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玉米实验报告

玉米实验报告

玉米实验

实验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的识别

实验目的:1.了解玉米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2.识别玉米的主要类型

二、内容说明

(一)玉米植物学的形态特征

1.根

玉米具有发达的须根系。根系可深入土层140—150cm以上,向四周发展可达100—120cm,但主要分布在地表下30~50cm的土层内。根据根的发

生时期、外部形态、部位和功能可以分为三种。

(1)胚根(初生根) 种子发芽时首先生出一条初生胚根,继而从下胚轴处再生出3—7条次生胚根。初生胚根与次生胚根组成了玉米的初生根系,这些根系是玉米幼苗期的吸收器官。

(2)地下节根(次生根) 是在三叶期至拔节期从密集的地下茎节上,由下而上轮生而出的根系,一般为4-7层,视品种和播种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它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

(3)地上节根(气生根或支持根) 是玉米拔节后从地上近地面处茎节上轮生出的根系,一般2-3层。支持根在物质吸收、合成及支撑防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茎

直立,较粗大,圆柱形,一般高1—3m,但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茎秆由若干个节和节间组成,通常有15~22个节,其中4—7个节密集在地下部,节与节之间称为节间。

玉米茎各维管束分散排列于其中.靠外周的维管束小而多,排列紧密,靠中央的大而少,排列疏松。茎基部上的腋芽能长成侧枝.称为分杈.并能形成自己的根系。各节间长度由下而上顶式增加,而直径逐渐减小。穗颈节最长,其次是穗位的上、下节间较长,各节间长度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3.叶

形较窄长,深绿色,互生,包括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叶鞘紧包茎部,有皱纹,这是与其他作物不同之点。在叶鞘顶部着生有加厚的叶片,叶片主脉明显,叶片边缘呈波浪状。一般穗位叶或穗位的上、下两叶为最大。玉米单株叶面积变化在0.3—1.2m2范围内。

玉米第一片叶的尖端为椭圆形,其他各叶叶尖均尖而狭长。玉米下部叶片(约为总叶数的1/3左右)表面光滑无茸毛,称之为光叶。紧挨着光叶往上的1—2片叶,表面有少许茸毛,称之为过渡叶。过渡叶以上的各叶,表面都有大量茸毛着生,称之为毛叶.因此,可根据各叶茸毛的特点,作为田间叶龄的诊断指标之一。

4.花序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异位的作物。有两种花序,一种是位于茎顶端的圆锥花序,由雄花构成;一种是着生在叶腋的肉穗花序,由雌花构成。

(1)雄花序玉米雄花序的大小、形状、色泽因类型而异。在花序的主轴和分柱上成行地着生许多成对的小穗,两个成对小穗中一为有柄小穗,一为无柄小穗。每一小穗的两片颖片中包被着两朵雄花,每一雄花由内外稃、浆片、花丝、花药等构成。

(2)雌花序玉米的雌花序由腋芽发育而成。一个植株上除上部4—6片叶于外,全部叶腋中部有腋芽,但通常只有1—2个腋芽能正常发育成果穗。果穗是变态的茎,具有缩短的节间及变态的叶(苞叶)。

雌穗果穗的中央部分为穗轴,红色或白色,穗轴上亦成行地着生许多成对的无柄小穗,每一个小穗有宽短的二片革质颖片夹包着两朵上下排列的雌花,其中上位花具有内外稃、子房、花丝等部分,能接受花粉受精结实;而下位花退化,只残存有内外稃和雌雄蕊,不能结实。玉米果穗为圆柱形或近似圆锥形,每穗具有籽粒8--24行。

5.籽粒(颖果)

由果皮、种皮、胚和胚乳组成。玉米胚较肥大.—般占籽粒重10%一15%。胚乳是贮藏有机营养的地方.根据胚乳细胞中淀粉粒之间有无蛋白质胶体存在而使胚乳有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之分;由于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不同,有蜡质胚乳和非蜡质胚乳之分。籽粒的颜色决定于种皮、糊粉层胚乳颜色的配合。因此,有的是单色的,也有是杂色的,但生产上常见的是黄、白两种。种子的

(二)玉米类型特征:

玉米属于禾本科的玉米属(Zea L.)。在该属中仅有一个栽培种(Zea mays L.)。通常根据籽粒的谷壳性,即裸粒的或带稃的;籽粒的外部形态.即籽粒的形状及表面特征;籽粒的内部构造,即粉质胚乳和角质胚乳的着生情况等三个方面的性状,将玉米划分为九个类型(亚种),其特征如下:外形要近于圆形,顶部平滑,有的扁平行.顶部凹陷

1.硬粒型(Zea mays L. indurata Sturt)

又称普通种或燧石种。果穗多锥形,籽粒顶部圆而饱满,顶部和四周均为角质胚乳,中间为粉质。籽粒外表透明、坚硬、有光泽.多为黄色,次为白色,少部分为红、紫色。与马齿型比较,品质较好,耐低温.适应性强,成热早,产量稳定,但较低,是生产上的主要类型之一。

2.马齿型(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

果穗多呈圆筒形.杆粒扁平呈方形或长方形,成熟时顶部失水干燥较快,故籽粒顶端凹陷形如马齿。角质胚乳分布于籽粒的两侧,中央和顶部均为粉质。食用质不如硬粒型。不耐低温.成熟晚,产量高.但不稳定,是生产上植最为广泛的类型之一。

3.半马齿型(Zea mays L. semindentat Kulesh)

又称中间型。是由硬粒型与马齿型杂交而成的杂交种。与马齿型的区别是籽粒顶部有不大明显的小曰陷,胚乳发达,粉质胚乳比马齿型少,较硬粒型多。因此品质好于马齿型,不及硬粒型,产量较高.是生产上种植较多的类型。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种多属半马齿型。

4.蜡质型(Zea mays L. ceratinan Kulesh)

籽粒属端圆形,表面光滑,但无光泽.切面透明,呈蜡状。胚乳全部由角质胚乳所构成.而且该型玉米籽粒的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由于该型玉米煮熟

后具有糯性,故育“糯玉米”之称.此种原产中国,是硬粒型玉米引入我国后在西南山地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态型。

5粉质型(Zea mays L.amylacea Sturt)

籽粒圆形或近圆形,与硬粒种相似。不同者在于本类型籽粒胚乳全部由粉质胚乳所构成(极少有角质胚乳存在),外观不透明,表面光滑,切面全部呈粉状,籽粒颜色有白色及杂色等,胚乳中含淀粉约71. 5%—82.66%,蛋白质6 .19%—12. 18%,籽粒质地较软,极易磨成淀粉,是制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我国很少裁培。

6.甜质型(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

又称甜玉米。植株小而多叶,易生分蘖,穗长度中等,苞叶长,籽粒扁平,成熟时表面皱缩,且坚硬而透明,表面及切面均有光泽,胚较大,胚乳中含有较多糖分(乳熟期含糖量为15%—18%),脂肪和蛋白质,淀粉含量低.籽粒形状及颜色多样,以黑色及黄色者较多。

7爆裂型(Zea mays L. everta Sturt)

果穗小,穗轴较细,籽粒小,胚乳及果实坚硬,除胚乳中心部分有极少量粉质胚乳外,其余均为角质胚乳,故蛋白质含量较高。籽粒加热后有爆裂性。是由于籽粒外层的坚韧而富弹性的肢体物质,内部胚乳在加热时体积显著膨胀猛裂冲破外层面翻到外面,成为疏松的碎片,比原来的体积可增大2. 5-3倍。可分为“米粒型”和“珍珠型”两种,前者籽粒较大(果穗也大一点),先端尖.呈米粒形;后者籽粒小,圆形,果穗细长.籽粒的颜色甚多,而一般以金黄色及褐色者多。

8有稃型(Zea mays L. tunicata Sturt)

小穗颖片和稃非常发达,呈羊皮纸质,紧包于颖果之外,一般方法难于脱粒。植株高大多叶,籽粒形状颜色及胚乳的性质极为多样化,但一般以角质胚乳较多,包围在粉质胚乳四周,籽粒一般呈圆形,顶端较尖的比较普遍,果穗轴较细。小穗花有明显的小花梗.雄花序分枝发达,雄花序上结实的返祖现象较为普遍.该类型属最原始类型,没有生产价值。

三、实验工具:

玉米幼苗及成熟的植株(包括有雄穗和雌穗),各类型的果穗及籽粒,解剖刀、镊子、扩大镜、碘比钾溶液。

四、实验步骤

(一)取玉米植株,按根、茎、叶、雄花序、雌花序的顺序,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态特征。

(二)观察玉米各种类型的穗和籽粒的特征,并将籽粒纵剖开.观察剖面结构即角质胚乳与粉质胚乳的分布情况

五、实验作业:

(一)按果穗编号,根据不同特征,判断各属何种类型,填入表3-1。

(二)观察各类玉米的剖面结构,绘制剖面图,注明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的分布。

(三)简要说明玉米雌穗籽粒行数为偶数行而非奇数行。

(四)简述玉米三种类型根系特点、形成时期及功能。

玉米实验报告

玉米实验 实验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的识别 实验目的:1.了解玉米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2.识别玉米的主要类型 二、内容说明 (一)玉米植物学的形态特征 1.根 玉米具有发达的须根系。根系可深入土层140—150cm以上,向四周发展可达100—120cm,但主要分布在地表下30~50cm的土层内。根据根的发 生时期、外部形态、部位和功能可以分为三种。 (1)胚根(初生根) 种子发芽时首先生出一条初生胚根,继而从下胚轴处再生出3—7条次生胚根。初生胚根与次生胚根组成了玉米的初生根系,这些根系是玉米幼苗期的吸收器官。 (2)地下节根(次生根) 是在三叶期至拔节期从密集的地下茎节上,由下而上轮生而出的根系,一般为4-7层,视品种和播种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它是玉米一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 (3)地上节根(气生根或支持根) 是玉米拔节后从地上近地面处茎节上轮生出的根系,一般2-3层。支持根在物质吸收、合成及支撑防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茎 直立,较粗大,圆柱形,一般高1—3m,但因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茎秆由若干个节和节间组成,通常有15~22个节,其中4—7个节密集在地下部,节与节之间称为节间。 玉米茎各维管束分散排列于其中.靠外周的维管束小而多,排列紧密,靠中央的大而少,排列疏松。茎基部上的腋芽能长成侧枝.称为分杈.并能形成自己的根系。各节间长度由下而上顶式增加,而直径逐渐减小。穗颈节最长,其次是穗位的上、下节间较长,各节间长度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3.叶 形较窄长,深绿色,互生,包括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叶鞘紧包茎部,有皱纹,这是与其他作物不同之点。在叶鞘顶部着生有加厚的叶片,叶片主脉明显,叶片边缘呈波浪状。一般穗位叶或穗位的上、下两叶为最大。玉米单株叶面积变化在0.3—1.2m2范围内。 玉米第一片叶的尖端为椭圆形,其他各叶叶尖均尖而狭长。玉米下部叶片(约为总叶数的1/3左右)表面光滑无茸毛,称之为光叶。紧挨着光叶往上的1—2片叶,表面有少许茸毛,称之为过渡叶。过渡叶以上的各叶,表面都有大量茸毛着生,称之为毛叶.因此,可根据各叶茸毛的特点,作为田间叶龄的诊断指标之一。 4.花序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异位的作物。有两种花序,一种是位于茎顶端的圆锥花序,由雄花构成;一种是着生在叶腋的肉穗花序,由雌花构成。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都非常高。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甜玉米的种植实验过程及结果。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甜玉米的种植条件和生长环境,以及不同施肥条件下甜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甜玉米种子、肥料、土壤、水、锄头、水桶等。 2. 实验方法 (1)准备土壤:将土壤松散,去除杂草、石头等杂质,使土壤充分透气。 (2)播种:将甜玉米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上,然后用锄头轻轻覆盖上一层土壤。

(3)浇水:在播种后的第一天,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4)施肥:在甜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施肥。本次实验分别设置了不施肥、少量施肥和充分施肥三个条件,观察不同施肥条件下甜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5)除草:甜玉米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保持土壤透气性和养分含量。 三、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 1. 种植条件 甜玉米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为60-80%。此外,甜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环境。 2. 施肥条件 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甜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有所不同。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甜玉米的生长较慢,叶片发黄,产量也较低;在少量施肥的情况下,甜玉米的生长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产量仍然不高;在充分施肥的情况下,甜玉米的生长迅速,

叶片翠绿,产量也最高。 3. 生长环境 甜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是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缺氧,影响生长。此外,甜玉米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保持土壤透气性和养分含量。 四、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甜玉米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 2. 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甜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有所不同,充分施肥可以提高产量。 3. 甜玉米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透气性好,并及时除草。 五、参考文献 1. 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管理技术研究,李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引言 甜玉米(Zea mays var. saccharata)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甜味。为了探究甜玉米的种植技术和最佳栽培条件,我们进行了一项甜玉米种植实验。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方法、结果和讨论,以及对甜玉米种植的进一步研究建议。 实验设计 1. 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不同种植条件对甜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种植方法。 2. 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设置了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 - 实验组1: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 实验组2:使用化学肥料进行施肥 - 实验组3:不施肥,作为对照组 3. 种子选择 我们选择了优质的甜玉米种子,确保品种的纯度和适应性。 4. 实验地点和时间 实验地点为本实验室的温室,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可控。实验时间为从春季到夏季,共计三个月。 5. 实验参数 我们记录了以下参数: - 生长周期 - 平均株高 - 平均叶片数 - 平均茎粗 - 平均籽粒数 - 单株产量

方法 1. 土壤准备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土壤进行了准备工作。首先,我们清除了杂草和其他杂质。然后,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以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植和施肥 我们按照实验设计将不同组别的甜玉米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的盆栽中。在实验组1中,我们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在实验组2中,我们使用化学肥料进行施肥;对照组不施肥。 3. 管理和监测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常规的田间管理和监测工作。包括定期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4. 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甜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我们对每个组别的植株进行了测量和采样。我们记录了上述参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 1. 生长周期 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甜玉米生长周期相似,约为60天;对照组的生长周期略长,约为65天。 2. 平均株高 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甜玉米平均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0cm和175cm; 对照组的平均株高为165cm。

玉米制种技术实验报告

玉米制种技术实验报告 玉米制种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玉米的种子发芽特点; 2. 掌握玉米制种的基本步骤和技术; 3. 研究不同的制种方法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土壤、水; 2. 实验设备:种植盆、浇水器、塑料袋。 三、实验步骤 1. 按照比例准备好土壤和水,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2. 将土壤均匀地铺在种植盆中; 3. 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并轻轻用手指按入土壤中; 4. 使用浇水器适量地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5. 将种植盆放入塑料袋中,用橡皮筋固定袋口; 6. 将种植盆放在室内,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7. 每天检查土壤湿度,并根据需要适量浇水。 四、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使用玉米种子制种的种植盆中,有大量的玉米发芽并生长。发芽的种子的根茎生长有力,苗势健壮。 五、实验分析

1. 玉米种子具有较强的发芽能力,适合制种; 2. 土壤的湿润程度对种子的发芽生长有重要影响,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 3.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利于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六、实验改进 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改进意见:1. 对土壤湿润程度掌握得不够准确,下次实验可以使用湿度计等设备来更准确地控制土壤的湿润度; 2. 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进行更详细的调研,以及对于室内环境的控制,提供更适合玉米种子发芽和生长的环境; 3. 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制种方法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寻找更高效的制种方法。 七、实验结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玉米制种技术成功地使玉米种子发芽生长。制种过程中,适当的土壤湿润程度、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和科学的制种方法对玉米的发芽生长起到关键作用。经过实验改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制种技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玉米植物实验报告

玉米植物实验报告 玉米植物实验报告 引言: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通过进行玉米植物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进行的玉米植物实验和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肥力等因素。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最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条件,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二、实验设计 我们设计了四个实验组,分别是光照组、温度组、水分组和肥力组。每个组设有三个重复,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每个组进行了相同的处理,但只改变了特定环境因素。 三、实验过程 1. 光照组 将玉米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即全日照、半日照和黑暗条件下。每天记录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颜色和叶片数量等指标。 2. 温度组 将玉米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即高温、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每天记录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生长情况、茎叶发育和开花情况等指标。 3. 水分组

将玉米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即充足水分、适度水分和缺水条件下。每天记录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脱水情况、根系生长和植株健康状况 等指标。 4. 肥力组 将玉米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即高肥力、中肥力和低肥力条件下。每天记录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光照对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全日照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较为健壮,叶片 绿色度高;黑暗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叶片颜色变黄。 2. 温度对玉米生长也有重要影响。在常温条件下,玉米生长最为良好,根系发达,茎叶繁茂;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玉米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3. 水分是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充足水分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迅速,叶片饱满;缺水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停滞,叶片出现脱水现象。 4. 土壤肥力对玉米生长也有显著影响。高肥力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旺盛,果 实发育良好;低肥力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缓慢,果实数量和质量较低。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玉米植物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玉米生长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 建议: 1. 在种植玉米时,应选择充足光照、适宜温度和水分的环境条件,以促进玉米 生长。

玉米种子实验报告结论

玉米种子实验报告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玉米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温度对玉米种子发芽有重要影响。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条件:常温(25℃)、低温(10℃)和高温(35℃),结果发现在常温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最高,而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较低。 2. 光照对玉米种子发芽也有一定影响。我们设置了两组实验条件:光照和黑暗。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 3. 水分是玉米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条件:干燥(无水)、适中的湿度和过度湿润。结果表明,在适中的湿度条件下,玉米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最高,而干燥和过度湿润条件下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较低。 4. pH值对玉米种子发芽也有一定影响。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条件:酸性(pH4)、中性(pH7)和碱性(pH10)。结果显示,在中性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最高,而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较低。 5. 食盐浓度对玉米种子发芽有负面影响。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条件:

无盐水、低盐浓度和高盐浓度。结果显示,在无盐水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最高,而高盐浓度条件下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明显降低。 玉米种子的发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水分、pH 值和食盐浓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较高;而在极端的条件下,如低温、干燥、酸性或高盐浓度环境下,玉米种子的发芽能力会受到抑制。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玉米种子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可通过调节相应的环境条件来促进或控制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玉米可能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具体品种和种植区域的特点进行调整和管理。

玉米综合实验报告

玉米综合实验报告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玉米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了解玉米雌雄花开花生物学特性; 2.掌握玉米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正红505、正红532 2.实验用具大羊皮纸袋、小羊皮纸袋、回形针、纸牌、剪刀、大头针、铅笔。 三、实验内容 1.玉米穗花器构造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然杂交率高达95%以上。 (1)雄穗雄穗着生于植株顶部,由主茎的生长锥分化而成,属圆锥花序。雄穗主轴上生有侧枝,在主轴和侧枝上着生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成对小穗。每对小穗中,一个有柄,位于上方,先开花;另一个无柄,位于下方,后开花。每个小穗有护颖两枚,小花两朵。每朵花有内、外颖各一片,中间有雄蕊三枚,花药二室。每个花药具有花粉粒约2500-3500粒,全穗约有2000万粒以上。 (2)雌穗雌穗由叶腋内的腋芽发育而成。每一植株除了最上部的4-5个叶腋内不能产生腋芽外,其余各节的叶腋中均能产生腋芽。但是一般品种在通常的栽培条件下,只有植株上部往下大约6-7节处的腋芽才能发育成1-2个果穗。其余各节的腋芽在植株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就自行停止生长而消失,只留下一个很小的痕迹。雌穗属于肉穗花序,其上着生许多纵行排列的成对小穗。小穗无柄,基部有护颖两枚,小花两朵,其中一朵可育,一朵退化,可孕小花有内外颖和雌蕊组成。由于雌小穗成对着生,形成了玉米果穗上的粒行数都是偶数排列。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抽出的花丝为柱头的延长物,各部分均可授粉。

2. 玉米开花习性 在同一植株上,雄穗抽出时间一般比雌穗早2-4天,具有雄花先熟的特征。在正常情况下,抽穗后2-5天开始散粉。雌穗吐丝一般要比雄穗开花迟3-5天,干旱情况下可延迟7-8天。因此,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 雄穗一般是主轴上中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两端依次开放,侧枝的开花是自上而下。开花盛期是在开花后2-5天,其中60%的花朵是集中在开花后的3-4天,此时是采集花粉的最佳时期。整个雄穗从开花开始到结束约需7-8天,但因品种和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玉米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50-70%。在一天内,玉米开花最盛时间是上午8-11时,散粉最盛时间是9-10时,这是授粉的最好时机。在田间条件下,花粉寿命一般可维持5-6小时,如果将花粉放在温度为3-10℃,相对湿度为50-80%的条件下,花粉寿命可维持24小时以上。 雄穗散粉后2-4天,同株上的雌穗开始吐丝。吐丝次序以果穗中部偏下开始,然后向上、向下依次进行,顶部的花丝抽出的最晚。整个果穗从开始吐丝到结束,一般需要2-5天。花丝一经抽出,就有授粉能力,但以吐丝后2-4天授粉能力最强。如果花丝吐出后得不到授粉,可继续向前伸长达40㎝以上,一经授粉后,雌蕊花丝很快就变软萎焉。雌穗花丝的授粉能力,一般可维持10-14天,但抽出花丝7天以后授粉,结实率显着降低。 玉米花粉很小很轻,靠风传播。在一般情况下,雄穗上的花粉成圆锥体落于植株周围6-8米的空间处,风大时可传至一里以外。花粉落于柱头后10分钟,便可伸出花粉管,花粉管刺入柱头,不断向前伸长,通过花柱进入子房,再经株孔直达胚囊。授粉后20-26小时,即可受精。 图玉米花器构造 四、实验步骤 (一)玉米自交实验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实验报告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实验报告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方式来探究其在提高玉米产量、土壤温度及水分保持方面的作用。 实验方法 1. 实验地点:大学校园内挑选出一块相对平整、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的玉米种植区。 2. 实验对象:选取玉米种植量均匀、生长状态良好的玉米田。 3. 实验方案: (1)控制组:传统玉米种植模式,撒种埋深为2-3厘米、行距为70厘米、株距为30厘米。 (2)实验组:在玉米田的土壤表面铺设一层黑色地膜,上面开穴栽种玉米,穴距也为70厘米,每穴栽1-2株玉米。 4. 实验观测: (1)土壤温度:每日测量土壤温度,记录在实验日记中。 (2)玉米生长情况的观察:观察实验组玉米生长情况,如叶

片数量、茎粗、苗高等数据变化;此外还需要在成熟期采摘玉米,从而得出产量等数据变化。 实验结果 1. 土壤温度:被地膜覆盖的玉米田上土壤温度略高于控制组的土壤温度,其温度平均值为26℃左右,比控制组的25℃略高。 2. 玉米生长情况的结果分析: (1)生长初期:实验组的玉米表现出对水份的需求量明显低 于控制组,可在长达1周以上的时间内不需补充水分,这是因为地膜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的湿度。同时,在这一阶段,实验组的玉米生长状态良好,叶色呈深绿色,苗高也较控制组略高一些。 (2)生长中期:实验组的叶片数量比控制组多,茎粗也较控 制组略大一些。 (3)生长后期:两组玉米在生长后期出现较明显的差异。实 验组玉米生育期相对于控制组延长了约2周时间,玉米芽数量明显增多,穗长也比控制组长得多,目测比控制组多了3-4根 玉米节数量。根据收获的玉米数据统计,实验组的玉米总产量达到了730kg/亩,而控制组只有640kg/亩,实验组的产量提 升了约14%。 实验结论

玉米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玉米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赖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对于人体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测定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测定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我们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将玉米种子样品进行研磨,得到粉末状样品。然后,将粉末样品与适量的溶剂进行混合,使得样品中的赖氨酸溶解。接下来,我们使用HPLC-MS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 在HPLC-MS分析中,我们采用了C18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在梯度洗脱条件下进行分离。赖氨酸在HPLC柱上具有特定的保留时间和特征峰形,通过质谱仪器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定量赖氨酸的含量。 经过测定和计算,我们得到了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为XX mg/g。这个结果表明,玉米种子中富含赖氨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赖氨酸是人体和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赖氨酸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首先,赖氨酸参与合成肌肉组织和骨骼,对于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赖氨酸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此外,赖氨酸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玉米作为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中富含赖氨酸,对于人体和动物的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适当增加玉米的摄入量可以提供足够的赖氨酸,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发育。 除了玉米种子,赖氨酸还存在于其他食物中,如肉类、鱼类、奶制品和大豆制品等。然而,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如素食者或特殊疾病患者,很难通过日常饮食获得足够的赖氨酸。因此,可以考虑通过食物补充或膳食补充剂来增加赖氨酸的摄入量。 本实验通过HPLC-MS技术成功测定了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玉米种子富含赖氨酸,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通过适当增加玉米的摄入量,可以提供足够的赖氨酸,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发育。此外,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通过食物补充或膳食补充剂增加赖氨酸的摄入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甜玉米种植实验报告 1.掌握甜玉米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了解其生态环境的要求。 2. 通过实验观察,测量和分析,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甜玉米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甜玉米种子、土壤、水、肥料、测量工具等。 方法: 1. 土壤处理:选取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种植地,将土壤翻松,松散土壤,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使土壤更适于甜玉米的生长。 2. 种植处理: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发芽,然后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每株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分散光照和养分的吸收。 3. 灌溉处理:保持土壤湿润,不要让土壤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每周进行适量的浇水和施肥,以保证甜玉米的生长。 4. 环境因素观测:记录甜玉米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叶面积、根系情况等,同时观测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分析它们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 5. 产量测量:在甜玉米成熟后,采摘并计算产量。 三、实验结果 1. 土壤处理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经过土壤处理后,甜玉米的生长情况明显改善。土壤肥沃度好,根系生长良好,叶片绿色且茂密。

2. 种植处理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正确的种植方法对甜玉米生长至关重要。种子浸泡发芽后,种植在土壤中,根系在土壤中生长迅速,高度增长快。间距适当,利于养分和光照的吸收,对甜玉米的生长有利。 3. 灌溉处理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适量的浇水和施肥有利于甜玉米的生长。但是,过度的浇水和施肥会让土壤过于湿润或过于肥沃,对甜玉米的生长不利。 4. 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的生长都有影响。高温、高湿度会使甜玉米叶片病害和凋萎,光照过强或过弱也会影响甜玉米的生长。 5. 产量测量:经过甜玉米的成熟后,产量明显增加,达到预期目标。 四、实验结论 1. 甜玉米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种植地,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同时保持土壤湿润。 2. 种植方法要正确,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种植间距要适宜,利于养分和光照的吸收。 3. 环境因素对甜玉米生长的影响很大,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都需要掌握和合理调节。 4. 适量的浇水和施肥有利于甜玉米的生长,但是过度的浇水和施肥会对甜玉米的生长不利。

玉米胚乳实验报告

玉米胚乳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玉米胚乳的研究 【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玉米胚乳的研究,探索了其结构、成分以及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且具有重要的功能,如养分供应、能量储存和激素调控等。此外,本实验还研究了玉米胚乳的发育过程以及其与玉米种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玉米种子的发育和营养供应密切相关。本实验的结果对于深入了解玉米营养的来源和功能,以及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机制有重要意义。 【引言】 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玉米胚乳是玉米种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玉米胚乳的结构和成分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供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玉米胚乳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玉米的生长发育机制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新鲜玉米种子;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切片、显微镜镜片、显微镜载玻片、枪头离心机、试管、离心管等;

3. 实验步骤: (1) 取适量的新鲜玉米种子,剥开外层的果皮,取出胚乳组织; (2) 将玉米胚乳组织放入显微镜载玻片上,在玻璃切片下覆盖玻璃片,制作横切片; (3) 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玉米胚乳的结构和细胞形态特征; (4) 将一部分玉米胚乳组织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枪头离心机离心收集上清液,分析胚乳中的营养成分。 【结果与讨论】 1. 结构和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玉米胚乳组织呈现出多个细胞层的结构,外层为胚乳皮,内层为胚乳鞘。胚乳鞘中含有大量的胚乳细胞,细胞内有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内还有丰富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胚乳细胞之间通过细胞壁相连,形成细胞群。 2. 营养成分分析:通过离心收集胚乳中的上清液,分析其营养成分。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胚乳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玉米胚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酶活性、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等。脂肪是玉米胚乳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能够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是玉米胚乳中的次要营养成分,能够提供能量和养分供应。 3. 功能研究:玉米胚乳在玉米种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胚乳能够提供养分和能量,满足玉米种子的发育需求。此外,玉米胚乳还具

玉米实验报告

玉米实验报告 玉米实验报告 一、引言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本实验旨在研究玉米的生长过程,并探究不同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以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准备 本实验使用了优质玉米种子、培养土、肥料、水等。 2. 实验组设置 将玉米种子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生长组、光照不足组、水分不足组和营养不 足组。 3. 实验操作步骤 (1)播种:将玉米种子均匀分布在培养土中,保持一定的间距。 (2)光照处理:正常生长组放置在充足的自然光下,光照不足组放置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中。 (3)水分处理:正常生长组按照正常浇水频率进行浇水,水分不足组减少浇水频率。 (4)营养处理:正常生长组按照标准肥料使用量进行施肥,营养不足组减少施肥量。 4. 观测指标 观测玉米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茎粗度、叶片颜色、叶片数量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正常生长组 正常生长组的玉米植株生长良好,植株高度逐渐增加,茎粗度适中,叶片翠绿 且数量丰富。这表明充足的光照、水分和营养对玉米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 2. 光照不足组 光照不足组的玉米植株生长缓慢,植株高度较低,茎粗度较细,叶片呈黄绿色。光照不足会导致玉米光合作用减少,影响养分的合成和运输,从而影响植株的 正常生长。 3. 水分不足组 水分不足组的玉米植株生长受限,植株高度较低,茎粗度较细,叶片呈干枯状态。水分不足会导致植株无法正常吸收和运输养分,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从 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4. 营养不足组 营养不足组的玉米植株生长受阻,植株高度较低,茎粗度较细,叶片呈黄色。 营养不足会导致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供应,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和生长发育。 四、实验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充足的光照、水分和营养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光照不足、水分不足和营养不足都会导致玉米生长受限,影响产量和质量。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光照强度、水分量和营养配比对玉 米生长的最佳条件,以优化玉米的生产方式。此外,还可以研究其他因素对玉

玉米发芽 实验报告

玉米发芽实验报告 玉米发芽实验报告 引言: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玉米的发芽过程对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观察和分析玉米的发芽过程,以及影响发芽的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 玉米种子 - 水 - 室温环境 2. 实验方法: - 准备10颗玉米种子。 - 将玉米种子分成两组,每组5颗。 - 第一组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取出。 - 第二组将种子放在室温环境下,不进行浸泡处理。 - 观察并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率、发芽速度和发芽形态。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和记录,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1. 发芽率: - 第一组浸泡后的玉米种子发芽率为80%。 - 第二组未浸泡的玉米种子发芽率为60%。

2. 发芽速度: - 第一组浸泡后的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快,大约在48小时内开始出现发芽。 - 第二组未浸泡的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慢,大约在72小时内开始出现发芽。 3. 发芽形态: - 第一组浸泡后的玉米种子发芽时,根部较长,约为1-2厘米,芽叶较小。 - 第二组未浸泡的玉米种子发芽时,根部较短,约为0.5-1厘米,芽叶较大。 讨论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讨论与分析: 1. 浸泡对发芽的影响: 浸泡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浸泡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激活种子内的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发芽过程的进行。此外,浸泡还可以软化种 子外壳,帮助根部顺利伸展。 2. 发芽形态的差异: 浸泡后的玉米种子发芽时,根部较长,芽叶较小。这是因为浸泡可以促进种子 内的营养物质释放,使根部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促进根的生长。 而未浸泡的玉米种子发芽时,根部较短,芽叶较大,可能是由于种子内的营养 物质释放较少,导致根部生长受限,而芽叶则借助种子储存的养分进行生长。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浸泡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2. 浸泡后的玉米种子发芽时,根部较长,芽叶较小。 实验的局限性和建议:

玉米杂交技术实验报告4篇

玉米杂交技术实验报告4篇 玉米杂交技术试验报告篇1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瞬间三四天的实习时间就过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熟悉到了自己许多的缺乏,感觉收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学问的大学生来说,假如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浅显的专业学问是不科学的,为此,学校带着我们进展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马上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熟悉,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实践是大学生活的其次课堂,是学问常新和进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熬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学问和潜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进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学问与实践相结合一齐,在实践中连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学问、潜力、才智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养和潜力,为自己事业的胜利打下良好的根底。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好处。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理解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进展储藏人力资源的措施,能够让其低本钱、大范围的选取人才,培育和发觉真正贴合用人

单位要求的人才,亦能够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照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加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能够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时机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主角,逐步完成职业化主角的转化,发觉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根底,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透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猎取学问,猎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透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奉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透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一是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课堂,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时机还是许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阅历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在我们实习的单位里,我就遇见了几个非常和蔼的老员工,只要问他们的是技术上的问题,他们都会一一作答,使我了解到,原先理论跟实际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二是专心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