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3-02-28T09:23:59.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6期供稿作者:马娅萍

[导读] 分析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被刺伤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马娅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650032)

【摘要】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被刺伤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直接交流访谈法, 与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名护生进行直接交流访谈,分析总结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由于实习护生才刚从学校转到临床,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临床经验和自我防护意识;操作不熟练,操作中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未按锐器规定严格处理锐器,导致了针刺伤的频繁发生。结论临床带教工作应注意对学生的安全防护教育,强化其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完善的针刺伤后支持系统,可以减少其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针刺伤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常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1]。而护理人员在工作和技能训练过程中面临多种职业危险:如接触各种病原体及传染病、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接触的血液、体液;被各种锐器如注射针头刺伤等。

1 造成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

1.1 护生主观方面

1.1.1 缺乏职业防护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护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是发生针刺伤的根本原因。实习护生初次接触临床护理,心理素质不稳定,对陌生环境及工作节奏太快而不适应,护理操作不熟练、紧张,缺乏护理职业防护意识和临床护理操作经验,学校教材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内容,如何防止锐器伤害及伤害后的伤口如何处理及其意义等。

1.1.2 操作不熟练,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国外研究表明,遭受意外针刺伤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的有关规定和建议,大大增加了针刺伤的可能性。

1.1.3 心理素质差,注意力不集中

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如不注意安全防护或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稍有不慎便可造成针刺伤。随着患者文化水平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上有50%的患者表示不愿让实习护生为自己进行有创操作,愿意给护生操作的患者有时又给护生很大的压力,要求护生一定要一针见血,导致心理素质差的护生高度紧张,有时将给患者注射的针头倒刺在自己的手上。

1.2 医院客观方面

1.2.1 未按医用锐器规定严格处理医用锐器

医护人员不良的工作习惯和操作行为均可导致其他人员在整理用物时不慎刺伤。有的医生手术后将缝合针头、手术刀片等利器直接放置于缝合包内,有的护士操作后将污染针头随意乱放等。

1.2.2 医院带教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素质低、责任心不强的护士也进入了护生带教队伍,增加了护生针刺伤发生的几率,也影响护生针刺伤的事后处理。护生希望带教老师指导其如何操作,但部分老师却将实习护生当作免费苦劳动力,脏的、累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活都由护生去干,也不指导其正规的操作,导致护生心理不平衡,甚至存有叛逆心理,从而违反操作规程,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了针刺伤的风险。

2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岗前护生自我保护意识及防护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防护教育列入护士教育课程,将针刺安全与预防列入岗前培训内容,提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护生实习前应进行防护知识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经血液传播疾病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职业感染的途径及危险性;普及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洗手、防护用物的选用、污染锐器的处理、血液体液标本处理、医疗垃圾的处理等);减少护理工作中被针头刺伤的措施;皮肤黏膜以外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的处理;针刺伤后的处理等,培养护生自我防护意识。

2.2 强化操作训练,规范操作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护士在进行注射及抽血操作时,习惯性的取下针头或回套针帽均可导致针刺伤,调查发现针刺伤的人员中有11.9%是因为取下针头所致,16.7%是由于套上针帽引起。加强护生实习前各种注射、输液的操作练习,提高操作技术和熟练程度,对减少针刺伤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2.3 严格带教老师标准,加强其专业护理技能培训

带教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资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在带教过程中认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减少护生针刺伤的发生。

2.4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2.5 采用保护性护理用具

2.5.1 利器盒的使用:国外报道,使用标准锐器盒可降低50%的针刺伤发生率。医院应为各临床科室统一配发一次性锐器盒,要求容器材质坚固、耐刺性强,专门用来盛装各类废弃的医用利器,包括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采血针头、手术刀片等。

2.5.2 橡胶手套的使用:戴手套可以减少针刺伤的伤害,这已是公认的防护措施。执行静脉穿刺、采血和输液等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的

资料1

董秀珍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市301700) 2005年2月一2006年2月,我们对180名护理人员进行 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报告 如下。 l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180名,均为我院内、外、妇、儿、急诊、手术室等12个病区的护理人员,21—47岁,护龄2~26年;职 称:护士76名,护师68名,主管护师36名;学历:中专90名, 大专72名,本科18名。 1.2方法按病区分组。每个病区由1人负责调查登记,每 周登记1次,采用医院设计的登记表对工作期间发生意外针 刺伤的情况进行登记,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针刺伤发生时的 情况。 2结果 本组没有发生针刺伤者72名,占40.00%,发生l一3次 者65名,占36.11%。发生4次以上者43名,占23.89%;其中43名护理人员发生多次意外针刺伤,原因:输液后拔针时17 名,占39.56%,抽血后拔针时6名,占13.95%,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拔针时8名,占18.60%,外理针头时12名,占 27.9l%。 3原因分析 3.1缺乏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规范程序临床调查显示: 72.04%意外针刺伤发生在拔针时,针头从患者体内拔出到放 入锐利物收集箱内这段时间最容易发生意外针刺伤,这与缺 乏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规范程序密切相关。 3.2个人因素从调查结果可知,有40%的护士未发生意外 针刺伤.而23.89%的护士多次发生意外针刺伤,这与护士的 不良行为习惯、自我防护意识不强¨1、工作经验少、性格急躁等因素有关。 4预防措施 4.1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护士要有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并遵守安全防范操作有 效程序,加强管理,将标准操作规程和防范意外针刺伤管理规 范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研究表明遭受意外针刺伤的护理人员 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的有关规定造成 的,因此,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建立并遵守安全防范操作 有效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4.2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将意外针刺伤 的防护教育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在工作中不 断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丰富自己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有效地预防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4.3合理收集用后针头,减少和避免意外针刺伤的发生为

(新)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 析与预防措施 姓名:秦静 工作单位: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 邮编:430012 【摘要】针刺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这种刺伤可能造成出血、感染,特别是若遇到有血液传染病的患者用过的针头,容易造成血液病的传播。为减少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本文分析了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包括护理人员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护理人员缺乏,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为了完成护理任务,表现的比较匆忙,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因素,对此上述主要原因以探讨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意外针刺伤;防护对策;护理工作;职业防护意识;医疗锐器 1、引言 护士由于经常与注射器、静脉穿刺针等医疗锐器物接触,因而易发生针刺伤。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针刺伤的报道,而这一数字可能仅为实际发生的1/

3,其中60%-90%是由护理人员造成的。另据报道,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血液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针刺伤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工作质量。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3% -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2、针刺伤的原因 2.1 人为因素 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危害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针刺伤在日常工作中是极为普遍的和无法避免的,而且被刺过的护士也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护士被刺过后看看患者的乙肝检查结果,发现没有乙肝hbsag阴性,就没有做进一步的处理,殊不知,有的患者可能还有其他的血液传染病,如丙肝,更严重的如hiv。这些病毒检查,一般不做,可能就是一种潜在的危害。 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将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片、刀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混入其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运送及交接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医疗废物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护士作为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收集者,在源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度1998年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收集储存不当,造成伤害达12%。 2.2 不良工作习惯 有的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采用危险性的工作行为,如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掰安瓿时不用纱布包裹[4]。将经常使用的刀片、剪刀、玻璃碎屑随意丢放等,造成伤害。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引起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 2.2.1 丢弃用过的针头时 2.2.2 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的研究进展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归纳、总结针刺伤防护的方法,以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保护认知,使其从根本上做好 自身防护工作,减低职业暴露。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原因预防处理措施 护士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近些年,因为针刺伤事件报道越来越多,护士的职业安全愈来愈得到 医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目前临床针刺伤的发生率一直都很高,报告体系差强人意。目前已证实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的疾病病毒多达20种,乙型肝炎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其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2]。近年来,在中国艾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同时,中国也是一个 肝炎高发区。医院是病毒所在的集中区域,护士由于其特殊的职业,每天与患者呆在一起,这大大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如何做到预防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迫在眉睫。 1国内外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2001年,毛秀英[3]对参加全国护理学术会议及北京7家医院临床湖水共1075人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显示:866 人(80.6%)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针刺伤,645人(60%)在过去一年内发生过污染的针刺伤。2006年,赵俊文[4]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广东省10所医院共154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在前一年内,1548名护理人员总的出现5670次针刺伤,针刺伤发生率为88.9%,平均每人4.12次。2007年张光慧[5]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重庆市20所医院的1164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显示:1057名(90.18%)护理人员在过去一年内发生过针刺伤,其中36.34%的护理人员出现过1-2次针刺伤,24.66%的护士发生过3-4次针刺伤,29.81%的护理人员发生过5次及其以上针刺伤。2010年,余志群[6]等对100名临床护理人员调查发现,83名(83%)的护理人员在过去一年内发生过针刺伤,平均每人1.63次。由此

护士针刺伤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护士针刺伤的现状 (1) 1.1针刺伤的定义 (1) 1.3国内现状 (1) 2.导致护生刺伤的原因 (1) 2.1缺乏规范、持续的防护教育 (2) 2.2实习护生缺乏临床工作经验,操作技术不熟练。 (2) 2.3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 (2) 2.4医疗机构缺乏职业防护措施,忽视实习护生的安全防范管理。 3 3.针刺伤的防护对策 (3) 3.1强化培训教育,增强防护意识 (3) 3.2制订严格的操作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3) 3.3采用安全性能高的医疗用品及临床新方法 (4) 3.4正确处理针刺伤 (4) 4.小结.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针刺的现状,分析发生针刺的原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量文献资料都研究证实了实习护士易发生针刺伤。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是防护意识薄弱、护理操作不熟练等。增强实习生的防护意识,建立并执行全面的防护措施等可以减少实习生针刺伤。结论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可因多种因素发生刺伤,学校及医院应对实习护士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针刺伤

ABSTRACT Objective :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nursing the probationer armature's , analyse the cause acupuncture happened , bring forward th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 Method: Come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alysis by reading the magnanimous document. Result: The large amount of document data all studies the occurrence needle puncture easy to have confirmed a student nurse. A student nurse occurrence needle puncture and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re weak , nursing operation is unskillful wait relevant. Strengthen probationer's protection mental consciousness, building and carrying out all-round protection measure and so on can cut down the probationer needle puncture. Conclusion: Puncture happened in a student nurse during the period of practice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 , school and the hospital answer a student nurse reinforcing safe occupation protection education , taking technical ability training seriously and so on. Keywords: nursing, internship, acupuncture,

2020年护士发生针刺伤应急演练脚本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肿瘤化疗科针刺伤应急演练脚本 一、演练时间:2014年06月23日16时30分 二、演练地点:肿瘤化疗科7床病房 三、演练事件:肿瘤化疗科护士为7床病人张三拔针时,不慎被乙肝阳性患者输液的针头刺伤手指,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护士被感染。 四、演练目的: 通过护士被乙肝阳性患者输液的针头刺伤手指后,立即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及时上报职业暴露,提高了护士对职业暴露的应急能力。 五、参演人员: 演练负责人(解说):XXX 在班医护人员:责任护士1、责任护士2、护士长 六、场景布置; 输液架1个、输液装置1套、治疗车1辆,病历夹1本,生理盐水1瓶,碘伏1瓶,棉签1包,纺纱1包,采血器1套,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电话1台。 七、演练流程 第一步;2014年06月23日16时30分,肿瘤化疗科责任护士1

为7床病人张三拔针时,不慎被7床患者张三(乙肝阳性) 输液的针头刺伤手指。责任护士(陈允)立即反复挤压伤口, 告知责任护士2(黄珍华)。 第二步;责任护士2立即用生理盐水协助清洗伤口,碘伏外涂,纺纱 包扎。责任护士1(陈允)与责任护士2(黄珍华)共同 查看患者病历,发现患者乙肝阳性。 第三步;责任护士1立即报告护士长,责任护士2电话告知院感科,遵院感科指示,立即为其采血,送检。到中心药房领取乙 肝免疫球蛋白1支,为其注射。护士长告知责任护士1(陈 允)一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接种乙肝疫苗。 责任护士2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提交院感 科,一份交由护士长保存。 第五步:护士长总结、评价演练效果。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 [摘要]:目的通过护士发生针刺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教育与感染管理。教习全体医务人员预防针刺伤和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迫在眉睫! 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出血。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 (1)丢弃用过的针头时 (2)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3)针头用完盖帽时 (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 (5)拔针时或分离针头时 (6)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 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发生的策略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指导护士整我防护知识和技能,如戴口罩帽子,六部洗手法、护理操作前后洗手,接触污物是要戴手套等。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严把护理操作关。 3.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

新建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伤后的处理方式,提出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对我院85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回顾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85名护士一年中发生过针刺伤26人次,而发生针刺伤后只有3人次报告、跟踪检查。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对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极为重要。 【关键词】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防范措施; 护士因工作原因,经常与缝针、刀、剪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接触,这使护士经常暴露于职业性危险因素中,尤其是利器损伤。而病房护士因其工作的性质,最易发生利器损伤,特别是针刺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因此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接种到受害者体内。针刺伤在临床护士当中时有发生,而病人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特别是现在我国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性传播疾病也在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如被感染过的针头刺伤,无疑是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了解临床护士被针刺伤的相关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预防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减少职业伤害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我院85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的护理人员年龄20~48岁,工作时间1~30年;职称为护士41名、护师24名、主管护师20名;学历为中专24人、大专38人、本科23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1年内被针刺伤的次数、进行何种操作时受伤、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时间、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是否填写受伤报表、是否进行跟踪检验等,发放问卷85份,回收85份,回收率100%,均为合格问卷。 2 结果 85名被调查的护理人员一年中有26人次的针刺伤史,最多的有3次,最少的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审批稿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 [摘要]:目的通过护士发生针刺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教育与感染管理。教习全体医务人员预防针刺伤和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迫在眉睫! 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出血。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 (1)丢弃用过的针头时 (2)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3)针头用完盖帽时 (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 (5)拔针时或分离针头时 (6)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 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发生的策略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指导护士整我防护知识和技能,如戴口罩帽子,六部洗手法、护理操作前后洗手,接触污物是要戴手套等。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严把护理操作关。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5-09-29T11:30:31.5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作者:左裕玲 [导读]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所谓的意外针刺伤,顾名思义就是针刺入到皮肤内的意外伤害。 左裕玲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名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自制问卷的调查,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究其原因,有护理人员对临床各项操作的技能不熟练、防范意识不强,或者患者在接受护理操作的时候不够配合等,这些因素是目前临床上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因素,应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0名护理人员中有90%的人都有过被针刺的经历。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平时也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技能与防范意识,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并采取了一些列的预防措施后,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的情况大大的得到了减少。所以,此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人员;意外针刺;原因及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105-02 所谓的意外针刺伤,顾名思义就是针刺入到皮肤内的意外伤害,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会接收到大量的尖锐的医疗用品与器械。所以,工作时间一长加上疲劳过度,护理人员在工作被针刺是不可避免的[1]。但是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有些患者的血液中可能会携带一些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病菌,从而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对护理人员造成感染。据国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健康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有80%~90%是因为针刺伤导致的,而这里面被刺伤的医务工作者中护理人员占80%,产生致命后果的同时还可能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伤害,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因此,应采取相对应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的措施,将伤害降至最低限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80名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自制问卷的调查,选取的护理人员中男性有两名,女性78名,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16.0)岁。 1.2 方法每人一卷,发放出去80份,收回80份,回收率100%。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针刺伤的发生次数、发生的时机和原因等。 2.结果 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的过程中,发生意外针刺伤的时机分析,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临床护理人员水发生意外针刺的高位人群,职业感染的潜在危险非常大,所以,医院应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医护人员进行职业的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从而提高针刺的自我防护意识。 3.1 预防方式具体的方式是:(1)培养出自身良好的工作习贯。据调查发现有些护理人员犹豫自身粗心。技术部熟练、或者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如徒手处理玻璃器械或手持锐器等,从而发生针刺伤。因此,护理人员也别是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规范操作[2]。(2)改变自己危险的工作方式。注射器在使用完以后,可以用手将其移除放入锐器盒里,或者采取单手复帽技术将针头盖住。禁止在行进的路上手拿没有盖帽的针头。使用过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一些锐利的医疗用品要马上丢入锐器盒内。手术上台护士在传递手术刀给医生的时候要记得将到刀头朝向自己,刀背朝向掌心,免得刺伤手术医生和自己。(3)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医院应成立一项针对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定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3.2 处理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果不小心被针刺,护理人员应该尽早的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上报,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具体的方式有:(1)马上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反复轻轻的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针刺出的血液,伤口用0.5%的碘伏或者70%的酒精消毒液浸泡,如果患者情况特殊应立即前往外科进行伤口处理。被血液中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液感染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疫苗[3]。(2)医院加大对医疗废品的处理力度,避免医疗废品给医护人员造成伤害,如流入社会将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后第一时间可以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从而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害性。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80名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自制问卷的调查,并对此进行了分析。80名护理人员中有90%的人都有过被针刺的经历。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平时也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技能与防范意识,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并采取了一些列的预防措施后,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的情况大大的得到了减少。所以,此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桂云.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求医问药.2012,(11):693 [2]张盼盼,马雅静,化璐璐.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04):742 [3]顾露,胡萍.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针刺伤情况回顾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04):532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 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胡 市长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和护理急救梯队。 四、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急救程序: 1、院内急救程序: (1)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可是忽视急加急救工作;(4)由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5)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应就地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参加急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急救,现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院内急救程序 注:全院护理急救小分队由来自各病区专业技术尖子组成,急救抢救、急诊观察及120的全部护理人员统一管理,各组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接到通知后必须3~15分钟到各组地点,若事故涉及人员较多,要通知各病区护士长做好一切抢救工作。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

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

住院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应急预案 病房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科、护理部、 医院感染办公室等)。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保护同病室的患者。 4、患者应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5、患者出院、转出后,应按传染源性质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针刺伤根因分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不良事件根因分析及改进 一、问题定义 2014年4月2日肾脏内科规范化培训护士针刺伤事件。 二、资料收集 目前医院已有与事件相关的政策 1、见华西医院感控手册《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 2、见华西医院感控手册《职业暴露后的预防、随访和咨询》 二、访谈对象 病人及家属、当班护士院感护士 三、针刺伤经过介绍 夜班过程中,护士在为患者注射完胰岛素后,将胰岛素针头与笔芯旋转分离准备丢弃时,由于与病人一直在沟通,加上环境不够明亮,导致胰岛素针头刺入手指皮肤并出血。 四、根本原因分析 日期时间事情 2014.4.2 21:50 病人主诉注射睡前胰岛素 2014.4.2 21:53 遵医嘱准备好用物至床旁准备注射 2014.4.2 21:55 由于病人已准备睡觉,故没开头顶灯,只 开了床头灯 2014.4.2 21:58 为病人注射完胰岛素后准备丢弃针头时,病人一直在与护士沟通、询问,加上环境 不明亮 2014.4.2 22:00 旋转丢弃针头时针头刺入手指皮肤并出 血

鱼骨图 (二)找原因 1、找出近端原因 (1)护士没有很好评估环境,环境不明亮,旋转分离胰岛素针头时未谨慎。 (2)护士自我防范意识薄弱。 2、职业暴露(针刺伤)流程图 自我防范意识薄弱 注射工具使用不当 对病人情况不了解 设备 未评估环境 制度 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针刺伤 步骤一 21:50 病人主诉注射睡前胰岛素 步骤二 21:53 遵医嘱准备好用物至床旁准备注射 步骤三21:55由于病人已准备睡觉,故没有开头顶灯,只开了床头灯 步骤四21:58为病人注射完胰岛素后准备丢弃针头时,病人一直在与护士沟通、询问,加上环境不明亮 步骤五22:00 旋转分离针头时针头刺入手指皮肤并出血 夜班工作负荷大

实施有效干预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研究

实施有效干预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研究 李桃姿;陆彩云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15(005)027 【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4 enrolled nurse 9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45 people, control group without needle stick injuries interventions. Interven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implement after six months, the statistics of two groups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happening, stabbing post-processing and each link wound is happening. Results From the needle stick injuries occur, the control group nurses needlestick injury incidence was 4.44%,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needlestick injury incidence was 17.78%, the way data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Needle stick injuries occur from the each link,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injection, blood, pull out the needle link stabbing incidenc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ata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groups,P<0.05. In the event of a needle stick injuries, all the way to nurse to deal with the wound, right after relevant personnel evaluation, give six preventive medication, to have been stabbed nurse tracking test serum index of half a year, no infection

急诊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急诊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研究 一、立项依据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针刺伤(needlestick injuries.NSIs)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针刺伤不仅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据统计数据显示,英、日、澳大利亚国家的护士在过去1年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的发生率为 10-46%[2-4]。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美国,针刺伤仍是64%的护士所关注的重大问题[5],我国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且与前几年相比,针刺伤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6-7]。国来自、、、4项较大样本的回顾性调查显示[8-11],我国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在 80.6%~92.3%。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参与处理医院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也是众多病菌的集散地,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常常在患者诊断尚未清楚时即展开处理与抢救,一旦发生职业伤害,危害极大[12]。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急诊护士面临的一种最常见的职业性危害。章玉兰等[13] 2011年研究结果显示,急诊室是护士发生锐器伤的重点科室,急诊护士工作紧、抢救任务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医疗锐器的环节多,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人群。急诊护士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注射、输液,而在我国滥用注射较为常见,尤是静脉注射[14],静脉输液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达 92.26%[15]。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16],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2.5-3.3瓶的水平。近

期敬华[17]的研究显示急诊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达到了100%,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010年11月,美国护士学会(ANA)强调护理人员的针刺伤防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18] 。2000年我国在普遍性预防的基础上制定了“标准预防”,强调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医疗机构“双重安全”问题备受关注,2009年卫生部颁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进一步强调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的重要性[19]。2011年发布了《卫生部医管司关于开展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些都显示了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重视患者安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急诊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因为急诊护理人员具有传染病易感者和感染源的双重身份,做好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不但保护了护理人员,更保护了广大患者。因此明确针刺伤危险因素,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对针刺伤的预防至关重要。 2、目前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护理人员通过锐器伤途径感染HIV被证实以来,国外学者就 开始了锐器伤的研究[20]。目前,国外不仅进行了大样本调查[21-22],部分国家还建立了血源性暴露相关网络系统,如EPINet[23]、NHSN[24]、NaSH[25]以进行持续、动态地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很多探讨。我国关于锐器伤的专题研究始于2001年[ 8、11、26]。红珍等[27]对2001-2012年我国护理人员锐器伤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文献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89.5%,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研究仅占1.0%,护理人员锐器伤危害受到广泛关注,但锐器伤防护现状仍不容乐观。锐器伤的研究大多针对护理群体进行,而关注急诊方面的文献相对有限,研究方法以经验和体会为主,调查研究以统计描述为主,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 二、研究容 调查海安县急诊护士针刺伤现状;分析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三、研究方法:

针刺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针刺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对杨艳华同志4月21号针刺伤情况追踪调查,因为杨艳华同志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自身有抗体,之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跟踪情况良好。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1、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 。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1)工作时间短由于工龄短的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时间短,注射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对使用后的针头处置不规范,工作忙时很容易出现忙乱,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其针刺伤发生率远较工龄长的员工高。 2 )(对针刺伤危害认识不足由于对针刺伤及危害认识不足,加上工作忙(有时护士工作忙不能及时处置针头),导致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最高。 3)针头回套虽然标准预防明确禁止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医务人员也接受过相关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极易导致针刺伤,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4)针头裸露各种注射、采血及拔针大多在病房进行,而目前没有在每一个病房设置利器桶;遇到需拔针头时,很难做到再回去推治疗车,需将针头连同注射器或输液、输血器带回处置室进行处置,导致针头裸露,很容易导致针刺伤,也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5)工作忙护士工作越忙乱时针刺伤发生几率越高,人员相对比较充裕的工作一般不会出现忙乱,针刺伤发生几率较低。 3、预防针刺伤的措施 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直接关系到全体人员的执业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实行全员培训,把相关知识灌输到每一名工作人员,提高全体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要认真做好标准预防,强调进行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应戴手套,手套是第一道防线,如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减少50%以上,改变医护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针刺伤的防护知识以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置,目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防护

PDCA管理在预防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 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1]。针刺伤的发生不仅对护士造成身体的伤害,同时也影响护士的情绪,增加了护士对工作的恐惧感,降低护理质量。我科于2011年1月导入PDCA模式,持续改进,降低护士针刺伤的职业危害,通过运用PDCA模式,我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从2010年6-12月65例减少至2011年1-6月11例,取得明显的效果。1资料对2010年6-12月心内科18名护士针刺伤的发生进行分析共发生65例次,18名护士均发生针刺伤,发生率100%。65例针刺伤原因中违反操作常规28例,医疗垃圾处理12例、操作环境乱15例、病人不配合1例、自我防护意识差8例、人力资源不足1例。通过分析发现针刺伤发生原因主要与管理者、护士、病人、环境等有关。2改进计划2.1产生问题原因分析2.1.1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护士在进行有创无菌的技术操作时戴手套,可在输血、取静脉血、注射等操作时均不戴手套,认为操作不方便。处理医疗垃圾时不及时戴厚胶皮手套,徒手进行,使针刺伤发生频率增加。尤其工作繁忙时,拔出的输液针头以及加(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伤中的应用与体会 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

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现将针刺发生的原因和防护措施分析探讨如下,供同行参考。1针刺伤的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导致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2引发针刺伤的因素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①丢弃用过的针头时;②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③针头用完盖帽时;④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⑤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 ...(本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现况调查和分析

急诊护士针刺伤的现况调查和分析(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王春燕,杨赛平,陆晔峰,姚荷英 【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以便为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大量回顾文献,设计调查问 卷,调查急诊护士在2009年8月-2010年8月的一年内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由专人负责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过去一年内总的针刺伤发生率为92%针刺伤发 生频率较高的操作环节为“套针帽和套安瓿”、“处理用毕的针头”和 “被不适当放置的针头刺伤”,职业防护教育接受率为81.6%,职业 防护知识知晓率为42.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较高,且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改善教育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 措施。 【关键词】急诊;针刺伤;调查分析;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prick ing wound of the ER(Emerge ncy Room) nu rses, and an alyze the data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preve nti on measures.Methods After in terviewi ng a lot of literatures, we desig n the

questi onn aire to survey the rate of prick ing wound of ER nurses. The distribution and collection of the questi onn aires are fini shed by special pers on .Results The rate of pricking wound is 92%, and the rate of receiving the occupational prevention education is 81.6%, and the rate of knowing about occupati onal preve nti on kno wledge is 42.5%.Conclusion The rate of pricking wound of ER nurses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y lack the occupati onal preve nti on education, so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optimizing the adm ini strati on process is the key of decreas ing the rate of prick ing wound. [Key words] emergency; pricking wound; survey and analysis; nursing 职业性暴露是近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针刺伤 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危险的职业性暴露[1]。另有文献披露:健 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艾滋病的流行率也在上升[2]。国外也有文献指出:由针刺伤引起的职业暴露是一个医疗领域颇受重视的问题,针刺伤可以引发多种传染 病[3]。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而急诊科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硬件设施有限等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更易发生针刺伤,本研究旨在调查 急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以期为针刺伤的预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