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

高二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总课时第课时编制人:刘想审批人:编制日期:2013年9月18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 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一、预习效果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散文钞.()一椽.()潭柘.()寺落蕊.() 普陀.()山房檩.()廿.()四桥着.()衣 混沌.()椭.()圆橄榄 ..()() 2、解释下列词语 混混沌沌: 疏疏落落: 不远千里: 落寞:颓废: 领略:萧索: 3、收集有关“秋”的古诗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本文的结构脉络: 2、本文属于哪一类散文?

3、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三、疑难点拨及拓展探究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介绍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课后作业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 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 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 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 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11报任安书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5(含参考答案)

报任安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 遇。 (2) 积累1—3段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和方法:在理解前三段文意的基础上,体会司马迁的生死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司马迁的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积累前三段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在理解前三段大意的基础上,体会司马迁的生死观。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2、写作背景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

故都的秋导学案.2

故都的秋导学案 执笔:李桃丽审核:五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A级) 一.课前预习 1、作者: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 混沌 ..()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 二理清思路 三.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型:新课执笔;陈德银组别:高一语文组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重要的字词,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章的韵味; 2、赏析美景,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体会深情,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4、品味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5、读写结合,学生学习小散文。 重难点分析: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5 教法学法:教法,以诵读为主,适当点拨,学生自学完成任务。 学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历来古人对秋都是悲秋的,那么我走近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领略他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秋呢?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情况及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韵味; 三、课堂活动安排: 活动一: 1、了解有关作者情况 要求:学生自己看“导学讲练”中有关作者情况,边看边勾画,看完后填空。 郁达夫,原名,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为《》《》《》《》《》《》《》《》 2、看导学讲练背景探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边读边注音; 2、听录音范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美及感知课文内容。 活动三:完成导学讲练中的基础题。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学案w

《报任安书》学案 主备人:王璐 学习目标 1、了解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2、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走近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著有《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全书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50余万字。在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史记》是第一部。 二、写作背景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三、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四、基础知识(给加点的字注音) 缧绁 ..()说.难()不可胜.计() 放失.旧闻()偿前辱之责.()鄙陋没.世()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感受其凝炼、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四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 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等。 3、李、杨的故事: 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家显贵: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伯叔兄弟杨钴官鸿胪卿,杨镝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封为右丞相)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赏析指导】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孟子原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与古人为友。这被称为一种“作家批评”或者“传记批评”,现在此很多人反对这种阅读的方法。例如英国现代最重要的诗人艾略特就认为:“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当着眼于诗人,而应当着眼于诗篇。”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回眸( ) 粉黛( ) 骊宫( ) 霓裳( ) 衾被( ) 鼙鼓( ) 仙袂( ) 衣钿( ) 凝睇( ) 钗擘( ) 萦纡( ) 马嵬( ) 阑干( ) 绰约( ) 迤逦() 2、填空 白居易(772~846)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他与_______世称“元白”主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以意逆志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 第一课时思路整理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03 0959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A级) 一、课前预习 1、: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 混沌()潭柘寺()驯鸽() 落蕊()平仄()椭圆() 二、理清思路 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 三、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4、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时安排】三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及背景。2、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脉。 一、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二、诵读感知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新部编)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思考领悟 1.司马迁强调,“士节不可不勉励”,“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读了《报任安书》,你怎样评价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观点? 2.古人一直崇尚秉笔直书的“良史”精神,主张史书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唐代刘知几《史通》)。但司马迁却列举大量史实,说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种“愤而著书”的思想是否有违“良史”精神?应该怎样看待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 3.司马迁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负重,“就极刑而无愠色”,完成了巨著《史记》,为人类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但《三国演义》中,竟出现了“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谤书流传于世”的语句。从历史的另一个侧面看,我们该怎样评价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反而任命他为中书令这件事? 鉴赏评价 万般情怀言辞中 ——浅析《报任安书》的抒情艺术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

长恨歌导学案1 2

长恨歌第1课时导学案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做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人民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词尖锐,主题鲜明。作品主要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背景简介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诗也为了 。 3.字音识记 ①云鬓.()②马嵬.()③龙驭.() ④衾.寒() ⑤鼙.鼓() ⑥骊.宫() ⑦玉扃.() ⑧钗擘.() ⑨回眸.() ⑩霓裳.() ?临邛.() ?仙袂.() 4..词语解释 ①可怜 ..光彩生门户:___________________②尽日君王看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云栈萦纡 ..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剑阁: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到此踌躇 ⑤天旋地转回龙驭 ..星河欲曙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耿耿 5..名句赏析请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简要梳理这首诗的层次结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 野人送朱樱杜甫

故都的秋导学案

1 / 6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学习过程: 一、整体阅读,体会情感。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什么样情感?快速浏览课文,勾出相关语句。 特点: 清、xx、悲凉 情感: 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爱 理由: 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xx之切。 ③最后一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2 / 6 2.阅读第二和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对比,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从而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二、细读文章,品味景物。 1、请细读文章3——11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故都秋景图”。 明确: 有五幅画面 1、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 2、第四段,xx(xx落蕊) 3、第五段,xx(xx残声) 4、第六---十段xx(xx话凉) 5、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2、反复诵读,品味词句,这几幅画面如何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1)、观秋色: 碧绿的天色一丝的日光(清冷) 破屋、破壁腰秋草(冷落、萧条)

牵牛花的蓝朵、落蕊、(xx) “xx对”、“细数”(xx) (2)、听xx: xx天下驯鸽的飞声(xx)(反衬) 3 / 6 xx残鸣(悲凉) 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 缓慢悠闲的人声(xx) (3)、品秋味 落蕊轻扫xx凉人(xx、悲凉) 总结: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1三、知人论世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报任安书》研学案及答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19、《报任安书》研学案 班级姓名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重难点:2、3 三、背景材料及体裁 1.背景资料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2.体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报任安书》可以说是居书信散文之首,为千古压卷之作。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曩.者()阙.然()怯懦 ..()沉溺.() 缧绁 ..()厄()..()臧.获()倜傥 厥()膑.脚()放失.()稽.()愠.色() 被戮.()垢弥 ..()闺閤.()剌.谬()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含义。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锦瑟》《马嵬》导学案(教师版)教学内容

《锦瑟》《马嵬》导学案(教师版)

第一课时《锦瑟》 【学习目标】 1.理解内部结构;背诵这首诗。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3. 体会诗中各典故的运用。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参考《金版学案》P42 2.常识补充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②.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③.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3.解题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也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 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

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 近代人梁启超读李商隐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4.读下面的话,了解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

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学法指导】 缘景入情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

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 年到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 年7月,郁达 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

《报任安书》挖空练习(教师版)

《报任安书》挖空练习 太史公牛马走 ..(对...(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人的敬称):曩.(从前)者辱.(犹言降低了身份,使对方蒙受了耻辱) 赐书,教以慎.(谨慎地)于接物 ..(与他人交往),推(推举)贤进士 为务(责任)(句式:省略句),意气 ....(诚挚恳 ..(情意)勤勤恳恳 切)。若.(如果)望.(责备、埋怨)仆不相师 ..(效法),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请允许我)略(简略地)陈.(陈述) 固陋 ..(时间过了很久)久不报,幸.(希望)..(固塞鄙陋的意见)。阙然 勿为过.(责备)。 夫.(句首发语词)人情莫不 ..(没有不)贪生恶.(怕)死,念.(顾 念)父母,顾.(顾念)妻子,至激于义理者(句式:被动句)不然 ..(不 这样),乃有所不得已也 .......(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这样的缘故啊)。今仆不 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况且)勇者不必 ..()死.(为……而死)节,怯夫慕.(仰慕)义,何处不勉.(勉励) 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 ..(舍生取义)之分.(区别,界限)矣,何至 自沉溺缧绁 ..(奴婢)婢妾,犹.(尚..(泛指束缚囚犯的刑具)之辱哉!且夫臧获 且)能引决 ..(自杀),况.(何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 ..(……的原 因)隐忍苟活,幽.(被幽禁)于粪土之中 ....(监狱之中)而不辞.(推辞) 者,恨.(遗憾)私心有所不尽,鄙陋 ..(平平庸庸)没.(埋没、隐没) 世,而文采不表.(显露)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磨灭),不可胜.(尽、全部)记,唯.(只有) 倜傥非常 ....(卓异超群、洒脱不拘,非同寻常)之人称.(被称道)焉。盖.(句首发 语词)文王拘.(被拘禁)而演.(推演)《周易》;仲尼厄.(困窘)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被放逐),乃赋.(创作)《离骚》;左丘失明,厥.(才) 有《国语》;孙子膑脚 ..(著述、编著);不韦迁蜀,..(被膑脚),《兵法》修列 世传《吕览》;韩非囚.(被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大抵)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内心抑郁不舒畅),不得通.(实现) 其道.(主张),故.(所以)述.(追述)往事、思.(期望)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终究)不可用.(被任用),退.(退隐) 而.(表承接)论书策 ...(著书立说),以.(来)舒.(抒发)其

高中语文_《长恨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恨歌》教学设计 设计者: 【总体思路】 《长恨歌》这首长诗结构很清晰,诗的前半部分极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纵情声色的生活;后半部分由于两个人沉湎欢愉,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从作品的意脉上来看,作者无不围绕着对“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讽喻和批判来展开。全诗的第一句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既揭示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内在原因,也暗含了作者鲜明的爱憎立场。学习本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和悟,边读边悟,读悟结合。本课首先采用多种形式涵咏诵读,有学生试读,教师配乐诵读,有学生配乐展示,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来感受李、杨之间的绵绵长恨。接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为抓手,感受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最后当堂背诵这首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学习目标】 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背诵诗中的名句。 ⑵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感受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长恨歌》这首诗,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检测部分。 2、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诗歌创作背景 ⑴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⑵创作背景:

《故都的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 二)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落蕊(ruǐ)细腻(nì)柘树(zhè)椽子(chuán) 着凉(zháo)颓废(tuí)鲈鱼(lú)譬如(pì) 驯养(xùn)萧索(xiāo)混沌(dùn)廿四桥(niàn) 2、多音字 泡水泡(pāo)卷卷曲(juǎn)干干戈(gān) 泡影(pào)开卷有益(juàn)干练(gàn) 折折耗(shé)落落枕(lào) 落差(luò) 折叠(zhé)落在后面(là) 二、辨形组词 嘶()缀()蕊()椽()凋()啼()柘() 厮()辍()芯()掾()雕()谛()拓() 答案:嘶叫厮打点缀辍学花蕊芯片椽子掾吏 凋谢雕塑啼叫谛听柘树开拓 三、词语积累 混混沌沌:。 领略:。 潜意识:。

颓废:。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 它的滋味。 潜意识: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 理活动。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四、近义词辨析 涉及与波及 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②波及,强调对对象 产生了“影响”。 摘要与择要 ①摘要,意为“摘录要点”;②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

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 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 答案:A(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 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 择关系的连词。) 遏止与遏制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思,“遏止”指用力阻 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遏制”指用力控制 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 物质与物资 “物质”指金钱,生活资料等;“物资”指生产和生活 上所需的物质资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 ②他是个生性的人,有时候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 牢骚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