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3项):

甘国宝传说故事(屏南县、古田县)

灯谜(石狮市)

灯谜(晋江市)

二、传统音乐(7项):

诗词吟诵(福建省音乐家协会)

福州疍民渔歌(福州疍民盘诗)(福州市台江区)涵江车鼓(莆田市涵江区)

德化山歌(德化县)

漳州哪吒鼓乐(漳州市芗城区)

长汀公嫲吹(长汀县)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清流县)

三、传统舞蹈(10项):

福州高湖舞龙灯(福州市仓山区)

黄石登瀛高跷(莆田市荔城区)

聚英书院“九莲灯”(仙游县)

麟山宫皂隶舞(仙游县)

泉州跳鼓舞(泉州市鲤城区)

漳台大鼓凉伞舞(漳州市芗城区)

龙角舞(永安市)

泰宁大源赤膊灯(泰宁县)

枫坡拔烛桥(武夷山市)

宁化古游傩(宁化县)

四、传统戏剧(5项):

潮剧(东山县、云霄县)

提线木偶戏(福鼎市)

提线木偶戏(连城县)

提线木偶戏(浦城县)

铁枝木偶戏(东山县)

五、曲艺(3项):

闽南讲古(泉州市)

永安“唱花”(永安市)

建瓯唱曲子(建瓯市)

六、杂技与竞技(5项):

福建南少林地术拳(福建省精武保安培训学校)福建传统詠春拳(福州市)

畲族武术(盘柴槌)(霞浦县)

南安蛇脱壳古阵法(南安市)

连城拳(连城县)

七、传统美术(2项):

留青竹刻(莆田)(莆田市城厢区)

(共82项)

梧塘黄氏纸扎(莆田市涵江区)

八、传统技艺(37项):

唐氏动物标本制作技艺(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福州市鼓楼区)

福州苏苏酱鸭制作技艺(福州市鼓楼区)

福州洪塘篦梳制作技艺(福州市仓山区)

福州民天虾油制作技艺(福州市仓山区)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福州市台江区)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鼎市)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古田县)

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宁德市蕉城区)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福安市)

复茂饼家制作技艺(莆田市城厢区)

莆田传统木雕技艺(莆田市)

仙游“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制作技艺(仙游县)安溪县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安溪县)

泉州金苍绣技艺(泉州市)

泉州(杨氏)锡雕技艺(泉州市鲤城区)

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泉州市鲤城区)

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泉州市鲤城区)

永春漆篮制作技艺(永春县)

永春顺德堂老醋酿制作技艺(永春县)

福船制造技艺(泉州市泉港区)

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东山县)

福建土楼营建技艺(南靖、华安)(南靖县、华安县)东山海柳雕技艺(东山县)

东山金木雕技艺(东山县)

东山肖米(烧卖)制作技艺(东山县)

仙草制作技艺(龙海市)

漳绣技艺(漳州市)

漳窑(米黄色瓷)传统制作技艺(漳州市)

四堡锡器制作技艺(连城县)

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连城县)

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建宁县)

嵩溪豆腐皮传统制作技艺(清流县)

丹桂茶制作技艺(浦城县)

弓鱼技艺(建瓯市)

建窑建盏制作技艺〔南平市建阳建窑陶瓷研究所(南平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建阳市〕

诏安黄金兴(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传统制作技艺(诏安县)

九、传统医药(4项):

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福州市仓山区)

福州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福州市仓山区)

泉州老范志神粬(泉州市鲤城区)

漳州片仔癀(漳州市)

十、民俗(6项):

石竹山祈梦习俗(福清市)

闽台风狮爷信俗(厦门市翔安区)

马仙信俗(柘荣县)

清水祖师信俗(安溪县)

三平祖师信俗(平和县)

闽台乞龟民俗(平和县)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扩展项目名单(共6项)一、传统音乐(3项):

闽派古琴(永安)(永安市)

福建畲族民歌(华安畲家民歌)(华安县)

福建畲族民歌(岭炳洋畲歌)(南平市延平区)

二、民俗(3项):

闽台送王船习俗(莆田市城厢区)

妈祖信俗(莆田市荔城区)

福建畲族歌会(福鼎市)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软木画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寿山石雕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福州伬艺曲艺 福建· 福州福州评话曲艺 福建· 福州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民间音 省级:疍民渔歌(疍民盘诗)、高湖舞龙灯、传统言永(这两字拚成一字)春拳、“米家船”裱褙技艺、苏苏酱鸭制作技艺、洪塘篦梳制作技艺、民天虾油制作技艺、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石竹山祈梦习俗等11项上榜。 厦门市第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厦门漆线雕技艺、答嘴鼓、南音、歌仔戏、高甲戏共5项。省级: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厦门答嘴鼓、厦门南乐(即南音)、厦门歌仔戏、厦门高甲戏、厦门大道公信仰(即保生大帝信俗)、厦门送王船习俗、厦门中秋博饼共8项。 泉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泉州南音泉州市2.泉州北管泉港区3.泉州拍胸舞鲤城区4.梨园戏泉州市5.高甲戏泉州市6.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市7.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市8.惠安石雕惠安县9.泉州花灯泉州市10.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县11.惠安女服饰惠安县。 泉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美术:永春纸织画;民间音乐:泉州南音、福建北管(泉州北管、泉州闽南什音);民间舞蹈:泉州拍胸舞、泉州踢球舞;戏曲:泉州高甲戏、泉州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泉州南派布袋戏、泉州打城戏;民间手工技艺:泉州惠安石雕工艺、泉州花灯、泉州德化瓷工艺、泉州李尧宝刻纸、泉州安溪蓝印花布;消费习俗:惠安女服饰、丰泽虫寻埔女服饰;文化空间:南安英都拔拔灯、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等。 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锦歌、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东山歌册等、 漳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入选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东山南音、高山族舞蹈、漳州南词、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工艺、漳州八宝印泥传统制作工艺、东山黄金漆画技艺、东山剪瓷雕工艺、东山宋金枣传统制作工艺、岩溪硅塘祭祀民俗、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漳州木版年画、漳浦剪纸、南靖田螺坑客家山歌、南靖四平锣鼓乐、浦南古傩、漳州芗剧、漳州布袋木偶戏、诏安铁枝戏、南靖竹马戏、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国家级 第二批国家级

第三批国家级 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 JSⅢ-12 苏州玉雕民间美术 JSⅥ-15 金山石雕民间美术 JSⅥ-16 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 JSⅥ-16 光福核雕民间美术 JSⅥ-17 苏州泥塑民间美术 JSⅥ-20 苏州灯彩民间美术 JSⅥ-22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 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19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22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 JSⅩ-1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 JSⅩ-3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 古琴艺术民间音乐 JSⅡ-8 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 JSⅡ-11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14 吴歌民间文学 JSⅠ-6 苏绣民间美术 JSⅥ-7 第二批省级

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 JSVI-35 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82 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83 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 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 闵氏伤科传统医药 JSVⅢ-9 郑氏妇科传统医药 JSVⅢ-9 苏南水乡婚俗民俗 JSX-14 湖甸龙舟会民俗 JSX-15 ★锡剧传统戏剧 JSIV-4 ★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 JSVI-24 ★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21 ★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28 ★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 ★金村庙会民俗

非遗申报范本

附件1:申报项目代码:03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申报项目类别:民间美术技艺 申报项目名称:面塑 申报地:大善台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年月日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申报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 数字代码: 民间文学(口头文学02),民间美术(03),民间音乐(04), 民间舞蹈(05),戏曲(06),曲艺(07),民间杂技(08),民间手工技艺(09),生产商贸习俗(10),消费习俗(11),人生礼俗(12),岁时节令(13),民间信仰(14),民间知识(15),传统体育竞技(16),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7)。 (二)此申报书可在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9793648.html,)“社文处长专栏”下载,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二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 2、具体表现形态;

3、子项目说明; (二)第四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栏 目中,应包括:为防止滥用而采取的法律或其他措施、为保护传承人而采取的法律或其他措施、为保护技艺传承人而采取的法律或其他措施等等。 (三)在第五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具体可参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心意六合拳 所属地区:河南·漯河·临颖县 分享到新浪微博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的内家拳之一,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明末清初,河南洛阳马学礼遇一隐士传授此拳,其得艺弟子马三元是漯河市临颖县繁城镇人氏,数百年来此拳世代相传。后来流传国内外的形意拳和意拳都是由心意六合拳衍变而成。 心意六合拳的内容有: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六合刀、六合枪组成。其中心意把是由十个动作组成一个动作为一把;十大形是模仿十种动物(龙、虎、猴、马、鸡、燕、鹞、蛇、熊、鹰)的真意内涵,一个动作为一形。 心意六合拳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内涵丰富,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小孩、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习练受益,通过锻炼使人体全身内外达到高度协调配合。 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有定式和动式两种。定式是在静止状态下,规范动作,掌握要求,增强肌肉力量;动式是在定式的基础上,做运动练习,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仍能掌握要领要求,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最后在千变万化的动态情况下,仍能作到周身内外紧密配合,发放自如。 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快而刚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技击性强,数百年来被拳家视若珍宝。1991年,日本组团到河南学习此拳,省体委聘吕瑞芳老师负责传授,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在日本杂志上刊登专辑,封面上打出“心意六合拳中国武术之核心”的字样,可见此拳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漯河市举办了三百年来的首次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和两次影响很大的邀请赛,通过交流,打破了数百年的保闭局面,并且在我市成立了“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把心意六合拳的理论、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整理成书,由“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制作面向全国出

福鼎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保护与继承时,总是艰难前行。很多民俗、文化、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淡忘。国家为了唤醒人们对这类特殊的文化财产进行保护,于是从2005年起开始着手非遗名录的录入。而福鼎作为民俗特色及其浓厚的地域,也开始着重对非遗的保护,其中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4项、宁德市级9项、福鼎市级9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鼎非遗,共同保护和传承祖先留下的瑰宝吧!

1、国家级非遗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十九世纪中后期,福鼎先辈开始培育良种大白茶,制作白毫银针。如今制作技艺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推陈出新,制法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其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现有福鼎白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优质品种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

【福鼎沙埕铁枝】约在明末清初传入福鼎,至今500多年历史,早期是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扛,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随后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民间表 演艺术。它汲取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等艺术的精华,极具闽东渔村风格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过去民间搬铁枝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现在多数地方固定为每年的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素有“中华绝技”的盛誉。

【瑞云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相传为了纪念先秦时期钟子期和钟仪两位畲家歌王,故而每逢四月初八,畲族人民便设坛祭祀、举办歌会,畲族歌手通过“赛歌会”、“火头旺”等活动,展现自己的民族特色。畲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情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和杂歌等。主要以清唱为主,体现了朴 实无华的原生态民歌唱法,是畲族歌谣“福鼎调”的典型。

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解读

房山介绍 房山是北京根祖。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以“北京人的发祥地”著称;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都遗址,称为“北京城的发源地”; 1300多年前的佛教圣地云居寺,保存着世界上仅存的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大藏经,被誉为“石经长城”; 国宝汉白玉产地且具有2000多年开发、雕刻历史的大石窝,为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石材,堪称北京之基、石文化的故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诞生地霞云岭乡堂上村,在建党8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题词,使之成为圣歌诞生地、红色旅游村;同时107座历代古塔,占北京地区古塔总数的一半以上;战国的乐毅墓、唐代的贾岛墓、金代的皇家墓群等302处遗迹遍布房山境内,构成了房山不断代的历史画卷。 房山是溶洞王国。房山拥有中国首家溶洞地质公园——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内已探明的溶洞100多座。其中,“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形成于四亿年前,洞体为上下七层,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盾、月奶石、莲花等景观似鬼斧神工造就,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绚丽多姿,游人行入洞中,神秘清幽,洞中奇观绝景连绵不断,且极具科考价值;“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水旱洞连通,方解石结晶体形成的银狐、银兔,晶莹剔透,巧夺天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孔水洞内的隋唐经刻、万菩萨法会图等摩崖造像以及唐人洞内嵌于石笋内的古人题字为国内外罕见的溶洞奇观,堪称地质岩溶博物馆。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以其岩溶洞穴和沉积景观的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享誉海内外,是一部地质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与这交相辉映的还有“北京的人间仙境”仙栖洞、位于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云水洞等,共同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 房山是山水秀地。婀娜多姿的十渡山水,既有中国北方之雄奇,又有南国水乡之柔媚,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列为全国20家重点示范森林公园之一的上方山,

浦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总体状况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县共收集非遗线索5063条,调查项目1033个,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 1.种类、数量状况。调查项目涵盖十七个大项中的近百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1324 个,民间音乐50 个,民间舞蹈16 个,戏曲 38个,民间美术 140个,民间手工技艺414 个,生产商贸习俗79 个,消费习俗230 个,人生礼仪 611个,岁时节令 968个,民间信仰 542个,民间知识 144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99个,传统医药 340个,其他 39个。由此可见,我县民间文学、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类资源最为丰富,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26.1%、19.1%和1 2.2%;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其他类资源较少,占比例 均不到1%;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民间信仰、民间知识、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类资源则相对比较丰富。 2.资源分布状况。从行政区域的分布数量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九牧镇992 个,临江镇732 个,莲塘镇 573个,濠村乡 447个,富岭镇420个,仙阳镇403个,水北街镇 266个,永兴镇 159个,忠信镇 134个,万安乡134 个,盘亭乡118 个,古楼乡114 个,石陂镇108个,河滨街道108 个,枫溪乡 82个,管厝乡66 个,南浦街道85个,山下乡59 个,官路乡33 个。项目遍布全县19个乡、镇(街道)。从项目在全县分布的差异性来看,各门类的项目基本大同小异。较为突出的是受当地多种方言的影响,有的项目(如民间音乐、舞蹈)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有的项目(如观前九十渡歌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带有鲜明 的语言特色和地域特色。 3.濒危状况。普查中走访了非遗传承人近2000人次,发现了一大批从小就在民间从 艺的老艺人,掌握了大量资源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仅登记了传承人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了人物、现存实物的拍照和有关实物资料的收集存档。目前浦城的非遗资源正在不断的的流失:有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研究和理论支持;民俗活动多为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失去一部分传承空间与环境;农村年轻作者外出打工逐渐增多,传承学习的机会相应减少,传承队伍客观上存在不稳定等因素;传承人有老龄化的倾向,70岁以上的约占总人数的一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相伴于老艺人的许多项目在逐渐的消失或已经灭亡。比如:民间文学中的歌谣(小调)有一部分的内容已不完整,再也无法弥补,传唱也只限于老艺人会唱;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情况基本相似;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

一、职能简介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1年12月31日经省编委(豫编办[2011]104号)文件批准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二)组织实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名录申报及数据库建设。(四)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交流、业务培训等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2009年1月经自治区编办批准成立,2009年3月正式挂牌,为自治区文化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中心设四个部室,编制25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 2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通过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草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为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3职责 拟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制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具体组织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和整理工作;跟踪检查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具体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类世界遗产项目申报工作;负责对全区基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建立和管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库等。4各部室职责 按照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关于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组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的批复》规定:非遗中心内4个科级机构,为办公室、培训部、业务部、技术部,各部室职责如下: 办公室: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各部门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人事、劳资管理以及年度考核工作; 三、内设财务室,负责财务管理和日常报销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 四、做好会议通知和会议记录; 五、负责印章的使用管理,做好文件的发放、登记、传递、催办、立卷、归档、等工作及保密工作; 六、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编制工作简报、年度总结、工作计划,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 评选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体建设,巩固近年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促进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合理利用,鼓励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培养和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指在福州市地域范围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为主要职能,从事传习、展示、培训、交流的机构、活动场所和空间。基地涵盖内容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区、展示博物馆、学校、传习所、展示中心、活动中心、曲堂等形态。 第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或机构,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 (一)扎根于福州市地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并至少有一个项目已列入福州市级及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名录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基地必须具备有相应的场所,面积一般不少于平方,并满足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场所应通过实物、图片、音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全面展示该项目的历史渊源、技艺流程、相关工具(道具)、传承谱系、成品(成果)等多方面的信息。 (三)基地根据项目类别的不同,应当以集中交流、培训、师徒传承、嫡系传承等各种方式开展传承、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要求有活动计划,每年面向社会自行组织开展传承活动不少于次;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等社会宣传活动一年不少于次。 (四)基地应有至少一名市级(含市级)以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若干名熟练掌握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人员,有一批热心于传承项目的骨干或志愿者,并有专门的传授人常年进行技艺传授。该传授人必须是该项目认可的传承人,或者是受项目传承人委托有能力担当该项目传承工作的人员,接受传承的学员人数在人(含)以上; (五)基地需建立系统完整的传承档案,包括传承基地的管理制度、人员名单、物品清单等,以及传承、社会宣传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 第四条符合以下条件的单位或机构申报基地时予以优先考虑: (一)积极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配备完整的数据库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料

1.1972年联合国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提出双重遗产的概念: (1)自然遗产(2)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分类:(1)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建筑、考古遗址、博物馆) (2)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仪式、艺术、技术/知识、方法、信仰、精神) 3.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 1)、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重在物的保护,是静止不发展的。(历史性的文物)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再生的,重在人的保护,是动态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传承人) 4. . 5.中国文化遗产日2006年设立,设立国家“文化遗产日”,自2006年起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国文化遗产日”。2009年6月13日是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6.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1)2006年国务院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共十大类。 (2)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共十大类。 浙江省始终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 7.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类: ?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8.(判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十大类): ?一、民间文学(31项) ?二、民间音乐(72项) ?三、民间舞蹈(41项) ?四、传统戏剧(92项) ?五、曲艺(46项) ?六、杂技与竞技(17项) ?七、民间美术(51项) ?八、传统手工技艺(89项) ?九、传统医药(9项) ?十、民俗(70项)

9.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传承人保护: ?申报中应注意归类要合理,突出其文化传统,利用文献、考古、口传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活态的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承人来传承,因此重点是在文化主体。 ?培养传承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化自觉意识。 10.传承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位表演江苏泥塑的老人说,“现在年轻人都觉得做泥塑又累,又没有价值,都不愿意继承技术,我们很是担心再过几十年,这种技术将会失传。” ?尊重和保护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寄寓在传承人身上。 ?中国艺术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副主任郑长铃表示,传承人问题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传承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民俗不一定是公序良俗,有可能是陋俗、恶俗,因此,民俗不一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序良俗,人性化的民俗。 12.四大传统节日的民间信仰类型: ?1、春节(福文化信仰) ?2、清明节(祖先崇拜) ?3、端午节(阴阳五行信仰) ?4、中秋节(自然崇拜) ? 13.四大民间传说: ?1、梁祝 ?2、白蛇传 ?3、牛郎织女 ?4、孟姜女 材料分析: “二人转”是东北的一个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间文化,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各省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小调,比如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等等,老一辈人应该还知道皮影戏,以及国粹京剧、民歌、民族舞蹈等。在这些艺术当中,为何唯有“二人转”传播的那么好呢?近期,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著名笑星赵本山成为了东北二人转的传承人,是赵本山把“二人转”带向了繁华的都市,同时也带向了国外。 如果没有赵本山,东北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能那么红火吗?能那么的备受观众所喜爱吗?当然了,你或许会说你不喜欢“二人转”,更喜欢现代时尚的音乐曲艺。这个不单纯的是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二人转”发扬广大了对其也是一种保护,保护的不仅仅是“二人转”,保护的更是一种民间文化。更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皮影戏,更别说有多少人去关注京剧,去观看京剧了。皮影戏因为招收不到徒弟慢慢失传,同样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为何抵不过东北的“二人转”呢?

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音乐(共计6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黄石惠洋十音荔城区文化馆2Ⅰ—2鼓吹乐仙游县度尾镇政府3Ⅰ—3仙游八乐仙游县文化馆 4Ⅰ—4车鼓涵江区车鼓协会 5Ⅰ—5文枕琴涵江区文联 6Ⅰ—6文十番涵江区文化馆二、民间舞蹈(共计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7Ⅱ—1黄石沟边九鲤舞荔城区文化馆8Ⅱ—2南门棕轿舞城厢区文化馆 9Ⅱ—3九莲灯仙游县文化馆三、传统戏剧(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Ⅲ—1莆仙戏莆田市艺术研究所四、曲艺(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Ⅴ—1俚歌梆鼓荔城区文化馆五、民间工艺(共计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2Ⅵ—1文峰宫妈祖供品荔城区文化馆 13Ⅵ—2白塘俞氏纸扎涵江区文化馆 14Ⅵ—3卢埕李氏斋菜涵江区文化馆 15Ⅵ—4刘氏竹雕城厢区文化馆 六、民俗(共计10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6Ⅶ—1湄洲妈祖祭典湄洲妈祖祖庙 17Ⅶ—2枫亭元宵游灯习俗仙游县枫亭镇政府18Ⅶ—3妈祖回娘家祭事习俗秀屿区妈祖祖祠19Ⅶ—4瑞云祖庙戏神庙会荔城区瑞云祖庙20Ⅶ—5正月初三做寿仙游县文化馆 21Ⅶ—6文峰宫妈祖诵经荔城区文化馆 22Ⅶ—7延宁宫妈祖蔗塔涵江区延宁宫 23Ⅶ—8妈祖金身巡游习俗湄洲妈祖祖庙 24Ⅶ—9湄洲女头饰服饰湄洲妈祖祖庙 25Ⅶ—10妈祖信众谒祖进香习俗湄洲妈祖祖庙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工艺(共计26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莆田传统木雕莆田市艺术馆 2 Ⅰ-2 仙作古典家具仙游县文化馆 3 Ⅰ-3 荔城光临龙眼木雕荔城区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

浅谈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心得

浅谈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心得 福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这点我从对传统工艺的了解中颇有感受。如福安银器制作工艺、畲族银饰锻制技艺、泉州锡雕技艺、宝剑锻造技艺等各种传统工?,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主要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因此社会形态的变迁、价值观的改变、传承人的断层等都可能使传统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从整体性出发即从文化生态角度考察地方文化形成独特性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看出传统特有的造物思维,并且对于今后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能够在坚持保护传统工艺的本真性、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发展。 一、传统工艺之美 传统造物活动所使用的原材料绝大多数属于自然物,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特质和规律。“适用”属于物的层面,解决的是物与人的关系。物的材料都应各自应用在适当的方面,置于适宜的地方,我们应充分认识和和利用材

质特性,使材料的物性适之于物。同时,适用之物还要适合使用环境的要求。传统造物时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利用当地物产的方式更加贴近自然。如福安银器制作工艺,主要是利用当地银矿产进行加工,将传统银雕工艺与畲族文化相结合,制作出纹饰精美、造型生动的银器,并以其独到的工艺技法和民族特色成为福建银雕工艺的卓越代表。 文质相宜意味着人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规律的运用对自然物进行设计,协调形式与内容、功能与审美的矛盾关系,使人们的创造力适之于物。如人们在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中,传承了传统工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莆田当地的铸铜、金银镶嵌工艺,促进了技术运用逐渐走向成熟。 人始终是传统造物艺术生存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所在。与人相宜意味着通过顺应规律使材料适之于物、技术适之于物、造型适之于物、功能适之于物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化“善”为“美”。扎根深厚传统的造物艺术往往饱含造物者的思想情感,蕴涵造物者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态度,渗透造物者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为人们提供了欣赏美的便捷的途径和手段。因此,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真正”的器物所体现的技艺、物与物的联结关系、人与物构成的和谐空间、审美理想等会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人们在接受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不但世代相传,还在人和历史、自然的影响互动下,被不断地再创造。目前总共有7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占了22项,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 一.2001年申报成功 1、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2003年申报成功 1、古琴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三.2005年申报成功 1、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篇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某城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某种食品申报市(县)、区与单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某城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印制 二○一一年三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项目类别主要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二)此申报书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五)封面内容填写一律用仿宋三号加黑,各栏目内容正文一律用仿宋小四号,单倍行距,标题加黑。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 (二)第三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 2.具体表现形态、技艺完整流程等; 3.子项目说明、主要流派等。 (三)第五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 (四)在第六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某城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一、项目简介二、基本信息 三、项目说明 篇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条件和要求 (一)申报条件已列入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1、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3、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 4、具有鲜明特色,在街道内有较大影响。(二)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1、申报报告: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向区文体局提出本街道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同时附街道办事处意见。2、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3、辅助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街道办事处同意申报的函件。 5、已正式公布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件。(三)申报程序1、街道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申报地区或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具备条件的街道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筛选、论证。2、经街道办事处同意后报送区文体局。(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做好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 2、依靠专家,认真筛选、论证申报项目,确保项目质量,并重点关注下列项目:(1)“中华老字号”所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民族传统医药、饮食、民俗等有关项目;(3)有利于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国旗 泰国各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ailand Content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 Central - Northeast - North - South ·Music ·Others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Khon dance or the masked dance drama is the highest form of dance drama of traditional Thai dance.. ·It is performed by troupes of non-speaking dancers, the story being told by a chorus at the side of the stage. ·Choreography and costume follows traditional model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innovate.

·The dance consists of character based on the Hindu epic Ramayana such as angels, monkeys and demons. Central Thailand Sri Nuan ·Its great popularity is due to the beautiful choreography and the sweetness of the music that accompanies it. ·The lyrics and music evoke the sweet nature of Thai girls. ·The dance is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yearning of a young man won by such great charm. Teut-Teung (Drum Dance) ·The teut-teung drum dance, a Thai folk dance and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accompany the parades(游行) held at traditional festival.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省共有辖区21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江市市市市市德阳市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市市资阳市市市达州市市市市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 1、史诗 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 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4、谚语和谜语 谚语是羌族人民千百年来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事理谚语、社交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农林谚语等。羌族谜语题材广泛,容丰富,是羌族人民长期观察、分析,对生活事务进行概括的结果。根据所反映的对象以及形式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字谜。(二)、表演艺术 羌族的表演艺术主要有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羌族戏剧。 1、羌族民间音乐大体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祭祀音乐。 (1)、民间歌曲是羌族民间音乐最主要的载体,它直接反映羌族人民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日常生活。 (三)、传统的手工技艺 1、羌族的挑花刺绣艺术 羌族的挑花和刺绣是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民族工艺中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 (101项) 民间文学(口头文学)1项: 霞浦畲族小说歌(宁德) 民间美术4项: 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漳浦剪纸(漳州)、永春纸织画(泉州)、柘荣剪纸(宁德) 民间音乐13项: 泉州南音、福建客家山歌(漳州南靖田螺坑客家山歌、龙岩永定客家山歌)、福建北管(泉州北管、泉州闽南什音)、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茶亭十番音乐(福州)、南靖四平锣鼓乐(漳州)、仙游度尾鼓吹乐(莆田)、黄石惠洋十音(莆田)、浦城闽派古琴(南平)、邵武长门(南平)、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龙岩)、龙岩山歌(龙岩)、新罗静板音乐(龙岩)民间舞蹈9项: 浦南古傩(漳州)、泉州拍胸舞(泉州)、泉州踢球舞(泉州)、泰宁大源傩舞(三明)、荔城沟边九鲤灯舞(莆田)、延平战胜鼓(南平)、邵武傩舞(南平)、龙岩采茶灯(龙岩)、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宁德) 戏曲23项: 福建歌仔戏(厦门歌仔戏、漳州芗剧)、福建高甲戏(泉州高甲戏、厦门高甲戏)、闽剧(福州)、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诏安铁

枝戏(漳州)、南靖竹马戏(漳州)、泉州梨园戏(泉州)、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泉州南派布袋戏(泉州)、泉州打城戏(泉州)、永安大腔戏(三明)、泰宁梅林戏(三明)、沙县肩头棚(三明)、莆仙戏(莆田)、政和四平戏(南平)、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南平)、南平南词戏(南平)、邵武三角戏(南平)、闽西汉剧(龙岩)、闽西上杭傀儡戏(龙岩)、柘荣布袋戏(宁德)、寿宁北路戏(宁德)、屏南四平戏(宁德) 曲艺7项: 福州评话(福州)、福州亻尺唱(福州)、厦门南乐(厦门)、厦门答嘴鼓(厦门)、东山歌册(漳州)、漳州锦歌(漳州)、南平南词曲艺(南平) 民间杂技3项: 建瓯挑幡(南平)、武平民俗绝技(龙岩)、宁德霍童线狮(宁德)民间手工技艺20项: 福建脱胎漆艺(福州脱胎漆器、福建漆艺)、福州软木画工艺(福州)、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福州)、厦门蔡氏漆线雕(厦门)、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雕刻(漳州)、华安玉雕(漳州)、惠安石雕工艺(泉州)、泉州花灯(泉州)、德化瓷工艺(泉州)、泉州李尧宝刻纸(泉州)、安溪蓝印花布(泉州)、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三明)、将乐西山造纸技术(三明)、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南平)、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工艺(龙岩)、连城四堡雕版工艺(龙岩)、福安银器制作工艺(宁德)、寿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