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C )。

A.好的领导B.好的职业

C.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D.好的岗位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有好的品行就行B.要正确对待金钱的两面性

C.要有正确的道德观D.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

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5、下列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通过人的“想”和“做”来实现B.自觉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

C.是人特有的能力D.不能反映客观世界

6、制约自觉能动性的因素不包括(B )。

A.客观规律B.先天条件

C.已形成的观念D.身心健康

7、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 )。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8、哲学是所说的对立是指(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对抗

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上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 )。

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

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

13、“刀子嘴豆腐心”、“笑里藏刀”,这表明要了解一个人,必须(A )。

A.透过假象抓住对真相的认识

B.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放弃感性认识或不经过感性认识,直接抓住理性认识

D.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14、“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B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现象包括真相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

15、“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D ).

A.知人知面就行了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行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

16、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C )。

A.行为习惯B.工作方法C.思维方法D.认知态度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案表内。如果漏选、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学习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的观点,要求我们(ABC )。

A.坚持两点论B.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C.学会全面看问题D.用孤立的眼光看问题

2、以下观点正确的有(ABCD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

C.实践决定认识D.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3、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是因为(ABCD )。

A.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

B.失败和成功是相互转化的

C.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D.失败孕育着成功,成功常常是从失败中发展而来的

4、下列现象中属于假象的是(AB )。

A.海市蜃楼B.放在盛满清水的筷子看起来弯了

C.摩擦生电D.苹果落地

5、下列关于现象和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现象易逝多变

B.现象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观察到

C.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D.假象也表现本质

三、名词解释题。

1、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四、简答题。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在看待事物发展时,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网络也是有利有弊,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应用,如何去趋利避害。

3、请你谈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简述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原因;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五、论述题。

请你谈谈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答案要点:

一、自信自强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

二、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答案#(精选.)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同一个事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假象)、(错觉)的区别。 5、(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动思维)、(原点思维)。 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对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未来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1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深信不疑,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愿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去执著追求、坚决执行)的精神状态。 12、一个意志活动的完成大致要经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1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实践)。 14、人存在双重进化:(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 15、在讨论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其中的(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16、个人价值是指(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17、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 18、(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哲学与人生题库完整

哲学与人生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矛盾 17现象 2.实践 18.知行统一 3.本质 19.明辨是非 4.创新能力 20.实事 5.理想 21.信念 6.哲学 22.意志 7.世界观 23.劳动 8.社会价值 24.人的全面发展 9.自信 25.个性自由 10.运动 26.自我价值 11.规律 27.社会理想 12.能动自觉 28.思维创新 13.联系 29.科学思维 14人际关系 30.唯物辩证法 15.因 16.外因 二.填空题 1.________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______又_____的关系叫矛盾。

3.一般来说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二是____。 4.人身选择是人的______表现,是对______的肯定。 5.实践是_____得基础,是一切_____的来源。 6.哲学上所说的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部诸要素三间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7.________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 8.________是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9.________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______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部联系。 10.______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11.______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1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终于解决了输血问题,说明________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3.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_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结合。 14.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从哲学上讲是指_____________。 15.人身的行动不仅受到自身的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_______的制约。

《哲学与人生》职高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单项选择题(25×2,共5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 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 “现象”和“本质” B “本质”和“现象” C “客观”和“主观” D “主观”和“客观” 1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 有时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知识比实践重要 D 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2、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A 本质离不开现象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3、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这时,有人找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 蝴蝶很容易死 B 人能够消灭规律 C 人能够创造规律 D 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 14、毛泽东说:“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这说明的哲理是()。 A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小鸡和石头能够相互转化 C 温度能和小鸡相互转化 D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卷答案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卷 答案 适用班级:信息商贸系13511 13512 1352 1353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前括号内) ( A )1.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 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 “天为阳,地为阴”( C )2. 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D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 )3.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 发展道路 D 现实依据 ( A )4. 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世界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 A 量力而行 B 好高骛远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B )5.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D )6. 对个性自由理解准确的是 A 个性自由就是绝对自由 B个性自由就是书本上的,现实中不存在 C 个性自由就是没有自由 D 个性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A )7. 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B 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D 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 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D )8.拔苗助长的故事是在批评 A没有实际行动者 B 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 C 没有发挥自觉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 ( C )9.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 D )10.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A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 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 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 D )11. 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 A 社会制度 B 经济条件 C 自身优势 D 艰苦奋斗( C )12.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A 遇事要有主见 B 有了坚强意志就一定能成功 C 成功需要坚强意志 D 善于约束自己 ( B )1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 A 唯心主义哲学 B 普遍联系的哲学 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 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 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D )。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 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 C )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 )。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7、人的本质是( D )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

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B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 B ) ①规律是客观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 B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

高二政治《哲学与人生》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P6 2、物质世界的_______和_______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P7 3、_______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P4 4、人生行动是运用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实现目的和理想的过程。P15 5、人的行动不仅是_______的外化过程,也是人的_______、_______的展示过程。 P17 6、勇敢有三:_______之勇、_______之勇和_______之勇。 P21 7、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_______变成_______的过程。 P28 8、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_______的过程。 P28 9、_______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P30 10、_______是打开自己的潜能宝库的钥匙。 P30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 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5、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C、世界上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D、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三、多选题 1、下列关于自觉能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B、它又称为主观能动性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与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答题要求:请将第一、二、三题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首个国家( )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央军委主席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邦的总章程,是 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A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诉讼法 2. 12月1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流域全覆盖,、、、、、、等7个 海关加入改革。当天,流域12个关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纳入区域通关一体化,长江全流域真正实现了“12关如1关”。这标志着(A )三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 A.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地区 B.京津冀、黄河经济带、地区 C.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港澳地区 D.京津冀、海西经济带、地区 3.下列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B ) A .个人的体质 B .个人的性格 C .个人的家庭情况 D .个人的学业基础 4.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C ) A .不自量力 B .自知之明

C.量力而行D.妄自菲薄 5.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D) A.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B.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于物的特点(C) A.人有价值,而动物没有价值 B.人有使用价值,而动物没有使用价值 C.人有自觉能动性,而物没有自觉能动性 D.人有阶级性,而物没有阶级性 7.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8.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C)。 A.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B.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C.实践是人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9. “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 象的比喻表明:C 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 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 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B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 A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A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B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 9、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 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这启示我们( C ) 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B、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 D、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10、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C )。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D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1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4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

A . 精神现象 B . 物质现象 C . 经济现象 D . 逻辑现象 4.“月亮绕地球运动”“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5. 张海迪的成长及其“海迪精神”启示我们,实现理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有() ①坚定的信念②坚强的意志③强烈的责任心④敢于担当的精神 A . ①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6.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下列对爱因斯坦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获得知识的价值不大 B.合理想象促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 C.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D.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7.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 ( ) A.比较分析法 B.类比法 C.分析综合法 D.矛盾分析法 8.一位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颗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悲伤的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树叶,病人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力量可以决定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9.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这句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①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其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 ②物质贡献是暂时的,精神贡献是永恒的 ③轰轰烈烈的壮举能作出贡献,默默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物质贡献的多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10.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 B..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 C.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D.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提高 11..养猪是平凡的工作,被有的人看做“下贱活儿”,但有人创造了科学的养猪方法,当上了模范饲养员;站柜台是平凡岗位,有的人认为“低人一等”,有人干的很出色,深受顾客欢迎。这些事列说明() A.只要有人生目标就能实现 B.实现人生目标需要一定社会条件 C.平凡岗位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D.平凡工作岗位的目标不一定符合人的动机 12..下列表述体现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的是() 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消灭、和改造 B.社会历史规律可以离开人的活动发生作用,不直接涉及阶级利益 C. 社会历史规律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并且能够按照人的意志改变 D. 社会历史规律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表现出来 13.判断人生目标正确与错误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 A.个人实际情况 B.家人的意愿和条件 C.社会历史规律 D.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追求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B . 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导致“自私” C . 把个人利益与自私等同结起来是不对的 D . 个人利益与自私观念同时产生 15.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 A.社会制度 B.经济条件 C.自身优势 D.艰苦风斗 16、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而不幸牺牲,被救者却逃之夭夭。在这一事例中,被救者的行为体现了() A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别人的帮助 B . 个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 . 极端个人主义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D .国家利益个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7、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社会创造价值。”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年段:班级:姓名:号数: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5、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人生的行动不只受到自身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9、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0、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人个的性格 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 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 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5、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

哲学与人生选择题库

《哲学基础》选择题库 1、下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D) A、妄自菲薄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量力而行 2、据专家分析,人类基因用于医学之后,病人到医院就诊,同样的病情医生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这是因为 ( D)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不同的特点 B.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C.不同事物的矛盾没有共同之处 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 (C ) A.两分法 B.两点论 C一点论 D_一分为二 4、下列表达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有 (A ) ①因地制宜②唇亡齿寒③抽薪止沸④东施效颦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⑥邯郸学步 A.①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5、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说明 (C ) A.看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D.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6、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 )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7、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c )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8、“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D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9、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说明(C)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 B、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C、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A ) A、“本质”和“现象” B、“现象”和“本质” C、“客观”和“主观” D 、“主观”和“客观” 1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12.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 A ﹚ 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B.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C.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D.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13.“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撰写的《汉书·十三王传》,但赋予科学内涵的当代伟人是﹙ B ﹚ A.司马迁毛泽东 B.班固毛泽东 C.司马迁邓小平 D.张衡孙中山 1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 A﹚ 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B.天体运动 C.自然变化 D.人类活动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 考试试卷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B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 试B卷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623198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 B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毎空1分,共18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又的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 4、与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5、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 (2)。 7、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8、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 9、的矛盾、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0、人存在双重进化:和。 二、单选题(毎题1分,共20分) 1、“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2、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3、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A、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B、相辅相成的关系 2

C、相互排斥的关系 D、两都不可分割。 4、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句话说明哲学道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B、世界是物质世界 C、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5、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 A、主观能动性 B、人具有思维能力 C、人能够认识世界 D、人能够改造世界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不同的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7、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人生的客观实际 C、个人的主观愿望 D、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8、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B、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9、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新事物是强大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0、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3

哲学与人生试题A卷与答案

第2页共2页 A、适度 B 、互惠互利 C、因人而异 D、主动热情 7、下列运动变化中,属于发展是()。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 、用电子计算机算命 C 、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式 D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二、多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选错或多选均不给分。每题10分,共30分) 1、在我国,红色因喜庆而被人喜爱。有人传言称2013年本命年禁红色,红腰带、红绳等一概不能用,认为红色属火,穿红色会破坏五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种传言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从实际出发 D、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2、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A、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 3、下列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 A、联系观点 B、发展观点 C、矛盾观点 D、片面观点 三、简答题(请把答案写在试卷的背面)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10分) 2、为什么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10分) 3、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5分)

哲学与人生试题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D 5、B 6、A 7、C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C 3、ABC 三、简答题 1、答:⑴物质和意识、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当中最基本的问题。⑵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 2、答:首先,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只有充分发发发挥自觉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其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只有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最后,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因此就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3、答:⑴首先要弄清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⑵要求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支持新事物伪成长。 ⑶要重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⑷要正确理解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辨证关系,在前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遇到曲折时,坚定前进方向不动摇。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卷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卷 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哲学与人生》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卷 答案 适用班级:信息商贸系1351113512 1352 1353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前括号内) ( A )1.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 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 “天为阳,地为阴” ( C )2. 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D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B )3.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 发展道路 D 现实依据 ( A )4. 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世界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 A 量力而行 B 好高骛远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 B )5.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D )6. 对个性自由理解准确的是 A 个性自由就是绝对自由 B个性自由就是书本上的,现实中不存在

C 个性自由就是没有自由 D 个性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A )7. 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B 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D 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 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 D )8.拔苗助长的故事是在批评 A没有实际行动者 B 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 C 没有发挥自觉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 ( C )9.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 D )10.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A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 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 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 ( D )11. 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 A 社会制度 B 经济条件 C 自身优势 D 艰苦奋斗 ( C )12.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A 遇事要有主见 B 有了坚强意志就一定能成功 C 成功需要坚强意志 D 善于约束自己 ( B )1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C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D 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