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惠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

普惠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

普惠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
普惠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3973234.html,

普惠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

作者:郭挺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16期

【摘要】本文从普惠金融的概念入手,阐释了国内外关于普惠金融的理论成果,包括金融排斥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进而在总结美国和孟加拉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上对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国外普惠金融经验金融排斥理论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

关于普惠金融的内涵,学术界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关于如何公平性地配置金融资源问题;第二种理论把普惠金融当作一种对传统主流金融业务的创新。这种理论希望在现行金融体系基础上对金融制度、产品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让更多传统金融服务覆盖不到的人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第三种认识将普惠金融当作责任,致力于推广金融服务向低端客户,如中低收入者、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普及。

目前,我国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和低收入群体,他们多数从事个体户或者小微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现有的金融服务机构,在为这些低收入人群、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方面,面临利润率低、风险收益不匹配等问题,很难有效地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正是以贫困低收入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

二、国内外发展普惠金融的理论及借鉴

国外发展普惠金融的理论。金融排斥理论揭示出金融服务供需存在的矛盾,社会中某些低收入贫困群体没有能力进入现行的金融体系,也就没有能力以恰当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但他们却又是极其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要协调发展。

(一)金融排斥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被广泛应用,同时金融管制也开始放松,很多金融机构为了减少经营成本,节省机构运营支出,开始从一些落后的中小城市和社区收缩服务营业网点覆盖。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债务风险急剧上涨、经营风险骤增。因此,金融机构为了减少信贷风险,开始从这些中小城市和社区精简机构。这两个方面共同者造成这些地区缺少金融机构的状况。这就情况的发生就称为金融排斥现象。

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结果都发现金融排斥的成因,不仅仅是由于银行机构网点的缺失,还有其许多非市场因素带来的存在,最终导致一部分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

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_叶茂建

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 □叶茂建1颜建源1叶宇飞2 (1.中国人民银行永春县支行,福建 永春362600; 2.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摘要:推进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普惠制金融,对于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在分析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同时,就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三农”经济;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740(2015)12-0022-05 收稿日期:2015-11-11 作者简介:叶茂建(1967-),男,福建永春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永春县支行。 颜建源(1981-),男,福建永春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永春县支行。 叶宇飞(1992-),男,福建永春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2012级学生。 “三农”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范畴,推进农村普惠制金融(Inclusivea Financial System )是实现金融普惠最基础、最重要的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村禀赋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的精神,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普惠性提出了新要求,推进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普惠制金融,对于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永春县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总量小,农业人口多,存贷款总量小,人均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金融活跃度不高,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和探索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永春县为例,从普惠金融视角探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更好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普惠金融理论发展及相关文献综述(一)普惠金融的理论发展 1.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又称“金融 遗弃(financial abandonment)”“无银行(un banked)”,是指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以恰当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出于逐利性和风险厌恶,往往将许多贫困、低收入人群及小微型企业排斥于金融服务体系之外,迫使其转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寻求服务,进而使得贫者越贫、弱者愈弱,这种金融排斥在“自强化”过程中弱化了金融在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普惠金融旨在消除金融排斥现象。 2.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一种以城乡低 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目的是促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金融服务创新,更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于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小额信贷,最初目的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孟加拉乡村银行(GB )、泰国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信贷部(BRI-UD)是国际上几种有影响的小额信贷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受孟加拉模式的影响,在农村开始试点小额信贷项目。小额信贷在

我国普惠金融现状及未来发展_焦瑾璞

我国普惠金融现状及未来发展 焦瑾璞1 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也称作“金融包容”或“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普惠金融问题逐渐受到国际普遍关注。国际上先后成立了普惠金融联盟(AFI)、二十国集团普惠金融专家组(FIEG)、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等机构,着力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从国际上普惠金融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看,最初重点关注的是银行信贷可获得性,有时将保险业纳入范畴,但较少涉及证券业。但是,近年国际组织开始着眼于“宽内涵”、“多维度”的普惠金融,广泛涵盖支付、存款、贷款、保险、养老金和证券市场领域,包括建立普惠金融指标评估体系,实现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手机银行、银行代理,发展小额存款、小额贷款、小额保险,降低国际汇款成本,完善征信和支付体系,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化金融创新,探索发展气候指数、风险创投和创业板市场,以及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等,视角越来越广泛。 我国引入普惠金融概念虽相对较晚,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积极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注重发展民生金融,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 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据世界银行调查,我国普惠金融状况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部分领域甚至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如账户普及率高于中高收于国家平均6.7个百分点,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据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个人银行结算账户56亿个,其中,农村地区人均账户数1.65 1焦瑾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篇一: 2015 年普惠金融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2015 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 1588A9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3973234.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 1 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 2015 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 1588A97←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 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阅读:

http:///R_JinRongTouZi/97/PuHuiJinRongHangYeXianZhu angYuF 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 2015 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普惠金融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普惠金融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普惠金融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2 《 2015 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通过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普惠金融行业企业准确把握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 2015 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是普惠金融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普惠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洞悉普惠金融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正文目录第一章普惠金融行业发展概述分析 1.1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一个文献的综述

普惠金融:一个文献的综述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普惠金融开始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相关国际机构开始积极推行普惠金融理念。理论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助于消除社会排斥和金融排斥,提高金融可获得性,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和金融稳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上正积极建立普惠金融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各国针对普惠金融发展做出明确承诺。 一、金融排斥现象与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与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金融排斥揭示了普惠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普惠金融则从正面阐述如何消除金融排斥现象。 (一)金融排斥 现实中的金融排斥现象以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划红线”拒贷为典型代表。1930年代,美国房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Loan Corporation)在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指示下,对美国较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那些被视为风险大的社区在地图上会被红线圈示出来,私人银行则根据这样的地图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当时,白人社区一般不允许其他种族的或具有非主流宗教信仰的家庭入住,

因此“红线区”就意味着是少数族裔以及穷人的聚居地。对于那些居住在“红线区”的家庭来说,他们能否获得住房抵押贷款与他们的收入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居住地。一些研究认为,尽管在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一定的特殊化,但是就像公用事业公司不能只为部分地区提供服务一样,贷款机构仅选择特定地区作为服务对象,显然不符合公共利益,最终导致了《社区再投资法》的出台。 1993年,金融排斥首次作为理论研究的专门术语,当时由莱申和思里夫特两位地理学家提出,特指银行关闭分支机构影响了民众对银行服务的可获得性。19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某些特定社会阶层无法获得现代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情况。其中,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界定、描述了金融排斥。史蒂芬(Stephen,2001)认为,金融排斥是指无法以合适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包括汇款、信贷、保险、债务救助、长期储蓄和金融扫盲教育等。有关机构(Chant Link and Associate,2004)认为,金融排斥是指低收入消费者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低成本、公平、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包括存款账户、直接投资、购房贷款、信用卡、个人贷款以及房屋保险。康纳罗伊(Conoroy,2005)认为,金融排斥是指阻止穷人和弱势社会阶层进入国家正规金融系统。乌沙(Usha,2007)则将消费者自我排斥(self exclusion)也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

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 篇一:2015年普惠金融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5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 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88A9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397323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

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588A97←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R_JinRongTouZi/97/PuHuiJinRongHangYeXianZhu angYuF 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2015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普惠金融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普惠金融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普惠金融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普惠金融专题报告

推动普惠金融牧区实践,践行草根银行社会责任 ——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普惠金融实践 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以下简称“银行”)于2009年4月开业,下辖4家支行,160名员工,是全国首家进驻少数民族自治县域的村镇银行,呼伦贝尔第一家村镇银行。银行位于大兴安岭西麓高纬度(北纬49.14度)的巴尔虎草原,地处祖国北疆高寒地区(冬季气温最低达到零下40-50℃),服务范围覆盖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两旗4万平方公里、5万余群众。截至2013年末,银行资产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9亿元,平均单户贷款8.64万元,涉牧比例94%。 几年来银行先后荣获鄂温克旗、呼伦贝尔市、自治区及全国二十余项奖励及荣誉,且为2012年度监管评级二级单位。2013年,先后荣获自治区、市两级“五一劳动奖状”;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十大品牌创新产品”称号;内蒙古银行业协会全区金融机构“最佳社会绩效特殊贡献网点奖”;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之2013年度微型金融机构奖”(该奖全国唯一);呼伦贝尔市银行业“文明规范示范服务单位”奖、“2013年中国服务县域经济十佳村镇银行”以及金融时报“年度最佳村镇银行”等称号。

普惠金融模式 成立五年来,银行立足“草根”定位,秉承“办牧民信赖的好银行”的使命,倡导普惠金融理念,推动普惠金融实践,支持牧区建设,帮助牧民致富。为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银行结合牧区特点,创新性地提出“第一牧贷”、“马背银行”、“塔拉金融”的三大品牌战略的概念,并向国家商标注册主管机构提交品牌注册登记申请。“第一牧贷”以适应牧民生产生活规律为特色,组建专业牧贷团队,研发专业牧贷产品,打造国内第一支专业的牧贷队伍;“塔拉金融”(塔拉译为草原),象征草根银行、草根金融,以“塔拉微贷”微小企业贷款产品为切入点,陆续建立塔拉微金融理论研究学社、成立塔拉大讲堂;同时,银行还打出了创建全国第一家“马背银行”的口号,成立了全国银行业机构中首个员工马队,更加贴近基层牧民。 银行遵循“关注两个维度,开展两种创新,坚持一个保护”的普惠金融模式,注重服务群体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通过产品和服务两种创新模式(两个创新),坚持开展牧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探索符合牧民需求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打造牧区普惠金融文化,为牧民及牧区微型创业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1、两个维度:客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银行始终围绕目标客户群体(牧民及牧区微型创业者),推进牧区客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银行将机构设立于偏远的少数民族集聚的旗、镇地区,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1全球金融发展及趋势 1.1 全球金融格局 从最开始的“高利贷”开始,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从朴素的实物(货币)借贷,逐步扩展为由多种要素组合而又相互作用的庞大系统,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管理等。在此过程中,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和集中度日益提高,大型金融机构不断形成,导致金融权力逐渐集中。 这一权力集中的趋势不但反映在一锅部,同样反映于各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从16~17世纪荷兰的崛起,从18~19世纪英国金融帝国的建立,再到20世纪至今美国金融主导权力的形成,国际金融格局的历史演变表明,一国的金融力量在国际竞争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一国强大的金融力量将极支撑该国经济的发展,促使该国在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一国领先的经济实力将促进全球性金融资源向该国的集中,凸显该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二者互相促进,导致国际间金融资源的过度集中。 全球金融资源在少数发达国家的过度集中导致国际围的金融失衡——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过于丰富,金融市场急剧膨胀,虚拟经济大幅度脱离并超过尸体经济,累积巨大的系统风险,并把风险向全球围扩散。而不发达国家基本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之本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差,有限的外汇资金无法在本国市场得到好的回报,只能回流美国购买美国国债或机构债券等金融资产,不但削弱了本国的金融资源、抑制了本国的金融需求,而且分担了发达国家的金融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非但没有改善这一状况,反而导致情况的恶化,加重全球经济失衡。200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有所变化,全球金融体系正经历着结构性变革。全球开始质疑美元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当性,改变现有金融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呼声强烈。亚洲和新兴市场银行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美国和欧盟的金融地位均有所下降,但其住到地位并非发生根本性动摇,其弊端也无从消除。

6-普惠金融理论分析

2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 2.1 普惠金融相关概念 2.1.1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和阶层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金在传统金融视角下没有得到重视的微小企业、呈现贫困群体、农村地区,又被称之为包容性金融。惠普金融使享受金融服务这项在金融方面的权力变得更具有公平性,使相对较为弱势的群体也可以享受到,并且其能在贫困群体脱贫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帮助,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够构建。现阶段,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对农村地区农户、农民提供的小额信贷。普惠金融首次在大众视线中出现是在2005年,联合国召开了全球性的会议,其主要讨论的重点和内容便是普惠金熊体系的构建问题。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直接目的是,传统金融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金融排斥问题,而要改变和解决该问题,使被排除对象也可以享受到同等的金融服务。Easterly (2006)对普惠金融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其是可以实现包容性社会、促进经济增长、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Rangarajan Committee(2008)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普惠金融理念进行研究,指出其在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能够使相对弱势的群体获得较为有效和及时的金融服务。其具体的含义可以进行划分:首先,金融需求者能够享有基础养老金、保险等金融服务;其次,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应不断地对其提供地产品进行多样化地设计和完善。 普惠金融体系在提出和建设时,都需要坚持秉承其检验标准和基本出发点,即让金融服务能够平等的提供,让所有人能平等的享有。当各阶层的群众,包括了一般阶层、富人阶层、穷人阶层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够平等的得到金融服务,并且金融体系能够将不同的金融组织和组织有机地融入,才能被称之为时真正意义上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对包容性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将所有人包含在内,特别是为小型企业、城乡贫困群体、农村地区这些被传统金融忽视的群体。其愿景是通过采取一定的金融手段,完善金融体系,在金融服务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实现社会公正,在经济增长的轨道上能够将所有人都纳入在内,并且能够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和理想。国际方面认为普惠金融是指:2006年,我国引入“普惠金融”后,一直积极倡导和推行。对于普惠金融,世界银行也对其进行了定义,指出其是一种金融体系,这种体系能够使社会各阶层公平地、无障碍地、广泛地获得金融服务。国际方面对其的定义则是:个体能够获得一定的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包括产品在使用时的理解能力、知识以及技能等)和金融服务,旨在将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划入到服务范围内的群体,纳入到该服务范围和体系内,从而让个体间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能够平等。谢金楼(2016)在研究中指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效率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地、经济水平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地区,其金融门槛较高,这造成了这部分地区地农户或其他贫困群体在获取金融服务时地难度较高,易产生“贫困陷阱”,因此,需要降低这类地区的信贷门槛,并且大力的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王婧等(2013)在其研究中,对普惠金

【银行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xxxx—2020年)

【银行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xxxx—2020年)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xxxx—2020年)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特制订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较高的特点,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YYY体系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商业可持续性有待提升。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完善基础金融服务与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基本原则。 健全机制、持续发展。建立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提高精准性与有效性,调节市场失灵,确保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展和服务持续改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机会平等、惠及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让所有阶层和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均衡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防范风险、推进创新。加强风险监管,保障金融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坚持监管和创新并行,加快建立适应普惠金融发展要求的法制规范和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在有效防范风险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适度降低服务成本。对难点问题要坚持先试点,试点成熟后再推广。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和区域平衡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优先解决欠发达地区、

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白澄宇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 我的演讲主题是“普惠金融创新与发展”。大家最近都知道了一个新概念“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是在去年年底突然出现在各大媒体和公众的视野,它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里边第三项的第12条,就提出了一句话“发展普惠金融”,这是被列入了中央文件,而且在后续一系列的有关文件里也或多或少提及了“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概念。大家都听到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是一个什么含义其背后有哪些政策上的背景如何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所以我今天下午着重就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新的理念和围绕这样一个理念的一系列金融创新,特别是对西部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这样一些作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一些情况。一、什么是普惠金融 (一)普惠金融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普惠金融,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要为那些尚未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群体(个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而且是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它所谓的“全面而可持续”,它可以分解为这样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金融服务要覆盖广度和深度,广度不仅是为东部沿海地区,也要为西部贫困的偏远地区,也要提供服务。深度是指金融市场应该是不断分层的,它有大企业,中小企业和最低端的个人,甚至是一些贫困人口。那传统的金融行业的服务仅停留在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社会最低端的这部分人口很难接受服务。深度是要让金融服务下沉到社会的低端。 再有一个含义是,金融服务不仅可获得,而且要可持续。我国以前也做过一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开展的一些农村金融,包括现在中央每年还有大量的央行,有支农再贷款,还有很多补贴性的贷款,虽然这些贷款让贫困人口,西部地区,得到了一些金融服务,但由于这些是政府行为,它依赖的是补贴,而这种补贴式的政策性的贷款,它缺点一种商业可持续性的这样一个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它很难长期地为西部地区提供一个有效的金融服务。 最后还有一个是金融体系全方位的概念。因为说到金融服务,它不仅是一个贷款问题,还包括保险,包括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因此我们现在说的普惠金融,应该是要为尚未享受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各类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教育在金融精准扶贫中的效应研究

普惠金融教育在金融精准扶贫中的效应研究 ——以兴国县为例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金融需求激增,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大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工具应运而生。但与此同时,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金融素养明显偏低,对新金融工具的应用能力较弱,加之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央农村金融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2008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开展西部民族贫困县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财务质量,提高农户脱贫致富的能力,即“金惠工程”。因此,针对性地开展普惠金融教育在金融精准扶贫中的效应研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普惠金融教育在提高居民普惠金融素养和助推地方扶贫工作发挥的具体效用,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深远意 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金融教育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金融扶贫的效应研究文献比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吴伟星(2006)指出,金融教育的缺乏导致消费者过度自信,引发不应发生的交易而最终发生。谭松涛和陈宇宇(2012)认为,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可以提高选股和择时能力。尹志超等(2014)研究表明,金融知识与家庭配置风险资产特别是股票资产呈正相关。周虹(2015)发现消费者接受金融教育的差异对家庭金融市场的参与影响显著,接受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家庭现金持有和存款更多,平均差异约为2%。 国外的研究结论与国内如出一辙。Bourne Heim和碎石(2003)经济预算知识的缺乏增加家庭的融资成本,导致家庭财富的增长缓慢;卢萨阿迪和米切尔(2007)的研究发现,消费者金融知识与储蓄规模、股票市场的参与率呈正相关;

普惠金融政策背景及发展现状

模块一:普惠金融政策背景及发展现状(3课时) 一、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及发展现状解析 (一)普惠金融的界定、政策背景 1.普惠金融基本特征与关键要素 2.普惠金融参与主体及重点服务对象 3.经济社会及金融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4.普惠金融监管体系重点监管指标(“两增两控”等) (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与比较 2.政府、传统金融与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作用 3.金融科技的发展与监管 (三)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 1.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2.银行普惠金融 3.保险证券层面 4.新型机构层面 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汽车金融、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融资担保机构等 5.金融监管层面 6.中央及地方政府层面 二、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赋能 1.带动金融科技,科技巨头冲击传统银行 阿里系、腾讯系、京东系、百度系、万达金融等 2.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面临的冲击及新尝试 【案例】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具体案例以现场授课为准) 模块二: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信贷商业模式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3课时) 一、商业银行与互金公司信贷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1.经营模式对比 2.客户群体的广泛性与普惠性分析 【案例】网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业务模式解析 【案例】微众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线上流动资金贷款 3.信贷产品比较分析 (1)银行方 (2)互金平台:场景分期、供应链金融、现金贷等 【案例】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京东白条;“微粒贷”等 4.风控措施 (1)银行:传统抵质押、保证等强担保 (2)互金平台:信用、平台担保、场景风控、资金闭环、金融科技风控 【案例】蚂蚁金服的大数据金融风控 5.参与主体及参与模式 (1)银行方(2)互金平台(3)银行与互金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客户营销

互联网金融下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一、引言 2005年,普惠金融的概念首次提出便得到广泛响应,而普惠金融的概念引入中国后,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6年,国务院正式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 互联网金融下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文/卢彤李宏畅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提要]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农民等低收入群体提供了适当、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深入普及,互联网金融手段也将助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普惠金融发展背景进行引述;其次对普惠金融目前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有待提高的不足之处;然后说明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最后结合现状分析结果提出互联网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农村金融 基金项目: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互联网+’链接农业发展对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10165000078)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6月11日 VC在推动企业创新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主要参考文献: [1]符箱.风险投资对高新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经管理,2018(3). [2]解维敏,方红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金融研究,2011(5). [3]范雪莹.风险投资、创新能力与企业IPO抑价[J].企业论坛,2017(17). [4]武巧珍.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J].管理世界,2009(7). [5]刘胜军.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融资还是融智[J].南方金融,2016(4). [6]JENG L A,WELLS P C.The determinants of venture capital funding:Evidence across coun-trie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0.6(3). [7]万坤扬,袁利金.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8]宋罡,徐勇.创业投资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13(1). [9]Guo D,Jiang K.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3.22(3). [10]付雷鸣,万迪昉,张雅慧.VC是更积极的投资者吗—— —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10). [11]李云鹤,李文.风险投资与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基于创业板战略新兴指数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6(3). [12]苟燕楠,董静.风险投资进入时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13]吴涛,赵增耀.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4).[14]饶静,李莹,黄熹.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27). 金融/投资 No.9x2018《合作经济与科技》 63--

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

《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发布 创新性互联网金融是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的重要内容 日前,由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携手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宜信公司等机构共同撰写的《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发布。报告指出,新兴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倒逼传统金融业态和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源投入互联网金融创新,而创新性互联网金融,是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借贷以及互联网财富管理的便利。 据介绍,该报告以普惠金融的基本理论为依托,以其他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借鉴,将中国近年来的普惠金融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起源、发展脉络和运行现状,着重探究当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报告共分为五部分,包括普惠的概念与概述、普惠金融的全球实践、普惠金融的中国探索、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等内容。 所谓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financialsystem),是2005年之后才由联合国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含义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报告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初之后,经过约15年的探索,普惠金融在中国获得了重要发展。而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与大规模普及,中国普惠金融在最近几年获得了爆炸式发展,迅速造就了普惠金融的繁荣与乱象。 随着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络和使用人群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大量新需求,金融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金融急速发展。

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文献综述 摘要:金融从来离不开科技,尤其是每个时代的前沿科技。现如今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莫过于互联网技术了,2013年6月13日,天弘基金联手支付宝推出国内首支互联网基金——天弘余额宝,它的诞生让国内金融行业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关于技术与金融的研究较为重要的理论是2002年卡箩塔.佩蕾丝(Carlota Perez)在其著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提出的,佩蕾丝描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正是在高额利润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然而好景不长,伴随着不法分子、非法机构的大量跑路、停业,互联网金融进入转型和洗牌期。如今,“互联网金融”一词已经不经常被提起,人们说的更多的是“金融科技Fi ntech”。金融科技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和引领新一轮金融变革的主导力量,自其概念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 一、关于金融科技定义的文献综述 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是一个舶来品,是由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两个词语合成的词。目前,对金融科技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是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2016年3月提出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够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金融科技做出了定义,虽表述存在些许差异,但是蕴含相同的本质。以李光磊(2016)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Fintech”一词是金融的英文表述finance与科技的英文表述technology的合成,本质则是新兴的互联网或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高科技开展普惠的面向大众的金融服务。 正如上文提到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二者之间又存在什么区别呢?互联网金融一词源于我国,对这一词语的定义虽也存在争议,但是都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手段来实现金融服务的。对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之间的区别,我国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地域范围的视角,叶纯青(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仅适用于我国,Fintech或金融科技则是欧美乃至全球范畴的概念;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童文涛(2016)将金融史与科技史相联系,提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金融业的作用和使命没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而改变,它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为实体经济运行服务和为客户创造价值;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因而只是作为向金融科技过渡的一个阶段而存在。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金融科技的定义,本文将进一步对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两个词语进行辨析。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字面上只是“科技”、“金融”两个核心词汇不同顺序的搭配,其实质却差异巨大,两者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于科技金融的定义,国务院研究中心盐业部部长赵昌文研究员(《科技金融》,2009)认为,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

最新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普惠金融概念最早源于联合国2005 小额信贷国际年,彰显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内涵,引入我国后很快进入国内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政策实践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使金融服务惠及所有市场主体和社会群体,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体现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普惠金融在我国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不断深化,着力破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难题,并研究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 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 在各国普惠金融发展实践中,普遍都存在结构性排斥问题,我国突出表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服务缺失、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弱势群体受到金融排斥。近年来,我国小额信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市场化程度不够,发展深度不足,商业性机构发展不到位,公益性机构发展政策缺乏,成为我国建设普惠金融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呈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大客户与小散客户的二元结构特征,而这种二元结构充分反映了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排斥问题,即越是需要金融支持的主体,获得金融服务反而越困难。在政策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更青睐于大中型企业和城市优质客户,而不愿投向小散和低端客户,因此贫困地区更容易受到排斥。普惠金融应具有全面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特征,要使所有拥有金融需求的人都平等地

享受金融服务,使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 二) 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 民间借贷属于非正式金融,主要受地缘、血缘关系影响,受社交关系支配,受潜规则主导,与现代信用借贷截然相对。民间借贷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其无序地滋生蔓延势必影响现代信用借贷的正常发展,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目前,我国许多农民只是在存取款时才与金融机构发生联系,通过贷款解决所需资金问题并非农民首选,而是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的民间借贷。从个体借款来源看,农民更倾向于向亲朋邻里借款,之后才是银行贷款,而部分农户甚至首选高利贷借款。这说明我国的普惠金融整体建设仍相当滞后,导致农民利用传统的以社交关系网络为依托借钱的意识较强烈,而通过正式渠道、使用现代金融手段的意识不强。而这种情况在贫困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甚至民间高利贷在相当一部分贫困户中仍旧存在。由于高利贷存在利滚利等加重负担的滚雪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贫困,而这是与现代金融发展相违背的。民间借贷对普惠金融的驱逐,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排斥,根源在于金融服务供给缺失和陈旧观念的影响。 ( 三) 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 科学合理的普惠金融制度不仅能授之以鱼,而且能授之以渔。当前,我国个体借贷的主要用途包括: 首选购房和新建、修建房屋等安居型用途; 其次是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经营等财富增长型目的; 最后是教育、医疗及婚丧嫁娶等生活型、应急型支出。城镇居民借款的主要用途是购买住房,而住房也是农村居民集中支付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受传统观念及其他因素影响,近年来农村婚嫁费用急剧攀升,尤其是男方需要提供的彩礼费用居高不下,在很多地区甚至超过住房

《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和探究:驱利性VS弘义性》

《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和探究:驱利性VS弘义性》 杜晓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 对一个小额信贷机构和普惠金融体系的评价要同时考核它的社会业绩指标(社会绩效)和业务业绩指标(财务绩效)。对开展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活动的机构,要有一个对其业务(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双底线、双考核、双评价的要求。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然而改革发展的新挑战和瓶颈依存,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薄弱的环节。从本质上说普惠金融是强调金融要为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服务,并应将其融汇到主流金融中,使其成为完整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笔者的认识,简单的理解和概括,农村普惠金融的涵义就是为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提供适宜和有效的金融服务。 对理性经济人理论的批判——普惠金融的理论依据的思辨 (一)问题的提出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假定。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往往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意或勉强做或做不了小额信贷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当然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有社会责任心有社会情怀的商业金融机构这方面的表现也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商业金融往往会忽视或回避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有专家认为:主要是其面临信息障碍;成本障碍以及重抵押担保的障碍,这些理由是对的。不过这解释不了以下问题,即像有的农商行和农信社的同事说的心里话:我们内心也愿意为农户服务,然而我们的商业大股东要求我们保证他们的商业回报率,多做大业务,这是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局。笔者认为,商业金融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深究下去,还需要从思想深层和指导理论上寻找根源。最深层次的原因或原因之一是其根本性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可能出了偏差。认识和理论的不清醒、不自觉,会导致实践行为的摇摆、不坚定或者错误。人们对商业金融在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实践上的摇摆表现和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常感到迷惑和困惑,可能这与诸多商业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这一动因分不开,亦即与接受或信奉“理性经济人理论”(或称“完全自私经济人假设”)的思想理论分不开。所谓“理性经济人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谋求私利,并且个人谋求私利的活动将会自动地增进社会福利。 本文想要重点探究的就是被许多人奉为“圣明”的“理性经济人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以它作为经济发展理论指导现实经济实践所产生的两面效应,尤其是对践行普惠金融的消极影响。学术研究应是开放的、求实的,广开言路、百家争鸣是健康有益的研究氛围,是推动学术研究深入探究和发展、寻求真理的有力手段。笔者愿以这种态度与有兴趣探讨此议题的人士商讨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在普惠金融理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2019年)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普惠金融增长情况 1.1 普惠金融信贷余额稳步增长 2017年以来,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增长持续加快。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高5.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6958亿元。 金融机构在小微信贷投放上持续发力。2018年末,我国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2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32.1%,同比增长7%,增速明显放缓,为近五年来增速最低水平。 图1. 2014-2018年小微企业信贷余额增长情况统计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143亿元。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较2017年末上升14.1个百分点。 1.2 股权投资规模连创新高 截至2018年末,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未上市、未挂牌股权项目数量约 2.73万个,形成资本金4574.7亿元。在投项目中属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数量22660

个,在投金额2749.28亿元,占比分别达到78.42%和54.56%。 但从投资规模上看,2018年创投市场投资规模8500亿元。创投市场早期/初创期(种子轮/天使轮/A轮)数量占比不断下降,从2014年的79.24%降至2018年的70.02%。 2018年9月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已经成为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力量,对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的在投项目中,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5万个。 图2. 2014-2018年全国创投市场投资增长情况统计 单位:亿元 图4. 2017、2018年创投市场融资结构对比情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