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108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急症,据国内文献统计,占创伤性疾病的第2位。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占35%左右[1]。如何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院近6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08例,男79例,女29例。年龄3~76岁,平均38岁。受伤方式:车祸伤77例,坠落伤24例,打击伤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小于3h者25例,3~24h者67例,1~3d者12例,大于3d者4例。

1.2 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9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颅内血肿62例,脑挫裂伤4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

1.3 临床表现 GCS评分:3~5分33例,6~8分75例。瞳孔改变: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12例,单侧瞳孔散大32例,双侧瞳

孔多变17例。生命体征改变:呼吸障碍15例,血压下降13例,高热7例。体征:偏瘫14例,去大脑强直16例,锥体束征阳性48例。症状:伤后均昏迷、呕吐86例,脑脊液耳鼻漏者10例。颅外多发伤42例。四肢骨折10例,胸部伤24例,休克者4例。并发症:肺部感染13例,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

2 治疗及结果

手术治疗72例,其中包括颅内血肿清除,严重脑挫裂伤清除术,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去骨瓣减压术。36例生命体征平稳者,行非手术治疗,采用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药物,营养支持,长期昏迷者及气管切开术,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电解质、血气、肾功能等。根据GCS评分标准:死亡32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17例,轻残14例,恢复良好42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经过复杂,且易复合颅外其它组织器官损伤,并发症多而重,致残率、死亡率高。我科近几年来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外多发伤42例,占38.9%,严重并发症23例,占21.3%,死亡32例,占29.6%,重残20例,占18.5%(含植物生存者3例),通过本组病例,笔者体会到在治疗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解除脑受压重型颅脑损伤受伤原因复杂,各种原发和继发损伤均可导致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及脑内血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组织水肿、肿胀,产生急性颅内高压,脑疝形成,可发生严重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肿和

严重的脑组织挫裂伤,应及时清除血肿和破碎的脑组织,对一侧脑水肿、脑肿胀明显,中线结构移位的患者及时行有效的去骨瓣减压术。

3.2 尽快改善缺氧状态,纠正低血压重型颅脑损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是导致脑组织继发性病理损伤的基础[2]。因此应保证脑组织有效的血流灌注和供氧,重型颅脑损伤者,昏迷时间长,与发生误吸、气管内分泌物多且不易排出,常有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功能障碍,应尽早气管插管或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若血常规、饱和度低或有明显呼吸困难者,则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此外,外周血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应及时纠正低血压,提高脑灌注压,维持有效局部脑血流量,即收缩压控制在80mmHg 以上。对防治低血压特提出以下几点治疗意见:(1)早期扩容可使用左旋糖酐,输血;(2)适当限制脱水利尿剂;(3)减少术中出血。

3.3 积极防治并发症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3],本组有11例患者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常使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增加,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动态监测电解质、血糖、肾功能、血气,计24h出入水量、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早预防,及时纠正。

3.4 积极给予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机体内分泌平衡紊乱,出血、呕吐、昏迷及治疗过程中禁食、限水、补液不当等,常易并发代谢紊乱和营养障碍[4],严重营养不良,长期消耗衰竭,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使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易尽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即伤后2~3d放置鼻饲管进行营养素鼻饲,间断静脉营养补充及皮下注射胰岛素。

参考文献

1 易声禹.努力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整体水平.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1.

2 江基尧,董吉荣,朱诚,等.21例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经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7-9.

3 漆建,余定庸,唐文国,等.重型颅脑创伤510例临床分析.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6:376-377.

4 章翔,张志文,章薇,等.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3:146-148.

. .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有无头痛、呕吐。 2.观察受伤局部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外漏发生,眼 眶有无皮下淤血,眼球是否突出。 3.观察呼吸道有无血液、异物阻塞或舌根后坠引起的梗阻。 4.观察有无其他合并伤:黑便、血尿、关节肿痛、活动障碍。 5.并发症的观察:外伤性癫痫、消化性溃疡、角膜溃疡、关节挛 缩、肌萎缩等。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有关。 2.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及疾病导致躁动不安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不能进食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意识障碍、肢体局部长时间受压 有关。 5. 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与脑缺氧、脑水肿、脑出血、脑血液回 流障碍有关。 6. 潜在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疝、消化道出血、癫痫发作。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措施】 1.确保呼吸道通畅:绝对卧床休息,意识清楚血压平稳者,可抬 高床头15°—30°。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及时清除 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污,开放气道,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脑疝病人立即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有 休克者取平卧位,补充血容量。需要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等。 3.病情观察和记录。按医嘱定时严密观察和记录病人的意识、瞳 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及时判断病人是否出现休克、脑疝,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 4.确保病人安全。密切观察、分析躁动的原因,加床栏,必要时 专人守护,适当约束,约束带不可过紧及缠绕肢体,以免造成末梢血液回流障碍,以约束后能容纳一个手指为宜。遵医嘱适当使用镇定药,并观察用药效果。妥善固定,保护各种管道,防止管道扭曲、脱出、折叠。剪指甲,必要时给患者戴手套,防止抓伤。 5.加强营养。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尽量选择适合患者口味的食 物,少量多餐。意识障碍患者,伤后24小时鼻饲流质饮食。 有颅底骨折者,鼻饲推迟3-5天。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每1次/2h,按摩 骨突处,每天擦浴1-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导尿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袋1次/日,会阴护理2次/日,防止泌尿系感染。口腔护理2次/日,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者涂眼膏。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关节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一)病史 1?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2?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3.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4?伤前健康情况,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1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2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4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5?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 颅骨X 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 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肿者应视为禁忌。 3. 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检查技术。 5. 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 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特重型:总分3?5 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 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康复评定 颅脑损伤评定目的是对功能障碍的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估, 为康复治疗方案、康复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除了神经系统方面内容以外, 重点意识障碍、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局等的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常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表8-2) 来评定意识水平。认知功能的评定认知功能主要由注意、记忆、思维、推理、智力等构成。认知功能的评定常用Rancho Los Amigos(RLA) 认知功能水平分级。常用Brunnstrom 中枢神经糸统损伤后运动

脑外伤诊疗规范

颅脑损伤的康复 颅脑损伤是指脑部的创伤,其原因在战时多为火器伤、利器伤、爆炸伤、工事或建 筑物倒塌的撞、压伤等;和平时期多为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利器伤 等。其发病率在我国为55.4/10万人口,患病率为783/10人口。颅脑损伤分为闭 合性和开放性两类:属闭合伤者,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骨折,但脑组织不与外 界相通;属开放性者,脑组织与外界相通。颅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除运动、言语 等方面以外,主要还有记忆、思维等认知障碍。 5.2.1康复评定 5.2.1.1 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颅脑损伤的严重车程度,急性期主要依据昏迷的时间、用Glasgow昏迷量表来确定;在恢复期,主要依据伤后遗忘(Post-traumatic Amnesia,PTA)的时 间、用HRB神经心理学测试(Halstead-Reitan Battery,HRB)和LOTCA等方 法来评定,其评定标准如表5-2-1: 表5-2-1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综合评定(第109页) GCS、PTA、HRB的评定方法如下: (1)GCS GCS的内容和评定方法如表5-2-5: 表5-2-2GCS(第109页) (2)PTA时间 1)PTA的定义 PTA是受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的时间,其情况如表5-2-3。 表5-2-3PTA时间(第110页) 2)PTA的确定 对于患者是否脱离PTA,需用定向遗忘实验来评定。该实验主要通过向 患者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连续记忆是否恢复。患者回答不正确时按规 定扣分,将100减去总扣分是为得分。100分为满分;75-100为正常; 66-74为边缘;<66为异常。一般认为达到75分才可以认为是脱离了 PTA。定向遗忘试验的具体试验,内容如表5-2-4: 表5-2-4 定向遗忘试验(第111页) 3)根据PTA确定损伤的程度 PTA时间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如表5-2-5: 表5-2-5 PTA时间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第111页) (3)HRB及LOTCA 请参见2.12.4.1和3.2.1.4的有关部分。 至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分级,可用Rancho Los Amigos(RLA)医院的标准(表5-2-6): 表5-2-6 PLA认知功能水平分级(第112页) 5.2.1.2 颅脑损伤引起的情绪障碍的评定 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情绪障碍如表5-2-7(第112页)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器质性情绪障碍的诊断,应符合《精神病诊断手册》第三版修订本的标准(表5-2-8)(第113页)

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困神经外科医生证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凶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结合中国颅脑刨伤病人治疗的实际情况,作出比较客观、科学的结论。 三、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 008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赡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5007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GCS<14分)伤后8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h总剂量21.2g),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P=0.0001)。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量激素。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创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四期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

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肓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随后进行了Ⅱ期对852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创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tSAH有效。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Ⅲ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随后,又开展了Ⅳ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13个国家35家医院进行,592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由于尼奠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和tSAH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未公开发表)。 3.白蛋白: 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创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460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件颅脑损伤、GCS≤13分、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伤。4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例(50.2%)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4%白蛋白液体治疗28d或直至死亡;229例(49.8%)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0例病人中,重型颅脑创伤病人(GCS 3~8分):白蛋白治疗组160例(69.3%),生理盐水对照组158例(69.0%)。伤后24个月临床疗效随访结果,214例白蛋白组死亡7l例(33.2%),206例生理盐水组死亡42例(20.4%)(P=0.003)。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中,146例自蛋自治疗组死亡6l例(41.8%),144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32例(22.2%)(P<0.001)。中型颅脑创伤病人中,50例白蛋白治疗组死亡8例(16.0%),37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8例(21.6%)(P=0.50)。研究发现白蛋白增加重型颅脑创伤病人死亡率。 4.镁离子: 2007年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的一组美围7个医学中心采用硫酸镁治疗499例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研究分组:低剂量组(血浆镁离子浓度1.0~1.85mmol/L),高剂量组(1.25~2.5mmol/L)和对照组。研究结果发现病人死亡率:对照组48%、低剂量组54%(P=0.007)、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9-16 地点:ICU病房 参加人员:ICU全体护士主持人:杨传香 病史汇报 患者沈祖明,男,50,籍贯重庆,工人,汉族,因“因被发现呼之不应1+小时”于2015-08-21 14:05入院。入院前约1+小时前患者被人发现躺在电梯井底层,呼之不应,全身多处出血、畸形,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含少许咖啡色样物质,非喷射状,无抽搐及二便失禁。遂由同事送入我院急诊。与家属商议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患者入科时查体:T;测不出℃,P120次/分,R26次/分,BP100/33mmHg (去甲肾上腺素1.5ug./kg/min),SaO2 94%,经口气管插管,距门齿22cm,呈深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部可见多处头皮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纱布部分侵湿,右侧上眼睑明显肿胀、青紫,双耳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右侧髂部、大腿肿胀、青紫,扪及波动感,四肢冰凉,可见多处擦挫伤,无明显畸形。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常住本地,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吸烟史多年,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多年,量较少,每次1两左右,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婚姻、生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有1儿。家族史:父亲已去世,具体死因不详,母亲健在,子女健康,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入院诊断: 一、严重多发伤:1、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1.1急性脑疝;1.2右侧颞叶巨大脑血肿;1.2.双侧额叶及左侧颞叶脑挫裂伤;1.3蛛网膜下腔出血;1.4.右侧颞骨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

2020年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课件)

2020年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课件)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颅脑损伤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

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感谢聆听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1。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 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 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

2008《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经过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认真讨论和仔细分析,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结论。 三、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 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0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5007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14分)伤后8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小时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21.2克),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显著增加了病人死亡率(P= 0.0001)。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量激素(1)。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 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进行了四期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随后进行了II期对852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损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外伤性蛛血病人(tSAH)有效。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III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随后,又开展了IV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13个国家35个医院进行,592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由于尼莫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和tSAH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公开未发表)(2,3)。 3.白蛋白: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460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性颅脑损伤、GCS≤13、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伤。4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 例(50.2%)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4%白蛋白液体治疗28天或直至死亡;229 例(49.8%)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年龄、伤情、CT扫描)无统计学差异。460例病人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 3~8分):白蛋白治疗组160 例(69.3%),生理盐水对照组158例(69.0%)。伤后24个月临床疗效随访结果,214例白蛋白组死亡71例(33.2%), 206例生理盐水组死亡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9-16 地点:ICU病房 参加人员:ICU全体护士 主持人:杨传香 病史汇报 患者沈祖明,男,50,籍贯重庆,工人,汉族, 因“因被发现呼之不应1+小时”于2015-08-21 14:05入院。入院前约1+小时前患者被人发现躺 在电梯井底层,呼之不应,全身多处出血、畸形, 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含少许咖啡色样物质,非 喷射状,无抽搐及二便失禁。遂由同事送入我院 急诊。与家属商议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 患者入科时查体:T;测不出℃,P120次/分,R26 次/分,BP100/33mmHg(去甲肾上腺素 1.5ug./kg/min),SaO2 94%,经口气管插管, 距门齿22cm,呈深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约3mm, 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部

可见多处头皮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纱布部分侵湿,右侧上眼睑明显肿胀、青紫,双耳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右侧髂部、大腿肿胀、青紫,扪及波动感,四肢冰凉,可见多处擦挫伤,无明显畸形。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常住本地,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吸烟史多年,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多年,量较少,每次1两左右,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婚姻、生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有1儿。家族史:父亲已去世,具体死因不详,母亲健在,子女健康,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颅脑损伤 就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得损伤,可分为颅与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就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得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得因素与损伤得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得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与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得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得程度与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得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得强度与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得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得头皮、颅骨与脑损伤得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得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得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得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与/或颅骨得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得致伤阈,则头皮、颅骨与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就是通过身体其她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得损伤,而头皮与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得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得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与不同范围得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与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得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 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她部位得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得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得伤情判断目前主要就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得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得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与及时得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得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与全身情况得迅速认真得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得重点就是呼吸与循环功能得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得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得稳定。 现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得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得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 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

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 (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3)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 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3.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1、定义: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所有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 2、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体温、脉搏、呼吸,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资料,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提示颅内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 (2)呼吸道的护理: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翻身叩背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着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叩背,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保证患者舒适。

(3)卧位:抬高床头15至30度,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经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 (5)口腔及眼部护理:口腔护理一天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做好眼部护理,闭合不全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眼药水和凡士林纱布覆盖。 (6)泌尿系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易发生尿储留和尿失禁,对于流置尿管的患者应定时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三天更换尿袋,定时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尿管,定时放尿,以训练患者的膀胱贮尿功能。 (7)便秘: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缓泻药,如:白色合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必要时行灌肠。切记患者用力排便、排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8)引流管的护理:护士应明确引流管的名称、目的及放置方法,妥善固定,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质及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患者需外出或检查治疗,当班护士为患者夹闭引流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有无渗血渗液,以防脑脊液漏发生,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

2020年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颅脑损伤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

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

早期应用胃肠内乳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效果分析

早期应用胃肠内乳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效果分 析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注:组间比较,P<0.05 2.2 实验前两组ALB、TP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 讨论 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能量消耗及需求量增大,肌蛋白大量分解,机体出现高尿氮及负氮平衡[1]。通常重型颅脑损伤的能量消耗为正常的120%—170%,平均142%,并与自身基础代谢率、体温、格拉斯哥评分(GCS)、静息肌张力、活动度、药物、治疗操作、感染的严重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 这种高代谢状态在善后3d—5d达到高峰,第7天开始消退,一般持续3周[3]。如不及时补充营养,会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等,且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从而使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增加。在颅脑损伤早期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全身代谢状况,使机体蛋白保持一定水平,改善负氮平衡,而且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生存质量,降低脑外伤的伤残率和死亡率[4]。 血浆白蛋白是人体较重要的营养状况状况指标之一,也是神经外科医生较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因为血浆白蛋白的高低,同样影响脑水肿的程度[5]。血浆白蛋白的代谢周期为20天左右,即使营养不充分,则在20天左右可检测到白蛋白的降低[6]。本研究中,伤后3—4周时血浆白蛋白与伤后第一天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采取本营养支持治疗能充分有效提供营养支持。 胃肠内营养乳剂(瑞代)是一种高分子量、易于代谢的肠内营养制剂。用于分解代谢和液体入量受限患者的均衡营养治疗,能够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和增加的蛋白质需要量,减少氮丢失、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表1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肠内营养治疗后,低蛋白血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传统自制匀浆肠内营养治疗(χ2=5.13,P<0.05)。表2的数据则进一步从血清白蛋白(t=3.96 P<0.05)、血清总蛋白(t=4.15 P<0.05)的人群平均水平,进一步说明了实验组的胃肠内营养乳剂比对照组自制匀浆肠内营养预防低蛋白血症的效果更好。根据研究结果,胃肠内营养乳剂防治低蛋白血症效果明显。 目前,临床上可供患者使用的胃肠内营养剂有多种配方,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合理选择。同时,胃肠内营养个体差异较大,如使用不当,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7]。因此,营养液应持续匀速滴注或泵入,渗透压不宜过高,掌握由慢到快的原则,以避免出现腹胀、呕吐和腹泻等并发症。每4—6h检测胃残液量,超过200ml时应减慢滴注速度。滴注营养液时,最好采用头高30°的体位,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应注意经常检查胃肠营养

颅底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颅底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概述】 单纯颅底骨折少见,多与颅盖骨折并存。颅底水平的外力,头部挤压变形,和头部垂直打击、垂直坠落均可造成颅底骨折。临床主要靠脑脊液耳、鼻漏来诊断。颅底骨折可仅限于某一颅窝,亦可横行穿过两侧颅底或纵行贯穿前、中、后颅窝,骨折线常与鼻旁窦、岩骨或乳突气房相通,而形成隐性开放性骨折,引起颅内继发感染是最严重的问题。 【临床表现】 1.颅前窝骨折 (1)双眼周围淤血呈紫蓝色,俗称“熊猫眼”。 (2)单侧或双侧嗅觉障碍。 (3)少数可有视神经损伤表现。 (4)脑脊液鼻漏。 (5)CT示颅内积气。 2.颅中窝骨折 (1)颞肌肿胀或耳后迟发性淤斑。 (2)听力障碍和面瘫,也可有动眼、滑车、三叉和外展神经麻痹。 (3)脑脊液耳漏,也可鼻漏。 (4)CT示颅内积气。 3.后颅窝骨折 (1)乳突和枕下可见皮下淤血。有时在咽后壁发现黏膜下淤血。 (2)可有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表现。 (3)拍X线汤氏位照片可见骨折线。 【诊断要点】 1.明确外伤史及一般神经系统症状。 2.脑脊液鼻漏、耳漏。 3.颅底薄层CT扫描,可能显示骨折线。 4.头颅CT显示颅内积气。 5.双眼、颞部、耳后、枕下肿胀淤血。

6.相应脑神经损伤表现。 【治疗方案及原则】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继发性颅脑损伤出现。 2.有脑脊液漏者应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漏液持续4周以上不能自愈者应行开颅脑脊液漏修补术。 【处置】 1.需住专科病房。 2.耳鼻孔均不可填塞和冲洗,可于鼻孔内滴人抗生素溶液。保持耳道清洁。 3.嘱伤员不要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 4.一般不作腰椎穿刺。 5.取头高位,保持头偏向不漏一侧数天,多数可在2周内自愈。 【注意事项】 1.颅底骨折的X线诊断价值较小,可拍摄不同角度的颅底片增加检出率。 2.继发颅内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后行手术修补漏孔。 3.事先确定脑脊液漏的部位,是手术修补成功与否的关键。 4.警惕颅底骨折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5.迟发脑脊液漏液因化验有糖可与过敏性鼻炎鉴别。 6.警惕延迟出现的脑脊液漏。

【实用】-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 【护理评估】 1.病史:应着重询问受伤时间、致伤原因、致伤源的强度和作用部位及伤口的情况。 2.评估意识状态,患者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采用格拉斯哥评分表进行评估。 3.颅内压增高:观察头痛、呕吐的严重程度,有无视神经乳头水 4. 评估是否有呼吸道阻塞。 5.心理社会反应:评估家属的不安与恐惧。 【护理问题】 1.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3.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4.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5.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6.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1.3. 伤后暂禁食水,遵医嘱给予饮食。 1.4. 安全护理:对于躁动的病人应加床档并适当应用约束带,使用约束带时应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及血运情况,防止勒伤发生。 1.5. 遵医嘱给与术前处置及宣教。 2.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肌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2. 体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

可抬高床头15o-30o,以利静脉回流。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深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口腔内分泌物排出。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2.4. 管道护理:各种管道应妥善固定,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脱落。 2.5. 加强营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 2.6.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6.1 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Q2h翻身扣背。 2.6.2 预防泌尿系感染:定时清洗外阴、肛门。留置导尿管,遵医嘱冲洗膀胱;定期更换尿管及引流袋,各项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6.3 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与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遮盖上眼睑。 2.6.4 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2.7.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康复的信心。 【健康指导】 1. 休息: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2. 饮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3. 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复查。 4. 功能锻炼:长期卧床及功能障碍者,指导皮肤护理及肢体、语言功能训练。 5. 心理指导:轻型脑损伤患者应尽早自理生活。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应给于适当解释和宽慰,使其树立信心。 【护理评价】 1.病情观察仔细、及时,避免窒息。 2.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3.保持皮肤完好无损。能维持足够的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10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108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急症,据国内文献统计,占创伤性疾病的第2位。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占35%左右[1]。如何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院近6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08例,男79例,女29例。年龄3~76岁,平均38岁。受伤方式:车祸伤77例,坠落伤24例,打击伤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小于3h者25例,3~24h者67例,1~3d者12例,大于3d者4例。 1.2 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9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颅内血肿62例,脑挫裂伤4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 1.3 临床表现 GCS评分:3~5分33例,6~8分75例。瞳孔改变: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12例,单侧瞳孔散大32例,双侧瞳

孔多变17例。生命体征改变:呼吸障碍15例,血压下降13例,高热7例。体征:偏瘫14例,去大脑强直16例,锥体束征阳性48例。症状:伤后均昏迷、呕吐86例,脑脊液耳鼻漏者10例。颅外多发伤42例。四肢骨折10例,胸部伤24例,休克者4例。并发症:肺部感染13例,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

2 治疗及结果 手术治疗72例,其中包括颅内血肿清除,严重脑挫裂伤清除术,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去骨瓣减压术。36例生命体征平稳者,行非手术治疗,采用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药物,营养支持,长期昏迷者及气管切开术,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电解质、血气、肾功能等。根据GCS评分标准:死亡32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17例,轻残14例,恢复良好42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临床经过复杂,且易复合颅外其它组织器官损伤,并发症多而重,致残率、死亡率高。我科近几年来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外多发伤42例,占38.9%,严重并发症23例,占21.3%,死亡32例,占29.6%,重残20例,占18.5%(含植物生存者3例),通过本组病例,笔者体会到在治疗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解除脑受压重型颅脑损伤受伤原因复杂,各种原发和继发损伤均可导致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及脑内血肿,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组织水肿、肿胀,产生急性颅内高压,脑疝形成,可发生严重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肿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