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纲要第三章

历史纲要第三章

历史纲要第三章
历史纲要第三章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

进步性。

2.了解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及其理论贡献和缺陷,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

立民国的重要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3.了解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总结其失败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

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及其理论贡献和缺陷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难点

1.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及局限

2.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在第二章中我们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下半叶探索国家出路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些探索留下深刻的启示: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虽然建立了农民政权,但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封建主义的枯树结不出资本主义的硕果,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维新变法的昙花一现,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进入20世纪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比,1911年在我国发生的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谓“革命”,就是在政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代之而起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辛亥革命就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在三民主义学说的指导下,以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因而辛亥革命既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评价辛亥革命时有过一段重要的论述,他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江泽民也指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章讲述自从1894年兴中会建立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段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4年兴中会建立,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历史事件有兴中会建立、同盟会建立和三民主义学说提出。

第二阶段: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其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胜利与失败。主要历史事件有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和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务。

第三阶段:从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

其主要内容是孙中山为坚持民主共和、反对帝制、反对专制而继续奋斗,最后归于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主要历史事件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其背景的 ----恩格斯

“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去。” ——列宁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1901年9月,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以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加紧控制清政府:

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左右朝政,干预清廷国事,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

经济上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掠夺铁路、矿山利权等。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年间,中国的铁路、交通、航海贸易、财政金融、工矿企业几乎全部操纵在列强手中; 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 这一切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2.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厮杀争斗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并划出“交战区” 。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

乘日、俄相斗之机,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原属英国势讲

举起近代民族民 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与 建立民国 辛亥革命

的失败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中华民国的建立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旧民主主义的终结 封建帝制的覆灭

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扩大和在中国的争夺,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在日俄战争中,凶残的日军象在甲午战争中一样,随意砍杀中国人。此外,日军修筑炮台、挖掘战壕、修垫车道时,拆毁民房、毁坏田地、砍伐树木、驱使民工,无不使东北人民遭难。

1903—1904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阴谋分裂中国领土。

3.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

《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总数为四亿五千万两,按规定清政府每年须偿还白银2200余万两。

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随着财政支出的急剧增加,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据当时的报道,捐税之多,连“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凡民间所用,几乎无物不捐”。捐税名称多达六十来种,居然还有“粪捐”。

4.各阶层人民的民变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繁重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因此,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可谓空前。

据不完全统计,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罢工,会党起义等。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矿山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这些情况表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经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因此,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从1901年下诏变法到1911年清朝覆灭,清政府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主要有:(1)改革官制,编练新军:

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1905年将全国新军统一编制为36镇,以取代八旗﹑绿营湘军、淮军旧军制。但直到清亡为止,全国军队仅编成26镇。

(2)司法改革:

1910年12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废除了旧律中的种种酷刑,采行近代西方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首部近代刑律。

(3)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即开始订立各种商律、商法。

(4)教育改革:

废科举:

1905年清政府上谕宣布停罢科举,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废除了。

兴学堂:

到1909年,各省先后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将近6万所,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派留学:

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出洋,鼓励自费留学,形成20世纪初的一次留学热潮。

这几项“新政”措施与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主张表面上很相似,但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维新派变法不仅要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且要求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反映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清政府推行“新政”则是要强化国家机器,讨好帝国主义,挽救自身统治。结果却在客观上制造了自己的对立面,培育了掘墓人。

如编练新军,清政府意在巩固四面楚歌中的政权,但新军在革命党鼓动下,大批投向革命,反而成为反清的重要力量;奖励实业,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为清政府准备了掘墓人;兴学堂、派留学,培养了大量思想敏锐、忧国忧民的新式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

(5)预备立宪:

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其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解决内忧外患。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这一大纲赋予了满清皇帝比日本天皇更大的权力,即便如此,清政府还不愿马上实行,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不仅如此,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并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

1911年5月,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不得不成立“责任内阁”。但内阁13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7个是皇亲国戚,被讥为“皇族内阁”。

清政府强化满族专制统治之心,昭然若揭。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可见,预备立宪也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其统治危机。

事实表明,清政府也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

此时,革命形势已呈山雨欲来之势。这一点连在华的外国人也觉察到了。

1911年5月长沙关英籍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现在已经公开鼓吹革命,并且获得普遍的同情。”

列宁也说: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说明被剥削被压迫群众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和统治下去!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社会必须的选择!(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增加

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

设厂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和广东三个地区,三个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后来,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活动其中心之所以在江浙、两湖、两广地区,与这三个地区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们是在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背景下出现的。

这些人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保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文化观念,留学国外又接触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因此,在国破家亡的危机关头,产

生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站在斗争前列的最先觉悟者,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了显著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并非天生的革命家,他们不是一开始就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而是经历了一条从改良到革命的道路。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一户农民家庭。名文,字逸仙,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后人惯以中山先生相称;12岁与母亲被长兄孙眉接到檀香山,入意奥兰尼书院读书,开始接受资本主义教育。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1887年转读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结识了杨鹤龄、陈少白、尤列,四人常议论政治,倡言革命,有“四大寇”之称。1892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同时也开始从事政治活动,自称“洪秀全第二”。

上书遭拒,思想觉悟

孙中山在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时,受维新改良思潮的影响,也曾尝试过和平改革的方式改造中国。

1894年,孙中山写成《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认为这是治国之大径、富强之根本,希望李鸿章接见自己,但被拒绝。这对孙中山是一个极大打击。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也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的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从此,孙中山不仅抛弃了对清政府的改良幻想,也放弃了很有成绩的行医生涯,走上了反清革命,追求共和民主的漫漫道路。

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1894年,他在檀香山组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此后,在广州等地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这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伦敦蒙难,声名鹊起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兴中会正式开始职业革命生涯。由此,他也就成了清政府通缉、暗杀的对象,不仅在国内没有立足之地,流亡海外也不得安宁。1896年初孙中山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同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 in London),孙中山并被邀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革命派的宣传活动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其中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影响最大。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为了反驳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止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中反对革命排满、主张立宪保皇的立场,宣传革命而作。

他总结了革命思想发展的理论,吹响了鼓舞革命志士继续前进的号角,对以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理论影响作用。

陈天华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警世钟》、《猛回头》为其代表作。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革命,“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革命派的组织工作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为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

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光复会、岳王会等。

这些革命团体虽然都是些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但它们的成立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革命组织的大联合——中国同盟会的创立

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地革命组织的纷纷建立,客观上需要组建全国统一的革命政党,作为领导革命运动的核心。

为适应这个需要,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转赴日本东京会晤了宋教仁、黄兴、陈天华等反清革命志士,倡议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7月30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入盟者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及稍后的日知会会员。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虽然成分比较复杂,参加的成员对革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同盟会纲领的认识不尽一致,但它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成立不到一年,会员达一万余人。“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学界、工界、商界、军人、会党无不同趋一主义之下,以各致其力。

★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它有统一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它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立支部。

3、它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革命领袖—孙中山。

4、它主张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在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主要内容为: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在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针对当时十分激烈的排满情绪,孙中山特别告诫,民族主义并非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扫除满清政府对人民的一切专制、压迫、奴役。

缺陷是: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在同盟会的对外宣言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没有明确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特点有:认为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恶劣政治之根本;民国建立后,国民皆有平等参政的权力,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并行。

缺陷是: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考虑,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尤其是没有提出清除君主专制政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也就是推翻地主豪绅阶级的统治。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通过核定全国地价,涨价归公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不足: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把握了时代的思想脉搏,努力追赶世界民主思想的潮流,也符合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交出的一份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这一历史课题的答卷。

因此,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着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历史进入20世纪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却仍然主张君主立宪,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为此,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这场论战历史两年多,范围从日本东京扩展到海内外。双方唇枪舌战,十分激烈。

论战内容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双方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3、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大动乱。

★论战的结局

虽然革命派也有理论上的弱点,但论战最后以革命派胜出而告终。1907年8月《新民丛报》停刊。

梁启超也不得不承认“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国中,今则得法理论、政治论以为之羽翼,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立宪党人“气为所摄,而口为所箝”。

★论战的意义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基本上澄清了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这种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是给人民带来福祉。

第二,现在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第三,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地权失平”,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财富不均等社会问题。

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

★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

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和其他革命团体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

这些起义为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也为辛亥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孙中山这样形容:“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2、保路风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1911年6月,四川爆发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声势很大,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前往镇压,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革命党人乘机发动了武昌起义。所以说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11日和12日驻汉阳、汉口的新军也先后起义并获得胜利,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革命首先在中部地区取得成功——武昌起义或称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1.组织工作比较扎实

武汉地区是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据点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反清思想广泛传播,原来的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社和后来建立的…共进会?,长期在湖北新军和学界进行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革命基础较好

新军中许多士兵参加了革命党,革命思想和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增长,新军不但失去了拱卫清王朝的功能,而且普遍推行反清革命,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清军力量比较空虚

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武昌地区清军的大部分力量吸进四川,致使武昌地区清军的力量比较空虚,为这次起义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会。

武昌起义的胜利,给了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但年轻的革命党人对自己掌握政权的能力缺乏信心。又由于同盟会领袖星散各处,因此,在10月11日成立的湖北军政府中起义军强迫清军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包括上海)及其他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辛亥革命后独立的各省中,有些省的政权成立后,很快为立宪派代表或旧官僚所控制如湖北、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夺取政权后,部分立宪派与旧官僚发动政变,杀害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夺取了政权;在一些省份,如江苏则是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

着旧政权,旧的统治秩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可见,武昌起义后革命虽然很快地发展了,但是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公元纪年,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同时还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人员来看,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为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7章,共56条。其主要特点是:

1. 它是中华民国当时的最高法律。

2. 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3. 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央制度。

4. 规定了对约法的严格修订程序,保障约法的稳定性。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第一,它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宣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死刑,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体现。

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

第三,从颁布的背景来看,它是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把袁世凯的权力限制在一定的法律范围之内,以便使刚刚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不致遭到破坏,从而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林伯渠

第三.辛亥革命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林伯渠。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兴实业: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随后的几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改称谓:以官职、先生、君、同志代替老爷、大人,其意义在于倡导人格平等。

剪辫子:满清入关后,强迫汉人剃发留辫,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成为种族奴役的象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通令各地,限期一律剪除。

禁缠足:女子缠足始于南唐,此后代代妇女辗转呻吟于缠足之苦中。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废止了缠足恶习。放足渐渐成为民国初年的一种社会时尚。

废跪拜:跪拜乃是君主专制时代的礼仪,民国建立后,通令各省以鞠躬之礼取代跪拜、请安等旧式礼仪,体现了国民平等的近代观念。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破坏欧洲资产阶

级的统治”。——列宁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毛泽东在论述辛亥革命的成败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失败了,因为带之而起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社会黑暗,人民痛苦。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以失败而告终。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震惊和仇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又使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恢复旧观,断无可望”,只好宣布“中立”,但同时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并最终一致选中了袁世凯。

武昌起义发生后,清政府被迫重新启用袁世凯,先后授予他钦差大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获得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东山再起的袁世凯,巧妙地利用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借用南方的革命力量来威胁清政府,进一步向他让权,一方面对革命党人又打又拉,软硬兼施(武装进攻和政治分化)两手并用,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让步。12月18日,南北双方在上海开始正式谈判,双方约定,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即推举他为共和国第一任大总统。

袁世凯在得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指使他的部下冯国璋、段祺瑞等联名通电,声称“誓

死反对共和”。同时,帝国主义列强调动军舰在长江游弋,为袁世凯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力和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这些许诺后,即加紧“逼宫”。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在退位后隐居故宫、仍用皇帝尊号、岁银400万两等优待条件下宣告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交辞呈,为制约袁世凯,提出定都南京、总统南京就职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便唆使陆军士兵于2月中下旬在北京、天津地区发动“兵变”,一些立宪派、旧官僚和北洋将领叫嚷袁世凯不能南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先后从外地调兵进京制造紧张局势,这样,革命派再次妥协。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5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设北京。

至此,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落入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辛亥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不是通过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而失败,而是通过假共和的手段实现了权力转移。所以说是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是一个以武装军人为主体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发端于甲午战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式陆军,形成于清末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怪胎,它本质上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但却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有人说它是新瓶装旧酒,有人说它的肋骨子里是依旧的,袁世凯作为他们的始祖和代表人物,曾经是赫显一时的北洋大臣,摇身一变又坐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袁世凯独裁统治为什么能够建立起来呢?主要原因有:

(1)帝国主义大力扶持和帮助;

(2)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竭力支持;

(3)立宪派的大力支持;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

(5)袁世凯有相当的军事政治实力。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一步一步地实行军阀专制独裁统治。

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表现为:

(1)破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军事官僚机构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全力恢复清朝遗留下来的军事官僚机构,免除辛亥革命后担任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的职务;伙同北洋军队建立特殊的警察机构,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制定《暂时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

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任命亲信赵秉钧组阁,控制了北京政府的实权,他们不能容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因此,当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后,袁世凯闻之色变。于1913年3月20日,指使心腹收买刺客在上海暗杀了宋教仁。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7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

逼选总统,解散国会

1913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随后,他撕下“拥护共和”的假面目,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并先于1913年11月4日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证书、徽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然后在1914年1月10日,又停止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解散了国会。

修改《临时约法》,走向独裁

解散国会后,袁世凯又于1914年5月1日,公然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正式大总统的名义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了内阁制。

12月他又通过了修改了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可以连选连任,年龄无限;下任总统由现任总统推荐,被推荐者没有任何限制。这就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

这样,袁世凯既可以做终身总统,又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这与封建世袭的帝制已经没有本质区别了。

至此,辛亥革命所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度就只剩下中华民国这块空招牌了(2)投靠帝国主义

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对外都投靠帝国主义。为此他们不惜出卖国家利权。

袁世凯统治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他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用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实现了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的愿望。1915年5月,为了让日本支持其复辟帝制,他竟然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

他的继任者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时,也投靠日本,向日本借款扩充自己的势力,准备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这些借款以东北金矿、森林,东北、山东铁路,国家烟酒专卖利润等为担保,便利了日本进一步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其他原料。

袁世凯统治时期,共签定出卖路权、矿权、借款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多个。图为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3)复辟封建帝制

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军阀们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

做了终身大总统之后,袁世凯意犹未足,竟然想登基称帝,变更国体。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申令。第二天,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31日,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但复辟帝制活动遭到举国反对,从1月1日到3月23日,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

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照优待清室条例,溥仪在紫禁城内仍拥有皇帝尊号,沿用宣统年号,每年还有4百万元的优待费。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军”北上进京,拥废帝溥仪复辟。7月段琪瑞马厂誓师,率3万讨逆军驱逐张勋。复辟闹剧前后不过12天。

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1)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北洋政府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2)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如以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为北洋政府经理外债、内债和税收,还直接控制了一些工矿企业。有些军阀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之财产。

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本人沉痛地说过:

当时中国“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失去一个满洲专制,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转前尤甚……一切不平等条约……

皆当取消。”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维护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发生了分化。

许多革命党人以为,推翻封建帝制、建成共和政体,革命大功告成,从而丧失了革命意志。他们中有的人公开散布“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言论,公然与同盟会分道扬镳,另组政党;有的人热衷于追逐个人的官职和利禄,甚至投靠军阀,迅速蜕化为新的官僚、政客;有的人埋头经营实业,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有的人热衷于搞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宋教仁;更有人在革命受到挫折时,意志消沉,隐遁山林,或者移居海外,以逃避国内的政治斗争。

孙中山、黄兴等也一度受到袁世凯的欺骗,认为淸帝退位了,民国建立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两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后要专心致力于民生主义——搞实业:

当务之急是修铁路,表示“十年不预政治”,自愿以在野党身份筹款60亿元,修铁路20万里,使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直到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他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了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宋教仁欣喜若狂,声称民国政党,唯我独大,满怀信心地准备组织以自己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

民主制度,置袁世凯于空头元首。

权利和野心极大的袁世凯又岂肯充当受制于人的总统,他决心致宋教仁于死地。于是,1913年3月20日,指使心腹收买刺客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制造了民国以来第一大要案—宋案。

此时,国民党人如梦初醒,孙中山也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但如何应对宋案,国民党内部产生分歧,孙中山力主武装反袁,黄兴等对武装讨袁缺乏信心,主张以国会的力量法律讨袁。

袁世凯则在宋案真相暴露后,积极准备用武力消灭南方革命力量。为此,他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作为经费;任命心腹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组成战时内阁;收买梁启超等人将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为进步党在国会中充当打手与国民党对抗;制造舆论攻击孙中山、黄兴。准备就绪后,袁世凯先发制人,下令免去李烈钧、柏文尉、胡汉民江西、安徽、广东都督职务,并派兵南下。

国民党被迫仓促应战。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通电讨袁;15日,黄兴在南京起兵,成立讨袁军;接着上海的陈其美、安徽的柏文尉以及广湖南、福建、重庆、四川等地先后响应,宣布独立,起兵讨袁。这就是“二次革命”,又称“赣宁之役”,但由于革命党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更无后援。结果很快被袁世凯各个击破。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组建中华革命党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集结力量,策划三次革命。为此,他于1914年7月,在日本组建了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

由于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必须各立誓约,加盖指模,声明牺牲自己,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还将党员按入党时间分为首义党员、协助党员、普通党员三个等级,享有不同待遇。部分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等俱未有加入。故参加者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也不大。

2.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卖国,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反袁护国战争由此爆发。但在反袁护国战争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和西南几省的地方军阀。

1915年12月25日,在袁世凯登极前一周,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组织讨袁护国军,宣布云南独立,进军四川、贵州、广西,讨伐袁世凯,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此时,各帝国主义国家见袁世凯大势已去,纷纷放弃对他的支持;他的两元心腹大将段祺瑞、冯国璋因袁世凯称帝而丧失了对大总统的继承权也对他坐视不救。因此,1916年3月22日,四面楚歌之中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全国反袁斗争仍在继续。此时,他的亲信和心腹,为保全自己也纷纷举起反袁大旗,宣布独立,袁世凯成为孤家寡人,一病不起,6月6日,忧惧而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制在形式上恢复,护国战争结束。

3.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

护国运动只是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只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立即分化成直系—冯国璋、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三大派系。他们分别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靠山,并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为争夺中央政权和扩大地盘,连年混战,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

在北洋军阀政府内部,国务总理段祺瑞独断专行,排斥黎元洪,引起黎元洪和冯国璋的不满,导致“府院之争”。张勋借机复辟帝制,段琪瑞又以武力驱逐张勋,并以“再造共和”

的元勋重新继任国务总理,掌握了北京政府实权,黎元洪辞职,冯国璋继任大总统。此后,段祺瑞变本加厉地独裁、卖国,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维护共和法统,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并受西南军阀邀请南下广州。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担任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任元帅,举起护法大旗。10月出师北伐。但不久,在直系军阀的拉拢下,西南军阀组织了“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擅自实行停战,并且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辞去大总统职务,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残酷的事实使孙中山认识到“我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南方军阀来反对北洋军阀,是行不通的。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苦闷中的孙中山仍在寻找中国的出路。

1919年10月,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次年,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选孙中山为大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大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就职后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军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1922年6月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联俄联共

第二次护法战争后,孙中山开始考虑与共产党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正式讨论与共产党合作。孙、越会面曾后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同年年初,陈炯明部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得以在3月回粤。12月29日,孙中山落实接受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协助重建大元帅府,共产国际派出鲍罗廷到广州为孙中山顾问,以苏共为模式重组中国国民党。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为坚持民主共和,反对复辟帝制,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几年中,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斗争,但最终都失败了。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已经走入绝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救中国。

吴玉章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曾经沉痛的写到:从辛亥革命起,我们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后来为了反抗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又叛变了。这样看来,从前的老一套革命方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走入绝境,即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了这场革命

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因此,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观方上,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的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在反帝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的革命纲领,甚至幻想与革命的敌人妥协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第二,在反封建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深刻的科学的认识,对封建主义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估计不足。

第三,在依靠对象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唤起广大民众,一般的民众特别是农民基

本上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第四,在组织领导上,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其领导集团始终处于思想混乱、四分五裂的状态。

第五,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缺乏勇气和决心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只能靠联络和发动会党、新军,依靠军阀的军队。因此,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不能巩固。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赋予它的反帝反封建,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正如毛泽东所说: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还在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由此造成了这一阶级的先天不足—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具有两面性,其软弱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外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对内不敢提出打倒封建土地制度,因此他们不能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也就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还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的产生需要与之相应的经济基础,而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难以正常发展,中国没有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近代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不足;处于没有平等竞争条件下的国际环境;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还在于缺乏群众基础。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性决定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特别是革命派没有提出明确的土地纲领,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因此他们发动的斗争都未曾得到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响应和支持。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还在于当时中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环境。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局限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圈子中,一般的民众没有经过近代的思想启蒙,没有形成民主共和观念。

辛亥革命及其后来的斗争最终都失败了,“革命尚未成功”。但它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成为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中国革命新的领导核心。从此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7课练习答案

历史第7课答案 “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可以看出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原产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开始传入中国,故A项正确。 ,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后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分布,故C项错误;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故D项错误。 ,不能得出三角贸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带来商业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商业危机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故D项错误。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对欧洲的影响,故B项错误;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使得欧洲商品价格上涨,即“价格革命”,故C项错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故D项错误。 ,没有促进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与新航路开辟后的两个半世纪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 法得出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等信息可知,中国商品满足了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故D项正确。 ,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必然走向衰落,因此威尼斯商人感到恐慌,故B项正确。 “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战争的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热兵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故D项错误。 世纪,欧洲正盛行重商主义而不是自由主义,故A项错误;欧洲在美洲的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杀戮当地的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才会有黑奴贸易,故B项正确;黑奴贸易是从非洲掠取黑奴,与非洲的经济转型无关,故C项错误;奴隶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 “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为各种各样的野蛮人做着这样那样的好事”可知,英国报纸把英国对外扩张、对外侵略说成是“好事”,反映了其将殖民侵略美化成传播文明,故D项正确。

影视与历史课程纲要

《影视作品与历史》校本课程纲要 齐斌 简要说明 本教材基本以历史发展阶段来划分节数,侧重点在于历史,旨在通过影视来展示历史发 展的脉络,其线索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大部分来编写,以中国史内容为主,世界史分量较小,同时兼顾一些理论评介性的内容,如第三节、第十二节。由于内容重 心是历史,所以对于影视技巧、著名演员、艺术特色的方面的内容少有涉及。教材所引材料 基本来自网络,限于篇幅未能一一注明,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敬意和感谢。本课程初次开设, 尚无成型书籍和其它材料可以参考,定有许多疏漏、谬误之处,请读者予以指正。 第一节历史影视简介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1、《大秦帝国》 2、《三国演义》 3、《贞观长歌》 4、《康熙王朝》 5、《雍正王朝》 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林则徐》 2、《鸦片战争》 3、《火烧圆明园》 4、《甲午风云》 5、《我的1919》 6、《开天辟地》 7、《红旗谱》 8、《地道战》 9、《红日》 三、世界史部分 1、《大国崛起》 2、《珍珠港》 四、历史影视的分类 1、纪实真实的历史 2、接近历史的真实 3、距历史真实较远,但有些历史真实的影子 4、历史仅仅是背景,影视中的人物、情节凭空捏造。 5、神魔化历史 五、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丰富精神生活,休闲心灵 2、扩大知识面,增强审美意识 3、培养历史意识,为课内学习丰富营养 4、了解一些影视制作的技巧 第二节电影《孔子》 一、简介历史时期的孔子 二、电影《孔子》简介 三、学生观看《孔子》片段教师巡回指导,回答学生观看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四、同学互动谈体会 五、教师评点学生的看法 第三节正确看待欣赏中国古代帝王影视 一、古装帝王剧在影视文化发展中盛行的原因 1、经济效益的趋动追求经济效益是影视剧创作者的主要目标, 2、既有现成的故事题材, 又无版权困扰相对而言, 古装帝王剧的取材范围宽广 3、创作题材的安全性 二、从古装帝王剧的盛行看世人心态 1、古装帝王剧比较注重影视的娱乐休闲功能,能够满足广大观众情感渲泄的愿望 2、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昌盛,古装帝王剧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合并讨好了一些男人潜意识中存在的惟我独尊、妻妾成群的心态, 也为那些靠出卖色相快速致富的女子提供了强有 力的理论依据。 3、古装帝王剧的盛行, 反映了弱势群体的心声 三、影视作品在实现其娱乐性的同时, 要充分体现其教育性 1、影视作品应在娱乐中, 给人以启迪, 充分体现其教育性 2、帝王剧的泛滥, 不利于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54 总学分:3 开课学期:第3学期 适用专业:历史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了解历史行政区划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关系,历史上的人文活动于今天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上气候变迁、森林植被的变迁、河流水文的变迁沙漠变迁等等诸多方面,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历史上疆域变迁、行政区划的变迁,深刻理解当今国际政治与国家关系,中国当代行政区的由来等等;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等等。 2、能力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上人类活动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

3、素质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人类在历史上活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等。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导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历史地理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理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 【教学主要内容】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近一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陈建静《趣味历史》课程纲要

《趣味历史》课程纲要 主讲教师:陈建静 教学材料:历史视频、教学图片、历史照片、实物材料、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活动课 授课时间:40分钟×18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趣味历史》课程学习,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初步掌握相关的历史理论知识,以及学习、探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考古发现等,初步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进一步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各类史实史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个从了解个别史实到不断积累各类史料,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全面理解的过程。因此,本课程通过图片展示、影视欣赏、纪录片选播、听老师讲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历史,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历史,激发对历史与文化的兴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实、求真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内容】 历史学科可以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中学历史所占分额比较有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也仅局限在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上,而且多为史实或者结论性知识,学习探究的过程难以充分体现。 《趣味历史》选取教材以外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辅以教师说明、影视欣赏、纪录片选播和学生讨论等形式,实现教学目标。主要选取以下专题: 1、探秘古文明,主要是以图片展示、考古发现及老师讲故事为主,学生自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教学目的: 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历史文献方面的基础知识; ②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和选文。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54个课时(一学期,周3课时) (五)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展示图书,多作阅读、检索、翻译等练习。 3、课上增加学生发言、参与讨论的机会,应占总课时数的20%以上。 二、课程内容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八章纪传史的大量编修 教学要点: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史籍编修概况、对后世的影响。唐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牛弘传》、《刘毅传》、五代、宋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通志总序》、元修纪传史举要及选文《王安石传》。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1.1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1) 1.2 唐修纪传史举要(4) 1.3 五代、宋修纪传史举要(3) 1.4元修纪传史举要(2) 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 教学要点: 《资治通鉴》介绍及选文、《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资治通鉴》介绍(1) 1.2 选文《魏孝文帝迁都》(2) 1.3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1)

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教学要点: 政书体的概念及发展源流,《通典》及续编、《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会要体概念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介绍,选文《文献通考总序》、《朱敬则请择史官》。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典》及续编介绍、选文(2) 1.2 《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选文(2) 1.3 《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其他会要介绍、选文(2)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教学要点: 纪事本末体的概念,纪事本末体的发展过程,代表性著作,优缺点,纪事本末体的续编和仿作,选文。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鉴纪事本末》及续编和仿作(2) 1.2 选文《杨氏之宠》(1) 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名著 教学要点: 方志地理书的发展源流,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的体例特征和编修状况。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元和郡县图志》介绍(2) 1.2 《太平寰宇记》介绍唐(1) 1.3 《元丰九域志》介绍(1) 第十三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史通》的产生 教学要点: 史学评论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史通》的内容及影响,选文《二体》、《曲笔》。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史学评论及《史通》介绍(1) 1.2 选文《二体》、《曲笔》(2) 第四编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十四章纪传史的续修 教学要点: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四)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双测过关(四)中古时期的亚洲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适应稳定社会和统一国家之需要而产生的宗教是() A.道教B.基督教 C.佛教D.伊斯兰教 解析:选D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故选D项。 2.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解析:选B题干中“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信息,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 3.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A.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C.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D.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了阿拉伯半岛的发展,对市民经济和游牧民族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故C项正确。 4.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新版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案--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知识梳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产生: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农业和畜牧业 产生后,人类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发展使_____手工业_____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促进了交换和__贸易____。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发展为早期___城市___。剩余产品的出现,推动__私有制________产生和_贫富_____分化,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__国家____开始形成。出于记事管理的需要,产生了文字。 2、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 成、文字的出现。 小贴士: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的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 ______【拓展延伸】 1、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政治: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经济:促进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

文化:平等互利的观念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雅典民主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进步性:①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健全完备的民主制度;②雅典的民主制重视公民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证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造就了雅典的全面辉煌,使雅典成为希腊最负盛名的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局限性:①雅典的民主制存在明显缺陷,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仅有成年男性公民能够享有公民权,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就其性质而言,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正是由于许多公民的民主生活抛弃了正义原则,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导致了雅典城邦的混乱和衰亡。 【巩固练习】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分级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2.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3.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日期 2011、8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总课时 48课时 学校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经过两年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 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能动性较好,探究学习的欲望较强,能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此外,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电脑水平,能在网上收集数据,描述信息,并能在小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放松,以浏览识记基础知识为主,不知去进一步作探讨,仍旧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层次,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两极分化明显。而世界历史学生相对接触较少,较长、拗口的人名地名对学生而言又有些让他们望而生畏。对此,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影视片、纪录片、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等,注重把知识点落实到位、帮助学生

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 1、知道世界史上如拿破仑、达尔文等重要的历史人物,知道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2、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3、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历史地图的变化,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概况,学习判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决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作用;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学会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5、开展适合九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举办“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主题故事会等,活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放在课外进行,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德育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综合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 6、在复习中,加深学生对该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推动学生对每个历史阶段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世界历史发展脉络形成一个基本清晰的线索,进一步提升学生获得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及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 学习主题:(1)人类文明的开端;(2)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3)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4)步入近代;(5)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6)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7)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8)璀璨的近代文化;(9)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1) 第二次世界大战;(1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演变;(14)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5)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6)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课程内容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人教版历史课程纲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力与方法目标: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二、课程内容 1、概述 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当指河姆渡与半坡。炎黄战蚩尤、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尧舜禹等,神话与传说成分较浓,考古证据不足)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此乃夏朝的地位,另外,它还创立了王位世袭制)。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指“三代”,夏、商、西周)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战国时期的历史,堪称唯物史观的经典演绎: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在社会意识上得以充分展现。)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可以作为专题进行课程整合),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与罗马帝国同时)。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外戚与宦官专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自220年三国开始,至589年隋朝统一南北,中间除了西晋280—316年短暂的36年统一外,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长达300多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如西晋时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时,农业技术不断进步(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医学已经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华佗与张仲景),天文学、数学(祖冲之)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 学时: 64 制(修)订时间: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培养旅游欣赏能力,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也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 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 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

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 (三)能力目标 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 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 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模块教学知识要求重点及难点知识和能力目标学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和集中性、季节性、互补性、文化 性、悠远性、奇特性) 重点: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 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 征 难点:无 考核方式:笔试 1、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 背景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资源形成地理 背景知识分析相关案例,辨析旅游 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背景,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案例分析) 3、应用“职业道德与企业理论”’ 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 的善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分析) 第1周 (4课时)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