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夯试验段总结

强夯试验段总结

强夯试验段总结
强夯试验段总结

路基强夯试验段

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 0 一六年七月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工程简介1

1.2主要工程量1

1.3强夯试验段围1

2、试验依据1

3、试验目的1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2 4.1组织准备2

4.2机械、仪器准备2

4.3技术准备2

5、试验方案2

5.3强夯试验段工艺流程3

5.4拟定技术参数4

5.5强夯施工5

6、试验总结5

6.1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5

6.2施工参数的确定6

6.3施工质量标准6

6.4施工安全措施7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出口路基为高填斜坡填石路堤,填方边坡高度≥20m,路基右侧为改沟及反压护道工程。为保证高填方路堤的压实,防止路基成型后沉降开裂。**两段高填方路基采用强夯分层补强进行处治。第一层高度以填方为12米围开始,高度小于8米的填方段第一层不强夯,其上路堤每填高6-8米强夯一次。

1.2主要工程量

表1-1 强夯主要工程数量表

1.3强夯试验段围

我部在已填筑路基达到强夯设计要求标高的段落,选取**围为强夯试验段。

2、试验依据

⑴《**施工图设计》第二册;

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PG B01-2003;

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

⑸《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试验目的

⑴总结路基强夯夯击次数与沉降量关系,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以及最佳夯击次数。

⑵确定强夯作业标准施工方法。

⑶确定施工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制定出相适应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方法。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4.1组织准备

我部高度重视路基强夯试验段工作。试验段由项目总工负责,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工程部、测量组、试验室、安质部配合,路基施工队直接实施。

4.2机械、仪器准备

根据试验段的工作量以及实际到场设备,确定设备组合为:长江L252型履带吊1台、夯锤重15t、水准仪一套、钢尺一把等。

4.3技术准备

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对作业层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

5、试验方案

5.1强夯机械

⑴强夯施工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需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⑵夯击采用15t重圆形夯锤,直径2m。锤的底面设置4个对称的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

5.2夯点布置

强夯试验施工原则上是逐渐缩小夯点距离,即夯点逐渐加密。本试验中夯点试验采用梅花形布置,夯击间距为4m,采用跳夯分3遍进行夯击,夯区夯点的布置及夯击顺序如下图所示

⑴强夯夯点布置图

第一遍夯击第二遍夯击

⑵满夯夯点布置图

5.3强夯试验段工艺流程

5.4拟定技术参数

⑴夯击遍数

拟采用点夯3遍,满夯1遍进行试验。

⑵点夯参数

点夯夯击能暂定为2100kN?m(105KN锤重*14m落距),点夯夯击次数定为4-6击,若达不到收锤标准,则继续夯击,直到达到收锤标准。

⑶夯击能为2100kN?m时强夯收锤标准

①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

②夯坑周围填筑面不应有大的隆起。

③不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⑷满夯参数

满夯夯击能暂定为300kN?m,满夯夯击次数定为1击,满夯锤印彼此搭接50cm。

⑸固结时间周期

两遍夯击之间的空隙水压力消散时间视填土土质情况确定。由于现场为填石路基,渗透性很强,且地下水位在强夯加固深度以下,暂定为可连续夯击,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

5.5强夯施工

⑴对于平整的场地测出其平均标高,以作为强夯后测量场地的平均沉降量的基准数。

⑵根据测放的点线,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夯点布置。夯点位置要清晰、准确,以便夯锤对位及量测夯后的锤位偏差值。锤位偏差不得超过5cm,如发现偏差过量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每个夯点都要编号,记录员要对号进行记录,不能错号、漏夯和重夯。

⑶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放置在待强夯路基面上,并测量和记录夯前锤定高程。

⑷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⑸重复⑶、⑷步骤,直至夯沉量达到收锤标准规定的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

⑹单点夯击完毕后并移至下一夯点,完成第一遍夯击后推平夯坑,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所有夯击遍数。

⑺点夯施工完毕后,推平夯坑,采用低能量进行一遍满夯施工。

⑻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

③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沉降量关系。

6、试验总结

6.1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⑴本项目强夯施工所需机械、设备配置如下:

强夯总结报告,推荐文档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桥头路基处理(强夯) 试验段总结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山东枣菏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一分部 二○一七年十月

目录 1 一、施工说明........................................................................................................ 1 二、设计要求及施工参数................................................................................... 三、投入的人员、机械 ....................................................................................... 1 2 四、施工过程........................................................................................................ 五、质量控制要点................................................................................................ 5 5 六、出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5 七、成果 ................................................................................................................

强夯试验段总结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0 一六年七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主要工程量 (1) 1.3强夯试验段范围 (1) 2、试验依据 (1) 3、试验目的 (1)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1) 4.1组织准备 (1) 4.2机械、仪器准备 (2) 4.3技术准备 (2) 5、试验方案 (2) 5.3强夯试验段工艺流程 (3) 5.4拟定技术参数 (3) 5.5强夯施工 (4) 6、试验总结 (5) 6.1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5) 6.2施工参数的确定 (5) 6.3施工质量标准 (5) 6.4施工安全措施 (6)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出口路基为高填斜坡填石路堤,填方边坡高度≥20m,路基右侧为改沟及反压护道工程。为保证高填方路堤的压实,防止路基成型后沉降开裂。**两段高填方路基采用强夯分层补强进行处治。第一层高度以填方为12米范围开始,高度小于8米的填方段第一层不强夯,其上路堤每填高6-8米强夯一次。 1.2主要工程量 表1-1 强夯主要工程数量表 1.3强夯试验段范围 我部在已填筑路基达到强夯设计要求标高的段落,选取**范围为强夯试验段。 2、试验依据 ⑴《**施工图设计》第二册; 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PG B01-2003; 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⑸《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试验目的 ⑴总结路基强夯夯击次数与沉降量关系,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以及最佳夯击次数。 ⑵确定强夯作业标准施工方法。 ⑶确定施工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制定出相适应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方法。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4.1组织准备 我部高度重视路基强夯试验段工作。试验段由项目总工负责,项目部各职能部门:

强夯施工总结.doc

兰新铁路甘青段LXS-10标段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张掖至红柳河段工程LXS-10标段,里程DK487+298.6-DK509+455,线路总长17862.205m,短链在(DK504+105.805=DK508+400),短链长度为4294.195m,本标段为位于张掖市内,地貌为河西走廊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开阔,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洪积层,地层主要为砂质黄土、粗圆砾土及卵石土。 2010年6月2日~2010年6月28日,我工区在DK498+075~DK498+175段路基进行强夯试验段施工,试验段的目的是按照《路基通用参考图》、《路基个别设计图》的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加固深度内的压缩模量不小于15Mpa,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系数小于0.015的综合指标,确定强夯机具最佳夯击遍数及夯击方法,以确定最佳组合方案,指导路基大面积强夯施工。 二、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⑴机械设备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用途备注1强夯机W10011路基强夯 2推土机SD-161平整场地 3平地机GR1651平整场地 4压路机YZ20C1表层碾压 5装载机LW500F1平整场地、夯坑填料 6重型触控仪63.5Kg1试验检测 7平板荷载仪1试验检测 8水准仪DZS3-11沉降观测 9全站仪GTS-3332N1点位放样 施工机械配置表 ⑵人员配置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备注 1杨海军工区长施工生产总负责 2侯利军技术负责技术总负责 3侯 磊工程师现场技术负责人 4张新亮工程师现场测量、施工记录 5陈明慧技术员现场测量、施工记录 6李 斌试验员现场试验质监中字第3-06- 2006020 7祖广秋安全员现场安全 8周孟祥领工员现场领工、组织生产 9杨胜利强夯机手强夯作业14010312050306 10亢新华强夯机手强夯作业14010320000208 11其它人员杂工 安全防护、基坑填料、辅助强夯机作业 施工人员配置表 三、设计标准 强夯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 项目序 号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测方法及频率 主控1 夯点布置满足设计要求观察、尺量,全部检验 2 低能量满夯满足设计要求观察、尺量,全部检验

强夯试验方案

******市政工程***标段 ***强夯试验方案 编制单位:************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二〇一四年七月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1 工程概况 (3) 1.2 强夯试验区地质概况 (4) 第二章编制强夯试验依据 (5) 2.1 依据勘察报告和图纸 (5) 2.2 依据规范 (5) 第三章强夯试验目的和试验参数 (5) 3.1 强夯试验目的 (5) 3.2 强夯试验设计参数、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6) 第四章强夯试验准备工作 (8) 4.1 施工前资料准备 (8) 4.2 施工技术准备 (8) 4.3 强夯试验区场地准备 (9) 4.4 强夯试验机械设备准备 (11) 第五章强夯试验施工方法 (12) 5.1 强夯试验施工流程 (12) 5.2 强夯试验施工步骤 (13) 5.3 强夯试验施工注意事项 (13) 第六章强夯试验施工安全措施 (14) 6.1 安全作业措施 (14) 6.2 安全管理措施 (15)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强夯工程位于******段(SJH0+000.00~SJH0+220.00),强夯总面积15963m2,其中:进占堆填强夯置换区5944m2;强夯置换+强夯块石墩区5078m2;现状填石满夯区4941m2。 根据设计要求,强夯试验区大小为30×30m。 强夯试验区现状情况:该区域目前开挖高程为6m左右,堆填底面出露地层主要为流塑~软塑状淤泥(详见现状照片) 开挖堆填面土层情况

拟采用的回填石料 1.2 强夯试验区地质概况 强夯试验区的地层情况: ①淤泥质素填土,灰色,含有较多贝壳碎片,干~稍湿,厚1~2m; ②淤泥层,深灰色,湿,流塑~软塑状,具腥臭味,含大量贝壳碎片,层底标高-6.5m,层厚约9m, ③粉质粘土,层底标高分别为-12.1m,厚度为5.6m。 ④砾砂层,层底标高分别为-16.2m,层厚4.1m。 砾砂下卧层为残积土。 淤泥层是本工程强夯换填处理目标层,强夯换填底标高为-4.0m,强夯块石墩穿过淤泥层底以下1.0m。

路基试验段强夯施工方案

宁德宁武高速公路A12标合同段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宁德宁武高速公路A12标设计图纸 1.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3 A12标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1.4高速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1.5福建省高速公路强夯试验施工指南 1.6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工程概况 3、试验目的 3.1验证强夯设备的类型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3.2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模式。 3.3确定施工参数:夯点间距、每点击数、夯击遍数、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每遍夯击间隔时间及夯入度。 3.4确定夯击后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是否满足要求。 4、试验段部位及地点 5、试验段强夯时间 6、实验段施工检测设备及人员投入 6.1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6.2施工人员表 7、试验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7.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1.1机械施工队挖除地表种植土0.3m,做好强夯场地的平整工作。 7.1.2试验人员检测地基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7.1.3探测地下水埋深情况。 7.1.4试验人员对地基土进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及载荷试验并详细记录。 7.1.5测量人员应将施工测量控制点引至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固地点,按夯点布置图放样,标明标记和编号。 7.1.6做好安全防护设施,防止强夯时飞石伤人。 7.2施工机械配备 强夯施工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其型号为W1001,起重能力为42.6t,夯锤直径采用φ2.5m的圆形底面,在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锤重21.3t。 7.3试验段布置 夯击点按照4.0m*4.0m正方形布置,落锤高度取10m。 7.4施工方法 7.4.1机械设备就位,夯锤中心对准夯点.夯点定位允许偏差±50mm。 7.4.2点夯采用跳打方式进行两遍点夯。 第一遍点夯:夯击时,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不大于150mm。落锤高度取10m。测量人员设专人测量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及夯击后坑底标高,夯点夯击次数用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之差不大于5cm控制。第一遍点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测量整平后的标高。第一遍点夯完成7天后,试验人员取土样进行检测,跟踪检测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第二遍点夯的时间。 第二遍点夯:现场放出第二遍点夯夯点的位置。施工方法同第一遍点夯。第二遍点夯完成后,仍要整平场地,测量整平后的标高,跟踪检测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以确定满夯的时间。

强夯检测方案

1. 刖言 1.1工程概况 太行老区龙泉产业创新示范园区100万T/年捣固焦造焦工程位于左权 县龙泉乡,场地上部为回填土,深度8 —10米不等,为使回填土达到密实,提高其地基承载力,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根据场地回填土深度及建设单位对场地区域使用要求不同,强夯能级拟采用4000 kN.m 、5000 kN.m、6000kN.m、8000kN.m 四种能级。施工单位为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1.2检测目的和要求 为了解强夯加固效果,根据相关规范和本工程特点,采用动力触探试验、 探井取样、室内试验、静载试验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对强夯地基进行测试,据此对地基加固处理效果做出评价面波测试在其他测试之前进行,根据面波测 试波速结果选取波速低的不利点进行标贯(动探)和静载试验,必要时增减动探和静载检测点数量;强夯施工完成14天后进行检测工作。 1.3编制依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 (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 (6)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 (7)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

(8) 《太行老区龙泉产业创新示范园区100万T/年捣固焦工程项目强夯法地基 处理施工图》 2. 工作布置 2.1布置原则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002 )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场地特点、使用功能和施工工艺特点,布置本次检测工作。本次检测工作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探井取样、室内试验、静载试验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对强夯地基进行测试。 2.2检测数量 根据相关规范,充分考虑了地层条件和本场地不同的使用功能,初步确 定检测工作量如下,实际位置结合现场条件确定。 表2.2 预计检测工作量

强夯工艺性试验方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3标段第五工区强夯工艺性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京沪高速铁路JHTJ-3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五工区(水电三局)

京沪高速铁路第三标段 第五工区强夯工艺性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3标段:DIK412+062.274~DK667+026.73,正线全长266.617km;第五工区九处的管段起讫范围为:DK496+265~DK514+786.04,全长18.52km,区段内路基总长 km,其中有五段路堤基底设计采用强夯加固,总量为 km,夯击能建议值为:点夯3000KN*m,满夯1000 KN*m。基底铺高0.5m碎石垫层。本次强夯工艺性试验地点选定在DK514+545.6~+786.04段,此段路堤地面表层为粉质黏土,厚0~4.3m;粗砂,厚0~2.7m;砂岩,层状构造,泥质胶结;片麻岩,中细粒变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片麻状构造,全风化~强风化。试验段长240.44m,宽57m,面积为13705.08m2。 二、试验目的 结合设计要求,通过强夯前后对地面标高测量及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荷载试验,经过计算分析,确定强夯施工的各种参数: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击能等。以指导后续施工作业。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DK496+265~DK514+786.04段地表为冲击平原,地形较平坦,均辟为耕地,表覆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粉质黏土,黏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局部为圆砾,下伏第三系,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砾岩。本次试验段地质情况与此类似。 四、施工设备配置及人员投入 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

强夯总结

荣成-乌海高速公路 河北徐水至涞源(冀晋界)段第21标段 高填方路堤 强夯专项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荣乌高速公路徐水至涞源段第21标段项目经理部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河北徐水至涞源(冀晋界)段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 承包单位: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合同号:LJSG-21 监理单位: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监表07 致:总监办监理工程师 现报上高填方填石路堤强夯专项方案 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方案,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高填方路堤强夯专项方案 承包人:年月日 [ ]审定[ ]转报[ ] 同意附言: [ ] 修改后再报 [ ] 不同意 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 ]审定[ ]转报[ ] 同意附言: [ ] 修改后再报 [ ] 不同意 驻地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总监办意见: 签名:年月日注:重大施工技术方案须经总监办、业主审批,一般方案由驻地办审批。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3 工程数量 (4) 4 施工总体规划 (5) 5 人员配置 (5) 6 机械配置 (5) 7路基强夯施工 (6) 7.1 作业准备 (6) 7.2 施工参数确定 (6) 7.3 工艺流程 (7) 7.4 施工方法 (7) 7.5 注意事项 (8) 8 雨季施工 (8) 9质量保证措施 (9) 10 安全文明施工 (10)

1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荣乌高速设计变更图》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JG 79-2002 5)、《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标准化指南》路基部分 2工程概况 1)概况 k99+335-k99+523高填方路堤位于保定市涞源县银坊境内,设计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分离式路基,路基宽度14.25m。填方高度大于15m的路堤清表后,先强夯处理再填筑路堤。填方路堤分成碾压后,每5m强夯一遍增强补压。 2)、地形地貌与水文 路线走廊带经过地区大的地貌单元为太行山山地,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从东至西地面高程呈逐渐上升趋势。地形地貌较复杂,河谷较发育,沟壑纵横,地形切割较强烈,路线走廊带跨越地貌单元位于来源县城周围,为山间盆地,四周高山环抱,盆地地形开阔,地面起伏不大。地貌为构造侵蚀、剥蚀低山重丘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为2m-7m碎石,主要分布与山坡山脚等地带,下伏6m-12m 强风化花岗岩,未见地下水。 3 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路基强夯工程量见下表: 表2.1 路基强夯工程数量表 桩号耕地填前夯实(㎡)高填方路堤处置(㎡)K99+335-k99+520 21418.1 29700

强夯试验段阶段性总结(加虚铺0.7m)

利用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编制依据 1、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标准、规程; 2、济邵高速公路两阶段设计施工图; 3、济邵高速公路业主及监理的函件、指令、纪要等; 4、国内已有的红泥岩填筑路基科研成果及施工经验; 5、利用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情况及数据采集成果; 6、我单位拥有的技术能力和相关资源。 二、概况 济邵高速JSTJ-07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30+50C—K34+700,全长4.21 公里,全线总挖方量约88.3 万方,总填方量约47.6 万方。本合同段所经地区主要为剥蚀丘陵地貌,相对高差大,地质复杂,表层覆盖层为强风化红色粉砂质泥岩及黄河台阶地少量低液限粘土,下部是强度较高的黄色砂岩(分布较少)和红色砂质泥岩(分布较多)为互层状(与线路成135°- 175 °斜向、坡度10°- 22 °)分布,节理比较发育。 三、试验段的作用 由于红泥岩(刚爆破出的红泥岩强度较高)具有极强的风化崩解、遇水软化、强度降低等特性,不宜作为路堤填筑材料,否则将不可避免会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滑坍等严重的工程质量病害。 济邵高速线路及周围此类岩石分布范围较广(除我标段外,其他标段也存 在此类情况)。若将沿线施工开挖的红色粉砂质泥岩全部弃 置不用,而远借其它材料填筑路基,则会大大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弃方及借方还会破坏植被及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环境保护。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处理利用红泥岩,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我项目经理部在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总公司红泥岩路基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设立了专业施工队伍,组织专门实施试验段的人员和机械设备,对红泥岩填筑路基进行了强夯处理试验段施工。 四、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段落布置 1、施工方案 强夯处理红泥岩填筑路基试验段松铺厚度按照1m 和1.5m 填筑 进行强夯的施工。 2、段落布置 (1)K34+510?K34+530松铺厚度按1.5m控制。 (2)K34+530?K34+670松铺厚度按1.0m控制。 五、通过试验段施工拟确定的技术参数 1 、路基填筑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 2、确定合适的夯实设备参数; 3、确定合适的夯点布置形式; 4、确定合适的夯击遍数; 5、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及标准; 6、正常施工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配置及施工组织管理。 六、施工进度安排 开工日期:2006 年7 月25 日 完工日期:2006 年8 月05 日 七、数据采集和人员及设备配置

强夯试验总结报告

侯禹高速公路E4合同段 路 基 强 夯 试 验 段 总 结 报 告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侯禹高速公路E4合同段项目部

我标全线均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我标在大面积强夯施工前,选取一处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实验区已进行试验段施工工作。施工前后的试验数据及技术参数进行对比总结如下:以指导下一大面积施工。一.试验段桩号: K41+787~K41+825 夯击面积为38×52米共计1976m2 二.施工机具: 夯锤选用18T、20T两个圆形截面平底锤(直径分别为 2.35、2.45米),由履带式起重机起吊并配备相应的脱沟器. 三.施工工艺: 1.强夯前对现场地质进行土的土工试验及各种原位测试,测 定土层干容重、土的含水量、天然密度、液塑限、承载力等指标,见附表1-1 2.布点:试夯前用T180推土机对地面腐质土、附着物进行 清理并平整了场地。压路机稳压后进行了白灰布点桩及护桩。第地遍按照顺路基方向8米(圆锤中对中)、垂直路基方向4米进行布设。共计布设70个点;第二遍为跳夯,补充第一遍间隙,共计布设54个点;第三遍为低能级排夯,根据实际情况错压上次夯点1/3截面进 行施工共计夯点284个点。 3.夯击业施工 (1)吊车就位按设计夯击能确定锤落距:第一、二遍夯锤

落距为:18T h=2500×1000J/18×1000×9.8=14.17m 25T h=2500×1000J/18×1000×9.8=12.7 m 第三遍满夯为低能级排夯,落距为第一、二遍的一半稍多一点,18T、20T分别为7.2 m、6.5m. 4.夯击排序 从路基边缘线向内夯击,两台机具交叉作业,夯击边缘线以设计为准. 5.每单击夯点以最后一击平均夯距量小于50mm.夯坑周围 地面不发生过大隆起时停止夯击.实测最大沉降量.然后推平第一遍夯坑后进行第二遍夯击作业,第二遍夯击完成后推平进行第三遍满夯作业,各遍夯点沉降量及总沉降量见附表1-2。 6.满夯作业完成后,对段落内施工夯点作夯后试验采集相应 数据.并汇总进行对比见附表1-1。 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强夯20米安全工作区内洒布白灰线并树立警告标志.派专 人负责协调,做到了无关人员、车辆没有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操作一线人员配戴安全帽,杜绝了夜间作业施工。 3.施工过程中每天开夯之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施工 机械正常运转。清除安全隐患。 附件:1.夯击前后试验段数据对照表1—1 2.各击沉降量汇总表1—2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试验路段概述: 我项目部计划在ZK121+000-ZK121+080段作强夯试验段,段落长度 80m 原 地面强夯面积640吊。 二、人员、设备组合: 1、人员组成 试验段由路基施工队负责施工,主要人员组成: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路基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测量工程师: 技 术 员 : 试 验 员 : 质 检 员 : 安 全 员 : 机械操作手:10名 工人:6名 2、机械配备 机械配置一览表 三、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是确定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压实度的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和质量控制方案 四、施工方案: 1、基面处理: 按照合同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清表,经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冲击压实试验段施工。 2、强夯施工: a、试验段强夯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主夯采用 锤重18t,落距11.2m,夯击能量为2000kN.m;副夯采用锤重18t,落距11.2m, 夯击能量为2000 kN. m;满夯采用锤重18t,落距5.6 m,夯击能量为1000 kN. m。夯锤底面积4m2,并设通气孔。现场夯锤重量不符时,需按实际锤重和底面积计算落距,确保达到设计夯击能量。 b、恢复路基中线并用灰线撒出强夯范围,然后标出夯点的准确位置,并测 量地面高程,强夯处理宽度为路基两侧边坡坡脚外1m范围内,即:(B+2XHXn +6m),夯点布设为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为4 m,满夯时彼此搭接1/4 (祥见下图)。 路基强夯处理夯点布置示意图(单位:) 222222

C、在处理大致平整的地表处,按土质分段取样作标准重型击实、土的液塑限、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试验。 d、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e、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定点位置的高程,如锤顶倾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f、重复步骤e,按设计规定的夯实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实。单点夯击次数一般按最后两击沉降量差不大于5cm控制,一般采用3-5击。 g、重复d~f完成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h、主夯完成后,静置72h以上,用推土机将夯坑整平,测量夯后的地面高程。 i、重新放线定位,按主夯的施工步骤d —g进行第二遍(副夯)的夯击施工,副夯能量为2000kN. m。 j 副夯完成后,静置72 h 以上,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进行最后一遍满夯,满夯能量为1000kN. m,夯后测量场地标高。 4、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第一:开夯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 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第二: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 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第三;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5、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有专人查看现场,监理派人旁站,设专人做好记录。在纵向每打完10 米左右,旁站监理应用水准仪检查一次锤击深度,以检查与记录是否相符,并根据每次的锤击变化,了解填土高度及地基强度,认真做好强夯记录。 6、施工注意事项 a桥涵台背15m范围内不得进行强夯,15m以外采用夯击能1000KN.m进行强夯, 25m以外按正常路段强夯,拱顶填高大于8m时可用夯击能1000KN.m 进行强夯。 b、应密切注意夯击中的异常变化,在构造物顶面强夯作业时,应加强观察, 一旦发现危及构造物安全时要立即停打,通知总监办、管理处、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C、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尤其是

强夯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DK1233+800?+905、DK1234+780? +875、DK1235+460 ?+495、DK1235+815 ?DK1236+980 、DK1238+340?+700段地层岩性为黏土、软塑,厚度为0?5m。该段设计为强夯处理,设计单击夯击能力为4000KN.m, 夯锤重27.2 吨,夯点中心距为5m,正方形布置,夯击遍数为4遍,最后低能量满夯2?3遍,满夯时应保证四分之一夯锤直径的搭接长度,夯击范围为坡脚以外5m。 二、试验目的 本工程的试验点选在DK1235+460?+495 之间,通过本段动力固结强夯试验,探索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本设备有关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最后在设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工艺标准。 三、项目部、作业队组织机构安排 为加强该段强夯工艺性试验的施工管理,为保证本强夯工艺性试验顺利达到计划目的,为以后大面积展开施工获得丰富的施工经验,由项目部和作业队分别设立以下机构完成管理工作。 项目部设置领导小组: 组长:秦宝和 副组长:石海 组员:李忠生尚明乾张开营郑文军刘训润邓晓荣作业队设置执行小组:组长:但友春副组 长: 吴光雄 组员:隆波谢勇钟仁红周蜀山张向纯

两小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拟定方案、施工准备、实施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制定完成工艺标准。 四、施工布置 1. 夯点个数:本次试验拟确定211个夯点,按设计要求正方形布置,间距为 5m。 2. 施工平面夯点布置(见附图) 强夯施工 (一)主要机具 1、夯锤:钢材制作,圆形夯锤,重27.2吨,锤体布有四个排气孔。 2、起重设备:专用起重设备一台,用于夯锤起吊到规定高度。 3、自动脱钩装置:用于夯锤脱钩下落。 4、推土机:一台,用做回填、整平夯坑。 (二)现场作业条件 1、按设计要求测量定位。 2、场地平整完成,设备进场道路通畅。 3、根据需要完成排水设施。 (三)工流程图 场地平整—测量按设计布置夯点—机械就位一 夯锤起吊至规定高度一脱钩一'夯锤自由下落一按设计要求重复夯击完成一个夯点"六个夯点重复上述过程4遍低能量满夯

强夯地基加固施工总结

强夯地基加固施工总结 一、施工设计 1.夯击能量 场地回填土厚3.0~8.0米,夯击能量选用E=320T/m,锤重16吨,直径2.0米,落距20米,平均夯击能量为120T/m/m2,加固深度为8.0米。 2.夯点布置 根据土层情况和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采用正三角形网格布置,三角形边长3.5米。 3.夯击点数和遍数 第一、二遍采用点夯,夯击分别为5击、4击,第三遍用低能100T/m全场地满夯。 4.间歇时间 每两遍间歇时间为7天。 二、强夯施工方法 强夯施工采用有自动脱钩装置的50吨履带式起重机,强夯施工步骤如下: 1.清理并平整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起重机就位。 3.将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若发现因坑底倾斜面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4.重复步骤3,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5.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 6.7天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夯实。 7.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三、强夯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施工过程中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作为原始记录。 四、强夯质量检测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和地基土压板竖向静荷试验三种检测方法。 1.标准贯入检测点为43个,地基承载力平均为220KPa. 2.室内土工试验取6个钻孔土样,共计18组,经地矿部广东中心实验室进行土工试验,地基承载力平均为220KPa. 3.地基压板竖向静荷载试验点三个,委托广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进行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结果,均满足地基设计承载力(180KPa)要求,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最佳夯击能 强夯时,空气被排出,土体压缩,孔隙水压上升,由于孔隙水的消散需要时间,故强夯时引起的孔隙水压可叠加。理论上最佳夯击能是有效影响深度底层孔隙水叠加至上覆土压力时的累积夯击能,应根据现场实试孔压决定,但因现场缺乏测量孔压的设备,本工程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最佳夯击能: 记录试夯时夯坑内土体竖向压缩量和夯击次数,当每击的夯击量出现由大→小→大的拐点时,说明此时夯坑底部地基土已发生侧向挤出破坏,开始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了,则这时的夯击总量即为最佳夯击能。 试夯中确定此值为8击/点,此时最后一击的夯沉量为5~7cm,在实际施工中即以此作为最佳夯击能的最后控制值。 3、夯击遍数的确定 夯击遍数国内一般为2~3遍,本工程采用三遍,即两遍点夯,一遍满夯。第一、二遍目的是处理深层;第三遍为低能量满夯,目的主要是处理表面土层尤其是夯坑之间的空隙。第三遍取落距5.8m,每点连续二击,下一夯与前一夯痕互错1/3夯。由Mênard公式可计算出满夯的有效影响深度: D=K√WH/10 =0.5√172KN×5.8m/10 =4.99m 为改善深层处的处理效果,点夯宜采用较大的夯点间距,以免夯击时在浅层形成密实层而影响夯击能往深层传递。本工程经三遍夯击后,夯击面总下沉量达900cm。 4、间歇时间 相临两遍夯击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情况而定。因本工程地表面层为含水量较低的夹砾砂粉质粘土。下卧层为透水性强的中粗砂层,故可在前一遍夯完后,将土

抛石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抛石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东XX 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安徽省铜陵市XX 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1.2.XX 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招标文件; 1.3.《公路路基施工规范》; 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1.5.《施工组织设计》 。 2.工程概况: HK0+150~HK0+281, MK1+520~MK1+660 共271米路基均处于 水塘中,变更采用抛石强夯进行处理,现将HK0+150~HK0+200、MK1+520~MK1+570两段共计100米作为试验段,以确定夯击击数与单击夯沉量的关系、累计夯沉量和隆起量的关系、夯击数与单点填料量的关系、填料量与隆起量的关系,对夯点收锤与工艺控制参数提供参考。 3. 工期安排 1、清淤抛片:2008年12月5日~2008年12月15日; 2、强夯施工:2008年12月16日~2008年12月25日; 3、堆载:2008年12月26日~2008年12月31日。 4. 人员、机械 人员配备挖机操作手8名,推土机操作手4名,压路机操作手4名,自卸车驾驶员40名,夯机操作手4名,安全防护人员2名,项

目部由XX专项负责。 机械设备表 5.试夯方案 5.1施工设计参数 5.1.1 HK0+150~HK0+200段(淤泥深约6米): 处理长度50m, 处理宽度B’=28.26+2*6tg35°=36.66m (1)点夯 单击夯击能E = 200KN*10m, 夯击有效加固深度H = 6.0m, 折减系数α = 0.5(粘质土), 夯点间距3m,梅花式布置。 (2)满夯 夯能200KN*5m,两夯之间重叠1/4,夯击3遍; 5.1.2 MK1+520~MK1+570段(淤泥深约3米): 处理长度50m, 处理宽度B’=57.24+2*3tg35°=61.44m

强夯试验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 新郑南段第三标段 强夯试验方案 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郑南段第三标段项目部 2011年2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新郑南段三标概况 1.2 强夯工程概况 1.3 工程地质条件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强夯试验方案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3 试验初始参数 3.4 试验流程 3.5 拟投入的主要设备和人员 3.6 进度计划 3.7试验质量检测项目及合格标准 第四章安全生产措施 4.1安全生产目标 4.2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章文明环保生产措施 5.1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5.2文明生产具体措施 第六章技术资料管理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新郑南段三标概况 本标段为新郑南段第三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127+200~ SH(3)131+531.4,标段长度4.33km,标段内共有各类建筑物7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1座,渠渠交叉建筑物1座,左岸排水建筑物1座,公路桥1座,生产桥3座。 本标段渠道为梯形断面,渠底宽度为23.5m,渠道内一级边坡为1:2,一级马道(堤顶)宽5.0m,外坡一级边坡1:2,二级边坡1:2.5,渠道纵比降为1/26000。全段采用混凝土衬砌,渠坡厚度10cm,渠底厚度 8cm。混凝土衬砌强度等级为C20,抗冻标号F150,抗渗标号W6。全渠段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在渠底及渠坡防渗复合土工膜下均铺设保温板防冻层。在渠道开口线与永久占地线之间设有截流沟、防护堤、林带。截流沟纵比降根据地形确定,为防止冲刷,纵比降较陡处全断面采用干砌石护砌。 1.2 强夯工程概况 本标段湿陷性黄土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次生黄土,岩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壤土(Q23)。其中黄土状重粉质壤土具轻微~强烈湿陷性,需对上部黄土状土进行处理。设计对黄土状湿陷性处理采用强夯及挤密土桩。需进行强夯处理的渠段顺轴线为桩号SH128+449.9~ SH128+603.4,SH129+388.1~ SH131+188.1,总长1953.5m,垂直于轴线范围为超出渠堤基础外边缘线3m。 1.3 工程地质条件

强夯试验段总结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段 DK526+687.95~DK527+200 路基地基处理强夯试验段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9月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适用范围 (1) 四、路基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1) 4.1路基工程概况 (1) 4.2路基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2) 4.3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2) 五、强夯原理 (2) 六、施工方案 (3) 6.1强夯试验性施工参数确定 (3) 6.2施工流程图 (5) 6.3人员、机械配置 (5) 6.4施工工艺 (6) 6.5施工控制及检测 (8) 6.6注意事项 (10) 七、试验结论 (11) 八、附件 (12)

根据合同文件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注》的要求,我合同段自2010年8月20日至2010年9月20日DK526+687.95~DK527+200段进行强夯试验段施工,试验段全长512.05m。通过试验段施工为下一步强夯地基处理大面积的施工,提供技术参数,现将我合同段的强夯试验总结如下: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地基处理强夯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 2、检验设计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 3、确定施工参数、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为大面积施工和今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TB10414-200 3、J285-2004 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三、适用范围 本路基基底处理施工技术方案适用于中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段DK501+600~DK530+000范围内的路基基底处理。 四、路基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4.1路基工程概况 试验段里程为DK526+687.95~DK527+200段,全长512.05m。位于壶关县山前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裂构造。无地表水,地下水埋深较深。表层黄土湿陷性系数在0.018~0.044之间,属Ⅲ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精)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2、试验段概述: 我项U il?划在DK121+000-DK121+080段作强夯试验段,段落长度80m,原地面强夯面积640m2o 2、人员、设备组合: 2、试验段111路基施工队负责人、主要人员组成: 项U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路基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测量工程师: 技术员 试验员: 质检员: 安全员: 机械操作手10名 工人6名 2、机械配备 机械配备一览表 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台)备注

强夯机QUY40 在施工前同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夯锤及脱钩位置

平地机 P Q190 1 三轮压路机 18t 1 振动压路机 20t 1 装载机 ZL5O 2 洒水车 6000L 1 3、试验U 的: 试验U 的是确定夯锤质量、夯击次数、 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和质量控制方 案。 4、施工方案: 基面处理: 按照合同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清表,经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冲 击压?实试验段施工。 2、强夯施工: A 、试验段强夯施丄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主夯采用锤重 18t,落距11.2m,夯击能量为2000kN-m ;副夯锤采用锤重18t,落距为11.2m, 夯击能量为2000kN-m ;满夯采用夯重28t,落距5.6m,夯击能量为lOOOkN-mo 夯 锤底面积4^2,并设通气孔。现场夯锤重量不符时,需按实际锤a 和底面积计算 落距,确保达到设计夯击能量。 B 、恢复路基中线并用灰线撒出强夯范然后标出夯点的准确位置,并测量地 面高程,强夯处理宽度为路基两侧边坡坡脚外Im 范W 内,即: (B+2xHxn+6m),夯点布设为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为4rn,满夯时彼此搭接1/4 (详见下图)。 进行标定。 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压实度的

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试验段目的 (1) 4、施工组织安排 (1) 5、强夯施工机械选择 (2) 6、强夯施工过程 (2) 6.1 施工工艺流程 (2) 6.2 施工准备 (3) 6.3点夯 (4) 6.4 满夯 (8) 7、质量检测及结果 (9) 8、总结 (10) 9、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10) 10、质量控制措施 (11) 11、安全环保措施 (11) 附件一: (12) 附件二: (15)

强夯工艺性试验施工总结 为了顺利的进行本标段强夯地基处理施工,在试验的基础上完善施工组织、质量管理、施工工艺等各方面的内容。MHTJ-11标在DK541+400-DK541+440段进行强夯工艺性试验。利用本次试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的组织实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方法,给后续强夯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1、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4)《蒙华浩三施路通-29》; (5)《蒙华浩三施路-516》。 2、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可看出,DK541+400~DK541+700段为为Ⅲ级(严重)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处理加固方式为强夯。 DK541+400~DK541+700段位于汾河三阶地,阶面平坦开阔,局部冲沟发育, =130~170kPa,线路湿陷系数σs=0.022~0.061,湿陷厚度18.0m~21.5m,σ 以填方通过,中心最大填高10.70m,边坡最大高度为10.82m。 3、试验段目的 (1)确定强夯施工工艺参数; (2)验证所选机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4、施工组织安排 (1)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分工见表4.1.1。 表4.1.1 工艺性试验领导小组人员分工表 序号姓名职务负责内容备注 1 胡军伟技术负责人技术指导 2 马明全安全总监施工安全 3 赵志华质量总监质量监控 4 任晓飞试验室主任试验检测 5 张金祥环保部长环境保护监控 6 邓能云测量队长控制点放样及标高测量 7 徐尚祥管区长施工过程协调、管理

强夯地基基础方案

宜昌求索广场项目 强 夯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武汉市环艺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0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技术指标及参数 (1) 四、施工准备 (2) 五、施工方案 (5) 六、质量控制要点 (6) 七、安全管理措施 (8) 八、安全保护措施 (10) 九、应急预案 (11) 十、文明施工措施 (1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东站片区秋雨台南部地块,是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文化广场景观工程,本项目红线总面积约为126503.82㎡,其中绿化面积为55711㎡,水体面积17778㎡,硬质面积53015㎡。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宜昌求索广场项目施工图 3、求索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6、《城镇道路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三、技术指示及参数 1、锤重与落距:采用锤重15t与落距20m,或锤重20t与落距15m。 2、第一遍点夯单击能为3000KN·m,每遍6~8击;第二遍点夯单击能为2500KN·m,每遍6~8击;第三遍为满夯,满夯单击能为1000KN·m,满夯搭接三分之一锤。 3、第一遍点夯间距为5×5m,每二遍点夯呈梅花状插在第一遍点夯之间,间距为5×5m;第三遍为满夯。 4、单点夯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