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一、项目名称近海有害赤潮应急处置与快速检测关键技术

一、项目名称:近海有害赤潮应急处置与快速检测关键技术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1)责任专家:张偲,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院士/研究员,海洋科学有害赤潮是一种全球性海洋生态灾害,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理方法,有 关赤潮的防治成为世界性技术难题。该项目发明出高效治理有害赤潮的改性粘 土材料以及专用设备;发明了赤潮生物分子探针检测技术,实现了对赤潮生物 快速、灵敏的检测分析,取得了有害赤潮防控领域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在我 国近海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整体技术经达到了该领 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本人认为该项发明成果已经达到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相关授 奖条件,愿意作为责任专家,推荐该项目申报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2)提名专家:秦大河,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院士/研究员,自然地理学 有害赤潮是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不仅影响近海生态环境,甚至威胁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项目成员长期从事有害赤潮防控方面研究,发明了高效治理有害赤潮的改性粘土材料,发明了服务于现场治理的赤潮快速检测技术,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迄今,该技术已在我国沿海从南至北20多个水域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鉴于该团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和技术应用效果,本人郑重推荐该项目申报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3)提名专家:包振民,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教授,水产养殖学随着沿海人类活动的加强,有害赤潮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生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性的赤潮灾害,一直是国内外该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该研究团队针对这一国际难题,自主研发了改性粘土应急处置技术和赤潮快速检测方法,取得了海洋环境保护领域上的重大突破,满足了国内外的迫切需求。本人认为该技术发明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符合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相关授奖条件,特提名该成果申报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微藻光反应器研究进展

微藻光反应器研究进展 摘要:藻类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类人类所必需的物质,而且还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高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它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它除了作为食品外,还是生产药品、生化试剂、精细化工产品、燃料以及其它材料的一种重要原料。随着全球性资源短缺压力的日益增加,开发和利用海洋藻类将是长远解决人类食品资源和能源的重要途径。 随着人类对微藻认识的不断加深,开发和研制新型高效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在微藻的高密度培养方面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微藻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介绍微藻光反应器的种类、特点以及研究进展。 Abstract: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from microalgae requires efficient photobioreactors in order to meet the tight constraint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profitability. Current cultivation systems are designed for high-value products rather than for mass production of cheap energy carriers. Future bioreactors will imply innovative solutions in terms of energy efficiency, light and gas transfer or attainable biomass concentration to lower the energy demand and cut down production costs. Microalgae photo-bioreactors is the key technology for realizing high-density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of microalgae.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major types,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s of photobioreactor applied in microalgae culture recently. 关键词:微藻光反应器研究进展 一、微藻的生物特点 微藻是一类光能自养型单细胞生物,它能有效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合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是地球有机资源的初级生产力。迄今已知的藻类约有3万余种,其中微藻约占70%?。从1987年至今,新发现的具有开发价值的药用海洋天然产物已达434种。微藻具备如下特点:(1)具有叶绿体等光合器官,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将睡、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转化为有机化合物。(2)以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细胞生长周期较短,易于大规模培养。(3)可以用海水、咸水或半咸水培养,是淡水紧缺、土地贫瘠地区获得有效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4)富含各种物质,是人类未来食品及油料的重要来源。(5)因独特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合成许多结构和生理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经过一定的诱导手段,利用微藻可以高浓度合成这些具有商业化价值的化合物。 可以通过微藻培养来生产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生物肥料、化妆品及其他天然产品。另外,近年来利用藻类为宿主的基因产物的生产也日益受到关注。随着人类对微藻的认识不断加深,开发和研制新型高效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在微藻的高密度培养方面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微藻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微藻为光合自养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如何提高微藻细胞对光能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是微藻高密度培养的关键问题.微藻细胞对光的利用效率受到入

夜光藻在我国近岸海域分布及影响

夜光藻在我国近岸海域分布及影响 海洋101 陈家莹 101005 摘要:夜光藻是我国沿岸低盐海域浮游生物种群的主要组成者之一,由夜光藻大量繁殖引起的赤潮是中国沿岸的常发性赤潮,约占我国常发赤潮的50%。夜光藻在中国整个近海可以大量采到,而在河口附近水域的数量更多。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也是我国沿海引起赤潮最普遍的原因种。夜光藻曾在南海、长江口外海域多次引发赤潮。本文主要介绍夜光藻主要分布及形成的赤潮影响 关键词:夜光藻南海长江口赤潮 引言: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隶属甲藻门(Pyrrophy-ta),横裂甲藻纲,环沟藻目,夜光藻科。其个体大小范围为340~2200μm,具有营养繁殖和两性繁殖两种生活史。夜光藻赤潮在我国的许多近岸海域比较普遍,持续时间不等,有的一两天就消失,有的则可持续长达20多天。许多学者曾经对发生于我国沿海的夜光藻赤潮进行过相关的报道和分析。而夜光藻的繁殖与环境变量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对于通过一般监测手段得到的环境变量的变化数据,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关于赤潮的有用信息,探索赤潮发生规律。 一、夜光藻的形态特征 夜光藻藻体近于圆球形,游泳生活。细胞直径为150-2000μm。细胞壁透明,由两层胶状物质组成,表面有许多微孔。口腔位于细胞前端,上面有一条长的触手,触手基部有一条短小的鞭毛,靠近触手的齿状突出横沟退化的痕迹,纵沟在细胞的腹面中央。细胞背面有一杆状器,使细胞作前后游动。细胞内原生质淡红色,细胞核小球形,由中央原生质包围。细胞质内有大量液泡和发光颗粒。当虫体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发出闪光。 二、夜光藻的繁殖特性 夜光藻的营养细胞均可进行二分裂和核分裂。二分裂进行时体内有很丰富的食物泡,分裂平均历时约6~7 h。1991-1992年对青岛湾夜光藻种群的生态调查中发现,在3月下旬,调查海区发现有较大数量的二分裂个体,随后夜光藻的种

烟台四十里湾一次血红哈卡藻赤潮过程的分析

第27卷第4期2009年10月 海洋科学进展 AD VA N CES IN M A RIN E SCIEN CE V o l.27N o.4 O ctober,2009烟台四十里湾一次血红哈卡藻 赤潮过程的分析* 喻龙1,郝彦菊2,3 (1.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山东烟台,264003; 2.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根据2007年8月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血红哈卡藻(A k as hiw o s anguinea)赤潮的监测数据,对赤潮发生时及发生前、后的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月份的持续降雨使大量的营养盐从陆源输入,使该海区海水呈极度富营养化状态,引起赤潮的爆发。赤潮发生前及赤潮消退之后,该海区营养盐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四十里湾;赤潮;营养盐;血红哈卡藻;海洋原甲藻 中图分类号:Q178.53;P73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47(2009)04-0516-07 赤潮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1]。近年来,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近岸海水污染程度也呈逐渐加剧之态,如赤潮频发[2-4]。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是主要海水增养殖场所,最近十几年频发赤潮,并且近年来赤潮爆发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仅2004)2007年就发生7次赤潮,给烟台市的水产养殖业、滨海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5-8]。2007年8月26日至9月7日,四十里湾逛荡河口至养马岛沿岸海域发生红褐色赤潮,最大面积达8.76km2。经鉴定,赤潮原因种主要是血红哈卡藻(Ak ashiw o sanguinea),伴随有相对数量较少的海洋原甲藻(Pr or o-centr um micans)。本文通过对此次赤潮爆发时及赤潮发生前、后的4次现场水文气象、化学、生物等的调查和监测,对赤潮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图1四十里湾赤潮监测站位 F ig.1St at ions for red tide surv ey in Sishili Ba y *收稿日期:2008-09-03 资助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 ES E-2007-05) 作者简介:喻龙(1974-),男,江西南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面的工作.E-mail:yulon g589@so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5868635.html, (高峻编辑)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课题组成员:郑钰、吴芳芳 孙映青、黄勤伟指导老师:林宗进

引 赤潮——生物性自然灾害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细胞浮游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急剧增殖或聚集引起的生态异常现象。 浮游植物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海洋生物的饵料基础。因此,浮游植物的数量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生物资源的盛衰。在适宜的光、温、营养盐的条件下将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然而,当某些条件,如营养盐特别丰富,只适于某些浮游植物生长时,则将可能导致该种植物迅猛发展并抑制其他种类的生长,形成所谓“赤潮”。” 赤潮发生时每毫升海水中会有成百上千个赤潮藻类细胞。这些微小的有色藻类大量生长以至使海水变成红色、棕色、甚至绿色、黄色。但是, 还有许多有毒的水华并不使海水变色,它也称为赤潮。反过来, 改变海水颜色的并不一定是赤潮,无毒无害的藻类积累也可能 改变海水的颜色。此外,还有一些浮游植物既不改变海水的颜 色也不产生毒素,但却以其它的方式杀害海洋动物。因此,许 多不同的现象都被归为赤潮。 影响概述 赤潮,在我国80年代后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不少地区都受过赤潮灾害之苦。尤其是有毒赤潮发生时常伴有鱼贝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同时这些大面积的赤潮也使对虾养殖遭受了灭顶之灾。赤潮灾害使虾农尝到了赤潮灾害的切肤之痛,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是海湾或近海人工养殖的巨大威胁。此外造成的损失还有:零售业、餐饮旅馆及旅游业的经济损失,中毒生病的医疗费及工资损失,水质与海鲜品质检测的费用,公共告示、宣传费用,由恐惧担忧造成的后果等等。可见赤潮带来的灾害几乎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成因概述 产生赤潮的原因很多,除了赤潮生物本身快速的繁殖能力以及结构性质外,还需要适当的外部条件: (1)水体中有丰富的营养因子,包括溶解氮化合物,溶解磷化合物,溶解硅酸盐,溶解铁盐、锰盐及其它几种微量金属盐,溶解维生素类及其它增殖促进有机物;

赤潮及其灾害

赤潮灾害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赤潮?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关于赤潮的记载,《聊斋志异·江中》则描述了水面发光的奇景:“众坐舟中,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则火顿灭。”目前,赤潮的科学定义通常指的是海洋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图1各种引发赤潮的生物 二、赤潮的颜色 赤潮(red tide)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会使水体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中缢虫、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或砖红色;真甲藻、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呈绿色;短裸甲藻形成的赤潮呈黄色;某些硅藻形成棕色赤潮。另有某些赤潮生物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变色,但它们可使鱼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含有赤潮生物毒素,也归为赤潮。

a)1999年辽东湾夜光虫赤潮b)2002年浙江虾峙门外海域赤潮 c)2006年6月11日平潭海域赤潮 图2 各种颜色的赤潮 三、赤潮的成因 赤潮的发生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光照、风力等天气因素,海水温度、盐度、流速、流向等水文因素,营养盐、微量元素及赤潮生物自身等生物化学因素都必须考虑进来。 同时,我们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造成近年来赤潮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过度的污水排放及水产养殖过程中剩余在水体中的饲料都是海水营养盐浓度飙升的根源。

图3 影响赤潮发生的各种自然因素 我国是一个赤潮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几年来,赤潮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1933~1989年,我国海域(不包括台湾省)有记录的赤潮达40余次。90年代以后,发生频率显著提高,仅2001~2007年年均发生次数就达到90次;造成的灾害也日趋严重,其中2001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之巨。下表是本世纪中国海赤潮发生的概况。 2001-2007年中国海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 三、赤潮的危害

高中地理 赤潮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赤潮知识点总结 赤潮 又名红潮(不全是红色),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尤其以夏季为盛。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③静风;④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危害: (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造成破坏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食用海产品) 预防: (1)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2)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 (3)改善水质和底质生活环境。 (4)减缓海水养殖业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治理: ①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喷洒絮凝剂,使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 ②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把赤潮生物分离。 ③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域隔离起来,避免扩散。 注:重点把握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预防是关键。 典例分析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③城市近岸海域 ②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3:A、D、D; 解析: 1.由题干知赤潮易发生在20-30C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在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故A正确。 2.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养盐类,谊赤潮生物的繁殖。D正确。 3.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水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正确。 规范演练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赤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赤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赤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尽管其他因子都适宜,也不会发生赤潮,在正常的理化环境条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些鞭毛虫类(或者假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某些赤潮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赤潮.大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赤潮的历史记载 赤潮是一种灾害性的水色异常现象。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7:17-21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耶和华这样说,我要用我手里的杖击打河中的水,水就变作血,因此,你必知道我是耶和华。 河里的鱼必死,河也要腥臭,埃及人就要厌恶吃这河里的水。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对亚伦说,把你的杖伸在埃及所有的水以上,就是在他们的江,河,池,塘以上,叫水都变作血。在埃及遍地,无论在木器中,石器中,都必有血。 摩西,亚伦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亚伦在法老和臣仆眼前举杖击打河里的水,河里的水都变作血了。 河里的鱼死了,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吃这河里的水,

埃及遍地都有了血。 赤潮发生时,海水变得黏黏的,还会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

条斑紫菜提取物对4种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10.3724/SP.J.1231.2010.06705 收稿日期:2009-11-14修回日期:2010-01-25 资助项目: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KQ08001);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8HS017);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1) 通讯作者:阎斌伦,E-mail:yanbinlun@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5868635.html, 条斑紫菜提取物对4种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孙颖颖1,刘筱潇1,阎斌伦1*,王长海2,3 (1.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 2.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3.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研究条斑紫菜水溶性抽提液对前沟藻、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等4种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浸泡条斑紫菜干粉,经抑藻圈方法检测条斑紫菜水溶性抽提液的抑藻活性。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和细胞体积,观察藻细胞形态,分析藻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抑藻活性最大的提取物对前沟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分析,并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液液分离法对此提取物做了进一步分离。结果表明,当条斑紫菜水溶性抽提液浓度超过16g/L时能显著抑制4种赤潮微藻的生长,尤其是对前沟藻和米氏凯伦藻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5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提取物对4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显著且具有浓度效应,在16g/L时,此提取物对前沟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0.5%、79.9%、67.1%和65.1%。同时,致使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等3种赤潮微藻体积变小,运动能力下降,藻细胞出现空洞、细胞破碎和色素减褪等现象;4种赤潮微藻细胞内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显著减低。通过液液分离法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种提取物。其中,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条斑紫菜;赤潮微藻;生长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Q949.2;X55文献标识码:A 海藻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与赤潮微藻进行营养竞争[1],防止赤潮生物的爆发性增殖。同时,它们还能向环境中分泌抑藻物质,抑制赤潮微藻的生长[2-4]。例如,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抑制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5]、孔石莼(Ulva pertusa)抑制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um tamarense)[6]、鼠尾藻(Surgassum thunbergii)、缘管条斑紫菜(Enteromorpha linza)和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抑制赤潮异弯藻[7-8]等。随着海藻抑制微藻研究的逐渐深入,某些海藻的抑藻物质已见诸于相关报道。从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中分离出的聚酚能抑制陆兹单鞭金藻(Monochrysis lutheri)的生长[9];从Ralfsia spongiocarpa中分离出的鞣酸对Porphyrodiscus simulans和Rhodophysema elegans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0];Plocamium hamatum产生的单萜[11]、川蔓(Ruppia maritimea)产生的二萜[12]以及从小珊瑚藻中分离出的溴仿[13]同样能够抑制某些微藻的生长。从孔石莼体内也分离鉴定出能抑制赤潮异弯藻的9,12,15-十八碳三烯酸、6,9,12,15-十八碳四烯酸和5Z,8Z,11Z,14Z-二十碳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14]。 目前,世界各地海岸普遍存在赤潮现象,对

1藻类学 整理

藻类学 1.绪论 1.藻类学的概念是什么? 2.藻类是什么?如何定义的? 3.藻类的起源是什么? 4.藻类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上处于什么位置? 3.藻类可以分为几大类? g藻类学家根据细胞学和形态学特点, 将现已发现的约3 万种藻类分成11个门, 分别称作蓝藻门、红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黄藻门、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 4.藻类主要生长在哪里? 5.藻类的细胞结构是怎么样的? 6.藻类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7.藻类的生殖方式有哪些? 7.什么是有毒藻类? 8.藻类有什么经济价值? 9.藻类有什么生态利用价值? 10.藻类有什么药用价值?有什么医学效果? 11.藻类有什么生理学意义? 12.藻类研究进展如何?研究前景如何? 13.目前,有哪些新技术应用于藻类的研究? 我国藻类的研究进行得怎么样? 什么叫赤潮? 引起赤潮的藻类有哪几种? g在这些藻类中, 大约330种能引发赤潮, 其中我国海域发现有127种, 目前已确认为30种在我国沿海各地引起过赤潮, 其中频率最高的是夜光藻、中助骨条藻和囊毛藻种类。 引起赤潮的藻类分为两大类,其作用机制分别是什么? 通过研究, 人们发现能形成赤潮的藻类分成两类, 一类不能产生毒素, 而是通过异常增殖或者聚集而导致海面出现赤潮现象的藻类。由这类藻类引起的赤潮的主要危害是水体严重缺氧导致鱼虾贝类难似生存, 引起海洋食物链局部中断。另一类是能分泌毒素的藻类, 这些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和下痢性贝毒等三大类, 其中的一部分能直接杀死鱼虾贝类, 另外一些能通过食物链引起人体患病、腹泻或中毒死亡。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赤潮损害中毒事件大都是由这类藻类引起。 有毒藻类可分为哪几类?其毒害机理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g在赤潮发生的整个过程中, 其主要控制因素是什么? 如何监测、监视和预测、预报赤潮的发生?

赤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赤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的出现不适无缘无故的。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赤潮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赤潮是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甲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 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频繁发生。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属(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为害甚大〕。一般以为是由于水

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成因尚没有定论,科学家们认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便形成赤潮。 赤潮的危害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

课题组成员:钰、吴芳芳 映青、黄勤伟指导老师:林宗进

引 赤潮——生物性自然灾害 赤潮是发生于近海的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是某些浮游生物尤其是单细胞浮游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急剧增殖或聚集引起的生态异常现象。 浮游植物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海洋生物的饵料基础。因此,浮游植物的数量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生物资源的盛衰。在适宜的光、温、营养盐的条件下将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然而,当某些条件,如营养盐特别丰富,只适于某些浮游植物生长时,则将可能导致该种植物迅猛发展并抑制其他种类的生长,形成所谓“赤潮”。” 赤潮发生时每毫升海水中会有成百上千个赤潮藻类细胞。这些微小的有色藻类大量生长以至使海水变成红色、棕色、甚至绿色、黄色。但是, 还有许多有毒的水华并不使海水变色,它也称为赤潮。反过来, 改变海水颜色的并不一定是赤潮,无毒无害的藻类积累也可能 改变海水的颜色。此外,还有一些浮游植物既不改变海水的颜 色也不产生毒素,但却以其它的方式杀害海洋动物。因此,许 多不同的现象都被归为赤潮。 影响概述 赤潮,在我国80年代后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不少地区都受过赤潮灾害之苦。尤其是有毒赤潮发生时常伴有鱼贝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同时这些大面积的赤潮也使对虾养殖遭受了灭顶之灾。赤潮灾害使虾农尝到了赤潮灾害的切肤之痛,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是海湾或近海人工养殖的巨大威胁。此外造成的损失还有:零售业、餐饮旅馆及旅游业的经济损失,中毒生病的医疗费及工资损失,水质与海鲜品质检测的费用,公共告示、宣传费用,由恐惧担忧造成的后果等等。可见赤潮带来的灾害几乎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成因概述 产生赤潮的原因很多,除了赤潮生物本身快速的繁殖能力以及结构性质外,还需要适当的外部条件: (1)水体中有丰富的营养因子,包括溶解氮化合物,溶解磷化合物,溶解硅酸盐,溶解铁盐、锰盐及其它几种微量金属盐,溶解维生素类及其它增殖促进有机物;

赤潮与水华

赤潮与水华漫谈 香涛 (省扬中高级中学扬中 221200) 1998年3月下旬沿海海域和珠江口一带海域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海水泛红色、棕色或绿色,腥臭难闻,海水中的鱼、虾等动物大量死亡,当地沿海各大养殖场损失惨重。据《经济日报》1998年5月3日报到,此次事件,渔民损失近1亿港币,养殖的珍贵鱼类死亡超过300吨,经济损失超过4000万元……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怎样发生的?有没有防治的办法? 一、赤潮和水华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赤潮,赤潮实际上主要是海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在湖泊、水库、海、河口等地区的水体,因水流缓慢,停留时间长,既适宜于植物营养元素(主要是氮、磷等元素)的积聚,又适于水生植物的繁殖,当水中这些植物营养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水体过分肥沃,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就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如果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等消耗浮游生物的速度赶不上藻类的繁殖速度,水中的藻类就会越积越多,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出红色、棕色或绿色等,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洋上就称为赤潮,发生在江河、湖泊中就称为水华。 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体污染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产生水体富营养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藻类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25~30种元素,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碳、氮、磷等元素,碳在自然中存在量多而且易得,而水中氮、磷的含量却较少,因此氮、磷通常是水生植物生长、繁殖的制约因素。而水体污染通常是引起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 (1)工业废水污染。这些工业废水中的氮、磷含量相当高。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 魏祥振 (大连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国大连 116023) 摘要:综述了我国近十年赤潮的发生概况,赤潮的时空分布状况及赤潮带来的经济损失状况。并展望了接下来赤潮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近十年发生概况时空分布损失 1.赤潮概述 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局部海区浮游生物异常繁殖,集中死亡,使海水恶化的一种海洋现象。 1.1赤潮引发生物 目前已知能够引发赤潮的生物除红色中缢虫为微型浮游动物以外,其余全是浮游植物,全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超过330种,其中80余种为有毒种。 我国海域辽阔,物种丰富,通过对我国近海赤潮生物调查资料及有关文献统计:分布于我国近海的赤潮生物有148种,其中有43种引发过赤潮,其中甲藻(20个属,70个种)和硅藻(22个属,65个种)居多。在我国引发过赤潮的43个种中,链状亚历山大藻、多环旋沟藻、链状裸甲藻等28种引发种为有毒种。图1-1为赤潮原因种统计分布图[1]。 图1-1赤潮原因种统计分布图 1.2赤潮灾害成因 1.2.1 赤潮产生的原因 近海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差,河流入海口,营养盐丰富,加上水温、海流、潮汐、气压、水温等自然条件影响,致使近海水体环境较为适合赤潮生物异常繁殖。 目前日益剧烈的工业生产活动及不科学渔业养殖活动,导致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形成了适宜的藻类异常繁殖的水体环境,进而致使近年赤潮发生异常频繁。 1.2.2 赤潮的危害 赤潮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海洋渔业的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及死亡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其次,对海洋生态破坏较为严重,赤潮生物死亡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最后,某些赤潮生物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在鱼虾贝类中富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到人类。

赤潮的基本知识

【赤潮的基本知识】 伴随着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现象。本来是渔业方面的用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水面发生变色的情况甚多,厄水(海水变绿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变赤色)、青潮(海水变蓝色)及淡水中的水华,都是同样性质的现象。构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鞭毛虫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近年,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频繁发生。赤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属(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为害甚大〕。一般以为是由于水不流动、富营养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温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赤潮与历史记载】 赤潮是一种灾害性的水色异常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 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赤潮发生时,海水变的黏黏的,还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 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 【赤潮的典型特征】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

灵菌红素对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0(4):477~482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灵菌红素对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研究 刘伯雅1,魏东芝1,鲁思然3,周文瑜1,沈亚领1*,徐韧2,王金辉2(1.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2.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137;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研究了沙雷氏菌的天然产物灵菌红素对引起海洋赤潮和淡水水华的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和光解性质.结果表明,5.0μg/mL灵菌红素能够在24h内将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水华鱼腥藻和微小平列藻培养液中的藻类全部杀死,除藻活性高达100%.5.0μg/mL灵菌红素在30000lx光强下36h完全分解,不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关键词:灵菌红素;除藻;赤潮;水华;光解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0)04-0477-06 Algicidal activity of prodigiosin against harmful algae. LIU Bo-ya1, WEI Dong-zhi1, LU Si-ran3, ZHOU Wen-yu1, SHEN Ya-ling1*, XU Ren2, WANG Jin-hui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reactor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2.East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200137, China;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0,30(4):477~482 Abstract:Prodigiosin (PG), a secondary metabolite (red pigment) produced by Serratia marcescens and other bacteria, possesses a lot of bioactivity. However, its algicidal effect was not researched in detail. The algicidal activity of prodigiosin against harmful algae, causing red tide and fresh water bloom, and its light de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The algicidal concentration of prodigiosin for completely killing harmful algae in 24 hours including Nitzschia closterium, Skeletonema costatum, Anabena flosaquae and Merismopedia spp. were 5.0 μg/mL. When 5.0 μg/mL prodigiosin was exposed under the light of 30000lx for 36 h, all prodigiosin was photodecomposed. The light sensistivity of prodigiosin will not bring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prodigiosin;algicidal effect;red tide;water blooms;photodecomposition 由于海洋、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 各种藻类大量繁殖导致赤潮和水华的暴发.黏土[1]、硫酸铜[2]、有机农药[3-4]、溶藻病毒[5]、溶藻细菌[6]、滤食性鱼类[7]、水生植物[8]以及植物化感作用[9]等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被应用于赤潮和水华的治理.但物理、化学方法均不可避免地将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生物方法总体上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开发一种见效快、用量少、对环境友好、储存和运输方便的除藻剂成为解决赤潮和水华问题的迫切需要. 灵菌红素(prodigiosin)是一类天然红色素家族的总称, 是由多种放线菌(Streptomyces)和细菌(Serratia, Pseudomonas)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10-11].韩国科学家在海边土壤里筛选到一株能生产灵菌红素的海洋细菌,并将其命名为Hahella chejuensis KCTC2396,该细菌生产的抗生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溶解酶活性,对海洋赤潮藻C. polykrikoides具有较好的除藻活性[12].日本科学家在海边筛选到一株能生产灵菌红素类似物PG-L-1的海洋细菌MS-02-063,通过实验发现, 该灵菌红素类似物对H. akashiwo、H. circularisquama、C. polykrikoides、Gyrodinium impudicum和Alexandrium tamarense具有一定的 收稿日期:2009-08-19 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7AA092004);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505) * 责任作者, 教授, ylshen@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5868635.html,

赤潮案例分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赤潮案例分析 院(系、部)名称:理化学院专业名称:应用化学学生姓名:李静亚学生学号:1011090308 指导教师:宋士涛 2012年 4 月18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2012年我国深圳南澳海面出现较大面积赤潮,深圳南澳海面现较大面积夜光藻赤潮:靠近岸边的海面已变成赤红色,受污染的海面约有一个足球场大。海面上漂浮着大量垃圾,海水也泛着阵阵恶臭。2012年4月10日,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到深圳东部海域南澳月亮湾进行水样化验,认定这里出现的较大面积红褐色物质是由一种名叫“夜光藻”的藻类大量繁殖所导致的赤潮。数天前在大梅沙西部也出现小范围赤潮。 1.赤潮的污染来源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人为因素引起的,但不一定是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主要有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有特殊物质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 1、B 12 、 铁、锰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引发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特别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而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海洋开发、水产业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 ?全球海运业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气候变暖导致赤潮发生。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