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尺子的测量

尺子的测量

尺子的测量
尺子的测量

四月第四周
活动名称 备课人: (数学)领域 ——《尺子的测量》 史成玉 授课人: 补改栏
1、认知目标:认识尺子上的刻度。 活动目标 2、技能目标:.练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或高度并 做记录。 3、情感态度目标: 1.绒毛玩具狗,几条不同长度的绳子,桌子;2.各 种长度测量工具图片或 PPT;3.每人一把直尺、被 测量物(铅笔、橡皮、图书等实物);4.幼儿数学 操作材料。 一、导入--测测有多长(练习目测) 1.交代问题情景:这里有一只小狗,想把它栓在这 活动过程 条桌腿上,小狗不能移动,你们来看看这些绳子当 中,哪条比较合适? 2.让幼儿找出合适长度的绳子。 3.调整小狗的距离,再次让幼儿找出合适长度的绳 子。 问题:你们会用眼睛估计一下距离选出合适长 度的绳子,可是若想准确知道距离或是绳子到底有 多长,我们需要什么工具? 二、基本部分 结合生活经验,看看讲讲各种长度测量工具 看图或看 PPT 认识一些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直尺、 卷尺、米尺等)。 问题:1.你知道这些工具是什么吗? 2.它们有什么用途?我们什么时候会 用到它们? 3.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有数字、有刻度)
活动准备

三、识别直尺上的刻度。 教师在大板上画一个大的直尺图案,上面 的刻度标志明显,保证每名幼儿能清楚地看见。发 给每名幼儿一个塑料直尺, 教师讲解直尺上的刻度。 问题:(1)直尺上面有什么?有几个大格子?(有 数字、大格和小格,一个大格表示 1 厘米) (2) 每个大格里面有多少个小格? (一 个小格是 1 毫米) (3)上面还有数字,那么数字表示什 么?(数学表示的就是长度,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 直尺上面有多少格,最大的数字是几,就说明这个 直尺的长度是几) 2.操作数学操作材料,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 (1)教师讲解测量的要点: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 度,就要使物体 的一条边对准尺子上的数字 0, 另一条边对着尺子上的数字几,物体就有多长。 (2)教师:我们就来量一量树上的物品分别有多长 吧。(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数学操作材料,学习用尺 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问题:这些物品包括几个大格子、几个小格子?它 们的长度是多少? 提示: (1) 教师注意提示幼儿为了测量数据的准确, 一个物体是可以反复多次测量的,把最终正确的结 果记在纸上; (2)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 发现操作不准确要及时帮助幼儿调整。 四、我会用尺子测量 请幼儿逐一用尺子测量自己的铅笔、橡皮、书本的 长度、宽度……并交流测量的结果。 问题:1.请你用格尺测量一下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把结果记录下来。 三、结束部分 四、我会用尺子测量 请幼儿逐一用尺子测量自己的铅笔、橡皮、书本的 长度、宽度……并交流测量的结果。 问题:1.请你用格尺测量一下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把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延伸


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科版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教案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是本单元的回顾和总结的综合应用课,并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二是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了尺子的使用方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思维容易游离,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较好的表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增加趣味性,问题的提出应简约直白有针对性,活动的难度应尽量贴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多用选择的方式记录。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正确处理好与二年级数学中使用尺子的教学内容的关系,不要超出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即可。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难点: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用直尺测量

用直尺测量 课题用厘米量课型微课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2.正确使用直尺测量,了解没有0刻度线时怎样测量。 学习重点正确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学习难点没有0刻度线时应该怎样测量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尺子 学具准备:学生尺 课时安排10分钟 教学环节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分钟) 1.古时候的测量。 2.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0刻度、刻 度线,知道厘米用“cm”表示。 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刻度线,有数字、而 且是从小到大连续的数字。 观察直尺,倾听老师的介绍,理解刻度0、刻度 线及cm表示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4分钟) 1.直尺上的刻度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 (2)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还有什么发 现? (3)引导学生在尺子上分别找出2cm、 4cm。 2.用直尺量。 课件演示,怎样用直尺。 一端对齐0刻度线,读出另一端的读数。 1.直尺应该怎么放? 2.小明和小丽谁量的对? 3.下列物体的长是多少? 1.(1)同桌交流得出:先找到刻度“______”, 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观察、交流。 生1:0~1,1~2,2~3……都是1厘米。 生2: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 米。 生3:有几个大格,就有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3分钟)1.讨论:小明想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可他只 有一把断尺,没有0刻度,他该如何测量? 2.辨一辨,这样的测量方法对不对? 课件展示练习题 1.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把铅笔的一端对准断尺的任意一个较小的 刻度,再看铅笔的另一端对准了哪个刻度,用较 大刻度减去较小刻度,就得到这把小刀的长。 四、小结 (1分钟)儿歌小结 点名谈表现和收获:我学得_____________, 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我学会了 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小学教科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案

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科学概念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尺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或使用尺子的经历。 视频播放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尺子的情境,介绍世界各地统一使用相同标准单位的尺子,这样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便于交流和使用。 2.明确任务。 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二、探索

1.观察和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 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的纸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观察、比较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交流。 2.用尺子测量物体。 教师使用课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 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③介绍如何读数。 请学生示范测量并读出长度。学生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教师需要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三、研讨 1.教师提问:“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2.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的观点如前所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教学设计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是在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测量工具统一的必要性,经历了制作测量纸带的前提下开展的,主要包括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 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 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 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橡皮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平常有使用尺子吗?

2.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量衣服、量身高、量家具、量投掷的长度等等。尺子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测量纸带相比,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说明】开门见山巧点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投入到本课学习中。 二、探索 (一)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尺子和一张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要求:同桌两人一组仔细观察,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3.播放视频。 【说明】动眼动脑细观察: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能让学生更加执著于持续不断地进行观察探究。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引导学生围绕即定的观察目标发问,使问题成为有目的地观察记录的“引路人”。观察和比较是通过实验、观察、探索结合探究、推理、实验不断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学生我建构科学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更认真地思考,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试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吧。 1.用尺子测量和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0刻度要与物体一端对齐;测量结果要带单位。 2.播放视频 3.先估一估,动手量一量粉红色纸条的长度,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测量活动(一) (三)比较用尺子和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的长度 用尺子量和用测量纸带量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教科版(新)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教案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材简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本课有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测量物体。 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它的单位有毫米、厘米、米。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人们规定了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通过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会发现以下共同点:都有0刻度(测量起点);标记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记线重复出现(相当于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相当于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纸带是软的,有的尺子是硬的);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学生深刻地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和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经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我们需要有“起点=0刻度”,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标记”及“十进制计数=数字”的测量条件,明白标准测量工具在测量中的作用。所以,本课通过尺子与纸带的对比、使用,让学生明确尺子无论是何种材质、刻度,测量结果都基本相同,测量纸带虽然方便使用,但精确性和单位的统一性均有缺陷。同时,在动手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的习惯,加深对测量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地工具.测量物体地长度时,要把尺子地“0”对准物体地一端,再看物体地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尺子上地“米”、“厘米”就是一个统一地长度单位. 厘米米 在米尺上,从“”刻度到“”就是厘米,也就是米.测量较长地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地物体时用米作单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线段是直地,可以量出长度,它两端一定要有两个端点.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在一道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地要先算括号.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地大小与两条边地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地大小有关. 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一共有三个角. 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一面国旗有四个直角.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个直角. 直角、锐角、钝角按角地大小排列:锐角< 直角< 钝角 比直角大地叫钝角,比直角小地叫锐角. 求几个相同加数地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例如× 两数相加地结果叫和.两数相减地结果叫差.两数相乘地结果叫积.

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是,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一个因数是,一个因数是,积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总之,求和用加法计算,求积用乘法计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钟面上有个数.个数把钟面分成个相等地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个相等地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短又粗地针叫时针.又细又长地针叫分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时针走一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所以时分 分针指向,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橡皮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平常有使用尺子吗?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比如定做衣服时裁缝要去测人的腰围和上半身、下半身的长度;装修师傅也需要用尺子去测量木板、墙壁的长度。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这样测量结果就可以比较了,便于人们的交流和使用。 二、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尺子和一张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等会儿同桌两人一组仔细观察,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听到音乐声响起后立刻停止观察,端正做好,现在拿出抽屉里的材料盒开始观察吧。 2.请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预设:相同点:都有0刻度;同一测量工具标志线的间距等长;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 不同点: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试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吧。 1.用尺子测量和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生:0刻度要与物体一端对齐;测量结果要带单位(老师顺势讲出这两种尺子的单位)。 2.我们还是初步学习尺子,所以中间的小格子我们暂时不去管它,我们就看标了数字的大格子。 3.请学生上展台,投影示范测量并读出橡皮的长度。(若有错误,给予及时纠正) 4.同学们会使用尺子了吗?接下来每位同学分别用这两种尺子和测量纸带去测量一下橡皮吧,注意边观察边记录。 5.请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老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6.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塑料尺和软尺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用测量纸带去测的结果有时不一样。 7.为什么这两种尺子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呢?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比较与测量《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科版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难点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白板 小组(四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如何知道的? 学生利用过测量工具测量身高。 2.引出主题: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比如我们用过的纸带、 还有什么? 3.引出尺子。 二、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用尺子量到底行不行? 观察测量纸带和直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汇报。 预设:相同点:都有0刻度;同一测量工具标志线的间距等长;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 不同点: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判断题 1.用尺子测量比用纸带测量更准确。(________) 2.尺子上的刻度是随意画的。(________) 3.测量不同的物体可以选用不同的尺子。(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面这几种可以测量课桌高度的工具中,最准确、最方便的工具是()。A.B.C. 5.测量大树的粗细,应选择使用()。 A.B.C. 6.下面()活动用不到尺子。 A.B.C. 三、综合题 7.下面是纸带和尺子,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吗? 8.我会用尺子测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橡皮长(______)厘米

桌子高(______)厘米 书宽(______)厘米 同学们在讨论尺子与纸带相比有哪些好处,请将观点补充完整。 9.我认为用尺子测量比用纸带测量() A.更准确B.更快 10.不同人用尺子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应该是()A.不一样的B.一样的 11.请按照测量不准确到最准确的顺序,给下列测量工具排顺序。 (__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1.√ 【详解】 略 2.× 【详解】 略 3.√ 【详解】 略 4.C 【详解】 略 5.B 【详解】 略 6.B 【详解】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能否理解测身高用的米尺和测腰围用的软尺都是尺子。 7.纸带和尺子的材质不同;刻度的间距不同。(答案不唯一) 【详解】 本题考查纸带和尺子的不同点。 8.47015 【详解】 本题作为活动探究题考查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综合能力。测量橡皮考查对尺子上的小刻度的认识情况;测量桌子考查对于比较大、不方便测量的物体的测量能力;测量一本书则考查对于物体“宽”的认识。 9.A 10.B

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一)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尺子上的“米”、“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100厘米=1米 1、在米尺上,从“0”刻度到“100”就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测量较长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2、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它两端一定要有两个端点。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4、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5、在一道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 6、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7、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一共有三个角。 8、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一面国旗有四个直角。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4个直角。 9、直角、锐角、钝角按角的大小排列:锐角 < 直角 < 钝角 10、比直角大的叫钝角,比直角小的叫锐角。

1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例如8+8+8+8=8×4=32 12、两数相加的结果叫和。两数相减的结果叫差。两数相乘的结果叫积。 13、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4,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一个因数是5,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总之,求和用加法计算,求积用乘法计算。 14、钟面上有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15、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16、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时针走一小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分钟,所以 1时=60分 17、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 度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二、实验时应注意: 1、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读书时注意估读; 4、客观记录测量结果; 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实验操作: 【操作一】请用刻度尺测量你用的物理课本的长与宽,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表格一: 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 长度l /cm 宽度b/cm 【操作二】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表格二: 纸的张数n /张n张纸的厚度L/mm每张纸的厚度l/mm 【操作三】测量导线的直径,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 方法指导: 1、如图所示,把导线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 2. 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并填写记录。 3. 数出圈数,并填写记录。 4. 算出导线直径,并填写记录。 表格三: 线圈的长度L/cm线圈的圈数N/ 圈导线的直径d/cm 【操作四】测量硬币的直径,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表格四:

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 直径l /cm 方法指导: 按照如图所示摆放好硬币、三角板和刻度尺。 归纳: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有: (1) 累积法(积少成多),例如测量纸张的厚度、铜线的直径等 (2) “化曲为直”法:例如测量圆柱体的周长,地图上两地间的路程。 (3) “化暗为明”法:例如测量乒乓球直径。 作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量自行车轮的周长。

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问: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答: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六个字加以概括,即“选、观、放、看、读、记”。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问:通过你对停表的观察和使用,你能总结一下停表的正确使用步骤吗? 答:第一次按下按钮是启动,停表开始计时,第二次按下按钮是停表,停表停止计时,正确读出时间,第三次按下按钮是回零。 3.问:用哪些特殊方法可用来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 答:1)累积法,又叫“积多求少”法。 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记号,然后轻轻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 4.问:什么叫误差?它跟错误有什么不同? 答:(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跟其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它跟测量的错误有区别。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并且必须避免的。 (2)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还将在活动中回顾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本课有2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和测量纸带去测量物体。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它是单位有毫米、厘米、米。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CGPM)上,人们规定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在使用,但是尺子的测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进制,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的,理解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不需要讲解,不能作为学习要求,更不需要学生进行单位间的数学换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体会统一标准的意义。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2.细致观察比较的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能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了解尺子,学会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 难点:探究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点。 【器材准备】 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擦,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任务 1.猜谜引入尺子,导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大家来猜个谜语,课件出示:生来公平,拿在手中。要问长短,它最分明。猜一度量器具(尺子)。 (2)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它与我们上节课制作的测量纸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板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二)探索部分 1、明确任务,小组合作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和不同点 那尺子和测量纸带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塑料尺、软尺、纸带(师一一出示),请同学们接下来小组合作,找出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PPT出示),看哪些组观察最细致。 2.观察和比较尺子、测量纸带 (1)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的纸带。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交流观察比较结果,师通过思维导图工具一一归纳出来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用ppt辅助解析纸带和尺子的相同和不同。 【共同点】0刻度(测量起点);标志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志线重复出现(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本课有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测量物体。 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它的单位有毫米、厘米、米。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人们规定了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通过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会发现以下共同点:都有0刻度(测量起点);标记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记线重复出现(相当于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相当于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纸带是软的,有的尺子是硬的);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学生深刻地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和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经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我们需要有“起点=0刻度”,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标记”及“十进制计数=数字”的测量条件,明白标准测量工具在测量中的作用。所以,本课通过尺子与纸带的对比、使用,让学生明确尺子无论是何种材质、刻度,测量结果都基本相同,测量纸带虽然方便使用,但精确性和单位的统一性均有缺陷。同时,在动手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的习惯,加深对测量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器材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1条测量纸带、1把塑料尺、1根软尺、1块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 (1)用猜谜引入尺子。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则谜语: 生来公平,拿在手中。要问长短,它最分明。 ——打一测量工具(尺子)(2)认识尺子。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常见的尺子,并请学生回顾他们生活中用尺子的经历。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谜语导入和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用尺子的亲身经历两个简单的环节,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探索 (一)明确任务。 教师按小组分发材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好的测量纸带。对学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 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_5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有两个活动: 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 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 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橡皮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平常有使用尺子吗? 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比如定做衣服时,裁缝要去测人肩膀的宽度和上半身下半身的长度; 建筑工人则需要用尺子去测量木板、墙壁的长度, 小朋友们也会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 我们的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这样测量结果就可以比较了,方便于人们的交流和使用。 二、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尺子和一张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等会儿同桌两人一组仔细观察,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听到音乐声响起后立刻停止观察,端正做好,现在拿出抽屉里的材料盒开始观察吧。 2.请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预设:相同点:都有0刻度;同一测量工具标志线的间距等长;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 不同点: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试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吧。 1.用尺子测量和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生:0刻度要与物体一端对齐;测量结果要带单位(老师顺势讲出这两种尺子的单位)。 2.我们还是初步学习尺子,所以中间的小格子我们暂时不去管它,我们就看标了数字的大格子。

尺子的测量

四月第四周
活动名称 备课人: (数学)领域 ——《尺子的测量》 史成玉 授课人: 补改栏
1、认知目标:认识尺子上的刻度。 活动目标 2、技能目标:.练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或高度并 做记录。 3、情感态度目标: 1.绒毛玩具狗,几条不同长度的绳子,桌子;2.各 种长度测量工具图片或 PPT;3.每人一把直尺、被 测量物(铅笔、橡皮、图书等实物);4.幼儿数学 操作材料。 一、导入--测测有多长(练习目测) 1.交代问题情景:这里有一只小狗,想把它栓在这 活动过程 条桌腿上,小狗不能移动,你们来看看这些绳子当 中,哪条比较合适? 2.让幼儿找出合适长度的绳子。 3.调整小狗的距离,再次让幼儿找出合适长度的绳 子。 问题:你们会用眼睛估计一下距离选出合适长 度的绳子,可是若想准确知道距离或是绳子到底有 多长,我们需要什么工具? 二、基本部分 结合生活经验,看看讲讲各种长度测量工具 看图或看 PPT 认识一些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直尺、 卷尺、米尺等)。 问题:1.你知道这些工具是什么吗? 2.它们有什么用途?我们什么时候会 用到它们? 3.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有数字、有刻度)
活动准备

三、识别直尺上的刻度。 教师在大板上画一个大的直尺图案,上面 的刻度标志明显,保证每名幼儿能清楚地看见。发 给每名幼儿一个塑料直尺, 教师讲解直尺上的刻度。 问题:(1)直尺上面有什么?有几个大格子?(有 数字、大格和小格,一个大格表示 1 厘米) (2) 每个大格里面有多少个小格? (一 个小格是 1 毫米) (3)上面还有数字,那么数字表示什 么?(数学表示的就是长度,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 直尺上面有多少格,最大的数字是几,就说明这个 直尺的长度是几) 2.操作数学操作材料,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 (1)教师讲解测量的要点: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 度,就要使物体 的一条边对准尺子上的数字 0, 另一条边对着尺子上的数字几,物体就有多长。 (2)教师:我们就来量一量树上的物品分别有多长 吧。(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数学操作材料,学习用尺 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问题:这些物品包括几个大格子、几个小格子?它 们的长度是多少? 提示: (1) 教师注意提示幼儿为了测量数据的准确, 一个物体是可以反复多次测量的,把最终正确的结 果记在纸上; (2)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 发现操作不准确要及时帮助幼儿调整。 四、我会用尺子测量 请幼儿逐一用尺子测量自己的铅笔、橡皮、书本的 长度、宽度……并交流测量的结果。 问题:1.请你用格尺测量一下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把结果记录下来。 三、结束部分 四、我会用尺子测量 请幼儿逐一用尺子测量自己的铅笔、橡皮、书本的 长度、宽度……并交流测量的结果。 问题:1.请你用格尺测量一下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把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延伸

身体上尺子(实践活动课)

《身体上的“尺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身体上的“尺子”是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实际操作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本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脚长、一庹长、一拃长等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并初步体验到身体尺和身高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然后,教材还设计让学生运用步、庹、拃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数学学习和应用的乐趣。并且通过活动后的议一议,让学生进一步获得用拃……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很方便、测量长度时要选择合适的单位等活 动经验与体会。 【教学目标】: 1.认识“身体尺”,了解“身体尺”的含义; 2.通过测量,知道自己“身体尺”的长度,并通过与1米的比较,加深对各个“身体尺”的理解;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并积极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自己“身体尺”的长度,并会用它们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能够灵活选择“身体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呢?(米、厘米)请你用手势表示出 1 厘米、1米有多长? 2、我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到尺子,可是,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 3、是的,我们人身体上都携带着很多把“尺子”,用这些“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非常方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哪几把尺子啊?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体上的’尺’”。(板书课题:我们身体上的“尺”)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设置悬念,一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二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身体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猜一猜,认一认一一初步感知“身体尺” 1、看了老师板书的课题,你们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在“尺”字上加了个引号呢? 小结:你们说的没错,这不是真正的尺子,但却能像尺子一样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 2、谁来说一说,通过你的课前参与,我们的身体尺都有哪些? (1)指名回答师有选择板书:一拃、一庹、一脚 过渡:这样的尺子我们叫“身体尺”。今天我们就来先来研究这三种“尺子”。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用直尺测量、画线段教案

3 用直尺测量、画线段 ◆教学内容 教科书5、6页,线段的初步认识。 ◆教学提示 线段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在前面的学习中,虽然没有认识线段,但是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时,已经用到。如,长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其中,图形的这些边,都是线段。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认识、测量和画线段的过程。 2.初步认识线段,能用直尺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 3.在用直尺测量纸条、毛线、线段等学习活动中,经历由线形物品到线段物品的抽象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毛线和线段的测量以及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难点:由拉直的毛线抽象出线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毛线、直尺,彩色纸条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毛线、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通过游戏回顾上课知识,小竞赛,看谁速度快。 一人发一张彩色纸条,比赛量纸条的长度,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宣布比赛结果,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小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检验了上节课的知识,有助于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测量弯曲毛线的长度: 1.给出一段弯曲的毛线,怎么准确的测量毛线的长度呢? 2.学生交流后发言,给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测量毛线的长度时,要先把毛线拉直) 学生主要说出是怎样测量的。 认识线段 师讲解: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做一条线段。 出示线段 学生感知,自己描述线段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让学生感受测量的乐趣,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先讨论后测量,有助于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吸取他人的好办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他学生得到感染。同时,让学生体会线性物品到线图形的抽象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 画线段 1.教师教授,利用直尺还可以画出一定的长度。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画出一定长度的线段呢? 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如何画出一条线段。发表各自见解。

大班数学《用尺量一量》

大班数学《用尺量一量》 大班数学《用尺量一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 2.测量的表格、笔和纸盒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发思考 师:教师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宽有多长么? 师: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的有多长有多宽,谁可以帮助我呢?(幼:尺子) 师:现在请你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尺子呢? 教师小结:尺子上面有数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够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师: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现在请你来数一数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数完以后请你尝试测量一下铅笔盒的长度。量出请闭合的长是几个小格子,宽是几个小格子,并把你量出来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师:现在你已经量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 教师小结:测量时尺子和被测量的物体起点要对齐,要及时做记号,继续测量。要记住原来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几次测量的数据加在一起,最后结果就是物体的测量长度。 (三)、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师:下面请你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小朋友测量的铅笔盒的长和宽是不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小结:铅笔盒的大小不同,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同。) 师:现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刚刚老师教你们的那种方法去测量别的物体了。 (四)、问题迁移,欣赏各种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尺子,请你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些尺子,看看这些尺子有什么作用,你都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尺子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