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肖家坡滑坡勘察报告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肖家坡滑坡勘察报告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肖家坡滑坡勘察报告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肖家坡滑坡勘察报告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肖家坡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xxxx有限公司

xxx年xxxx月

目录

1 前言 (1)

1.1 任务由来 (1)

1.2 滑坡危害程度及危害等级 (1)

1.3 勘查目的、任务 (1)

1.4 勘查工作评述 (1)

1.4.1 前人工作评述 (1)

1.4.2 勘查依据及技术标准 (1)

1.4.3 勘查范围 (2)

1.4.4 勘查时间及勘查工作量 (2)

1.4.5 勘查质量评述 (2)

2 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3)

2.1 自然条件 (3)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3)

2.1.2 气象与水文 (3)

2.2 地质环境 (5)

2.2.1 地形地貌 (5)

2.2.2 地层岩性 (6)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6)

2.2.4 水文地质条件 (7)

2.2.5 人类工程活动及影响 (8)

3 滑坡基本特征 (8)

3.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8)

3.2 滑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8)

3.3 滑床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9)

3.4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9)

3.5 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9)

3.5.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9)

3.5.2 滑坡堆积体地下水位状况 (9)

3.5.3 滑坡地下水补、迳、排特征 (9)

3.6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9)

3.6.1 滑体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9)

3.6.2 滑带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10)

3.6.3 滑床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10)

3.7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11)

3.8 滑坡影响因素与成因 (11)

3.8.1 滑坡影响因素 (11)

3.8.2 滑坡成因 (12)

4 滑坡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 (12)

4.1 计算工况与模型 (12)

4.2 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 (13)

4.2.1 计算方法 (13)

4.2.2 滑坡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13)

4.3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 (14)

4.4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17)

5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17)

5.1 发展变化趋势 (17)

5.2 危害性预测 (17)

5.3 治理的紧迫性 (17)

6 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17)

6.1 防治目标原则 (17)

6.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18)

6.3 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18)

7 环境影响评价及防治效益评估 (18)

7.1 环境影响评价 (18)

7.2 防治效益评估 (19)

8 结论与建议 (19)

8.1 结论 (19)

8.2 建议 (20)

附图

1、肖家坡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 1张

2、1-1′工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 1张

3、2-2′工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 1张

1前言

1.1 任务由来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肖家坡滑坡为天全县国土局2011年重点治理的地质灾害之一,2011年7月5日我公司中标此项目的勘察、设计及预算编制,随后我公司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此项目经行了勘查工作。

本次勘查结合已完成的《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10年11月)并按照相关规范精心组织,将可研与初步设计两勘查阶段合并,达到详细勘查要求。

1.2 滑坡危害程度及危害等级

肖家坡滑坡位于雅安市天全县老场乡禾林村五组,滑坡前缘居住人口密集,滑坡主要危害对象如下:

1、滑坡体及前缘居住8户29人,房屋9栋,建筑面积1900m2,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滑坡一旦失稳,将严重威胁滑体及前缘8户29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危害对象等级划分标准,确定本工程的危害等级为三级,防治工程等级为三级。

1.3 勘查目的、任务

本次勘查主要目的是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查明肖家坡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形成机制,查明滑坡的基本特征,确定其物理力学参数,并评价其稳定性,为该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任务是:通过测量、综合工程地质测绘、山地工程、测试等勘查手段,在充分搜集、分析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查明和研究以下问题:

1、查明肖家坡滑坡的边界,特别是滑坡前后缘边界条件;

2、通过地质测绘、山地工程、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查明肖家坡滑坡的物质组成、结构、厚度变化、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

3、查明滑坡体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成灾的可能性、成灾的条件,论证滑坡的稳定性

4、查明滑坡的变形特征,滑坡的前后缘变形差异,局部和整体变形情况,汶川地震期间滑坡的动态变化;

5、根据拟设计的工程布置及尚需研究的地质问题,对设计的治理工程轴线、场地和重点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工程地质勘探和测试;

6、为滑坡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施工图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1.4 勘查工作评述

1.4.1前人工作评述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对本滑坡进行了初步调查及评估工作,工作深度仅限于地面调查及资料收集工作。本次勘查收集到的资料有:

1、《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10年11月);1.4.2 勘查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勘查按照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天全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及预算

编制中选通知书及我单位编制的投标标书要求作为勘查依据。遵照的技术标准及规程主要有:

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

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T 5185-2004】;

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1992】;

1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11、钻探、山地工程、测试等行业标准。

1.4.3勘查范围

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测绘的滑坡边界确定本次的勘查范围。

滑坡纵长37m,横向宽44m,面积约1.63×103m2。勘探点的布置详见勘查工程地质平面图。地质测绘、调查及测量工作延展至滑坡边界外10-15m,局部延展至沟谷、坡顶及潜在危害对象范围内,测绘面积约0.043km2。

1.4.4 勘查时间及勘查工作量

我单位在中标肖家坡滑坡勘查任务后,于2011年7月11日组织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在充分收集、分析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经行了工程地质勘查,主要完成的工作量如下。

肖家坡滑坡勘查工作量一览表表1-1

1.4.5勘查质量评述

本次勘查采用多种勘查方法同时进行,主要工作内容有: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绘、井探和槽探、岩土试验样品采集与室内测试分析、稳定性计算分析等。

为保证勘查工作的质量,加强组织管理与保证措施,我公司成立了勘查项目部,下设项目综合研究组、山地工程组及各专项工作组,实行项目负责制。

各专业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专业规程、规范及项目工作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及程序进行质量控制,所有工作及工序均有现场监理的监督签证,保证了所取得的各项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地质测绘采用1∶500地形底图,首先对前人圈定的滑坡周界进行了校核和补充,圈定了肖家坡滑坡后缘边界及两侧边界;查明了滑坡表层岩性的分布范围及特征,查明了勘查区内的微地貌分布特征;基本查明了滑坡体不同部位、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岩土体的浅层渗透性能。

为了准确判断划分滑体、滑带、滑床的物质组成、分布、厚度和变化规律,在滑体开挖了4个探槽,山地工程边开挖边支护,并及时编录、拍照和采集样品。所有岩土样均在现场及时密封保存,保证了样品的物质成份和结构不受破坏。

综上,各专业组严格执行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和有关行业规范规程作业,勘查质量优良。

2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那味山脉南段,康巴文化线东端。地理坐标东经102°16′至102°55′,北纬29°49′至30°21′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50 公里。县境东与芦山县、雨城区接壤,南连荥经县,西接沪定县、康定县,北邻宝兴县。川藏公路(国道318线)自东而西纵贯县境,县城东距雨城区39公里,距成都市172公里。

勘察区位于天全县东北部的老场乡禾林村,距离县城约16㎞,距离芦山县约6㎞。区内有铜老公路贯通,交通比较方便。

图2-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2.1.2 气象与水文

1、气象

天全县纬度位置跨北纬30”,地形位置当四川盆地登上青藏高原东坡,东西海拔悬殊,气温差异大,具有垂直变化的山地气候特征;其大气环流,受季风控制,形成天全气候类型是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

工程点

图2-2 天全县多年降雨量统计图(1971-2009)

根据天全县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15.1℃,1月平均气温 5℃,8月平均气温23.7℃,降水量由东到西随高度递增,常年降雨量在1158~2163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660毫米(见图1-1),天全降水量丰沛,雨季长达半年,雨日多在200天以上,秋雨多,频率达73%;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最少的是1月、2月和12月,最多的是7、8、9月份。从多年降水量月平均值统计看,每年5—9月各月降水量多在150mm以

图2-3 天全县多年月平均降雨量统计图

上,分别为144.7mm、178.5mm、307.4mm、341.2mm、203.4mm,5个月降水总量达1175.2mm,占全年的73.3﹪,12月至次年2月雨量仅占全年的4.8﹪。因此本区的汛期包括夏季和秋初。(见图1-2)

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气象因素主要是短时降雨强度和连续降雨量,降雨强度大的暴雨或降雨量多的连续多日降雨汇聚的大量地表水通过入渗作用浸润、饱和及软化岩土体,在增大岩土体容重的同时也降低了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促进了斜坡向不稳定方面发展,引发滑坡、崩塌的发生、发展。根据调查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资料表明,境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地区的降雨量特征是:在无前期降雨情况下,日降雨强度50mm以上,将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当有前期降雨,尤其是累积降雨量100mm以上,将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

2、水文

天全县境内河流纵横密布,干支流多呈锐角相交,属树枝状水系。天全河为境内主要干流,是青衣江一级支流,流向为西北向东南,全长109.4公里,流域面积204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56%,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7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3.65亿立方米,天然落差3590米。天全河支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12条,其中一级支流8条,二级支流4条,流域面积占天全河流域面积的82.5%。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黑旋河、蜂子河、昂州河、两路河、门坎河(二级支流)、前碉沟(二级支流)、大鱼溪、拉塔河、打纸堂河(二级支流)、白沙河、思经河、干河(二级支流)。荥经河系青衣江二级支流,穿过荥经县天凤乡与天全县兴业乡长约5km的峡谷,经峡口村由南至北经新场、前阳、乐英等乡,于乐英乡的两河口处汇入天全河。荥经河在天全县境内,流程15km,流域面积174.1km2,荥经河天全段的主要支流有2条,铜厂河、前阳沟。另外,老场河是天全与芦山界河宝兴河的支流。

图2-4 天全县水系图

境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为37.71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1576毫米,过境水量共为29.43亿立方米。全县自然水量67.14亿立方米。但由于区内自然条件特殊,谷深坡陡,切割强烈,加之雨水月季差异大,境内径流在年均和月、季之间分配不均。冬春两季径流量较小,夏秋两季较大,因而每年洪涝、山地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并又存在局部旱情。县域内有水库2处,为始阳水库和双雁窝水库,总库容68.6万立方米。山坪塘(含山湾塘)61口,共109万方。

从区内主要河流的流量变化情况说明,境内河流水量与大气降雨密切相关,大气降雨是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水文因素主要是河水对岸坡的冲刷和洪水涨落形成的动水压力。处于大相岭背斜西南部和石棉复背斜之间的地势高陡,切割深度较大,沟谷较短小,沟床坡降较大,大量降雨形成的地表迳流易于迳流和排泄,受狭窄河谷条件限制,急剧汇集的大量地表迳流容易形成洪峰流量,河谷洪水位急速上升而造成洪水发生,同时也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河谷沿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危害或威胁。

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水文因素主要是河水对岸坡的冲刷和洪水涨落形成的动水压力。区内部分地势高陡,河谷切割深度大,河床狭窄、纵坡降较大,地表迳流对岸坡的冲刷作用强烈,降低了岸坡的稳定性,使斜坡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引发滑坡、崩塌或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发育。而每到雨季,急剧汇集的大量地表迳流容易形成洪峰流量,随着河流水位的快速涨落形成的动水压力作用,易引发滑坡、崩塌的发生。

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量大,修建的蓄水埝塘较多,地表水的长期渗透、浸润和软化作用,降低了所在地带斜坡的稳定性,使斜坡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引发滑坡的发生。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天全县境内地貌多呈深、中切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境西北部多为中、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82%,最高点月亮弯弯岗,海拔5150米;县域东南部为低山占全县总面积的18%,最低点为多功乡飞仙关桥下,海拔600米。河谷两侧有少量小平坝。区域地形特点是以中山地貌为主。

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地貌类型成因等,可大致划分为3个小地貌单元分述如下:

高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域的西北部,即紫石乡西北边缘一带,面积148.18

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6.2%。高程3500~5150米,山高坡陡,全为原始森林。

中山区:面积1918.0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80.1%,主要分布于县域西部大片地区,包括两路乡、紫石乡、青石乡、思经乡、鱼泉乡、兴业乡几乎全部区域以及新场乡、乐英乡的东部、老场乡北部部分地区。高程1000~3500米,相对高差800-1200米,坡度25-40度。一般山顶较平坦,两翼陡峭,常见单面山。该区内植被发育,冲沟切割较深。

低山区:围绕中山区呈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场、新华、仁义、大坪、始阳、多功、乐英、新场等地,面积327.7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3.7%。高程600-1000米,相对高差300-500米,主要为切割较深的“V”形谷或不对称的“U”形谷。谷坡较陡,一般20-35度。

勘查区属于构造侵蚀中山区,地形切割强烈,山体走向呈北东-南西走向,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

滑坡所处的斜坡结构类型为顺向坡,坡体表面陡缓相间呈阶梯状,总体坡面中缓倾。坡面呈陡缓相间的折线坡。斜坡后部相对较陡,为公路开挖形成的陡坎,坡角40°~70°;中部地形相对平缓,坡角20°~30°,局部有溜滑现象;前部相对较缓,斜坡表部大部分为林地。

滑坡两侧均为陡坎,左侧坎高3~5m,右侧左侧坎高2~3m,两侧在滑坡前缘高程808m处汇集。

2.2.2 地层岩性

天全县出露地层类别繁多,时代跨越大,有新生界第四系、下第三系名山组(E)地层;中生界的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K1t)、上统夹关组(K2j)、灌口组(K2g);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中统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3s)、上统蓬莱镇组(J3p);三叠系地层,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也有古生界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地层;元古界震旦系地层等,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及中部地区。

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分布密切相关,岩性特征对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影响很大。天全县内发育的滑坡集中分布在砂泥岩互层,泥岩顶面形成的软弱结构面;崩坡积物、残坡积物、崩塌堆积物、滑坡堆积物等松散堆积地带。

勘查区内分布的主要基岩地层以三迭系下统砂砾岩为主,上部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物及滑坡堆积物,岩土层按其新老顺序依次分述如下:第四系残坡积物(Q4dl):棕褐色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石,厚度一般为0-6m。

滑坡堆积物(Q4del):棕褐色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石,厚度0-4.8m。

三迭系下统(T1f):下统主要为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地层,岩性单一,主要为浅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夹砾岩、钙质粉砂岩、页岩。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天全县境内的地质构造,因处于巨型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结合部位,故构造形变图像较为复杂。构造形迹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另外有少量的弧形构造和北西向构造(见图1-4)。

(1)北东向构造:其特征主要由一系列北东向的褶皱、压性和压扭性断裂所组成,形成的一个强烈挤压隆起褶皱带。断裂倾角一般较陡,多在60-70度之间,因断裂发育,故构造裂隙也较发育。褶皱主要是宝兴背斜,轴向45度,分布于白沙河、紫石乡等地,组成地层有震旦系至三叠系,两翼产状不对

称,北西翼倾角40-60度,南东翼因断裂影响,倾角达70度。断裂主要有赶羊沟断裂、五龙断裂、盐井断裂、双石断裂。走向在北东43-45度,组成地层核部为震旦系、二叠系,翼部为三叠系。断层一般为压性逆断层,倾角陡,断距大,挤压紧密、强烈。

(2)弧形构造:弧顶出露于天全北部的野牛岩窝沟至长河坝一带,向南突出,弧顶、断层呈东西向,向两端转折为弧形延展,弧顶至腹心部分,主要以古代地层构成弧形断裂带,弧形断裂有长河坝弧形褶皱带、黑悬沟弧形褶皱带、贝母山弧形褶皱带等。其特征主要由弧形挤压褶皱、弧形高角度的冲断层以及北东与北西向两组张扭性断裂组成,往往在两组断裂交叉部位裂隙尤为发育。

(3)北西向构造:分布于前阳、青龙、保新厂等地,展布于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中。主要包括保新厂—凤仪断裂、青龙断裂、前阳断裂。走向为北西40-45度,断面倾向南西,倾角58-75度。除上述断裂外,境内还有规模较小,反时针扭动的银厂沟断裂、打字堂断裂等北西向张扭性断裂。

本区构造活动强烈,导致该区岩体破碎,为地质灾害的发育具备了条件。

调查区是一个地震活动微弱的地区,根据四川省地震烈度分区图,调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

图2-5 天全县地质构造图

2.2.4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区内地下水主要类型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碎屑岩裂隙水两大基本类型。

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滑坡体上部的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隔水性好。滑体中地下水位埋深变化较大,地下水其补给途径来自大气降水,其迳流、排泄受滑坡微地貌的控制,在滑坡侧缘山沟有零星渗水,滑坡前沿有泉水出露。滑坡体中孔隙水随季

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如遇暴雨或连续降雨,软弱结构面的滑体物质在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后,易于饱水软化,力学强度降低,对滑坡稳定不利。

2、碎屑岩裂隙水

碎屑岩裂隙水为区内地下水主要类型,含水层由白垩系粉砂岩、泥岩组成,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泥岩和粉砂岩的裂隙中。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流量随季节变化大。

白垩系泥岩、砂岩,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地下水量贫乏。而岩层风化作用强,风化裂隙发育,浅层风化裂隙水与大气降雨关系密切,地下水在浅层风化裂隙带相对较活跃,因此,风化带裂隙水对斜坡表层的岩土体影响作用明显,对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2.2.5 人类工程活动及影响

该滑坡后缘、前缘为大片林地,前部为人工种植竹林,竹林前方为居民居住密集区,居民兴建房屋、恳荒种地等人类工程活动,都会加剧滑体变形,导致滑坡失稳。

3 滑坡基本特征

3.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肖家坡滑坡为斜坡地貌,折线坡,滑坡后缘呈圈椅状,中部较平缓,前缘由于滑坡滑动过后形成鼓胀。滑坡纵长37m,横向宽44m,面积约1.63×103m2,滑体总体呈中部厚,前后及两侧薄的特点,平均厚度2-4.8m,滑体体积6.5×103m3。

滑坡主滑方向124°.总体坡角约28°。滑体为残破积的粉质粘土含碎石,滑体厚度不均匀,中部较厚,前后缘及两侧较薄,前缘剪出口高程约829m,后缘边界高程约847m,前后缘高差18m。

滑坡前缘有明显鼓胀现象,后缘呈圈椅状,有基岩出露,侧缘均有滑动过的痕迹,且有基岩出露。

照片3-1 滑坡全景

3.2 滑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根据本次勘查坑探揭露,肖家坡滑坡滑体厚度为2~4.8m。滑体物质主要为棕褐色粉质粘土含碎石。

粉质粘土含碎石广泛分布于滑体表层,块石岩性主要为砂砾岩。粉质粘土呈可塑状,中密~密实,稍湿。

滑体沿纵向总体呈中部厚、前后薄的特点;横向上呈中部厚、两侧薄的特点。

3.3 滑床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据本次勘查揭露,滑床主要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红褐色砂砾岩,。滑床面纵向呈近折线状,基岩产状与斜坡坡向一致,为顺向坡。

3.4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依据勘查揭露,滑带厚度0.2~0.4m,埋深3m~4m。滑带总体呈折线型,后缘较陡前缘较缓。滑带土主要为强风化泥岩表层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逐渐软化形成的软弱结构面。

滑带主要粉质粘土含角砾组成,角砾含量14%~23%,角砾粒径以2~15mm 为主,大者达5cm,角砾成份以砂砾岩为主,角砾有磨圆,以次园状为主。粉质粘土稍湿-湿,可塑-软塑为主。

3.5 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3.5.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根据岩土体特征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可将滑坡体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碎屑岩裂隙水。

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滑体上部的松散层中。主要接收大气降水补给,滑体中部稍密-密实的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

2、碎屑岩裂隙水

滑坡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砂砾岩,基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赋存裂隙水。由于基岩结构面连通状况和水文地质差异较大,故裂隙水的分布条件较复杂。同时基岩裂隙水补给条件差,岩石的透水性较强,故总体上地下水较贫乏,水位埋藏较深。

3.5.2 滑坡堆积体地下水位状况

肖家坡滑坡无统一地下水位,局部上层滞水,勘查期间未发现地下水。3.5.3 滑坡地下水补、迳、排特征

肖家坡滑坡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接受大气降雨,迳流方向总体是顺坡向下排泄,部分地下水前缘坡脚排泄,可见零星地下水以泉水排泄。

3.6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3.6.1滑体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滑体物质主要为残坡积的粉质粘土含碎石,其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1。

滑体物理力学试验参数统计表表3-1

本次勘查通过取样分析,滑体为粉质粘土含碎石,土体密实程度不一。粉质粘土含碎石天然含水量19.1~22.3%,平均值20.8%。饱和度85%~92%,表明土体孔隙含水状态各异。重力密度19.5~19.7kN/m3,孔隙比0.62~0.72,呈中密状态;塑性指数13.4~14.8;液性指数0.54~0.74,呈可塑偏软塑状态。

室内试验抗剪强度指标统计值:快剪C值22~34Kpa,φ值15°~18°,平均值C=25pa、φ=17°。

3.6.2滑带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滑带为堆积层与风化岩层接触处的粉质粘土含角砾土,通过本次勘查,可

滑带物理力学试验参数统计表表3-2

见较明显的线型擦痕和磨光镜面,表明该软弱层曾有滑动。

滑带部位通过取样分析(见表3-2):滑带土主要为含角砾粉质粘土。粘粒、粉粒含量占

50%以上,滑带土塑性指数13.4~14.2,平均值13.8;液性指数0.65~0.72,平均值0.685,呈可塑偏软塑状态。饱和度92~94%,平均值93%,说明滑带土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直剪试验天然状态C值23Kpa,平均值23Kpa,φ值15°,平均值15°,残剪饱和状态C值17~18Kpa,平均值17.5Kpa,φ值14°,平均值14°。3.6.3滑床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参数

滑床岩样在探井中采集,共采样4组,每组分别做天然和饱和状态抗压强度,样品测试结果显示(见表3-3),重力密度天然25.0~25.3kN/m3,平均值25.15kN/m3;天然抗压强度泥岩16.7~22.7MPa,平均值19.7MPa,饱和抗压强度10.6~12.1MPa,平均值11.35MPa,属软岩。

滑床岩石试验指标统计表表3-3

3.7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滑坡变形起始于2010年雨季,变形迹象为滑坡后缘发育有一条长20m左右,宽30cm的裂缝。近期变形活动于2011年5月加剧,据探槽、探井揭露滑坡地层岩性情况及调查访问的结果,肖家坡滑坡的变形迹象主要表现为:①地

表开裂下沉;②滑坡前缘出现鼓胀。

滑坡近期的变形特征主要表现在滑坡后缘由于滑坡滑动形成圈椅状坐坎,坎高2-4m;滑坡前缘出现明显鼓胀。

照片3-2 滑坡后缘圈椅状坐坎

照片3-3 滑坡前缘鼓胀

勘查开挖后发现堆积体下部基岩未发现变形迹象,说明目前滑坡主要为堆积层土质滑坡。地表裂缝虽大多已被充填,但地表完整程度受到了破坏,为大气降水入渗提供了有利通道,在不利情况下有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

3.8 滑坡影响因素与成因

3.8.1 滑坡影响因素

肖家坡滑坡的形成受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暴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

1、地形地貌

滑坡处于构造剥蚀中山,斜坡地形呈单向坡,滑坡地面坡度20-30°,为滑坡失稳提供了地形条件。

2、地层岩性

滑体物质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含碎石,残积土内粘性土成分含量大,碎石含量少,力学强度低。这种特征的岩土结构,在外界因素的触发下,特别是暴雨或长时间降雨,堆积体易沿与下伏基岩接触带失稳下滑。

滑床地层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砂砾岩,为较典型的易滑地层,岩质软弱,易风化成土,岩石软化后易成为滑带。在此类地层中滑坡等地质灾害易于发生。

3、降雨

天全县属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亚热带气候,总体特征是: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四周环山,山高谷深使其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全县高地寒冷、河谷炎热,雨量偏少而不均匀。勘查区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降雨量中等。

长时间的降雨使斜坡土体饱和,地表水易沿地表空隙下渗,特别是当滑坡后缘地表遭破坏时,地表水将直接渗入滑带,滑带强度将降低,随着滑面的逐步形成,最终发展为整体滑动。暴雨是斜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

3.8.2 滑坡成因

肖家坡滑坡变形破坏主要诱因是强降雨,内因为滑坡地层、地形及斜坡结构类型。滑坡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滑床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砂砾岩,岩层软弱,在雨水的浸泡下强度及其容易降低。

2、滑坡后缘有一条长20m左右,宽20cm的裂缝,在雨季情况下,降雨顺经裂缝流入滑带,滑带在长时间雨水的浸泡下稳定性降低形成滑坡。

4 滑坡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

4.1 计算工况与模型

1、计算工况

工况1:自重

工况2:自重+暴雨

2、计算模型

肖家坡滑坡为土质滑坡,在堆积层与风化基岩接触面上,由于岩层和土层在物质成分、成因类型、结构构造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长期受地下水的渗透和浸泡,在接触界面上形成软弱夹层,成为滑体滑移的滑移面。本次勘查共布置1条勘探纵剖面,因此确定1个计算剖面。肖家坡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见图4.1。

图4.1 1—1′剖面计算条分图

4.2 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

4.2.1计算方法

肖家坡滑坡为堆积层土质滑坡,滑动面为折线形,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计算剖面见图4-1至图4-2。

剖面进行计算时,滑体坡面地形线及滑面均简化成折线,简化为二维问题进行计算。

工况一:自重,此时滑带力学参数取天然条件下值;

工况二: 自重+暴雨,此时滑带力学参数取饱和条件下值。

4.2.2滑坡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1、滑体

滑体主要为粉质粘土,据滑体土样试验报告,滑体粉质粘土层天然重度标准值为19.6KN/m3;现场大重度试验天然重度为19.5 KN/m3,饱和重度为19.8 KN/m3,综合考虑含滑体天然重度取19.5 KN/m3,饱和重度取19.8KN/m3。

滑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表4-1

2、滑带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合理与否,对滑坡稳定性计算起关键作用。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中抗剪强度参数是以室内试验值为参考,依据地质测绘对滑坡稳定性的宏观判断,最终以参数反演结果为主,同时考虑地区经验性数据,综合选取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

(1)参数反演

滑坡目前已有明显变形,局部已经滑动,暴雨可能便其处于了临界稳定状态,但毕竟没有发生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稳定系数介于1.00~1.05之间,在参数反演时使用滑坡在自重+暴雨工况下进行。用传递系数法对1-1剖面进行了反演分析,其成果见表4-2。

1-1′剖面反演计算结果表表4-2

(2) 力学参数建议值

根据参数反演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肖家坡滑坡1-1剖面在自重+暴雨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取1.007,滑带(或软弱层)在饱和状态下凝聚力为16kpa,内摩擦角为13°,考虑试验得出的滑带参数取滑带在饱和状态下凝聚力为17.5kpa,内摩擦角为14°。由经验结合前人工作成果推算出滑带饱和状态下16kpa,内摩擦角为13°。肖家坡滑坡由于近几年变形活动明显,目前已处于应力累积阶段,滑带为含水量较高的不透水粘土层,宜采用残剪试验作为设计采用值;滑坡稳定性计算中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取值见表4-3。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表表4-3

3、滑床

滑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由室内试验统计获得,详见表4-4。

滑床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表4-4

4.3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

1、滑坡稳定性与推力计算

滑坡稳定性计算采用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时考虑2种工况。

稳定性计算剖面分别选取1-1′向剖面,计算剖面分别见图4.1,计算结果

见表4-5。

肖家坡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表4-5

根据对肖家坡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处于潜在不稳定

状态。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推荐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

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公式如下:

i

i

S

i

i

R

T

K

P

P-

?

+

=

-

ψ

1…………………………………………(4.1)

式中:Pi—第i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

Pi-1—第i-1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

Ti—第i条块的下滑力(KN/m);

)

cos(

sin

)

cos

(sin

i

i

i

wi

i

i

i

i

N

A

W

α

β

α

α-

+

+

=

Ri—第i条块的抗滑力(KN/m);

i

i

i

i

i

i

wi

wi

i

i

i

i

L

C

N

N

A

W

R+

-

-

-

-

β

α

β

α

αtan

)

sin(

sin

)

sin

(cos

Ks—设计安全系数;

根据(4.1)式,计算肖家坡滑坡1-1、2-2剖面在校核工况(工况Ⅱ,Ks=1.05)

时的滑坡推力分别见表4.6。

2、稳定性计算评述

对滑坡体稳定性计算,采用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三种,这

三种方法都是采用条分法进行计算,其基本假设是:滑坡体为一理想塑性材料,

计算时不考虑滑坡体内部的应力—应变关系,按极限平衡法的原则进行力学分

析计算,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安全系数在不同情况下差异不大,因此用传递系数法的结果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根据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4-5),对滑坡稳定性做如下评价:

(1)、1—1剖面,在工况1状态下安全系数为1.109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工况2状态下安全系数为1.007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通过滑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肖家坡滑坡1-1剖面在工况1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2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在强降雨情况下极有可能失稳。

表4.6 1—1剖面滑坡稳定性及推力计算结果(工况Ⅱ)

4.4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根据滑坡参数反演分析及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可知:

1、稳定系数对内摩擦角比粘聚力敏感得多,内摩擦角每增加1°,稳定系数提高3.37%,而粘聚力每增加1KPa,稳定性系数仅增加1.91%。

2、在暴雨因素影响下,各剖面安全系数显著降低,比天然状态下降 5.6%,说明本滑坡对降雨入渗比较敏感,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诱因。

5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1 发展变化趋势

肖家坡滑坡经历过整体和局部滑动,覆盖层已下滑,滑体较薄,目前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根据地质测绘及勘查资料显示,有可能产生局部的溜滑及进而导致地表拉裂变形,出现裂缝,裂缝的产生将有利于大气降雨的入渗,降低整个滑坡软弱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同时增加后部滑体的重量,增大下滑推力,对滑坡前段产生不利影响。

肖家坡滑坡变形比较明显,特别是雨季变形加剧,目前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肖家坡滑坡后部陡坎有多处变形,前缘的下滑直接将带动其后侧松散土体进一步变形破坏,从而引起整个滑体的失稳。总体来讲,肖家坡滑坡属牵引式堆积层滑坡。

5.2 危害性预测

肖家坡滑坡变形产生2010年雨季,近期变形加剧。斜坡后缘出现拉裂变形现象,导致地面出现拉裂缝及鼓胀,地表裂缝为大气降水入渗提供了有利通道。当连续降雨或暴(大)雨期间,地表水渗入滑体增大了滑坡体重量,降低了软弱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增大了下滑力,造成滑坡失稳。肖家坡滑坡一旦失稳,将直接威胁滑体及前缘8户居民29人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5.3 治理的紧迫性

肖家坡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不利因素的组合下将整体或分段失稳滑移。肖家坡滑坡失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必须抓紧时间尽快对其进行防治。

6 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6.1 防治目标原则

1、防治目标:根据勘查确定的滑坡形态特征、力学条件、潜在危害而布置防治工程,使其不产生整体或较大规模的局部滑动,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2、防治原则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确定肖家坡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三级,制定防治工程方案的基本原则如下:

(1)、深入研究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及对滑坡各部位的影响程度,分不同状态、不同坡段并结合滑坡区地形、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有效治理工程措施。

(2)、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采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工程措施,保持滑坡稳定,减少滑坡灾害。

(3)、在一般情况下,防治工程应控制灾害体的变形,不产生危及复建公路和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极端组合情况下,滑坡体不产生整体性失稳。

(4)、治理工程措施应力求施工方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施工力量和施工技术。

白沙河1#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工程概况 白沙河1#滑坡区前缘为省道208线,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S208线乌(斯河)金(阳)公路起于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经甘洛、越西、中所、普雄、昭觉、金阳,止于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全长354.56 公里。拟整治滑坡段为S208线乌斯河-金阳(芦稿镇)中的一段,位于越西与过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滑坡主滑方向30°,纵向长约140m,滑体中部横向宽约215m,滑坡面积约25700m2,滑体厚约4m,滑坡方量约10.3×104m3,其规模较大,属中型浅层滑坡。 据现场调查,白沙河1#滑坡K72+660~K72+750段内侧挡墙已推移变形,出现局部垮塌现象。 为分析评价滑坡坡稳定性及其对拟设线路的危害性,本次主要工作内容为工程测量及地质测绘,并辅以控制性钻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中,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展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 通过本次勘察,基本达成了以下预期目的与任务:调查滑坡区地质环境,详细查明滑坡范围、成因、滑动史、活动迹象;了解滑坡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评价滑坡稳定性,预测滑坡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规模;提供了滑坡防治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受横断山脉的褶皱、隆起与断裂,加上河流的急剧切割作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显现出典型的中山地貌特征。 白沙河1#滑坡位于S208线甘洛县城与越西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地形地貌属于剥蚀构造中山地貌,主要为砂泥岩分布区。地表被滑坡堆积层(Q4del)覆盖,其前缘剪出口标高约1375m,滑坡后缘标高为1400~1405m,相对高差25~30m。滑坡后缘边界呈“圈椅”状,滑坡体地表坡度25°~30°,坡体基本解体,处于变形失稳状态。测区内,坡体地形变化较大,多斜台、陡坎等微地貌,植被稀疏,多生长杂草及低矮灌木水,无居民居住。 2.2地层岩性 场区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松散堆积层及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地层。 2.2.1 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广泛,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滑坡堆积层(Q del4)、坡残积层(Q dl+el 4 )等。 1)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度一般5~20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主要由碎石土、角砾土及粉土、粘土组成,为附近基岩全(强)风化产物,现多为农田,松散,稍湿~潮湿,厚度2~10m。 2.2.2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 岩性主要由灰紫、紫红色泥岩、砂岩夹灰绿色泥灰岩、灰黑色页岩组成。厚度260~383m。 泥岩:褐红色,成分以泥质物为主,含少量粉细砂,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岩性软弱,呈泥状,采取岩芯失水易开裂,采取岩芯极破碎,多呈1~5cm的碎块状,少许呈10cm~15cm的柱状,RQD=15~46%。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泥质物为主,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岩性较软,锤击易断,采取岩芯失水开裂。采取岩芯较完整,多呈10~40cm的柱状,少量呈1~7cm的碎块状;RQD=31~81%。 2.3地质构造与地震 2.3.1 区域断裂构造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凉山陷褶束内,其西侧紧邻康滇地

某地质灾害滑坡治理设计方案

xx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场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玉泉七号路商铺南侧。坡前商铺以外为约15m宽的道路,道路北侧为新建工业区(厂房三层、员工住宅六层)。场区东面、西面和南面均可见大面积开挖削坡,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场区(滑坡)地处丘陵北坡(原坡顶高程114.51m,坡脚37.62m),原自然坡度<30°。坡下人工开挖(约5~15m)并削坡放坡,现状坡度18~25°。人工开挖等人类活动强烈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加剧滑坡体的下滑,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对附近建筑物、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根据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场地勘查报告,本场区地层情况: 1、松散土类 主要为第四系坡积层(Q dl)和残积层(Q el)。自上而下为: (1)坡积层(Q el) 主要为粉质粘土,区内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土黄、红黄等色,湿,可塑为主,遇水易软化。据收集的钻探资料,该层层厚约3.00~5.00m,滑体中、前部稍薄。 (2)残积层(Q el) 为碎屑岩风化土,据现场调查主要为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的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风化碎石。 灰黄、棕红等色,稍湿,硬塑为主,遇水易软化。该层层厚约25.00~33.00m。 2、硬质岩类 场区及滑坡所在山体地层露头(后人工揭露)均为碎屑岩,岩性为薄层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单层厚5~30cm,产状50°∠45°。根据其风化程度及揭露情况,自上而下分为: (1)全风化岩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色、红褐色,岩石风化为土状,结构已基本破坏,原岩结构尚可辨认。层面标高约25.00~73.62m,厚度约1.90~15.00m。 (2)强风化岩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灰黄、灰白、红褐等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原岩结构可辨认,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层面标高约13.00~71.82m,厚度约0.70~18.30m。 (3)中风化岩

长沙市雨花区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K1+540~K1+660段滑坡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五年四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勘察证书等级:综合甲级勘察证书编号:180018-kj 院长: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五年四月

一、前言 受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我院承担了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K1+540~K1+66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蔡家冲路为长沙市城市主干道,为长沙市重点项目.其西接湖南省人民政府及天心区人民政府,东接长沙南北大动脉万家丽路,路幅宽86米,滑坡前已基本建成。 蔡家冲路K1+520~K1+720段现路面标高在55.00-56.25m,其右侧为湖南省森林植物公园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公园,右侧全为挖方区,边坡坡度为1:1.5,切深14.00~26.00m。2005年3月上旬雨后,K1+580~K1+660段出现山体滑坡,大量土体及树木随雨水冲刷至道路上,严重影响交通。且滑坡体上方为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且有二个电力铁塔,勘察时,一个电力铁塔已受滑坡影响正准备搬迁。而时正值雨季,山体滑坡仍在继续发育,已严重威胁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及电力铁塔的安全,情况十分紧急,破坏后果将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次勘察技术要求详见《蔡家冲路边坡塌方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我院于2005年3月20日组织设备进场勘察,于2005年3月31日结束全部外业工作。本次勘察我院采用了现场调查、位移测量监测、综合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常规的岩、土、水试样的室内试验,特别对滑动带取原状土样进行重复剪切试验,以求得滑动带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钻探时,对第四系地层采用冲击钻探,套管护壁,对基岩采用回转钻进。采用薄壁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进行原状土样采取,土样质量达到Ⅰ级。 本次共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表一)。 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一 本次勘察原由设计单位布置钻孔11个,后由于勘察时滑坡范围扩大,长已为K1+540~K1+660段,纵深已接近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根据滑坡处理需要经建设方同意增加钻孔11个,本次勘察实际施工钻孔22个,勘察范围也调整为K1+540~K1+660。 钻孔定位由我院测量技术人员采用全站仪测定。坐标采用长沙市直角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各钻孔坐标及孔口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和《勘探点一览表》。 本次勘察依据为: 1、设计单位提出的《蔡家冲路边坡塌方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6、《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某滑坡的施工地质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 前言 一、目的、任务 三峡库区XXXXXXXXXXXXXXX滑坡防治工程为省管重点工程,施工地质工作由XXXXXXXXXXXXXXX承担。依照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合同(鄂地灾【2002】022号)规定,施工地质目的及主要任务如下:(一)目的 在XXXXXXXXXXXXXXX滑坡防治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负责按合同及工程施工进展对各类防治工程进行地质测绘、编录、拍照及摄像等地质工作,分析地质现象,检验前期地质勘查工作,编制分段或分部工程地质条件说明,参与工程验收,编制竣工地质报告,为保障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服务。 (二)任务 1、检验前期勘查资料 2、编录和收集施工开挖揭露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典型地段照相或录像;编写分段工程地质条件说明。主要工作任务有: a、在削方过程中应不定期对揭露(含支墩基坑)的地质现象进行巡查和记录,必要时测制1∶500工程地质图。 b、挡土墙基坑地质素描,比例尺1∶50。 c、抗滑桩工程:编录每条桩(井)四壁地质素描图,比例尺1∶50,并

用数码相机进行全断面照相。 d、地表排水工程:测制排水沟沟槽地质纵剖面图,比例尺1∶200;按不同岩性段测制地质横剖面图,比例尺1∶50,横剖面应测至沟两侧坡肩。 e、其它:根据桩孔开挖揭露软弱土层情况,采取土样(滑带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3、分析施工地质现象,进行滑坡区浅表变形调查,预报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必要时提出补充勘查工作意见。 4、参加工程验收 5、进行施工期地质资料整理,编制提交工程竣工地质报告及原始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件)。 6、承担甲方委托的其他地质工作。 二、工程概况 XXXXX滑坡防治工程项目主要有: (1)格构锚护坡工程:布设于133—172m库水位变幅带内,格构呈正方形布置,边长3m,格构梁各交点设砂浆锚杆,锚杆长4.0m和6.0m。 (2)削方反压工程:削方区位于135—172m高程,削方厚度最大为4.0m,于100—125m高程填压。 (3)挡土墙工程:布设在133m高程带,紧邻护坡格构区。 (4)抗滑桩工程:布设于170m高程左右,桩截面为2.0×3.0m、2.4×3.6m、2.7×3.6m三种规格,桩长28.30—39.1m。 (5)排水沟工程:由三条纵向排水沟沟及一条横向截水沟组成,总长477.3m。

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质灾害补充勘查报告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质灾害补充勘查报告 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质灾害补充勘查报告 项目负责:杨进秋 技术负责:何纪林 编写:高杨袁玉龙 审核:何纪林 审定:何纪林 总工程师:樊武义 院长: 贾志宁 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问题经过及施工情况 (1) 第一节问题经过 (1) 第二节施工情况 (3) 第三章新发现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4) 第一节滑坡边界的变化 (4) 第二节滑坡下伏采空区的变化 (4) 第三节滑坡变形特征的变化 (5) 第四章变化区滑体稳定性评价 (8) 第五章滑坡防治工程方案变更建议 (9) 附图 1: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核定后的滑坡和采空区边界图1:500 2: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表变形现状图1:500 附件: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采空区物探勘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位于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村,该滑坡自1996年滑动以来至今变形仍未停止,已经造成红卫小学及村民房屋开裂、南武公路及部分农田被毁,同时潜在威胁红卫村100户、300人,南岭乡政府驻地包括商铺、政府办公机构等630人,总计9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减少损失”的原则,先后开展了滑坡地质勘查、可研及治理设计工作,目前该滑坡处于治理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经多次深入红卫滑坡实地调查走访及现状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并结合红卫滑坡出现的新的变形破坏特征,在红卫滑坡具体成因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核实滑坡诱发因素及影响大小,开展施工阶段地质灾害补充勘查工作很有必要。 第二章问题经过及施工情况 第一节问题经过 根据红卫滑坡勘查报告,红卫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 1.地形因素,红卫一带地处低山丘陵区,滑坡区总体处于一单面坡上,南武公路建设后,由于填方堆积了大量的建筑、生活垃圾等杂填土,使原有的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且现有的这种地形条件有利于滑坡发生。 2.地层岩性因素,红卫滑坡滑带即滑面部位,以泥岩为主、强风化、且遇水易软化和泥化,在外力作用和地表、地下水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动。 3.构造因素,滑坡区位于晋获褶断带南段边缘,受晋获褶断带影响,岩性极为破碎,同时节理裂隙的发育,进一步促进了滑坡的发生。 4.地表水因素,滑坡区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层,包括杂填土和上更新统

滑坡勘察报告

滑坡勘察报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第一章概述受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承担了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 K120+085-K120+169)段滑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第一节序言 该边坡位于仙居市埠头镇红岩村, 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段境内,由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里程左K120+085- K120+169路堑边坡,右侧为半溪1号桥。设计路面标高~米,线路最大纵坡2%。2005年8月右线桥梁开始施工。2005年11月9日至14日连续降雨后,2005年11月16日下午2时许,突然发生山体滑坡,滑体长约75m,宽约,形成错落台高约,滑动方量约45600m3,右线已施工的桥梁人工挖孔桩柱被毁,并在已滑动边坡后侧形成一个更大的潜在滑坡危险区。 第二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的 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滑坡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分析斜坡失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治理建议。按照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K120+085-K120+169)段滑坡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为: 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 2、查清滑坡规模及破裂壁、滑床、滑带、滑坡台地、滑坡裂缝等滑坡要素特征;

3、查明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对无法取得强度指标的碎石土类反演求得其C、φ值; 4、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滑坡体稳定分析; 5、根据滑坡体现状等提供滑坡治理措施与建议。 执行规范有: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第三节工作方法、过程及质 量评述 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依据1:1000地形图进行实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在综合分析已收集到的测区区域资料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工程地质填图、微地貌单元的划分和岩体结构及构造面产状、性质的调查,圈定滑坡周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成果见《工程地质平面图》。 本工程进行了两次野外工作,第一次野外作业于2005年11月22日开始,至2005年12月9日结束外业工作。该次野外作业在滑坡体及其影响区沿大致平行主滑方向共布置3条

岩土勘察报告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10年4月

工程名称: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 勘察单位: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编号:241138-ky 院长:熊建坤 副总工:程林 审定: 程林 审核:程林 工程负责:王寿成 校对:程林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 (一)勘察等级 (二)勘察依据 三、勘察手段及工作方法 四、完成工作情况 五、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质构造 (四)、场地岩土构成 (五)、岩溶发育特征 (六)、水文地质条件 六、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与抗震设防 (一)、场地岩土的抗震性能与地震效应分析(二)、抗震设防 七、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均匀与建筑适宜性 (二)、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地基参数 (三)、地基基础方案及承载力特征值 八、结论与建议

附图表 1.拟建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共 1页 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2条 3.工程地质柱状图共19页 4.岩石试验报告共1张

一、工程概况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拟建的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位于兴仁县屯脚镇马路河地带,由山西省冶金设计院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由焦炉、煤塔、烟囱、熄焦塔、变电所、粉焦沉淀池、锅炉房、水池、冷却塔、冷鼓、电捕、洗脱苯房、硫铵房组成,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不敏感,2010年3月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勘察目的是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适宜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为设计提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依据。 根据拟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特点,确定本次勘察任务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岩土构成、特征、厚度及分布情况。 (2)、查明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成因、类型、分布,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 (3)、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腐蚀性。 (5)、划分场地类别,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6)、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7)、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地基均匀性。 (8)、提出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及建议。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

某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道路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2010年3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及原则 (3) 1.1 编制依据 (3) 1.2 编制说明 (3) 1.3 编制原则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 工程概况 (4) 2.2 边坡概况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 2.3边坡结构设计 (6) 2.4边坡排水系统设计 (7) 2.5施工条件 (7) 2.6施工难点 (7) 第三章施工总部署 (8) 3.1施工部署 (8)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9) 4.1施工测量 (9) 4.2土石方开挖 (9) 4.3脚手架的搭设 (9) 4.4抗滑桩施工 (9) 4.5预应力锚索及冠梁施工 (10) 4.6锚杆施工 (11) 4.7格构梁施工 (11) 4.8 喷混植生施工 (11) 4.9 喷锚施工 (12) 4.10 重力式浆砌挡土墙施工 (12) 4.11 排水系统 (13) 4.12 位移监测(由建设单位指定第三方进行监测) (13) 第五章成本及风险防范 (15) 5.1成本控制措施 (15) 5.2施工风险防范 (16)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16) 6.1施工准备 (16) 6.2 边坡施工 (16)

6.3 退场 (16) 第七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 7.1 质量目标 (16) 7.2 质量控制原则 (16) 7.3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7.4 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 (17) 第八章施工技术管理 (20) 8.1 计划管理 (20) 8.2 施工管理 (20) 8.3 材料及设备管理 (22) 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2) 9.1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22) 9.2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3) 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 10.1 安全生产目标 (23) 10.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4) 10.3 安全防护措施 (25) 10.4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25) 10.5 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25) 10.6 电(气)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26) 10.7 其他安全保证措施 (26) 第十一章特殊季节及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27) 11.1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27) 11.2 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27)

勘察报告(定稿)

1. 前言 由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新建的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位于绵阳市松垭镇,绵盐路南西侧,场地附近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受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委托,承担了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场地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收集得到的设计资料,拟建建筑物由站房、油罐区、加油棚、压缩机房组成,各建筑物工程特征详见表1。站房和油罐区场地整平标高为446.95,±0.00标高为447.00;加油棚和压缩机房场地整平标高为446.80,±0.00标高为447.00。 主要建筑物工程特征表表1 2. 勘察工作 2.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技术标准 2.1.1本次勘察目的:为各建筑物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提供岩土技术依据。 2.1.2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图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 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及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是、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 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岩土组成、厚度、坡度、埋藏深度等变化情况,评价地基岩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对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应论证其可行性,并提出处理方案建议。 4、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5、查明场区地下水情况,评价其对建筑物的修建与使用的影响程度,并对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2.1.3本次详勘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008年6月确认继续有效) 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此外,甲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总体设计图等设计文件属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依据。 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3.1节的规定:拟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滑坡勘察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1.1任务由来 (1) 1.2勘察目的、任务 (1) 1.3前人工作概述 (2) 1.4勘察工作评述 (2) 2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 (3) 2.2地质环境条件 (4) 3 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7) 3.1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7) 3.2滑体特征 (8) 3.3滑带(面)特征 (9) 3.4滑床特征 (10) 3.5滑坡近期变形特征 (10) 3.6滑坡影响因素 (11) 3.7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剰余下滑力计算 (11) 4 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17) 4.1滑坡防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7) 4.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参数 (17) 4.3滑坡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17) 5 滑坡防治效益评估 (18) 6 结论与建议 (18) 6.1结论 (18) 6.2建议 (18) 报告内附表 1.滑体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2.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3.砂、泥岩物性、抗拉、抗剪、变形试验成果统计表 4.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 报告内附图、附件 1.工程地质平面略图 2.滑坡体裂隙分布平面图 3.滑体等厚线图 4.滑床顶面等高线图 5.试验成果报告

报告附件 1.工程地质勘察附图册 (1)工程地质平面图 1:500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 (3)探井工程地质展示图 1:100~1:200 (4)探槽工程地质展示图 1:50 (5)钻孔柱状图 1:100~1:200 2.成果报告数字化光盘

1 前言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大门,位于三峡水库的腹心地带,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城市。水路交通是万州的重要交通途径,在万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红溪沟港区作为万州的门户,为万州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滑坡一旦失稳将给港口带来重大的危害。 1.1 任务由来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重庆市万州港务局红溪沟港区滑坡位于长江左岸,为三峡工程淹没重建区。三峡工程库区正常蓄水时滑坡处于半淹没状态。目前万州港务管理局红溪沟港口淹没重建一期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加紧建设,然而近年来该滑坡变形加剧,滑体上建筑物多处出现拉裂现象,地面开裂现象十分普遍,并在继续发展。1998年雨季勘察区斜坡出现大规模滑移变形,裂缝特别发育,在斜坡中部180~195m段出现房屋变形,1999年雨季勘察区又出现新的拉裂变形,在1998年滑坡范围的基础上,面积又有所扩大,变形进一步发展。2001年8月的特大暴雨期间,滑坡进一步出现变形,这给三峡工程蓄水后红溪沟港区的淹没重建带来重大影响。滑体上目前居住有近50人,三峡工程库区一期蓄水在即,滑坡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为加快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滑坡治理工程进度,确保港口的淹没重建和滑坡体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1年7月我院受重庆市万州港务管理局的委托,承担了万州港务局红溪沟港区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该局要求我院在已有的勘察资料基础上,按照有关要求、规范编制勘察报告(不投入实物工作量)。2001年8月我院完成报告编制任务后,该报告送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审查。2002年1月经专家初审,指出该报告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三点:1、需补充、完善滑坡的特征要素;2、需补充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参数;3、补充计算滑坡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根据专家意见,我院于2002年3月进入勘察现场,有针对性地投入实物工作量开展勘察工作。本报告即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制而成。 1.2 勘察目的、任务 1.2.1 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是: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并对滑坡的稳定性及危害性作出评价,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对滑坡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为滑坡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及治理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1.2.2 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是: 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查明滑体、滑带、滑床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3.分析滑坡产生的主次条件和滑坡成因,计算并评价滑坡在各种荷载组合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 4.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建议。

浅谈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工艺

浅谈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工艺 摘要:针对某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实例,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体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相关规范及治理措施,提出了“桩板墙+重力式挡土墙+排水工程+裂缝封填+水管改道”的综合治理方案及相关技术要求。为类似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方案,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滑坡;工程地质条件;治理方案;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受持续暴雨的影响,某山体发生严重滑坡,滑动土方超过了5000m3,滑坡体前缘宽度超过了40m,滑坡坡面长度约25m,滑坡后壁下挫深度约2~3m,滑坡体前缘的120厚围墙被推翻,滑坡中后缘出现大量张拉裂缝,且变形有加剧的趋势,现状表明,滑坡稳定性将会越来越差,滑坡体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滑坡勘查报告,勘查区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和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官沟组(J3g)地层。 1)第四系 (1)人工填土(Q4ml):主要由块石、碎石、粘土等组成。块径大小不一,成分混杂,均匀性差,结构松散。 (2)残坡积层(Qel+dl):主要成分为含碎块石粉质粘土,局部地区分布有粉土,呈黄褐色,结构较密实,稍湿,为泥岩风化形成,厚度变化较大,为2.50~14.30m,平均厚度约为6m,局部含少量块石,块石粒径200~500mm,最大可达800mm,呈棱角状,以黄褐色粉质粘土填充,结构松散~稍密。 2)基岩 工作区内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官沟组(J3g),其岩性主要是黄色泥岩,基岩从上往下依次为全风化和强风化层,全风化层厚度较平均,在4.50~8.20m之间。全风化岩体结构基本破坏,质软,强度较,工程性质差;强风化岩体完整性差,多呈碎块,强度较低,工程性质较差。 3.水文地质 工作区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为中透水层,下伏泥岩全、强风化带为弱透水层,中风化层为微透水层。按照地下水的赋存介质类型、划分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全解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培训教材)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四年四月

目录 1概述?????????????????????????????????????????????????????????????????????????????????????????????????????????????????????1 2滑坡可行性研究勘察???????????????????????????????????????????????????????????????????????????????????????????6 3滑坡初步设计勘察???????????????????????????????????????????????????????????????????????????????????????????????7 4滑坡施工图设计勘察???????????????????????????????????????????????????????????????????????????????????????????8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0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4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9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24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27

文县七只乡滑坡勘察报告(终稿)

目录 一、绪言 (2) ㈠、交通位置 (2) ㈡、目的任务 (2) ㈢、工作概况 (2) ㈣、质量评述 (5) ㈤、参考引用资料 (5) 二、地质环境条件 (6) ㈠气象水文 (6) ㈡地形地貌 (7) ㈢区域地质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㈣勘察区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区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勘查区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程地质岩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㈤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滑坡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㈠滑坡规模、成因与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㈡滑坡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㈢滑坡稳定性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性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3.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㈣滑坡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㈤滑坡威胁危害..................................................................................错误!未定义书签。 ㈥滑坡监测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滑坡治理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论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照片14、15附表 附图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 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 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 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 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 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 一、地形地貌 (9) 二、地层及岩性 (9)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 五、不良地质现象 (14) 六、人类工程活动 (14) 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 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 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 一、Ⅰ号滑坡上段 (15) 二、Ⅰ号滑坡下段 (16) 三、Ⅱ号滑坡 (17) 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 一、Ⅰ号滑坡上段 (17) 二、Ⅰ号滑坡下段 (18) 三、Ⅱ号滑坡 (19) 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 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 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 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 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

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 一、Ⅰ号滑坡上段 (34) 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 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 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 二、计算参数 (35) 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 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6) 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57) 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8) 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58) 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58) 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59) 第一节综合分析 (59) 第二节建议 (59) 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59) 二、防治工程措施 (61) 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1) 结语 (62)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工程地质学概论》读书报告 题目滑坡成因、危害及防治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1年12月

滑坡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一、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获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滑移的现象和过程。(徐恒力,环境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一种最常见且数量多、规模大、成因复杂的斜坡失稳现象。因其发生突然,难以预测,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所以滑坡是一种备受人们重视的地质灾害。 二、滑坡的形态 (一)滑坡的形态因素 滑坡常常以其独有的地表形态与一般坡地地貌形态相区别,不同的滑坡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了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显示地质条件的差异。 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会在外貌上留下许多现象或特征,具有许多形态要素。 1、滑坡体 滑坡体是指表 面总体坡度较陡,而 且延伸较长,坡面高 低不平;有滑坡平 台,面积不大,且不 向下缓倾和未夷平 现象;滑坡表面有 泉水、湿地,且有新 生冲沟等地方。 2、滑坡舌 滑坡体前面延伸至沟堑或河谷中的那部分舌状滑体,称为滑坡舌,也叫做滑坡前缘、滑坡头部或滑坡鼓丘。在河谷中的滑坡舌,往往被河水冲刷而仅仅残留下一些孤石。称做滑坡鼓丘时,常常是由于滑坡体向前滑动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形成了隆起的小丘。 3、滑坡面 滑坡面是指滑坡体下滑的界面。滑动面通常是上陡下缓,近似圆弧形。滑动面有时只有一个,有时可有几个,故可分为主滑动面和分支滑动面。滑动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磨光面和擦痕。有时滑动面上有明显的扰动和拖曳褶皱现象,构成滑动带。

4、滑坡床 滑坡床是滑坡地貌的组成部分之一。滑坡床是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体或土体;具有塑性变形带,其内多由粘性物质或粘粒夹磨光角砾组成。 5、滑坡后壁 滑坡后壁是滑坡后缘的陡壁,又称主滑壁,实际上是滑动面的露出部分,平面上多成圈椅状。滑壁的形态、坡度、高度,以及延伸特点主要取决于滑坡类型,同时也与滑坡规模有一定关系。其高度一般数米至数十米,有的可达百米,滑坡壁坡度多为35°~80°,而顺层滑坡的滑壁坡度有时可缓至30°以下,主要与滑坡所依附的岩层层面倾角大小有关。 6、滑坡台阶 滑坡台阶是由于滑坡体上下各段各块的滑动时间、滑动速度常常不一致,在滑坡体表面往往形成一些错台、陡壁,这种微小的地貌称为滑坡台阶或台坎,而宽大平缓的台面则称做滑坡平台或滑坡台地。 7、滑坡鼓丘 滑坡鼓丘是滑坡地貌组成部分之一。滑坡鼓丘是指滑体上因滑动和阻力作用而形成的隆起的小丘。 8、滑坡裂缝 滑坡裂缝是滑坡地貌的组成部分之一。滑坡裂缝是地面裂缝的一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都具有下滑的趋势。当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抗滑力减小、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斜坡就会失稳,在滑动体与不动体之间形成地面裂缝。由于滑体内部运动方向和快慢的差异,在滑坡内部也会形成各种裂缝。此类裂缝广泛见于各类滑坡中。 三、滑坡的成因 要探讨滑坡的形成条件,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开挖、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最活跃的外在因素,其他大多起触发作用。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 产生滑坡的内部条件与组成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结构、构造和产状等有关。不同的岩土,它们的抗剪强度、抗风化和抗水侵蚀的能力都不相同,如坚硬致密的硬质岩石,它们的抗剪强度较大,抗风化的能力也较高,在水的作用下岩性也基本没有变化,因此,由它们所组成的边坡往往不容易发生滑坡。反之,如页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