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大全优秀8篇

初中化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大全优秀8篇

初中化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大全优秀8篇

初中化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量:低……→高

离核: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D )

A.水受热后汽化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B )A.6 B.8

C.10 D.12

8.(20xx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 )

9.(20xx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C )

提升能力

10.(20xx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C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B )

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3 个质子,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 (填序号)。

(3)H3属于单质(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目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标要切实可行,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重点]

不仅要有知识内容的重点,还要有学生技能发展的重点。

[教学难点]

要着重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和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不求统一的模式,不求统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注重激励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倡导教学灵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这部分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写得具体。完成时可从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或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也可综合这两条主线优化设计。

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把以问题作线索来组织教学作为过程设计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内容和呈现的程序,还要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认真选择能够体现“减负”与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方法。

要重视组织学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动式的学习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价。活动的安排要明确。

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练习的设计,并安排当堂训练,以便检测目标的达成度。练习后要及时评价,反馈矫正。练习的难度要有层次,对难度大的要给出标识。要以“低起点、多反馈、段段清”的策略,加强基础训练。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加强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过程后期师生共同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学过程还可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反思和质疑,以进一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布置作业]

应控制数量,控制难度;作业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作业的题型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务必使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得到充分地落实。

初中化学教师教案模板二

教学内容:

1、知道化学的定义。

2、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和物质的微观构成。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4、关注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5、领悟化学的`价值观,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节课,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从生产生活、医药、工业等各个方面简述了化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了化学的重要定义,再又对化学发展的历史给予了讲解,特别是中国在三个时期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每个时期的贡献和特点需要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化学研究的方向。

2、了解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习化学的重要信心。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讲解法学生讨论法练习提高法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和学习化学的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认真养成观察化学实验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上课前一首《青花瓷》化学版给学生欣赏。

2、给学生提问:a、什么是化学?b、你对化学是怎样看待的?

3、给学生学习化学的几个要求:每个同学有个笔记本,记录基础知识及考点内容,上课的内容记在书上;上课前把书笔练习册等准备好;上课铃声响后开始读基础考点;不要迟到;化学记忆内容多,作业不超过15分钟,每个同学的作业必须交。

3、完成几个兴趣实验:a、魔棒点灯实验。b、变色实验:水中加酚酞,再加稀氢氧化钠,变红色,再加浓度稍大的盐酸。让学生来做。c、镁带燃烧。观察现象。

二、化学:

(一)、化学的用处:

1、化学在生产、生活、医药、航天、新材料的研究方面的作用。

2、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咬紧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更加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如: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材料;新型农业化肥;新能源新材料;新药物等等。

如:食盐,除了做调料还可以做消毒液,输液药水等等。

(二)、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组成

研究物质性质变化规律

结构

三、化学发展史:

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

1、古代化学:从事物质的转化探究阶段,制得实用产品。特别是火的发现和利用。

我国古代化学的贡献:

公元前1700年的商代:青铜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炼钢

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化学成绩:火药和造纸

烧瓷器

2、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的微观阶段。

原子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重组

物质的微观构成

分子可破裂,变为原子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他们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本质。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有100多种。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排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

主要任务是合成大量的新分子,解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作者合成了核糖核酸,为人类揭开了生命的奥秘。

1993年,中国科学院运用纳米技术和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硅原子写出“中国“字样。

四、教材知识:

1、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纳米铜的性质。

2、隔水透气的高分子材料:鸟在水中游。

3、破冰斧柄:强度高

4、直径6毫米的尼龙。

5、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

初中化学教案篇三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能复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3、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自主探究: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教室的物品有:

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

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

通过观察和统计你有什么感想:

二、观察化学变化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较下面变化的区别:

1、凉水烧成热水

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

3、布料做成衣服

4、葡萄酿成酒

5、水结冰

6、铁矿石炼成钢铁

7、酒精挥发8、矿石粉碎

将这些变化分类:

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1、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

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加入1~2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

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

1、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

2、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

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发生了变化。

3、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

4、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或。

化学造福着人类,然而化学对环境的污染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社会倡导绿色化学。阅读课本“多识一点”后总结什么是绿色化学?

我的收获: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3、绿色化学的理念是。

当堂测试:

1、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

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陶瓷地板

B.铝合金门窗

C.玻璃

D.木质桌椅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

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

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

5、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筑房屋

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瓷器

6、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7、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只是在

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就可融化,这是变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烧,这是变化。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8页后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和一个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

3、什么是元素?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4、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在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第9页挑战自我2

归纳总结:

1、宏观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又是由极其微小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3、分子都是由构成的。

当堂测试: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2、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组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

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实际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总称

D.把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5、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补血口服液”可补血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

7、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

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

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

D.利用指南针航海

9、“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泰安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B、倒入大汶河中

C.埋入土中

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

初中化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探究目标:

1、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出问题:

1、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依据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气?

3、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资料:

1、回顾一下,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一种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和结论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观察现象。

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口,观察现象。

3、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试管口,观察现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依据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氧气。

1、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色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分析归纳: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或沸石)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与反思: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

反应物,状态,条件,

收集方法,。

知识应用:

1、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原因是。

探究课题:氧气的性质

探究目标:

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3、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收集资料:

1、抢救病人的时候要用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2、家里生炉子时,用扇子煽,炉火越扇越旺,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做出假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初中化学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重难点

课题1内容主要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以及盐的命名、种类和用途。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以及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制碱先驱—————候德榜,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应用。本节重点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难点突破方法

本课题是从盐的用途认识氯化钠,由此引出粗盐提纯,学习蒸发操作,熟练溶解、过滤操作;认识碳酸盐性质和用途,了解含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检验方法,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判断酸碱盐之间是否反

应,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

1、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反应、NaCl与AgNO

2、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先对盐类进行分类和命名,让学生建立起盐的概念。第二课时介绍常见盐氯化钠的提取,复习过滤的操作,认识蒸发这一实验操作;第三课时继续介绍常见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并掌握鉴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的鉴别方法;第四课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探究并总结盐类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 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初中化学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量:低……→高

离核: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D、

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D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B )

A.6

B.8

C.10

D.12

8、(2001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 )

9、(2002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C )

提升能力

10、(2002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C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 )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B )

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3 个质子,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 (填序号)。

(3)H3属于单质(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初中优秀化学教案篇七

一、化学是一门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任务是:

1、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措施是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5、跟踪检查。

初中化学教案篇八

一、教学设计思路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题。从本课题起,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课题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它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作好理论准备,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课程价值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设计本课题时,做到了四个转变:

(一)由“照方抓药”向“实验改进”转变。

以往的演示实验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药”展示给学生,今天我大胆改进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此装置的优点有三个:1.现象明显;2.节约时间;3.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打开橡皮塞,防止了空气的进入和白烟的逸出,减小实验误差。

(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次实验探究活动,一方面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由“静止对照”向“互动交流”转变。

在实验设计上,改变过去“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将观察的现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对产生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由“学科内容”向“贴近生活”转变。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口吹石灰水”,实验中用到鸡蛋壳等日常用品,另外还提出对“水能变成油”这种言论的看法。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要相信科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案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提问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如图改进: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组织第二次活动与探究

设置课堂练习题如下:(1)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3体积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那么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克;5 g硫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克。

提问:为什么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展示多媒体课件

磷、碳、硫燃烧的本质。

设置“能力拓展”习题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但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实验名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活动与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石灰水的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烧杯,向其中吹气,一段时间后,再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

探究实验名称: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和几颗鸡蛋壳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将鸡蛋壳和稀盐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

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交流、谈看法。

思考。

观看动画演示,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可能有()元素。

(2)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复习旧知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

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且会用一般规律解决个别问题,提高学生能力。

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况,及时更正错误的认识及看法。

质疑,激思。

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习兴趣。

反馈诊测

[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初中化学教案主题(优秀7篇)

初中化学教案主题(优秀7篇) 初中化学教案主题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引入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1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初中化学教案主题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共7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共7篇) 第1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索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索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坚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用保险措施 教学着重: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 教学设计: 荐上教版九年级 化学教案全套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 荐化学 教 学 设 计 范 例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和反思(3000字) 荐初三化学教案 第2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分子和原子 *** **** 一、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和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要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坚持和促进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禁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着重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三、教学难点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5篇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5篇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1 一、主题 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本事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最有效的手段。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所以,怎样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的落实”与“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化学总体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资料。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效果各异。 第一种教法: 1、思考: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所以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终个别学生经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一一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立刻经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1一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怎样证明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教师提问:氯气与水有无反应如果有反应,能够得出结论一一氯气能够溶于水。 2、教师指出:我们暂时假设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此刻利用现有试剂:镁条、NaHC03(aq)、AgNO,(aq)、HN0,(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经过实验验证你们自我的推测。 3、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我经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填写资料包括:实验资料、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终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一和H+,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教师将红纸打湿一小部分后放入氯气中,证明了氯气是与水发生了反应,并且氯水具有漂白性,再结合前面的结论,总结出氯水还具有酸性。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必须的探究,但没有为探究的深入培植肥沃的土壤,也忽视了学生的本事限制,所以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终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本

初中化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大全优秀8篇

初中化学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大全优秀8篇 初中化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3篇) 第一章第一节空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 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 [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8篇)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8篇) 初中化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教学模式】 调查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因此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 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 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 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 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不错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多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以趣味实验→产生疑问→明确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法: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利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设计“滴水生火”趣味实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 第二环节:知识探究、思维培养 1.“滴水生火”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首先让学生观察Na2O2的样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质。紧接着设疑:水一般用来灭火,而我们的实验却是滴水生火? 棉花为什么能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层层递进,将学生对Na2O2和H2O反应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从方程式的角度对反应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价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加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5分钟)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能量变化的解释与应用;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指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能量差异,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外界的热量。这种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进行,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典型的吸热反应是化学吸热反应和物理吸热反应。 1.1 化学吸热反应: 化学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伴随着吸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比如铵硝酸和水的反应: NH4NO3(s) + H2O(l) → NH4+(aq) + NO3-(aq) + H2O(l) + 热量 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吸收了外界的热量,形成了热量释放出来的产物。 1.2 物理吸热反应: 物理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附物质通过物理作用力吸附了外界的热量,相当于固定了热量,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比如融化冰块的过程中,冰块吸收了外界的热量。 2.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到外界。这种反应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反应物的能量低于产物。典型的放热反应是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 2.1 燃烧反应: 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光能。例如有机物燃烧:

C6H6 + 15/2O2 → 6CO2 + 3H2O + 热量 在这个反应中,有机物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和光能,放出了能量到外界。 2.2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释放出热量。例如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HF(aq) + NaOH(aq) → NaF(aq) + H2O(l) + 热量 这个反应中,酸和碱发生反应,释放出了热量和产生了盐和水。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概念说明和示例演示来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实验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理及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图片或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6篇) 初三化学教案篇1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绪言——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的概念及本质的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课时计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提要】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学好初中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学过程】 【引言】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有一根奇异的魔杖,只要用它点一下石头,顽石普变成亮闪闪的黄金;用它碰一下香灰,就能变出救死扶伤的仙丹良药;用它指一下主山峻岭,马上山崩地裂,河流畅通…… 但是,在古代,这种幻想终究不能实现。那么,这根魔杖到底有没有?有!这根魔杖在哪里?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 【板书】绪言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讲述与讨论】 1.放映《化学在我们的身边》的录象; 2.由学生自己例举身边的物质,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3.通过上面的事实,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周围的世界中: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有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光彩夺目的金刚石、乌黑的煤炭、洁白的食盐、坚韧的钢铁…… 4.演示补充实验: (1)预先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的“化学”字样,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喷雾器向其喷射而出现红色字样,再用盛有盐酸溶液的小喷雾器向其喷射,红色又消失,化学教案《绪言——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用一沾有高锰酸钾的玻璃棒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而引燃灯芯。 【讨论】 为什么要学化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的第一~第三段的内容;阅读课本P3的第五段P4的第三段的内容。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精选9篇)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精选9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篇一 《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整理与归纳-全市获奖

顺昌二中2022~2022学年教学开放周公开课教案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整理与归纳) 时间:2022年5月24日 开课班级:九年级(1)班 授课人:王月英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大多未涉及较深的学科知识,知识点也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作一定了解。为此在复习时设计成专题形式,充分考虑本章与前面所学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多项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复习效率,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人体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 ⑵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⑶了解对人的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⑷掌握淀粉、葡萄糖和蛋白质简易的检验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⑴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享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⑵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进行专题复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复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养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总结归纳、反思提高的学习习惯。 ⑵在交流、结总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的观点,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 三、学习重点: 1、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的组成、作用及转化,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有关蛋白质的性质。 四、教学难点: 帮助学建立起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但不影响本节教学,因为本节教学重在使学生参与、巩固、分析、对比和运用,知识教学不必过分加深、拓宽。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练习强化。 七、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 ⑴精心备课,制定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及网络自评测试。 ⑵准备教具:水杯、表面皿、镊子、洛神花茶、维生素C 、小苏打片等。 2、学生的课前准备:归纳本意知识网络(见附件)并写出有关方程式,有能力的学生将知识整理成 九、板书设计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食物中的六大基本营养素 糖类、油脂、蛋白质 、维生素、无机盐及水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甲烷CH 4、丙烷C 3H 8、甲醇CH 4O 、乙醇C 2H 6O 、 醋酸C 2H 4O 2、葡萄糖C 6H 12O 6、甲醛CH 2O 注意:CH 4 O 2=====CO 2 2H 2O (二)、有机化合物 点燃 (二)、有机化合物 点燃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展示中和反应实质的微观图片,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在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发展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对“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进行分析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2.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 对“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进行分析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石蕊、酚酞、碳酸钙、氧化铜、锌粒、硫酸铜、温度计、试管、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 提出问题:利用我们课题1学过的知识进行大胆猜测,实验中可能用到了哪些试剂。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老师揭秘实验原理。 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猜想、讨论。白酒是酚酞试液,向酚酞试液中加碱溶液,溶液变红,然后再向溶液中加的是酸溶液。 得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猜想,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 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我们利用酚酞试液做指示剂,验证了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应,利用了验证反应物减少的原理,来判断反应发生,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呢请你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巡视、指导。 听小组同学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点评。 试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内先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完毕,各小组进行交流实验方案和现象。 得出方案:利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证明酸或碱减少了或者消失。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反应放出热量,都可以判断发生反应。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及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一等奖教案:元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一等奖教案:元素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研究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研究了原子的结构。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②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符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研究,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知识,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②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二、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颠末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肯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切的熟悉,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实验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附件2:《初中化学有序教学的实践研究》优课开发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承担学校: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授课者:温桂兰审订指导:张璞、杜永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本实验活动是初中必须掌握的八大基本实验操作的第一个,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性质等实验的综合应用,上好本节实验课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2.教材内容的有序性分析 (1)是对前面的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性质等相关知识的一个小结性的实践活动。 (2)为以后系统学习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和总结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在第一单元课题3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讲解了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在对氧气的制取、性质的学习中,教师对实验操作进行了演示、讲解;并且学生对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有了一定的印象。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各种仪器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学习了氧气的制取、性质实验的操作方法,但这是第一次进实验室做制取气体的实验,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对真正使用仪器还存在很大困难。所以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才能落实各项基本操作的完成。 三、有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重点:氧气的制法、性质及实验操作要领。 难点: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及注意事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 2.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练习仪器装配、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收集气体等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②练习木炭、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完成氧气的性质实验。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想实验、合作实操、小组评价等环节,增进学生对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掌握;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的内容。该节课是本单元中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第十单元酸碱化学性质的学习基础。虽然溶液单元在整个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后半部分出现,但在先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的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等溶液实例,日常生活中的溶液也随处可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加强与学生所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 3、解决措施:通过实验配合动画讲解 三、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形成溶液、溶质、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解的微观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液概念形成的过程,学习如何从实验现象分析抽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方法。 (2)体验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获得认识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展示浩瀚大海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2.语言:盐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呢?引入课题---溶液的形成。【学生活动】 感知体验,从熟悉的自然情景引发思考,感受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设计意图〗 用图片引入,由熟悉情景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既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水的溶解能力很强,又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实验探究新课学习 1.溶液的形成 (1)实验探究1:物质溶于水的现象 3

2021年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2021年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最初阶段。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以后学习化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1年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2021年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认识化学反应之后,是对化学反应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对实验内容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二)教法选择 直观性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三)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实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发现学生验证实验、探究交流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 突破难点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验,在发现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练习 、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 四、组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第1步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课时引入]演示实验1、火柴燃烧2、酒精燃烧 [设问] 火柴燃烧后留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什么也没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没有变化呢? 倾听学生的见解 (第2步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实验探究]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