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目镜的设计

目镜的设计

目镜的设计
目镜的设计

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凯涅尔目镜设计

系别:测控技术与仪器

年级专业: 08级仪表1班

学号: 080103020030 学生姓名:卢宽

指导教师:王志斌

教师职称:副教授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光学仪器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

目录

一、前言 (7)

二、设计技术参数 (9)

三、初始结构设计 (17)

四、利用ZEMAX设计优化 (21)

五、数据比较与优化后参数 ....................

六、设计心得体会 (24)

七、参考文献 (25)

一、前言:

二、设计技术参数:

凯涅尔目镜:'20f mm ='

245.5ω=,5D mm =,'8~10z l mm >

三、初始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技术要求与外形尺寸计算结果:

查阅相关光学手册,可知凯涅尔目镜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相关的结构特点,像差特性和光学性能如下:凯涅尔目镜是在冉斯登目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接目镜改成了双胶镜。增加一个胶合面变数用来校正倍率色差,且在校正倍率色差的同时可以把场镜和接目镜的间隔进一步减小,从而取得结构缩短,场曲减小的效果。凯涅尔目镜的成像质量优于冉斯登目镜,它能适用的视场也大于冉斯登目镜。

凯涅尔目镜的光学性能是:视场240~50ω=,相对镜目距'

'

/1/2p f =。

图示:简单的凯涅尔目镜示意图

1、用PW 法计算凯涅尔目镜初始结构 因为目镜为放大系统,需反向设计。 (1)根据目镜的相关参数计算 1)选型

从相关资料上参考,可知:

接眼镜的焦距''

2121.224f f mm ==

2)确定基本相差参量

由于场镜对像差没有影响,固接眼镜的初级像差满足:

_______0II z S h P J W ∞

∞=?+=

_______2220III Z z S h P Jh W J ∞

=?++=

3)求0P 。由式 2

_____00.850.15P P W ∞∞

??

=++ ??

?

联立以上三式,得:

__

z h =

___W ∞

=-由设计要求: 8~10z l mm >,取10z l mm =-,可得:

__

'21

0.415z

z l l f =

=- __

____

0.415z z z h l u =?=

代入__

z h ,___W ∞

的方程,可解得:

00.929P = ___ 2.5243W ∞

=-

4)求形状系数Q

Q 满足:___0

0 1.67

W W Q Q ∞

-=+

带入数据,得:

2.6164Q =

又:___

0II z C h h C =??Φ?= 所以:0I C =

5)根据0P 和I C 从光学设计手册查玻璃组合 可知:56ZF ZK -玻璃对满足要求。 6)求透镜各面的曲率(归化条件下的)。

11

11 1.617261

n Q n φρ=+

=- 27467.212-=+=?ρQ

773703.01

1

122123-=---+

=n n n Q ?ρ 7)求薄透镜各面的球面半径

求薄透镜各面的球面半径和像差计算:

158.09r mm =

214.29r mm =

316.19r mm =- 1 1.5d mm = 2 4.5d mm =

(2)场镜的相关参数计算

由接眼镜成像规律,目镜出瞳与其经接眼镜成的像满足:

''1121

111Z Z l l f -= 由上述知110Z l mm =-,''

2121.224f f mm ==,解得:

'117.2Z l mm =-

场镜与接眼镜距离取18mm ,则:

'2135.2Z Z l l d mm =-=-

考虑到接眼镜的厚度以及场镜的主面,2Z l 应取42mm - 物镜像平面与场镜平面应满足'2f l mm >,取'

5f l mm =,则:

'2125Z l mm =

由光瞳的衔接知,物镜经过场镜成的像与目镜出瞳经过接眼镜成的像重合,所以:

1'z l - 1z l

d 2z l - '

f l

''2

2

22

1

11

Z Z l l f -

=

解得场镜焦距:'

2231.4f mm =

又由光焦度与透镜曲率半径的关系:

()()451n ρρΦ=--

其中:'22

1f Φ=

1.5163n =

50ρ=

解得:44

1

16.21r mm ρ=

=

2、目镜像差容限的计算

30~60

λ

1.5λ

表中'2f 为目镜焦距

目镜实际像差容限:

考虑到视场边缘有50%的渐晕,子午彗差'

T K 的容限为上表数据的2倍。

由于渐晕的存在,子午彗差'

T K 只需考虑相对视场与相对孔径的乘积小于等于0.5的情况。 实际像差容限如下:

3、目镜像差校正

-------输入数据--------

1.初始参数

物距半视场角(°) 入瞳半径

0 22.75 2.5

系统面数色光数实际入瞳上光渐晕下光渐晕

5 3 -10 0.5 -0.5 理想面焦距理想面距离

0 0

面序号半径厚度玻璃

STO 33.7300 1.500 1

2 13.0620 4.500 ZF5

3 -20.5100 15.300 ZK6

4 16.2930 4.500 1

5 0.0000 3.405 K9

☆定义了下列玻璃:

K9 1.5163 1.521955 1.513895

ZF5 1.7398 1.758714 1.732434

ZK6 1.6126 1.619999 1.609499

-------计算结果--------

1.高斯参数

有效焦距(f') 后截距(L') 前截距(L) 像距(l')

19.63229 3.40469 -6.80133 3.40469

入瞳距离(lz) 出瞳距离(lz') 近轴像高(y') 放大率( )

-10.00000 123.90078 8.23250 0.00000

入瞳直径(D) 出瞳直径(D') 拉赫不变量(J) 像方孔径角(U')

5.00000 -30.68825 -0.31450 0.12734 2.像差

***D 光各视场像差***

相对视场 Lz1 Lz2 Yz' Xt' Xs' Xts'

1 -10.0000 55.7824 -7.9408 0.4033 -1.0487 1.4520

0.85 -10.0000 66.2474 -6.7905 0.2089 -0.7540 0.9629

0.7071 -10.0000 77.5490 -5.6899 0.1119 -0.5218 0.6338

0.5 -10.0000 95.5197 -4.0652 0.0418 -0.2620 0.3038

0.3 -10.0000 111.9562 -2.4581 0.0123 -0.0948 0.1071

'

z Y δ '

z Y F δ '

z Y C δ

'yFC ? 'T L δ 'S L δ

1 0.2917 0.3039 0.2830 0.0209 -0.0299 -0.3101

0.85 0.2071 0.2220 0.1982 0.0238 -0.1898 -0.3069

0.7071 0.1313 0.1462 0.1230 0.0232 -0.2516 -0.3043 0.5 0.0510 0.0634 0.0445 0.0188 -0.2851 -0.3013 0.3 0.0116 0.0197 0.0075 0.0122 -0.2953 -0.2996

KT'1.0H KT'.7H KT'.3H KS'1.0H KS'.707H KS'.3H 1 -0.0222 -0.0072 -0.0008 0.0076 0.0037 0.0007 0.85 0.0044 0.0037 0.0009 0.0082 0.0040 0.0007 0.7071 0.0128 0.0070 0.0013 0.0075 0.0036 0.0006 0.5 0.0134 0.0068 0.0012 0.0055 0.0027 0.0005 0.3 0.0090 0.0045 0.0008 0.0033 0.0016 0.0003 4、目镜像差曲线

四、利用ZEMAX设计优化

五、数据比较与优化后参数

六.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光学课程设计,我不但学到了一些以前不懂的知识,而且更进一步学会使用了ZEMAX 常用的光学设计软件,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在学习新软件的能力,这不但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更是对新事物学习和接受能力的锻炼,因此我对此次光学课程设计感触和收获颇深!

刚开始,感觉这是一门很有挑战性的课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只会使用镜片而从没想过要怎样设计的人来说,更是觉得自己在一周内设计一个镜片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资料和老师的讲解,才对要使用的软件有大致的了解,之后是对我课题进行慢慢的细细研究,终于有了点思路,即先分析设计的要求,然后按步骤即可进行设计。但由于人为设计的可能不是最佳的,ZEMAX系统软件提供了一个自动优化功能,我们可在人为设计完成后进行自动优化,在把优化后的和未优化之前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优化后的图像更加优美和科学性。

因此,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光学上的一些知识,还学会了一种设计思路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的锻炼,我们就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这样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无疑是我们学习和发展的重点和优点,所以,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经历和精神财富!总之,从头走到尾走下来,感觉收获是很大的,虽然过程是辛酸的,但是结果却令自己很欣慰。

七、参考文献:

○1刘钧,高明编著《光学设计》,200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ZEMAX操作数的中英文对照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840136.html,/thread-54342-1-1.html

○3ZEMAX使用教程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840136.html,/forumdisplay.php?fid=152

○4ZEMAX的基本像差控制与优化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840136.html,/simple/t1277.html

○5Ray Fan的解释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840136.html,/thread-1001197-1-1.html

○6ZEMAX中的ray fan和spot diagram的含义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840136.html,/yxfoptics/blog/item/1f264cdfe8facd10495403b8.html/cmtid/e7317e818c5275d 2bc3e1e94

○7光学玻璃的选定

————《光学设计》附录1、附录2

○8Fft Mtf解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2840136.html,/yxfoptics/blog/item/d674bd5111dac8878c5430ff.html

○9《光学设计手册》李士贤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⑩《光学设计》袁旭沧等编著,科技出版社,1983年出版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二年级数学教案)《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的“镜面对称”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 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物和像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学生准备),大镜子一面(老师准备)、课件,老师准备两张纸,纸上分别写出“白天”这个词和它的的两种镜中像。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韵律: 1 师说口令,生做动作。(学生面对面)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师可以把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出来。) 2 猴子捞月的故事:(课件展示)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

镜面对称_教案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 开封市中山路第一小学张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现象。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现象的感知。 4激发学生对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è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

移主动建立连接。】 è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Q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 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 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 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 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Q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 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 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昙华林小学刘虹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对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人教版二年级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初步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新增加的内容。 二、目标定位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具体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本节课中,我们紧紧抓住“对称”来展开教学,对于“镜面对称”“对称的性质”都没有对学生明确提出。学生在表述时语言可能不规范,只要大致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 三、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

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从体验中获得知识。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材中已经设计了几种活动,学生在生活中也照过镜子,但在教学中仅做教材中的活动肯定是不够的,而学生又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如何设计更有效、有序、适度的活动成为我们设计时的最大难点。经过我们多次集体备课,逐渐找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活动思路,即先让一位学生对着镜子做动作,其他学生看一看、说一说镜子里的他是怎么做的,让他们体会到镜子里外的上下、前后是不变的。再让一位学生做镜子里的老师,既巩固前面所学,又引起新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发现镜子里外的左右正好是相反的。接下来,老师和全班学生拿道具做游戏,便于教师反馈。最后,再由同位同学互做游戏,让他们再次获得体验。

镜面对称教案_题型归纳

镜面对称教案_题型归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 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 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 l 同桌合作学习. 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 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 3.汇报探究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 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 l 联系实际.

镜面对称问题的小窍门

1 . .. .“镜面对称”问题的小窍门 山 东 杜 涛 戴 彦 在学习新课程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生活中有意思的现象,其中“镜面对称”现象就非常有趣,不过有时也挺让人挠头的. 我在与同学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想出了一些小窍门,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例1(1)一辆摩托车的车牌在平面镜中的像是“ ” 则这辆摩托车的实际车号为 . ,这时的实际时间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窍门是将印有此数字的纸片翻过来 ,马上可得到正确答案. 例2(1)如图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 表的时针和分针,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8:20 . (2)现在时刻是2:35,试问钟表对面镜子中 的像的时间是9:25 . 这类问题除了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外, 还可以用12减去已知的时间,可得所求的时间.如(1)中,12:00 – 3:40 = 8:20; 如(2)中,12:00 – 2:35 = 9:25. 例3.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中,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原数字一样的有 0,1,8 . 这类问题中的对象如果具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则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不变. 例4.如图2所示,一张写有0,1, 2,3,4,5,6,7,8,9这十个数字的纸条 平放到镜子前的桌面上,其中哪些数字 的像与原数字完全一样?若将纸条在桌 面上旋转90度后,哪些数字的像与原数字完全一样? 未旋转前0,1,3,8的像与原数字完全一样; 旋转90度后,只有0,1,8的像与原数字完全一样. 这类问题的窍门在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存在一条与镜面平行的对称轴. 若存在,则它的像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完全一样,没发生改变;否则就发生了变化. 你学会了吗?请你来试一试吧! 图1 图2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 绵竹市天河小学张建玲 前思: “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材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和镜子打交道,他们已经完全知道镜子是可以成像的。但对于镜子成像的特点,学生还不是完全了解,毕竟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孩子们,想了解并完全理解镜面对称的特征就成了学习的一大难点。 怎么设计让孩子建立镜面对称的表象?理解其特征?仔细研读教材,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让孩子们们在“玩中学”,在操作中理解,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照镜子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照镜子,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活动现象的感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小镜子每人一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故事设疑: 《猴子水中捞月》 猜猜,能捞到月亮吗?

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第三课时认识镜面对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

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页 1 第 1、观察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

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页 2 第 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巩固练习: 1、游戏形式完成练习十五第四题。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看到的完整图象是什么?镜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关系? 2、独立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3、你觉得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材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

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面对称 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投影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倒影。(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师:有没有发现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二、镜面对称 1、照镜子体验。 师: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 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

镜面对称 舟山市普陀区虾峙中心小学余斐勤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观念。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镜子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听故事: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课件1:)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喊叫,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不是月亮掉到了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2、照镜子: 每位同学都带来了一面小镜子,这节课我们也来玩玩它,拿出镜子照一照,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自己笑着的脸、我后面的同学、前面的老师、桌子上的书本、教室前面的黑板……) 3、这是怎么回事? 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你吗?有两个老师?有两个……? (当然不是,镜子里的是所照物体的一个“像”。) 4、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象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呢? 人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照镜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A、教师提供一面较大的穿衣镜,请一位同学到前台表演照镜子(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如:举右手、抬左腿、前后左右地走动等) B、观察或想象这位同学镜子中的像,你有什么发现吗? 2、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像的大小和同学的大小怎样?当同学走近镜子或远离镜子时,他的像又怎么样?) (你可以到镜子前实际照一照,发现规律;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物体(书、笔等)在镜子前做实验;还可以同组同学做“照镜子”表演。) 2、交流汇报:(课件2:) 形成镜像特点:(1)像与物体左、右方向相反。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体会)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体会) (4)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 3、板书课题:镜面对称 三、应用、拓展:(P71) 1、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把它圈出来。(P71第5题)(课件3:) 2、看镜子写数字。(课件4:) 3、看镜子写时间。(课件5:) 方式:每个同学都有写好数字的卡片、一块带有时针、分针的手表,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检验: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的方法,拿一面镜子对着数字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吗? (如:湖面的倒影、练功房中的镜子、带膜的玻璃、抛光的金属面、做操时的领操员、体育老师做示范……)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地方? (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镜面对称的现象;知道了镜面对称的一些特点;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多留心,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奇妙的数学现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Mirror symmetry mathematics teaching plan design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设计举例与评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昨天,淘气到蓝猫家做客,在蓝猫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演示:淘气到蓝猫家做客,进到屋里,却发现那儿还有一个淘气,和自己一模一样,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为什么会有两个淘气呢?谁是真正的淘气呢?你们能帮淘气解开这个谜吗?

有趣的故事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了,都兴趣盎 然地猜着,有个别学生还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那是一面镜子。 评析:以生动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游戏活动,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蓝猫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老师扮演蓝猫, 请两个学生当蓝猫在镜子中的像。) 蓝猫对着两生做一些动作,两个同学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生1和蓝猫的动作一样,生2和蓝猫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呢?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激烈的讨论,意见仍 不统一。 评析: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 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引发学生对认知的矛盾冲突,进而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主动地探索的欲望。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mirror symmetry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 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 拓展。教材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 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 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 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应以 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通 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

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面对称 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投影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倒影。(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师:有没有发现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镜子里。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二、镜面对称 1、照镜子体验。

《镜面对称》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观察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镜面对称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教材分析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见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9页)。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数学,用学得的知识解决数学现象。 本课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镜面对称 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 Mirror symmetry teaching plan

镜面对称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 教科书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

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认识,知道对称图形的特征,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镜面对称有很多了解,这节课就是在这些基础,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听老师的口令,学生做动作,先做正确的动作,再做反向的动作 (目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让学生体会左右方向相反作准备) 二、故事设疑,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讲《猴子水中捞月》的故事。 你们猜一猜,xx能摘到月亮吗? 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可能答:是影子,是水中的像), (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此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的“物体能够在水面形成倒影”) 三、介绍镜子的发展史

人比猴子聪明,由水面能成像而发明了镜子 (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四、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知识 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可能回答:一模一样,大小相同等) 是不是这样呢? 老师示范,并调动学生的已有的旧知形成镜面对称的映像那还有什么奥秘呢?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并可以做一些动作,看你发现了什么,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情况 (目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前后、上下的关系) (在这次活动中可能有学生会发现一些规律,也有可能说不到位) 师生游戏:请一位学生上台,师生配合扮演人和镜子中的像,通过一些动作游戏让学生感知前后、上下是相同的。学生游戏:分两人小组活动做游戏。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活动,进一步体会物和镜子中的像的前后、上下是相同的,并总结板书出来) 在此活动中,可能有的学生发现了左右的问题,如果有就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通过后面的活动再次体会;如果没有,就直接开展下面的活动。 学生活动: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老师说动作学生。 (目的:让学生产生左右方向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物和镜子中的像左右是相反的,总结并板书) 五、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xx共同完成P71面的第五题和思考题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说明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昙华林小学虹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容,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对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人教版二年级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初步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新增加的容。 二、目标定位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具体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本节课中,我们紧紧抓住“对称”来展开教学,对于“镜面对称”“对称的性质”都没有对学生明确提出。学生在表述时语言可能不规,只要大致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 三、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

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从体验中获得知识。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材中已经设计了几种活动,学生在生活中也照过镜子,但在教学中仅做教材中的活动肯定是不够的,而学生又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如何设计更有效、有序、适度的活动成为我们设计时的最大难点。经过我们多次集体备课,逐渐找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活动思路,即先让一位学生对着镜子做动作,其他学生看一看、说一说镜子里的他是怎么做的,让他们体会到镜子里外的上下、前后是不变的。再让一位学生做镜子里的老师,既巩固前面所学,又引起新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发现镜子里外的左右正好是相反的。接下来,老师和全班学生拿道具做游戏,便于教师反馈。最后,再由同位同学互做游戏,让他们再次获得体验。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2)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并 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与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同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观看动画“骄傲的孔雀”。一只骄傲的孔雀看到湖水里也有一只象它一样美丽的孔雀时,很生气,于是冲着水里的孔雀扑了过去。 教师提问:大家看完动画片后,我看到好多同学都在笑,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水里真的有一只孔雀吗? 水能照出事物的影子,类似这样的现象,大家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呢? 对,我们生活中照镜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象水中的倒影以及物体在镜子中的成像等等这些现象,我们都把它叫做“镜面对称”。以上现象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 (二)猜想与验证 教师出示问题: 当你向前或向后走时,镜子中的你会怎么样? 当你向上踮起脚尖,或者向下弯腰时,镜子中的你会怎样做? 当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时,镜子中的你是哪只手拿纸,哪只手拿笔呢?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想象。 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镜子内外的人进行表演。集体判断是对还是错。 用镜子来验证。 总结: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活动巩固 1.师生游戏:(学生来扮演镜子中的老师) 老师向上仰起头 老师向后退 老师用左手摸摸右耳老师用右手拍拍左脸 2.学生即兴表演 下发题卡,以组来进行。 组长负责将组员分成两组,来分别扮演镜外人和镜子里的成像。 要求:扮演镜子里的人的同学要根据镜子外的人所做的动作,很快地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1)学小兔子跳一跳。 镜外人两手放在脑袋上,向前蹦,向后蹦,向左蹦,向右蹦。 (2)拳击运动 镜外人,向前迈出左腿,先出左拳,再出右拳。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面对称 欣赏“倒影”,激趣导入 投影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倒影。(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师:有没有发现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镜子里。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二、镜面对称 1、照镜子体验。 师: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 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 师:对,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一齐说一遍。 小朋友看看镜子的同桌在做什么?也可以跑到镜子前面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 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面对面感知左右。 (4)加深体验镜面对称的上下、前后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质。 师生模仿动作游戏:假设一方是镜子里的人。师向前、向后走问生该如何走?(向前或向后)师向上跳、向下蹲问生该如何做?(向上或向下)师用左胳膊托左腮

【数学】镜面对称

---------------------------------------------------------------范文最新推荐------------------------------------------------------ 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例3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⑵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1 / 5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 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教学准备:课件、镜子、游戏道具(玩具企鹅、球)。 学法与教法设计: 1、学法:活动探究,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分析。

---------------------------------------------------------------范文最新推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播放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 2、汇报: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当然捞不到月亮。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 二、初步感知镜面 1、展示图片1,认识小宝贝。 2、展示图片2,你看见了什么? 3、小宝宝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三、游戏激趣,探究规律 3 / 5

镜面对称 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 l同桌合作学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