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险经纪行业分析

保险经纪行业分析

保险经纪行业分析
保险经纪行业分析

保险经纪行业分析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6章保险经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及对行业的影响分析(王冲)

保险经纪行业上游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重点)

保险经纪行业上游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1、保费现状

(1)保费总额

2011年1月到9月,我国保费总额万元1,按保险类别进行划分,构成如下图所示:

图6-1:2011年1月到9月我国保费结构(按保险类别分)

由上图可知,当前我国所有保险保费中,寿险2占的比例最大,占比约为62%。其次为财产险3。就我国保费增长情况来看,我国保险行业市场容量处在急剧扩张的过程中。

1数据来源:中国保监局官方网站

2寿险:即,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是被保险人在期内生存或死亡,由保险人根据契约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

3 财产险可分为企业财产险和家庭财产险。财产保险基本险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保障的一个险种,即以企业财产险为主。任何属于被保险人所有或与他人共有而由被保险人负责的财产、由被保险人经营管理或替他人保管的财产、其他具有法律上承认的与被保险人有经济利害关系的财产都可在保险标的范围内。

图6-2:1997年以来保费总额变化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7年以来,我国保费几乎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说明我国保险市场容量正在迅速扩张当中。

(2)保险深度

图6-3:1997年以来的保险深度

自1997年以来,我国保险深度4呈现三个阶段的增长态势。第一阶段是1997年到2001年,此时我国保险深度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第二阶段是2001年到2007年,该阶段我国保险深度我保持在%到3%的水平。2007年之后,我国保险深度又进入了上涨的态势。保险深度“上涨——平稳——再上涨”的态势,正和我国金融行业“开放——调整——开放”时间相符。说明我国保险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迹象仍然比较大。

从1997年我国保险深度为1%不到,一直到现在上涨到%。表明我国保险业务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由于我国保险业务起步较晚,随着经济发展,保险业务在经济体系中不断深化。这深化的过程,对保险产品,保险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保险密度

图6-4:1997年以来保险密度变化趋势及保费变化趋势(元/人)

4保险深度指保费和GDP 的比值

保险密度5的变化和保费变化几乎完全一致。这反映了相对于保费的变化率来说,人口增长的速度显得微乎其微。保险市场的扩张速度大大超出人口增长的速度。

(4)国际保险行业保险深度和密度比较

表6-1:我国2010年12月保险深度国际比较

5保险密度指保费与人口的比例

我国2009年保险深度排在第44位,行业保险深度为,寿险深度为,非寿险深度为;2010年,我国保险深度排在第39位,上升5位,行业保险深度为,寿险深度为,非寿险深度为。可见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快于国际同等水平的发展。我国保险业深度发展速度快于世界水平的原因在于我国90年代初期保险行业底子薄。

表6-2:我国2010年12月保险密度国际比较

上表可知,相对于我国的保险深度而言,我国保险密度排名更加靠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个人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增长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2009年我国保险密度排名44位,整个行业的保险密度美元/人,寿险密度为美元/人,非寿险密度为40美元/人。2010年,我国整个行业的保险密度排名下降到61位,整个行业的保险密度为,寿险密度为,非寿险密度为。

这显示,我国保险密度纵向比较虽然增长迅速,但是横向比较非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这与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上涨,税收上涨有关。而随着当局越来越认识到内需的重要性,我国保险密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 保险经纪上游行业的市场结构现状

(1)总体保险行业的市场结构

当前,一共统计97家保险公司,这97家保险公司的保费占所有全国所有保费的100%。

图6-5:2011年9月份我国保险行业整体垄断程度

上图可知,保险行业的垄断程度比较高。前四家公司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为%。前八家公司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为%,前16家公司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为91%。并且排在前列的保险公司都具有国资背景,因此保险行业可以算作寡头垄断市场。

(2)寿险行业的市场结构

图6-6:2011年9月寿险行业市场结构

上图可知,寿险行业垄断程度与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大致相同。前四家公司在寿险行业的垄断程度达到65%,前八家公司对市场的垄断程度达到85%,前16家公司对市场的垄断程度达到%。

(4)财险行业的市场结构

图6-7:2011年9月财险行业市场结构

其中行业财险行业数据采用的是保监局的数据,而各公司财险保费数据采用的是巨灵信息数据。其中可能产生偏差,偏差为3%。因此出现了大于100%的现象。财险行业的垄断程度较整个行业来说要高。前四家公司对市场的垄断程度为74%,前八家公司对市场的垄断程度为%,前16家公司对市场的垄断程度为%。

3 保险行业在各地域的发展现状

图6-8:2011年9月全国各地区(省级、副省级和部分地级市)保费状况

图中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采用的是2010年年底的数据,对于仍未公布的地区生产总值,采用估计值。

上图可知,我国保费的主要来源为寿险保费和财产保险保费。其中,广东和江苏两省保费额度最大。对于山东、河南、北京、四川、河北以及上海来讲,保险深度发展较快。

、对保险经纪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1 从保费的角度分析对经纪行业的影响

(1)广东、江苏、浙江、河南保险深度较低,存在开发空间

图6-9:2011年9月份全国各地区保险深度及算术平均保险深度

上图可知,全国各地保险深度起伏较大。细连线表示各地区保险深度,柱状图表示保费。其中,粤、苏、浙、豫四省保险深度低于平均水平。而保费绝对值较高。这说明,这四省保险业务总量仍然有开发余地;同时,自身保费也有一定基础。表明,保险经纪业务在这些地区的机会更大一些。但是,河南的保险深度低很可能是因为河南人口多造成的。河南的机会可能会小于粤苏浙三省。

保险深度的高低,更多的体现企业的保险需求。而企业的保险需求集中体现在财产险需求上。

因此,广东、江苏以及浙江等地的财产险还有待开发。这些地区对于保险经纪商来说,开发潜力较大。

(2)寿险业务可能存在发展潜力

图6-10:我国保险经纪公司2011年上半年保费收入状况

上图显示,我国保险经纪行业中,保费收入最大的是企业财产保险,占比37%;其次是工程保险,占比%;再次按占比大小依次是机动车辆保险,占比%;责任保险,占比%;传播、货物运输保险,占比%。而人寿保险仅占%。

这和我国保险行业保费的结构存在差异。图6-1显示,我国寿险是保险行业保费的主要来源,占到整个保费的62%。而保险经纪业务中承揽的寿险保费仅占%。其中可能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

图6-11:2011年9月全国各地区寿险保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以及算术平均

上图显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区,虽然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经济发达。但是寿险保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较高,相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讲,这些地区寿险保费也属于比较高的状态。购买寿险的主要潜在市场是个人。因此,个人购买力的大小和寿险的潜在市场大小息息相关。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个人购买力的一个经济指标。寿险保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体现了该市场的开发程度。该比例(寿险保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越高,说明该市场被开发的程度越大,市场潜力相对较小;反之,该比例越小,则说明该市场被开发的程度较小,市场潜力相对较大。

上图可知,北京、上海、浙江三省寿险保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较低。这表明,这三省相对于保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同时寿险保费相对较少。由此,在这些地区的寿险市场潜力较大。作为保险渠道商的经纪行业可以介入开发这些市场。

2、从保险行业市场结构角度分析对经纪行业的影响

保险行业目前处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且前几位的保险公司巨头都有或将有国资背景。外资保险公司虽有介入,但规模较小。

1)保险经纪商与保险行业几大巨头的关系

作为保险经纪行业的上游保险行业处于寡头垄断地位。根据古诺模型的描述,寡头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R)”进行决策,即在边际成本无法有效降低的情况下,寡头垄断厂商倾向于限制产量,而没有动力去积极开拓市场。

对于作为上游的保险行业中处于垄断前列的几家大公司来说,担负开拓市场任务的保险经纪商需要从切实降低保险公司的边际成本出发,才能激发大型保险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兴趣。

2)保险经纪商与保险行业非巨头公司的关系

许多新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由于并非行业巨头,也许本身实力雄厚(如国外的许多跨国保险公司),管理经验先进,但仍然无法在市场上形成对抗行业巨头的力量。

图6-12:国内非巨头保险公司的两种战略

显然,保险行业中的挑战者更加倾向于以各种手段从各个维度(如地域、产品种类、产业链各环节等)去争夺细分市场。

许多跨国保险公司拥有先进的保险产品理念、保险产品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保险服务。保险经纪商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倒逼当前的行业巨头与自己合作。

保险经纪行业下游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图6-14:保险经纪行业下游客户、保险经纪公司之间的价值关系

保险经纪公司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风险程度以及财务状况等一系列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的保险方案。并从现有的保险公司以及其产品中进行选择,为客户配置保险产品篮子。

(3) 保险经纪行业下游企业客户发展现状

1)各地区财险类业务的下游客户现状

当前,财险是保险经济业务的主要业务(依据见图6-10),财险业务占整个保险经纪业务的85%,其中又以企业财产险保费占保险经纪业务保费总量的37%,独占鳌头。

本文用财产险保费与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之比,以及财产险保费与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之比,两个比值来衡量该地区的财险市场潜力。该比值越小表明市场潜力越大;反之,则表明市场潜力越小。

图6-15:各地区财险业务的市场潜力

上图中,财险保费与主营收入之比从小到大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山东、辽宁、江苏、广东、天津五省市。

2)剔除国有企业业务的各地财险类业务客户潜力

财险的以企业客户为主。而中国企业大致可分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合资企业。一般,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国资背景,更加倾向于直接和国有背景的保险公司合作。一般来讲,保险经纪公司介入的难度较大,可能性较小。因此,在探讨市场潜力时,需将其剔除。

保险经纪商的主要客户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合资企业。

文章以(1-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总额占当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总额比例),以及(1-国有企业个数占当地规模以上企业个数的比例)为两个调整系数。分别对上述图中数据进行调整。调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6-16:剔除国有企业影响后的各地区财险业务市场潜力

上图可知,剔除国有企业影响之后,河南、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福建这几个省的财险经纪业务需求的市场潜力最大。由于西藏数据特殊,对分析图像已经造成干扰,因此在分析的时候剔除。

3)各地区人身险类业务的下游居民客户现状

为了统计方便,将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三大险种根据其对象为自然人的特点合并为一种人身险。

下游居民的储蓄6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保险经纪行业的市场容量。因为居民花自己的钱从保险经纪商那里购买保险,其前提条件是本身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然后在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性支出。剩下的钱才有可能用来购买保险产品。因此,储蓄可以用来衡量保险经纪行业的市场容量。

鉴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统计不一致,计算公式如下:

城镇居民储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储蓄=农村居民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及消费支出

本文分别以居民人口数为权重,对城镇居民储蓄和农村居民储蓄进行加权平均。公式如下:

全国人均储蓄=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城镇居民人口权重+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农村居民人口权重

6这里的储蓄并不是普通意义的储蓄存款,而是经济学含义中的储蓄。是可支配收入除去消费性支出的储蓄。储蓄恒等于投资。

保费,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成交量,也就是意味着已经开发的市场。本文以保费为参照,用储蓄与人身险保费的比值作为相对指标衡量下游居民的市场潜力。同时,以人均储蓄额为绝对指标,作为市场潜力的参考。储蓄额与人身类险的保费的比值越大,说明该地区尚未被开发的市场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下图所示

图6-17:各地区人身险类业务下游城镇居民客户现状

上图可知,储蓄额度与人身险保费额度的比值高于全国均值的依次有:河南、浙江、青海、上海、福建、江苏、山东、广东、湖南、陕西和内蒙古。其具体数值如下表所示:

表6-3:人身险市场潜力前八位(按“储蓄/人身险保费”排)地区的几项指标

上表是从“储蓄/人身险保费”这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各地区人身险市场潜力的。在考虑相对量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绝对量的大小。因为,尽管青海、湖南、陕西和内蒙古四省的相对市场潜力较大,但是由于人均储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容量,因此将其剔除。

剔除之后,剩下的河南、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山东、广东七省市,不仅相对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拥有一定的市场容量绝对量。是扩展人身险业务的潜力市场。

、对本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1)在组织构架上需根据下游客户的不同进行细分

由于人身险业务仅仅涉及自然人客户,而财险业务涉及自然人和法人。而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特征有较大区别,对保险经纪服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自然人市场的挖掘,需要借助感情营销。而对法人客户,则需要不断跟踪其保险需求,开发新组合,新产品。

(2)地区竞争方面

尽管北京、天津等地作为我国前列的大城市,不仅人多,而且钱多。但是这方面市场开发较深。河南、浙江、福建、山东、江苏等地,有些地方钱多,有些地方人多,有些地方两者指标都不错。因此,预计这些地方的保险经纪业务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保险经纪业务的下游客户看,广东地区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相对于广东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基础而言,广东的寿险、人身险和财险等业务还有市场空间。此外,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之一,对于国际财险业务有着更多的特殊需求。因此,从下游客户的角度看,广东保险经纪业务的机会更多。

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1、保险经纪行业的替代性行业

保险经纪行业的替代行业是保险代理行业。保险代理是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替代保险公司开发市场,招揽客户。而保险经纪行业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替客户出谋划策,并购买保险。

保险经纪行业运营的成本显然要比代理行业要高,并且不仅包含开拓市场的营销技术,还包含着保险策划技术。技术含量高于代理行业。由于保险经纪商是完

全独立于保险公司和投保者两者之间的第三方,作为渠道商和保险策划服务商,其生命力在于保险公司和其下游客户之间的市场结构。

如果市场结构偏向于垄断,并且集中程度不断加高。那么根据MC=MR的原理,保险公司并不会太多在意客户的开发和客户需求是否满足。因此,这样一个市场,保险经纪业务可能的空间较小。此时,就算有些小市场需要开发,保险公司也会倾向于成本更低的保险代理商。

如果市场结构偏向于竞争,并且集中程度不断下降。那么竞争将不断迫使保险公司开发市场,根据需求研发新的保险产品。当保险产品层出不穷,保险需求千差万别的时候,作为下游无论自然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都面临着选择和组织自己保险篮子的问题。此时,单纯的保险代理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对保险经纪商的需求就出现了,并且不断加大。

2、其他竞争性行业

保险是一种投资。其需求根植于流动性,以及其他金融投资渠道的选择。如果股票市场向好,则对投入保险的资金产生分流的作用。此外,虚拟资本市场盈利利率较高,或房地产盈利率较高,也会吸引大量实业进入这些市场。而实业经济体是保险行业中企业财险的主要客户,因此也会对保险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

第7章保险经纪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王冲)

政策变化趋势预测

(1) 关于保险经纪行业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从1999年第1家保险中介机构设立至今,经过十二年的发展,截止2011年11月,我国拥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9家;人身险保险公司87家,财险类保险公司69家;再保险公司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1家;代理公司2626家;经纪公司519家;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177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理

念、体制、机制、专业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保险市场也对保险中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政策变化趋势

一、更加注重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一方面是明确保险中介活动当事人权利义务,增加了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条款,例如,完善保证金与职业责任险制度、强化中介机构的告知义务、增加经纪机构对保险产品承保公司的说明义务和对产品的分析责任等;另一方面是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规定中介机构不得委托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保险中介业务,细化了关于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禁止性规定,并明确了法律责任。

二、监管重点更加突出。将监管重心转移到关注市场、关注风险上来,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对具体经营行为的干预,注重运用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

三、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强化了对机构高管及主要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强化了对保险中介交易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要求;加大了对保险中介机构虚构业务、套取费用、销售假保单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了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业务、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手段。

四、市场准入标准适当提高。一是将经纪机构、全国性代理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调整为1000万元,将经营区域为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理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提高到200万元;二是对股东的投资资质提出要求,要求股东、发起人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记录;三是提高了高管任职的资格条件。

五、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与整合的作用,提高保险中介业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方面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在全国开展业务;另一方面是允许成立以“保险销售”为名称的专业代理机构;三是允许保险公估机构从事风险管理咨询业务;四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论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历经十几年的谈判,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入世后的中国在迎接机遇与挑战的过程中,经济蓬勃发展,保险业,作为金融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在得到不断的完善。 回首入世前与入世后近十年间的中国保险市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的不断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仍需不断完善。入世前,我国保险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保险市场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国有独资保险高度垄断。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保费仅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当时西方国家的8%—10%,世界排名仅占80位左右。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当时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四、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不高,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入世后,中国的保险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克服以往缺陷,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加快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步伐,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垄断格局打破。保险市场经历着由寡头垄断到多方竞争的过渡阶段。目前,中国共有保险公司一百多家(包括许多外资公司),以往的国有保险公司几家独大现象也得到了改善。二、发展迅猛,保险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09年,全年保费突破一万亿。三、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保险公司的经营逐渐规范化、现代化,产寿险分业经营,电脑和网络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普遍运用已初见端倪。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家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发展,在抓住机遇扩大规模的同时又抓好管理,以期适应长期的发展和竞争。四、.中介机构不断发展。代理人队伍不断扩大,并已开始通过经纪人进行销售的方式,其他各种提供保险服务的咨询、公估机构也在增多。五、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保险法》得到修改,相关配套法律的出台,监管体系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机构、同业公会和公司自律的三级监管架构得到形成。保监会、行业协会等的成立在规范市场,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在保险业得到一些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市场结构仍然分布不均衡,从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量来看,东部地区占了绝大多数;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来看,东、中、西大体持平;从保费总量看,东部占了将近一半,中、西大体持平。二、保险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风险发生后,理赔方面不及时,态度傲慢,纠纷不断等问题时常出现。三、消费者保险意识也许得到提高。例如,我国的农村消费者对保险认识不足,思想意识相对落后,

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

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 2008-01-31 2007年,保险中介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截至12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兼业代理机构143113家,营销员2014900人。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1]实现保费收入5793.38亿元,同比增长29.39%,占全国总保费收入[2]的82.34%,同比上升 2.97个百分点。全国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600.6亿元,同比增长47.27%。全国专业中介机构整体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整体来说,保险中介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从业队伍素质有所改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销售主渠道的作用得到巩固和提高。 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比上季度末增加34家,同比增加221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755家,保险经纪机构322家,保险公估机构254家,分别占75.29%、13.81%和10.9%。截至2007年12月31日,外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家[3]。 截至12月31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资产达到78.14亿元,比上季度增长 3.76%,同比增长16.28%。 2007年,保监会共批设34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4]其中第4季度批设了60家。全年有174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终止经营,第4季度有26家退出市场,占现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数的 1.12%。

截至12月底,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有工作人员86676人,持证率69.66%。其中,业务人员69591人,持证率73.7%。代理机构持证情况最好,达到73.74%;经纪机构和公估机构持证率分别达到56.11%和44.52%。经纪机构持证率提高幅度最大,同比提高了10.38个百分点。 (二)业务情况 2007年,全国经代渠道[5]实现保费收入共357.46亿元,同比增长53.24%;占全国保费 5.08%,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保费收入190.58亿元,同比增长50.51%;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2.71%,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从业务结构来看,保险代理公司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高于人身险,分别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70.72%和29.28%。与上季度相比,两者之间差距增加了 1.14个百分点。 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66.88亿元,同比增长56.47%,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2.37%,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其中,实现财产险保费135.51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81.20%,占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 6.78%;实现人身险保费27.48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16.47%,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0.55%。咨询和再保险业务类保费收入 3.89亿元。 保险公估公司评估估损金额136.36亿元,同比增长9.14%。 (三)经营情况 200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48.87亿元。总体盈利19496.2万元。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52.01%。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44.64%,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76.63%;人身险手续费收入 5.02亿元,同比增长82.55%,占全部代理手续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关于申请设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申请设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申请设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保险市场现状综述 一、快速成长的保险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保险业蓬勃发展,保险市场增长迅速,潜力巨大。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增长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增长500亿元用了3年,而2001年保费1年实现增长500亿元,2002年比2001年增 长了近1000亿元。在2002年,保监会有关人士曾表示,到2005年,我国保费总规模 将力争达到3000亿元,而在2004我国保费收入就达到了4318.13亿元。 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库博预测:未来十年,中国保险市场将保持年增长10%,其中中国寿险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2%,而非寿险业务则在9.6%左右。 二、逐年递增的市场经营主体 截至2004年,中资保险公司数量达到77家,共有39家外国保险公司在华开设70家营 业性机构,124家外国机构设立了188家代表处。在整个保险市场上,市场占有率由1985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变为2004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 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9.9%、46.5%;他们和平安、太平洋两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之 和在产险和寿险市场上分别占82.4%和74.2%。这说明多主体的市场格局虽已形成,但 仍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 三、逐步壮大的保险中介市场 保险中介的价值在于深化了保险市场分工,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减少保险交易成本,提高保险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保险公司借助中介拓展客户群,自身则集中精力创新产品,并研究如何通过投资理财确保保费增值,从而为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赔付率奠定基础;而保险中介可以促使保险公司不断推出新险种,为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两者良性互动,将共同推动保险市场的繁荣。目前,通过代理人展业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50%多,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中通过保险代理人招揽的占60%多。而保险中介机构从2000年到2005年3月,短短 5年内,数量从15家激增到1348家,其中代理公司948家、经纪公司210家、公估公 司190家。这说明保险中介市场在中国保监会的培育下,正在逐步成长壮大。去年的9 月1日,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表示,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保险中介行业发展,建立 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诚实信用、品质优良的专业化保险中介市场。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empirenews.page--]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

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

保险中介十大发展趋势完整版

保险中介十大发展趋势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8保险中介十大发展趋势 只有洞察趋势,才能把握未来。 告别风起云涌的2017年,伴随互联网科技巨头、拥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央企、民营实业巨头,风险投资基金、及诸多业内外人才的涌入,保险专业中介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发现和重估。 《今日保险》根据过往一年的市场概况,研判中国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十大趋势,以飨各方参与者。 趋势一:大风口下,更多资本涌入,依旧一照难求 保险中介是保险交易活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保险业越成熟的国家,保险中介越发达。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保险中介市场也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成为保险业增长的“风口”。具体来说,支持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持续发展的因素至少包括: 第一,我国保险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市场“蛋糕”的做大,必然会为保险中介带来大量的业务机会。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Sigma杂志,2016年全球的平均保险深度为%,平均保险密度为美元,而我国内地的保险深度仅为%,保险密度仅为美元,均低于国际保险业的平均发展水平,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更大。这些差距,反映出我国保险业长期增长前景可期。 第二,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要满足这种不断升级的需求,离不开保险中介的促成。在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的背景下,人们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并且这种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面对种类繁多、责任各异、条款复杂的保险产品,消费者要作出最适合自己的购买决策,并非易事。虽然不少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保险意识也较强,但是与专业的保险中介相比,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不全面的,也难以跟上保险市场的快速变化,仍需要专业第三方的帮助。 第三,现行保险监管政策鼓励和支持保险中介的发展。一方面,保险中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如2015年《保险法》修订时明确删除了设立机构时的前置审批规定,并取消了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职业资格认证。另外,费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市场的活力,也为保险中介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利好。另一方面,2015年9月,保监会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保险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肯定了保险中介在保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保险经纪业的转型与发展

保险经纪业的转型与发展 保险经纪业的转型与发展 作为我国保险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险经纪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保险经纪业的内外部 环境,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须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创新求变。保险经纪的出现源于保险产业分工,专业水平是保险经纪行业的核 心竞争力。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保险经纪公司及保险经纪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尚短,但是其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我国保险行业重要的组成 部分之一。人们对保险经纪公司及保险经纪人作用的认识及重视程 度越来越深,目前保险经纪公司的专业服务已经深入到了包括大型 企业集团、大型工程项目和政府主导推动的系统民生项目等众多社 会领域。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险经纪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行业内一些经营主体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服务能力不强、基础建设 薄弱、风险隐患增多等。虽然这些问题对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产生 了不良的影响,但不足以改变整个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只要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创新求变,保险经纪行业依然是一 个令人向往的朝阳产业。而且,目前不少保险经纪公司正在向风险 管理这一更广的领域转型,这必然会为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打开一 扇新的大门。 保险经纪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自2000年我国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获批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保险经纪行业已经呈现出一种“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趋势,截至2014年底,保险经纪机构主体的数量由2000年的3家增 加到445家。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14年中国保险经纪机构实现保费收入504.5亿元,占2014年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 入441.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2.8亿元;保险经纪业务收入94.2 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71.9亿元,人身险业务收入11.6亿元,再保险业务收入1.8亿元,咨询业务收入8.9亿元。 虽然整体保费规模偏小,但2005~2014年,保险经纪机构保费 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这说明保 险经纪机构在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在逐步加深。从行业整体佣金率 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佣金率已稳定在15% 左右,与国际保险经纪行业佣金率水平相当。从市场实践来看,保 险经纪人在大型企业统保、工程项目财产险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据统计,在工程险领域,已有约50%的保费收入是通过保 险经纪渠道实现的。保险经纪人的介入,普遍提升了工程项目保险 管理与风险管理的专业水平。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证明,完善的保险中介市场是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依 托强大的销售渠道和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而这两点都是保险中介机 构的优势。特别是,保险经纪机构作为保险中介市场重要的构成主体,由《保险法》赋予了代表消费者利益的使命,专业服务涵盖了 保险业务的全流程,在保险市场中发挥了促进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 的积极作用。 在实务中,社会各界也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通过建立和发展保险经纪人制度,既可以促进我国保险市场机制的完善,加快国内保 险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又可以在促进保险公司规范化经营、提高 保险质量、保障程度、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保险经纪行业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保险行业内 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内部环境看,在经历了为时一年 多的、规模和力度均是前所未有的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之后,市场环境得到了净化,为保险经纪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学生宿舍财产保险营销策划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目录 一、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近期发展状况和趋势预测: 外资发展情况: 二、消费者定位分析 政策改变带来的消费群 目标市场细分、锁定: 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市场潜量 三、竞争对手分析 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 其他数目众多的保险企业 四、产品特性定位分析 产品特点把握 竞争对手以及可替代产品分析 五、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执行 产品组合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广告策略 展业推广促销 公共关系策略

2.1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1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1)、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保险公司累计赔偿和给付6016亿 元;2003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保 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39亿 元。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 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经管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法》。在法律和行政 法规的框架下,中国保监会制定了28个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自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以来,保险监管力量不断加强。目前,保监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1个派出机构。根据新的编制技术方案,保监会 将在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新设立4个派出机构。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监会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周年之际,中国保监会按照承诺,宣布允许外资 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 门、宁波、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外资 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已经扩展至15个城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 全国保费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在开放较早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 份额达到12%左右。 (5)、去年,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挂牌上市,募集资本62.2亿 港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募集资本 34.75亿美元。近几年来,一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积极吸收外资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经营经管水平不断提高。 (6)、市场集中化程度很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集 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仍占据市场绝大份额,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属于第一集团,这几家大保险公司占据产、寿险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特 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05%和62.6%,从经济学 意义上讲,中国的保险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已经具备了寡头垄断的特点,所以这几家保险公司具有绝对竞争的优势,它们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 了大量市场拓展、风险控制经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寿险自从引进营销体制之后,建立了一 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营销员发展到130多万人,渗透到城市、农村的各

最新浅谈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浅谈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在英美等保险业发达的国家,经纪人在保险中介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国目前的保险中介市场主要还是代理人市场,经纪人市场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相对于代理人制度,保险经纪制度的发展相当滞后。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上经纪人制度的现状以及保险经纪人发展滞后的原因。 【关键词】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制度 一、中国保险经纪市场的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保险代理人制度,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保险“市场”只有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市场中的保险条款、费率全部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在业务开拓过程中只需招收保险代理人销售保险产品,客观上不存在对保险经纪人的需求。保险经纪人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保险市场格局的形成而出现的。 20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和保险事业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保险经纪人的需求日益增多。保险经纪业逐步发展,保险经纪人制度逐步形成,成为保险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然而中国的保险经纪人制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保险经纪人组织形式单一,有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备,保险经纪人素质不高,行业自律、内控机制缺位,地下保险经纪时有发生等等。这些均不利于我国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也制约着我国保险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与保险经纪市场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对保险经纪人的使用会

越来越频繁,保险经纪人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些问题如果再不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势必损害我国保险经纪人的职业形象,引起保险经纪市场秩序的混乱,影响保险经纪业的发展和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的接轨,最终将阻碍整个保险业的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十分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保险经纪人制度给予明确的界定和解释,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完善的保险经纪人制度,从而促进中国保险业健康、全面地发展。 目前,保险经纪人市场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 1、业务内容不明晰 保险经纪公司对自身的优势没有清楚的认识,不知道主要应开展哪些业务、达到哪些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以保险经纪公司目前的表现,只能称其为更高一级的保险代理人,和国外的经纪公司存在着很大差距。 2、保险经纪的人力资源相当缺乏 保险经纪人中拿到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书的人数较少,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要这些人转变工作的难度较大。特别是经纪人资格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不代表其具有足够的从业技能和经验。和其他金融行业比较,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明显偏低,这种人力资源的匮乏使保险经纪人的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3、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了一些混乱局面 例如,在为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时,保险经纪公司侧重于佣金的高低;许多保险公司同经纪人争夺业务,一些未在我国注册的保险经纪公司进入市场抢占业务。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

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 一、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自2000年开始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经过12年的发展,保险经纪行 业从“在摸索中经营”到“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至2020年底,保险经纪机构主体的 数量由2000年的3家,增加到434家;通过保险经纪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简称“经纪保 费收入”)已达到421.06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原保险费收入的2.72%。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20-2020年的行业数据,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 规模较小,经纪保费收入占保险费收入比例尚不足3%,且从2020年到2020年,这一比例不断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说明保险经纪行业对于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在逐步加深;从 行业整体佣金率来看,2020-2020年,我国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佣金率已稳定在15%上下,与国际经纪行业佣金水平相当。 目前,保险经纪行业整体处于主体数量与平均产能“双增加”的良性发展阶段,即主 体数量增加、经纪机构平均产能增加。2020年,经纪机构平均产能为RMB395.5万元(268家),到2020年,经纪机构平均产能为RMB1467.3万元(434家)。但是,保险经纪行业的 发展不平衡,集中化程度较高。按佣金收入排名,前10家公司的收入占市场总收入的比 例达46.5%(2020年),但从整体趋势来看,集中度逐渐下降。从市场实践来看,在大型项 目财产险领域,保险经纪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工程险领域,据估计,已有 约50%的大型工程项目的保险费收入,是通过保险经纪渠道实现的。 二、保险经纪人业务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对保险经纪行业的专业作用的认知不够深刻,大 多数保险经纪人对自身功能定位过于简单,未形成有效的、突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运营机制。尽管如此,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各保险经纪主体也分别建立了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的业务模式。 (一)“资源集中控制”业务模式 保险经纪人充分利用自身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大型企业所具有的垄断和强制 优势,通过集中控制保险资源,实现业务收入。如目前部分大型企业(如电力企业等)设立 的全资公司或控股公司,其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来保证其所属保险经纪公司业务来源的稳 定性和排他性;又如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某经纪公司,由于多数管理人员具有教育行业背景,故在教育领域具有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资源集中控制”业务模式下,具备有明显的优势。其一,可控制的大量保险资源 是业务发展的根基,只须保证其保险资源的持续性,其业务可随之而发展,生存问题无虞;其二,经纪人可集中精力于自身领域内的业务,可增加其在该领域的专业积累,在向相关 性较强的市场型领域拓展业务时,也具备一定优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