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保险行业概述 (6)

一、基本概念和分类 (6)

二、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 (8)

三、行业技术状况 (12)

第二章行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16)

一、保险行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及总量分析 (16)

二、人均经济的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18)

三、国外保险业发展对我国保险需求的影响 (21)

四、影响保险需求状况的其它因素 (24)

第三章保险险种和保费收入状况分析 (33)

一、产品差异性分析 (33)

二、我国国内主要地区保费收入状况 (45)

三、我国进出口保费收入状况 (49)

四、国内外保险业发展状况的比较 (53)

第四章市场竞争状况和重点企业分析 (58)

一、细分产品的竞争状况 (58)

二、规模竞争状况 (61)

三、经济所有制类型竞争分析 (61)

三、产品品牌竞争分析 (62)

四、我国主要保险经营企业的竞争状况 (63)

第五章我国保险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81)

一、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分析 (81)

二、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分析 (82)

第六章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84)

一、保险人的后向整合能力 (84)

二、需求变化的影响 (84)

三、企业规模发展趋势 (84)

四、保险经营发展趋势 (85)

第七章新政策、新技术对行业投资价值的影响 (86)

一、新政策、新技术的影响 (86)

二、加入WTO对行业的影响 (89)

第八章行业分析结论 (90)

一、我国保险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90)

二、保险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90)

三、我国保险险种各细分市场的分析结论 (90)

四、保险行业风险分析结论 (90)

五、对行业未来持续竞争力的分析 (93)

附图表目录

图表1-1意外伤害、健康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部分特点的比较 (8)

图表1-21985——2001我国各项保险保险费收入状况 (17)

图表1-31988——2001年中国保险费收入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17)

图表1-41988——2001年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18)

图表1-52001年我国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资产及经营状况的比较 (46)

图表1-62001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构成及赔付率 (47)

图表1-72001年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构成 (47)

图表1-8中国保险赔付、给付、费用状况分析 (48)

图表1-92001年底我国保险公司资产状况 (48)

图表1-10近两年我国保险资金构成及收益状况 (49)

图表1-11我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资产比较 (45)

图表1-12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26)

图表1-132001年我国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及构成 (29)

图表1-14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对家庭医疗保健消费状况 (28)

图表1-15我国近年来房屋销售状况 (27)

图表1-16近年来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变化状况 (27)

图表1-17城镇居民家庭交通通讯和居住消费情况 (28)

图表1-182000年国际保险发达地区同中国的比较 (54)

图表1-192000年国际保险费收入构成比较 (54)

图表1-202000年全球各地区保险深度和人均GDP的关系比较 (55)

图表1-212001年我国保险费收入最高的地区 (45)

图表1-222001年我国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最高的地区 (45)

图表1-232001年中国各地保险密度与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46)

图表1-242001年全国原保险市场占有率情况 (63)

图表1-252001年全国再保险市场占有率情况 (64)

图表1-26四家大型商业保险的原保费比较 (62)

图表1-27我国主要保险中介公司的竞争指标 (63)

图表1-282001年各类别保险公司竞争状况比较 (61)

图表1-29近两年我国各细分市场的保费收入构成情况 (58)

图表1-30近两年我国各细分市场的资产构成情况 (58)

图表1-31近两年我国各细分市场的收益情况比较 (59)

图表1-32近两年我国人身保险的主要险种经营状况 (60)

图表1-33近两年我国财产保险的险种构成 (60)

图表1-342001年香港中国保险集团主营业务分布状况 (50)

图表1-35近两香港中国保险集团在海外财产保险的险种构成 (50)

图表1-36近两年香港中国保险集团人身保险的主要险种经营状况 (51)

图表1-37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深度同人均GDP的关系模型 (19)

图表2-12001年资金运用收益率前10名的保险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表2-2我国投资连接保险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表2-3近三年总资产增长最快的10家企业 (83)

图表2-4近两年滚存节余增长较快的社会保险基金 (83)

图表2-52001年盈利能力前12家保险公司 (81)

图表2-62001年中国再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分布情况 (65)

图表2-72001年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66)

图表2-8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主要业务分布情况 (67)

图表2-9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近两年财务状况 (67)

图表2-10近两年公司的净保费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增长情况 (68)

图表2-1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主要业务分布情况 (69)

图表2-1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近两年公司财务状况: (70)

图表2-13近两年公司的净保费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增长情况 (70)

图表2-14近两年平安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分布状况 (71)

图表2-15平安保险公司近两年财务状况 (71)

图表2-16近两年公司的净保费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增长情况 (72)

图表2-172001年天安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分布状况 (73)

图表2-18天安保险公司近两年财务状况 (74)

图表2-19近两年公司的净保费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增长情况 (74)

图表2-202001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分布状况 (75)

图表2-21香港民安保险深圳分公司近两年财务状况 (75)

图表2-22近两年公司的净保费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增长情况 (75)

第一章保险行业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分类

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险制度实际上就是:通过保险人与需要经济保障的众多社会成员(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由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从而建立起集中的保险基金,对投保人因特定灾害事故所致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或对被保险人在人身伤亡和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下,给付保险金的一种制度。可见保险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保障,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保险制度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在经济发达地区,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报告中所说的保险业是指:从事与保险合同制定、销售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的,由政府部门、社会有关部门、经营机构等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按保险组织性质的不同,保险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抵御各种劳动风险,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而依法组织实施的一种保险活动。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社会保险的缴费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由政府部门强制执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商业保险是采用订立经济合同形式来约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组织经济补偿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商业保险的基本原则:一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在保险标的物上拥有可保利益,这一原则是保险成立的前提;二是保险人和被保险

人双方,尤其是被保险人必须表现最大的诚实,这一原则是决定保险能不能生效,或者会不会提前终止的关键。另外商业保险还秉承自愿参加的原则。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和再保险。

“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险。其中人寿保险又分为“分红1产品、投资连接2产品和其他产品(普通型3、利差返还型4、万能型5等)”。

我国“财产保险”目前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其他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除人身保险外的全部范畴。

再保险又称分保,保险人将其所承保业务的一部分,分给其他保险人承保。在分保合同中,分出保险业务联系的公司叫原保险人(分出公司),接受分保业务联系的公司叫再保险人(接受公司)。分出公司转移出去的那部分风险责任叫分出额,自己负责的那部分风险责任叫自留额。再保险人所接受的分保业务,还可以通过签订转分保合同建立转分保关系再转分出去,这种业务叫转分保,分出公司叫转分保分出人,接受公司叫转分保接受人。再保险分为法定再保险和自愿再保险。法定再保险是由国家的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的再保险,也称强制再保险。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除人寿保险业务外,我国保险公司将其承保的每笔保险业务的20%办理法定分保。人寿保险、各种再保险业务、政府明令禁止承保的业务和不属于商业保险的业务不在法定分保之列。

1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保险类型

2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帐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保险类型

3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的商业保险

4“银行二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大于计算保险费的预定利率,保险公司以二者之差乘以保单现金价值后,返还给投保人

5可以比较方便的选择交费方式、保险额度等保险内容

二、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

1.行为监管

根据当前《保险法》的规定,我国保监会对保险行业实施分业经营的管理: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分: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医疗保险,在经营过程中,处于一般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交叉领域,被称为第三领域的保险6。

表1-1意外伤害、健康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部分特点的比较

6在日本《保险业法》中,约定因“意外伤害和疾病”给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并对由此产生的该当事人受到的损害予以补偿,收取保险费的保险,称为“第三领域保险”。

7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的差

8预定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

9预定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

参照国际惯例,我国在2003年1月1日生效的新的《保险法》中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根据中国保险业入世承诺,外资产险公司经营上述人身险业务应在中国两年入世过渡期之后。)

《保险法》中有关资金管理的规定: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最低限额2亿元,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公司成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总额的20%提取,存入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除保险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以外,不得动用。另外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提存保险保障基金,集中管理,统筹使用。当前我国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包括:①国债、②债券市场(包括国债、金融债和AA+、AAA+级企业债券)、③基金(中国证券基金法颁布以后的各种基金)、④银行存款(一般存款、协议存款等)、⑤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国外还有金融债、⑥国债场外交易的大宗交易市场等。其中各家保险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方面的投资额最高不超过上年年末资产的15%。

《保险法》中有关组织形式和从业人员的规定:我国保险公司只能是股份制公司和国家独资公司。保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经理)、上市公司董事会组成人员(董事、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等的公司的高管人员,应符合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各种门类的专业人员,如核保员、理赔员、精算员、会计师等,有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要求。公司必须聘用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保监会定期举办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基本资格考试、保险经

纪从业人员基本资格考试、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基本资格考试、保险精算师资格考试,对报考人员的条件有相应的要求。

2.偿付能力监管

保监会2003年发布的第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除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外,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10监测方法更加明确:财产保险、短期人身保险业务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下述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第一项:最近会计年度自留保费减保费税收后人民币1亿元以下部分的18%和1亿元以上部分的百分之16%;

第二项:最近三年年平均赔付金额11人民币7千万元以下部分的26%和7千万元以上部分的百分之23%。

对于经营期间不满三年的保险公司,采用第一项规定的标准。

短期人身保险业务(保险期限1年或或1年以内)的计算也适合该方法。

长期人身保险业务(保险期限超过1年)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下述两项之和:

第一项:投资连结类业产品期末寿险责任准备金的1%和其他寿险产品期末寿险责任准备金的4%。(上款所指的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法定最低责任准备金。)

第二项:保险期间小于三年的定期死亡保险风险保额的0.1%,保险期间为三年到五年的定期死亡保险风险保额的0.15%,保险期间超过五年的定期死亡保险和其他险种风

10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为:会计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这个数额不能低于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最低偿付能力额。

11综合赔款金额为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分保赔款支出之和减摊回分保赔款和追偿款收入。

险保额的0.3%。在统计中未对定期死亡保险区分保险期间的,统一按风险保额的0.3%计算。

(风险保额为有效保额减去期末责任准备金,其中有效保额是指若发生了保险合同中最大给付额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需支付的最高金额;期末责任准备金为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法定最低责任准备金。)

再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等于其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分别规定计算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之和。

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要求公司进行解释、提交改进报告,或者实施进一步的检查以评估其偿付能力;另外在对偿付能力额度进行强制性监管方面,凡是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保监会将根据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责令提出整改方案、责令分保、限制经营费用规模、责令拍卖不良资产、限制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和在职消费水平直至责令停止新业务和依法接管等措施。

同时,保监会还将把对保险公司的产品、业务范围、增设分支机构、资金运用渠道等审批事项与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挂钩,将偿付能力是否充足作为一项基本条件。

三、行业技术状况

在产业结构中,保险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服务业。它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如下图所示:

图1-2 风险管理在产业中的地位

保险学科的发展同社会人口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应有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中国解决目前及今后人口方面的问题;并且也与医学、工程技术学、数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有广泛的联系。因此,保险学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市一门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性的边缘性科学。

随着人类遗产基因信息的破译成功,西方保险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制定生命伦理法律,使人们在选择保险时能正确利用遗传基因信息。同样,其他类似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常预示着保险业需要做相应的改革。

现代保险经营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科学的数理理论为基础;保险费率的厘订、各种保险准备金的提取等都是以精密的数理计算为依据;保险技术涵盖了精算、财务、税务、法律、管理、培训、核保、销售、客户服务、核赔、投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众多领域的内容;保险条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化述语。因此,保险行业应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以医疗保险为例,医疗保险的技术关键在于掌握医疗发生频率、医疗费用数据和

精算体系,另外还需要保险公司、医院、医疗设备以及患者的良好合作。目前国际上已有亚洲急难救助服务等医疗机构参与到我国保险业中的服务。

在保险营销领域,平安保险公司的调研测算显示:代理人、经纪人、电话销售、互联网的保险业务销售成本之比为152:116:20:10。由此来看,网络技术进入保险领域将势在必行。以车险营销为例,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已开发出网络车险服务体系,但从目前我国保险销售和保险服务的整体状况看,我国保险业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还不高,客户数据还不能实现网上处理,保费、投资等相关数据也还不能实现网络传输,财务处理软件不完善;因此,目前在我国保险IT领域,还有许多细节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和服务。

由于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保险费收入,在国际上保险投资基金往往是由保险公司发起和设立,由于保险基金规模一般比较大,保险投资基金投资的领域比较广,但为了满足保险基金的补偿作用,社会对其投资收益水平的要求,也是相应比较高的。除了不投资非流动性较差和风险性较高的非上市公司股票,以及非抵押或非担保贷款外,一般对可投资资产还要有投资比例的控制。因此保险基金普遍采用投资组合管理的方式,不同的险种的保险基金,运营方式不同,一般分收入型、成长型、平衡型等。一般应用的数学模型包括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套利模型等。

目前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精算师是保险市场奇缺的人才,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保险市场上,产品单一、缺乏差异性。根据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养老保险和医疗健康保险应是人身保险的重要产品。但2001年我国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险费收入和2000年基本持平,在人身险总收入构成中降低了4.28个百分点,这和目前我国养老、医疗制度改革的影响相背离。由于目前我国保监会规定的寿险预定利率水平较低(2.5%以下),2001年我国传统的人寿保险新单保险费低于2000

年的水平,比较2001年投资型保险的高增长,保险精算在我国保险业中显得比保险投资技术更加薄弱。今后,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家保险公司在保险精算专业上的实力竞争也将更加关键。

第二章行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一、保险行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及总量分析

我国1949年以后社会保险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至1968年,以企业为主,社会调剂为辅的劳动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1969至1979年,职工的劳动保险全部由企业办理。

第三阶段:1980年后逐渐建立起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险制度。到2001年,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我国1949年以后商业保险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至1958年,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负责统一经营管理我国的商业保险业务(包括政策性强制保险)。

第二阶段:1959至1979年,国内商业保险业务停办。

第三阶段:1980年以后,保险业在逐渐恢复国内业务的同时,改革管理体制,和国际保险业接轨。

可见,当前阶段的社会保险的保障原则,是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保障,对于较高生活水平的需求者和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劳务人员12,要通过商业保险补充保障计划。因此,近年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

12 2001年,城镇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37.7%;乡村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62.3%;城乡的就业人员7302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为23940万人(比上年同比增加789万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1166万人(比上年减少447万人),在岗职工人数10792万人(比上年减少467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3658万(比上年增加254万人)。可见,我国就业人口往城镇流动、岗位往私营和个体企业流动的趋势比较明显。

图表2-1 1992——2002我国各项保险保险费收入状况

图表2-2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资产和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的比较

010203040

5060(%)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和《中国保险报》

-100.0%

-50.0%

0.0%

50.0%

100.0%

150.0%

增长率

图表2-2 1992—2002年中国保险费收入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保险费收入按剔除通货膨胀以后的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图表2-3 1992——2002年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0.00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

保险深度(%)

二、人均经济的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图表2-4 1992-2002年我国人均GDP 同保险密度的比较

以上数据的比较说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保险密度会逐渐增加。并且当人均GDP 达到一定程度时,保险密度的增长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

图表2-5 1992-2002年我国人均GDP 增长速度同保险密度增长速度的比较

图表2-6 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深度同人均GDP 的关系模型

2000

40006000800010000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0.00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

0.00%

20.00%40.00%60.00%80.00%100.00%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50

-2.00-1.50-1.00-0.500.00

0.501.00

1.50保险深度的自然对数

根据对上述线性方程y=0.8532X-6.8799的求导得:

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深度同人均GDP 的关系来分析,如果人均GDP 增长8%,保险深度大约增长7%左右。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8日,共有4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75个营业机构(含筹建)。40家公司中,寿险公司有23家,财险公司有14家,再保险公司有3家。分别有3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和2家外资保险公估公司在华设立了营业机构。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的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保费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公司增速的2到3倍。到今年上半年,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2%。而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只有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只增长了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得到长足发展,保险市场年均增长超过30%。不过,调查也显示,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人购买了保险,在上海、北京和其他大城市尽管购买保险的人口比例要高一些,但是在中小城市,这一比例就要低很多,百姓还没有形成购买人身保障的意识。简单一个10%加上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得出的结果是:我国保险市场必将不断成熟并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增长51.8%。2008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2675亿元,同比增长32.7%。在抗灾救灾中,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支付赔款55亿元和10亿元。 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1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7%。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empirenews.page--]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精品案例类】2019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保险业信息化现状及购买行为调查保险公司系统建设概况 保险公司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状况 综合业务系统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系统,可以分为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综合业务系统,按照功能模块来说是由新合同处理系统、核保系统、收费系统、出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核赔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代理人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构成,可以实现诸如投保、核保、签单、交费、批改、给付、退保、复效、报案、赔付申请、核赔、赔付和客户服务等具体功能。从系统构架上来说,则大多采用基于事务通信中间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达到实现逻辑和表示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服务和表示逻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而对于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则采用零险种、参数化技术,支持动态增删险种。 调查显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综合业务系统。其中,采用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保险公司有平安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 购买成型业务系统的有中国 人寿和泰康人寿; 而与厂商合作开发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采用的是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30多家分公司实施。另外有少数分公司在最近的系统更新时使用了尚洋公司的新一代业务系统,这些地区包括青海和深圳地区。而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分公司,系统则由高伟达公司开发。

1999年7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斥资500万美元建立了新系统,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业务再创新高。科联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建立的“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已交付使用。“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更新太平洋公司团体及个人人寿保险的业务程序,包括从草签保险单、收取保险费到索赔、理赔的整个过程。 另外,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分公司中推广已经本地化的美国CSC提供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该套系统耗资1600多万元人民币,是泰康人寿近期信息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则由尚洋和中科软合作开发。此外,尚洋和中科软还分别开发了新华人寿的投资型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太平洋保险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状况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呼叫中心系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论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历经十几年的谈判,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入世后的中国在迎接机遇与挑战的过程中,经济蓬勃发展,保险业,作为金融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在得到不断的完善。 回首入世前与入世后近十年间的中国保险市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的不断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仍需不断完善。入世前,我国保险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保险市场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国有独资保险高度垄断。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保费仅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当时西方国家的8%—10%,世界排名仅占80位左右。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当时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四、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不高,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入世后,中国的保险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克服以往缺陷,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加快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步伐,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垄断格局打破。保险市场经历着由寡头垄断到多方竞争的过渡阶段。目前,中国共有保险公司一百多家(包括许多外资公司),以往的国有保险公司几家独大现象也得到了改善。二、发展迅猛,保险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09年,全年保费突破一万亿。三、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保险公司的经营逐渐规范化、现代化,产寿险分业经营,电脑和网络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普遍运用已初见端倪。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家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发展,在抓住机遇扩大规模的同时又抓好管理,以期适应长期的发展和竞争。四、.中介机构不断发展。代理人队伍不断扩大,并已开始通过经纪人进行销售的方式,其他各种提供保险服务的咨询、公估机构也在增多。五、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保险法》得到修改,相关配套法律的出台,监管体系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机构、同业公会和公司自律的三级监管架构得到形成。保监会、行业协会等的成立在规范市场,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在保险业得到一些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市场结构仍然分布不均衡,从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量来看,东部地区占了绝大多数;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来看,东、中、西大体持平;从保费总量看,东部占了将近一半,中、西大体持平。二、保险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风险发生后,理赔方面不及时,态度傲慢,纠纷不断等问题时常出现。三、消费者保险意识也许得到提高。例如,我国的农村消费者对保险认识不足,思想意识相对落后,

中国保险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业2001年经营状况分析 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 本篇分析报告是围绕保费、利润、资产等主要指标,从保险市场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三个方面,对2001年全国保险市场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各保险公司及各保监办提供的季度报表,由各保险公司的各季度《业务统计表》中的“本期数”累加而得,可能存在与本书其他部分所列数据略有出入的现象。 一、2001年保险市场基本状况 (一)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增势强劲 全年各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12.28亿元,同比增加520.91亿元,增长32.73%,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44个百分点。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较上年增加41.31元,保险深度2.2%,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1、财产险业务情况 全年财产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88.24亿元,同比增加78.19亿元,增长12.82%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5010015020025099.199.299.399.4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时间 保费收入(亿元) 趋势线 收入) 5101520253035404550 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增长率 % 增长率) 财产险业务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年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长呈“前高后低”的态势。 全年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1.72亿元,同比增加49.27亿元,增长13.23%,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8.27个百分点。 全年企业财产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2.19亿元,同比增加5.03亿元,增长4.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 全年货运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加3.91亿元,增长10.64%,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6.56个百分点。 占货运险比重约1/3的进出口货物保险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6.8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 全年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长29.1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2.81个百分点。 全年家财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加6.55亿元,增长53.1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52.47个百分点。 全年保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2亿元,同比增加2.45亿元,增长131.0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00.25个百分点。 全年出现负增长的险种有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和航天保险,尤其农业保险负增长的态势在各季度均表现得比较明显。 财险总 保 费 机动车及三 者 险 企 财 险 货 运 险 责 任 险 家 财 险 保证 保 险 2000年2001年 者责任险63.01%49.27亿元 企财险5%亿元责任险7.94%亿元亿元 7.22亿元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我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学生宿舍财产保险营销策划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目录 一、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近期发展状况和趋势预测: 外资发展情况: 二、消费者定位分析 政策改变带来的消费群 目标市场细分、锁定: 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市场潜量 三、竞争对手分析 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 其他数目众多的保险企业 四、产品特性定位分析 产品特点把握 竞争对手以及可替代产品分析 五、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执行 产品组合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广告策略 展业推广促销 公共关系策略

2.1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1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1)、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保险公司累计赔偿和给付6016亿 元;2003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保 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39亿 元。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 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经管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法》。在法律和行政 法规的框架下,中国保监会制定了28个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自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以来,保险监管力量不断加强。目前,保监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1个派出机构。根据新的编制技术方案,保监会 将在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新设立4个派出机构。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监会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周年之际,中国保监会按照承诺,宣布允许外资 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 门、宁波、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外资 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已经扩展至15个城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 全国保费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在开放较早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 份额达到12%左右。 (5)、去年,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挂牌上市,募集资本62.2亿 港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募集资本 34.75亿美元。近几年来,一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积极吸收外资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经营经管水平不断提高。 (6)、市场集中化程度很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集 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仍占据市场绝大份额,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属于第一集团,这几家大保险公司占据产、寿险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特 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05%和62.6%,从经济学 意义上讲,中国的保险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已经具备了寡头垄断的特点,所以这几家保险公司具有绝对竞争的优势,它们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 了大量市场拓展、风险控制经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寿险自从引进营销体制之后,建立了一 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营销员发展到130多万人,渗透到城市、农村的各

中国未来五年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如今,关于职业规划、行业预测的话题越累越多,网络上关于未来十年、三十年最受欢迎的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最赚钱的行业、职业排行有成百上千万条,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无论你打开多少个网站,你总会发现这些排名中有几个职业却是固定的,是媒体、专家以及职业规划大师们在他们的文章中均有提及的。因此,从多个知名网站中统计,由小编代为选择整理,推出未来三年内人才最为稀缺、发展最有前景的6大行业,希望能够为您的职业选择提供些许参考和指导。 保险业人才急缺 目前,我国境内有54家保险,保险中介机构170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7万多家,从业人员已达120万人。保费收入从不足5亿到2100多亿,中国保险业二十多年来取得了惊人成就。然而,巨大的市场仍然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会,而外资保险公司的介入使中国的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市场对保险的专业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专业背景的理赔、核保人员供不应求,而具有专业资质的保险精算师、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更是奇货可居,作为朝阳行业的保险业,人才的匮乏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现在入门正当时。 电信业发展最快,收入最高 谁也不能否认,电信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发展速度之快,加上其倍受争议的行业垄断,使中国电信多年来被看作是世界上少有的电信市场肥缺,其薪酬也最高。曾经一度电信行业的薪资水平依然雄居各行业榜首,行业年薪均值达到了52677元,而在管理层,电信/通信业的经理人的薪酬增幅也最大,薪酬增幅在30%以上的占35.7%。随着国家在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电信业发展依然后劲无穷。 信息化行业人才稀缺且“钱”途无量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实现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的转变,企业不分大小、类别的均在上信息化,因此信息化人才(如管理软件顾问、项目经理、咨询顾问等)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高价值人才。近两年来单纯的IT技术人才越来越多,而价值依旧居高不下,信息化专业人才属于该行业的中高级人才,年薪随时间和层次的不同跨度普遍较大,可以从10万元到几十万甚至百万不等,此类专业人才“钱”景看好。 管理咨询业专业人才太少,需求太大 管理咨询业发展势头不可低估。02时年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如今正是咨询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才市场需求庞大,作为创业板最青睐的产业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与强劲的发展势头相比,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人才却明显不足,国内专业管理咨询人才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才的不足和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需大量专业人才缓解矛盾。 环境能源行业人才不足成发展“瓶颈” 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环保技术人员按环保从业人员的5%计算,将需要50万人。我国现有的环保技术人员离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培养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营销行业人才需求巨大,提升速度最快 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买卖”商品是企业、商家盈利的基本手段,因此营销高手成为企业竞相抢夺的人才。如随着房地产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购买商品房作为大多数人

国内财险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报告

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一、主要财产保险公司

二、据人保财险公司提供的2010年保险公司车险市场份额: 其他, 20.42% 大地, 3.60%人保, 38.52%中华, 5.00% 华泰, 2.85%平安, 16.42% 太保, 13.19%

三、据中国车险网最新统计的2011年车险满意度在线调查,各主要车险企业的满意度排名如下:

四、各保险公司简介 1、人保财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 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11.418亿元。人保财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机构网络,包括1万多个机构网点,320多个地(市)级承保、理赔/客服和财务中心。作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对公司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人 保财险在市场份额中占很大优势,同时PICC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和显著声誉。 2、太平洋保险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专业 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3 亿元。公司在全国拥有40家分公司,2200余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以及包括万余名销售代表在内的直销团队。公司按照"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在"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服务。市场份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经营指标在产 险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太平洋产险秉承“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的核心价 值观,以“用心承诺,用爱负责”为服务理念,坚持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3、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长期以来经营和发展的基础,23年来,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9533369.html, 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钟惠平 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保险业的概念、其市场、以及通过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让读者对保险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介绍由于早期保险业乱象导致现在我国保险业得不到广大民众的信任,接着对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保险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保险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市场是买卖保险即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场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无形市场。 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按照与投保人有无直接法律关系,保险可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发生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保险行为,称之为原保险。发生在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保险行为,称之为再保险。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我们把从事保险工作的人称之为“搞传销的”,把保险销售员叫做“卖保险的”。“我们”是谁?“我们”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搞传销的”和“卖保险的”是对中国保险业一种污蔑性的称呼,这里并不说明大多数中国人民无知和不尊重人,要知道,能让14亿中国人中的大多数都认可的这样一种评价,绝对不只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不了解所能一笔带过的,这些评价反映了我国保险业并不得人心,这里我们对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演变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170家。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200余个代表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2)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兵保")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3)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二、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和构成(一)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增长很快。截至2001年底,年保费收入达到2112.2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88.2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424.04亿元。1980~2001年,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其中人身险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财产险业务的增长:1992~2001年间,财产险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15%(与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财产险保费收入比),人身险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29%(与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身险保费收入比较)。以1997年为分界点,保险业务发生结构性变化。1997年以前财产险业务的比重一直大于人身险的比重,1996年的财产险保费占全年保费收入的61.50%,人身险保费收入占38.50%。1997年人身保险业务首次超过财产险业务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55.53%,财产险为44.47%。2001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67.42%,财产险为32.58%。人身保险业务比重今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市场开发程度看,2001年保险密度达到168.98元人民币,保险深度为2.2%,若按1999年世界保险业保险密度387.3美元和保险深度7.52%的平均水平计算,中国9万亿GDP的经济总量年保费收入应在6800亿元左右,而目前的年保费收入水平仅不足这一水平的1/3,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empirenews.page--]图1 1985~2001年保费收入变化趋势图2 1996~2001年保费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3 1985~2001年保险密度变化趋势图4 1985~2001年保险深度变化趋势(二)保险业务的险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财产险的传统主导险种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仍居主导地位表1 1999~2001年财产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资料、《中国保险年鉴》整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3年来财产险的主要险种机动车辆及第三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和货运险的保费收入占财产险总保费的85%以上。其中机动车辆及第三责任险作为传统主导产品,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60%左右并略呈上升趋势,2001年全年累计保费收入达421.72亿元,占财产险全年总保费的61.28%,较1999年增长1.84个百分点;企业财产险和货运险的比重略呈下降趋势;家财险等分散性险种的比重有上升的势头。2.随着投资型险种的推出,以养老保险等传统寿险产品为主的人身险业务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表2 1999~2001年人身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险年鉴》及保监会资料整理。1999年以前,以保障功

中国保险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中国保险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 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为 2."2%,保险密度为 168."98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 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170家。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200余个代表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一、"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持续增长,但产寿险增长不同。 原保险保费收入 1、财产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