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

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

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
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及医疗保健服务相关措施

依据《护士条例》第十三条的相关内容,特制订我院护士医疗

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保障护士职业可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

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等。

1.医院为员工职业防护提供保健用品,如手套、医用口罩、帽子、工作服、工作鞋、防渗漏工作服(围裙)、护目镜、防毒面罩、铅衣、铅屏风等职业防护器具,特殊情况下提供防护服。

2.特殊岗位的护士,如从事直接接触有毒物质的放射科护士、

肿瘤科护士、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感染科护士、急诊医学科护

士等,医院按国家规定给予特殊岗位津贴。

3.放射科护士,工作中按规定佩带个人辐射剂量检测计,每半

年定时检测并记录入档案,禁止超剂量、长时间在辐射环境下工作,个人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放射假。定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每年一次。

4.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建立护理人员的健康档案,为护理人员提

供每1-2年一次的免费全面身体检查。

5.护理人员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育假、探亲

假等休假。

6.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职业暴露或危险时,有相应的报

告制度、流程及处置方案,必要时可根据身体状况及个人意愿暂时

调整或调离相应的工作岗位。

7.医院为护理人员购买医疗保险,保障护理人员在生病、住院、生育时的医疗保健的需求。

护士岗位意外伤害的处理规定

为了加强在岗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特制订护理人员意外伤害处理措施如下。

一、发生针刺伤:①轻轻的挤出血液,并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刺伤表面,用碘伏消毒伤口。②察看刺针接触过哪些病人,检查病人的健康状况(察看病人病历记录与检查),是否属于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③如果发现有通过血源性传播的疾病,应咨询相关专家,尽早给予注射免疫制剂,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护理部、院感科、填写登记表。④根据专家的意见,定期进行检查治疗和随访。

二、发生人身伤害: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不能与患者或家属发生肢体冲突,不能出现过激语言和行为。若受到患者或家属人身攻击,在保护自已的同时,立即报告保卫科。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 1、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医院健全医疗保障险管理制度由医 务科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 2、医院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正本、对优质服务便民措施、 常用药品及收费项目价格进行公示为就医人员提供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3、医院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热心 为参保人员服务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 4、医院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应认真核验就诊人员的医疗保险离休干部 病历、社会保险卡及医疗保险证以下统称“证、卡” 为保证参保人员治疗的连 续性和用药的安全性接诊医师应查阅门诊病历上的前次就医配药记录对本次患 者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明确记录。参保人员因行动不便委托 他人代配药的由被委托人在专用病历上签字。 ? 5、医院严格遵守药品处方限量管理的规定急性病3-5天、慢性病7-10天、需

长期服药的慢性病30天、同类药品不超过2种住院病人出院时不得带与本次住院 病情无关的药品。 ? 、严格掌握参保人员出入院标准及时办理出入院手续。不得将不符合住院标准者 收治入院严禁分解住院和挂床住院。 ? 7、医护人员要核对参保病人诊疗手册如发现住院者与所持证件不相符合时应及时扣留相关证件并及时报告医务科严禁冒名顶替住院。? 8、做好医保病人入院宣教和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按要求签定医保病人自费项目同意书因自费药品或检查未签字造成病人的费用拒付则由主管医师负责赔偿。? 严格控制住院医疗总费用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的普通医保病人、肿瘤病人的人 均费用指标严格控制好费用超标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包括临床医技科 室。 ? 10、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各科室要按照医院制定各科药品比例指标进行控制严格 控制自费药品比例原则上不使用自费药品超标药品比例也将纳入当月院考评。? 11、严格内置材料及特检、特治包括价格在500元以上医用材料审批工作要 求尽可能使用国产、进口价格低廉的产品。各医保中心包括外地医保要求医师 填写内置材料审批表到医保办审批后才能使用急症病人可以先使用后审批术后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实用版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合同 甲方(医院): 法定代表人: 乙方(社区居民): 身份证号: 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在疾病预防、保健、基础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优化卫生服务结构,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推行“片医负责制”这一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并制定一些列便民、惠民政策,本着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签订本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甲方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免费为乙方建立规范的家庭健康档案,指定片医小组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给以综合评估并进行保健指导、健康教育,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二、甲方为乙方家庭成员中的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人群免费提供重点预防保健服务。 三、甲方每季度至少免费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引导乙方家庭成员学习与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健康技能,印刷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宣传材料,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年免费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宣传资料。 四、如乙方家庭成员患病需要治疗,甲方负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如需转诊,负责联系转诊医院、介绍医生等,并做好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工作。 五、甲方随时提供电话健康咨询服务,并负责乙方用药指导。 六、甲方为乙方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并根据需求上门进行卫生保健服务。

七、甲方为乙方妇女儿童每年免费提供一次保健服务。 八、甲方为乙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 九、甲方对乙方家庭中高血压患者,每年免费提供至少4次随访。测量血压、体重、心率等,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十、甲方对乙方家庭人员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每年至少4次随访。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体重等,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十一、甲方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免疫程序,对乙方家庭中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并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十二、乙方到甲方就诊不收挂号费、治疗费及检查费优惠 %。 十三、为保障医疗安全,原则上甲方不到乙方家中或其它非医疗场所实施各项侵入性治疗,特殊情况需要实施时,甲方应告知不良后果,同时签订“家庭治疗知情同意书”。 十四、乙方为甲方提供家庭成员真实、有效、完整的健康信息,未经乙方允许,不得泄露乙方的任何个人信息。 十五、其他 1、本协议一式二份,协议各方各执一份。各份协议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经各方签署后生效。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临洮县中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甘肃省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承担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举证责任。 三、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查对制度、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等有关制度和规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卫生部、甘肃省卫计委、定西市卫生局关于医疗技术准入有关规定,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和医师、护士的执业行为,执行医院有关规定。 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当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解答其咨询;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要让病人对手术、麻醉、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条款,新开展技术项目及某些非常规治疗项目风险了解清楚,并于检查或治疗前履行患者同意签字手续。

六、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病历和实物封存和保管。按规定保管和复印病历资料,严格遵守病历回收和病历借阅制度。 七、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做好患者死亡后尸体处理和尸检。凡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患者死亡原因有异议的,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冷冻的尸体可延长到7天,并有死者亲属同意签字。 八、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班医务人员及科室领导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九、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争议时,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报告,并按规定向市卫生局报告。 十、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要积极做好患者或亲属的解释,化解矛盾,并主动配合医院处理善后工作。 医疗风险预警、防范、追溯机制 一、意义: 在门诊、住院、出院、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卫生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

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式_王小万

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式 王小万1,刘丽杭2 (1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1中南大学行政与政治管理院,湖南长沙410078) [摘要]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式是近20年来国际卫生服务研究领域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卫生服务研究模式。该模式主要运用于研究分析影响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等的相关因素。目前该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影响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等各特殊人群的卫生服务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这一模式的完善过程,这对促进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卫生服务;行为;可及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63(2003)08-0500-03 Behav iora 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Wang Xiaowan,et al.//The C hinese Health Serv ice M anagement) 2003;19(8):500~502 Abstract Behavi oral model of heal th service utilization developed by Dr.Andersen has been a kind of model for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tha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nternational heal th care in recent20years.T his model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some factors related to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nd medical cost.At present,this model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related to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nd medical cost among special population,who are low-income population,children,women and the e-l derly and so on.T 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 ment of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which would be helpful for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in China. Authors c addres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Zhong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Province,P.R.China. Key Words Health service Behavioral model Accessibility 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式(The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s Use)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Andersen博士在1968年创立,认为一个人在决定是否利用医疗保健服务时主要受到预置(Predisposing)、能力(Enabling)、和需要(Need)三个方面的因素,预置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变量,以及医疗保健的态度与信念;能力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在需要(健康状况、失能或诊断)的刺激下,预置和能力因素就构成了决定人们是否寻求医疗保健服务的条件。该模式在研究分析影响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近20年来国际卫生服务研究领域中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卫生服务研究模式。目前,该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影响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等特殊人群的卫生服务研究,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低收入人群、儿童、妇女、老年人、HIV阳性者以及口腔保健等领域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利用与医疗费用研究[1,2]。 Andersen博士的模式自1968年被提出,至今已约30多年的历史,并广泛地被卫生经济学家或心理学家所接受。尽管其模式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还在继续完善,但是,正是由于该模式跳出了其它模式仅以个人主观爱好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尝试以系统理论来研究可能影响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行为,兼顾了理论上的完整性和实证上的可行性,因此,该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居民求医行为与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以及医疗保险等研究领域。 在1995年,Andersen博士又对此模式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个 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6精神,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改革,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在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机制。 第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以县区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县(区)、乡镇政府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各项任务。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当地重 点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设置专门 的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建立县 (区)、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急 处置整体联动机制。 第三,加强乡镇和村级农村卫生人员 业务技术培训,保持农村卫生技术队伍相 对稳定,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并提高 其防治和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 同时,要建立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 支援农村制度,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 设备支持等,帮助农村卫生机构提高服务 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第四,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 制改革,使现有的以医疗为主,逐步转化 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 保健等服务。在发挥市场机制,建设社会 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同时,建立传染病 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网络。 第五,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并将传染 病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经费列入财 政预算,保证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突发 事件应急处置的设备、设施、药械的正常 使用和储备,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 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全面提高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的工作效能,使具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体系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应 有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3-06-05 (责任编辑方晓明) # 500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第8期(总第182期)=社会医学>

护士医疗保健服务、应急设备仪器管理制度

通知 各科室: 现将医院《护士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和《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应急管理预案》印发你们,请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并落实。 附件:1、护士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 2、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 3、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 4、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应急管理预案 护理部2017年2月

附件1:护士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 1、护士享有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医院无条件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卫生防护措施。 2、医院在防范护士职业健康危害的同时,还为护士提供医疗保健措施,以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的程度。如:在易感染传染病的工作岗位或者传染病高发期,给予必要的免疫接种或者采取提高免疫力的其他措施。 3、医院对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按照法律、法规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补助。 4、医院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季度进行一次个人剂量监测,每年查体一次。 5、护士工作中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6、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确保一旦发生职业危害,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用以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程度。 备注:职业病患者享有的权利(1)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国家规

定的职业病待遇;(2)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患者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3)职业病患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权向医院提出赔偿要求;(4)职业病的确立应按照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执行。 附件2: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 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镇卫生院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镇卫生院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师对待医保患者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原则。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严禁超量开药、 (二)严格掌握入院标准,对照医保IC卡或身份证核实患者身份,杜绝冒名顶替。留其医保IC卡或身份证复印件存病历备查。不得无故推迟出院、随意转院。严格执行医院分级管理制度中禁止跨科住院的规定,否则费用由相关科室承 (三)临床诊治中应遵循先做一般检查和治疗,再按适应症做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原则。充分参考和利用其它定点医 (四)认真履行对患者告知义务,保护其知情同意权。凡使用乙类目录药品、自费药品及100元(含100元)以上的单项检查(如:CT、彩超等)、200元(含200元)以上的单项

物理治疗不予支付和部分支付的医疗服务项目,必须征得参保人员或家属同意并在“参保病人签字单”上签字后方能实施,否则参保人员有权拒付相关自负费用。急救时病人无法签字且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医生应在事后尽快通知参保人 (五)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用材料的使用管理,在使用贵重材料时(1000元以上),必须报医保科审批,未经审批的贵重材料不予支付。严格执行医保对一次性卫生材料限价准入制度。凡需到其它医院做的检查、化验、治疗项目,必须填写《安阳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审批表》,报医保 (六)对于外伤病人,要认真核查受伤原因,病历中要写明受伤原因、受伤地点及受伤部位。若工作人员故意隐瞒,改写受伤情况,病历中书写不详实,其费用医保中心不予支付 (七)严格执行单病种限价规定,严格执行医保药品部分限制适应症的规定,严格执行医保药品商品名价格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住院超过90 (八)参保人员出院时,只准带与病情有关的继续治疗药品,出院带药量一般为一周量,特殊情况下(指出院时病情较入院时无好转或加重),最多不得超过两周量。总带药种类原则上在三种以内,特殊情况下(指出院时病情较入院时无好 (九)合同内容:乙方(医院)以下情况发生的医疗费用, 1 2、挂名住院(住院参保人员不在医院接受治疗或夜间不住 3 4、由于人为因素输送到甲方的计算机信息与乙方的计算机 5、非医疗保险支付项目对应成医疗保险支付项目、使用数 6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服务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服务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下。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等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推动杜区医师进家庭,以每个团队中的全科医生为组长,分片负责,覆盖责任社区的全部家庭,落实管理责任制。 2、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为导向,深入社区,走进家庭,服务群众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面向社区居民,重点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服务中要树立爱心、耐心、细心、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主动、连续、人性化的综合服务。 3、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统一。 4、在责任社区向社区居民公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人员的姓名、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热线等,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时间。 5、为责任社区的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60%以上)。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内居民基本情况和主要健康问题,做到明确管理范围(居委会数、户数、重点管理人员群);实行信息动态管理,实施高危行为干预和家庭的健康促进计划,为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服务。 6、实施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按照慢性病管理规范,制定管理方案,提供规范服药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7、充分发挥老年保健服务功能,对建卡对象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不少于四次家庭访视和保健指导。对65岁以上老年人入户率达到60%以上。为老年人开展义诊、体检,宣传保健知识。 8、根据各个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具体落实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按规定开展传染病的防治、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各项工作。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9、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充分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准确收集、统计、分析、上报社区卫生服务相关信息。 10、发放关爱优惠卡。落实“三特三优先”,为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定群体发放优惠卡,提供优先出诊、优先建立家庭病床及优先健康教育指导。 11、认真做好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综合运用门诊、咨询、出诊、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实行中心、站点和家庭“三站式”服务,进行疾病筛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对不适宜在社区治疗的疾病,及时转往上级医院;对已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等。 12、与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建立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遇到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3、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医疗服务规章制度

医疗服务规章制度 【篇一: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诊所规章制度 一、注射室工作职责 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护士应掌握常用注射药的药理 作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对病人要热情、体贴,注射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取得合作,并 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禁止使用该药。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如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意外应及时进行 处理并通告医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 一人一针一管。 6、准备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及时补 充更换。 7、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定期细菌培养。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合格产品。 2、根据消毒目的选择适宜的消毒药械和处理方法。 3、注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度)。 5、加强消毒效果监测。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体表面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用“84”消毒液拖地。 三、医师工作职责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2、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及 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仔细的检查。

4、医师必须认证填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代治疗方 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5、医师应根据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据处方。 6、根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的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和社区 健康诊断,做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宣传工作。 7、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8、负责社区的健康咨询门诊工作。 9、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 (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加强学习,牢记宗旨,热爱本职。 2、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责任心强。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1、平等对待患者,做到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患者。 2、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三)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服务热情周到,态度和蔼可亲,无“生、冷、硬、顶、推、拖”现象。 2、着装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规范。 3、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遵纪守法,廉洁行医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 2、坚持廉洁行医,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严格执行《十不准》规定。 3、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不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 促销,不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4、遵守规定,不私自外出行医。 (五)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2、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措施。

医疗保健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保健技术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完善新技术的准入、评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第18号])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技术服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应当是核准的执业诊疗科目内的成熟医疗技术,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医务科负责全院常规医疗保健技术的管理。 (二)不得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术; (三)各科不得使用在临床应用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 (四)对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特许批准范围的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必须遵循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医院与医师应按照法规要求报批,未经批准的医院与医师严禁开展此类技术服务。 (五)进行的医疗技术科研项目,必需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批准。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六)各科建立完善的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二、各科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报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后方能实施开展,要求:

(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须与我院的等级、功能任务、核准的诊疗科目相适应; (二)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与设施及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 (三)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三、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档案 (一)对新开展的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二)建立新开展的医疗技术档案,以备查。建立诊疗规范及质量考核标准新技术、新业务在临床正式应用后,及时制定发布临床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及质量考评标准,并列入质量考核范畴。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我们要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个方面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基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产物科、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挂号交费合一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⑷、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⑸、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10号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9月25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三)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六)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制订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及流程

病房医师基本服务制度 1、主管医师必须明确告知患者自己的姓名,患者入院后及时查看,了解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开医嘱并于8小时之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请示诊治意见。 2、按要求及时完成住院病历。病历记录文字要求清楚、整洁、无涂改,需要更改时应划双线、签字、注明时间并将改写内容注在旁边。病历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诊断、手术应按照统一的ICD 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等医保性质患者,如需特殊检查、治疗及应用贵重药品者,必须事先经上级医师同意后,按医保要求与家属谈话签字并审批表审批后执行。 4、认真及时查房并书写病程记录,必须明确体现三级医师查房,并详细、准确记录。 5、及时、认真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让家属和患者能真正成为治疗的主体。 6、尽快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术前由术者或主管上级医师向病员或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及其并发症,并完成手术签字;还应按医院要求完成委托书、有创检查、某些特殊检查及输血同意单。

7、较大手术者(急诊手术除外)需提交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并请上级医师审核,要求所有手术写“术前小结”。 8、对全科查房及术前讨论,各级医师应做好准备,如:病历、术前讨论记录单、各种检查报告、影像学检查片子、所需检查器材等,并告知患者等待检查。 9、术后主管医师应向主班护士交代手术经过,并尽快完成术后记录的书写,上级医师向家属交待病情。 10、术后患者合理用药,严格按各科室规定或各专业组规定使用,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操作及一次性用品准确、严格记账,做到不多记、不漏账。 11、患者出院,主管医师应在48小时内完成病历首页的填写及诊断证明(因报销需要部分资料在患者出院时应立即完成),出院带药必须严格按要求开具处方。 12、全体医师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或早退,有病、有事须向科主任请假。每日上午8:00按时参加早交班,各级医师各尽其责,遵守岗位责任制,完成查房、手术等医疗工作。 13、值班医师坚守岗位,若因会诊、出诊等需离开病房应告知科主任及当班护士;负责会诊患者的会诊工作,完成急诊病历记录。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协议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协议 甲方: 乙方:户主 家庭成员、、 乙方家庭住址: 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在疾病预防、保健、基础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优化卫生服务结构,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曲靖华府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推行“片医负责制”这一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并制定一些列便民、惠民政策,本着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签订本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甲方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免费为乙方建立规范的家庭健康档案,指定片医小组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给以综合评估并进行保健指导、健康教育,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二、甲方为乙方家庭成员中的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人群免费提供重点预防保健服务。 三、甲方每季度至少免费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引导乙方家庭成员学习与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健康技能,印刷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宣传材料,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

处,每年免费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宣传资料。 四、如乙方契约人员患病需要治疗,甲方负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如需转诊,负责联系转诊医院、介绍医生等,并做好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工作。 五、甲方随时提供电话健康咨询服务,并负责乙方用药指导。 六、甲方为乙方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并根据需求上门进行卫生保健服务。 七、甲方为乙方妇女儿童每年免费提供一次保健服务。 八、甲方为乙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 九、甲方对乙方家庭中高血压患者,每年免费提供至少4次随访。测量血压、体重、心率等,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十、甲方对乙方家庭人员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每年至少4次随访。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体重等,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十一、甲方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免疫程序,对乙方家庭中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并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 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本院医保工作,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保证我院医疗保险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省、市、区医保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门诊管理 1、参保病人来院就诊应持医保卡和身份证及病历本到窗口挂号,各窗口工作人员应主动询问是否为参保人员,校对医保卡与证历本是否相符。 2、就诊医生应按照医保有关规定,对就诊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杜绝冒名就诊。 3、检查、治疗、用药要按规定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属“特殊病种患者”应主动出示专用证历本,医师亦应主动询问;符合规定病种的检查、治疗及用药应记在规定病种病历中。 二、住院管理 1、参保人员住院时病区医师或护士首次询问病史一定要问清参加医保类别,并进行身份验证,杜绝冒名住院;外伤病人医师一定要详细询问外伤的原因、地点,杜绝交通事故、自杀、自残、打架斗殴、职工工伤列入医保住院范畴,同时填写外伤登记表,登记表上须有单位或街道、村委证明盖章。 2、收费项目必须与医嘱相符,有费用发生的检查项目,要把检查结果附在住院病历中,保持病案的完整。

3、期间需审批的药品、治疗及诊疗项目,使用前(除急诊外)均需审批;属自理、自费的项目,医师在使用前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或填写知情同意书),请病人或家属签名后生效。 4、费用必须按明细输入,不得按收费大项输入(如检查费、治疗费、材料费等);自费项目不得用其它项目名称替代收费。 5、出院带药根据病情,一般不得超过15天量(按住院用量计算)。规定病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炎、肺结核、出院带药不超过一月量。出院后需做的各项检查、治疗,包括换药、都不得记入病人住院费用中。 6、出院时护理部均应出具出院的疾病诊断,不输入出院诊断一律不能结帐。 三、卫生材料审批管理 1、医用卫生材料的临床使用需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已经批准的除外)。 2、审批流程: (1)由临床医生填写“新增卫生材料采购申请表”,表中材料名称、规格、用途、材料生产单位、代理单位、需要数量、参考单价等项目需填写完整,科主任签署意见。 (2)财务科根据《贵州省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由物价员审核并签署意见。 (3)医保办根据《贵州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中的相关规定,由医保经办人员审核并签署意见。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一、社区医疗服务 1.社区常见病的门诊医疗,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2.设立家庭病床。 3.上门服务:电话预约,送医送药上门。 4.急救服务与转送。 二、社区中医康复服务 1.病后恢复期家庭康复指导。 2.中风后遗症功能康复的中医指导。 3.精神病康复的中医指导。 4.其他慢性病康复的中医指导。 5.残疾人功能康复的中医指导。 三、社区预防保健 1.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重点人群进行系统管理,尤其是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人群。 2.儿童计划免疫服务,为0—6岁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 3.儿童健康检查、听力筛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4.托幼机构、学校卫生、中小学生保健。 5.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 6.中老年人社区保健。 7.社区卫生中医防病指导(包括慢性病、传染病管理等)。 8.精神病防治和管理,为辖区内诊断明确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

案。每年提供至少4次随访,进行咨询服务、康复和治疗指导、中医保健。 四、社区健康教育服务 1.社区常见病的防治及中医指导宣传教育。 2.普及卫生知识,指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3.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4.举办公众健康咨询和宣传活动。 5.每月举办1次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指导,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中医内容健康教育。 五、社区传染病报告及处理服务 1.社区传染病疫情有效监测和及时报告。 2.社区内肺结核、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及时转诊、随访和健康管理、中医指导。 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1.新生儿访视服务。 2.免费体格检查:1岁以内检查4次,1—2岁检查4次,3—6岁检查4次。 3.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 4.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中医健康指导。 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1.孕期中医保健服务和产后中医指导。

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 一、政策环境 民营医院是指由社会资本出资兴办的医疗机构。一直以来,中国对医疗机构实施国有管理,国有公立医院由当地卫生部门直接管辖,设立民营医院必须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虽然政策没有限制民营医院的设立,但各地卫生部门出于种种原因很少批准民营医院的设立申请。自2001年起中国开放医疗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后,民营医院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依然面临着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以及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直到2009年新医改以来,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院进入的政策壁垒逐渐消除。历年来出台的主要政策包括: (一)2009年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规范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条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二)2010年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公立医院转制的范围、条件、程序和配套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院; (三)201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 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合理确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税收和价格政策,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改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外部学术环境,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土地政策,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变更经营性质的相关政策。 (四)2012年出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