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内容

1、翻译和文学翻译

的界定

讨论题

1) 15位名家的说法有何异同?

2) 你是如何看待翻译和文学翻译的?

一、翻译定义

宋代僧人法云:"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

朱自清:"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说的译,就是拿外国文翻译成中国文。"

徐永煐:"翻译是译者用的一种语言(归宿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另一种语言(出发语言)表达的思想。"

贺麟:"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翻译乃是译者(interpreter)与原本(text)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ication),其中包括理解,解读,领会,翻译等诸多环节。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translation),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

前苏联语言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用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处来。"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

美国语言学家莱曼:"'翻译'(translation)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材料转变成另一种(语言材料),而尽可能保持原来的语言模式--语音上的,语法上的和语义上的,以致风格上的。"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 奈达(Euqene Nide):

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Translating consisi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e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奈达的界定不仅说明了翻译的实质,而且较之于其它定义,更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明确了要译的是信息,即意义与风格;(二)指出了原文与译文应当是等值的(equilent);(三)暗示了原文与译文的等值只可能是相对的(closest);(四)考虑了译文的可接受性(natural).

二、文学翻译定义

茅盾: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加切奇拉泽(前苏联译论家):

文艺翻译是把用一种语言写成的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创作出来。

叶廷芳(浙江衢县人,1936年生;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翻译家):文学翻译,严格说来,它是所有翻译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科学思维的产物,而是心灵

与缪斯结缘的一种审美游戏。

张今(河南大学教授):文学翻译永远是一门艺术;文学翻译是文学领域内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杨武能(四川大学教授):

文学翻译即阐释,是指译事活动的总体和本质。这是一种特殊意义的阐释,它是不同于一般的解释和学理性的阐释,因此必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总体上,它是完整的全面的;

2)在内容上,它是深刻的;

3)在形式上,它是直观的和演绎的;

4)从译者方面看,它是主动的和积极的;

5)从原著和作者看,它是相对和发展的。

许钧(南京大学教授):文学,是文字的艺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字中,又有文化的沉淀。文学翻译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艺术再创造活动、跨文化交流活动,涉及到语言、艺术审美、文学所具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等等问题,比如:是致力于原作文字形式转换的对等,还是寻求艺术效果传达的近似?是异化还是归化?如何处理协调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关系?如何发挥翻译主体的作用并保持客观性?

郑海凌(北师大教授):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补充内容:翻译理论介绍

公元前至十九世纪末西方文艺学派翻译观简介

1、西塞罗(Cicero)

西塞罗(公元前106-43),此人多才多艺,兼翻译家、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和修辞学家于一身。足迹遍布罗马、雅典等地。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译有荷马的《奥德赛》、柏拉图的《蒂迈欧篇》、色诺芬的《经济学》、阿拉图斯的《论现象》等希腊名著行世。西塞罗的翻译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著作,即《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论善与恶之定义》中。他认为,译作应当超过原作。他主张翻译也是文学创作,译文一定符合译入语的习惯,这样才能打动译文读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活译,而不能采取缺乏技巧表现的直译。他还认为,原文与译文都是人的语言,因此其修辞手法往往有相似之处。他在《论善与恶之定义》一书的第五卷第14章中说道:

"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来进行翻译的,保留相同的思想和形式

。。。。。。,但却使用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没有必要

在翻译时字当句对,而是保留了语言的总的风格和力量。因为,我认为不应当像数钱币一样把原文词语一个个'数'给读者,而是应当把原文'重量''称'给读者"。(I did not translate them as an interpreter ,but as an orator ,keeping the same

ideas and the forms, or as one might say, the "figures" of thought, but in language which conforms to our usage. And in so doing, I did not hold it necessary to render word for word, but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For I did not think I ought to count them out to the reader like coins, but to pay them by weight, as it were.)

2、贺拉斯

贺拉斯(Horace 公元前65-8),罗马帝国初期著名诗人和批评家。早年在罗马和雅典受教育。从过军,当过小吏。西塞罗的文学批评和理论对其有较大影响。其翻译观点主要体现在《诗艺》一文中。他主张用灵活的方法进行翻译,不要跟在原文后面亦步亦趋地模仿原文的语言,否则,便会作茧自缚,很难译出优秀的作品。他有一句名言,常为译者广为引用。此言为"忠实原作的译者不会逐词死译"(do not be a literal translator, faithfully rendering word for word)。

3、哲罗姆

哲罗姆(St. Jerome 331-420),著名神学家。他12岁便赴罗马修习文法、修辞和哲学。后在各地旅行达20年之久,最后定居于伯利恒。他精通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且对《圣经》和基督教传统有过人的理解。他在翻译实践中最大的成就是主译了拉丁文《圣经》,即《通俗拉丁文圣经》。其翻译观点散见于他的书简与译文序言中,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

(1)不能固守"字当句对"一法,该灵活时须灵活。

(2)文学翻译不同于宗教翻译。前者须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

文的意思。

(3)正确的理解产生正确的翻译。

哲罗姆甚至还认为翻译家就像一个"征服者",有权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作出"外为我用"的处置。

4、泰特勒

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泰特勒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历史教授。1770年改行当律师。有著述与译作行世。1790年出版《论翻译的原则》一书。内中提出了翻译必须遵守的三大原则: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nal.)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有的通顺。(The transla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tion.)

泰特勒认为这三大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要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就难免偏离原作的笔调;但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因笔调而偏离思想;尤其不能因译笔的流畅而牺牲原作的思想和笔调。

佳译欣赏

例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孔经》

今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杨伯峻译):

知道归宿之所在,然后言语行动有一定方向,言行有了一定的方向,然后心志能够清静,不胡思乱想;心志清静了,然后能安宁闲适,不乱不躁;安宁闲适了,然后能考虑周详,瞻前顾后;考虑周详了,然后能有所收获。

任何物体都有根本和末节,任何事情也有终结和开始。知道什么该先,什么该后,就接近于最合宜的程序和目标了。

英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Jams Legge 理雅各译):

The point where to rest being known, the object of pursuit is then determined; and, that being determined, a clam unperturbedness may be attained. To that calmness there succeed a tranquil repose. In that repose there may be careful deliberation, and that deliberation will be followed by the attainment of the desired end.

Things have their root and their completion. Affairs have their end and their beginning. To know what is first and what is last will lead near to what is taught in the Great Learning.

-----The Test of Confucius, The Great Learning

辜鸿铭认为理雅各是一位"对中国经书具有甚为渊博而死板知识的学究"。

顶真:一种修辞手法,用前面的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文的起头。Rhetorical device calling for a sentence to begin with the last word or phrase of the previous one, e.g. the poem

例如: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A Song of White Clouds - Farewell to Liu Shiliu Who Is Returning to the Mountains

By Li Bai

Mountains in Hubei and Shaanxi are mantled in white clouds.

White clouds go with you everywhere.

Everywhere they go with you;

You enter into mountains in Hubei,

And with you the clouds cross the Xiang River.

Over the River of Xiang,

Where the hermit lives,

The white cloud is waiting for you.

例2、翻译:一门阐释的艺术

一、何谓阐释

"释"与"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国语·吴音》载:"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其中的"释"即是译,又明代张自烈所撰《正字通》称古时解释经义亦谓之译,再者,"释"可读作"译"。如嵇康《琴赋》:"其康乐者闻之,则欤愉欢释。"其中"释"便要读作"译",意与"怿"同,作喜悦解。这样一来,"释"与"译"之间,似乎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微妙关系。由此可见,所谓翻译,实乃一种解释或曰阐释。尤其在文学翻译当中,这种阐释还包括有下列深刻的含

其一,译者必须理解原作的表层意蕴或曰语义层。

其二,译者必须熟知原作的表现手法,即外在形式,其中包括原作的遣词、造句、音韵、节奏、修辞以及由此反映出来年写作风格、文体色彩等等。

其三,译者必须探索原作的深层意蕴,即作者的情感或曰原作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味或神韵,甚至通过译者的心理投射,对原作者未意识到的"弦外之音"进行新的挖掘和开拓。

其四,译者在上述基础上,必须将自己感受过、体验过的原作经过心灵的"反刍",然后如春蚕吐丝一般地吐现出与原作相适应的文字,从而使译文与原作产生相对应的效果。

因此,这种阐释完全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操作过程,而是一门升华了的艺术。尤有甚者,在译同一原作时,不同译者均有各自的聪明才智,能运用阐释这门艺术将原作表现得意足神完,妍美生动。

二、用不同的语体阐释同一散文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的散文风格素以凝练有力著称,他往往以最节省的笔墨表达其丰繁的思想。如《论美》一文中的一段:

Beauty is as summer-fruits, 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 and cannot las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nuntenance; but yet certainly again, if it light well, it maketh virtues shine ,and vices blush..

窥一斑而见全豹。培根的写作风格无不一一体现在这段文字之中。长长一句英语,被标点符号截为九个小节,简短有力的特色便跃然纸上,这是一;接着又用一个个的连接词语如which, if, and, but 将短句、短语紧紧连在一起,行文流畅紧凑,这是二;第三,文思缜密,由物及人,由此及彼,可谓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如何将原作的这种风格通过阐释再现于译文之中,实非易事。

且看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和青年学者何新的译文。

王译:

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要之,年少而美者常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虽然,但须托体得人,则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

何译: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忍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两译阐释的语体明显不同。王译为文言体,何译为白话文或称现代汉语体。王译何以选择文言体?可能基于这样一些考虑:首先,是因为培根所处的时代正是16世纪中到17世纪初,和中国明代相当。其时英语还保留有中世纪英语的若干痕迹,在中国则仍旧是文言盛行。为了再现原语的这种时代特征,以译语的文言进行阐释,未尝不是一种独具慧眼的选择。其次,是试图借此来检验一下文言这种旧的文体究竟还有多少弹性可以容纳来自西方的那些使人耳目一新的哲学思想。第三,是由于本世纪初白话文运动兴起以来,文言已被"赶尽杀绝",因而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多少受到影响,留下了苍白无力、驳杂不纯的后遗症。对此,老一代的学人已引为隐忧。运用文言这一文体在翻译中作一尝试,在他们看来或许能使读者有所裨益。

此外,何译立足于表明原文的哲理内涵,十分注意论理的透彻、逻辑的严密和文字的流畅,因而在阐释过程中能摆脱原文表层形式的束缚,构思出新的载体容纳原文思想,如将并列的内容处理成转折的关系,将假设的条件处理成结果的关系等等,显示了青年一代勇于创造的才气。

王译则在注意表达原文深邃的思想的同时,倾向于再现原文的文学性,因此在阐释中格

外讲究炼词练句。如以"夏日蔬果"表达summer-fruits, 以"易腐难存"表达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 and cannot last, 又将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释为"年少而美者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将it maketh virtues shine, and vices blush 释为"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使原文的排比特点再现于译文的对仗结构之中。这样一来,不仅能使人领略原文的形、意之美,而且能使人品尝到文言译文的艺术特色。尤其可贵的是原文所有的思想内容无一遗漏和误解,充分反映了老一代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郑译:

夏日水果,色鲜味甘,却易腐难久;人之美亦复如此。人世间,几多俊男秀女,风华岁月,放浪不羁;一入暮年,便愧悔不迭。由是观之,美貌者必须拥有美德。唯如此,美方能熠熠生辉,灿烂夺目。

课外作业

节选一段名译并从文学翻译的视角进行批评。

文学翻译报告模板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翻译报告(文学翻译2012秋季) 姓名:XXX 学号:XXX 方向:笔译(英语) 任课教师:黄际英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居中,加粗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Dawn 空一行 “意译法”在《拂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黑体三号,居中,加粗, 位于本页上四分之一处 姓名:XXX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translation project. Dawn is an inspirational short novel in America.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 in our lives, and shows his attitude for life.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opinion about marriage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of a couple. There is also complicate emotion with a quirky twist due to the pass of wife and the birth of daw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language of the first chapter is simple but powerful, including lots of philosophical views and implied meanings. The translation of Dawn is meaningful both in education and in language study.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sentence patterns, expressions, and in thinking mod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leads to in-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sometimes can causes mechanical translation and mis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essay mainly talks about in which three circumstances a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of Dawn, giving a general idea to readers when to adopt free translation. (a) When literal translation is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b) When literal translation is unable to express implie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c) When the source language comes down to religion cultures. In this three circumstances,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translation make readers get a comprehension understanding of original novel, which is difficult for readers to reach with literal translation. Key Words : D awn ; Translation project;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空一行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加粗,居中 每段 开头 空4个 字母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加粗 Times New Roman 小 四号,中间用分号隔开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文学翻译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文学翻译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没有优秀的文学翻译,中国的文化无法“走出去”,外国的优秀文化也无法“走进来”,有人说,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翻译的作用居功甚伟。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对中国了解世界文化,并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多么的不可或缺。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文学翻译这方面的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中国文学翻译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那中国的文学翻译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在北京主办的以此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就有译者对于葛浩文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不可否认的是,葛浩文常年从事于中国文学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葛浩文的翻译风格已是改写和摘译。虽然翻译界普遍认可为了本国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采取的意译手法,但是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删去原作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增加原文中所没有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样的翻译手法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很不利的。可见,合适的翻译手法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了。 中国的翻译文学在国外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有人用日本举例说明了一下。目前在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多是在本国被禁止发行的;有着过激的性描写;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主的文学奖获得者(或候补者)的作品;电影的原作。这种出版呈现出恣意性和零散性,没有系统性可言。要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日本对于中国文学的介绍远比现在更加全面、规模更加庞大。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呢?第一个是受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很多大的图书出版社因此而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图书出版。而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学界自身造成的。现在的中国文学界发展更加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是变化多端。面对这些铺天盖地涌来的文学作品让出版社头疼了,他们不知道那本书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而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过于冗长的篇幅也让翻译工作难以进行。 以上这些都是影响到中国文学作品走错国门的因素,想要让中国的文化被世界受接受和认可,文学翻译是很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先要做好文学翻译,就必须针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只要这样我们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快的“走出去”。 文章来源:天和汇佳青岛翻译公司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超值)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佳译著 读外国文学先看翻译,译者太重要了,所以冯骥才说翻译家是“金子做的桥”。好的译著,精妙地传达原著的风貌,让人阅读之后齿颊留香,而那些糟糕的翻译,读了让人味同嚼蜡,更可怕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勇气。 鉴于此,推荐外国经典中那些权威的出色的译本就尤为必要。如果译者好,就不用太纠结出版社了,毕竟设计啊装帧啊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内容。(本人讨厌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设计,对朴素的雅致的风格最有好感。)如果不清楚翻译的好坏,那么个人觉得,人民文学的译本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上海译文的其次,译林的良莠不齐。其它出版社也有好的译作。当然在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大环境下,这些优秀出版社的作品也不免有泥沙俱下的倾向。 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昂记》《奥德修记》):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其它杨宪益的,还有罗念生的都不错。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卞之琳的也可以。 8、(法)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李健吾译。 9、(英)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译。 10、(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的上海译文,绿原的人民文学,还有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难找,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最新,杨先生是德语文学翻译专家,他翻译了很多歌德的作品。 11、(法)卢梭《新爱洛依丝》:李平沤译。 12、(英)菲尔丁《汤姆·琼斯》:张谷若的最好,萧乾的也不错。 13、(法)雨果《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争议。《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有管震湖的译文版本。 14、(美)麦尔维尔《白鲸》:没有什么疑问,就只有一个最好的本子,曹庸翻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 15、(美)霍桑《红字》:姚乃强译的,还有上海译文苏福忠和人民文学胡允桓。 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法)司汤达《红与黑》:罗玉君和郝运的译本都好。 2、(法)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绝对权威。

翻译标准和原则

翻译标准和原则 文学翻译最怕者,莫过于一知半解。大家都在说忠实于原文,但有的人却常常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了忠实于形式,以为肯定句就非得译成肯定句,外国人照相时说“cheese”就一定不能译成“茄子”,这样的理解殊为可笑。其实,就个人理解,所谓的忠实,忠实于原意只不过是最起码的要求,即不能胡乱编造,这一点懂一点英文或是会查字典的人都能做到,没什么稀奇,以为这样就是一个译者,没来由地倒是玷污了这个称谓;真正的忠实,除了忠实于原意,更重要的是忠实于目标语言,别忘了翻译的目的是向目标语言的读者传递信息和美感,如果为了忠实于原来的形式,翻出的东西生硬无比不知所谓,那又翻他做什么!还有一点,单就语言形式来说,任何语言的丰富程度都比不上中文,英语也就那么字母的组合,但中文却要丰富许多,这也就是说,英汉翻译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窄的源语言和一个极大丰富的目标语言之间的较量,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做了一辈子翻译,倒有一大半的中文优秀文字艺术、形式用不上,真是可笑。其实从很大程度上来看,英汉翻译比的不是英文功底,因为做这一行的英语水平都差不到哪儿去,真正拼的是中文功底,这才是真货。 而且,中、英文之间的语法区别太大,英语中有时态、人称等语法,都带有很强的功能性,但中文却没有。如何从中文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形式来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这些功能性表述,就成了译文优劣的一个直观判断标准。中文中也有许多英语中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语气助词、歇后语、方言、俗语、对联、谐音等等,单就诗歌来说,就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其中古体诗细分下来更多,诗经、离骚、汉赋、古体诗、骈四俪六、律诗、绝句等等,文章最起码也分为白话文和文言文,不同形式的变换皆能像读者传达不同的意境。英语中为了表达一个人的粗俗,不外乎就是故意用一些错误的语法或拼写,而译文要表现一个人是白字先生,还是刻画为一个下里巴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译者、编辑、选题三位一体,而且三者之间是短板效应,成书的结果不取决于最强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个人倒是比较倾向于完全不懂英文的编辑,倒也不是说编辑不懂英语就可以糊弄,而是大家的评判标准是统一的,都是针对译文来评判。最怕的莫过于那些懂点英语,却又不懂翻译的人,那就难办了,说不定他非得让你把“cheese”改为“奶酪”,读者自是一头雾水,照个相几个人大喊“奶酪”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有人动了他们的奶酪? 另外,再多说一句,翻译中的画面感很重要,因为文字最终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的都是一副画面,所以画面怎么安排是很重要的。经常读到一些特写或是场景描写,视觉非常混乱,前、后、远、近、上、下、点、面,一会忙活这个一会儿忙活那个,让人看得很是眼晕,画面支离破碎。我丝毫不怀疑那些译者忠实于原文的态度,脸语句顺序都忠实了,说不定还造出一大串莫名其妙的长句,里边含若干个从句以及定、状、补等等,却唯一忽略了他写出来的是中文,真是白白糟蹋了版面。 此外,画面感还可以体现在人物对白之中,做翻译的应该都有感受,英文对白中的东西不外乎就是said\answered\asked\repplied\puzzled这几个,而且用得

英国文学史习题全集(含答案)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Ⅰ. Fill in the blanks. 1. In 1066, ____, with his Norman army, succeeded in invading and defeating England. A. William the Conqueror B. Julius Caesar C. Alfred the Great D. Claudius 2.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poet) is ____ . A. Langland B. Wycliffe C. Gower D. Chaucer 3. The prevailing form of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is ____. A. novel B. drama C. romance D. essay 4. The story of ___ is the culmination of the Arthurian romances. A.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B.Beowulf C. Piers the Plowman D. The Canterbury Tales 6. 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three languages existed in England at that time. The Normans spoke _____. A. French B. English C. Latin D. Swedish 9. The theme of ____ to king and lord w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in romances. A. loyalty B. revolt C. obedience D. mockery 11. ______,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and one of the greatest narrative poets of England, was born in London in about 1340. A. Geoffrey Chaucer B. Sir Gawain C. Francis Bacon D. John Dryden 12. Chaucer died on October 25th, 1400, and was buried in ____. A. Flanders B. France C. Italy D. Westminster Abbey 15. Chaucer composes a long narrative poem named _____ based on Boccaccio’s poem “Filostrato”. A. The Legend of Good Women B. Troilus and Criseyde C.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D. Beowulf Key to the multiple choices:1-5 ADCAB 6-10 ACBAB 11-15 ADAAB Ⅱ. Questions 1.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Beowul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7496303.html,ment on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language in The Canterbury Tales. Part Two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Ⅰ. Match the writer and his works. 1.Thomas More 2.Holinshed 3.Hakluyt 4.Richard Tottel 5.Philip Sidney 6.Walter Raleigh 3

高级文学翻译胡显耀——复习资料

Chapter 1 1. ?学翻译的内容:对?学作品的语?形式、艺术?法、情节内容、形象意境等的再现; 2. ?学翻译作品的语?特征:想象性、审美性、创造性、抒情性; 3. ?学翻译作品的特点: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抒情性和模糊性; 4.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翻译等值论(意义和?体的等值); 5. ?学翻译的双重含义:?学翻译作品(构成“翻译?学”体裁)、?学翻译?为(创造翻译?学的过程); 6. 翻译?学与?学系统的关系本质:翻译?学的地位问题; 7. 20世纪70年代以?列学者 埃?-佐哈?:多元系统论 —— 明确提出翻译?学是本民族?学多元系统的?部分(a.多元系统“萌芽”/“年青”状态 b.多元系统“边缘”/弱势状态 c.多元系统“危机”/转折点/真空状态);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 谢振天等?:创造性叛逆 —— 译者主体创造性和?学翻译作品的汉语属性是这?论断的主要依据; 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 傅雷:神似论; 10. 中国学者 钱钟书:化境论; 11. 前苏联学者 费道罗夫:等值论翻译标准(思想内容、修辞、作用等值); 1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 奈达:等效标准(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反应?致); 13.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 林语堂:忠顺美标准; 14. 严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学翻译的基本伦理,本质上是?种维持翻译存在的必然因素和基本伦理)、达(?学翻译的必要条件)、雅(译者的主体选择); 15. 严复主张雅的理由:a. 为让译本符合当时的?章正轨,流传久远 b. 为更通顺流畅的传达原作之深义; 16. 实践中的翻译?本选择:看似是译者选择了个别?本,实际往往是社会?化通过奖励和提?译者声望等?式对译者进?筛选; 17. 对原作的研究:对原作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检索和研究、对作者居住地的考察、历史研究、版本研究、?学研究、评论; 18. ?学译本的创造:a. 译者考虑如何实现?本目的,尤其再现语?艺术形式 b. 考虑当时的?学翻译规范对译?的接受或排斥 c. 译者正视自?的主体作用,协调自?与?本目的和翻译规范的关系; 19. 翻译可能受到外?的删减和改变; 20. 林纾:25年里翻译了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63部作品,其翻译更恰当的称呼是“译述”或“改写”; Chapter 2 1. ?学翻译是?种富于创造性的,?度复杂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译者准确的理解作为艺术品的原作,并创造出同为艺术品的译作。这对译者的职业道德(从事任何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语?资源(扎实的双语语?功底/熟练地语?驾驶能?/?屋建瓴的语?视野)、?学修养(丰富的?学知识/较?的?学造诣/了解相关?学知识)、艺术感悟(认清自?擅长的?学派别——傅雷多译巴尔扎克作品)和知识面(杂学)等?面的要求极?; 2. ?学翻译者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从事?学翻译必须进?的?项长期的准备?作; 3. ?学翻译的准备?作:拟定翻译计划(拟定质量要求、?作报酬、翻译时间)、收集?具资料(硬件和软件双重准备)、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其他译本、分析读者对象; 4. 分析读者对象的基本原则:根据读者群体的需要选择原作、根据读者知识?平使用恰当的语?、根据译本读者对象群体的不用层次调整翻译策略; 5. 现代?学翻译时常用的?具:字词典、?具书、翻译辅助软件、?络资源和各种参考资料; 6. 越来越多的译者已经开始在?学翻译中利用机器辅助翻译?具。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7496303.html,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作者:刘秦明郭丽丽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 摘要: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不同。文学翻译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抽象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从修饰与否、模糊程度和逻辑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不同,指出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在选词、句式、语法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修饰性模糊程度逻辑因素 一、引言 国内翻译界一般都认为科技翻译较文学翻译容易一些,诗歌翻译难度最大。因此,对科技翻译的重视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张今把翻译作品分为应用文翻译、新闻报道翻译、科技作品翻译、社科作品翻译、文学评论翻译、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指出:“当翻译的作品越富有文学性,其翻译难度就越困难。”他的观点主要是从翻译难易角度衡量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其实,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有特点和难点,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翻译方面具有许多区别。 二、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差异实例分析 (一)修饰性 文学翻译注重修饰,强调美学效果。比如下面这句英文“Until a bright moon lighted the road home,often after midnight.”这句话是我以前翻译的《简·奥斯汀传》里的写景描写,如果用科 技英语的语气,就成了“直到一轮明月照亮归家之路,经常是在半夜之后”。科技英语强调的是精确,无需修饰,不需要被文学的形象性影响。文学翻译强调美学色彩,所以这句话(同样的一句话,两种不同的翻译)就成了“直到明月照亮归途,这时往往已过夜半时分了”。文学翻译要选有美学色彩的词汇,而不是选择一系列精确无误的词汇。试看西奥多·萨沃里的文学选词 特点,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西奥多·萨沃里在《翻译艺术》中说:In this(the choosing of words)his(the translator’s)task is much hard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uthor.If the latter seeks a word with which to express a thought or describe an experience,he has available many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and can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or delay choose the one that suits him best and pleases him most.The translator of the word thus chosen has to decode on the nearest equivalent,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thoughts of the author,the probable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of his own readers,and of the period in history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d. It follows then that at every p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a choice;and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in our first chapter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of words it follows that his choice is not between a number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带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中,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中,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乱猜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 4

古典文学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 之宠弟乎?” 译文: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 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译文: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

文学作品翻译合同范文(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翻译合同范文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作者: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系本授权约定的作品的作者和版权人,愿意授权乙方对该作品进行翻译、配音并对翻译作品发表、出版。本授权构成甲乙双方翻译授权授权关系。为此,甲乙双方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市_____区达成如下约定: 一、原著作品: 1.1 作品名称:____中考数学思想方法上下____(以下简称“本作品“)。 1.2 作品版权:_______本作品的作者为甲方并由其独立创作、全部版权归甲方单独所有。 1.3 作品公开性:甲方承诺,本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及创作完成后至乙方翻译前,不通过其他方出版图书,也不通过报纸、期刊或网络等媒体公开发表。 二、翻译授权: 2.1 授权翻译形式:甲方授予乙方对本作品翻译为___(维吾尔语配音、汉语字母)___视频、文本(以下简称“翻译作品“)。 2.2 授权性质:甲方授予乙方的翻译权为独占性的专有使用权,即在约定区域、期限内,仅有乙方享有本作品约定翻译形式的翻译权。 2.3 授权区域:【中国____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2.4 授权期限:___壹__年,自本授权签署之日起算。 2.5 授权使用方式:包括下列第__(1)、(3、(5)__项使用方式。 (1) 将本作品翻译的作品出版为图书。 (2) 将本作品翻译的作品以文字形式通过互联网络传播、广播电视传播。 (3) 不得自己或授权他人根据本作品翻译的作品授权他人拍摄任何语言电视剧、电影及为此改编影视剧本。 (4) 可自己或授权他人根据本作品翻译的作品授权他人拍摄与翻译作品相同语言版本的电视剧、电影及为此改编与翻译作品相同语言的影视剧本。 (5) 不得自己或授权他人将乙方翻译的作品再翻译为其他任何语言的作品。 2.6 转授权:甲方给予乙方的翻译授权,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可转让给他人。 三、翻译作品的版权与使用: 3.1 翻译作品的版权: 3.1.1 翻译作品来源于本作品,但翻译完成后,乙方对翻译作品享有版权。 3.1.2 乙方必须在翻译作品中注明“翻译作品系根据本作品翻译而成“且须对本作品的作者(杭州____公司)予以署名。 3.2 翻译作品的使用:

英国文学选读课后答案

The Tiger P50 1.Why does the poet mention the Lamb? Do you think both the Lamb and the Ti ger can illuminate each other? The Tyger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Lamb. Both the poems show the poet ’s exploration, understanding and plaint of the mysterious creation. In this poem,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the Tiger is created by God as well as the Lamb. S o either the Tiger or the Lamb is essential to God. I think both the Lamb and the Tiger can illuminate each other. Although the Lamb can represent the kind “innocent society”, it will be lack of enough motivation to make progress. While the Tiger will caus e social misery, unrest or even disruption, but it can make people release their creativity. So the poet believes that the Tiger is the symbol of strength and courage. And he also praises its passion, desire and all the lofty beauty. 2.What 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tiger? What idea does the poet want to express? The symbol of the Tyger is one of the two central mysteries of the poem (the other being the Tyger ’s creator). It is unclear what it exactly symbolizes, but scholars have hypothesized that the Tyger could be inspiration, the divine, artistic creation, history, the sublime (the big, mysterious, powerful and sometimes scary. Read more on this in the "Themes and Quotes" section), or vision itself. Really, the list is almost infinite. The point is, the Tyger is important, and Blake’s poem barely limits the possibilities The tiger is the embodiment of God's power in creation: the animal is terrifying in its beauty, strength, complexity and vitality. The poem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imagined that he met a terrible tiger on a dark night and was frightened by its awful eyesight. There are creations and creators. How great the creator is that he could create such an awful creation like tiger!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continues to ask, where comes the eyesight like fire, sea or sky?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reator as a smith. He creates the tiger. What behind the questions is the frightening and respect of the author to the creator. In the fif th part, the author changes his tone and asks when the stars throw down their spears, why they are not happy? The last part is as same as the first part, the creator is too mysterious to understand. The tiger shows its outstanding energy. It’s the vitality which the author thinks highly of. The key sentence of the poem is "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It challenges the one-track religious views of the 18 ’s century. The view only concluded that god create the lame, he is so kind a father. But it didn ’t know god also create the tough tiger. He can also be very serious. The god is someone who can’t be truly understood by human beings. Ode to the West Wind P83西风颂 第一节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