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摘要】通过对退耕还林的概念,作业设计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上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作用的论述,阐明做好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作业设计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至今已经实施了8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5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2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38万亩,封山(沙)育(造)林90万亩。国家已累计下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投资32.8亿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广大群众生态环境意识明显增强。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生态工程,而且是一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经济工程。

退耕还林的实施是推进我省工程造林的一次革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级退耕还林规划是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乡镇作业设计对于工程施工的直接指导作用尤为明显。作业设计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确保完成造林任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只有对作业设计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对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提出了很多详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充分体现了作业设计在工程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1.退耕还林概念

1.1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1.2退耕还林作业区

预备栽植或正在栽植乔灌木及防风固沙草本植物的退耕还林地块。退耕还林作业区仅表达计划退耕还林、尚未完成退耕还林作业的地块。

1.3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林退发[2003]9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年度作业设计。 第三条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一)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法规、政策和规定;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营造林及退耕还林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三)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任务计划和县级人民政府批复的县级年度实施方案; (四)本地区最近一次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资源利用调查、耕地普查等成果资料。 第四条作业设计应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以乡镇(或林场、农场等,下同)为单位进行编制,按村设计到小班地块,退耕地造林任务应落实到农户。 第五条作业设计的程序主要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设计、文件编制、评审报批等阶段。 第六条作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一)落实本年度的作业小班和退耕还林农户; (二)分别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进行营造林施工设计; (三)种苗生产、供应; (四)新造林地管护设计; (五)配套基础设施施工设计; (六)施工作业顺序、时间、劳力安排; (七)施工材料、用工量测算与投资预算。 第七条作业设计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或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承担。 第八条作业设计成果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作业(施工)设计图和有关附件构成。 第九条作业设计需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并报请地(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地(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于施工前下达作业设计批复文件。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乡级人民政府需根据批复的作业设计,与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签订退耕还林合同,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章准备工作 第十条在作业设计前,设计单位应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对调查设计人员要进行法规、政策和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调查设计内容和方法,明确任务和要求,并做好仪器工具、图形材料、卡片、调查用表和相关物资的准备。 第十一条作业设计前应搜集以下资料:

关于退耕还林条例

关于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已经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第四条 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 第五条 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二)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

谁经营、谁受益; (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四)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五)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 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办法,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落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的实施工作,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以及天然草场的恢复和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计划、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条例和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退耕还林的有关工作。

退耕还林承包合同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退耕还林承包合同书 篇一:20XX退耕还林合同 (该文本仅供参考,内容根据设计填写) 退耕还林工程承包合同 发包单位: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海眼寺林场(以下简称甲方)承包人:(以下简称乙方)承包人企业代码或身份证号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承包太行山国有林管局海眼寺林场20XX年退耕还林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事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承包事项 甲方将位于青城村小班号为3-7作业面积800亩;义兴镇南山小班号为5、6作业面积264亩,作业面积共计1046亩的退耕还林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任务,发包给乙方,乙方包整地、栽植、抚育(详见作业设计)。 二、作业方案及质量要求

1、作业方案 (1)作业时间:20XX年4月4日至20XX年12月31日(2)作业地点:青城镇青城村3-7小班、义兴镇南山5、6小班(小班边际以作业设计为准)。 (3)作业内容:整地、栽植、抚育等。 (4)施工队:作业工队为乙方工队,不得转让。 2、质量技术要求: (1)树种:油松、山杏。 (2)造林模式:株行距为2m×3m,亩株数110株。 (3)树种配置:油杏块状或带状混交,混交比例为6:4。同时尊重“适地适树” 篇二:新一轮退耕还林合同 定西市安定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合同 二〇一五年三月 定西市安定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合同 合同编号: 为保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落实责任,根据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及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双方自愿互利的原则,签订本合同。 一、合同双方 甲方:安定区乡(镇)人民政府。 乙方:安定区乡(镇)村社户主。二、退耕还林地点及

化学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节日的下列景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变幻无穷的音乐喷泉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香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发生霉变 B.冰融化成水 C.牛奶变酸 D.葡萄酿成美酒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5、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描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语句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对象的属性,常含有“能、会、可以、是、易”等肯定语气判断词或否定判断词。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铁生锈”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④得出可靠的结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我们观察到蜡烛有以下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蜡烛是白色的圆柱体 B.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 C.点燃烛芯,蜡烛可以燃烧 D.蜡烛质地较柔软 3、在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4、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由此说明() A.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浙江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

浙江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 (修订版) 浙江省林业局 二○○四年一月 —3—浙江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营造林作业设计管理,提高营造林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营造林作业设计,也叫施工设计,是依据营造林工程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的详细设计,设计深度应满足项目施工或作业的技术要求。 第三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应严格按照《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DB33/T379.4-2002)、《浙江省商品林建设技术规程》(DB33/T380.2-2002)及其它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营造林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第四条凡纳入县级年度规划的营造林项目,都必须有作业设计。 第五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按批准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按标准组织验收。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的组织指导,保证作业设计的质量,实行营造林项目作业设计质量负责制。 第六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必须在施工作业上一年度或在整地前3个月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队伍编制完成,并经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营造林项目的审批文件和作业设计一览表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委托设计单位作出相应修改后,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没有作业设计或作业设计未经批准的,不得组织实施。 第二章设计内容和要求 第八条营造林作业设计包括人工造林更新作业设计、封山育林和低效防护林改造作业设计。飞播造林作业设计规范另作规定。 人工造林更新分山地人工造林更新和平原绿化造林。 —4— 山地人工造林更新包括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迹地更新等。

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作业设计规范

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作业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新一轮退耕还林作业设计,保证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成效,根据《退耕还林条例》、《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以及有关技术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省新一轮退耕还林的作业设计。 第三条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 (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和年度任务; (二)国家和省级有关营造林及退耕还林工程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三)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范围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 (四)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统一组织有专门资质的机构,以乡镇(林场、农场)为单位、以村为林班、以相似地类为小班,编制造林任务落实到户的退耕还林作业设计。

第五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外业调查、内业设计和设计审批。 第二章外业调查 第六条小班区划 以造林地类别、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和立地条件为主要因子区划小班,尽量利用明显的地形、地物等自然界线和行政界作为小班界线,最小片状小班现地面积应在0.5亩以上,最小线状小班现地长度应在100m以上。小班编号以村(林班)为单位,在图面上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从1开始由小到大连续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七条按照附表2的内容,以村(林班)为单位,调查填写小班位置、面积、地类、权属、地形地貌、土壤侵蚀及沙化等基本情况。小班面积为小班内各农户实测的水平面积总和,以亩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地类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土地经营权属分个人和流转填写;调查日期具体到年月日,调查者个人签名。 第三章内业设计 第八条小班面积求算 实测小班以实测水平面积为准,勾绘小班采用求积仪、方格纸或网点板量算面积,电子图以ArcGIS等软件生成面积。小班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第九条营造林设计

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办法

附件1 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工作,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并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拨付提供依据,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工程。验收范围为国家历年安排的退耕地还林计划任务,逐年对原有补助政策已经期满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期满次年进行验收。 第三条验收内容包括: (一)退耕地还林面积保存情况。 (二)退耕地还林质量情况。 (三)工程管理情况。 第四条验收方式包括全面检查验收和重点核查验收。 第五条全面检查验收由各工程省(含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重点核查验收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六条引用的主要技术文件包括: (一)《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二)《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77.3-2001) (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林退发[2001]521号) (四)《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林退发[2001]550号)(五)《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2002年) (六)《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办退字[2003]33号) (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年度检查验收办法》(办沙字[2003]41号)

(八)《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号) (九)《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规定》(林退发[2003]90号) (十)《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初植密度标准的通知》(林造发[2004]9号) (十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 (十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第七条造林密度标准 造林密度至少符合以下规定之一: (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林退发[2001]550号)。 (二)《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初植密度标准的通知》(林造发[2004]9号)。 (三)《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四)其他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的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树种初植密度标准。 第八条小班保存标准 退耕地还林小班达到下表保存标准的面积为保存面积,其余为未保存面积。 注: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范围以《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的附录D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年度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附件一为准;干旱半干旱地区范围以2002年《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为准;干热干旱河谷地区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的范围为准(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前,暂以各工程省已正式确认的范围为准)。 株数保存率计算: 乔木林株数保存率=(小班单位面积乔木树种保存株数/小班单位面积乔木

退耕还林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退耕还林条例》已经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2002年12月14日(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第四条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 第五条退耕还林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二)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三)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四)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五)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机构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办法,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落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的实施工作,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以及天然草场的恢复和建设有关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计划、财政、农业、水利、粮食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条例和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退耕还林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国家对退耕还林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证退耕还林中央补助资金的专款专用,组织落实补助粮食的调运和供应,加强退耕还林的复查工作,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并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实现退耕还林目标。 第八条退耕还林实行目标责任制。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九条国家支持退耕还林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退耕还林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退耕还林活动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破坏退耕还林的行为。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接到检举、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各级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助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二章规划和计划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简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作业设计 【摘要】通过对退耕还林的概念,作业设计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上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作用的论述,阐明做好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作业设计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至今已经实施了8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5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2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38万亩,封山(沙)育(造)林90万亩。国家已累计下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投资32.8亿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广大群众生态环境意识明显增强。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生态工程,而且是一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经济工程。 退耕还林的实施是推进我省工程造林的一次革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级退耕还林规划是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乡镇作业设计对于工程施工的直接指导作用尤为明显。作业设计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确保完成造林任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只有对作业设计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对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提出了很多详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充分体现了作业设计在工程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1.退耕还林概念 1.1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1.2退耕还林作业区 预备栽植或正在栽植乔灌木及防风固沙草本植物的退耕还林地块。退耕还林作业区仅表达计划退耕还林、尚未完成退耕还林作业的地块。 1.3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

最新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说明书

XXX省XXX县 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作业 设计说明书 XXX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二O一三年九月

项目名称:XXX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作业设计承担单位:XXX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资质等级:丙级 证书编号:X林设(2013)X字第X号项目负责人:XXXX 技术负责人:XXXX 主要参加人员:XXX XXX XXXX 报告编写:XXX 制图:XXX XXX XXX

前言 XXX土地总面积223090hm2,其中林地面积87102.35hm2,非林地面积135987.65hm2,分别占总面积的39.04%、61.96%,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8.8%,林木绿化率45.2%。但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效益低。全县林地平均公顷蓄积为55.04m3,低于我省林地平均公顷蓄积61.6m3;乔木林公顷蓄积57.05m3,低于与我省林分公顷蓄积130.3m3的蓄积水平。乔木林分每公顷蓄积的年平均生长量为3.44m3,年平均生长率为6.0%。林地生产力较低,制约了XXX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XXX委、政府高度重视XXX林业的改革和发展工作,实施了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长期以来,XXX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全县宜林荒山越来越少,依靠增加商品林规模、提高林产品数量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全县现有商品林中存在大量低产低效林,导致林产品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远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2008年XXX已完成了森林分类区划工作,通过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区划公益林面积31858.03 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6.58%;其中重点公益林面积31635.01 hm2,占公益林面积的99.30%。区划商品林36261.7 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3.42%。XXX 尚有70余万亩低质低效林分,需要采取更替与抚育等多种改造经营措施进行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从而促进和保障森林资源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当前XXX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这些工作为推进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工作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合理经营商品林资源,是实现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工作,充分发挥XXX自

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通辽市霍林郭勒市 2011年第一批征占用林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通辽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队二O一一年六月

报告名称:霍林郭勒市2011年第一批征占用林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管理单位:霍林郭勒市农牧林业局 实施单位: 霍林郭勒市国有莫斯台机械化林场 报告编写单位:通辽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队 编写单位资质:内林资政字乙02号 设计编号:2011-()号 队长:柴永江(正高工) 副队长:郑松林(高级工程师) 王红艳(高级工程师) 编写人员:高丽华(助理工程师) 审定:柴永江(正高工) 绘图:古琳琳(助理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基本情况 (3) 第三章外业调查 (6) 第四章作业设计 (8) 第五章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12) 第六章项目实施管理及保障措施 (14) 附件: 1、森林植被恢复位置图 2、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图 3、森林植被恢复造林模式图及造林典型设计图 4、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5、森林植被恢复合同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霍林郭勒市2011年第一批征占用林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1.2 责任单位:森林植被恢复管理单位-霍林郭勒市农牧林业局 森林植被恢复实施单位-国有莫斯台机械化林场1.3建设地点和范围:森林植被恢复地点是霍林郭勒市三泡子西北5公里,国有莫斯台林场32小班。 1.4森林植被恢复责任人:孙诠霍林郭勒市农牧林业局局长1.5森林植被恢复负责人:付满都拉霍林郭勒市国有莫斯台机 械化林场场长 1.6建设内容和规模:霍林郭勒市征占用林地建设项目2个,共征占用林地面积1.4689公顷,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11.8472万元,计划恢复森林植被面积3公顷。即(1)通辽市至霍林河铁路西哲里木至霍林河段扩建改造工程项目征占用林地1.4209公顷,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11.3672万元,计划恢复森林植被面积 2.847公顷;(2)科右中旗66KV霍林河至哈日诺尔输变电工程征占用林地0.048公顷,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0.48万元,计划恢复森林植被面积0.153公顷。整地方式全部是机械开沟,沟深25厘米,宽60厘米,人工挖坑0.3m×0.3m×0.3m,人工栽植樟子松容器苗,苗龄为四年生,株行距2m×4.5m,每公顷1111株。保持根系舒展,苗木治于穴中央,分层覆土踏实,浇水,覆土保墒,穴周围修筑浇水埂。 1.7建设期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

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办法

新一轮退耕地还林检查验收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一轮退耕地还林的监督和管理,全面掌握和客观分析评价其建设情况,确保建设质量和成效,并为兑现政策补助和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发改西部[2014]1772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计划安排的新一轮退耕地还林的检查验收。 第三条检查验收工作实行县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检查验收制度, 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分级负责。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在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退耕还林范围基础上,负责对本区域各年度任务面积在国家计划下达的第二年和第四年,按照本办法开展县级检查验收。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区域各年度任务面积在国家计划下达的第三年,按照本办法开展省级检查验收。 国家林业局负责对全国各年度任务面积在国家计划下达的第五年,按照本办法开展国家级检查验收。 第四条县级检查验收结果应在村级进行公示,并作为兑现国家政策补助资金的依据。省级、国家级检查验收结果进行通报,并作为以后年度任务计划调控、加强管理的依据。 第五条检查验收主要内容 (一)退耕地还林第二年和第三年检查验收主要内容 1、退耕地还林面积核实情况; 2、退耕地还林面积合格情况; 3、管理情况。 (二)退耕地还林第四年和第五年检查验收主要内容 1、退耕地还林面积保存情况; 2、退耕地还林面积成林情况; 3、管理情况。

第六条检查验收工作需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其中:承担省级检查验收任务的单位需具有乙级以上(含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国家级检查验收任务的单位需具有甲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七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发改西部[2014]1772号); (二)《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严重沙化耕地界定标准和省级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的通知》(林退发[2014]181号); (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年度检查验收办法》(林退发[2009]294号); (四)《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办法》(林退发[2011]3号); (五)《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林退发[2001]550号); (六)《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林退发[2015]38号); (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林退发[2015]35号); (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年度检查验收办法》(办沙字[2003]41号); (九)《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林资发[2003]92号); (十)《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初植密度标准的通知》(林造发[2004]9号); (十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办资字[2014]42号); (十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十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77.3-2001); (十四)《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十五)《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GB/T 24255-2009); (十六)《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GB/T 26424-2010); (十七)《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规程》(LY/T2083—2013); (十八)《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第八条造林密度标准 造林密度至少符合以下规定之一: (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林退发[2001]550号); (二)《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初植密度标准的通知》

荒山造林作业设计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 荒山造林项目作业设计 一、概况 1.1 地理位置 隆畅河保护站位于祁连山西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部,地理位置:东经99°32′~100°01′,北纬38°39′~38°56′之间,东与康乐保护站接壤,西与祁丰保护站相连,南与青海省、寺大隆保护站毗邻,北与临泽、高台县相接壤,东西长约96公里,南北宽约73公里,总经营面积526.7万亩。 1.2 气候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燥,夏季凉爽多雨,秋季多阴潮湿,冬季干燥寒冷。本区可分为温寒半干旱、半荒漠区、寒冷湿润区、高寒湿润草甸区、高山寒漠区四个气候区。林区年平均气温 3.6℃,一月份平均气温-10.4℃,七月份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32.4℃,极端最低气温-27.6℃,平均气温日较差13.3℃,年较差26.3℃。全年≥0℃积温2336.6℃,≥5℃积温2116.8℃,≥10℃积温1599.4℃,无霜期97~165天。平均124天。本区年降水量约250㎜,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6%,年蒸发量1828.5㎜,年平均相对湿度47%。 1.3 地形、地貌 从地质构造上讲,本区属昆仑祁连褶皱系、北祁连褶皱带,为前震旦亚代至晚古生代发育的地槽性褶皱带,由走廊南山复背斜带与梨园河上游谷地断陷带复合形成。在地层沉积上,本区以海相沉积为主,在成岩过程

中,绝大部分区域经历了区域浅——深变质,故地层成因复杂,发育齐全,自前震旦亚代至第四纪各个时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这套岩相系统普遍的裸露及地质作用的混合,奠定了本区土壤形成复杂而又完备的物质基础。 从地貌上讲,本区属高中山地貌。海拔一般在1600~46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位于白居里沟上游,海拔5121米。平均坡度一般在15-55°之间,在高山山脊两坡的坡度超过60°,常出现局部岩石崩塌。林区内有内陆河黑河流域的主要支流——隆畅河、马营河、摆浪河、大河等较大的主河流,以及小河、小泉河、水关河、西河、碴子河、雁坎沟等较小河流和在隆畅河两侧分别鱼骨状排列的支流磨沟、冰沟、芦沟、海牙沟、青沟、东流沟、西柳沟、老虎沟、干沟、马密沟、天桥湾、石头沟、白泉河、松木沟、大(小)蒲花沟、科博沟、立山沟、黄草沟、石居里沟、科博浪(沟)、塔墩沟、白居里沟等较大沟系。 1.4 土壤状况 因受高山地貌的影响,山地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坡向性变化,由高到低可分为五个土壤带。 高山寒漠土分布在3800米至雪线以下,年均温≤-3.5℃,年均降水400毫米以上,生长稀疏高山垫状植物和地衣;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300-3900米的阳坡、半阳坡,高寒潮湿,植被稠密;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200-3800米的阴坡、半阴坡,植被主要是金露梅和高山柳;山地灰褐土和山地黑钙土分布在海拔2500-3200米的阴坡、半阴坡,较湿润,分布着寒温带暗针叶林,而在阳坡则比较干燥,有祁连圆柏分布,大面积发育着山地草原;山地栗钙土分布于2500米以下的山谷盆地,主要由火绒草和禾本科杂草草原组成。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 作业设计 1 封育区自然社会概况 1.1自然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管辖。自治县位于张掖市西南部,所属明花乡地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段、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其余五乡两镇横亘于祁连山麓北坡坡地。地理座标在东经97°20′—102°13′,北纬37°28′—39°49′之间。周边与青海和甘肃两省的15个县、市(区)接壤,东临天祝、凉州,南接肃北、祁连、天峻、门源,西毗肃北、玉门,北靠嘉峪关、酒泉、高台、临泽、甘州、民乐、山丹、永昌等县、市(区)。东西长650km,南北宽120—200km,总土地面积23886.86km2。 肃南县辖祁丰、明花、大河、康乐、白银、马蹄、皇城、红湾寺6乡2镇101个行政村8个林牧场。明花乡介于酒泉、高台之间,呈单独一块;祁丰、大河、康乐、马蹄四乡和红湾寺镇区域上相连,呈狭长状分布于祁连山北麓中西段;皇城镇位于自治县东部,夹在山丹、天祝之间,与祁丰、大河、康乐、马蹄四乡遥相呼应。 1.2地形地貌

肃南县因地处祁连山北麓,其强烈褶皱隆起和北部走廊地带的大幅度沉降,形成了两大地貌单元,即祁连山中高山区和走廊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区。海拔从5564m下降至1327m,相对高差达4237m。 祁连山中高山区自西向东群峰横列,沟壑纵布。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冰川、高山草甸、森林草原、苔草草原、半荒漠化草原犬牙交错分布,与走廊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区形成鲜明对比。该区域包括皇城、马蹄、康乐、大河三乡一镇及祁丰乡南部,土地面积21432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9.7%。 走廊冲积、洪积平原地区势较为平坦。绿洲、戈壁、沙漠、沼泽、盐湖间杂其间,构成一副绿洲嵌入大漠景观。该区域包括明花和祁丰乡北部,土地面积2460.34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0.3%。 1.3气候 本县处于内陆荒漠区,不受或少受东西季风的影响,按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属大陆性荒漠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特点南部山区气候阴冷潮湿,冬季漫长而寒冷,生长季较短;北部走廊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区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很显著,生长季相对较长。 南部山区年日照时数2200h,≥10℃的积温1630.9℃;年平均气温3.6℃,一月平均气温-10.4℃,七月平均气温

退耕还林设计说明书

太行林局201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林业厅关于转发下达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晋发改投资发[2012]1798号)文件,下达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2012年退耕还林造林任务1.2万亩,中央投资360.0万元。按照《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作业设计编制指南》,结合太行林局的实际情况,太行林局设计队在收集资料和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太行林局201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进行了作业设计。 太行林局位于太行山中部,是清漳河、浊漳河、萧河的发源地,这里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林绿化需求十分迫切,对当地的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通过该项目建设可增加有林地面积,同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区内局部的生态环境,林区森林整体的防护作用和水源涵养作用将大大增强,可有效遏制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局部的气候、水源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得到一定的改善。气

候更为宜人,空气更为新鲜,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更加和谐。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太行林局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跨涉晋中市和顺、左权、榆社三县,土地总面积96.73万亩。境内地高、山多、坡广、川少,属中起伏侵蚀中山和中起伏喀斯特地貌,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介于500-600mm之间。区内自然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以油松、落叶松、桦树、栎类为主。 2、社会、经济条件 工程区跨涉和顺、左权、榆社三县,涉及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这一区域的群众大多从事农业和林副业,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经济相对落后,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土地利用现状和林业用地情况 工程区有林地面积48.91万亩、灌木林地面积22.69万亩、疏林地面积4.2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91万亩、苗圃地面积0.10万亩。太行林局森林覆盖率为41.7%,但尚有12.12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地尚未绿化,分部在我局8个单位。 二、原则和依据 1、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坚持以人为本和“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 林退发〔2015〕35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适应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需要,规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工作,我局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附表 国家林业局?????????????? 2015年3月30日?? 附件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统一设计程序,提高造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实施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作业设计。

第三条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一)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法规、政策和规定。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营造林及退耕还林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三)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乡(镇、苏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类调查、农户退耕还林意愿调查等成果资料以及本地区最近一次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资料等。 (四)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任务计划和县级退耕还林年度实施方案或总体设计文件。 第四条作业设计由县(市、区、旗)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以乡镇(苏木或林场、农场等,下同)为单位进行编制,按村、林班或村民组设计到小班地块,退耕地造林任务应落实到农户。 第五条造林作业设计由具有丁级以上(含丁级)设计或咨询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承担。 第六条作业设计的程序主要分为外业调查、内业设计、文件编制、备案实施等阶段。 第二章外业调查 第七条作业小班区划 (一)作业小班区划以造林地类别、立地条件和承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