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章概论

一、口腔黏膜的分类

⑴咀嚼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⑵被覆黏膜:唇颊内侧、舌下,口底,前庭穹隆。

⑶特殊黏膜;舌前部的乳头区,舌后部的淋巴区。

二、※口腔黏膜病的特点

(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

(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

(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

(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

(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

·口腔中有三个危险区:口底-舌腹的U型区;颊黏膜内侧、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包括软腭、咽前柱、舌侧缘的磨牙后垫),发生在这些区域的癌极易恶变。

三、※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1.斑(macule)与斑片(patch):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2.丘疹(papule)与斑块(plaque):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常见疾病为扁平苔藓。

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

来,常见病为白班和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也可有此损害。

3.疱(vesicl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若疱的部位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或棘层内疱;若疱的部位在上皮下,

称为上皮下疱或基层下疱。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烫伤和疱性皮

肤病等。

4.大疱(bulla):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以及典型的疱性疾病

5.脓疱(pustule):也是一种疱型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少见。

6.溃疡

..(ulcer):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面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无瘢痕,如轻型阿弗他溃疡。深层溃疡

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愈合后有瘢痕。

7.糜烂

..(erosion):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病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包层。

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常见于上皮内疱破溃后。可有痛感。

8.结节(nodule):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性病损。它是一个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5cm,形状不定,颜色

从粉红至深紫色,如纤维瘤或痣。

10.肿瘤(cancer):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

11.萎缩(atrophy):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

陷,其特有的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取代。如舌乳头的萎缩。

12.皲裂(rhagades):为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常见于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皲裂。

13.假膜

..(pseudomembrane):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它不是组织本身故可以擦掉或撕脱,

溃疡表面常有假膜形成。

14.痂(crust):通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出现于唇红部,多为黄白色痂皮,如有出血则成深褐色,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15.鳞屑(scale):已经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细胞,常由角化过度和不全角化而来。

16.坏死和坏疽:坏死(necrosis),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坏疽(gangrene),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

第二章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一、单纯疱疹

·临床表现:(以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为最常见的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表现为一种较严重的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儿童,临床分期:

⑴前驱期:潜伏期为4~7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痛等急性症状,颌下

和颈上淋巴结肿大。患儿流涎,拒食。1~2天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

⑵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水疱,不久破溃,形成溃疡。

⑶糜烂期:破溃形成大面积糜烂,造成感染,形成假膜。

⑷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有两个特征:

⑴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单个疱较少见。

⑵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来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发作过的位置。

·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性口疮)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样口疮

好发年龄婴幼儿成人

发作情况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轻

病损特点1.成簇水疱,破后成大片溃疡

2.损害遍及口腔黏膜

3.可伴皮肤损害1.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

2.损害仅限于口腔的无角化黏膜3.无皮肤损害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但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不复发。(病毒、分布、疼痛、年龄、复发)

3.手足口病:口腔、手掌、足底出现散在的水疱、丘疹、斑疹。

4.疱疹性咽峡炎:病损只限于口腔后面,病程大约7天。

5.多行性红斑:口腔黏膜发生广泛糜烂,有皮肤损害,形成靶行红斑或虹膜状红斑。

二、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1.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前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

2.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发生水疱,能合为大疱,重者可为血疱,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成痂,遗留的色素沉着逐渐消退,损害不越

过中线。

3.口腔黏膜的损害,疱疹密集,位于单侧。

4.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表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治疗:(病毒感染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支持治疗、提高免疫力,全身和局部同时用药)

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

2、免疫调节药物(转移因子;西米替丁;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3、神经营养药物、糖皮质激素、镇痛治疗

①早期使用短疗程小剂量泼尼松,并与抗菌药合用。有继发感染者使用抗生素。

②镇痛剂及Vb内服;Vb12肌注;卡马西平。

4、局部治疗(⑴黏膜治疗:硝酸银+碘酊+碘甘油⑵口周及皮肤:氧化锌+丁香油+碘仿。)

5、中医中药

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次重)

1.潜伏期为3~4天,多无前驱期症状,常有1~3天的持续低热,口腔和咽喉疼痛。

2.发疹多在第二天,呈离心分布,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甲周。开始为玫瑰红色斑丘疹,1天后形成小水疱。

3.发生于口内时极易破溃形成溃疡面,上覆灰黄色假膜。

四、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分为: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

1.念珠菌性口炎

⑴急性假膜型(雪口病,鹅口疮):以新生儿多见,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唇、

颊、舌及软腭,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帽针头大

小,不久即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早期充血明显,呈鲜红与雪白对比;陈旧

病损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附着不紧密,可擦掉

...。患儿烦躁啼哭。

⑵急性红斑型:又称萎缩型。粘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粘膜多见,严重时

舌背粘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红色斑块。

⑶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损害部位经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腭、龈黏膜,多

见于女性。粘膜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可查见念

珠菌菌丝和孢子。

⑷慢性增殖型: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常对称地位

于口角内侧三角区。表层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脱落。恶变率高。

2.念珠菌性唇炎:多发于老年患者,好发于下唇,有糜烂型和颗粒型两种。

3.念珠菌口角炎:本病特征为双侧发病,口角区发生皲裂,有糜烂和渗出,好发于儿童、身体衰弱的病人和血液病患者。

4.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CMC):分为四种类型:家族早发型;弥漫型;多发性内分泌型;迟发型。

5.艾滋病相关性白色念珠菌病。

·治疗:(抗真菌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⑴2%~4%碳酸氢钠溶液

⑵制霉菌素

⑶氯已定

⑷西地碘又名华素片

⑸咪康唑又名达克宁

2.全身抗菌治疗: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

3.支持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

4.手术治疗

五、口腔结核(口腔结核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1.结核初疮:多发于儿童,临床不多见。在入侵处出现一小结,并可发展成顽固性溃疡。

2.结核性溃疡:最常见的继发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舌部,溃疡边界清楚或呈线形,表现为浅表、微凹而平坦的溃疡,基底少许脓性渗出,可见暗红色

桑葚样肉芽肿。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向中央卷曲,形成潜掘状边缘。

3.寻常狼疮:常发生于无结核病灶且免疫功能较好的青少年或儿童。早期损害为一个或数个绿豆大的结节,以透明玻璃片压诊时,结节中央呈圆形苹果酱色,周围

皮肤苍白色

六、球菌性溃疡

球菌性口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为主的球菌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以形成假膜为特征,又名膜性口炎。

临床表现:发生于任何部位,粘膜充血,局部糜烂或溃疡,表面形成灰黄色或黄褐色假膜,假膜较厚而微突出粘膜表面,致密而光滑。唾液增多,疼痛明显,有炎性口臭。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全身症状轻微。

第三章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 medicamentosus stomatitis)

1、病因:Ⅰ型变态反应。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擦、含漱等不同途径,药物进入人体,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超敏反应性疾病。严重程度与药物性质有关,与数量无关。

2、临床表现:

①多见于口腔前庭部,唇舌的前2/3部分。

②有时出现红斑,水疱,并快速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

③面积较大,外形不规则,较多渗出物,并有假膜。

④易出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⑤皮损表现为泡性红斑,疱为表皮内疱,好发于手足四肢,颜面等部位。

⑥有时表现为固定型药疹,消退后可留有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固定药疹:药疹再次发

作时,局部灼热发痒,有暗红色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数目不多或为单个,多发生于固定位置。)

⑦重型超敏反应,又称莱氏综合征,可发生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

脏,称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3、治疗:(抗过敏治疗原则※)

①找出可以致敏药物,立即停用。

②给予抗组胺药,减少敏感症状。

③10%葡萄糖酸钙加维生素作静脉注射,减轻炎症反应。

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视病情轻重而定。

⑤严重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⑥预防继发感染

⑦中药。

⑧口腔局部对症及全身支持治疗。

二、接触性口炎(contacted stomatitis):是超敏体质者的口腔局部与药物接触后,发生变态反应而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Ⅰ型变态反应)

1.好发部位: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

2.患处始有瘙痒、灼热痛、随之肿胀。水肿迅速,有发紧膨胀感,界限不明显。

3.患处肿胀部位可呈淡红色或无色泽改变。

四、多形性红斑(Ⅳ型变态反应)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起病急,常春秋季发病。

1.轻型⑴只限于黏膜和皮肤,无身体其他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⑵口腔病损广泛发病,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红斑及水疱。疱很快破溃,

故最常见的病变为大面积糜烂,有厚假膜形成。有时渗出物过多,形成胶冻

状团块而影响张闭口。易出血,唇部常形成较厚的黑紫色血痂。疼痛明显。

⑶皮损常对称散在分布,常见红斑、丘疹、水疱,典型为虹膜状红斑,开始

为淡红色,后中央部位转暗,并发生水疱,边缘呈鲜红色环状,又称靶形红

斑。

2.重型⑴严重的全身症状,高热、无力、肌肉关节疼痛。

⑵皮损除红斑外还出现大疱、丘疹、结节等

⑶黏膜还可累及眼睛、鼻腔、阴道、尿道及直肠,特别是眼睛病变较重,这

种身体各腔孔受累,被称为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综合症,即斯-约综合征。

3.有自限性和复发性

第四章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临床表现:

1. 一般具有“黄、红、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

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根据临床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2. 轻型阿弗他溃疡:常见,溃疡直径5~10mm,圆形或椭圆形,界清,数目3~5个,

散在分布。唇、颊、舌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粘膜好发。起初局灶性粘膜充血,呈丘疹状或小红点,灼痛明显。病程10~14天,有自限性;反复发作。愈合后不留疤痕

3.重型阿弗他溃疡:溃疡大而深,似“弹坑”。直径>10mm,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

底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初始好发于口角,有向口腔后部移行的发病趋势。有自限性,但病程较长(1~2月或更长)。愈合后留疤痕

4.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溃疡小而多,直径小于2mm,成簇,散在分布如“满天星”。发病后数天溃疡互相融合成片,粘膜充血发红,疼痛最重。伴有低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有自限性,但病程10~14天,愈合后不留疤痕.

轻型 重型 疱疹型 特点

红黄凹痛 小(5~10mm) 大 (>10cm)深溃疡 小(<5mm)而多 病程

10~14days >14,可1~2月或更长 10~14 days 数目

<10 1~数个 >10 部位

非角化口腔粘膜 舌,唇,口底 软腭 全身症状

――― 淋巴结肿大 发热,头痛, 淋巴结肿大 是否形成瘢痕

否 是 否

·治疗原则:

①积极寻找RAU 发生的相关诱因并加以控制

②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其中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已成为一线药物。重症及复发频繁者,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

③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二、白塞病(BD )

是一种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系统损害性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口腔黏膜溃疡以及眼、生殖器、皮肤病损,几乎累及每一病例,而被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1. 常见症状 ⑴口腔:类似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多为轻型或疱疹样型。

⑵ 生殖器:溃疡反复发作

⑶ 皮肤:①结节红斑:高出皮肤表面、板样硬、有触痛

②针刺反应:患者接受肌内注射后,进针处可出现红疹和小脓点,或

静脉注射后出现血栓性静脉炎,3~7天内消退。

阿弗他溃疡 恶性溃疡 结核性溃疡 年龄

中青年 老年 中青年 好发部位 口腔后部

舌腹舌缘、口底、软腭 复合体 唇、前庭沟、舌 溃疡特征 深在,形状规则,

边缘齐,无浸润性

深浅不一,边缘不齐, 周围有浸润,质硬, 底部菜花状 深在,形状不规则, 周围轻度浸润,呈鼠 啮状,底部肉芽组织 自限性 有

无 无 全身状况 较好

弱或恶病质 肺结核体征 病理 慢性炎症 细胞癌变

朗格汉斯巨细胞 周期性复发 有

无 无

③痤疮样皮疹

④多形性红斑样损害、sweet病样皮损、坏死性结核疹样皮疹、浅表性

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⑷眼炎:本症致残的主要原因。最常见为葡萄膜炎,其与视网膜血管炎为眼损

害的特征性表现。前房积脓是葡萄膜炎最严重形式。

2.少见症状⑴关节:大关节有肿痛

⑵血管损害:多发性广泛性小血管病变,静脉炎和静脉血栓

⑶消化系统:腹痛、恶心、呕吐等

⑷神经系统:脑膜炎

⑸肺部损害:发热、胸痛、咳嗽、咳血

⑹肾脏、心脏等其他损害:肾炎

临床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以下任意两项: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②眼疾(葡萄膜炎、视

网膜炎等)③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④皮肤针刺反应阳性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

第五章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一、天疱疮

(一)分类

1.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2. 增殖性天疱疮pemphigus vegetans

3. 落叶型天疱疮pemphigus foliaceous

4. 红斑型天疱疮pemphigus erythematous

(二)临床表现(诊断三试验、病理表现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1.寻常性天疱疮:⑴口腔:早期病损部位,大小不等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易破、出现

不规则的糜烂面,破后残留有疱壁,并向四周退缩。若将疱

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临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撕

去,并留下鲜红创面,称为揭皮试验阳性

......。糜烂面边缘处将

探针平行置入黏膜下,可无痛性伸人,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

对诊断有意义,称为边缘扩展现象

......。

⑵皮肤:易见于前胸、躯干及头皮等易受摩擦处。用手指侧向推压外

观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能使其

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

粘膜表层脱落或撕去,成为尼柯尔斯基征,即尼氏征

...。

⑶其他部位黏膜:除口腔外的黏膜发生皮损不易恢复

2.增殖性天疱疮:⑴口腔:同寻常型,只是唇红常有明显增殖

⑵皮肤:常见腋窝、脐部、肛周等皱褶部位,疱破后基部乳头状增殖。

⑶其他黏膜:鼻、生殖器等

3.落叶性天疱疮:⑴口腔:完全正常或微红肿

⑵皮肤:类似剥脱性皮炎

⑶其他部位:眼结膜及外阴黏膜

4.红斑性天疱疮:⑴口腔:较少累及

⑵皮肤:面部对称红斑及鳞屑痂

(三)治疗

1.一般治疗:支持疗法

2.局部用药:口内糜烂而疼痛者,在进食前可用l%~2%地卡因液涂擦。用0.25%四环素或金霉素液含漱有助于保持口腔卫生。

3. 全身药物:①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分为起始、控制、减量、维持四个阶段,遵循“足量、从速、渐减、忌躁”的原则。起始阶段强的松的用量约为1~2mg/kg/d。起始量用至无新发损害出现1到2周后可开始递减,每次减量5mg比较安全稳妥,1到2周减一次,直至10到15mg为维持量。联合使用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常有较好的疗效。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要注意各种不良反应,常见有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骨质疏松等②免疫抑制剂③其他④中医治疗

(四)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

患病年龄40~60岁(青壮

年、中年人)60~70岁(老年人多

见)

60~70岁(老年人多

见)

性别无明显倾向或女

性稍多

女性多女性多

患病部位皮损可见于皮肤

的任何部位,但

先躯干后四肢,

口腔黏膜任何部

位均可累及皮肤损害多见于易

受摩擦的部位,口

腔黏膜少见

皮肤少见,多见于

眼、鼻、咽、外生

殖器等处,口腔内

多为剥脱性龈炎

皮肤损害正常皮肤上发生

的松弛性大疱,

壁薄,尼氏征阳

性外观正常或红斑皮

肤上发生的张力性

水泡,尼氏征阴性

外观正常或红斑皮

肤上发生的张力性

水泡,尼氏征阴性

组织病理棘层松解及上皮

内疱无棘层松解及上皮

下疱

无棘层松解及上皮

下疱

免疫病理DIF抗棘细胞间

粘合物质抗体

(IgG)在上皮细

胞间沉积;IIF血

清中可查见抗棘

细胞层抗体DIF可见IgG和C3

沿基底膜呈线状

沉;IIF约有70%查

见抗基底细胞膜带

的抗体

DIF30%可见IgG和

G3沿基底细胞膜带

呈线状沉积,IIF有

抗基底膜带抗体

病程预后经疗程足够的有

效治疗可能控制

缓解,否则可能

致死良好,虽可复发,

但能自我缓解,病

程不超过五年

慢性迁延,缓解不

明显,眼部形成瘢

痕可致失明

第六章口腔斑纹类疾病

一、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

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于皮肤和粘膜,二者临床表现不同,病理表现相似。长期糜烂的病损有恶变倾向,WHO已将其列入癌前状态。

精神病学整理汇总

一、绪论 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精神活动的障碍,特征为认知、情绪、意志 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或增加病人的残疾、死亡等危险。 2、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 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是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特别强调整体医学模式,即所谓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主要任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务器官生理、生化功能影响及其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等。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1、知觉障碍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是歪曲的知觉。以错视、错听多见。 幻觉(Hallucination)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知觉。常见幻觉按涉及的感官来分,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机能性幻听、反射性幻觉、心因性幻觉 2、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思维化声、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 象征性思维相互理解,不会将象征当做现实、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 维、强迫观念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 妄想是由病态逻辑推理和判断的歪曲所致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妄想特征:1、虽不符合事实,患者却坚信不疑; 2、内容涉及本人,与个人利害有关; 3、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既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加以解释,也不能用事实和道理说 服。但其行为却不一定受妄想的影响。 妄想分类:1、被害妄想 2 、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4、夸大妄想 5、罪恶妄想 6、疑病妄想 7、钟情妄想 8、嫉妒妄想 9、被动悉感3、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狭窄 注意减退:指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兴奋性均减退。患者的注意不能在较长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 注意涣散:随意注意明显减弱,注意能力容易分散,并且不能保留适当长的时间。 4、记忆障碍 分类:a记忆增强、b记忆减退、c错构 d虚构:指患者以想像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上记忆的缺损,并信以为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 时称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 e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完整word版口腔粘膜病学个人整理

第一章口腔粘膜病學概論 口腔黏膜病oral mucosal diseases:是涵蓋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組織の類型各異、種類眾多の疾病總稱。 分類:被覆黏膜、咀嚼黏膜、特殊黏膜 結構:上皮層(基底層、棘層、粒層、角化層)、基底膜、固有層、黏膜下層 功能:屏障保護功能(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屏障)感覺功能、溫度調節及分泌功能等 ★口腔黏膜病の基本特點 (1)性別:某些疾病具有明顯の性別差異,如RAU發生於女性者明顯多於男性 (2)年齡:如RAU好發於青壯年 (3)部位:口底-舌腹のU形區、口角內側三角形區域、軟齶複合體為危險區域 (4)損害:更迭性與重疊性、部位の差異性、病損の共存性(同一疾病在不同階段可出現不同類型の損害稱為更迭性;不同疾病在不同階段出現相同の損害稱為重疊性) (5)診斷方法:除了結合臨床病損進行診斷,還常需結合病理,有時還需要治療性診斷 (6)治療: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 (7)轉歸:大多預後良好,某些也有癌變の可能 ★口腔黏膜病の基本臨床病損 (1)斑macule與斑片patch:指皮膚黏膜上の顏色改變,常較周圍顏色變深,直徑小於2cm稱為斑,大於2cm稱為斑片。斑與斑片一般不高出黏膜表面,不變厚,亦無硬結。 (2)丘疹papule:黏膜上小の實體性突起,針頭大小,直徑一般小於1cm。基底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形狀可以為尖形、圓形或扁平形,顏色呈灰白色或紅色,消退後不留痕跡。扁平苔蘚為典型の丘疹。 丘斑plaque:多數由多個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徑大於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堅實の病損,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溝裂將病損分割開。白斑和癌可呈現丘斑病損 (3)皰vesicle:黏膜內貯存液體而成皰,呈圓形突起,直徑小於1cm;大於1cm稱為大皰bulla;由膿性物取代透明の皰液稱為膿皰pustule。 上皮內皰——皰在上皮內稱為上皮內皰,只有上皮の部分形成皰壁,皰壁較薄而柔軟 上皮下皰——皰在上皮下稱為上皮下皰,上皮全層構成皰壁,皰壁較厚。 (4)潰瘍ulcer:是黏膜上皮の完整性發生持續性缺損或破壞,表層壞死脫落而形成凹陷。(5)糜爛erosion:是黏膜の—種表淺缺損,為上皮の部分損傷,不損及基底細胞層。 (6)結節nodule:是一種突起於口腔黏膜の實體病損,為結締組織團塊,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淺損害,其大小不等,形狀不定,一般為5cm,顏色從粉紅至深紫色。 (7)腫瘤tumor:是一種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の實質性生長物,其大小、形狀、顏色不等。(8)萎縮atrophy:為組織細胞の體積變小,但數量不減少。可呈現發紅の病變,上皮變薄發紅,表面覆蓋の上皮變薄,結締組織內豐富の血管分布清楚可見,病變部位略凹陷,特有の一些上皮結構消失,被一薄層上皮所取代。 (9)皸裂rhagades:為黏膜表面の線狀裂口,由炎性浸潤使組織失去彈性變脆而成。 (10)假膜pseudomembrane:為灰白色或黃白色膜,由炎性滲出の纖維素、壞死脫落の上皮細胞和炎性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以擦掉。 (11)痂crust:為纖維素性及炎性滲出物與上皮表層粘連凝固而成,多為黃白色痂皮。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 (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口腔黏膜病学_题库

口腔粘膜病题库-选择题 1、下列对基底膜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基底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膜 B、基底膜是胶原纤维与致密板、透明板连接的纤维复合物 C、基底膜是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界面结构 D、基底膜主要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 E、基底膜是半透膜,便于物质交换 答案:A 2、口腔粘膜防御屏障包括 A、唾液屏障 B、上皮屏障 C、免疫细胞屏障 D、免疫球蛋白屏障 E、以上都是答案:E 3、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称为 A、萎缩 B、坏死 C、溃疡 D、假膜 E、丘疹 答案:C 4、糜烂是 A、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B、粘膜上的实体性突起 C、粘膜内贮存液体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上皮的表浅缺损 答案:E 5、口腔粘膜疱性损害疱壁的厚薄取决于 A、疱内液量多少 B、疱的部位在皮下还是皮内 C、疱的数量 D、疱的大小 E、疱基底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 答案:B 6、萎缩是 A、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B、上皮变薄 C、上皮的部分损伤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答案:B 7、复发性唇疱疹愈合后 A、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B、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C、不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D、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8、复发性唇疱疹的治疗,最有效的是局部使用 A、氢化可的松乳膏 B、新霉素乳胶 C、0.01%硫酸镁湿敷 D、5%无环鸟苷软膏 E、杆菌肽软膏 答案:D 9、下述哪一项临床表现符合口腔粘膜带状疱疹 A、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 B、各处成簇小水疱 C、单侧性皮肤-粘膜疱疹,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且疼痛明显 D、广泛糜烂 E、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答案:C 10、颞下部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说明损害累及三叉神经哪一支 A、第一支 B、第二支 C、第三支 D、第一支及第二支 E、第二支及第三支 答案:B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被害妄想:(delusion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缄默症(mutism):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可用手示意。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

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对即往创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10、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 1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12、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3、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口腔口腔黏膜病学

一、口腔口腔黏膜病学2. 黏膜的基本病损:1、斑与斑片: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之为斑片。2、丘疹与斑块:丘疹是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斑块(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白色或灰白色。3、疱: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4、大疱: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5、脓疱: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6、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7、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8、结节: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病损。9、肿瘤: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大小形状颜色不等。10、萎缩:为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11、皲裂: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12、假膜: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擦掉或撕脱。13、痂:通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出现于唇红部,多为黄白色痂皮,如有出血则成深颜色,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14、鳞屑:已经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细胞,常由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而来。15、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3. 口腔黏膜病的病历书写:(1)口腔粘膜病的病史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教学文案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6、疱 粘膜或皮肤内液体的贮存形成半圆形的突起 口腔粘膜其他地方的庖形成后易破裂,不易结痂皮 分类:按内容物(水疱、血疱、脓疱) 按大小(5mm 为标准,大疱、小疱) 疱疹:小的水疱聚集成簇. 7、糜烂 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引起 上皮浅层破坏,未侵及上皮全层 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 8、溃疡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溃疡累及上皮层,不留瘢痕,累及粘膜下层,可留瘢痕 9、斑 是粘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局限,大小不一; 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如红斑(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充血)、黑斑(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增多) 10、丘疹 消失后不留痕迹 表现:①上皮增生;②浆液渗出;③炎症细胞浸润 肉眼:黏膜或皮肤上突起的小疹,大小不等,针头或粟粒样大,红色或灰白色,质较硬 镜下:上皮增厚,表层可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固有层有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 第二节口腔粘膜病 一、白斑(P208)癌前病变 1、定义: 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2、病因:局部长期刺激(吸烟、咀嚼槟榔、不良修复体等) 如何鉴别充血与出血? 破片压迫法,消失充血; 仍有血,出血。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错觉:对现实客观事物错误知觉(有现实刺激),正常人亦可见,比如; 杯弓蛇影.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正常人也可出现幻觉,多发生在觉醒和睡眠的过渡状态..如人睡前幻觉和醒前幻觉。感知障碍综合征: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 思维奔逸:是主观体验为思维迫促的一种思维形式障碍,通常伴发于躁狂或轻躁狂。特征为讲话速度快、滔滔不绝、联想快,常出现音联、意联,言语表达可能远跟不上思潮,导致言语衔接不连贯。很易因偶然因素或无明显理由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是很突出的伴随特征之一。 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严重的患者也可以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精神衰退、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说话东拉西扯,以致别人弄不懂他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强迫观念:是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想像等,明知不对不必要,不合理,但难以摆脱和克服。伴有主观的被迫感和痛苦感,抵抗(反强迫)是强迫观念的特点。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语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妄想:是一种在病人意识清楚的状况下出现的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特点有四:1、与事实不符,但患者坚信不移;2、内容均涉及自身利益或安全;3、具有个人独特性;4、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错构:患者在回忆中对过去的经历加以歪曲,并信以为真。多见于老年期精神障碍和脑血管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虚构:是指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常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外伤性、中毒性精神病。 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①发生于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前(<18岁);②大脑发育成熟受阻,停留于未发育成熟的某一阶段。 痴呆:是后天在器质性病变基础上,出现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突出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计算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 Ganser综合征: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完整word版)口腔粘膜病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学 第一章口腔粘膜病概论 前言口腔粘膜组织的病变,除局部原因引起损害外,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征,有时甚至是早期或唯一的表现。口腔粘膜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病种繁多,有常见、少见、罕见的病种,常有同病异症,或异病同症的表现,有许多口腔粘膜的诊断又含有一些边缘学科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侧重于口腔基本病损、全身症状、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一节概述 口腔粘膜病(oral mucosal diseases):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口腔软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但口腔肿瘤及牙龈炎症除外,归颌面外科及牙周科诊治。 特点:临床病损多样,病因复杂,病种繁多。常具有性别特点、年龄特点、部位特点、病损特点、治疗特点、转归特点等。 第二节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分类及功能 一、组织结构: 上皮-复层鳞状上皮。从表层向下依次分为角化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 固有层-上皮和结缔组织交替伸入部分。分乳头层和网状层。该层对上皮起到支持、营养等功能。 基底膜-连接上皮和结缔组织的部分。形成的交错面可以分散表层所承受的机械压力。 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提供上皮营养,有血管、神经、淋巴管、腺体、脂肪组织等。二、分类: 被覆粘膜-仅起覆盖作用。如唇、颊、口底、舌腹、软腭等。 咀嚼粘膜-有耐摩擦的能力。如硬腭和附着龈表面。 特殊粘膜-为覆盖在舌背表面的粘膜。表面粗糙,有许多乳头突起,粘膜表层主要是正角化,无粘膜下层。舌肌纤维可伸入基底膜内。 三、口腔粘膜的功能: 1.屏障保护功能 口腔粘膜防御屏障包括物理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 ①唾液屏障:唾液形成了口腔粘膜的第一道屏障。 ②上皮屏障:完整的粘膜上皮是阻止异物、微生物进入深层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 ③免疫细胞屏障:上皮内的淋巴细胞包括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发生增殖反应,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功能。 ④免疫球蛋白屏障或称为体液免疫屏障:SIgA是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它能保留在上皮细胞或细菌表面,成为一种“抗菌涂层”。 2.感觉功能 口腔粘膜不仅对痛觉、触觉和温觉具有敏锐的感觉功能,而且还有司味觉的作用。这一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2.精神健康:也叫精神卫生,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并且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 二、简答题 1.简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 答:①精神健康的预防②精神障碍的治疗③精神障碍的康复④健康教育 2.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 答:①护理者②咨询者③治疗者④家人替代者⑤健康教育者⑥协调者和管理者 3.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有哪些? 答:①医疗保健权②拒绝住院的权利③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④隐私权⑤学习和劳动就业的权利⑥知情同意权⑦通信及会客权⑧诊断复核权 4.简述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 答:①第一次革新:179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主张人道得对待患者,使精神障碍患者从监狱般的囚禁生活中解脱出来。将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开辟

了精神病学史上的新纪元。他的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 ②第二次革新:1883年,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创立了“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得区分了两种精神病。(即躁狂忧郁性疾病和早发性痴呆)。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奠定了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③第三次革新:仲斯推行治疗性社区以缩短患者和社区间的距离,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是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 ④第四次革新: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一、简答题 1.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答: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2.大脑发育因素 3.性别和年龄因素 4.器质性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化学物质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疾病 5.神经生物化学改变 心理与社会因素 1.性格因素 2.应激 3.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仅供借鉴)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章概论 一、口腔黏膜的分类 ⑴咀嚼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⑵被覆黏膜:唇颊内侧、舌下,口底,前庭穹隆。 ⑶特殊黏膜;舌前部的乳头区,舌后部的淋巴区。 二、※口腔黏膜病的特点 (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 (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 (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 (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 (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 ·口腔中有三个危险区:口底-舌腹的U型区;颊黏膜内侧、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包括软腭、咽前柱、舌侧缘的磨牙后垫),发生在这些区域的癌极易恶变。 三、※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1.斑(macule)与斑片(patch):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2.丘疹(papule)与斑块(plaque):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常见疾病为扁平苔藓。 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 来,常见病为白班和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也可有此损害。 3.疱(vesicl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若疱的部位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或棘层内疱;若疱的部位在上皮下, 称为上皮下疱或基层下疱。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烫伤和疱性皮 肤病等。 4.大疱(bulla):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以及典型的疱性疾病 5.脓疱(pustule):也是一种疱型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少见。 6.溃疡 ..(ulcer):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面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无瘢痕,如轻型阿弗他溃疡。深层溃疡 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愈合后有瘢痕。 7.糜烂 ..(erosion):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病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包层。 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常见于上皮内疱破溃后。可有痛感。 8.结节(nodule):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性病损。它是一个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5cm,形状不定,颜色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 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双级神经细胞→神经节细胞 【视野损害】 视神经损害→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 视交叉损害→正中部:双眼颞侧偏盲、整个:全盲、外侧部:同侧眼鼻侧偏盲。 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辐射损害→下部:对侧视野同向性上象限盲。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完全损害引起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同侧视野的中心部常保存,称黄斑回避现象。 【视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瞳孔缩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上述经路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病变光反射不消失 辐辏及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指双眼同时注视近物时双眼汇聚、瞳孔缩小的反应。顶盖前区病变,不影响辐辏及调节反射,但影响瞳孔光反射。 Hor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经路损害可引起同侧的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面部汗少、结膜充血。 三叉神经 感觉纤维→三叉神经半月节→①眼神经,头顶前部、前额、上睑、鼻根,眶上裂入颅、②上颌神经,下睑与口裂之间、上唇、上颌、鼻腔、腭,圆孔入颅、③下颌神经,耳颞区、口裂以下、下颌,卵圆孔入颅→脑桥→深感觉-中脑核、触觉-主核、痛温觉-脊束核。 运动纤维→颞肌、咬肌、翼状肌、鼓膜张肌,司咀嚼、张口。 【周围性损害】刺激性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为分布区感觉消失。 半月节和神经根损害→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咀嚼肌瘫痪。 分支损害→范围内痛、温、触觉减弱。 【核性损害】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剥洋葱样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运动核→同侧咀嚼肌无力、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面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 味觉纤维→支配舌前2/3的味觉:鼓索神经-内膝状神经节-中枢支形成面神经的中间支进入脑桥,与舌咽神经的味觉纤维一起-孤束核-发出纤维-丘脑-中央后回下部。 【面瘫的鉴别】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及其面神经本身受损所导致的面部肌肉的麻痹,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闭目无力或不能、患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牵向健侧,鼓腮病侧漏气。伴发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唾液、泪腺分泌障碍、外耳道感觉障碍、乳突压痛。 中枢性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下部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故中枢病变引起对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牵向病侧、口角低垂、示齿口角牵向病侧、鼓腮健侧漏气。也就是说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瘫痪,而皱额眉及闭目良好。伴发病灶对侧中枢舌瘫及偏瘫。 【面神经分段】 面神经核损害→周围性面瘫、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膝状神经节损害→面神经受损、外耳道疱疹、舌前2/3味觉消失,亨特综合征hunt’s syndrome。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教学文案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被害妄想:(delusion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缄默症(mutism):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可用手示意。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 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 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 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 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精神障 碍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对即往创 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10、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精神 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 1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 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12、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口腔粘膜病学

07口腔专业 2010-6-17 口腔粘膜病学第一章口腔粘膜病概论口腔粘膜的基本病损: 1、斑与斑片:都是指皮肤粘膜 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之为斑片。2、丘疹与斑块:丘疹是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斑块(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白色或灰白色。3、疱:粘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4、大疱: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5、脓疱: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6、溃疡:是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7、糜烂:是粘膜的一 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8、结节:是一种突起于口腔粘膜的实体病损。9、肿瘤:是一种起自粘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大小形状颜色不等。10、萎缩:为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11、皲裂: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12、假膜: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擦掉或撕脱。13、痂:通常发生于皮肤,也可 出现于唇红部,多为黄白色痂皮,如有出血则成深颜色,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14、鳞屑:已经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细胞,常由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而来。15、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

败,称为坏疽。口腔粘膜病的病历书写:口腔粘膜病的病史较口腔科其他临床学科所要求的更为详尽,这是由于粘膜病种类繁多且常与全身性疾病或皮肤病有一定的联系。有完整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系统复习。在询问和记录病史中首先应注意主诉症状的特征、程度,性质、发作时间的规律、加剧或减轻的因素、部位。在治疗史中应特别注意药物过敏及疗效,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既往史中应注意妊娠与疾病的关系。家族史中注意遗传因素与家族患病的简要情况。个人的烟酒嗜好,以及职业和个性方面的特点也不能忽略。 1 07口腔专业2010-6-17 第二章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口腔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6岁儿童多见,6个月至2岁更多(1)前驱期:潜伏期为4~7天,后出现发热、头痛等急性症状,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1~2天后,口腔粘膜、附着龈和龈缘广泛充血水肿(2)水疱期:口腔粘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3)糜烂期:水疱破溃——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7~10天少数情况,原发感染体内播散,可引起脑炎、脑膜炎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唇疱疹30%~50%病例可发生复发性损害诱因:阳光、局部机械损伤、感冒等情绪复发口唇损害两个特征:(1)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多个成簇;(2)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临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前驱阶段:病人感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局部出现刺激、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10多小时内出现水疱,疱可持续24小时,

精神病医院工作总结

精神病医院工作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精神病院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和谐关系,顺利完成了各项指标,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疗业务及财务运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我院业务总收入达元,同比上升%。药品收入元,同比上升%;药占比%,同比下降%;1—6月完成门诊量1089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49人次;重性精神病人住院103人。 二、加强行风教育及廉政建设 1、上半年,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教

育活动。如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术、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好一满意”等教育活动,通过深入的宣传动员和学习教育,使全体人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抵制不正之风的自觉性进一步得到加强。职工在思想上对行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较高的认识,院内风气良好,同事、领导之间团结协作,医患之间关系和谐稳定。 2、建立行风投诉接待处理制度。按照医院关于《受理行风违规违纪投诉接待处理的有关规定》,对外公布投诉电话及电子信箱,定期开启意见箱,收集患者意见及建议,对医德医风信访类投诉,认真调查处理,答复率100%。 3、建立出院病人电话沟通回访制。主要由医疗临床科室负责,重点从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后勤保障、健康教育、合理收费等方面进行电话沟通回访,对征求到的意见在院办公会上进行通报,分类分级进行整改,对行业作风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通过教育培训,全员服务态度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业务量明显增长。 三、多措并举,抓生产安全与医疗安全 1、我院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安全责任目标,上半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医疗工作中切实落实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为契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主要做法:一是注重医疗安全。按年初计划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

口腔粘膜病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口腔粘膜病: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较多的疾病总称 2、斑(macule):为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其大小不定,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直径小于 2mm 3、丘疹(papule):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高于黏膜面,直径1- 10mm不等,尖形、圆形、扁平形. 4、疱(vesicie ):是一种圆形突起,内有液体潴留,直径小于 1 cm。如脓、血、水疱,口腔粘膜病常见的疱为水疱. 5、溃疡(ulcer):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 6、糜烂(erosion):粘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7、萎缩(atrophy ):上皮组织变薄,伴有结缔组织的细胞体积变小。 8皲裂(rhagades):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于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9、、假膜(pseudomembrane)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有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以被擦掉。 10、结核初疮(原发性):2-3周潜伏期;好发口咽、舌、回盲、肺部;小结可发展为顽固性溃疡,周围有硬结,无痛 11、结核性溃疡(继发性):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常见舌部),疼痛明显,溃疡:界清或线形,浅表、微凹而平 坦的溃疡,基底:暗红色桑椹样肉芽肿。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向中卷曲,形成潜掘状边缘,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 预后差 12、寻常狼疮:好发于无病灶且免疫好的青少年,早期损害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绿豆大小结节,压诊实验中央圆形苹果酱色,周围为苍白皮肤,继发感染,可发生坏死,造成组织缺损,形似狼噬,名狼疮 1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抗原(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刺激后,出现生理 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常表现为免疫反应性增强,多在机体受同一种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 发生。 14、多形性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是粘膜皮肤的一种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疾病。 因糜烂表面往往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故又称多形渗出性红斑。 15、虹膜状红斑(iris lesion):直径为0.5cm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的水疱,又称靶形红斑,多见于腕部、 踝部及手背,开始为淡红色,1-2日后中央部位红色转暗,并发送水疱,边缘呈鲜红色环状。 16、斯-约综合征(Steven-Johnson syndrome ):---多腔孔糜烂性外胚层综合征(多腔孔受累),有自限性,一般2?3周自愈,痊愈后可复发 17、白塞病(Behcet ' s disease , BD):又称白塞氏综合征,或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以反复发作的眼、口、生殖器和皮肤的损害为基本特征。还可出现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以口腔溃疡为最基本的病损,发生率达100% 20-40岁男性多见 18、创伤性溃疡临床表现: 褥疮性溃疡:持久非自伤性刺激造成,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 Bednar溃疡:婴儿吮吸拇指、过硬奶嘴引起,固定发生于硬腭 Riga-Fede溃疡:专指发生于儿童舌腹部位的溃疡。因过短舌系带和过锐的新萌中切牙摩擦引起。 自伤性溃疡:好发于性情好动的青少年或患多动症的儿童。患者常有用铅笔尖捅刺黏膜的不良习惯,溃疡深在,长期不愈,基底略硬或有肉芽组织,疼痛不明显,有时有痒感。 19、.赖特儿综合症(RS):是一种具有高度复发性、常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风湿病。典型症状为关节炎、尿道炎、结 __________ 膜炎三联征,口腔溃疡、口腔炎、龟头炎、皮疹、宫颈炎等皮肤粘膜病变是常见临床表现。 20、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粘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 21、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PNP):体内肿瘤的循环体液因子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而诱发的皮肤黏膜疾病。 22、口腔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 ): 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23、盘状红斑狼疮DLE :是一种皮肤一粘膜的慢性结缔组织疾病,病损主要局限于皮肤及口腔粘膜 24、结节病(类肉瘤病,sarcoidosis )是一种原因不明、全身多个系统及组织发生的非干酪样上皮样细胞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表现为巨唇、颊粘膜增厚,腭部出现结节等。 25、克罗恩病(Crohn ' s disease ):一种发生于消化道黏膜的慢性复发性肉芽肿性炎症,以淋巴组织最为丰富的末端回肠发病最多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