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篇一:满族的民风民俗

10.2 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10.3 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10.4 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

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10.5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装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10.6 马蹄底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

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满族自古就有

“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

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10.7 服装特点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旗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装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

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章炳麟称其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10.8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

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11.5 剪纸

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满文:拉丁转写:Manju),全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后改名满洲族。目前满族人口超过一千万(据2000年统计满族人口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5,385,287人),河北省(2,118,711人),其他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东等省区及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400余万。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

的山岗。而事实上,它却也建在横岗之上。“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墙垛口,极目远眺,你不难想象当年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来此的那种心境。赫图阿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其中位于城

北的“汗宫大衙门”是全城的“心脏”所在。它欲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的地方。置身其间,但见八角飞檐冲天而起,御座、御案闪闪生辉,气势辉宏。另有两处景致让人拍手称奇:殿左侧断崖处有一深潭,面阔

水幽,荷花争艳;殿右侧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鱼虾竞游,名曰“神龙二目”。

内城中部地势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饮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因传现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当年努尔哈赤时所为,故名“罕王井”。赫图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觉寺,即关帝庙。寺内雕塑生动,贴金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之日,各地进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来,蔚为壮观。

出赫图阿拉城东行约二百米,山岗上有两处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这就是被合称为“皇寺”的地藏寺和显佑宫。地藏寺是满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为辽东佛教名胜之地,曾红火近三百年。至今,寺内香火仍长年萦绕。钟鼓之声不绝于耳。显佑宫亦是满族人民最早接受汉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实物力证。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每遇战事或重大活动之前,都要入宫进香,祈求神明保佑。宫内有神奇榆树一株,已历四百年风雨,仍生机盎然。现在,这两处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新兴的“满族风情园”中最独特的人文景观。

人们追忆历史上辉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却更喜欢现在古朴自然

的老城。因为,虽然城内的古建筑都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其中毕竟有了许多鲜活有趣的景致。比如满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农家小院满族饮食,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满乡风情。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

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

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

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

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住行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

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

篇二:满族风俗

我有一个满族的同学,以下的材料是我通过采访她而来的。她家是丹东凤城的,距离宽甸比较近。据她所说,她高考的时候还加了五分,就因为她是满族人。凤城本身是一个满族自治县,所以她们那里几乎遍地都是满族人。下面就是我从她那里了解到的满族的一些生活习俗。

首先,在地域分布上,满族分布在辽宁、内蒙古的比较多。在丹东一带,有凤城、新宾、岫岩、宽甸等满族自的治县,那里满族的气氛很浓厚。此外,在东北三省和其他省份,也还有许多满族聚集地。

在穿着方面,如果比较正规的应该是带虎头帽、皮帽。当然,小孩子还有肚兜和裤子,他们一般穿的都是大袍裤。平时穿的鞋都是便鞋,布鞋千层底。清代,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皆穿袍服,外套马褂。袍服分单、夹两种。清初,袍服无衣领,袖头为剑袖。大襟左衽,系纽扣绊。下摆直筒式,有两开衩或四开衩之分,衣长过膝。后来受汉族服饰的影响,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或不开衩,马蹄袖改为平袖。

满族的袍服或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又称旗人,故有旗袍之称。旗袍,男女老少皆穿。但是男女异有贵贱之分。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在流行,深受欢迎。

满族妇女的服饰原为宽松肥大型,服长掩足,并有不同纹样大花边。在布料选择上,贵妇人或新妇多先用朱红、大红颜色,中年妇女多为藕荷色,中青少女喜欢粉、绿、月白颜色,长辈尊者多用深紫色,老年或婆妇惟兰、灰素色。旗袍布料多为绸缎,农家妇女多用棉麻布料。

满族妇女的旗袍,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略开瘦小。从民国时期,由宽松肥大变为窄瘦,并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款式紧贴腰式,直领开右大襟,两开衩,钉纽扣,长至膝下掩足,至今仍在盛行。

男士袍服镶有花边。有身份者所用布料皆为绸缎。清初多为天青

色,后来流行玫瑰紫色,谓之福色。一般男士多用蓝、灰色的棉麻布料。袍服外皆套卦,俗称马褂,多为对襟,圆领、平袖,两旁开衩,卦长仍及于脐。男士穿袍服时,袍外系扎腰带。腰带上配有腰配,系有解食刀,烟荷包、眼睛盒袋等,格外显得端庄文雅。

满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这种服饰,仅有两条单腿筒裤,不连在一起,用时分套在腿上。干农活的时候套裤不磨裤腿,对老年男女来说又可以防寒。

在饮食方面,他们吃的大部分是以炖菜为主。此外,还有烤肉,米饭,面食。在肉的方面,以烤肉为主,炖肉为辅。他们这一到小年也就是一月一日就会杀猪,来迎接新的一年。在这一天,他们会请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到自己的家里,大早上六七点几个比较强壮的男人会把猪杀死,然后卸猪身上的各个部位。下午基本收拾过后,女主人会在锅里做很多的肉,然后摆在饭桌上。饭桌上会有一个大锅,里面是东北的特色菜:猪肉炖酸菜,周围是一些配菜,例如,血肠,猪皮,猪肝,猪头肉,以及其他的各种小菜。这其中还有一个叫猪尾巴的东西,但是小孩不能吃。传说小孩吃了会怕后的,并且吃完了以后还不许立刻就离开屋内到屋外去,因为这面临的是以后再也不能吃猪肉的危险。据说,她的老姨就是因为刚刚吃过猪肉以后就到屋外,然后从那以后就再也不能吃猪肉了。满族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饺子,每年的过年三十、正月初七、十五都是要求吃饺子的。

在住宿方面,大部分是火炕、口袋房、和万字房,烟囱处在墙外

满族先人为了适应游猎生活,夏天住“撮罗子”,汉语称马架子或窝棚,冬天住半穴式的地

窨子。定居以后,住房的条件不断改善。满族住宅多为三合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大户人家正房为5间,小户人家为3间。3间房中间为堂屋兼灶房,左右两间为居室。一般西屋比东屋大些,西屋住长辈和供祖。东西屋均三面有炕,除南、北炕外,靠山墙还有“腕子炕”。西屋“腕子炕”墙上摆放祭祖板。每间屋的北面有一个窗户,南面有两个窗户。窗户木制,花格图案不一,上下开合,窗棂外面糊纸,再涂上油,既防雨又透光。3间房也有一头开门的,开在东头,东间为堂屋兼灶房,西两间为居室,其南北皆通炕,俗称连二炕。两屋中间炕上设隔扇板。南北炕均放幔帐。满族习俗以西为大,以南为长,长辈要住西屋南炕。正房的西“腕子炕”不住人,也不许任何人坐,因为西炕是供祖宗的地方。房子烟囱的设置在东、西山墙外,烟囱距房子60多厘米远,用青砖或土坯砌成,有圆形、方形两种。院周围用木栅栏,或用砖、土砌成围墙。大门多设门楼或门房。院内设有影壁墙。影壁墙后侧立有“索伦杆子”。院内东西厢房南面修有牛棚、马棚、车棚和储存谷物粮仓。满族人讲究卫生,室内外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物品放置井井有条,柴禾垛得立立整整。

面。

在礼仪方面,满族是一个十分重礼仪的民族,素有尊敬长者、重视礼节的遗风。在平日,晚辈对长辈非常恭敬。过去,无论大家小户,

都有晨昏定省的规矩。每日晨起,晚辈要向长辈请安,行磕头礼或打千。新年晚辈见长辈须长跪叩首。就是小孩平时在家玩时遇见长者也必须肃立请安,等长者进屋或走远后才可再玩。小辈人到长辈家,无论年岁大小,虽为宾客,也只能坐在旁座。平日当长者在坐,儿孙都不能与老人并肩同坐,而在一旁垂手站立。在路上遇长者,必鞠躬垂手问好。如骑马,必下马,恭候路旁请安问好,待长者过,方可乘骑而行。如步行,垂手立路旁,等长者走过,方可步行。晚辈如因事外出或去上学,一定先叩问父母,方可动身。外出归来必须先看望长者,然后才能回房休息。过年时,晚辈无论男女,都要给长者磕头,这在满族则是最大礼节。磕完头起来用常礼请安。

满族媳妇不能和公婆同桌用饭,而孙子孙女倒可以。吃饭时老人要坐主位,左边可以坐孙子,右边可以坐孙女,而媳妇则穿着大褂垂手站在桌头一米远的地方看着老人吃。待老人吃完饭漱完口后,她才可以拣回自己屋里去吃。

姑娘外出串门或回家也要给长者行礼问安,至于日常晨昏定省更不必说。凡女人日常所用之礼皆称请安。做法是微低头,两手握空拳顺两腿自然下滑,双膝微曲。但姑娘给母亲、奶奶、姥姥等长辈请安必头顶其胸,以表示亲热。平辈相见,兄弟姐妹各用贴面礼,朋友用擦肩礼。

满族人家来客,如果长者不在家,只能男孩陪客。满族待客也是十分讲究的。如果是长者则先请安,然后让坐,请客人擦脸、漱口,

再装烟倒茶。这是四季常礼。吃饭时必须用干净的抹布当客人面再将饭桌擦一遍,接着上来四个压桌小菜摆在桌心儿,再上吃碟和筷子。筷子要摆齐,但不能当客人面墩齐。筷子摆在桌子右侧,粗头向外。上菜要上双数,。

满族的礼法中,辈分极严。除女性外,男性长者从不进晚辈之屋。如果长者或大伯子外出回来,在进自己屋前一定要在窗外咳嗽一声,借此给儿媳或弟妹一个信号。如果是老人回来了,媳妇就要马上开门出迎,见礼后接过长辈的东西,再用手帕轻轻为老人掸去灰尘,待长辈先进屋后,自己再快步跟进,而且要先行几步为老人开门或打帘子,如果是冬天还要为老人扫去脚上的雪,拨旺火盆后就装烟倒茶,直到老人叫走了,才可以低头垂手退着走出屋门,并随手轻轻地为老人关好门。如果听出回来者为大伯子,就要赶快回自己屋里,以免撞见感到不便。以上这些烦琐的礼节,随着时代的变革早已变得十分简化了,但在部分满族人家,特别是满族聚居之屯,有些还是很讲究的,尊敬长者之风,至今也没有改变。

在生育习俗方面,孕妇享受清规戒律。不能参加婚礼,祭祀。祖先不能去别的产房,不可提难产,不许骑马。孩子满月后要办满月酒。

在禁忌方面,不准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穿用狗皮,所以,我们到满族家里作客时,不要戴狗皮帽子,不要穿狗皮大衣,以免引起他们的不高兴。另外不能伤害乌鸦,女孩不可同长辈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服孝中男子不剃发,女不簪花,三年内不穿红。

在交通工具方面,过去满族主要靠骑马、坐车、乘船和坐爬犁等。马用来乘骑、打猎或使役,车主要用于运物资、串亲戚、婚丧嫁娶。爬犁主要为冬天雪上运输和打猎,船主要用于捕鱼、运输。

通过这次对满族生活的学习与了解,特别是课堂上老师的真切讲解,让我这个汉族人对满族的生活风俗和文化充满了向往,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真正的体验满族的生活。

篇三:满族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题目:满族风俗文化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其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的故乡。目前,满族的后裔散居于全国各地,以辽宁省为最多,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也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满族的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满族风情。

一、家庭、婚姻和丧葬

过去满族家庭妇女地位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甚至下田犁田打耙,结伴赶场做生意,调解族中纠纷,告状打官司皆由妇女所为,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的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的。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解放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婚,严格实行本民族内

部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长到十六七岁时,一般要订婚。过去结婚的程序很复杂,提亲时,媒人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如女方家同意便会收下礼物同意订婚,随后男方家又携礼去认亲,先后去五次。满族结婚兴选“良辰吉日”。接娶之日,母亲和家人等内亲属都要唱送亲歌,意为让女儿到婆家后,要孝敬父母长辈等。拜堂时不许未婚姑娘在场。次日新娘在新郎姐、妹、嫂陪同下,拜访族人亲友,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且在娘家短住后再回到夫家长居。新中国成立后,满族和外族通婚已很普遍,并且摒弃了旧俗,婚事都简办了。

满族过去盛行木棺土葬。其丧葬习俗有二种。第一个习俗是“做嘎”。做嘎程序有五道:一是骑马转房;二是献酒,称“踩葫芦”,过去由彝族布摩进行;三是起经;四是打黄牛蒙鼓;五是跳竹竿。在起经、打黄牛蒙鼓、跳竹竿时,要念经文。丧事另一习俗是“陪嘎”。“陪嘎”对象往往是那些相互隔膜而又做得起嘎的人家。被选定的“陪嘎”户,近的可在家里进行,远的要在孝家附近另设“嘎房”,内置灵房、厨房

和摆酒席。丧期内,孝家和陪嘎户可以互相“行窃”。“行窃”时被抓获不予追究。近年来“陪嘎”的风俗已取消,丧事量力而行。

二、服饰、节日和饮食

满族服饰承袭其先民女真人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服饰风格,它反映了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审美情趣。在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旗袍。旗袍,满语称“衣介”,分为单、夹、皮、棉四种。这种“衣皆连裳”的服装,同汉族的“上衣下裳”有明显区别。坎肩,原

满族传统文化今天现状

摘要:文化变迁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学所研究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内容之一,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阶段满族文化的保存、保护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和认识,对满族文化的现状及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满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 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常态。通过文化的更迭变迁,原有的旧的文化形态才能进步与更新。[1]文化变迁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意义。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阶段满族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保存、保护方面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和认识,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满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也做出更新的判断和思考。 一、物质文化的变迁。 物质文化也称之为物态文化或显形文化。满族传统物质文化如服饰、饮食、居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满族传统服饰被现代服饰取代。 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文化是比较容易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变化的,文化的整体变迁往往都是最先有服饰的变化表现出来的。满族传统服饰主要包括长袍(统称旗袍)、马褂、坎肩、套裤、兜肚、靰鞡等,满族男子多带瓜皮帽,女性多为扇形冠,即俗称的“旗头”。这是由于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的广袤大地上,四季分明,冬季较长,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服饰的用料和款式。但在今天,这些传统服饰已经很难觅得踪影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只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一户老人家里见到了以前留下的灰色粗布长袍,但当时这件长袍已经被老人剪成两段,准备做坐垫,让我们觉得非常可惜。据我们了解,在新宾腰站村还有少量的满族传统服饰,但也多放于衣柜中,平时很少有人穿,只在节日等表演节目是会穿。据吉林乌拉街镇韩屯关秉正老人(男84岁)介绍,他小时候是穿满族长袍的,村里的满族人家里条件稍好些的都穿满族服装,妇女穿旗袍。但现在,人们基本都是以汉族服饰为主了。只是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满族的旗袍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审美价值的开发,已经成为适合现代人穿着的服饰样式,不仅让其他民族的同胞喜爱接受,更是具有国际知名度,成为中国服饰的标示之一。但这并不能改变满族传统服饰已经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的事实,传统服饰已经成为只能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成为历史的标志。 2.日常饮食结构与汉族基本趋于一致,民族特色食品地域化。 饮食习惯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也是体现民族特色和风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满族世居东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是满族形成了自己的饮食特点和习惯。偏好粘软甜酸、口味偏咸,喜食野味,忌食狗肉等,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满族在日常基本的饮食结构方面也和以往不同,以前满族多种植黍、粟、糜子、高粱等,现在,满族的主食多是都是以大米、白面等为主,和汉族基本一致。传统满族饮食是忌食狗肉的,但现在很多满族并不在乎这点,甚至不了解,就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做了比较,我们发现内蒙的满族知道忌食狗肉这一习俗的很少,相比之下,吉林满族和辽宁满族对这一点知道的人明显多一些。不过,即使是知道这一点,很多满族人还是会吃狗肉。传统的饮食习俗并不会约束他们的饮食选择。 但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并没有彻底消逝,特别在东北地区,它依然存在人们的餐桌上,并且成为东北各族人民都很喜欢的食品,形成了地域化的饮食特色。满族喜食的粘食,如苏子叶饽饽,粘火烧、粘豆包,还有酸汤子,都大家的喜爱的食品,萨其马更是最为驰名的满族糕点。 3.满族传统房屋日趋现代、新潮。 满族传统房屋有三大特点:口袋房、落地烟囱、蔓子炕(万字炕)。另外,传统满族房屋西炕不住人,一般在西墙供奉祖宗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族人民住进的楼房或者新式平方,内部装饰更加新潮,东西炕也都住人了。随着老人的离世,年轻一代祭祖意识淡漠,在西墙供奉祖宗板的传统也就少了。满族与汉族居室没有太大区别。当然,传统的房屋虽然不再作为居住使

满族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题目:满族风俗文化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其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的故乡。目前,满族的后裔散居于全国各地,以辽宁省为最多,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也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

变化满族的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满族风情。 一、家庭、婚姻和丧葬 过去满族家庭妇女地位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甚至下田犁田打耙,结伴赶场做生意,调解族中纠纷,告状打官司皆由妇女所为,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的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的。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解放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婚,严格实行本民族内部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长到十六七岁时,一般要订婚。过去结婚的程序很复杂,提亲时,媒人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如女方家同意便会收下礼物同意订婚,随后男方家又携礼去认亲,先后去五次。满族结婚兴选“良辰吉日”。接娶之日,母亲和家人等内亲属都要唱送亲歌,意为让女儿到婆家后,要孝敬父母长辈等。拜堂时不许未婚姑娘在场。次日新娘在新郎姐、妹、嫂陪同下,拜访族人亲友,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且在娘家短住后再回到夫家长居。新中国成立后,满族和外族通婚已很普遍,并且摒弃了旧俗,婚事都简办了。 满族过去盛行木棺土葬。其丧葬习俗有二种。第一个习俗是“做嘎”。做嘎程序有五道:一是骑马转房;二是献酒,称“踩葫芦”,过去由彝族布摩进行;三是起经;四是打黄牛蒙鼓;五是跳竹竿。在起经、打黄牛蒙鼓、跳竹竿时,要念经文。丧事另一习俗是“陪嘎”。“陪嘎”对象往往是那些相互隔膜而又做得起嘎的人家。被选定的“陪嘎”户,近的可在家里进行,远的要在孝家附近另设“嘎房”,内置灵房、厨房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风俗 1.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

承德民俗中的满族元素

承德民俗中的满族元素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文化,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会发生联系。 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承德――这座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地处长城古北口外,在河北省东北部,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之一。它历史悠久,有着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境内奇峰怪石、依山傍水、气候适宜。 从康熙九年(1670年)就开始有满人进入承德。1703年,康熙皇帝选中这块地方修建行宫,即现在的避暑山庄。每年陪皇帝前来的文人墨客、巨商富贾、皇室眷属以及一整套的办事机构随秋?A大军涌入承德。此时的热河成为“宫围壮丽,左右市廛,连亘十里,塞北一大都也”。承德逐渐形成了一个满、蒙、汉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域。各民族有其独特的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等民俗习惯,形成了塞外山城独有的民俗风情。 城镇与商贸搭建的风俗桥梁 众多的满族人涌入,日常的生活保障是个大事情,特别

是乾隆时期,每逢皇帝及太后生日,各少数民族首领、各省要员及朝鲜、东南亚各国使节都要至热河祝寿。由此豪华客栈、酒楼、商铺、戏园应运而生,各个行业日渐繁盛。 当时承德的主要街道有西大街的头道牌楼、二道牌楼、三道牌楼,这是主要的商业街或称买卖街。此外还建有二仙居街、旱河沿街、土地祠、皮袄街、马市街、草市街等等。 承德街面上的大小商铺的商贸习俗中就能感受到当年 的繁盛气氛。旧时承德街市有“五行八作”的商铺400多家,这些商铺名号不同,说道不一。民间曾流传着一首商家选用字号歌,多用吉祥字眼,如福、德、永、仁、祥、庆等。字号是商家的招牌,有着不同的喻意,但都有老字号货真价实、诚实守信的传统。 旧时承德商铺林立,无论是坐商还是行商都有各具特色的招幌,如坐商的餐饮业、客栈、中药铺、浴池、镶牙馆、照相馆、理发店等,又如行商的剃头挑子的铁唤头、货郎挑子的拨浪鼓、油篓子的木棒子、磨剪刀挑子的铁皮“哗啦啦”等。 大的街面以下,集市庙会众多。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八沟(平泉)已有集市,设米粮、木炭、柴草、蔬菜、牲畜和劳动市场。清朝八沟厅支出列项祭祀,民国庙会唱大戏三到七天。商户、工匠、手艺人、小吃摊,在庙会期间进行商品交易。另外,四月初八的隆化集市庙会十分繁华,三

满族的春节风俗习惯

满族的春节风俗习惯 满族的春节风俗习惯满族,旧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等省区市,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主要聚居区已建立新宾、清原、岫岩、桓仁、本溪、宽甸、伊通、青龙、丰宁、宽城满族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城市凤城市、北镇市,以及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贵州、安徽等地建立了若干个满族乡。 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相比我们汉族,则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虽然很多满族家庭过春节的内容与汉族大体相同,但在满族

聚居地,尤其是重传统的满族家庭里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春节对于满族和汉族可以说是一个共同的节日,满族人也将春节称为“过年”。 满族的饮食传统习俗及禁忌满族饽饽,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 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

满族文化&满族建筑

满族文化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满族在历史上几度崛起,先后建立起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淀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和志趣。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世慎人就在这片沃土上用慧心巧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秦汉、辽金、元明清各代,留下了绚丽的历史遗存和淳淳的满族民俗文化,如月映红,处处皆见。 满族源流。满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满族先人肃慎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辽阔地域,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清王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现代无数满族同胞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而捐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各兄弟民族一道奉献才智。 生产习俗。满族及其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业,兼事农耕。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驯养和农耕生产,选择培育各种谷物和蔬菜,驯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畜禽。满族先民们在此间已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制作木器和粮食加工。到渤海时期冶铁、制造铁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普遍应用。并能纺纱布、绸、缝制鞋帽,编织筐篓,造出精美的灵石、兽骨、金银珠宝工艺品。到公元800元前后,出现了酿酒、榨油、造纸、制糖、制粉等手工业作坊。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交通运输业也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满族交通工具。 生活习俗。满族世居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生活习俗呈现出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 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山果、野菜、鱼虾、野兽也是他们的经常食物。满族还喜粘食,饮米儿酒。火锅、白肉血肠等膳食,以独特的风韵已被其它民族所喜欢,至今饮誉大江南北。先人们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居住。多依山作屋,傍水而居,并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成为近代满族房屋的基本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室陈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习俗。满族及其先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灿烂文化。渤海时期就已开办学校,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大小字,清代于1559年创制满文。在习武方面也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都习骑练射,成为“国俗”。 满族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先民们凭着智慧、情趣和想象能力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文学艺术作品。“八角鼓”、“子弟书”等曲艺戏剧,“蟒式舞”、“隆庆舞”、“腰铃舞”等歌舞以及书画、雕刻、剪纸、刺绣等极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思考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思考 摘要:文化变迁研究一直是中国民族学所研究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 中国民族问题的内容之一,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 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 阶段满族文化的保存、保护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和认识,对满族文化 的现状及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满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 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常态。通过文化的更迭变迁,原有的旧的文化形态 才能进步与更新。[1]文化变迁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 巨大的意义。通过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 地的满族聚居区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我们对于现阶段满族文化 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保存、保护方面有了比较清楚 的掌握和认识,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满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也做 出更新的判断和思考。 一、物质文化的变迁。 物质文化也称之为物态文化或显形文化。满族传统物质文化如服饰、 饮食、居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满族传统服饰被现代服饰取代。 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文化是比较容易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而变化的,文化的整体变迁往往都是最先有服饰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满族传统服饰主要包括长袍(统称旗袍)、马褂、坎肩、套裤、兜肚、靰鞡等,满族男子多带瓜皮帽,女性多为扇形冠,即俗称的“旗头”。这是因为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和林海雪原的广袤大地上,四 季分明,冬季较长,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 方式决定了他们服饰的用料和款式。但在今天,这些传统服饰已经很 难觅得踪影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只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一 户老人家里见到了以前留下的灰色粗布长袍,但当时这件长袍已经被

满族的特色风俗习惯

满族的特色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31日,太宗皇帝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而后,把每年的阳历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篇一:满族的民风民俗 10.2 男子旗装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10.3 女子旗装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10.4 发饰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

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10.5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装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10.6 马蹄底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

满族文化

摘要:满族建立清朝后,逐渐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最终融入其中。在清朝的首都北京,满族与汉族之间的这种融合尤其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满族汉族民族融合文化 满族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民族之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但统一全中国的封建王朝——清朝建立后,满族固有的文化与另一种强大的、先进的、与之截然不同的文化——汉族文化发生了强烈碰撞。最终,满族全面接受了汉族文化的改造,吸收了汉族文化的几乎所有精华。但满族文化也并未完全磨灭,在以民族大融合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文化中亦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 本文试图以作为清朝首都长达三百六十八年的北京为切入点,对满、汉两族文化在这个城市中的交融与整合进行剖析与讨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入关前的满族简史与文化状况 满族的历史十分悠久,不同时代的典籍对这一民族均有记载:商周称肃慎,秦汉称挹娄、扶余,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辽宋元明称女真。 唐朝时靺鞨族统一中国东北部,建立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这一政权于952年亡于契丹。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建立金朝。太宗完颜晟时金朝盛极一时,先后攻灭辽、宋,统治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关中地区百余年,直至1234被元朝灭亡。 明朝时山海关外(以下简称“关外”)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分化为建州、海西、东海三部。其中建州女真分布在以今抚顺以东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达长白山东、北麓,南抵鸭绿江边的地域。海西女真分布在开原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曲折处的地域。此两部在经济上以农业生产为主,已进入奴隶社会末期,较为发达。而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尚处于游牧渔猎的原始社会时期。 金亡后,经历了元明两代数百年的发展,女真族在十七世纪进入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时代。1616年,其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并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国号为“清”,正式确定了“满”作为民族名称。通过战争方式统一的满族在征服了蒙古、索伦、朝鲜各部后,替代腐朽的明王朝统治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1]。 虽然进行了数千年的交流,关外满族的文化仍然与汉族文化截然不同。入关前的满族使用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的满语。这种语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参照汉文创制的女真文。努尔哈赤时满族知识分子仿照蒙古文创造了满文,皇太极加以修改定型。在宗教信仰上满族人普遍信奉喇嘛教和带有浓重巫卜色彩的萨满教[2]。在日常生活诸如服饰、饮食、礼节等方面也体现出游牧渔猎民族的种种特点。可以预见,这样一个民族入主中原后,必将与汉族发生激烈的文化碰撞。 二、北京满族的汉化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汉族人是反对满族以入侵的方式统治中原的。而满族上层也认识到,稳固的统治不能仅仅依靠武力镇压。入关前皇太极更改族名国号,就是为了避免引起汉族对“女真”、“金”的仇恨。 1644年李自成灭明,同年清朝以“为明报仇”为名义入关,先后扑灭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统一了全中国。政权稳定之初,多尔衮摄政,采取的是一种排斥汉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由满族化的国家的政策,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反抗,一度甚至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世祖亲政后,这一政策被大幅度地调整。一方面出于拉拢汉族上层,稳固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处于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满族开始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汉族文化。同时,汉族知识分子大量进入社会管理阶层,汉满两种文化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大一统年代中展开了全面的接触与对话。 汉满两种文化最大的反差在于:汉族文化植根于农耕社会,以“文”为核心;满族文化则以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的风俗习惯 篇一:满族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 【满族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说在尧、舜时代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辽朝时期,女真族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消灭辽国和北宋占据中原地区。但是随着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公元17世纪初,女真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叫努尔哈赤。他用了30年的时间,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他把女真各部先后编成了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分别用八面不同颜色的旗帜作标志,合称“八旗”。努尔哈赤指定他的儿子和侄子来分统八旗,实行全民皆兵。八旗既是军事组织,又是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正是凭着这支劲旅,努尔哈赤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打败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后来,满族政权又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这是满族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满族人民有着维护诅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在鸦片战争中,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庙里的八旗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276名满族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阵地上。守卫镇江的八旗兵,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和洋枪洋炮,浴血奋战,寸土不让,表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许多满族的英雄和烈士。著名的抗日英雄、抗日联军二师师长陈翰章,杰出的军

事指挥员、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委员关向应,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我国满族有982.1万多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一半以上的满族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此外,在西安、成都、昆明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满族居住。 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满族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个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他主持编修了很多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书籍,如《皇舆全览图》等。到了近代,满族中有造诣的文学家。艺术家也很多。被旨为“语言大师”的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关肃霜,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都是满族中的杰出人物。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

满族人过春节的习俗

满族人过春节的习俗 满族人过春节的习俗满族,旧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等省区市,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主要聚居区已建立新宾、清原、岫岩、桓仁、本溪、宽甸、伊通、青龙、丰宁、宽城满族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城市凤城市、北镇市,以及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贵州、安徽等地建立了若干个满族乡。 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相比我们汉族,则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虽然很多满族家庭过春节的内容与汉族大体相同,但在满族

聚居地,尤其是重传统的满族家庭里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春节对于满族和汉族可以说是一个共同的节日,满族人也将春节称为“过年”。 安徽过春节的习俗正月初一最为隆重。人们天不亮就起床了,身着新衣,向神主、祖先牌位、长辈拜年。五更时分下扁食(饺子),也有深更半夜下的,同村人家有的争着早起,说是抢财。有些人家在某一个饺子中包上铜钱(或硬币),谁吃着这个带钱的饺子,谁就最“有福”。 春节时,拜年最热闹。吃过扁食,“近门”的成年男子要集结一起去祖先坟地上坟。天亮后,晚辈要到长辈家拜年,有近亲关系的要下跪磕头,长辈拿花生、麻叶、糖等给晚辈吃。 从初二起,就要去亲戚家拜年了。这种拜年十分讲究。要先到最亲的亲戚家去,如姥姥家、岳父家,然后再按亲疏情况一家一家地拜。拜者要带礼物,受拜者要设宴款待。拜年都要在上午,下午不兴拜年,对居丧人家也不拜年。有时受拜者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象征性的“回拜年”,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前结束。 正月初五叫“破五”,俗称“小年”。早餐也吃扁食,但这次吃的扁食必须当天包,这叫“捏破”,意思是破除不利之事。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也是灯节。在乡村,各家孩子都要打灯笼,说是“十五不亮灯,扬场没有风”。大人也要打灯笼照照自家的各处墙根,说是以后能防止蝎子、蜈蚣等蜇咬。这天晚上,各家都要放烟花,说是能“刺”去晦气。 青海春节习俗大年初一早晨吃饺子,是元宝形的,意寓:恭喜发财。然后由家里的男人开始串亲访友,初三下午上坟、放

关于满族饮食文化习俗有什么

关于满族饮食文化习俗有什么 满族传统文化主食有停悸、煮饽饽(饺子)、米饭、林米水饭、高粱米(休米)豆干饭、豆糕、酸汤子等。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认识满族的饮食文化,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下吧! 关于满族饮食文化特色小肉饭 即满族传统主食扬子饭。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焖制。再多放些水,就会做成鞋子粥。 龙虎斗 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的饭。“斗”即“豆”谐音,大米、小米喻之龙、虎,故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 将秫米放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 饽饽 满语词汇。用粘米做成,耐饥又便于携带。满族人春天用黄米、小黄米加豆面做豆面饽饽,夏天用粘高粱面和小豆泥做苏叶饽饽(外包苏叶而得名),秋天用大、小黄米面、豆泥做粘糕饽饽,油煎或蘸糖吃,香甜可口。 酸汤子 用稍微发酵后玉米面团,用手和特制工具将其挤成筷子粗细的面条,荤炒、素炒或做汤面。略带酸味,吃起来比较爽口。酸汤子是粗

粮细作的的好办法。 布缩结 满语指酸菜。这是满族的主要素菜。满族生活在冬季寒冷的东北地区,一年有半年要靠窖藏的脱清蔬菜过日子。酸菜是秋天将新鲜的青菜在缸中发酵而成,味酸。炖,炒,生拌凉菜,做汤,做馅都行。猪肉炖酸菜是北方满族常吃的菜肴。农村逢年节人们爱吃白肉血肠酸菜。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家家的炕桌中央都有一圆形洞穴;正好能放下马勺,炕桌下放一火盆,就着马勺里的酸菜,寒冬腊月,全家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火锅 满族的传统饮食。通常以羊肉为原料,东北农村满族喜欢用酸莱、蘑菇、粉丝、虾仁先放火锅内,再将切成薄片的猪肉、羊肉铺在酸菜上。放进火锅内煮开后,配上作料即可食用。除羊、猪肉外,抱子、鹿、野鸡、黄羊、飞龙的肉都可以做火锅子。火锅现已成为内地广大群众的冬季佳肴。 关于满族饮食文化习俗吃祭神肉是满族的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化成七星羊肉。在满族的祭祀中,多以猪为牺牲,称猪肉为“福肉”、“神肉”,祭祀后众人分食。 满族喜爱粘食,喜食蜂蜜,爱喝糊米茶等等习俗,也是他们在长期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农种、养蜂等经济生产的影响下,并通过

我喜欢满族的民俗文化(选修课结课论文:可直接打印)

我喜欢满族的民俗文化 摘要: 满族,现有人口9821180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字 : 歌舞旗袍饽饽落草 一.莽势歌舞 满族在历史上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时,满族祖先(革末)(左革歇左)人派使者去长安见隋文帝“高祖(文帝)厚劳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革末)(左革歇左)后裔女真人有这样的习俗:女子成年后,行歌于途,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寻找伴侣。到努尔哈赤兴起后,也继承了满族能歌善舞的传统。每逢佳节、喜庆、婚嫁筵、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之日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成双对舞,旁人拍手而歌,以击堂鼓伴奏。莽势舞进入宫廷后,由自娱性舞蹈变成表演性的庆典舞,改名为庆隆舞,场面壮观,规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筝等乐器的就有60多人,伴唱的13人,舞蹈者58人。服饰有严格规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寿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黄画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并戴有各种假面具,做骑马射击等动作。这种舞多由满族狩猎和戎马生涯演变而来。此外民间还有“野人舞”、“笊篱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 萨满舞”等. 满族民歌也丰富多彩,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满族人从小就在母亲唱的“悠车曲”中长大,“巴补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补哇……”这首歌世代相传,家喻户哓。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将酒文化与满族民俗文化融为一体的专题片文案》

轻轻转动蓝色的星球 徐徐寻找遥远的轨迹 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有这样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神奇的土地。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历史将不会忘记—— 这里培养了世界最伟大的战士雷锋, 这里养育了世界上开创乒坛奇迹的王楠, 抚顺,这座光荣的城市 就是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满族的故里。 [片名] 满族吉祥 ——抚顺·满族故里、清王朝发祥地 这里开启了中国最后的一代王朝的传世伟业, 奠定了满清康乾盛世的鸿图根基。 历史上, 清朝皇帝曾九次到这里巡幸祭祖。 赫图阿拉城, 位于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四公里处,

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地势易守难攻。 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居地和出生地, 公元1559年努尔哈赤诞生在这里。 1583年, 24岁的建州女真左卫首领努尔哈赤为报父亲和祖父被杀之仇,以十三副遗甲起兵, 经过34年的征战, 先后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称“汗”, 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对抗。 努尔哈赤在1601年创建了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八旗制度。先设四旗,1615年又设四旗,合为八旗。 后来又添加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 人员“出则备战、入则务农”。 1635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继位后定国号“大清”, 改称本民族为满洲, 从此开始长达297年的清王朝统治。 满洲在满语中是“吉祥”的意思, 辛亥革命前一直称为满洲族,

直到1911年后才改称为满族。 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 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族字”。 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满族文字的特点。 做为独特的一个马上民族, 满族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宗教信仰。他们信仰萨满教, 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 萨满教有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动仪式。 萨满是“巫”的意思, 神职人员分为负责祭祀的家萨满和跳神的萨满。 萨满头戴神帽,身穿神衣, 手持神鼓,腰系围铃, 作法时向神祈祷。 “口袋房、万字炕, 烟囱出在地面上” 满族的住房具有独特的形式。 一般分为西、中、东三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