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与宗教

文学与宗教

文学与宗教
文学与宗教

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

张蕊青

宗教与文学不是绝缘的,尤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本身很有艺术气氛,其音乐、美术以及佛典中的文学表现,对中国文人都很有吸引力,其义理也给久困儒家章句的文人开辟了新的境界。这种文字的表现具体到文坛上,则有许多作家写出了一些宣扬佛教的作品。”

从《世说新语》中有关宗教的描写,我们还可以看到,将宗教引入文学,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另一方面,由于宗教人物进入了文学,提高了宗教人物在知识阶层的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因此,宗教与文学之间呈现了一种双向汇流、相辅相成的关系。

宗教渗入了文学,文学也浸透了宗教,这当然不自《世说新语》始。自从产生宗教之后,就与文学艺术形成了双向汇流之状。宗教场所的各种图像、雕刻乃至建筑装饰都是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被尊为世界艺术精品,国外亦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不就是宗教题材的世界名作吗?《圣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众所周知的绝妙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一些佛道著作也可视为文情并茂的文学佳作。同时,许多纯文学作品很多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宿命论思想和宗教意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悠悠苍天”之句,就是把天看作神灵;《楚辞》中的《湘夫人》、《湘君》、《山鬼》等篇更直接地是神话故事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世说新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是一条普遍规律,不论远古还是近代,只要有人类,就有文学,就有宗教;有宗教,有文学,就有宗教的载体。文学的内容,就是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和相互渗透,而这个“相互渗透”也不是人为的,当然这里也不排斥大艺术家、大宗教领袖的特殊选择以及特殊才能的特殊作用。宗教徒要向世人表现自己所崇拜的形象,推广宗教,唤起世人的共鸣,就必须依靠和借助文学家的妙笔和形象思维,文学家们许多时候要寻找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理想,因而也自然而然地与宗教一拍即合。宗教以文学作为自己的一半,文学也常以宗教作为自己另一半,这就形成了难舍难分的双向汇流、相互渗入的状况,这是文化发展进步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这种现象还将随着时代的步、科技的发展日益深化。宗教因有文学艺术这一绝妙的载体,其号召力更为震撼;文学艺术因有宗教的深层内蕴,其感染力也更加强烈。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取材于《圣经》故事,抓住了最感人的一瞬间,表现出耶稣和圣徒们的种种复杂心态,令人禁不住顶礼膜拜。这就是鬼斧神工之作,是一种艺术震撼力之所在。然而这种艺术魅力的展现,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有其深厚的宗教内涵,有着其他纯艺术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功用和感召力。宗教的魅力正是与反映其内容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成正比的。在《世说新语》的时代,一些名士之所以乐于与高僧、名僧交往,是因为高僧、名僧学问渊深,文学修养极高,名士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受到启发。支道林首先将佛理渗入文学领域,对玄言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孙卓与许询,都与支道林过从甚密,他们与王濛、许安等人一起,配合清谈活动,掀起了玄言诗的创作高潮。《文学》第55节载: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 ?”正得《渔文》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 ?”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渴。”谢后粗

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座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高僧与文人聚会,既作诗又作文,宗教与文学之关系可见一斑。在《世说新语》所描写的东晋初年至刘宋初年这一百余年中,南方主要出现了三个文学集团,那就是东晋会稽文学集团、晋末庐山文学集团、宋初藩王文学集团。而“这些文学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正好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兴盛相适应。”

在会稽文学集团中,支道林是一个重要人物,本文已多有述及。晋末庐山文学集团的领袖人物是高僧慧远,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曾经是这一集团的成员,大诗人陶渊明也与这一集团多有瓜葛。而在宋初藩王文学集团中,影响最大的是刘义庆文学集团和刘义真文学集团。而刘宋诸王都信奉佛教,刘义庆组织门下文人编写的《幽明录》、《宣验记》等志怪小说的主旨就是宣传佛教理论,刘义真文学集团的主要成员也都是佛教信徒,包括著名文人谢灵运、颜延之、和尚慧琳等。诸如此类的文学集团,对佛教与文学的融合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如《文学》第40 节记载: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讲经说法本来就比较严肃枯燥,而在高僧们富有文采和意趣的演说下,众人不仅不觉得乏味,而且把它当成了一种美的享受,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这种美的熏陶下,人们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种宗教的教义。《世说新语》记载的当时名僧几乎都富于才情,他们向世人宣传教义都是采取一种能为广大世人接受,尤其是为当时文人所接受的传教方式,既有一种玄妙之趣,又有一种文艺之美,达到了一种质与文的统一。他们在平时的日常谈话中也都十分重视言语的优美和修饰,如《言语》第93节: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正是靠着这种文采的表现,佛教才在六朝蓬勃发展起来,因为它首先博得了贵族和文人的好感,迎合了他们喜爱文学、追求美的心理。王羲之就是因为支道林讲了几句“才藻新奇,花烂映发”妙语,便一下子转变了对支的看法,而且与之留连忘返,心醉神往,引为知音(《文学》第36节),由此可见文学之魅力。从书中看来,当时的高僧或有名望的道士居士,首先都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因为他们有才,在与名士的交往和论辩中,才能让在座者“莫不厌心”,“众咸称善”,使人们对其产生崇拜之情,并进而对其宣传的教义产生信仰。尤其是在那个充满着艺术气氛的时代,文学对宗教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从《世说新语》中我们发现,文学与宗教双向汇流的这一关系为何会这样突出,这应该说是由当时的时代特征所决定。鲁迅先生说:“从汉末到六朝为篡夺时代,四海骚然,人多抱厌世主义;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时,皆讲超脱现世,晋人先受其影响,于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飞升,所以喜服药;有一派人欲永游醉乡,不问世事,所以好饮酒。”

《世说新语》所反映的时代,是沙漠中有绿洲、惊涛中有避风港的这么个时代。在这段历史时期里,王朝更迭犹如儿戏,篡权政变不可胜数,险恶的政治漩涡不断旋转,稍一不慎就会席卷而入难以自拔。士人都希望寻找既能发挥才智又安全可靠的事情来做,于是宗教成了人们向往和研究的对象。当时政坛虽政权不停地变换,然在远离政治斗争的地方还是有绿洲和避风港的—那就是宗教。许多寻找安慰和寄托的名士文豪纷纷转向对宗教的研究,他们在宗教中寻找到了寄托自己情思的东西,同时又不存在任何的政治风险,因而宗教与文学在此时的结合便达到了一种超越前代的盛况。政治动乱对于文人来说是最敏感的,又是最担心

的。统治者对文人既需要又害怕,平时需要他们来捧场,但又担心有时会难以控制,一旦发现不利统治的言行,便拿文人们开刀,所以正直廉洁的文人被迫遁入宗教这块风水宝地,他们不满那种“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诗》)的局面,但又不能像以前的清谈那样直言无忌,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宗教式的语言,用谈论宗教的方式来发表政见,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出现宗教盛行、玄学盛行(玄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宗教)的状况。而且这些文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朝者,从曹氏父子开始,他们既是政治领袖,又是文坛泰斗,为了真正服众,他们大都好学有才,且识才爱才聚才,以求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而那些在野者,或由于家学,或由于勤奋,或由于师友相传,他们的文化层次也都很高。在他们看来,宗教是人生的高境界,因此就自然而然地会向宗教靠拢,由于他们的妙语如珠、妙笔生花,故而在宗教文论和行为中自然有着极强的文学气息,而处在这种氛围中的宗教徒要想与这些高手周旋,要想在他们中找到立脚点,要想获得他们的赞赏,也不得不在文学上狠下苦功,不得不努力寻求宗教与文学的一种更完美的结合。由于宗教徒与文士的共同努力,出现了宗教与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化景观。因此,宗教因文学而彰,文学因宗教而美,两者通过双向汇流相得益彰。这该是《世说新语》所显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

文学和宗教的关系

王维和裴迪《辋川集》受佛教禅宗影响

文天祥早期山水诗也是受佛教和道教影响,他甚至给大儿子取名文道生,给小儿子取名文佛生,这足以证明他信奉佛教和道教了。

史书记载,大唐诗人王维自妻子去世后,孤居三十年。禁肉食,绝彩衣。居室中除去茶档、茶臼、经案、绳床,此外一无所有,完全过着禅僧的生活。每当退朝之后,净室焚香,默坐独处,冥想诵经。

剑一般的花枝已刺在他的眉睫间,这一刺已是剑术中的精髓。

所有无法无相无情无义无命的剑法中的精髓。

这一剑已经是禅。

禅无情,禅无理,禅亦非禅。

非禅也是禅,非剑也是剑。

到了某一种境界时,非禅的禅可以令人悟道,非剑的剑也可以将人刺杀于一刹那间。——古龙《楚留香》

返璞归真,也作返朴归真,指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辋川集

王维的作品,同时收录有裴迪诗作二十首。《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辋川山水诗的集成。

《辋川集》序: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王维)

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往。(裴迪)

华子岗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岗,惆怅情何极。(王维)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裴迪)

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王维)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裴迪)

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王维)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裴迪)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裴迪)

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王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裴迪)

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王维)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裴迪)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王维)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日无人扫。(裴迪)

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

当轩弥滉漾,孤月正裴回。谷口猿声发,风传入户来。(裴迪)

南垞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王维)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裴迪)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王维)

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裴迪)

柳浪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王维)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丝。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裴迪)

栾家濑

飒飒秋风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王维)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泛泛鸥凫渡,时时欲近人。(裴迪)金屑泉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王维)萦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裴迪)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王维)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裴迪)北垞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王维)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裴迪)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裴迪)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裴迪)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王维)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裴迪)椒园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王维)丹刺罥人衣,芳香留过客。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裴迪)

“三言”“二拍”是明末结集的两种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包含着丰富复杂的

宗教文化内容,涉及到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可谓范围广泛,内容芜杂。不过,由于佛教和道教是古代社会的两种主要宗教,而在三言二拍中,这两种宗教表现的也最突出、最鲜明,因此,就三言二拍与宗教的关系而言,也就形成了佛道二教问鼎的局面。

三言二拍与佛教道教密切相连的现象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代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三言二拍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显得相对薄弱,而且在这有限的研究中,还缺乏对三言二拍与佛道教信仰的总体关注。当然,研究内容的缺失与三言二拍浓郁的宗教思想及宗教叙事的现实是不相符的。因此,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文学的的角度切入三言二拍的文本世界,探讨三言二拍所体现的世人的宗教信仰及佛道教与文学的相互关系,这不仅对于加强三言二拍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及佛道二教的研究来说,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首先分析了明代社会的佛教和道教的发展状况及社会思潮,这是为课题的研究所进行的外部考察。其次,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主要探讨三言二拍对佛教的表现情况。本章主要从因果报应思想、轮回思想、地狱观念、观音信仰四个方面考察佛教在小说中的表现。在三一言二拍

中,因果报应思想偏离了印度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原义,体现出新的特色。一是因果报应与中国传统报应思想紧密结合,认为受报者不仅在于作业者个人,也会延及子孙后代,而产生果报的原因也不仅仅在于作业者的行为,天命也不可抗拒。二是因果报应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小说中往往通过人物的活动展现人物所受的报应,因果报应的实现符合现实的规律。另外,从三言二拍中所体现的轮回思想来看,人们己经普遍接受了轮回思想,人们相信轮回之说,或者可以说,轮回思想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命运的看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就地狱观念来看,三言二拍中的地狱信仰己深入人心,而且人们又对佛教的地狱一与

中一[的冥界观念进行了整合,使之具有了复合性的中国特色。佛教诸神灵中,拥

有信众最多的是观音菩萨,在三言二拍中对观音信仰表现最多的是宣扬观音的灵验,而这又主要集中在观音送子和观音救苦拔难两方面。从人们的信仰心理来看,这是民众追求现实之欲的直接诉求。

第二章,主要考察三言二拍对道教的表现情况。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最基本信仰,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思想和最具有特色的神圣信仰,也是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标志。道教法术是道士或道教信仰者为追求成仙而采取的种种手段,是道教宗教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道派形成与传承的强有力的纽带。神仙信仰与道教法术是道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因此,本章主要从神仙信仰和法术两方面来探讨道教在小说中的表现。三言二拍中神仙众多,体现了道教多神崇拜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言二拍中的神仙思想也有新的特点,一是体现为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倾向,二是体现了道教心性修炼的时代要求。三言二拍中涉及到的道教法术众多,通过对这些法术的分

析,使我们看到了道教旺盛的生命力,道教不仅扎根民间,而且已经融入民众的生活,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章主要分析佛道教对三言二拍叙事的影响。佛道教对三言二拍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我们认为佛道教扩大了三言二拍的叙事内容。在三言二拍中有大量的篇幅以宗教为题材,向人们展示了佛道教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如此,由于冯梦龙和凌檬初认为佛道教有助于社会教化,因此,在对宗教题材的表现中也传达了不同的教化内容。其次,认为佛教影响了三言二拍的文体构成。通过历史的考察,认为佛教文化不仅激发了话本小说的产生,而且,佛教文化的传播也影响了三言二拍韵散相兼的叙事机制及以诗开始、以诗结束的结构体制的形成。第三,道教存想致神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三言二拍的艺术想象。存思是道教特殊的思维形式,它启发和丰富了作家的玄想和构思,确立了三言二拍存思见神的叙事模式及仙境的诗化描写倾向。

吠檀多教导人们,对真诚的信徒而启一,“所有宗教都是真的”,所有宗教都是

通向自由和觉悟上帝的道路。假如一个人是真诚的实践者,那么任何宗教传统都能够将他带向有德性的生活并觉悟上帝。一个人应该真诚地实践个人感到满意的宗教,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他出生时所面对的宗教。他们也主张一个人应该寻求宗教内在的灵性核心,而不仅仅是加入。传统的细节—它的教条、仪式和

体制—都是相对次要的一个人应该留意本质而非外在的东西。同时,由于古

代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节奏很慢,加之印度社会的改变主要起因于高级种姓不同集团的矛盾,而不是激烈对抗的阶级矛盾,且不同宗教有同属本土宗教文化, 同根同干,有异有同,所以彼此虽有利益冲突,但一般来说不具有对抗性或对抗

性不强。如佛教、曹那教的兴起、发展和最后被印度教吞噬,都并未伴随暴力的使用。

正是这种诸教相融并存、和睦共处的宗教文化社会的土壤,造就了文化巨人

有些印度学者认为顺世论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就已存石

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儿素

泰戈尔的成长。泰戈尔象一棵参天大树,以他强大的根系,积极地、主动地汲取这个充满宗教神秘主义的文化社会的一切精华。其中,对泰戈尔宗教思想成形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吠陀经典、奥义书、佛教文化将在第四章专章论述、印度教

虔诚宗教运动以及以两大史诗为代表的民间古典文化。当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或哲学教派也对泰戈尔宗教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泰戈尔对这些吠陀颂诗有着很高的评价,经常在文章中引用颂诗的句子。如

他在年创作的戏剧《太阳女》的结尾处就引用了分别属于《梨俱吠陀》和

《阿阔婆吠陀》的诗句

今天升起的太阳的灿烂光芒,

抚育我们并把我们从罪恶和劣行中解放。

给人间世界、天空世界和天堂世界,

英印度宗教和思想〕李荣熙译,台北台湾华宇出版社,

姚群印度宗教哲学百问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一

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元素

都带来了安宁、安宁、安宁。““

泰戈尔主张的“万物一体”的观点,认为万物一体是说宇宙万物本源和根基

相同,人与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自然物与自然物的息息相通。这种观点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以《梨俱吠陀》为首的四吠陀的影响。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案

第6课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 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 2、查找屈原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不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普通而持久的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 展而发展, 其思想体系与社会各种思想相互交织, 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文化模式, 宗教不仅在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对一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文化的 发展也会注入特定的内容。人类宗教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在不同的 社会历史条件下,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宗教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历史发展的标志。据考古学发现, 最初人类的宗教是与人类的文化同时形成的。在原始社会和古代神权制社会中, 整个社会的政治机构和文化形式是与 宗教融为一体的。那时, 宗教和文化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人们几乎可以把宗教与文化等同看待。在原始社会,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被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所主宰, 因此, 当时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宗 教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宗教文化”逐渐演化出多种文化形式, 从而导致了宗教与文化的表面分离, 形成“宗教”与“世俗”两大领域。但宗教与文化最原始的联系至今仍然直接或间接地保留下来。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表 面看, 宗教观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的, 如宗教本身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道德规范、律例守则文 艺形式等, 与社会的其他文化领域形成某种区别。但从整体看, 宗教从本质上讲却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不同的宗教只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 体现了迥异的文化传统。宗教在本质上讲 是不同民族精神文化象征性、神话性和寓意性的表达, 它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内容。可见, 文化是本质性的, 宗教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宗教依赖于文化, 有其具体的文化前提。由于人类文化的丰富性才决定了 世界宗教的多样性, 同样也是由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才形成了各种宗教的接触和融合。因此, 我们应该通 过宗教现象看其文化本质, 而不是相反。第二, 人类宗教的发展是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交织、连接在一起的。宗教不可能离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因为宗教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保留着丰富的人 类思想文化内容。宗教又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形态的文化, 与哲学、道德、法律、科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互相包容, 互相渗透。 宗教之所以会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和作用, 是由于: 1.宗教和文化的产生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 在机制。人与其他动物不同, 人的需要不单纯是生理需要, 而且包括心理需要。现实生活中, 人在追求满 足生存需要、心理需要的过程中,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难免会产生种种不如意, 由此导致恐怖情绪、依 赖情绪、崇拜情绪、祈求情绪, 从而形成宗教情绪、宗教心理、宗教意识。这就是宗教与文化的必然联系。 2.宗教结构的包容性决定了宗教对文化渗透、影响的广泛性。宗教包括教主、教义、教徒及教会组织、教规、教法等复杂内容。由宗教各种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向辐射性, 必将情况不同地涉及到哲学、道德、 艺术、文学、语言、法律、教育、科技、民俗等, 进而影响到政治和经济。3.宗教的内容决定了对文化影 响的双重性。宗教不但可以与世俗文化形成互补关系, 而且对文化史的发展同样具有一定影响。 二、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宗教作为历史较为久远、分布较为普遍、影响较为深广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之一与人类世界是紧密相 联的。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 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 从伦理道德到律例习俗, 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 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还是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都同宗教 有着起初是浑然一体, 尔后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便于探讨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我们先剖 析一下宗教的文化结构。 首先, 从作为宗教世界观的有神论来分析。人类处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交合点中。社会会给 人类带来幸福, 大自然会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资, 与此同时, 大自然也会给人类造成意想不到的灾 难。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 社会还会使人受压抑, 人际关系出现摩擦、冲突。如何调节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的矛盾, 探索完美的人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狭隘, 人类只能借助于想像力或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思维解释人生、解释世界。这种有神论的观念构成了宗教

欧洲民族与宗教

复习思考题: 1、欧洲民族大迁徙的路线是怎样的? 阿兰人,东哥特人被匈奴人从中亚驱赶至欧洲,东哥特人本来囤积在多瑙河下游,后来进入巴尔干半岛,并毁灭了斯巴达城,后又穿过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地区,进入亚平宁半岛,并逐渐建立起地跨亚平宁和南斯拉夫地区的东哥特王国。 西哥特人原来是在东欧,经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毁灭罗马城,又进入西班牙,在法国西部有一块领地——阿奎丹,以及西班牙大部分地区的——西欧哥特王国。 苏维汇人和汪达尔人也随大部队来到了西班牙,苏维汇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建立自己的王国,但实力非常弱小。 汪达尔人则在西班牙南部地区和北非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日耳曼入主西欧平原和法兰西盆地,将高卢的领地据为己有,以及他还保留着他以前的领地。朱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入主不列颠。 匈奴人则毁灭了波兰和匈牙利。 2、简述欧洲各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日耳曼人的贡献 日耳曼语基督教天主教 罗马人的贡献 (一)法律 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便要求他们遵守同样的法律。罗马人制定出公平且合理的法律,赋予公民以许多权利。罗马人的所有法律后来都被收进《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是拜占廷的一位皇帝。罗马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如今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是以之为基础的。 (二) 公共工程、建筑与艺术 为了维护庞大帝国的统一,罗马人需要拥有优良的道路,这样其军队才可迅速地调动布防。这正是罗马人之所以成为古代最伟大筑路师的原因。在他们所修建的道路中,有一些至今仍在使用。 罗马人也是伟大的工程师。他们建造了许多桥梁和引水渠,而且其中有一些至今仍被使用。罗马人是伟大的建筑师。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凯旋门、长方形教堂以及公共澡堂之类的建筑风格。 在罗马人的所有建筑中,最为著名的当数罗马圆形剧场。在这个巨型的圆形剧场中,角斗士们曾经厮杀不已。该剧场可容纳4.5万人观看表演。这个剧场的一大部分至今仍然屹立在那里。在过去诸多世纪中,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曾经模仿过罗马人的建筑风格。 (三)基督教 罗马人还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假如当初罗马人没有接受基督教,那么,基督教可能仍将是中东地区一种无足轻重的宗教,而如今它已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一。在罗马帝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打上了至为深刻的烙印。 (四)语言 一直到中世纪晚期之前,几乎所有欧洲作家都使用罗马人的语言——拉丁语,而学者们对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文学与宗教(大一文概期末) 曾几何时,宗教与文学的关系这个话题受到古今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因而自然地衍生出各种相关学说。然而在读完大学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文论》)关于“宗教发生说”后,突然有所触动,觉得有必要再重谈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这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本文将简要讨论“宗教发生说”的荒诞,宗教与神话故事的辨析,以及重点讨论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论》中讲到了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①,不可否认,主流并且的确站得住脚的还是马克思的“劳动说”,然而书中对于“宗教发生说”却介绍得过于模棱两可,漫不经心,不负责任。何以见得呢?此学说理论来源不详,提出者无从考究。其论据倒有现场对于一些大家的与此沾边一点的话罗列出来,而断章取义的效果。 如书中将恩格斯搬出,恩格斯曾说过:“中世纪吧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②③但凡智力正常,有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在清醒状态下也不会认为这可以支撑所谓的“宗教发生说”吧? 又如最后拖出格罗塞: 德国美学家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书中认为,艺术在其活动中与结果中都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追求情感表达就是艺术的目的,审美活动只以情感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则介于二者之间,诗人作诗是为了个人兴趣,也是一种公共的事业,他为自己也为别人创作。这样,无处在目的的艺术要超越诗人个人心灵的限度才能实现,它就同教徒虔信宗教并非一定为了长生,发财等实际目的相类似。④ 格罗塞的观点主要不在于他论证了艺术同宗教在发生学上的联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宗教。⑤ 说了一大堆似乎与所谓的“宗教发生说”没有什么关系吧,仅是提到了设计宗教的只言片语便拿来当理论依据,未免过于敷衍了吧。再说了,人家格老师怎么就“在某种意义上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宗教”了,不过是个比喻罢了。 由此可见,“宗教发生说”形如浮云,有形无实,风来即散,不值一提。 那么,文学与宗教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由于超自然的一些东西总是成为宗教的一大特点,所以一提到宗教,很多人总是把它与鬼神联系起来。但是,如此神话传说并不能划入宗教领域。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聊斋志异》,包括《变形记》都不能寄于宗教篱下。对此,可以将其称之为“神话文学”,或者叫“超自然文学”。超自然文学既具有违背客观事物行为规律的,又具有符合文学中对超验世界认识的审美属性。 在剔除宗教形态多余赘肉,实现瘦身后,再来谈宗教与文学,将会相对轻盈一些。 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文论》在讲文学的通行含义时说到: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或者就成为非文学了。⑥所以,宗教与文学应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中两种独立且平等的意识形态。 不仅如此,文学与宗教存在着不少相似性。它们都涵盖了彼岸世界的神秘性,人生价值的探讨和道德训诫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那个存在于美好意念中绝对真理统治的至善永恒的彼岸超验世界。神话文学在这点上很能说明问题。还有《礼记》中所讲的“大同世界”与“彼岸世界”不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诸多文学著作与宗教理念关于真善美的态度也属这一情况。 文学与宗教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推动与相互限制。宗教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

民族与宗教作业答案

民主与宗教作业1 简答题 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影响? 答:①以宋代为例,如杨红、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翠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②朱熹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其佛学思想是承袭宋果、道谦的看话禅。③明代的徐火勃、曹学俭、李势等,都与佛学关系密切,李势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④民主英雄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林则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不废诵经念佛,亲笔楷书佛经五种,作为《行舆日程》足见其行持之精勤。 弘一大师居闽南时著述累累的原因? 答:①居闽南之前曾多次闭关修道,已具备很高的佛学素养,如1920年7月,于浙江新城贝闭关掩室批阅弘教律藏。②充分利用闽南名寺中的藏经,厦门的南普陀,泉州的开元寺等闽南古刹,因远离战乱藏经保有相对完整。③写信让有缘居士及法师请各类佛学书籍,在弘一大师的书信中,这一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④直接向日本国购请佛寻书籍,这一弘一大师所依赖最主要的资料。 闽南佛学院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 答:①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②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③以第一流教师任课;④课程设置全面;⑤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为校;⑥招生起点高、要求严;⑦注重科研;⑧创办刊物;⑨得天独厚的背景。 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闽人参与台湾寺庙的创建,台湾寺庙的创建是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台湾大多著名的寺庙与福建人有关。②台湾佛教宗派与福建佛教:台湾佛教的关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关系。③闽台寺庙之间的密切关系,闽台两地修建佛寺,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以台湾对福建的支持为多。④福建僧教对台湾的影响:福建僧教育的兴盛,对台湾僧教育起了推动作用。⑤闽台僧人的交往:闽台两地僧人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这种交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哪些作用? 答:⑴大规模平反冤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⑵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纷纷恢复了活动。⑶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校,省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爱国宗教职业人员,福建宗教界认识到提高广大年轻宗教职业人员水平,既是长远计,又是当务之急。⑷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如福建省佛协创办了季刊《福建佛教》,会刊《通讯》等。⑸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徒供养的传统,积极开展农林副工生产和旅游业,建立自养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养,也为社会创造财富。⑹修缮的殿堂建筑,大大改善了僧众生活。⑺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工作,为社会奉献爱心,如福建宗教界创办了多所义诊室,受到群众欢迎。⑻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发扬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了成绩。⑼闽台宗教源远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福建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在台湾当局解除戒严,放宽两岸交流的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⑽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国外佛教界一些著名高僧都访问过福建。⑾福建宗教研究近几年的成果,成立了省宗教研究会的学术团体,组织撰写各种宗教志书。抢救了不少原始资料,学者的介入使研究硕果累累。⑿福建宗教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走上健康发展道理,是与福建省宗教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宗教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圣经和文学 「他(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马太福音十三章3 节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e)著名的古典小说《简爱》(Jane Eyre)在结束时,主角之一说了一段读者都不会陌生的祷告。他说: 「我的主人......」他说:「已预先警告过我,每过一天他就说得更为明确--『我很快就会再来!』『阿们,来罢,主耶稣,』我更热切地响应着。」 这是古典文学--小说、戏剧或诗歌--里千万个直接或间接使用圣经的例子之一。(《简爱》的电影版本里把这一段祷告删去,但这并不意外,不是吗?) 在圣经里我们读到一些重要的故事,从该隐和亚伯到挪亚方舟,从大卫和歌利亚到主耶稣基督熟情的受难和复活。除了这些活生生的真实故事以外,耶稣基督说了许多比喻--属灵故事。借着这些比喻他向大众表达了神的真理。圣经包含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从圣经里接受了丰富的遗产。其它的书能像圣经一样更影响文学吗?教授兼作家葛雷司比(Terry Glaspey)在他《基督教经典之作》(Great Books of Christian Tradition)一书中说: 我们文化里伟大的文学著作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如同一位伟大的论家所说的,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的话,你便不能欣赏我们文化里最伟大的作品。圣经的思想、观念、人物和用语是文学界里通行的「货币」。 然而现在是一个蔑视基督教的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课题啊!关于这个课题,我们整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对基督教的攻击,以及你必须知道的反击之道》(The Gates of Hell Shall Not Prevail: The Attack on Christianity and What You Should Know To Combat It)。因为今日对基督教信仰敌视的态度,有些人把基督徒视为「反文化的」。然而,葛雷司比指出:「若将喜爱巴哈、杜斯妥也夫斯基、林布兰、齐克果、鲁奥(Rouault)、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多恩(Donne)、韩德尔、但丁和巴斯卡的人讥之为肤浅、没有成就和缺乏创造动力,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你几乎无法在谈论伟大古典文学时不触及圣经。从但丁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从本仁约翰到鲁益师,圣经的影响触目皆是。在文学的发展里,有些甚且可以直接溯源自圣经。 圣经六十六卷书中并没有错失对人性的检证。这一口充满着人类经验丰盛的水井滋润了所有伟大的作家。在艾略特「宗教和文学」的论文里,他写道:「圣经之所以影响英国文学如此深远,其原因并不只在于圣经木身是一个文学作品,

宗教文化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成熟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具有极宽广的文化涵盖功能。 梁漱溟曾指出:“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致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宗教……非有较高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族;而此一大民族的统一,却每都有赖于一大宗教。”[1]自然宗教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或多或少都是会产生影响。对我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从上古时期便开始的一种并不统一且系统的天帝的崇拜和一种灵魂观念、本土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以及到了近现代才有较大影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也有众多教徒,但是其主要存在与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对我过主流的汉文学影响并不大。 关键词:宗教 中国文学 影响

内容目录 摘要: (2)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4)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4) 3. 道教与佛教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意识 (5) 4. 基督教对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7)

1. 宗教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题材 早在道教诞生和佛教以及更后来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之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的天帝崇拜以及灵魂观念。胡适也曾明确说,“我们看殷墟(安阳)出土的遗物和文字可以明白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2]只是这些并没有系统的形成某个宗教而仅仅是对某个神进行崇拜,望其 保护一方平安,如屈原《九歌》的众神。”战国时代楚墓中的'镇墓兽'和漆器花纹上的怪兽,是楚人'信巫鬼'的表现。”[3]而之所以产生这些鬼神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很多的现象无法作出集体解释,同时人类也无法对抗自然的强大力量,然而当某个人掌握了某些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作出语言的时候,众人发现通过其预言可以避免灾祸时对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久之在当时容易产生一种偶像崇拜将其神化,便诞生了一些神灵如伏羲神农等。而另一些则是在自己无法解释的前提下臆造出某些神灵,并其拥有某些神秘力量,以此来解释无法解释的事情,这样的神灵就诞生了,比如盘古等。或是将某些自然灾害的起因归为鬼怪作恶。 就在当时的人民对某些偶像进行神化或者臆造出某些神灵时,必定会附上一些超自然的力量,以显示其力量的异于常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能抵抗自然的力量。然而很明显,这些神的力量是不存在的或者这些神根本连原型都没有。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作,当其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早期的神话。诸如《后裔射日》、《嫦娥奔月》之类。 之后又有人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于是便产生了诸如《山海经》、《搜神记》之类的书籍。然而这时的宗教并未形成体系,这时的此类文学作品算是神话作品。真正系统的宗教在我国出现则是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及道教的诞生。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 大宗》)佛教带来了三是(前世、今世、来世)的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 挂念。”[4]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丰富了文学家的想想世界,有了三世、轮回这些题材可 以创作。 像《西游记》就是一个集我国各种宗教文化进行创作的结果,其中既有道家的天庭,又有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又有传统的对天地、山川、湖泊的敬畏和崇拜。如果没有宗教,必定不会产生这些内容的。 2. 佛教丰富了古代文体和词汇 “因了印度文学的输入,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产生许多伟大的新文体,像变文、像戏文、像小说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在题材方面,我们也收到了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我们的中世纪文学究竟要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局面却是无人能指的”[5]佛家信徒为了布道自然要四处唱颂佛经,讲述佛经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五四女性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五四女性文学的研究进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性别角度对五四女性文学做内部研究,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外部联系——基督教文化;二是将五四女性文学从属于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性别主体特征。为准确而深入把握五四女性文学的特质,必须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就外部而言,五四女作家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从传播学角度看,在基督教文化传播的链条上,作为传播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为吸取广大中国妇女入教,抨击中国陋习、在中国办教育、兴女学,并对基督教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突出尊重妇女、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中国妇女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反抗父权压迫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优越感,其居高临下的启蒙者姿态使中国妇女在欲迎还拒的心态下接受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经传教士的传播,最终到达了接受者的头脑中,而基督教文化能否被接受者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还取决于接受者及其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就五四女作家而言,她们大都接受过基督教文化教育和影响,同时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加上个体独特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五四女作家尽管在理智上对基督教文化欲迎还拒,但内在情感上对基督教文化抱有好感,并有一定的依赖性,有的还皈依了基督教。因此,五四女作家和基督教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基督教文化深深

影响了五四女作家的创作。但是,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体验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五四女作家身份上的这一特点和第三世界的妇女主义者极为相似,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和表现与第三世界的妇女主义者对圣经的批评具有内在的关联。她们对圣经和基督教文化的认识基于相似的经验——本土妇女经验,包括民族经验,本土宗教、神话、文化遗产,女性的经验三个方面。她们都关注相似的主题,如以上帝的性别问题为核心的“上帝论”,以耶稣的性别问题、耶稣与妇女的关系为核心的“基督论”,以两个与“罪”相关联的女性夏娃、马利亚为中心的“罪论”,以男女关系、人类关系为中心的“人性论”等。因此,妇女主义圣经批评为研究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由此,转入内部研究,探讨五四女作家接受和表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独特性。关于“上帝论”,尽管中国自古就有“上帝”这一观念,但五四女作家笔下的“上帝”观念和“上帝”形象却具有基督教的文化因子。在时代影响下,五四女作家舍弃了基督教上帝学说中不合中国观念且不合常理的神秘部分,在创作中表现了更具情感色彩、人格色彩、性别色彩的上帝形象,主要有造物者、母性或女性的上帝、圣言的倾听者、精神寄托的对象等上帝形象。关于“基督论”,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并不认为耶稣具有神性,而将耶稣看作一个有着伟大人格的人。但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女作家从本土妇女经验出发,看到了男性耶稣身上所具有的女性品质,如自我牺牲、受难、宽恕、博爱等,所以,她们更愿意把耶稣当作一个女性基督。五四

民族理论与宗教的四次作业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 一、解释题 1、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 (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

小说与宗教观

小说与宗教观 作者奥康纳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宗教在她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她思考人生、感悟生活的方式。几乎她的每部作品都有宗教含义。她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基督教、正统教派的立场上看世界的。这意味着,对我来说,人生的意义集中于基督对我们的救赎,世间万物在我的眼里无不与此有关。” 另外,由于她的个人经历:红包狼疮、肿瘤切除、终身未嫁等等,生活加之于她的磨难越多,她的宗教思想也愈加强烈。 但是有意思的是,牧师、圣经这类和宗教有关的事物,常常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她的作品中,甚至往往会导致厄运。在她看来,小说不应该成为宗教的宣传品。 作为南方作家的代表之一,她尤其擅长描绘人性的阴暗面,比如对宗教的无知、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等等。她认为作家的责任就是发掘并展现现实生活中令人厌恶的扭曲、怪异、荒诞现象,以使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见怪不惊的读者对此能有清醒的认识。因而她也被称为“创造畸形的能手”。 对于这类有夸张性质的描写手法,奥康纳自己的解释是:“对于耳背

的人,你得大声喊叫他才能听见;对于接近失明的人,你得把人物画得大而惊人他才能看清。” 奥康纳笔下的畸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文明社会处处为敌的“施暴者”形象,比如《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圣经》推销员波因特尔。暴力手段不仅给受害人造成肉体上的伤害,更造成了心灵上的打击,使受害者灵魂受到强烈震撼,甚至得以重生;另一类则是“施暴者”的受害人,像《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主人公赫尔加。值得注意的是奥康纳小说中的受害者多为女性。 在奥康纳看来,“畸人”不仅指那些外表残缺、心灵扭曲的怪人,还包括那些夸夸其谈、自我陶醉、自私虚荣、毫无精神信仰而又自我满足的女性受害者。她们既庸俗世故、自以为是令人厌恶,受苦受难时又表现得孤苦无助,令人心生同情。《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主角赫尔加便是如此。 32岁的赫尔加意外失去一条腿后, 试图寻找上帝之外的精神寄托。她拼命念书,来掩饰假肢带来的自卑和缺憾。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她消除了自卑感却转而鄙视周围人的庸俗,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母亲。她自作主张把名字“乔伊”改成“赫尔加”以示她的反抗意识和特立独行精神。

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关系

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塔在长安东南区,上文俯视长安是面向西北。 天宝十一载(752年),杜甫、高适、岑参、薛据、储光羲等到慈恩寺登塔游玩,除薛据外都有《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同题诗作流传后世,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 ?塔在长安东南区,上文俯视长安是面向西北。 【寺院】 ?佛寺的通称,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略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旃檀林、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清净无极园等。此外,民间也往往讹称为庙。 ?[印度]相当于‘寺院’的梵语有四︰ ?(1)音译毗诃罗,意译为住处、游行处、精舍、僧坊。 ?(2)原意指幡竿,讹译为刹。因一般习惯在佛堂前立刹,故有此称。 ?(3)音译为僧伽蓝摩、伽蓝。意译为众园、精舍。即大众共住的园林,多为国王或大富长者所施舍,以供僧侣止住。 ?(4)音译阿兰若、阿练若、兰若、练若,意译无诤、空闲处。指村外适于清静修道之所。 ?根据古寺院的遗迹,可知印度佛寺多在中央设方形佛殿,殿外有僧房围绕,殿内正面则安置佛龛。建材系采石、砖、木三种。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等分别。 ?[中国]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条云︰‘寺者,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入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僧寺之名始于此也。’ ?可知在汉代,寺原为中央与地方的政事机关,如太常寺、鸿胪寺(招待诸侯及四方边民之所)。后因西域僧东来,多先住鸿胪寺,逮移居他处时,其所住处仍标寺号。从此遂称僧侣的居所为寺。又,‘院’本是周围有垣之意,转指周垣或有回廊的建筑物,亦指官舍。至于将佛教建筑称为‘院’,则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所建的翻经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称院。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创建于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为我国佛寺的滥觞,其后续有建业(南京)建初寺、武昌昌乐寺、慧宝寺、金陵瑞相院、保宁寺、苏州通玄寺、扬州化城寺、四明德润寺等。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当时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因高峻层塔渐为寺院的重要象征,‘浮图’遂转而专指高塔。 【浮图】 ?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广弘明集》卷二云︰‘浮图,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也。’另外,《佛说十二游经》云︰‘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大智度论》卷十一云︰‘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卷十六云︰‘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所说即指寺塔。又,《分别功德论》卷三也有此种用例。 【塔】 ?指埋藏遗骨、经卷,或为标示特别灵地而造的建筑物。塔是略称,具称为塔婆,或窣睹波、数斗婆、私偷簸、苏偷婆等,意译方坟、圆冢、归宗或高显、聚相、灭恶生善处等。 ?一般而言,造塔是为供奉遗骨,但也有为供奉佛的爪发、牙齿、钵衣之类而造塔。或在与佛陀一生行历中主要事件有关的地方设塔纪念,如在佛生处、成道处等造四塔、八塔之类。

秋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答案

客观题共40题(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第1题. ()是福建省少数民族主体,人口38万,为全国最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7%。 A. 畲族 B. 回族 C. 满族 D. 蒙古族 第2题. 福州从孩子在娘胎里到周岁,每一阶段都以喜称,孩子周岁时办酒请客,规模最大,被称为( )。 A. 汤饼之喜 B. 弥月之喜 C. 坐舆之喜 D. 做晬之喜 第3题. 畲族传统节日之一乌饭节是每年农历的()。 A. 二月初二日

B. 三月初三日 C. 三月十六日 D. 四月初八日 第4题. 古代福建( )的回族婚礼中有撒(金)豆的习俗,两位有情人在结婚典礼上,一把一把地掏出金豆子,当喜钱赏给那些穷人,致使他们一个个都有了钱。 A. 泉州 B. 福州 C. 厦门 D. 邵武 第5题. 长乐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的习俗与( )有关。 A. 中法马江海战 B. 福建固有习俗 C. 满族习俗传承 D. 滿族入闽时形成

第6题. 福建蒙古族的分布与构成主要以两个家族为主,即( ),前者在福州市区,后者在泉州市泉港区。 A. 冷姓和段姓 B. 萨姓和出姓 C. 乌姓和吴姓 D. 包姓和波姓 第7题. ( )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 A. 杵歌 B. 甩发舞 C. 拉手舞 D. 圆圈舞 第8题. 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 新街礼拜堂 B. 鼓浪屿三一堂 C.

D. 东坂后堂 第9题. 两宋时期福建僧尼之多,亦为全国之首。( )为泉州开元寺写了一副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A. 朱熹 B. 李纲 C. 黄幹 D. 吴潜 第10题. ( )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 霍童山(支提山) B. 太姥山 C. 清源山 D. 紫帽山 第11题. 明天启五年(1625)至明末,为明代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 )。 A.

成人电大《民族与宗教》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

民族与宗教作业1 简答题 1、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影响? 答:①以宋代为例,如杨红、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翠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②朱熹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其佛学思想是承袭宋果、道谦的看话禅。③明代的徐火勃、曹学俭、李势等,都与佛学关系密切,李势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④民主英雄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林则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不废诵经念佛,亲笔楷书佛经五种,作为《行舆日程》足见其行持之精勤。 2、弘一大师居闽南时著述累累的原因? 答:①居闽南之前曾多次闭关修道,已具备很高的佛学素养,如1920年7月,于浙江新城贝闭关掩室批阅弘教律藏。②充分利用闽南名寺中的藏经,厦门的南普陀,泉州的开元寺等闽南古刹,因远离战乱藏经保有相对完整。③写信让有缘居士及法师请各类佛学书籍,在弘一大师的书信中,这一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④直接向日本国购请佛寻书籍,这一弘一大师所依赖最主要的资料。 3、闽南佛学院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 答:①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②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③以第一流教师任课;④课程设置全面; ⑤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为校;⑥招生起点高、要求严;⑦注重科研;⑧创办刊物;⑨得天独厚的背景。 4、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闽人参与台湾寺庙的创建,台湾寺庙的创建是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台湾大多著名的寺庙与福建人有关。②台湾佛教宗派与福建佛教:台湾佛教的关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关系。③闽台寺庙之间的密切关系,闽台两地修建佛寺,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以台湾对福建的支持为多。④福建僧教对台湾的影响:福建僧教育的兴盛,对台湾僧教育起了推动作用。⑤闽台僧人的交往:闽台两地僧人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这种交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哪些作用? 答:⑴大规模平反冤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⑵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纷纷恢复了活动。⑶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校,省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爱国宗教职业人员,福建宗教界认识到提高广大年轻宗教职业人员水平,既是长远计,又是当务之急。⑷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如福建省佛协创办了季刊《福建佛教》,会刊《通讯》等。⑸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徒供养的传统,积极开展农林副工生产和旅游业,建立自养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养,也为社会创造财富。⑹修缮的殿堂建筑,大大改善了僧众生活。⑺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工作,为社会奉献爱心,如福建宗教界创办了多所义诊室,受到群众欢迎。⑻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发扬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了成绩。⑼闽台宗教源远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福建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在台湾当局解除戒严,放宽两岸交流的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⑽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国外佛教界一些著名高僧都访问过福建。⑾福建宗教研究近几年的成果,成立了省宗教研究会的学术团体,组织撰写各种宗教志书。抢救了不少原始资料,学者的介入使研究硕果累累。⑿福建宗教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走上健康发展道理,是与福建省宗教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2、台湾解除戒严后,福建宗教对台湾宗教界交往模式有哪些?有何意义? 答:①参访考察。特别在交往早期,因双方都不太了解,这种形式双方都能接受,如1995年12月时

文学、历史与宗教

文学、历史与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2、查找屈原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2、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结合辅栏介绍,初步了解司马迁及其所著的《史记》。 3、简介司马迁的生平,并出示其头像图。 4、讲解:《史记》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种形式,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体例。史学界对《史记》的评价,认为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对《史记》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充分肯定了《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 5、继续引导:正因为司马迁为中国史学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司马迁,在他的故乡

文学与宗教

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 张蕊青 宗教与文学不是绝缘的,尤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本身很有艺术气氛,其音乐、美术以及佛典中的文学表现,对中国文人都很有吸引力,其义理也给久困儒家章句的文人开辟了新的境界。这种文字的表现具体到文坛上,则有许多作家写出了一些宣扬佛教的作品。” 从《世说新语》中有关宗教的描写,我们还可以看到,将宗教引入文学,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另一方面,由于宗教人物进入了文学,提高了宗教人物在知识阶层的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因此,宗教与文学之间呈现了一种双向汇流、相辅相成的关系。 宗教渗入了文学,文学也浸透了宗教,这当然不自《世说新语》始。自从产生宗教之后,就与文学艺术形成了双向汇流之状。宗教场所的各种图像、雕刻乃至建筑装饰都是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被尊为世界艺术精品,国外亦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不就是宗教题材的世界名作吗?《圣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众所周知的绝妙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一些佛道著作也可视为文情并茂的文学佳作。同时,许多纯文学作品很多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宿命论思想和宗教意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悠悠苍天”之句,就是把天看作神灵;《楚辞》中的《湘夫人》、《湘君》、《山鬼》等篇更直接地是神话故事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世说新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是一条普遍规律,不论远古还是近代,只要有人类,就有文学,就有宗教;有宗教,有文学,就有宗教的载体。文学的内容,就是宗教与文学的双向汇流和相互渗透,而这个“相互渗透”也不是人为的,当然这里也不排斥大艺术家、大宗教领袖的特殊选择以及特殊才能的特殊作用。宗教徒要向世人表现自己所崇拜的形象,推广宗教,唤起世人的共鸣,就必须依靠和借助文学家的妙笔和形象思维,文学家们许多时候要寻找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理想,因而也自然而然地与宗教一拍即合。宗教以文学作为自己的一半,文学也常以宗教作为自己另一半,这就形成了难舍难分的双向汇流、相互渗入的状况,这是文化发展进步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这种现象还将随着时代的步、科技的发展日益深化。宗教因有文学艺术这一绝妙的载体,其号召力更为震撼;文学艺术因有宗教的深层内蕴,其感染力也更加强烈。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它取材于《圣经》故事,抓住了最感人的一瞬间,表现出耶稣和圣徒们的种种复杂心态,令人禁不住顶礼膜拜。这就是鬼斧神工之作,是一种艺术震撼力之所在。然而这种艺术魅力的展现,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有其深厚的宗教内涵,有着其他纯艺术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功用和感召力。宗教的魅力正是与反映其内容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成正比的。在《世说新语》的时代,一些名士之所以乐于与高僧、名僧交往,是因为高僧、名僧学问渊深,文学修养极高,名士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受到启发。支道林首先将佛理渗入文学领域,对玄言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孙卓与许询,都与支道林过从甚密,他们与王濛、许安等人一起,配合清谈活动,掀起了玄言诗的创作高潮。《文学》第55节载: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 ?”正得《渔文》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 ?”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渴。”谢后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