一位很有可能是凶手的人物就明确地把凶杀案和《启示录》之间的关联说了出来。此后,剧情正如预期般发展,一位位修士按照被预言的方式死去。 既然是侦探小说,必定有一位侦探,这部书里是威廉修士,他因其他使命来到这座修道院而正巧赶上这一系列命案,于是受修道院院长之托进行调查。用作者翁贝托?埃科自己日后的评论说,这是个“遭遇了失败”的侦探。威廉虽然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揭开了修道院的秘密,却没能阻止任何人的死亡(倒是不幸地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亡),也没能战胜那位幕后凶手。凶手之所以杀人,是不希望人们看到修道院藏书馆中的一部孤本图书――这本书可能会摧垮整个神圣的基督教世界。那本书最终被凶手成功带进了坟墓。 平淡的剧情、失败的侦探,《玫瑰的名字》何以拥有如此盛名?从1980年出版至今,《玫瑰的名字》被翻译为35种文字,销售超过1600万册,对外国文学有兴趣的人多少会耳闻过这部大作的名声。虽然这部小说确实是如假包换乃至于十分标准的侦探小说,可纵观网络上的读者评论,凡是冲着侦探、悬疑的标签而去却不了解该书背景的,几乎都有“上当受骗”之感。整整一节都是哲学辩论(这样的小节在全书各章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中世纪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关系之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7619646.html, 中世纪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关系之思 作者:李敏 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2期 摘要: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理性和没有信仰都不能称之为中世纪哲学。以梳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为脉络,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哲学,纠偏人们传统观念中对宗教的认识,对解决现代所面临的理性过度张扬、信仰失落、价值迷失有一定的启示 作用。 关键词:中世纪哲学;理性;信仰;调和 中图分类号:B5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6—0013—02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是中世纪的核心问题,贯穿了中世纪哲学形成、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 提起中世纪,人们大都会认为:中世纪——这个由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提出的,用 以指称欧洲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他们所处的启蒙时代之间那一段黑暗的文化断裂时期,是欧洲历 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是封建的基督教世界,是西方人的理性寒夜,哲学神学的婢女的时代。其实,如果能够用辨证的态度给予这个时代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的话,中世纪哲学则是以一种独特的形 态延续着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轨迹,并且秉承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在理性的科学精神和信仰的宗教精神的交融中发展。在理性张扬、科学主义盛行的今天,人类精神家园失落,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以理性与信仰之间力量的消长为脉络,重新审视中世纪哲学的基本精神,纠正人们传统观念中对宗教的偏见,对于解救现代人面对的信仰危机和价值迷失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1.理性依赖信仰存在 在早期教父哲学把希腊、罗马的哲学视为异端,反对任何有理性的思考,提倡绝对信仰。教会一直强制推行这样的思想准则,要求哲学服从神学,信仰高于理性,启示高于知识。但是早期基督教虽有着虔诚的信仰,却没有系统的神学理论,而希腊哲学却有着成熟的理性批判能力,迫于传播发展的需要,它不得不转而利用哲学。所以早期基督教一方面贬抑理性,另一方面也对希腊哲学进行有选择地接纳,借助哲学的反思,逐渐走上了理性化的道路,使基督教神学思想迅速地理论化、体系化了。 这时期的理性要依赖于信仰才能存在。以中世纪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真理台柱”的奥古斯丁为例,他的名言是“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信仰”,主张信仰高于理性,靠神秘的直觉去认识上帝,但是又认为上帝是可认知的,可以用形而上的方法加以论证。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理性引入了神学,把理性与信仰结合起来。随着人们对理性的追求日益强烈,对教义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早期教父哲学家们也逐渐意识到信仰无理性是盲目的,要想使基督教信仰成为一种普遍现

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总结 篇一:中西方主要思想家 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 A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二世纪 希腊哲学特点:1.非宗教的精神,2.思辨的精神。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与留基波并称原子说创始人)。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学园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逍遥学

派创始人)。 b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 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衷主义的代表)。 塞涅卡(LuciusAnnaeusseneca,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爱比克泰德(epiktetos,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 琉善(Loukianos,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 ②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时期: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末 安瑟伦(Anselmus,1033-1109,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实在论主要代表,有“最后一个教父和第 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1193或1206或 1207-1280,中世纪德意志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天主教多明我会僧侣)。 罗吉尔·培根(Rogerbacon,约1214-约1292,英国思想家,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6-1274,中世纪

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教父哲学 奥古斯丁 1、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宗教教义, 将哲学与神学整合起来,主要的思想内容包括种子理型论,主观时间说,固有观念论,神圣光照论,对自由意志与恶的探讨以及神学历史观。著作包括《忏悔录》《上帝之城》 2、奥古斯丁通过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存在大链条,将事物按照存在的程度将宇宙万物排列成一个大 链条。存在的程度可以理解成为“实在的程度”,“真实的程度”,“完善的程度”。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应的存在的程度,即分有善的程度。奥古斯丁还吸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事物的完善性或存在的程度可以通过数来加以规定。 3、为了解释《圣经》中对于时间问题的矛盾,奥古斯丁根据斯多亚学派的“种子理型”概念,提出 种子理型论。“种子理型”就是在实践中有待发展出事物的胚种,即上帝置于实践之中有待将来进一步展开的事物的不可见的潜能。是一切事物的直接原因。上帝创造出种子理型,再由潜能转化为现实,产生有形的事物。 4、奥古斯丁认为,对事件的度量其实是在现在之中对过去与将来的度量,现在中包含了对过去的记 忆与对将来的期望。时间不过是心灵的伸展,他将实践归结为了主观的东西。他将时间的样态区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分别是记忆,直接感觉和期望。奥古斯丁的主管时间说体现了人类理性的限度,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海德格尔:“将时间归结为现在,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由此成为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 但他也同时强调客观时间,认为实践是上帝创造的,因此有开端并于事物的存在结合。 5、奥古斯丁的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有限的心灵如何认识无限的真理,他强调记忆和感觉。他认为知 识只是认识上帝,获得“至福”的手段,真理就是关于上帝的知识。心灵受到上帝的吸引,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中天然具有对上帝的“记忆”,而后才认识上帝。 a.感觉论:奥古斯丁指出心灵在感知的过程中是主动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一方面由于外部 刺激,另一方面更取决于内在激活。灵魂对身体起作用,而上帝使灵魂控制身体。感觉的产生主要是根据灵魂在消除阻碍是的难易程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紧张程度来界定的。 b.固有观念论:在感觉观的基础上,奥古斯丁认为,记忆是灵魂中最基本的东西,是人通过 反观,将上帝潜在印在人心灵中的真理实现的过程。他的记忆观根源于柏拉图的回忆说。假定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所谓理解,不过是潜藏在我们的记忆里的东西被照亮。他否定了柏拉图“前生”的观念,认为回忆是当下的回忆。同时也认为,信仰是知识的前提,对上帝的欲求与爱是记忆的基础,通过信仰的提醒,人类才能将记忆实现。奥古斯丁还进一步将记忆类比圣父,提出蕴含心灵的另外两个方面,即理解与爱都以记忆为基础,人对真理的热爱源于天生就有对上帝的记忆。 c.神圣光照论:为批驳怀疑主义断言智者一无所知,奥古斯丁提出人类可以获得真理。他认 为人类不具有在别人心灵里激发出真理的能力,而每个人心中都有内在的老师,上帝将真理内植与人的内心,然后将他们照亮以显示给我们,这样我们便获得了对事物的理解。 d.在感觉与记忆的关系上,奥古斯丁认为,感觉为记忆提供材料,但记忆的规则是从真理之 光中得来,而不来源于感觉。获得知识是对感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记忆上升到概念的过程。 6、在教父学阶段,关于罪恶起源的问题成为神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a.奥古斯丁认为,作恶的原因是情欲或贪欲,而可指责的贪欲指的是人对那些不愿失而能失 之物的爱好。作恶就是把身体可感的暂时之物当成心智所不能丧失的永恒植物加以追求。祸福都只是在人的自由意志选择之后再按永恒规律加以惩罚的后果。 b.真理对于一切人都是共同的,真理高于人的心智,并等同于上帝。一切的善都源自于上帝, 自由意志是上帝的产物,自由意志虽然可以使人为恶,但其本身是善的。 c.奥古斯丁指出,心灵的一切转向都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出于自由意志。人的意愿不能因为 上帝的预知而成为必然。恶事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就说明恶本身不是存在于世间的实体,而只是实体的一种偶性,是人灵魂下堕的倾向,是人对自由意志的误用。

欧洲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欧洲哲学(英Medieval European philosophy):欧洲中世纪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特点是基督教哲学占统治地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其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中世纪哲学。奥古斯丁的哲学在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下论证了基督教神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世界,不是以既存的质料去创造世界;上帝是永恒的,不受时间的限制,只有被创造物才存在于时间之中;上帝是至善的,这种至善在于真实、和平、安定。他论证了三位一体的教义,反对阿利乌派的反三一论;认为恶是相对于善而存在,恶并不表示上帝没有力量,而是上帝行善的一种手段。他坚持原罪论,认为人没有改恶归善的自由意志,婴儿也有罪,只有上帝的拯救才可以使人免于罪恶。奥古斯丁全面阐述基督教哲学的基本问题,成为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世纪哲学的开端。在奥古斯丁之后,波伊提乌翻译注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时提出三个问题:(1)“种”与“属”是真实存在还是纯粹理智的产物?(2)假如存在着“种”与“属”,它们是有形体的还是无形体的?(3)“种”与“属”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外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内?这个问题成为以后经院哲学争论“共相”问题的起源。波伊提乌认为共相如是若干个体的共同点,便不可能是一个个体,也不可能是一个可感知的实体,而另一方面,共相如不与个体相联系,便成为虚构。因此,共相是心灵从事物中分辨出的共同特性,共相本身不是物质性的。9世纪的埃里金纳根据新柏拉图主义,把自然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非创造的,但能创造一切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世界最后原因的上帝;第二是被创造的,但也能进行创造的自然,即上帝所创造的理念;第三是被创造,但不能进行创造活动的自然,即物质世界中个别事物的总和;第四是非被创造的也不创造什么的自然,即作为世界最终目的或归宿的上帝。这个体系说明世界源自神的爱,最后又归于神。 (二)中期中世纪哲学。这一时期的经院哲学分裂为唯名论与唯实论两派,而这两派又各有极端的与温和的之分。极端唯名论以洛色林为代表,认为一般的共相并非实在,只是一个名称,只是一种声音,实在的乃是特殊的多数个别事物。极端唯实论以安瑟伦为代表,认为只有共相是实在的,特殊的多数的个别事物是不实在的。这种观点是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翻版。温和唯名论以阿伯拉尔为代表,认为共相并不是独立存在或先于事物而存在的东西(反对唯实论),但共相也不是名称(反对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同一类个别事物都具有的共同性,是由同一类的个别事物所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又称为概念论。温和唯实论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认为共相既在事物之先作为神创世界的计划,也存在于事物之中,作为事物的本质,也在事物之后,作为事物的观念。共相问题的争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教会生活有关,比如领圣餐问题,教徒所领的是面包与酒,还是基督的身体与血?唯名论认为是前者,唯实论认为是后者。又如,是教会组织的等级制度更重要,还是基层教会更重要?唯名论认为后者更重要,唯实论认为前者更重要。在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过程中,铿迭、法拉比、伊本·西拿、伊本·路西德等阿拉伯哲学家和犹太哲学家也参与讨论,并且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三)晚期中世纪哲学。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日趋繁荣,启蒙思想日趋抬头,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始,因此唯名论日益发展。R·培根强调经验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邓斯·司各脱认为神的意志绝对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能了解神,因而以理性与信仰进一步分离来解脱教会所面对的理性主义的冲击。奥卡姆的威廉认为一切知识以事实为标准,宗教信仰的内容不能成为理性探究的对象,因而承认不能靠理性维护宗教信仰。晚期唯名论着重于经验的研究,为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开辟了道路,使科学有了发展的余地。晚期中世纪哲学中,神秘主义有所发展。爱克哈特认为上帝与世界一同存在,认为上帝一存在就创造了世界,有了泛神论的意义。他强调通过沉思冥想与神相通,否认教会圣事与祈求神恩的意义。库萨的尼古拉强调教会的和谐,甚至企图把已分裂的东正教与天主教重新联合起来,他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以后发展为有机体的整体和谐的理论。他的认识论观点强调直觉认为高于理性认识,在直觉之中对立面达到统一的理论具有辩证法的性质。晚期中世纪哲学家已有人文主义思想,它强调人的尊严、人的能力与人的自由意志,预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 (选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徐孝通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浅析中世纪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浅析中世纪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摘要】西方文明史上,理性与信仰可被看作是两条此消彼长的轴线,有着各自内在的、外在的起源。而将两者关系“大规模”的复杂化——融合或对立的根源阶段应该是在中世纪盛期。在当代科技和理性高度扩张,信仰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本文通过简述中世纪关于理性与信仰关系的一些观点主张,重视和重新审视、评价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建人的精神世界及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信仰理性 每每提到中世纪,总是条件反射似的想到“黑暗”、“愚昧”这些词。大部分人认为中世纪是封建的基督教世界,是西方人的理性寒夜,哲学神学的婢女的时代,对于中世纪的文化人们普遍持极端否定的态度。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中世纪的哲学就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西方哲学发展的轨迹,并且中世纪的哲学秉承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其基本精神仍是理性的科学精神与信仰的宗教精神的交融。恰恰是围绕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中世纪哲学经历了形成、繁荣及衰落的发展过程。[1] 一、理性与信仰的调和 中世纪哲学秉承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即古希腊哲学的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是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来源。希腊晚期罗马时代,理性和信仰的调和孕育出了独特的中世纪经院哲学。 早期各个流派的思想交锋中,基督教一方有虔诚的信仰,无系统的神学理论;而希腊哲学一方有成熟的理性批判能力,但无统一的信仰,正是在这样丰厚的理性批判精神的文化氛围下,基督教借助哲学对自身的教义做出理论的反思,逐渐走上了理性化的道路,基督教神学思想迅速地理论化、体系化了。俄里根是基督教第一位系统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他最早开了从理性上论证基督教信条的先河。被称为“真理台柱”的奥古斯汀主张信仰高于理性,“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是他思想本质的概括,理性要依赖于信仰才能存在。[2]他还指出,在不完善中认识完善,在相对中认识绝对,在经验中认识超验,从外在物质界回到自身,从肉体回到灵魂,逐级上升,达到判断力,最后达到理性,“在惊心动魄的一瞥中,得见‘存在本体,这是靠神秘的直觉认识上帝,是“刹那间悟入于真慧”,与普罗提诺的“解说”、“顿悟”如出一辙。虽然如此,但他认为上帝又可认知,可用形而上的方法加以证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把理性引入了神学,把理性和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Medieval philosophy) 欧洲5~15世纪的哲学。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瓦解,欧洲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基督教得到了保全,它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哲学和科学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或工具。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欧洲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3个时期:①早期中世纪哲学(约400~1000),A.奥古斯丁的思想占统治地位。②中期中世纪哲学(约1000~1300),是经院哲学的全盛时期。③晚期中世纪哲学(约1300~1500),是经院哲学的衰落时期。 早期中世纪哲学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占统治地位。教父哲学吸收了新柏拉图学派和斯多阿学派的哲学思想。新柏拉图学派公开主张有神论,奥古斯丁在其影响下,把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以神为核心,信仰为前提,系统地论证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他认为,物质世界是暂时的,灵界是永恒的,神是无限而永恒不变的超越存在。在神之中蕴含了万物的原型,灵魂只有与感官分离,才能认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神。他的关于人性中的原罪、人的自由意志、神的恩典的理论,是以神与受造之物的关系为中心、以恩典为基督教世界观的体现。这种思想在此后基督教神学中居于统治地位。 继奥古斯丁之后,罗马哲学家 A.M.T.S.波爱修翻译、注释亚里士多德著作,成为连结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的“桥梁”。他针对古代波菲利关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作了自己的回答。认为共相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而共相本身却不是物质性的。波爱修之后300年间,古典文化没落,仅有人作了若干保存古典文化的编纂工作。直到9世纪,爱尔兰哲学家J.S.爱留根纳才再次探索哲学问题。他运用新柏拉图学派哲学阐述基督教信仰,但对西欧哲学思想未产生重要影响。9世纪末以后,西欧不断遭受马札尔人、萨拉森人、北方维金人袭击,查理曼帝国瓦解,文化学术停滞衰微达一世纪之久。 中期中世纪哲学 自11世纪开始,理性思辨兴起,基督教神学的命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教会学院的学者们以理性形式为教义作出各种证明和解释,产生了以抽象思辨和烦琐论证为特征的经院哲学。11世纪中叶,法兰西都尔教堂学校校长贝伦迦尔以辩证方法,论证教会圣餐仪式中的饼、葡萄酒并未因神甫祈祷而变成基督身体、血液,圣餐只不过具有象征意义。他认为,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共相不过是名词,这种理论后来被称为唯名论。贝伦迦尔虽遭教会谴责,但继起的一批游方学者却到处讲学,用辩证方法向基督教传统信条挑战。11世纪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但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但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但是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所以,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欧)”而且只文化上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派把'数' 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存在','存在' 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能动的、物质性的东西'奴斯',促使热和冷、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开始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研究转变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回忆'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世纪哲学 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的经院哲学仍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被看作异端的唯名论盛行时期,经院哲学试的理性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第一节早期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 人物介绍:爱留根纳(Johannes Scotus Eriugena,约800-877)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学者,爱尔兰人,约于843年应皇帝秃头查理的邀请到巴黎讲学,后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通晓希腊文,曾将伪狄奥尼修斯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他的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论神的预定》等。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被称为“中世纪之父”。 代表思想:(一)理性与信仰。在基督教哲学的历史上,爱留根纳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他认为,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当服从理性。(二)论自然的区分。关于自然的区分的思想是爱留根纳全部哲学思想

的核心。爱留根纳首先区分了四种自然:(1)创造而非被创造的自然,它包括存在和不存在的一切的原因,指的就是上帝;(2)被创造又能创造的自然,它是众多的创造的原因,指的是存在于上帝之中的诸理念,其统一就是逻各斯;(3)被创造而不能创造的自然,它是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出来而被认识的,指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上帝理念的表现;(4)不创造又不被创造的自然,作为一切事物的终极目的,指的仍是上帝。这种思想为后世的泛神论洞开了门户。(三)存在与不存在。爱留根纳的自然包括所有的存在与不存在。爱留根纳提出了五种区分存在与不存在的方式。第一种方式:理性以它为根据,一切可以清晰辨认的就是存在的;超于纯思维以及理性之外,表现为不存在。第二种方式:通过层次的划分和链接,分为存在和非存在。第三种方式:凡是根据在时间和空间里产生出来被形成了的物质原因本身而被认识的,被称之为存在;反之,凡是尚未成为被形成的物质,或者还不在时间和空间里,并且还没有由于某种机会成为可见的,习惯上被称之为不存在。第四种方式:只有凭纯思维认识的,才是真正的存在;相反,那些通过产生、通过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而延伸或收缩从而变化着、凝聚着或分解着的东西,是不存在。第五种方式: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四)人的获救。在爱留根纳关于存在的学说中,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上帝在创造人的同时,把一切事物的观念也臵放在人的心中。因此,人自身就是一个小世界。

西方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体系 从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 6~公元 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3 15 世纪中 ~19世纪 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4 19世纪 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下 面是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的概述。 第一个时期古希腊哲学 19世纪的德国哲学史家策勒尔将希腊哲学分为下列三个时期以及若干阶段: (一苏格拉底以前的学派,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丽亚学派; (2公元前 5世纪自然哲学家(元素派、原子论者 ; (3智者派。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为四个阶段:(1苏格拉底; (2小苏格拉底学派, 包括色诺芬、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犬儒学派; (3 柏拉图学派和老学园; (4 亚里士多德和逍遥学派。 (三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分为三个阶段:(1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主义; (2折中主义、后期怀疑主义、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 (3新柏拉图学派。 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神话。古希腊宗教是古希腊哲学的母体, 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神话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 而对古希腊宗教来说, 与之真正相关的是神话所体现的神灵观念及其发展。 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 (4存在(是者 ; (5 理性(逻 各斯 ; (6灵魂(心灵 ; (7原子; (8宇宙; (9神。 古希腊哲学是在东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它从神话传说中, 首先注意物理世界的起源与本性, 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研究。最早的有米利都学派, 以后有毕泰戈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 他们很重视自然科学的

中世纪思想文化

中世纪的思想文化 中世纪晚期作为历史的转型时期,文化教育机构性质转变,并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作为文化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13世纪起,大学在欧洲建立,并成为一种规训机构。随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继建立,经过古典知识复兴、意识形态的重建等多重洗礼,英伦三岛开始使大学的职能向世俗化方面转变,世俗课程得以研习,文法、修辞、逻辑等“七艺”成为教育内容,“世俗观念萌生,世俗力量逐步获得领导权。在世俗化影响下,大学拥有了一定的自治权,成为社会通向文明进步的阶梯。”① 随着教育的重视,中世纪哲学的发展,对西方哲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随着众多学者的研究,中世纪哲学的性质和基本问题被人们适当地理解和揭示,并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世纪哲学作为一种自足的思想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中世纪哲学在形成过程中深受希腊哲学的影响和启发,基督宗教也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构成了它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②中世纪哲学秉承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以理性的科学精神与信仰的宗教

精神的交融为基本精神,与基督教的紧密结合,表现出信仰与理性相融合的特征,在道德向度上也为合法性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 哲学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进步。其中,骑士文学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值得我们去研究,它具有西方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的文化形式。18 世纪赫德编写《骑士制度和浪漫文学信函》引起了对中世纪古老文学的重新整理和再出版的高潮。维多利亚时期,一切有关的东西都成为英国上层社会追求的目标,这种背景之下,骑士研究进入新阶段。20世 纪初,约翰赫伊津哈的《中世纪的衰落》成为代表性作品。他认为,中世纪的辉煌成就应该被视为是对过去的完善与终结,而不是新文化的前奏,肯定了骑士制度蕴含的骑士精神对欧洲文明的推动作用。西方人对骑士的兴趣爱好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也包括仿骑士的武器以及装备的玩具产品,更有文学作品例如《亚瑟王》、《贝奥武夫》等等,更有将其渗透到网络游戏当中。骑士文学以典雅爱情和战功冒险为主题,包括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三种文学式样。其中,抒情诗篇幅短小,内容上交织着赞颂与哀叹,抒发骑士与贵妇心中的幽怨与思念。最著名的当数

西方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体系 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3 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4 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下 面是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的概述。 第一个时期古希腊哲学 19世纪的德国哲学史家策勒尔将希腊哲学分为下列三个时期以及若干阶段: (一苏格拉底以前的学派,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伊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丽亚学派; (2公元前5世纪自然哲学家(元素派、原子论者; (3智者派。(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为四个阶段:(1苏格拉底; (2小苏格拉底学派, 包括色诺芬、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犬儒学派; (3 柏拉图学派和老学园; (4 亚里士多德和逍遥学派。 (三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分为三个阶段:(1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主义; (2折中主义、后期怀疑主义、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 (3新柏拉图学派。 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神话。古希腊宗教是古希腊哲学的母体, 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神话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 而对古希腊宗教来说, 与之真正相关的是神话所体现的神灵观念及其发展。 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是者; (5 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古希腊哲学是在东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它从神话传说中, 首先注意物理世界的起源与本性, 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研究。最早的有米利都学派, 以后有毕泰戈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 他们很重视自然科学的 研究, 但他们处于哲学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 他们的思想不能不打上宗教神话的烙印, 他们把人和自然, 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不分主体与客体。 后期自然哲学家既然认为万物之基础不变, 可是他们又不否认变, 这就必然产生变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他们中间有的人倾向于把原动力看成是来自不变者之外, 这在一定意义下,有分离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因素。 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 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 481-411B . c . 、高尔吉亚(Gor一gias ,公元前5世纪就是这样。在他们看来,自然哲学时期的各派学说都失之独断,他们一般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的真理。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 也是研究人的哲学家, 他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 同样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智者相反,主张有客观真理,主张认识是可能的。在他看来,真理不在个人, 而在人类一般,不在感觉,而在思维。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道德的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西方哲学智慧五、六、七、八章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下列哪位哲学家曾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A、柏拉图 ?B、康德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2 【单选题】《逻辑学》是谁的作品? ?A、黑格尔 ?B、康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10.0分 3 【单选题】《形而上学》是谁的著作? ?A、黑格尔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4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几大类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5

【单选题】()达到了以对话方式写哲学著作的巅峰水平。?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康德 ?D、苏格拉底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6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全集》是谁的作品? ?A、巴门尼德 ?B、黑格尔 ?C、亚里士多德 ?D、培根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7 【判断题】亚里士多德是雅典人。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8 【判断题】《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著作。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9 【判断题】雅典人大多让奴隶读书,自己听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10 【判断题】柏拉图把校长的职位交给了亚力士多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原因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概括总结构成事物的原因有()种。?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12.5分 2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有时把质料称作()。 ?A、质量 ?B、物质 ?C、载体 ?D、事物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12.5分 3 【单选题】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经验必须是? ?A、从技术中获得 ?B、从父母的传承记忆中获得 ?C、可传授的 ?D、不可传授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12.5分 4 【单选题】当我们用砖瓦盖房子时,()是形式,()是质料。?A、房子、砖瓦 ?B、砖瓦、房子 ?C、房子、房子 ?D、砖瓦、砖瓦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12.5分 5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 ?A、感觉 ?B、记忆

经院哲学

一经院哲学 1.定义 是中世纪哲学中占统治地位学派的统称,内部有不同流派,各学派以大学为主要活动阵地,对教育影响极深。 2.实质 是一种基督教哲学,以调节基督教义和社会生活的矛盾为己任,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时期爱利吉纳是经院哲学的创始人 “真正的宗教便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也即是真正的宗教,两者的不同在于哲学是 已思考为主,宗教是以信仰为主。” 13世纪阿奎拉论证了基督教义和世俗发展并不相悖,可以并行,两者都是真理,各管 各的,提出“二重真理” 。 3.基本问题:调和哲学和神学,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 4.产生与发展 其中典型的是“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这种争论不是无意义的, 恰恰由此, 促进 了经院哲学走向了兴盛。 实在论:十一世纪末, 开始形成了有体系的经院哲学, 即安瑟尔谟(约1033- 1109) 的 “实在论”。他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安瑟尔谟的神学思想主要是融合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他提出了 论证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法, 他认为上帝是最实在、最完善的。既然上帝是完美的实体 观念, 所以上帝是确实存在的, 他说:“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 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 ” 因此,“只有信仰了上帝, 才能理解上帝。” 以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 遵循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学说, 认为一般概念是真实地客观 地存在的, 它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具体的个别事物只是观念的外壳质能不能思维?’, 唯实 论继承了柏拉图的唯理主义,重视那个看不见的、经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理性的世界,认为 认识这个世界是需要运用理智而不是感官,特别是需要数学.由于对理智的推崇,唯实论在客 观上也加强了对人类理智的积累与训练,发展了演绎的逻辑方法 马克思还指出:“唯名论是英国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成分之一, 而且一般说来, 它是唯物 主义的最初表现。”正是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的发展,加速了经院哲学的破产, 并为自然科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预示着, 尽管还会有曲折, 但新的曙光即将来临, 人类理性的历史将 揭开新的一页。.唯名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引导人们把目光转向对具体事 物的经验与观察.由此,初步形成了经验还原论的方法;同时,唯名论的基本立场使归纳逻辑得 到重视;并且唯名论本身又成为自由探索精神的象征. 二中世纪大学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的出现,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 中世纪大学的大学的形成需要同时具有五个条件:一是有常备的教师;二是 有常设的机构;三是有对高深学问(课程)的研究;四是有考试的组织实施;五 是能够进行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授予。 三经院哲学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1.经院哲学是一种研究和讲授的方法, 在它存在的最初几个世纪里, 培育了智慧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