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行线垂线

平行线垂线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线和平行线,以及平移变换的内容。

本章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索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并着重研究了相交的特殊情形——垂直,探索了垂直的性质,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接着研究了平行的情形,教科书首先引入了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并给出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还对命题以及命题的构成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章知识是学习线和角的继续,也是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以后几乎所有几何图形的学习都用到本章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平行两种,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会运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会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熟练地画垂线、平行线及有关简单几何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3、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够把学过的概念和性质,用图形或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4、逐步了解几何推理要步步有据,会准确地填写推理的根据,并会作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2、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热情。

重点难点

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平移是重点;学会写推理过程和对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灵活运用是难点。

课时分配

5.1相交线……………………………………… 2课时

5.2平行线……………………………………… 3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 3课时

5.4平移………………………………………… 5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5.1.1 相交线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2、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3、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

〔重点难点〕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是重点;正确区别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和运用“对顶角相等”说理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字形中的线段都相交,“米”字形中间的线段都平行,等等。

;∠1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讨论: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关系?

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数量上互补,位置上有一条公共边,而互补的角与位置无关。

第二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

思考:〔投影3〕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注意: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而邻补角不一定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每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而每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三、对顶角的性质

在用剪刀剪布片的过程中,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在这过程中,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有什么关系?

3、课本5面练习。

4、如2题图,已知∠AOC=80°,∠1=30°,求∠2的度数 六、课堂小结

1、什么是邻补角?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区别?

1 2

A

C

B

D E

O

1

2 1

2 1

2

1

2

2、什么是对顶角?对顶角有什么性质?

作业:

课本8面1、2;9面7、8题。

5.1.2 垂线(一)

〔教学目标〕1、了解垂线的概念;2、理解垂线的性质1;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

b 时,

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

思考:〔投影3〕下面所叙述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②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方格本的横线和竖线

①②③都是垂直的。

三、垂线的性质

探究:〔投影4〕.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3)经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由画图可知:(1)可以画无数条; (2)可以画一条; (3)可以画一条。

这就是说,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一条垂线,即: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①“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②“过一点”中的“点”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外。

四、课堂练习

1、课本9面9题;

2、课本5面练习2题。

五、课堂小结

1、垂线的概念,垂直的表示;

2、垂直的性质1;

3、垂线的画法。

作业:

课本8面3、4、5题,10面12题。

5.1.2 垂线(二)

〔教学目标〕1、了解垂线段的概念;2、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3、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重点难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是重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1〕如图(课本图5.1-8),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 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说到最短,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如果把渠道看成是线段,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点P,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呢?把江河看成直线l,那么原问题就是这样的数学问题:

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 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二、垂线的性质2

演示:在黑板上固定木条l, l外一点P,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之与l相交于点A。

P

l

A

a

左右摆动木条a, l与a的交点A随之变动,线段PA 的长度也随之变化,a与l的位置关系怎样时,PA最短?

a与l垂直时,PA最短。这时的线段PA叫做垂线段。

〔投影2〕画出PA在摆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点A1、A2、A3……在l上,连接PA1、PA2、PA3……,P O⊥l,垂足为O,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PA1、PA2、PA3……的长短,可知垂线段PO最短。

1、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

2、垂线的性质2及应用.

作业:

课本8面6题,9面10题,10面13题。

第五章复习一(5.1)

一、双基回顾

1、对顶角和邻补角:有 并且两边 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有 并且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注〕两条直线相交是形成对顶角的前提,但不一定是形成邻补角的前提。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一个角的邻补角只有一个

C 、补角即为邻补角

D 、对顶角的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3、垂直和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

。 B

例3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OD 平分∠BOF,EO ⊥CD 于O, ∠EOF=1180

,求∠COA 的度数。

A

B

C

D E

F

O

·N

三、练习提高

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1

21

2

2

1

2、如图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记作_______,此时,?∠AOD=∠

6题 7题 11题

7、如图,已知AB 、CD 相交于点O,OE ⊥AB 于O, ∠EOC=280

,则∠AOD = 度。

8、如图所示,村庄A 要从河流l 引水入庄,需修筑一水渠,请你画出修筑水渠的路线图.

A

l

9、如图所示,如果OA⊥OC,O是垂足,OB是一条射线,且∠AO B︰∠AOC=2︰3,求∠BOC的度数。

线

14、OC把∠AOB分成两部分且有下面两个等式成立:①∠AOC=1/3直角+1/3∠BOC;

②∠BOC=1/3平角-1/3∠AOC.

问:(1)OA与OB的位置关系怎样?

(2)OC是否为∠AOB的平分线?并写出判断的理由。

5.2.1平行线

〔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2、掌握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画法。

〔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及平行公理是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除相交外,两条直线还存在其它的位置关系吗?看下面的图片:〔投影1〕

a

注意:这里所指的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直线。

三、平行公理

再来看上面的实验,想象一下,在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a与b平行?

有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

a

如图,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试试看。

只能画一条。

从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事实?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这一基本事实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我们称它为公理,这个结论叫做平行公理。

在上图中,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画的的平行线平行吗?试试看。

过点C画的直线a的平行线与过点B画的直线a的平行线相互平行。

这说是说,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符号语言:∵b∥a,c∥a ∴b∥c.

如果b与c不平行,那么经过直线外一点就有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上面的结论是平行公理的推论。

四、课堂练习

〔投影2〕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相交就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直线AB的直线只有一条。

(3)如果几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几条直线都互相平行。

2、课本13面练习.

五、课堂小结

1、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用什么表示?

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3、平行公理及推论是什么?

作业:

课本16面3题,17面8题,18面9、11题。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重点难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是重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研究了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形,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

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

∠14∠41、课本7面练习1;

2、[投影2]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课本7面练习2。 作业:

A

B

C D

c

b

a 4

321

5 6 8

7

课本9面11题.

5.2.2 平行线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重点难点〕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重点,理解“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是难点。

图1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二、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

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 ∴AB∥CD.

如图(课本14面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投影2〕如图,(1)如果∠2=∠3,能得出a∥b吗?(2)如果∠2+∠4=1800,能得出a∥b吗?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2=∠3 ∴a ∥b.

(2)∵ ∠4+∠2=180°,∠4+∠1=180° (已知)

∴∠2=∠1 (同角的补角相等) ∴a ∥b.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4+∠2=180° ∴ a ∥b.

四、课堂练习

1、课本15面练习1,补充(3)由∠A+∠ABC =1800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依据是什么?

2、课本16面2题。 五、课堂小结

怎样判断两条直线平行? 作业:

16面1、2题;17面4、5、6。

(1)∵∠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 ∴∠1=∠2 (等量代换)

∴a ∥b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3 2

b

a

c 4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