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框架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填写。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

二、入学要求

满足专业学习的条件。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如: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一心健康;掌握

××××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事××××等工作的高素

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1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2(

……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

2.

……

专业(技能)方向1

11.

12(

……

专业(技能)方向2

11(

12(

2

……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专业本科:××××专业

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公共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九、课程设置

3

(一)公共基础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 4

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安排。

2(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l学分,共5

学分。

3(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

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学校还可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允许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4(专业核心课程为必修课,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包括本专业 (技能)方向的必

修课和用于专业拓展的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宾习累计总学时约为

一学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5

5(对文化基础或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

调整。课程设置中的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lO,。

(二)教学安排建议

十一、教学实施

6

(一)教学策略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

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咸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7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工作、教研、实训及展示等多项功能,根据××××专业核心课程,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配备实训实习室和设施设备,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将校内实训实习室建设标准分为基本和示范两个等级。基本标准是开设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示范标准是省级及以上示范专业所必须达到的标准,实训实习室内设施设备配备充足、先进。

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为××××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双师”素质及良好的师德;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对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师资队伍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当外聘企业在职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

十五、其他说明

8

附录1: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附录2:术语界定

专业教学标准通用术语(如:技能、知识、职业素养) 本专业教学术语

9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课程标准

框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一门×××课程。其任务是:

二、课时××

课时。

三、学分××

学分。

四、课程目标

1.

2.

……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六、教学实施

10

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策略、教案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

(一)教学策略

要体现本课程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选择、教学组织创新上的特殊性。

(二)教材编写

一句本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编制教材,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包括教辅资料、教学手册、网络资源、教学课件、仿真软件的开发与利用等。

七、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要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考核、管理办法。

3(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多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八、其他说明

11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框架说明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参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专业名称和代码,不得任意新增、修改。

二、入学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要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

三、基本学制

参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对于学制3-4年的专业,本次只编制3年制标准。

四、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 12

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五、职业范围

概述本专业针对的岗位群,并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列举“对应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举例”,有具体对应专业(技能)方向的,分别列举。

六、人才规格

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职业能力要求”及国家、行业职业标准,描述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4~8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15-25条)。

“职业素养”应体现产业文化、行业主流价值观和专业特色,特别是体现对应岗位群的职业道德、意识、态度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特点,如:安全生产、节能环保、遵守操作规程等;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等通用职业素养不在此列出。

公共基础课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具体需求开设;包括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 13

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以及本专业类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

“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描述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先列出本专业共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若该专业具有多个专业(技能)方向,除应从专业整体角度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描述外,还应就各专业(技能)方向分别描述。

七、主要接续专业

毕业生可以继续学习的高职和本科的专业名称,参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和高职、本科专业目录。

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

高职:设施农业技术

本科: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如: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或市场营销

八、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14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通过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设置。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课

时数应大体相当,教学中学生至少要选择一个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学习。如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较强,无专业(技能)方向,则可直接列出专业技能课程,不再区分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含校15

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设置顺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十、教学时间安排

参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的要求。

应遵循教学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实训实习,校内、校外实训和顶岗实训学时,均包含在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中。

十一、教学实施

500字以内。

(一)教学策略

公共基础课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教学,根据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倡以项目、案例等为载体,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实施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学资源。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16

对专业建设提出总体评价要求,描述中应涉及对学生、教师、专业教学等方面的评价,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300字以17

中等职业学校 * * * 专业

* * *课程标准

框架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概述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其中,课程性质指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还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

二、课时

应与专业教学标准一致。

三、课程学分

应与专业教学标准一致。

四、课程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按照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的维度,概括出本课程的目标。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18

“内容及要求”可按照模块方式列出,并用清晰、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描述具体要求。可供参考的行为动词有:

(1)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认识、知道、解释、分析等

(2)技能目标:会、能、学会、进行、完成、制定、识读、绘制、画出、检测、安装、操作、运用、使用、选择、找出、识别等

(3)情感目标:养成、形成、具有、获得等

六、教学实施

对本课程的教学策略、教材编写、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建议,800字以内。

七、考核与评价

对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提出建议,300字以内。

八、其他说明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如没有,此项可不写。

19

附件3:

专业教学标准调研方案及要求

一、调研目的

为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是新制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的必要组成内容。

二、调研框架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及职业学校两类主体。

总体要求:通过谓研,主要反映出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岗位设置及对人才结构类型的要求、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现行专业教学情况、学生就业去向、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与培养现状、企业对现行专业教学的要求与建议等。

调研范围:以所承担的专业为主,重点调查相应的岗位或岗位群。重点调研内容:

1(行业发展研究

”规划为依据) ----行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20

----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国际化发展趋势)、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供求状况

----行业文化、职业素养状况

2(企业调研

重点调研本企业技术变化(工艺、设备、材料等);运营方式变化(商业业态、分销系统发展、服务类型);劳动组织变化(流水线、小组工作、岗位轮换、一人多岗等)等内容,重点研究上述三个方面变化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变化要求,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情况,要求列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各不少于10项。

3(学校调研

----现行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原有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课程结构比例等)

----学校生源状况

----就业与升学情况(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及对口率)

三、基本要求

1.本研究采用直接组织调研、第三方材料分析间接调研等进行形式,要求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2.企业谓查要兼顾地域的发达欠发达、规模的大中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数不少于10个。

21

3.学校调查要兼顾地域的发达欠发达,类别的国重、省重与一般,中专与职高、技工等。学校数量不少于20所。

4.调查时限为近五年的相关内容。如有近3年内的相关调研报告,可以做补充调查后采用。

5.本报告作为专业教学标准的附件内容,字数要求在4000—6000字。

22

附件4:

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名词术语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规范: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23

性。进入21世纪,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及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特点,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规范管理的同时,突出了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与灵活性要求,将教学计划名称改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确立7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教学24

业教育与培训一一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P20)职业能力就其结构而言,在纵向的性质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在横向的25

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教育活动正常而有序地进行,保证教育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黄尧主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P36)

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内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综合实训的目标是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入企业定岗实习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

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3)

26

物流采购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采购管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 二、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学时68课时,4学分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专业课 课程属性: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 采购环节的研究,优化采购过程,提高采购组织和管理水平等,对提高整个物流运营质量和效率 都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任务:利用科学的采购理论方法指导采购运作,形成企业采购优势,保证生产需求和 供应,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动力。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主要先修: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现代物流管理 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 六、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物流业和采购业发展现状;国外先进的物流和采购理念、技术和管理思想;掌握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采购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操作规程;采购业 务中的谈判和风险控制及绩效评估等内容。使学生对采购的计划预算、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操 作过程和技巧、风险控制与绩效评估等有系统的认识,并能根据课程的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和相 应的教学案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好这门课程,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性知识。 第一章采购管理概述 【目的要求】 1. 掌握采购的种类、基本环节和程序、各种采购制度;了解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2. 熟悉采购决策与管理的内容; 3. 了解采购的定义和内容,物流及物流相关概念以及物流在采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采

购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采购的定义和内容; 2. 物流及物流相关概念; 3. 物流在采购中的地位和作用 4. 采购组织与机构的形式、采购的职责、采购部门的组建; 5. 采购决策与管理; 6. 采购的种类、基本环节和程序、各种采购制度以及采购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影响采购计划的主要因素和编制采购预算的原则;采购业务预算的过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 2. 熟悉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基本概念;采购计划的主要环节; 3. 了解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基本概念;采购分析的含义和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采购分析的含义和基本方法;采购的定义和内容; 2. 影响采购计划的主要因素和编制采购预算的原则; 3. 采购业务预算的过程; 4. 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 第三章采购质量的管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采购质量分析的内容;采购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原则;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2. 熟悉采购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内容; 3. 采购质量以及采购质量管理的定义。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证机构 专业(技能) 方向 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国家旅游局 旅行社导游、 旅行社计调、 外联 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持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八、课程结构

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旅游经管专业本科教案计 划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06 执笔人:张继宏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案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经管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旅游经管工作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旅游经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经管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2、能力要求:具有运用旅游经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 3、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规范及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世界公民意识。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管学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导游业务、饭店经管、旅行社经管、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学、景区经管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导游模拟实训(课程中实习),前台与客房实训(课程中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集中实习)。 五、学制、授予学位

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doc

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金融事务(120400 )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基层网点,培 养从事一线柜员、大堂引导员、客户服务人员、金融产品营销人员等工作,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银行基层机构柜员、大堂经理及 银行从业资格证书银行方向助理 2 证券公司前台柜员、客户经理及理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证券方向财经理(助理) 3 保险公司前台柜员及客户经理 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保险方向(助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 1 或 2 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知礼节、守诚信。 3.?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工作责任感。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受工作压力、适应市场竞争。 5.?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开拓进取精神。 6.?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岗位变化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熟悉有关财经类基本政策与法规。 2.?掌握金融基础知识,会处理基础金融业务。 3.?掌握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的技能。 4.?掌握营销基础知识,会推销金融产品。 5.?会熟练地进行点钞、现金挑残、假币识别。 6.?熟练掌握汉字及数字的书写、字符录入技能。 7.?会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处理业务。 专业(技能)方向——银行 1.?会办理银行储蓄、支付结算、信用卡等银行柜面业务。 2.?会进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操作与管理。 3.?会推销金融产品。 专业(技能)方向——证券 1.?会进行证券开户、证券销户、委托证券买卖等基本业务操作。 2.?能初步运用证券投资主要分析方法进行投资分析。 3.?会向客户介绍并推销证券产品。? 专业(技能)方向——保险 1.?会进行保险企业柜面业务的操作。 2.?会向客户介绍并推荐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投保建议。 3.?能够从事企业和个人保险信息咨询、不同险种业务处理等实际工作。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 本科:金融学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反思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反思摘要:当今的时代发展迅速,经济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和良好的发展趋势,而如今的旅游市场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更加重视。本文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中心,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相应分析,也提出了有关实践和创新的模式与思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高等旅游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初步发展并且一直发展到现在,而在如今社会当中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和趋势,进而形成了各个教育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共存和长足发展的格局与现象。旅游管理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的部分与环节,其在教学和教育的发展时间中,不仅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办学规模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扩大。但是,其还存在着矛盾和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探讨。 一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和实践能力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新建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有很多,对于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的变得越来越多。伴随着教学改革深化以及研究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对于旅游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随着加强。下面我们对此专业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另外,它还讲究经验性以及人才的适应性。旅游管理是目前新发展起来的具有应用性的一种专业,而高等旅游教育要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发展相符合,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更加关注。教师要增强传授给学生的具体理论知识,并通过其他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1]。对旅游型企业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里我们把这些要求和标准概括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如下。其一,主要包括专门知识、技能以及专项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和关联,是实现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前提;其二,可以概括为思考、判断、决策、获取信息以及学习新技术方面的能力;第三个层次的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如组织协调、交往合作、适应与转换以及自我方面的批评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等。 二探索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现实状况 (一)存在于实践环节建设中的滞后问题 当下社会,很多的高等院校中的旅游管理教育是把学历教育当作第一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是把完整的学科体系当作基础,以此对课程进行一定开发,对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更加关注和注重。不过,如今现有的传统学科体系自身存在理论知识多、实践知识少、基础知识多和相应的应用性知识少的问题和状况。 (二)关于实践教学体系本身欠缺科学性的分析 旅游业自身要求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校方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类型进行相应的划分和区别,大体分为四个方面:公共基础课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战综合训练。按照层次可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动手能力和操作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二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心智技能的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4)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3102223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 学分数 2 学时数 32 第一部分总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内容涉及物流管理方案的制定、组织、运行和改善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物流管理指的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课程在介绍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及其作用,物流系统、物流战略等内容的基础上,讲述物流客户服务、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组织与绩效控制、物流管理发展趋势等专题内容。其教学目的是: (1)熟悉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2)把握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3)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内容与专题内容; (4)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企业经营管理、统计学基础 后续课程:物流管理、企业经营模拟、ERP理论与实务、沙盘实务等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理论(60%)实践40%

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陈俊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与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佺举主编,物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李东贤,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李剑主编,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施丽华、刘娜,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6.(美)道格拉斯·兰伯特.张文杰等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美)约翰·科伊尔等著.陈志杰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美)罗纳德·H·巴罗等著.王晓东等译,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的规划、组织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10.翁心刚主编,物流管理基础,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四、大纲执行说明 1.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文件,所列内容只是基本内容,只表明教学的范围及深度,具体教学安排应按具体教学计划执行。 2.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顺序上作部分调整。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从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设计、优化物流管理体系的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能综合掌握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具有在物流系统的应用、管理、维护、开发,在现代物流管理服务中拥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能不断学习、胜任参与现代物流设施的规划、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物流企业的组建、现代物流发展的决策等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同时考虑到现代企业竞争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授知识,但不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而是针对要传授的知识,首先提出一个来自于实际物流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交互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地解决该问题,在该过程中讲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故在教学过程中企业现场观摩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并加大从知识性教学为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行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5.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证、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应用英语(成人专科)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及相关行业英语知识的技能,适应外贸、外事、旅游、教学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通过培养,本专业学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思想素质: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 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文化素质和技能: 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并能掌握英语语 言、文学与翻译的基础理论;有较强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具有比较全面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人情等方面的 国情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3.具有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及实 际工作能力,并具备相关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4.具有运用计算机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基本能力,并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英汉两 种文字处理的能力。 身心素质: 1.具备健康的体魄及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三、学制及学习形式 学制:2.5年 学习形式:函授、业余

四、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选读、科技英语、文秘英语、外贸函电 五、旅游管理专业成人专科函授教学计划进度表 1、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计划学时数所占比例(%) 公共基础课144 9.4% 专业基础课786 51.2% 专业课400 26% 专业选修课144 9.4% 毕业设计62 4% 其中实践课程 总计1536 100% 2、专业学时(函授面授)数计划分配表 学期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 毕业设计 总计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金融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院校财经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是我院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将抽象的金融知识与表象化的经济问题结合、深奥的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能用相关的理论解读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金融现象,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简单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而站在高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微观金融活动,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根据调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很不相称,现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过一些探索,并为旅游行业输送了一批批质量较高的毕业生,但这离用人单位所提出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湖南女子大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一、改革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转变。但根据调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很不相称。根据湖南女子大学近几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1)要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2)要求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3)熟悉导游服务和酒店服务的技能技巧,适岗应岗能力强;(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1按岗位群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其中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导游服务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饭店服务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力、英语会话和翻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课程的设置,应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设置的做法,以培养基本素质和上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通过删、组、增、选,对原设35门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对培养基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英文名称Electro nic Commerce Logistics Man ageme nt 课程代码141102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0 学分 3 所属学科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制(修) 订时间 2009.6 先修课程无 大纲执笔人召B贵平大纲审批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掌握现代物流的管理方法。本课程结合各种应用的案例和成熟的TPL产品,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TPL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为将来参与企业物流运作 和管理做准备。 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而编制。 [知识目标] 1. 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3. 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4. 掌握客户服务管理的方法与相关知识 5. 掌握运输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6. 掌握仓储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课程的教学目标

7. 掌握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基础知识 8. 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方法与内容 9.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绩效评估 10.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1.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本量利分析方法 12. 掌握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基础知识完成物流流程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2.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存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存储与配送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运输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运输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4.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包装、装卸搬运和流 通加工优化设计的能力 5.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知识向用户推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 6.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知识完成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7.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信息系统优化设计的能力 8.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成本知识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本量利分析和预算管 理的能力 9.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完成现代企业优化物流运作模式的能力 10. 通过实践操作,具备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严谨的学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求学态度 3. 进一步懂得懂法守法和互助合作职业素养的意义 4. 理解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相同或相近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 5 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 年,学籍8 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 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 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所服务的主要行业、职业领域为旅游行业的宾馆、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 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

2、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旅行社导游;旅行社职能部门的初中级管理人员;星级饭店 的初中级管理员;旅游景区、度假区的初中级管理员;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旅游行政管理部 门及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预订专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精通导游业导游管理知识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员导游服务历史知识及较务,具有必备的地理、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 签证专具有良好的人际强的文案写作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科普知识,

1 员关系和较强的交际能力。熟悉了解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一导

游员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旅游顾收集旅游信熟悉旅行社产品的构成、类型,熟悉理论,熟悉本专业领域内有关问程序、标息旅行社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外联工准,熟悉市场调研方法,销售旅行社掌握实地考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酒作人员察技能;熟悉电脑、产品传真等设施设备 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具有带团经历或跟团实管理客户关的使用方法;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践经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系会展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识。预订专旅游服务采能力要求:具备旅游管理员购具有丰富的带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掌握旅签证专业务调度传真等设施团实践经验;熟悉电脑、游业与饭店、导游服务、旅行社员具有带团经历或跟设备的使用方法;经营管理、景区管理的基本知识、计调员历史团实践经历;具有必备的地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具有良知识及较强的文案写作能力;动手能力;掌握计算机和专业英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交际能力。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工作中加以运用。景区讲景区讲解服务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思熟悉景区的情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解员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精况及产品的构成、类型及其特点;景区业务调度树立旅游从业人员应有的基本观景区计通讲解业务,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

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 2012级高职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熟悉我国旅游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旅行社、高级饭店、管理公司,以及旅游管理实务和研究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旅游管理业务,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科技、人文社会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找、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用外语会话、写作的初步能力。 (三)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修养;基本的政治素质及一定的社交能力;较强的法律法规观念及政策水平;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健全人格。 (四)技能要求(资格证书要求)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要拿到“四证”: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即外语二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职业资格证、大学专科毕业证。 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六、主要课程设置说明 (一)职业基础课 1.旅游学概论 主要内容:旅游学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旅游发展规划问题、旅游业的市场营销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旅游业管理体制及旅游业行业管理问题等。 2.管理学原理 主要内容: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五项职能予以阐述,结合现今企业的经典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中,渗透管理学的基本思想。 3.经济学原理 主要内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案例向说明如何把这些原理和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4.旅游心理学 主要内容: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者的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等内容。 5.旅游服务礼仪 主要内容:服务人员仪容仪表礼仪、服务人员的仪姿礼仪、服务人员的交流礼仪、饭店服务礼仪、导游服务礼仪、中国主要客源国礼仪、国内部分民族和港澳台礼仪、涉外服务礼仪规范、宗教礼仪等。 (二)职业技术课 6.旅游经济学 主要内容: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产业、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价格、旅游消费、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效益、旅游投资等内容。 7.旅游文化学 主要内容:旅游企业文化构建、旅游产品文化开发、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消费文化引导等四个部分。 8.旅游地理学 主要内容:旅游地理学发展概论、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旅游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及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9.旅游市场营销学 主要内容:从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旅游市场营销中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营销战略等基本原理;阐述了旅游市场营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国际金融》课程性质 《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是我院本科、大专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而且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 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求 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客观介绍国际金融界的主流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剖析国际金融的热点问题,及时反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变化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外债和国际储备管理的影响。 2、结合国内、国际上发生的有关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汇率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失衡现象、经济失衡导致货币失衡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解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等重大金融问题的现状,应用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剖析国内、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原因,引导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国内发生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是我系各位教师讲解国际金融课程的指导性纲领。通过本大纲明确规定各位教师讲授国际金融的内容及重点,要求各位教师必须完成该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各位教师在遵循本大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班级及专业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给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客源市场格局的改变、游客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以及贵州省文化旅游建设等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人才培养再次成为热点问题。通过对已就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旅游企业员工发放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现实期望,并针对这些现实期待,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求能对贵州省高校培养旅游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实期待 目前贵州在推进旅游强省的伟大战略,全省旅游企业度对本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特别那些高素质、具备相当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有用武之地。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呢?高校又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呢? 一、贵州旅游企业岗位人才匹配现状 1.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结构。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往往要求年富力强的人员从业,年轻员工在其单位所占的比例最大,使得大部分人认为从事旅游就得有“青春”资本,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旅游饭店服务人员、导游;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在招收行政管理人员时候比较看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如景区管理人员、旅行社高管等。此外,旅游企业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特别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多,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还是初高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调研,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当中高中级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大致是10%-15%,基层服务人员所占的比例高达85%—90%。 2.旅游企业提供的岗位及薪酬。对旅游及相关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透视,新进员工一般是餐厅服务员、客房部服务员、市场营销、大厅服务员、导游员等,部分旅行社导游员还兼接待、票务、文员等基层岗位。除导游工资月基本工资300-500元外,其他基层人员的月工资水平贵州全省平均在200元左右,地区不同工资略有不同。 3.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据调查,大多数旅游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容貌等比较讲究。甚至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候将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女生身高1.60

物流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概论教学大纲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物流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一、开课对象 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 二、学时与学分 总课时48课时(课堂32学时,课内16学时),学时 三、先修课程 《管理学》、《电子商务》 四、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信息交换等的理念、方式和方法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被德鲁克描述为最后一块“经济的黑暗大陆”的现代物流业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之一。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已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 但是,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和一门新兴的学科,一方面由于其所涉及的产业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对物流人才培养还不完善和成熟,因此,目前国内物流人才匮乏与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极为不对称,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限制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扩大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物流人才是国内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而《物流管理概论》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处于专业系列课程的先导地位,学好《物流学概论》课程是学习其他物流类课程的基础。 它是研究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该课程的定位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物流管理类专业技能课程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课程中始终贯穿素质培养的理念,目的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我们都认识到了提高商业运作效率的必要性,但在有关整个组织中物料流动方面,却常常缺乏足够的知识。 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阐述各种物流理论学说,物流系统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技术的合理化和有机结合,以及企业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物流标准化、集装化程度,和介绍回收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等最新的物流理念。使学生在对相关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观点、战略和主要领域等方面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其他物流专业课程学科打下良好基础,更为了将来更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奠定夯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并获得术业专功的基本素养。 五、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是为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该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处于专业系列课程的先导地位。 物流学知识是物流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物流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企业现场教学、案例分析、企业调查实践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课堂与企业结合、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使学生基本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物流

旅游管理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旅游管理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 一、制定依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餐饮服务)职业鉴定标准。 3.江苏省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考试的考核办法。 考试内容及权重 三、考试标准 (一)综合面试(满分100分) 1.身高(满分10分) 考评标准与记分方法见附件一面试评分表身高部分。 2.体重(满分10分) 考评标准与记分方法见附件二面试评分表体重部分。 3.五官与形体(满分40分) 考评标准与记分方法见附件三面试评分表五官与形体部分。 4.仪表仪容与仪态(满分40分) 考评标准与记分方法见附件四面试评分表仪表仪容与仪态部分。(二)专业技能 1.中餐宴会摆台(满分200分)

按中级餐厅服务员技能鉴定标准考核评分,考核内容包括铺台布、骨碟定位、摆放餐具、口布折花、托盘斟酒、拉椅等。具体考核内容为:(1)铺台布从正确位置铺台布,做到一次定位,四角下垂均等。 (2)骨碟定位按正确方法进行10人位宴会台面的骨碟定位。 (3)拉椅从主宾位开始,顺时针拉椅定位。 (4)摆放餐具从主人位开始,依次摆放餐具。 (5)口布折花要求考生折杯花,品种动、植物各5种,突出主人位。 (6)托盘斟酒要求考生在托盘中托葡萄酒、白酒各一瓶,从主宾位开始,顺时针方向,按标准斟葡萄酒、白酒各5杯酒水。 中餐摆台时间为15分钟,在时间进行到13分钟时,评委提醒考生一次。时间到即停止操作,提前不加分,未完成全部操作的,按已完成的项目内容打分。 中餐摆台标准及评分细则见附件五。 中餐摆台示意图见附件五附图部分。 2.导游服务(满分200分) (1)考核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和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导游规范)提问。 (2)景点介绍部分以考生所在城市的景点为主。考生从下述备考景点中抽签确定一个景点进行讲解。各市备考景点如下: 南京考核景点: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总统府 苏州考核景点:虎丘、寒山寺、拙政园、狮子林 无锡考核景点:灵山胜境、寄畅园、太湖鼋头渚风景区、蠡园 常州考核景点:中华恐龙园、天宁寺、茅山、天目湖 镇江考核景点: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 扬州考核景点:瘦西湖、大明寺景区、个园、扬州八怪纪念馆 南通考核景点:狼山、军山、濠河、南通博物苑 连云港考核景点:花果山、孔望山、东西连岛、渔湾景区 徐州考核景点:徐州博物馆、楚王陵、龟山汉墓、云龙风景区 淮安考核景点: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明祖陵、清晏园 盐城考核景点: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四军纪念馆、息心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