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等待人互尊重 教案

平等待人互尊重 教案

平等待人互尊重   教案
平等待人互尊重   教案

平等待人互尊重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学会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养成遵循道德、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3、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真正树立起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平等意识,尊重意识。

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进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动画《郑板桥饮茶》

动画中的掌柜在招待客人郑板桥时为什么会分别用“坐、茶”,“请坐、上茶”,“请上坐、上好茶”?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归纳:不尊重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要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平等待人。

出示课件《屠格涅夫与乞丐》

学生活动:聆听

思考:

屠格涅夫到底给了这个乞丐什么,使得乞丐这么感谢他?

因为屠格涅夫平等相待乞丐得到的不是金钱但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人格上的平等。

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请看新闻播报:重庆市5个小青年在闲逛,大家觉得要搞点新鲜、刺激的游戏。碰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小青年发现对方有些呆头呆脑,便将乞丐拽到铁路旁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人拿绳子将乞丐的双手反背着捆住,有人拣来烂麻袋将其腰部以上套住……随后便是疯狂的殴打,拳头、棍棒全派上了用场。

?这些殴打乞丐的青年,等待他们的结果将是怎样的呢?

这个事件说明了什么?

?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金钱、地位、智力、体力、相貌等差异能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的平等。

我们说平等更重要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受法定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有三种态度:

一是抹煞差别,追求结果的均等

二是强调差别,以此划分人的等级

三是承认差别,但是不以差别否认人格的平等

教师:分析造成现实中的不平等的原因

①人们在天赋上存在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等;

②后天的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社会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

③民族种族的差异、文化语言的差异、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差异等等,也可能成为歧视的原因。

比方美国现在依然存在种族歧视。(幻灯片)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自己的某些优势,不是自傲的资本;自己的某些劣势,也不是自卑的理由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活动(有理走天下)

一个老人上了公共汽车,没有人让座。售票员请一个年轻人为老人让座,年轻人无动于衷。站在一旁的小王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吗?”年轻人反问道:“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大家都一样,凭什么要我给他让座呢?”

请你帮小王讲出反驳那个年轻人的道理。

年轻人对平等的理解是错误的。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主要是指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尊重与平等是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之一,人们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但这与尊老爱幼并不矛盾,尊老爱幼、关怀弱者,如关爱老人、小孩、残疾人等,也正是尊重与平等待人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对于老人等一些特殊群体我们习惯上把他们称为弱势群体。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包含那些人呢?(幻灯片)

有时候我们也是弱势群体。所以我们更要平等对待、尊重弱势群体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弱势群体?

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平等就是不因对方能力的强弱、社会地位的高低、条件的好差等高看或轻视对方,而应完全把对方看成是与自己有同等权利的人。

有时候需要帮助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真正的去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上册《尊重他人》教案

《尊重他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及表现,尊重他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如何尊重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的理念。 重点: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难点:如何尊重他人 一、导入新课 师:9月1日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带领大家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里面的精彩画面。 播放视频片段 师:视频中,董卿下跪采访给我们上了一节名为“尊重他人”的课,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承接视频重点讲述董卿的三次下跪 师:同学们,我们回一下董卿的三跪,(具体用语言描述董卿三次下跪的画面)而这位老人名叫许渊冲(简单介绍一下)董卿的三次下跪

即使对许渊冲老人的尊重也是对他的一种重视更是董卿个人良好的内在修养的体现,她以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尊重。 播放PPT(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过渡: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接下来我们看个小故事《卖铅笔的乞丐》 故事看完 师:结合故事我们讨论一下你是否赞同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min---3min) 学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不错,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从故事中来看正是因为商人给了乞丐尊重,才使得他增强了自尊、自信发奋自强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商人。对于乞丐来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我们的自尊、自信、自强。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获得不一样的收获。PPT展示(尊重对个人的意义) 过渡:然而尊重不仅对个人意义重大对社会也有重要意义。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 抛出问题:思考如下问题如何才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学生:略 师:奥迪车主入股能学会尊重环卫女工,也会得到环卫女工的尊重,自然也就没有了后续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彼此尊重能消除隔阂,促进社会和谐,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想

平等尊重你我他

鸡西四中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思想德品导学案 班级:姓名: 年级初二课题内容平等尊重你我他备课初中政治组主备人李吉媛 课型预展课授课方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地位的平等,懂得尊重自己、他人、社会、自然。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尊重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理解“人生而平等”的观点,做到平等待人;明确“尊重从我做起”的行为要求。 难点:引导学生努力实践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行为要求。 学习活动安排一、新闻播报 思维导航----搜集新闻材料时,要抓住新闻中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 思维导航----自主学习要仔细阅读课本相对应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学问题,找到关健词和句子,并组织答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5至39页相对应的部分。)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

2、怎样关爱弱势群体。 3、尊重他人的表现。 4、尊重社会的表现。 5、尊重自然的核心。 四、合作探究 思维导航-----合作探究要运用自主学习中的的知识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小组内展示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达成共识。如有疑问请写在质疑板内,共同探究。 2、 重庆市5个小青年在闲逛,大家觉得要搞点新鲜、刺激的游戏。

碰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小青年发现对方有些呆头呆脑,便骗乞丐拽到铁路旁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人拿绳子将乞丐的双手反背着捆住,有人拣来烂麻袋将其腰部以上套住……随后便是疯狂的殴打,拳头、棍棒全派上了用场。 请各组对这些捉弄乞丐的青年,进行宣判,并陈述理由。 3、 一个老人上了公共汽车,没有人让座。售票员请一个年轻人为老人让座,年轻人无动于衷。站在一旁的小王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吗?”年轻人反问道:“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大家都一样,凭什么要我给他让座呢?” 请你帮小王讲出反驳那个年轻人的道理。 4、 体验一:请两名学生蒙上双眼,在教室内完成一个活动。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第2课时以礼待人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请问他悟出了什么? 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2课时: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 1.阅读教材——识礼 2.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活动一: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 设计意图:日常生活是检验人们文明素养的最好途径。本活动以一个中学生在一顿普通晚餐上的不文明行为做素材,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

个人的文明素养。 1.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提示: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 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提示: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它可以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相关链接:“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篇》(多媒体展示材料)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是否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伯鱼说,,他曾经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另一次他问我“学礼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伯鱼说只听到这两件事。陈亢回去很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知道三件事。知道了关于诗和礼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对儿子的态度。” 教师讲述:由此我们知道,礼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掌握和践行的。不学习和践行礼节、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二: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 1.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2.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Teaching plan of treating people equally

《平等待人》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学习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三、学时安排:全课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四、学习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故事导入: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

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 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 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因为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在人格 上是完全平等的。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 塑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正因为平等 是如此的可贵,所以,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 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活动 1)校园风景-心声热线展示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歧视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 异和不平等,认识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懂得 人格平等的涵义,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交往品德。第一步:学生阅读活动材料,小组讨论以下的问题: (1)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了什么问题?小文、 小凯、小兰和阿峰中哪个同学受到了什么对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吗?为什么? (2)如何评价这样的待人态度?这样待人会产生什么后果? (3)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类现象,我们可 以作什么努力?第二步:小组发言人在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第三步:各组把意见在全班交流后教师归纳。(活动 2)假如社会失去平等……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 的不平等制度及其危害,人类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斗争,懂得平等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请学生设想假如整个社会不能保障平等,人

平等尊重你我他

课时教案 课题平等尊重你我他课时数1 课型新课授课时间05年12月教学方法探究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理解“我是一个公民”意味着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并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遵循道德、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树立平等的意识,尊重的意识 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进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 尊重自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名篇导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朗读 思考: 马丁路德金演说

中所指的梦是什么? 你争我辩何为:人生而平等? 提出辩题(幻灯片展示:正方“人生而 平等”反方“人生而不平等”) 小结:“人生而不平等”和人作为不同 个体间的贫富、生理、名誉、地位等差 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和 法律上。 辩论,阐述理由 案例分析 2004年10月18日下午,山城重 庆万洲区,50岁出头的“棒棒”余继奎 走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他的扁担不小心 砬到了39岁的妇女曾庆容,争吵之中, 曾打了余一耳光,而曾的丈夫胡权宗说 了一句激起从怒而导致整个事件升级 的话:“我是国家公务员,出了什么事 我花钱就可以摆平。” 杨世建状告国家人事部案 讨论: 1、胡宗权的话是 否正确?为什 么? 2、胡宗权的话反 映了一个什么样 的社会现象? 3、扬世建状告国 家人事部有没有

以礼待人 (教案)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地位与作用】 《以礼待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的内容,第二单元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提升,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尊重他人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从而为本课《以礼待人》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为下一框题《诚实守信》做铺垫,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礼的含义及表现,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以礼待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礼并不陌生,但是对礼,在认识上只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刻理解礼丰富的内涵以及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在行动上不太善于文明有礼的交往。 【教法与学法】 1、活动教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从日常生活问题入手,通过分享同龄人的故事,现场采访、生活情景剧场、学生会招募志愿者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在探究中获得认知,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得以充分体现。 2、情感教学法 本节课借助歌曲、视频、情景表演、现场招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趣导学,以情感人,以情入理。 【教学目标】 结合本框教学内容,联系八年级学生实际,设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道礼含义及表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能力目标: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初识礼篇——(导入新课) 活动一:创设情境,初识礼 播放自制“礼”的视频,创设情境导入,导入具体设计:

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2部分 第12课 换位思考 平等待人练习

第五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十二课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南通)我们在小组讨论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当别人与他意见相左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去抢夺话语权。这种人不懂得( ) A.宽容友善B.互相帮助 C.直面竞争D.真诚合作 2.(2017常州)小林成绩一般,小俊成绩优异。两人是同桌。这天,小俊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小林说:“我来试试呢。”小俊不屑地说:“你也能解出来?真是异想天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话时要注意沟通技巧和文明礼貌 B.应看到智力低下的人身上也有闪光点 C.要正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D.成绩差异不能成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 3.(2017娄底)“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 ①树立自信,少自卑②拥有自尊,少自负③懂得宽容,少计较④学会感恩,少抱怨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4.(2017青岛)一条微博不到4天就获得1.8万多次的点赞,讲述的是:成都一位环卫工人想喝冰饮,但当得知最便宜的也得6元钱时,他犹豫了。这时店员姑娘谎称有折扣,4元钱给了他一大杯。这启示我们( ) A.真诚待人,言而无信B.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C.记人之过,忘人之善D.尊重他人,讲究方式 5.(2017河北)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 ①尊重他人②尊重劳动③讲公德④有教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7重庆)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帮助,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生活。下面漫画中的言行与之一致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7.(2017临沂)你想对右图漫画中辱骂清洁工的人说( ) 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要做到平等待人②要自尊自爱,不要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③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④你这样做侵犯了清洁工的荣誉权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2017鄂尔多斯)2016年11月,多部门联合引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远离校园暴力,作为中学生,我们要( ) ①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②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③加强教育预防和综合治理④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化解与同学的矛盾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2017长沙)漫画《到底谁盲》(如图),给我们的警示有( ) 到底谁盲

人人平等主题班会教案

人人平等 9-2班 [活动理念] 平等,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社会目标。尽管人与人之间在个体上还存在差异,但是所有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相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顺9-2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合作才能共赢。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观念,从而形 成这些方面的良好品质。 2、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 解。 3、使学生懂得只有待人平等,社会才会变得安定,世界才会变得美好,人与人之 间的相处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仔细聆听 老师:同学们,在本次班会课正式开始前,请大家认真聆听一段话 (播放有声读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欣赏图片 1、PPT播放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照片 2、老师揭示本次班会的主题:人人平等 三、平等小知识 老师介绍平等的含义: 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 四、小故事大道理

1、班上两位“讲故事小能手”分别给大家讲述两个与平等有关的小故事 故事一:萧伯纳和小女孩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有一次在写作间歇时和邻居小女孩一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垓孩天真地回应:“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的妈妈, 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斯莱娅!”大文豪不禁愕然.此后萧伯纳每次对明友说此事时,就会感慨地说:“是这位七岁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堂课!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个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故事二:兄弟 屠格涅夫在一次外出时碰到一个熟人向他乞讨。他在衣袋里摸了半天,然后抱歉地说:“兄弟啊,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钱包也丢在家里了。”乞丐突然紧紧地抓住屠格涅夫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太谢谢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说:“你谢我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给你啊。“ 乞丐激动地说:“我本来想找点东西吃然后去自杀,没想到你竟然称我为兄弟!还向我表示歉意,您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2、讲讲你身边有关平等的小事例 3、老师抽生讲述 五、名言佳句 1、出示名言警句: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2、全班齐读名言警句 六、情景演示 1、小品表演 情景一:放学路上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教案) 基本信息 学科政治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探讨研究教师徐丽丽单位济源市沁园中学 课题名称平等尊重你我他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仍处于品德培养期间,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道德状况。少数学生在尊重他人和尊重社会方面存在缺陷。在学校家庭生活中,八年级学生在人与人交往时缺乏起码的尊重,以至于伤害他人情感的事时有发生;在社会生活中,一些学生不理解爱护公共环境与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这些都说明现代青少年需要补“尊重”这一课,否则就无法与周围的人友善相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我是一个公民”意味着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懂得什么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的表现。 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遵守道德、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涵养关注、帮助处于不利地位人群的同情心;初步感悟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开场导入。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在我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贫富,等贵贱”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作:《美国独立宣言》说:“所有人生而平等,造物者给了他们不可夺的天赋权利。” (以温馨→祥和→关爱→平等→尊重展开话题)这句名言揭示了什么道理?——人生而平等。 (二):实施目标;(25分) 1.指导学生超前学习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2)如何平等对待他人? (3)怎样对待弱势群体? (4)尊重从我做起,要做到? 2.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4.针对性点评: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a、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忽视; b、在法律地位上,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如何平等对待他人? a.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b.尊重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3)怎样对待弱势群体? 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

以礼待人教案

第2课时以礼待人 实验学校王静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 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这时,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请问他悟出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 1.阅读教材——识礼 2.礼是什么? 活动一: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世 1.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它可以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相关链接:“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篇》(多媒体展示材料)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是否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伯鱼说,他曾经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另一次他问我“学礼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伯鱼说只听到这两件事。陈亢回去很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知道三件事。知道了关于诗和礼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对

儿子的态度。” 教师讲述:由此我们知道,礼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掌握和践行的。不学习和践行礼节、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二: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 1.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2.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哪些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高速行驶并鸣笛,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三: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多媒体展示材料) 情境一:2016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 1.这个情境体现了什么? 情境二: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 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周恩来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作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那个美国官员。 2.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3.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 提示:情境一: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也是在为运动员的拼搏和公平竞争精神鼓掌。情境二:我们感受到周恩来总理不卑不亢的巧妙应答,既有力地回击了美国官员的无礼,又展示了中国文明有礼的国家形象。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案4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案 【学生和教师准备】: 1.模特表演: 另类模特表演: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身份、地位的人上台亮相,而且富人表现出对穷人的瞧不起、美女表现出对丑女的瞧不起、大力士表现出对瘦弱者的瞧不起、正常人表现出对智障者的嘲笑…… 2.小品表演: 小品可根据教材中周总理的故事改编,也可根据实际生活自己编写,以说明人与人之间首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3.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正面或反面事例、故事。 4.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模特表演 (在课前制作好富人、穷人、高官、大力士、瘦弱者、美女、丑女、智障者……的面具)学生进行另类模特表演: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身份、地位的人上台亮相,而且富人表现出对穷人的瞧不起、美女表现出对丑女的瞧不起、大力士表现出对瘦弱者的瞧不起、正常人表现出对智障者的嘲笑…… 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完这一组另类的模特表演,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正因为如此,才有人类千百年来对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显出平等的可贵。 【新课教学】 一、人生而平等 平等的表现 学生活动二:小品表演 小品可根据教材中周总理的故事改编,也可根据实际生活自己编写,以说明人与人之间首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参考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小刘是北京一家电器厂的工人,1972年8月3日晚,她骑自行车上街,因为刚学会骑车,听见后面汽车喇叭响,心一慌,急忙跳下车,正好停在快车道上,司机赶紧刹车,还是把小刘碰倒了,衬衫破了,后背蹭破点儿皮。这时,汽车的车窗打开,一个人关切地向外看。小刘一见:呀!这不是周总理吗?司机急忙下车问她:“同志,碰着没有?”小刘红着脸说:“没事儿,没事儿。”周总理不放心,赶紧叫身边的工作人员下车办三件事:马上用另一辆车送小刘上医院;不要告诉她车里坐的是谁,以免她心里不安;给她买件新衣服。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青年男子飘洋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他竭尽全力,但仍然失败了。 身无分文的青年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腰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最终,饥饿的青年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琴盒里。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的脚下,青年看了看无赖,最终弯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你的钱丢在地上了。”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一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在青年的琴盒里。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地关注着青年,就是巴黎音乐学院的一位主考官。他将青年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教师提问:同学们表演的小品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在什么方面是平等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1)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 学生活动三:听故事明道理 张召良等12位农民家在浙江奉化市长汀村,2004年5月,按照当地一个地方规定,长汀村所在的地段被划拨给市土地流转中心,并出让给某地产公司作为开发商住用地,这一项目获得了省政府等各级部门的批准。而张召良和其他村民认为,在这项工程中政府不但补偿

平等交往教案

平等交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 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 守公共规则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 融入公共生活必须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准则,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交往、和谐相处。 三、教学难点: 人与人是平等的;遵守公共规则必须尊重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四、教材分析: 第二节“平等交往”,该节的主旨在于使学生明确“要融入公共生活,只要摆正心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使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和谐相处”。那么具体 的表现就是平等待人、谦逊宽容、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此外还要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 五、学生分析: 第二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学生走进公共生活并不难,但是怎样与他人更好的交往是一个难题。我们发现学生在平时的公共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交往上的问题。比如,对他人没有礼貌、以自我为中心、自傲、自卑、猜疑、不遵守规则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明确公共生活中需要有一定的生活交往能力,虽然没有这种能力的学生也进行公共生活,但是如果学生想在公共生活中生活的愉快、舒心,就要学会这种交往能力。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交通事故影视短片等。 七、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八、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师生问好) 九、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如果要想融入公共生活中去,应该怎样做呢? 生答:正确认识自己…… 师问: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一帆风顺吗? 学生谈谈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说说自己的观点。 2、多媒体展示材料(如教材P6“刘少奇与时传祥”)通过这个材料,让学生体验在社会生活 中,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平等待人。 3、进一步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领悟正文内容。

以礼待人教案

以礼待人教案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做文明有礼的人。 2.难点:理解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是他不认识路。半路上碰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老头儿!这里离张村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来想了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同学们想一想,年轻人到底悟出了什么? 教师点拨:在生活中要做到文明有礼,待人礼为先。 生活中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怎样做到文明有礼呢? 【二】教学建议 1.待人礼为先 活动一:读故事,谈感悟

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散步。一乞丐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却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 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思考:(1)〝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句话给那位乞丐带来什么 影响? (2)它表达了屠格涅夫怎样的品格?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点拨: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强人们的团结友爱。 活动二:文明有礼表达国家形象 出示材料: 材料: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各种公共标语大多是 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做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人大多是中国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一种国耻。〞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标语?这些标语给我们国人什么警示?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表达国家的形象。在对外交往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国家的尊严和形象。 2.做文明有礼的人 活动三:礼貌用语大擂台 (1)见面语的表达:您好,早,好久不见,幸会,久仰,很高兴认识你。 (2)感谢语的表达:感谢,辛苦了,不胜感激,让你费心了,多亏你的帮助。 (3)致歉语的表达:对不起,不好意思,请原谅,请多包涵,抱歉。 (4)告别语的表达:再见,再会,后会有期,欢迎下次再来,明天见。 通过活动三,请你归纳语言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点拨: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 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一、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 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 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或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也能使自己获得尊重与肯定,反之,歧视和不尊重不仅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敌意,恶化人际关系; 社会不平等则会加剧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冲突。 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的不合理的,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 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 认知结构方面:初中生对平等原则的认识是表面的、不

稳定的更多的带有情景性。本课知识对他们来说,理论性较强,比较陌生。有必要深化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以及尊重他人、平等待热人的意识。 情感方面:初中生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希望被人尊重,也想尊重别人,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接受、肯定、进而内化这种正直的情感。 社会背景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等观念日益普及,平等待人成为现代社会应备素质。但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家境贫富、天分高低、父母地位高低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思想及现象,必然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进行这一教育势在必行。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为中心展开,包括四个小节:节:人格平等的涵义、尊重平等的人格;第二节: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第三节如何正确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第四节:如何消除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四、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五、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9.3平等尊重你我他教案新人教版

平等尊重你我他 课题9.3平等尊重你我他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我是一个公民”意味着在人格上的平等。学习本课后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尊重道德、法律,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前布置学生手机平等待人的名人事例,为开课做准备。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平等尊重他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平等意识,尊重意识。 学习重点树立平等意识,尊重意识 学习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社会、自然。 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社会、自然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导入本课 二. 新授周总理的故事《一件珍贵的 衬衫》 一) 人生而平等 1.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人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 应该得到充分尊重。人与人 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 格与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人的差异应该得到尊 重: 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差 异,才有人类对平等的不懈 追求,才凸显出平等的可 贵。 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是社会上处 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 总称。在身会中,弱势 群体很容易受到伤害。 学生合作探究:走总理与 普通工人的故事。见教材 109页虚框材料 学生合作探究:详见教材 110页第一个虚框材料: 为什么不能以貌取人? 学生合作探究:详见教材 110页虚框材料;你是怎 样看待弱势群体的? 通过活动是学生认识到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 种平等应该得到尊重。 认识社会上的弱势群 体,能够平等的对待那些 处境不利的人。

以礼待人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故事)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引出课题《以礼待人》。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 (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三: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四: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展示材料) 情境一:2016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1.思考:这个情境体现了什么?

八年级政治:第七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七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七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阅读,体验这一基本精神。 能力目标: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知道人的权利的平等性,即每个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平等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的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树立反对适用法律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2、难点:让学生理解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 三、教学内容: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站:适用法律一视同仁 四、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站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过程: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知识与技能: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而平等”。 四、教法、学法: 教法:动态生成法;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和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趣,导入新课 情境展示:课前欣赏2007年特奥会主题曲《世界有你有我》 问题探究:同学们是否熟悉这首歌?本届特奥会的主旨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平等尊重你我他”。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话平等 情境展示: 1797年,美国的一个5岁孩子不幸身亡。孩子的父亲把他葬在一块自己的土地上。为了减轻丧子的痛苦,他决定卖掉全部土地,迁往他乡。他在转让土地的契约里,写明土地的新主人必须把孩子的墓地保留下来。以后,美国格兰特总统逝世,恰恰看好孩子墓葬的这块土地。人们把总统坟墓建造在这里,但这孩子的坟墓不仅未曾移动,而且还重新修缮一番。1997年,格兰特总统逝世100周年,政府决定拨款重修。距离那个孩子的不幸死亡整整200年了。为了不影响人民对格兰特总统的拜谒,200年后把孩子坟墓铲平,照理应是天经地义的。但政府在修整总统坟墓的同时,也修整了孩子的墓地。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格兰特墓前说,“孩子也应该享受和总统一样的待遇”。 问题探究:看完这段材料,同学们有何感想?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而平等。 情境展示: 1、位于苏家屯区的沈阳新日铝制品有限公司一些员工反映,公司怕他们偷铝,在下班时由保安对他们进行搜身.一位员工说:“公司每天都搜身,尤其是我们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