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_倪建法

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_倪建法

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_倪建法
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_倪建法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 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 迅猛发展。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07-02 Review of micro ec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ang Qinho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434020, China. 【Abstract】Probiotics can improve dysbacteriosis, maintain stable internal environment, inhibit the excessive breeding of harmful bacteria growth, prevent and treat various diseases caused by dysbacteriosis. Probiotic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 developing rapidly. 【Key words】Probiotics; Probiotic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随着微生态理论不断深入研究,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 modulator)发展非常迅速,70年代德国Volkor rusch在赫尔本建立 了微生态学研究所,并从事对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活菌作生态疗法的 研究与应用。日本、韩国微生态制剂发展较快,风靡日本纳豆食品也是种微生态 食品,90年代韩国韩美公司生产销售,加拿大Rosell研究所选育枯草杆菌R179 和屎肠球菌R026(妈咪爱)两种菌株应用于儿童消化疾病至今,我国最早使用微 生态制剂乳酶生来治疗肠道疾患。微生态制剂一问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主要原因是微生态制剂能改善微生态失调,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病 治病、无病保健的主要作用。 1.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根据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保 持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的生理性活 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目 前分成三大类型,即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通过改善宿主菌群生态平衡,达到提高宿主健康 水平及有益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肠杆菌、地衣芽胞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布 拉氏酵母菌等。根据菌株特性及种类,制成多联活菌制菌和单菌制剂。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原籍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 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 康的目的。这类物质最早发现的是双歧因子(bifidus factor)。如各种寡糖类物质(oligosaccharides)或称低聚糖。常见的有乳果糖(lactulose)、蔗糖低聚糖(oligosucrose)棉子低聚糖(oligofaffinose)、异麦芽低聚糖(oligomaltose)、 玉米低聚糖(cornoligossacharides)和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等。这些糖类既不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亦不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利用,只能为 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利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 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如近年应用较多乳果糖等制剂。 合生元(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存的制剂。此类制品是以益

最新耳鼻喉科手术分级(1)

耳鼻咽喉科一类手术 1、耳前瘘管摘除术 2、鼓膜穿刺/鼓膜切开/鼓膜置管术 3、外耳道良性肿瘤切除术 4、耳廓假性囊肿切开搔刮术 5、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 6、鼻中隔粘膜划痕术(鼻衄止血) 7、上颌窦穿刺术 8、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 9、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囊肿摘除术 10、间接喉镜下会厌小囊肿摘除术 11、腮裂脓肿切开排脓术 12、外耳道、鼻腔、口咽异物取出术 13、耳外伤或感染清创缝合术 14、鼻外伤清创缝合术 15、上鼻甲粘膜下部份切除术 16、鼻前庭囊肿摘除术 17、鼻中隔偏曲粘膜下纠正术 18、鼻内镜下鼻腔止血术 19、鼻腔粘连松解术

20、上颌窦根治术 21、间接喉镜下咽异物取出术 22、腺样体刮除术 23、腭扁桃体剥离术 24、腭扁桃体挤切术 精品文档25、咽后脓肿切开排脓术 26、茎突截短术 27、支撑喉镜检查术 28、气管切开术 29、食道镜检查+异物取出术二类手术 1、单纯乳突凿开术 2、鼓膜修补术 3、外鼻肿块切除术 4、萎缩性鼻炎相关手术 5、环杓关节复位术(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 6、环甲膜切开术 7、甲状舌骨囊肿/瘘切除术8、颈外动脉结扎术 9、乳突根治术 10、改良乳突根治术 11、鼻内镜下额窦、筛窦、蝶窦开放术12、鼻内镜下鼻腔良性肿瘤摘除术13、鼻侧切开术 14、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15、支撑喉镜下喉部手术 16、喉裂开术 17、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18、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9、腮腺浅叶切除术 20、颌下腺切除术三类手术1、外耳道成形术2、鼓室探查及鼓室成形术(Ⅱ、Ⅲ、Ⅳ、Ⅴ型)3、外耳、中耳畸形成形术4、面神经探查及减压术5、前庭神经切断术或迷路切除术6、面神经梳理术(含绞扎术)7、颞骨次全切除术8、上颌骨次全切除术9、额窦或筛窦囊肿切除术(鼻外进路)10、鼻中隔穿孔修补术11、颅颌面骨异常整形术12、外鼻、前鼻孔成形术13、鼻咽、口咽狭窄/闭锁成形术14、经硬腭或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5、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6、面中部掀翻术17、咽侧肿块摘除术(经颈侧或口咽)18、显微镜下喉部病变切除术(含激光术)19、喉外伤清创缝合术20、半喉(垂直、水平)切除术+成形术21、腮裂囊肿/瘘切除术22、甲状腺肿瘤切除术23、颈部巨大肿块切除术24、根治性或功能性颈廓清术 25、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 26、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肿瘤切除术 27、经颈侧切开食道异物取出术 28、食道周围脓肿或上纵隔脓肿切开引流 术 29、食道镜下食道狭窄扩张术 30、胸锁乳突肌带蒂皮瓣移植术 31、胸大肌、斜方肌带蒂皮瓣移植术 32、咽瘘修补术

脊索瘤的临床表现

脊索瘤的临床表现 作者:匿名来源:癌症救助网; 时间:2011-4-21 13:55:49 颅内脊索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平均可达3年以上。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约70%的病人有头痛,常呈弥漫性,可向后枕部或颈部扩散。 颅内脊索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平均可达3年以上。 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约70%的病人有头痛,常呈弥漫性,可向后枕部或颈部扩散。头痛性质呈持续性钝痛,一天中无明显变化。如有颅内压增高则势必加重,头痛原因考虑与肿瘤浸润颅底有关。如头痛位于枕颈部,头颈部活动可加重或诱发疼痛,常提示枕骨髁受肿瘤侵犯。展神经受损引起的复视亦多见(60%一90% )。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和长束损害也较常见。约一半患者可出现鼻塞、咽部异物感和吞咽不适,原因是由脊索瘤突人鼻咽部引起。 1 .根据脊索瘤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 l )斜坡型脊索瘤:主要表现为Ⅵ、Ⅷ脑神经损害的症状,同时可伴有对侧的长束损害。其中,双侧展神经损坏为其特征。如肿瘤向小脑脑桥角发展,可出现听力下降、眩晕、耳鸣等症状。因肿瘤常压迫第三脑室后部和导水管,使之向后上方移位,故斜坡型脊索瘤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脑积水,但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因肿瘤生长缓慢而不明显。斜坡型脊索瘤常突到鼻咽或浸润1个或多个鼻旁窦而在神经受累以前引起鼻咽症状,如此时察看鼻咽腔,约30%的患者可发现肿瘤。 ( 2 )鞍旁型:由于展神经在颅内行程较长,且展神经的近端常是肿瘤的好发部位,因此鞍旁型脊索瘤主要表现为以展神经(Ⅵ)受累为主的Ⅲ一Ⅵ对脑神经损害的症状。 ( 3 )鞍内型: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垂体功能紊乱。男性可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女性则表现为闭经。 2 .另外,ALMefty ( 1997 )等根据肿瘤的解剖部位以及手术人路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 1 )Ⅰ型:肿瘤局限于颅底单个解剖腔隙(如蝶窦、海绵窦、下斜坡、枕骨髁等),瘤体小,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此型易于全切除,预后较好。 ( 2 )Ⅱ型:瘤体较大,侵犯2个或2个以上颅底解剖腔隙,但通过一种颅底入路可切除肿瘤。临床上以此型最多见。 ( 3 ) Ⅲ型:肿瘤广泛浸润颅底多个解剖腔隙,需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颅底入路才能切除肿瘤。此型肿瘤手术难度大,疗效较差。

小金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虫国塞旦医药;塑生!!旦笙!鲞筮!!翅£!i塑陋丛鲤:塑!!!塑:!!!:堡:堕!:!兰 [17]GianniM,DentaliF,GrandiAM,eta1.ApicaIballooningsyn.[19]dromeorTako—Ttsubocardiomyopathy:asystematicreview.Eur HeartJ,2006,27(13):1523.1529. [18]ParodiG,Del?PaceS,CarrabbaN,eta1.Incidence,clinical[20]findings,andoutcomeofwomenwithleftventricular印icalbal- looningsyn2drome.AmJCardiol,2007,99(2):182—185. 小金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罗忠萍周玉霞?227? NefHM,MollmannH,KostinS,eta1.Tako—Tsubocardiomyopa- thy:intraindividualstructuralanalysisintheacutephaseandafter func—tionalrecovery.EurHeartJ,2007,108(1):11-13. PrasadA.Apiealballooningsyndrome:fillimportantdifferential diagnosis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irculation,2007,115 (5):56-59. 【摘要】目的介绍小金丸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全文期刊网,综述小金丸在临床上 的各类应用研究,主要是在甲状腺肿、良性前列腺增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聚合型痤疮,乳腺囊性增 生、慢性盆腔炎包块、结节性筋膜炎等疾病的应用。结论小金丸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肯定。 【关键词】小金丸;临床应用研究 小金丸由麝香、当归、草乌、乳香、没药、枫香脂等lO味中药制备而成,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的功效。本文通过查阅全文期刊网,对小金丸的各类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治疗甲状腺肿u1 将248例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金丸加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仅予甲状腺素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及结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甲状腺肿大及结节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甲状腺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西医认为,缺碘、存在致甲状腺肿物质、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因素均可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垂体分泌过多的TSH,刺激甲状腺组织。引起其代偿性增生与肥大后期,甲状腺组织出现不规则增生形成结节,表现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若超过甲状腺的代偿能力时还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西医多采用甲状腺素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但疗效较差且易复发。本病病因主要是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思郁屡,使气机郁滞、津液不布凝聚成痰,痰气郁结,壅于颈前,则成瘿病。痰气凝滞日,血行受阻,则形成瘀血,使瘿瘤肿大或有结节。故气、痰、瘀三者壅结于颈前是甲状腺肿大的主要病机。小金丸中的麝香辛温,具有开窍醒神、消肿止痛之功能;乳香、没药、地龙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当归养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碍邪。诸药合用则邪毒外出、坚结消散、气血畅行。本组结果显示,小金丸联合甲状腺素片更能有效地缓解甲状腺及结节的肿大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口1 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一组为小金丸组,年龄(664-7)岁;另一组为非那雄胺组.年龄(66±9)岁;2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有典型下尿路梗阻症状,其IPSS、QⅡla】【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血清PSA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小金丸组予小金丸1.2g每日2次,疗程6个月。非那雄胺组予非那雄胺5rag,1次/d,疗程为6个月。用药前小金丸组IPSS(20.10±1.8)分,用药后(13.1±1.O)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非那雄胺组用药前IPSS(19.6±2.1)分,用药后(13.2±2.2)分,与治疗前比较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作者单位:834000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0.01,但2组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小金丸是中医的经典方,所治诸症皆为痰气交阻、瘀m内郁。前列腺良性肿大属中医的“痰核”范围,故以小金丸治疗。结果显示小金丸组与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牛症均有效。小金丸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患者开始服用时,自觉头晕、恶心或胃区不适,几天后自行缓解,7例主诉性欲减退。所以小金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安全、有效的。 3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1 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各种癌痛等,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用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对于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无效者,改用小金丸治疗仍有60%的总有效率,表明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效果。小金丸方中马钱子、草乌为主要药物,药理研究证实,马钱子含总生物碱2%一5%,主要为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生马钱子碱毒性较大,经过炮制后番木鳖碱、马钱子碱转化成异士的宁、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等,其毒性远远低于前两者,且镇痛作用明显,仅稍弱于哌替啶,但作用时间长于其4倍。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能够抑制大鼠前列腺素E、5一羟色胺等致痛物质的释放,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草乌主要含有乌头碱,炮制后其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惑分解为毒性较小的甲酰单酯型生物碱,毒性仅为前者的1./5—1/500,再进一步水解为毒性更小的氨基醇类二萜生物碱,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4000~1/2000,其镇痛作用o-19me/kg,相当于吗啡12mg/kg。马钱子与草乌合用能明显增强止痛效果。乳香含有乳香酯酸,没药含有没药树酯及挥发油,五灵脂含有五灵脂酸,当归含有当归酮等,均具有镇静和止痛作用,古方中也作为活血化瘀止痛的要药。 4治疗聚合型痤疮H1 门诊确诊为聚合型痤疮的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22.4岁(16~60岁)。病程8个月一11年,平均3.6年,皮疹发生部位:面部14例,面部及胸背部9例,胸背部1例。24例在服用小金丸前,均采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未奏效。治疗方法:将小金丸研碎后口服,bid,每次1丸,病情重者每次2丸,连续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止其他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疗程为1—4个疗程。治愈13例(54.2%),好转7例(29.2%),未愈4例(16.7%)复发2例,出现炎性丘疹,经局部治疗而消退。聚合型痤疮的患者多为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介绍和比较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介绍 一、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氢原子核中的质子通过粒子加速器释放高能量射线的治疗。 二、重离子治疗 重离子,是指重于2号元素氦并被电离的粒子。所谓重离子就是比电子重的粒子。应用于放射线治疗的重离子通常是指碳素离子。 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将碳离子加速到光速的70%左右,再利用形成的碳离子束流进行照射。

三、粒子(质子、重离子)治疗的优势 a. X射线进入人体时在皮肤附近释放的能量最高,进入人体后则会逐步降低能量,所以到达肿瘤时就不一定是能量最高杀伤力最强的时刻,达不到充分的治疗效果;而且射线会在穿透肿瘤后继续释放能量,损害周围的正常组织。而粒子,可以进行调节,达到我们的期盼:在皮肤附近以及到达肿瘤之前抑制能量的释放,一旦到达肿瘤时便会瞬间释放大剂量的能量,经过肿瘤后又马上停止释放能量(布拉格峰,Bragg 峰)。简而言之,就是射线在体内的分布较传统射线更集中,更优质。减少毒副反应,减少第二原发肿瘤。 b. 重离子和质子有足够的放射剂量能到达体内更深部位的肿瘤。

四、粒子(质子、重离子)治疗的适应症 没有远处转移,(原则上)没有淋巴结转移,局限在某一部位的肿瘤,适合进行质子重离子治疗。黑色素瘤、骨和软组织肉瘤、脊索瘤、高危前列腺癌、胰腺癌和术后复发的直肠癌,重离子放疗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血液内的肿瘤、空腔脏器内如胃、肠等肿瘤以及乳腺肿瘤等不适合质子重离子治疗。

五、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的区别 重离子在生物学效应方面优于质子。因为重离子能够对肿瘤细胞DNA 产生直接作用,使DNA 的双链同时受到损伤,且不受氧浓度的影响,使正常癌细胞或乏氧癌细胞产生不可修复的致死性损伤,从而彻底杀死癌细胞。而质子在对癌细胞DNA 损伤的程度不如重离子。因此,这一点上,重离子比质子具有更强的杀灭抵抗放射肿瘤细胞的能力。但是在重离子放射线照射过程中,产生的离子碎片对肿瘤前部和形成的末端小尾巴对治疗的影响, 尤其是对末端横向散射的影响, 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评估等问题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质子治疗的布拉格峰尾部衰减更快,没有拖尾现象,给予靶区外正常组织的剂量很小,在这点上,质子要优于重离子。 所以,目前质子/ 重离子治疗领域,仍以质子放疗为主,重离子放疗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1年7月第49卷第20期·医学影像· 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吴海声1 程 佑2 (1.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西赣州341000;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放射科,广东佛山 528329) [摘要]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29例脊索瘤中,发生于骶尾部15例(51.7%),发生于颅底13例(44.8%),发生于外周1例(3.5%)。平片可见颅底及骶尾椎融骨性骨质破坏;CT可特征性显示斜坡及骶尾椎膨胀性软组织肿块及广泛融骨性骨质破坏;MRI对病变范围的显示优于CT。结论CT对显示脊索瘤的骨质破坏、残存方面优于MRI,但MRI对脊索瘤的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案及对术后的评估。 [关键词] 肿瘤;脊索瘤;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0-103-03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ordomas WU Haisheng1 CHENG You2 1.Deparment of Radiology,Ganzhou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2.Deparment of Radiology,Foshan Jun’an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3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differential dignosis of chordoma. Methods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ordoma in 29 case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this series of 29 chordoms,the lesions located at the region of sacrococcygeal region 15 cases(51.7%),at the skull base in 13 cases (44.8%) and 1 case(3.5%) outside the axial skeleton as an extra-axial chordoma or parachordom. Bone destruction in the areas near skull base and sacrococcygeal region could be found on radiography;On CT,chordom typically appeared as a expansile soft-tissue mass that arises from the clivus and sacrococcygeal region with associated extensive lytic bone destruction;MR imaging was considerably superior to CT in the delineation of lesion extent. Conclusion CT shows bone invasion easier than MRI,but MRI can well display the extent,interior structure of tumors,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adjacent nerves andvessel,and therefore benefits the decision of surgical project and the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Key words] Tumor;Chordom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omputerized tomography 脊索瘤(chordoma)来源于残存或异位的胚胎性脊索组织,是一种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骶尾部及颅底蝶枕软骨结合处[1]。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3月~2010年9月经本院神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9例脊索瘤患者,其中骶尾部脊索瘤15例,颅底脊索瘤13例,外周软组织脊索瘤1例。 1.2 检查方法 29例病例均行MRI检查及增强扫描,20例同时行CT检查,16例摄头颅或腰骶椎正侧位片。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检查仪器为 MRI:德国西门子1.5T超导8通道MRI;CT:日本东芝超高速螺旋CT;X线:美国GE的DR和德国AGFA 的CR。 2 结果 骶尾部脊索瘤:15例骶尾部脊索瘤中,平片及CT均见以骶骨为中心膨胀性生长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MRI则为表现为T 1 WI低信号T 2 WI高信号的较均匀软组织信号影;其中11例向前突入盆腔的软组织肿块影,2例局限于骶椎,2例向后波及骶管。颅底脊索瘤:13例颅底脊索瘤中,病变局限于斜坡者4例,CT表现为斜坡的骨质破坏,常伴圆形或不规则的肿块及点状钙化影,病灶边界清楚。向上突入鞍区及蝶窦侵润性生长者9例,CT表现为鞍区的不均匀软组织影,蝶骨见骨质破坏,MRI显示垂体及视交叉受压或包绕,MRI见蝶窦区肿块向前生长,充填鼻腔和副鼻窦。外周软组织脊索瘤:臀大肌内脊索瘤 1例,MRI显示为长T 1 长T 2 的软组织信号影。 在脊索瘤的影像学检查中,均显示病变边缘清楚的软组织 肿块影,MRI显示T 1 WI等信号,T 2 WI高信号;若肿瘤内有出 血则T 1 WI及T 2 WI均为高信号[1]。29例脊索瘤均行MRI增强扫描,10例呈较均匀轻中度增强,其余19例强化不均匀。 CHINA MODERN DOCTOR 中国现代医生 103

常见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先天先天性疾病往往被人们误认为就是遗传病,虽然先天性疾病与遗传得关系十分密切,但不能认为完全就是一类病、 先天性疾病就是指个体在未出生之前或生下来时即存在得疾病、其中大多数表现为身体外部形态及内脏器官发育不正常,常与遗传有关,可以就是遗传病,如:脑积水、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无肛门等。但先天性疾病还包括由母体环境因素所导致得胎儿疾病,如:怀孕头三个月由于母亲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或接触致畸物质而引起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等各种先天畸形或出生缺陷。该类疾病虽然就是先天得,但就是就是由于环境因素所造成得,这类疾病不会传给后代,所以不就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涉及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而遗传病仅涉及遗传因素,两者相关又有区别: 先天性疾病有先天性与终生性得特点,遗传病通常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家族性得特点。 以下就是常见得理论上已明确得先天性疾病,供参考 一、循环系统 1、心室间隔缺损:分隔左右心室得心室间隔,在出生后仍残留一孔道。就是最为常 见得先天性心脏病、 2、心房间隔缺损:分隔左右心房得心房间隔,在出生后仍残留一孔道。就是种常见 得先天性心脏病,女性多见。 3、法乐四联症:就是常见得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居首 位、 4、动脉导管未闭:胎儿出生后,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得动脉导管无法关闭。就是一 种较常见得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5、主-肺动脉隔缺损:又称主-肺动脉窗。典型得主-肺动脉隔缺损,解剖上恰位于 主动脉瓣上方,形成主动脉根部与总肺动脉相通、就是一种较少见得大血管畸 形、 6、主动脉缩窄:就是一种较多见得先天性主动脉畸形,其主要危害就是产生阻塞近 段高血压,及阻塞远段供血不足。 7、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先天性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发育异常构成得血循环可以压 迫食管与气管产生临床症状、 8、三房心:左心房被异常纤维肌性隔膜或间隔分成两部分。就是种少见得先天性 血管畸形。 9、房室管畸形:曾被称为心内膜垫缺损,房室共道,或又称房室隔缺损、就是第1 隔与心内膜垫发育不全形成得一系列先天性心脏畸形。 10、单心室:就是指由一个心室及其窦部与/或室间隔发育不全或缺如而形成得一 种少见得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11、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常见得疾病有:A:肺动脉瓣狭窄;B:右心室漏斗部狭窄;C: 右心室腔内异常肌束,包括双腔右心室;D:肺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E:肺动脉闭 锁。 12、肺静脉异位引流:包括完全性静脉引流与部分性静脉异位引流。 13、心室双出口:有右心室双出口与左心室双出口两类,就是种比较复杂得先天性 血管畸形。 14、完全大动脉转位:肺动脉及主动脉血管相互移位,大动脉与心室之间得连结关

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2014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 作者:张亚卓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日期:2015-05-04 导读 近10余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基本覆盖了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医师的有力工具。其中,颅底内镜技术发展尤为迅速。 关键字: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神经内镜|内镜手术|颅底重建|神经导航系统 一、前言 近10余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基本覆盖了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医师的有力工具。其中,颅底内镜技术发展尤为迅速。 颅底病变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重要结构繁多,又涉及多学科领域,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神经内镜技术以其视野广阔、成像清晰、手术创伤小、病变处理彻底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起源或侵及颅底的各种病变的治疗。 随着神经影像、神经监测和神经导航等神经外科新技术的发展,高速磨钻、激光、超吸、支持臂等新设备的改进,颅底内镜手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适应证进一步拓宽。国内颅底内镜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并不均衡,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颅底内镜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具体技术的应用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多以经验治疗为主,缺乏循证医学的指导。所以,有必要制订有关颅底内镜手术技术的专家共识,规范和指导颅底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技术I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 本共识有机结合了基于专家临床经验的临床指南和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循证指南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在广泛收集专家组临床经验、临床证据的基础上, 形成共识,并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制定了颅底内镜诊疗相关技术的临床指导意见。 共识制定参照了世界卫生组织的WHO指南编写和AGREE II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首先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会商确定共识编写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人选,然后邀请全国知名的颅底内镜技术专家,以及神经外科专家、统计学专家、学者组成共识编写组。 编写时首先提出临床问题,然后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确定检索手段、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的文献证据,收集共识推荐意见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按GRA DE证据质量分级评价证据质量,按证据级别评价各项研究结果在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最终明确其对共识的指导意义,达成推荐级别,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 二、概述 颅底内镜手术技术是指在颅底手术过程中使用了内镜设备对病变进行观察和操作,包括单纯内镜手术技术和内镜联合显微镜手术技术两类。 (一共识的目的

神经外科英文词汇汇总(DOC)

神经外科英文词汇汇总(DOC)

A 癌瘤 Carcinomatosis 癌性脑膜炎Carcinomatous meningitis 鞍背 Dorsum sellae 鞍结节 Tuberculum sellae 鞍区和鞍旁 Sellar and parasellar B 疤痕组织 scar tissue 巴氏征 Extensor plantar reflex 白质 White matter 白质前连合 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 半切 Hemisection 半月神经节 Trigeminal semilunar ganglion 板障静脉 Diploic v. 棒状体 Nuclei gracilis 包裹 Wrpping 保守治疗 Conservative treatment 背侧副橄榄核 Dorsal accessory olivary nucleus 背侧纵束 Dors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背核 Dorsal nucleus 苯巴比妥 Phenobarbitone 鼻窦 paranasal sinus 鼻溢 Rhinorrhoea 臂丛 Brachial plexus 臂神经病 Brachial neuropathy 比重 Specific gravity 标准 Criteria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病理特征 pathological features 病因 Aetiology 薄束 Slender fasciculus 薄束核 Nucleus gracilis 不典型面痛 Atypical facial pain 不可达到的 Inaccessible C 侧角 Lateral horn 侧块 Lateral masses 侧面的,旁边的 Lateral 侧室 Lateral ventricles 侧索 Lateral funiculus 侧索核 Lateral nucleus 侧柱 Lateral column 插管 Intubation 成血管细胞性脑膜瘤 Angioblastic Meningioma 齿突 Dens 齿突间韧带 Apical dental lig. 齿凹 Fovea for dens 抽搐 Convulsion 出血性脑梗塞 Haemorrgagic infarction 垂体柄 Pituitary stalk 垂体机能低下 Hypopituitarism 垂体机能低下危象 Hypopituitary crises 垂体切除 Hypophysectomy 垂体窝 Hypophyseal fossa 垂体窝 Pituitary fossa 垂体卒中 Pituitary apoplexy 次裂 Seconary fissure 挫伤和裂伤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D 打呵

依托咪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综一一述 依托咪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曲倩倩综述,王海英?审校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遵义563003)一一[关键词]一依托咪酯;一全身麻醉;一静脉麻醉药;一综述 D O I:10.3969/j.i s s n.1009G5519.2019.05.020中图法分类号:R614.24 文章编号:1009G5519(2019)05G0702G03文献标识码:A 一一依托咪酯(e t o m i d a t e)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物,是咪唑类的衍生物.依托咪酯最开始被作为抗真菌剂使用,随后才被发现其具有镇静作用,D O E N I C K E 等[1]于1972年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1983年,L E DGI N G H AM等[2]和1984年WA G N E R等[3]二WA T T 等[4]发现,在危重及多发创伤患者的镇静方案中加入依托咪酯后,患者的死亡率有所提高.故作者推测死亡率的升高可能是由于依托咪酯引起的肾上腺功能不全所致,并且这一现象在相关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近年来,随着对依托咪酯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其在麻醉应用中具有许多优势[5].本文就依托咪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一药理学与药动学 一一依托咪酯为咪唑的羟化盐,其化学名称为RG(+)G乙基G1(1G甲基苄基)GHG咪唑G5G羧化盐,只有其左旋异构体才具有催眠效应[6].依托咪酯主要分为水剂及脂肪乳剂,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渗透浓度不同.相比之下,脂肪乳剂更接近生理渗透浓度的范围,故脂肪乳剂发生注射痛及静脉炎的概率更低,也是临床中最常用的剂型.依托咪酯起效快,经过一次臂脑循环时间便可发挥作用[6].其药代动力学变化符合开放三室模型,肝脏清除率很高,但年龄因素会影响其系统清除率[7].无论是单次给药还是持续静脉滴注,患者均能较快苏醒.依托咪酯在肝脏及血浆内能水解为(R)G(+)G1G(1G甲基苄基)GHG咪唑G5羟基酸,其绝大部分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 2一作用机制 一一目前普遍认为,依托咪酯是通过与γG氨基丁酸A 型(G A B A A)受体结合而起到麻醉作用的.G A B A A R s 是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被认为是其主要的麻醉靶点.在重组G A B A A R s中,依托咪酯在低浓度下(0.1~1.0μm o l/L)作为正调节剂起作用,在中等浓度时(>5~10μm o l/L)直接激活受体,并在更高浓度时(>50μm o l/L)抑制受体功能[8].相关实验发现,G A B A A受体的不同亚基介导了不同的临床疗效,依托咪酯对于G A B A A R s中含有β2或β3的亚基更敏感.其中,依托咪酯的催眠作用与β2亚基有关,而依托咪酯的镇静作用则是由β3亚基介导的[9].药物作用机制越清晰,越有助于提高使用者对该药物的掌控性,同时也为研发高效二不良反应少的新型衍生药物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3一依托咪酯对各系统的影响 3.1一呼吸系统一依托咪酯经静脉诱导后,往往先表现为过度通气,持续时间很短,随后趋于稳定.故认为该药物对呼吸系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依托咪酯注射剂量过高或注射速度过快则会导致呼吸抑制.因此,依托咪酯可作为一种需保持患者自主呼吸时的理想麻醉剂.O UéD R A O G O等[10]发现,依托咪酯不仅可使正常大鼠预收缩的气道舒张,对于慢性缺氧大鼠的气道收缩还能产生抑制和逆转的作用.其对支气管的舒张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腺苷三磷酸(A T 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而实现的[11].S Y V E RGU D等[12]认为,依托咪酯不仅能维持自主呼吸,对于呼吸道呈现高反应性的患者使用依托咪酯后,也未见组胺释放的现象. 3.2一循环系统一无论是健康人,还是低血容量或严重创伤的患者,依托咪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都是轻微和稳定的[13].该药对冠状动脉有轻度的扩张作用,能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及心肌耗氧量,从而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量.相关研究表明,将异丙酚和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剂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观察颈总动脉二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趋势,得出结论为异丙酚较依托咪酯诱导前后颈总动脉二椎动脉血流量有明显降低[14].关于一项接受依托咪酯和接受其他诱导剂的心脏手术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依托咪酯与术后房性心律失常二住院时间和其他相关并发症(感染二神经系统二肺部二肾脏二血液系统和胃肠道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15].张剑蔚等[16]在一项针对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在儿科麻醉中效果对比研究发现,依托咪酯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微,而异丙酚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则在围麻醉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 207 现代医药卫生2019年3月第35卷第5期一JM o dM e dH e a l t h,M a r c h2019,V o l.35,N o.5 ?一通信作者,EGm a i l:2371827590@q q.c o m.

病理学考试复习(推荐文档)

绪论【学习要点】 1.病理学最主要研究方法:尸检。 2.临床病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迄今诊断疾病最可靠方法):活检。 3.对肿瘤普查和早期发现具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的方法:细胞学检查。 4.病理过程:炎症等。 5.病理标本常用固定液:10%福尔马林。 组织细胞适应与损伤【学习要点】 1.适应的形态学类型:肥大、增生、萎缩、化生 2.全身性营养不良性萎缩:脂肪组织最早萎缩;脑最后萎缩 3.化生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4.细胞水肿(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常发生于肝、肾、心等实质细胞。 5.气球样变:严重的水变性。 6.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最多发生于肝细胞。 7.脂肪肝:严重肝脂肪变性。 8.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 9.脂肪心:心肌间质脂肪堆积。 10.血管壁玻璃样变(透明变)好发血管:细动脉。 11.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代表性病变有贫血性梗死等。 12.液化性坏死:常发生于脑、脊髓等器官。代表性病变有脑软化、脓肿、脂肪坏死。 13.坏疽概念:局部组织大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 14.干性坏疽好发部位:四肢;湿性坏疽好发部位:内脏 15.溃疡:皮肤、粘膜+较深缺损。 16.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的过程。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适应性变化 E A.变性B.萎缩C.肥大D.增生E.化生 2.营养不良时,哪种组织或器官首先发生萎缩:(脂肪组织) 3.关于细胞肿胀的发生,一般认为细胞受损的部位在:(线粒体) 4.气球样变性是一种:(水变性) 5.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肝) 6.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脂肪的:(存在的部位不同) 7.血管壁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于:(细动脉) 8.下列哪项病变属液化性坏死

临床药物治疗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姓名:赵彩虹学号:1224410021 专业:生物技术 【摘要】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是20世纪70年代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崛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其目的为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利用检测的个体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设计给药方案,进行个体化给药,从而达到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就几种常用药物TDM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检测技术;监测药物;新进展; 一、治疗药物监测 1、概念 治疗药物监测【1】(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测定病人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结合病人的病理生理情况,监测和调整临床用药,为病人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包括最适剂量、给药时间间隔和给药途径,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2、应用 治疗药物监测对那些只有较窄治疗窗的药物有重要临床意义,且在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下,如肝炎、肾损害、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障碍以及妊娠期的妇女,许多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发生改变而需要治疗药物监测,此外,在血液净化治疗和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条件下某些治疗药物监测亦十分必要。 3、意义 治疗药物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某些药物如他克莫西(FK506)的治疗窗、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加之和用药物的影响,常使其血药浓度变化很大,导致毒副作用的出现。2、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治疗费用。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相同剂量的药物,对一些患者治疗效果甚微甚至无效,而对另一些为患者则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中毒。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以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案,以缩短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是药物尽快的发挥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同时提高疗效,也相应降低治疗所需费用。3、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治疗药物监测可以为中毒症状和剂量不足时症状类似难以区别时提供有力的证据。4、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 在临床上,并不是所有药物或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进行TDM。血药浓度只是药效的间接指标。当药物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就不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在下列情况或使用下列药物时,通常需要进行TDM【2】。 (1)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如强心苷类。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3)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的药物。如苯妥英、氨茶碱、水杨酸等。(4)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注意经肝代谢消除(利卡多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5)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差时;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时;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时。 (6)某些药物中毒症状和剂量不足症状相似难辨时,如普鲁卡因、苯妥英。(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时。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类别)介绍 一、用于鉴别诊断(一)上皮源性: 1、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目前,商品化得细胞角蛋白有20多种,不同得分子量代表不同类型得上皮标志。通常将CK分为两大类型:Ⅰ型(低分子量);Ⅱ型(高分子量)、理论上讲,大多数单层上皮表达低分子量得CK;复层上皮多表达高分子量得CK;移形上皮(膀胱)与假复层上皮(呼吸道得被覆上皮)既表达低分子量得CK,也表达高分子量得CK。在癌组织中,低分子量得CK多在腺癌中表达,高分子量得CK多在鳞癌中表达。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一种上皮只含有一种CK,某些上皮可含2—10种不同分子量得CK、因此,目前试图应用单一得CK免疫表型来确定某种特定得上皮性肿瘤就是不可能得。同样,应用CK来区别腺癌、类癌与间皮瘤也就是困难得。因此,CK 得免疫组化结果判断就是一个较为复杂得问题,在应用这类标记物作为腺癌与鳞癌得鉴别应特别注意。有必要时,应联合用多种CK加以综合判断。CK得阳性表达还包括有间变癌、双向分化得滑膜肉瘤、脊索瘤、胚胎癌、间皮瘤、上皮样肉瘤、胸腺瘤等。CK得阴性表达有:副节瘤单向分化得滑膜肉瘤、软骨(肉)瘤、精原细胞瘤、淋巴瘤、脑膜瘤、恶黑、恶纤组、软组织肉瘤(除特殊类型外)。在判断CK免疫组化结果时应注意几点: (1)CK得单克隆抗体优于多克隆抗体;(2)CK常出现斑点状得假阳性反应,应注意识

别; (3)虽然大多数CK多在胞浆表达,但CK17多在胞核表达;(4)绝大多数CK抗体需用胰酶消化,可增加阳性表达率与染色强度; (5)部分非上皮性肿瘤(平滑肌肉瘤)可见 有CK表达,在诊断时应注意;(6)淋巴结、扁桃体与脾组织中得滤泡外得网织细胞含有CK8与18以及desmin,在判断淋巴结转移癌与肌源性肉瘤转移时应根据组织学综合判断、2、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membraneantigen/E MA):EMA就是上皮细胞分泌得一种乳脂小球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上皮细胞中(也存在于间皮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与T细胞淋巴瘤中),其分布与角蛋白相似,但对内脏腺上皮优于细胞角蛋白,尤其就是分化差得癌EMA有时可呈强阳性表达。EMA可作为上皮源性肿瘤得常用标记物。EMA阳性表达得肿瘤有鳞癌、胃肠道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间皮瘤、滑膜肉瘤、甲状腺乳头状癌、上皮样肉瘤等。在判断EMA免疫组化结果时应注意几点:(1)EMA虽然就是上皮细胞非常敏感得标记,但一些 非上皮性肿瘤(如浆细胞、组织细胞与T细胞淋巴瘤)也可阳性表达。因此在癌与其她间叶性肿瘤鉴别时不能作为唯一得参考标记; (2)EMA对内脏上皮源性肿瘤得敏感性优于 体表上皮源性肿瘤,因此在腺癌中得表达明显高于鳞癌、 3、桥粒蛋白:就是上皮细胞特有得结构,就是一种广谱得上皮性标记、鳞癌、腺癌、移形细胞癌、未分化癌与间皮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