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

一、什么是课程、高等学校课程、课程体系

(一)课程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跑道”(cursum,race course),转义作为教育上的术语,意味着“学习者学习的路线”,与“学习过程”(course of study)同义。自课程一词被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正式提出后,关于课程界说的争论从未停止,主要有以下三种典型观点:

(1)课程即教学科目

最早可以见诸于西方文法、修辞、几何等“七艺”,以及我国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种观点通常被认为是狭义的课程定义,过分强调了向学生传递系统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心智、个性的发展。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一定义认为课程不仅仅包括学科科目,还纳入了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方法,将课程视为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活动总和,扩充了课程的蕴涵。但是这种观点将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主要特征,容易将重点放在教学活动的结果上,而不是学生的上课体验。

(3)课程即学习经验

这种观点将学生的学习体验视为焦点,试图把握学生在课程中究竟掌握了什么。学生习得的经验需要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这种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问题在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难执行,这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难以把握。将学生的所有经验都纳入进来过于宽泛。

文章结合以上三种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某种目标,丰富学生体验而采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的总和,不仅包括学科课程,也包括活动课程,指向课堂内,也指向课堂外。

(二)高等学校课程

指高等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所建构的某一门学习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教学的共同体。(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课程是有目的的,为特定对象服务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系统,且具有一定的功能——培养人才)从课程制定主体来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内容看:理论型课程和技能型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

层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修习:必修课与选修课

(本此次主要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两类讲起,通识课程:为大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功能在于人类文化财富的传承;专业课程为大学生进一步发展而设置的课程,功能在于超越人类益友文化)

(三)体系

是“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课程体系: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不仅要将内部要素(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连成一个系统,还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规格,适应社会经发展的需要,反映学科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

课程体系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目标要素

贯穿课程体系的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目标、课程目标。

内容要素

又称为课程要素、结构要素,主要是指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的联系方式和组织方式,是从静态的角度看课程,包括通识课程要素和专业课程要素过程要素

是从动态来看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具体是指课程体系实施,包括课程要素的呈现(包括实施课程需要的技术、方法、手段、途径等)、课程体系的实施场(是指与课程体系的组成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不属于体统的事物)、课程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二、高校课程体系的本质和特点(28-)

(一)本质: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方向

首先,高校是以专业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来培养人才的。但不管“专业”如何界定,高等学校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一系列用以培养人才的课程上学校系统与课程体系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上看,要解决好德、智、体等各育的课程门类、课时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从课程范畴上看,要解决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和相互关系问题,正式课程与非正

式课程的关系问题;从课程形态上看,要解决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相互关系问题;从课程类型上看,要解决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和相互关系问题,在选修课程中又要处理好任选课程与必选课程的关系问题等。

其次,高校课程体系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发展性系统。

高校课程体系是走向未来的、是发展的,是对学生未来前途和生活的定向。

再次,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课程体系有利刊各课外教育因素纳入教育过程。

第二课程、教学实践

第四,需要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高等学校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必须随时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等的不断交换,它才能不断地正常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课程体系面对如此变化的环境无法做出良好反应,课程体系就会变得刻板、僵化,无法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的人才是面向社会的,所以要对社会变化做出良好的反应。

(二)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本质特征——整体性

首先,目标位总纲,各要素相互配合,达到功能最优化,其次,每门课程本省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系统。

三、基本矛盾

课程体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功能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人们设定比现有课程体系目标更高的预期目标,是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所谓更高一级的课程体系预期目标,就人才培养而言,无非是寻求所培养人才的更高质量。由于已有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都有其时代性、适用性以及功能等

方面的极限,不可能一劳永逸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新的(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有课程体系结构功能之间,就必然经常产生种种矛盾。这种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原有课程体系结构功能之间的矛盾就构成课程体系发展的内在的直接动力。

四、发展的一般模式

这种逻辑结构图反映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的如下要求:

1)课程体系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体系内部的基本矛盾—课程体系预期目标与课程体系结构功能的矛盾。

2)社会需求是课程体系发展的源动力。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对人类自身生产(主要是精神文化生产)的需要上,一般通过社会对人才素质规格的需要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反映出来。

3)课程体系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课程体系新目标的设定。

4)课程体系新目标的设定及其实现,既受到现有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条件的约束,也受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主要人文学科的发展水平的制约。

5)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从矛盾的课程体系(原理、思想、编制技术)到现实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中对人才产生作用)的发展过程。

五、高等教育目的与课程体系目标要素

(一)课程目标和高等教育目的的关系

1.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目标要素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按照性质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国家高等教育

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这三个层面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目标要素均相关联。分别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才、专业人才。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层次越高,目标越抽象;层次越低,目标越具体。但三个层次目标都须反映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目标要素中。可见,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转化为课程体系目标要素,体现出其层次性和课程体系的个性化特点。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目标要素是一个目标体系。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目标体系反映在课程结构上,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宏观层次主要体现为高等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即从课程结构中能折射出学生的素质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中观层次体现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它反映培养目标在课程上的深度和广度,是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体系的核心;微观层次主要指每门课程中所体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即课程(或教材)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教育性;既要体现学科逻辑,又要反映学生心理规律。

2.高等教育目的发展的规定性

(1)自由教育目的

所谓“自由教育”是指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它最早是由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其最初的出发点是为自由民提供一种发展理性的教育,为自由民的闲暇和理性发展服务。

自由教育的另一个捍卫者就是英国的红衣主教纽曼(天主教高级主教穿红色衣服、《大学的理想》),他强调智力的培养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不是为了某一特定的或偶然的目的,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职业或专业,也不为了研究或科学,而是为了智力而训练智力,使智力能够感知其合适的对象,是为了最高级的文化。这种教育下的大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世界”。同时他还指出,自由教育能使学生准备去胜任任何职务,去精通任何一门学科,是一种为闲暇和理性发展服务的,是一种为纯粹的教育而进行的教育,而不是将人类视为某种工具被动的适应社会。我认为高等教育毕竟是一种培养专门性人才的教育,自由教育注定不可能占主导地位。但是也不能因此全部抛弃,可以进行适量的自由教育,一种没有目的,不是为了更优渥的生活,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内心的喜好的教育,帮助我们再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像杨绛先生在生活贫困拮据的日子和钱钟书先生

依然过得精致、安然自在,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我想就是自由教育的力量。我认为这就是这种教育研究生阶段不是没有像我们的非专业课都可以算是,以英语课为例子,我想应该会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英语课,认为研究生阶段不需要学习英语,甚至认为英语无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首先英语能帮助你很好的翻译外文文献,还能培养人的基本能力,体现出了自由教育的作用。

与自由教育相左的就是职业教育

(2)职业教育目的

所谓职业教育目的,即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的教育目的。

自由教育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人的理性发展,没有或较少顾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与社会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与此相反,职业教育则过于强调人的职业取向,强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人仅仅摆在“工具人”的地位,忽略了人的情感、理性的发展和需要。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和职业教育目的也得到了不断修正和完善,由此而出现了通识教育目的和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目的。

(3)通识教育目的

又翻译为综合的、全面的教育,

我们认为,通识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与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关的内容。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的教育目的

通识教有井非像目由教育、职业教育那样,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高等教育过程而存在,而只是设置在大学教育初期(通常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一个知识基础性、广博性和准备性的教育阶段:其目的主要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常常是独立进行的。如美国有些高等学校的新生是不分专业的,学生自由选科,进入三年级后才一定专业、定方向。为了把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3、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目标要素类别界说

(1)规定性目标与开放性目标。规定性目标是指以事先规定的教育期望作

为目标,师生在目标的导引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达到目标规定的要求。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大多以规定性目标为主。规定性目标的优势是:有明确具体的规格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评价。但却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开放性目标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过程的实际进展提出相应的阶段性目标,它不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以过程为中心,即根据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而展开。这种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指重视学生在从事某项教育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与行为目标相对,行为目标是以事先规定的行为期望作为目标。表现性目标是考虑学生在课程体系实施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

(2)单向度目标与综合性目标。单向度目标是指按照学科逻辑、社会要求、人的特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而构建的课程体系目标。这一目标在过去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清一色地作出了规定,如工科专业都是培养“工程师”。这种目标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也不符合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单向目标相对,课程体系目标可以设定为综合性目标。综合性目标是指宏观决策者面对高等学校的各专业,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类目标必须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和导向性。它需要综合单向度的目标,是在各向度目标上的升华。

(3)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

(4)实有目标与预期目标。课程体系的实有目标,是指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实际达到的目标。它是课程体系功能的体现,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预期目标是指人们对课程体系的期望目标。它是课程体系所要培养人才的规格的理想。预期目标与实有目标之间总有一段距离,这就是课程体系结构和功能需要改善之处。这一矛盾也是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在设计课程体系目标时,尽可能地缩短实有目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距离,是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结构的需要。

五、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目标要素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与原则规定

1. 层次性和衔接性。

课程体系目标作为一个体系,要体现层次性和衔接性。所谓层次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课程体系内的各层目标包括课程体系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年级目标、学期、单元、课时目标等,须层次清楚,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

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形成一个结构严谨、合理、完整的目标体系。二是指从社会角度看,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从学生个体看,是多类型多水平层次的。

2.基础性和差异性。

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方面都有较高的素质。这些方面是大学生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遍的共同基础性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性的目标也是个性化的目标。

3.全面性和前瞻性。

全面性一方面指制定的课程体系目标应体现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指制定课程体系目标时,决不能以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

4.灵活性与多元性

高等学校可以在贯彻国家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各学校自身特点和教育资源制定课程体系目标,以追求各学校间的个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5.民族性与国际性。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课程体系目标具有国际性。这种国际性的目标,反映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要求,反映课程体系对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的重视。课程体系目标具有国际性的同时,还强调国家民族的特点,是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六.多元取向: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目标要素现代化趋势

A.通才化取向。拓赛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B。专业化取向。“专业化取向”是高等学校为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纷纷增设热门专业,各科类专业越分越细。

C.职业化取向。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下降,有些学校明确提出由理论型的培养模式转向应用型和职业型的培养模式。如上海市的一些高等学校的专业己实现向应用数学的转轨

D.基础化取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与普及,高等学校教育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E.复合型取向。由于分工的专业化和新的职业岗位变化加快,知识创造性成分在财富增值中的比例日益增多,单纯的专业人才己不能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从人的能力结构及其功能看,接受专业知识只是使人具有了某一方面的“术”,其基本功能是把知识作为谋生工具,而复合知识则使人具有了综合性质的“道”,其基本功能是融通知识、深化知识,产生创新灵感。

F.素质化取向。一方面,素质教育强调从单纯的“知识中心”向技能、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转移;另一方面,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已为各国教育学界所公认。

G.个性化取向。这一取向要求加强学生个性、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倡个性化教育。

七、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的选择与组织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来源于学习者、知识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有机构成、共同目标,决定了课程的设置、结构、内容和体系。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从三者的相互关系上整体地考虑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1.学习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和规律

(1)基本学力基础性学力就是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好基本的学力基础;所谓发展性学力就是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能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

(2)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课程要面向一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二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结合起来,是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4)人文与科学两方面的设计。

2.知识发展及其内在逻辑与相关性

(1)知识性质与高等学校课程地位

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服务与知识。他们认为,知识是一种学习客体,它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因而知识丝毫不受学习者本人对待知识的方式的影响。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为他们继续探索新知识奠定好基础。

第二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知识是个别解释的主题”①。“个别’,意

味着主观性。这里,知识不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的东西,它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独特意义。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对性,一方面,它因课程体系设计者不同而不同,无疑带着设计者或制定者的个人的、主体的、特殊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学习者将课程体系作为自己发展的“适应指向”时,既可以接受它也可以拒之门外。而且,知识观的发展使人们重新看待认识的权威性。教师和媒体(过去主要是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只有社会的权威和个人的责任才是人们认识的权威。

前者提倡或允许把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主要的文化遗产来教给学生,后者则反对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而主张学习“过程”或获得“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在现代大学中,这种极端的例子很难找到,都是两种观点的融合。

(2)知识类型与高等学校课程结构

在分类知识研究的学者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知识是可分的,有“许多独立的类别”;另一种认为知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特性十分明显。知识在高等学校被划分为一门门学习的科目称为“学科”,这种划分是为了研究的深入和方便。因此,在编制课程体系时,编制者应当认真考虑是否应该将这类知识类型设为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课程体系中所包括的知识类型是否充分。

(3)知识价值与高等学校课程功能

在研究知识价值与高等学校课程功能的关系上,效用大的知识,其价值就大;就应该成为课程要素主要关注的对象,就应该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

首先是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同价值。科学知识与高等学校课程之间已经建立起了稳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人文知识的地位远没有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落实。

其次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对价值。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对价值表现在迁移价值上。有些知识因为迁移价值大而具有更大的效用。这些知识如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在当代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中,除了强调重视那些具有较高迁移价值的知识外,同时也提倡减少课程体系中那些迁移价值小的内容。考察知识的价值还必须明白: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与对社会的直接效用的比较。目前高等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可以从社会效用的角度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直接的社会效用。如:计算机操作课程、外语课程等,这些课程的社会效用表现在

具有直接的专门化性质,学生学习之后,所学知识的效用可以从相对应的领域中直接看到或感觉到(通过实际操作或交流)。一类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效用,而是在课程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衡量这一类课程的价值,应将它放在课程体系中作总体考察和评价。这即是说,一门课程的效用实际上只有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中才能体砚出来。因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的效果,而不是某一门课程单独作用的简单相加。

(4)知识层次与高等学校课程顺序

在高等学校,知识层次与课程顺序的关系密切。德国学者龙普舍(J.Lompscher)和简托斯(W.Jantos)从主体活动涉及的对象出发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论知识、规范性知识和价值知识等四个层次。所谓事实性知识,是指理解周围世界的客体特性及其关系的知识,诸如生物学客体、物理学法则、文法现象等;方法论知识指理解操作执行的规则及策略的知识;规范性知识指社会共同生活规范,这种知识既是形成行为方式的前提,也是实现客观要求的基础;价值知识指的是同客体及其特性相关的社会重要性及社会价值的知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较为密切。可见,知识的层次是比较清晰的,各层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根据知识的层次性,课程可作如下安排:事实性知识是较低层次的,课程的安排和学科的教学可先从事实性的知识开始,不断进入高深知识;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中,不能只注重一个层次的知识(如事实性知识)而忽略另一层次的知识(如方法论知识);将方法论知识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提出来,可以弥补学科课程体系中方法论知识训练的不足。因此。课程顺序的安排,仍会出现许多认识上的不同观点,但应服从于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目标的需要。

3.社会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1)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

他们是那些具有突出的智能水平和品德要素,能够在政治、军事、等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作用杰出创造性贡献,从而对社会发展或人类历史产生极大影响的人。一般大众人才,指的是在知识、智能及品德方面能够满足某种复杂职业劳动的基本需要,并能在职业中富有成效地劳动的那些人。

(2)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

学术人才,专指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研究的科

学工作者,诸如哲学工作者、数学工作者、史学工作者等。他们的基本使命是运用各种抽象的价值符号系统构建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概念、定律和学说,创造新知识。实用人才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如工程师、表演艺术家、发明家等。他们的使命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两种人才都可称为专业人才。可以很和谐地统一于一个人身上,都可以是“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就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劳动内容和形式来说,两者毕竟是有区别的。因此,培养这两种人才的教育过程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目标中,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两类人才的关系,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其培养目标会不同。

(3)通才与专才

通才‘指他们的知识面有可能覆盖当时人类己经积累下来的所有知识领域的主要部分或大部分,他们的才智有可能在许多相异的学科和专业,甚至在科学、文学、艺术、工程等完全不同的领域都建立丰功伟绩。这是一种多才多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便属此类。通才可以看作广义的“高级专门人才‘”,一般适用于一般性的岗位,如业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公共关系、营销人员等。因此,在课程结构中,前者应设置较宽广的知识基础,而后者需设计较精深的专业知识课程。我国目前以培养专才为主,如何实现专才向“转通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八、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

(一)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其实施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之开发智能、陶冶品德,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在进行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时,不可避免会受到某些课程理论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课程理论,而应该围绕一定的课程体系目标来吸取各种课程理论的精华,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代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未来的课程体系目标应把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和学科知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构建的三种模式

1.树状模式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每门具体的课程也是一个开放体系。

A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

其次,是维度结构论。

B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A)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B)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C)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

C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2.板块模式理论

A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实现课程的一致性、分层性、结合性。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一要体现在课程要求上,二要贯彻于课程组合中。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

B其次看核心课程论。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己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代表是人本主义价值观。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

3.球体模式理论

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

九、课程体系评价

是对现代化课程体系实施的实际水平逼近预定课程体系目标的程度。它旨在找出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改进和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便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人的发展”是课程体系评价的总原则

1.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2.政策导向与目标框定相一致的原则

3.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开发课程体系功能协调的原则

4.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交互动态的方向一致原则

5.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可持续生态伦理原则

6.指向人格完整的个性发展原则

(二)评价模式

1.目标导向评价模式。

目标导向模式是以目标作为评价活动的核心和依据的概念和方法体系。这一模式是课程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建立在泰勒的课程评价观上的。

泰勒课程评价的基本观点就是,通过系统的、有目的的收集资料,来判断实际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及程度的过程。目标导向评价模式,通过结果与目标之间的比较,将注意力由控制实验条件转为衡量学生结果是否达成目标,直接反映学生成绩与所要求的目标间的差异,这对于判明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目标导向模式视“学校为工厂”,学生根据预定的目标来学习,而目标的合理性无从判断;用统一的模式去统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不可接受的,该模式很少考虑个人的意愿和兴趣,学习者的主体性、自主性完全被忽略,容易使人性支离破碎而导致非人性化的教育。同时,由于它回避了教育的价值问题,只重视对“结果”的评价,有些目标不能行为化和量化等,教育的预期效应难以评价。可见,目标导向模式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

2.CIPP综合评价模式。

泰勒模式遇到了挑战,其它模式应运而生。C工PP综合评价模式就是其中代表之一。"CI即”是“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词的英语第一个字母的集合。这一模式是由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其创立者是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该模式以决策为中心,不局限于目标达成度,而是从决策方案开始,到方案实施的完成,做完整、全面的评价。评价过程是为决策及其实施提供信息的过程,故又称为决策类型樟式。

3.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

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斯克里文基本观点是:评价不仅要发挥“总结性”作用,更应重视“形成性”作用;它是对事物的优缺点和价值的系统评估;评价的基本准则应是事物满足确实需要的程度。〔2‘’〕基于上述认识,斯克里文认为,评价者必须从消费者需要的观点,来确认教育工具的真正成果及其价值,而不问预定的目标如何。这就是说,课程、教材等教育工具的价值,来自其结果与受其影响的公众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可见,消费者导向评价实质上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评价”、“以顾客为基础的评价”。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启示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编制应重视和关注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陈柳艳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综合化、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采进行。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一、关于离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考核方式等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说,课程体系定位应与人才培养下作目标相一致。我同高职教育的基本H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适应性,多元性的要求。在今天很多岗位消失得很快,越来越多的丁作岗位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要保证使受教育者以宽厚的基础与实力去迎接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可迁移性,可延续性。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与此相匹配一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理解并提高专业群、职业群的知识能力。使课程的框架臣宽、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又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要实现: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主线,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注重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而是完整的“社会人”。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把社会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作为确定课程体系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工作任务出发。关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公共基础等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确定、整合课程内容。 (二)按照模块化、综合化的结构建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除了选择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教学内容如何序化、结构化的问题。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割断学科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教学的目的性强,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建市模块课程体系,依据真实T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以“共建共管、互利双赢”为原则,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专业依托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破解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瓶颈,形成以“1个中心、4个模块、4个阶段”为特点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瞄准职业岗位,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组织实施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一)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存在的“宽而不精、学而不专”的问题,我们瞄准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检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兼顾医疗卫生大行业就业岗 位迁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以校企双赢为基础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定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医学检验专业是面向医疗卫生技术行业的通用型、宽口径专业,具有专业涉及面广、毕业生就业面广的特点,但普适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存在学习内容全面但不深入、学生学无专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 性,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专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临床检验为核心职

GIS高校主要课程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 专业基础课:地球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水文学、 专业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概论、GPS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地图学、遥感图像处理、组建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方向课程: 必修:GIS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高程模型、计算机图形学、空间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编程(C++)、地质地貌、环境学 选修:网络编程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微波遥感、计算机视觉、实用遥感图像处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信息可视化、测量学与误差基础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概论、测量与地图、地理科学导论、遥感原理专业优先选择课程:数据结构、遥感综合实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3S综合实习、地表水热平衡、定量遥感、数字地图制图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至教学评价,凸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研究 当前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理念和理论研究上,尚有众多分歧,亟待统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合格教育,而普通教育是选拔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评价上,都有重大区别,关键就在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职业能力内涵,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设置,决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互的衔接,最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赵志群将职业能力概括为:人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须的本领,是在职业工作、社会活动和私人活动中科学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且不同的职业院校,要有符合自身校情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由于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对象的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色。按照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应依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层次、规格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有人将职业能力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就是学生关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则是对于专业技能的悟性和应用能力及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认为这三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方法能力是三种能力的核心。 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具有决定意义。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能力能否突破常规表述,具体地描述出岗位任务实际需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体系建设能否成功。培养学生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系紧密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构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根本性任务。 二、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 一般意义来讲,课程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学习范围、进程、计划和程序。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而课程内容三要素的各自内涵与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不同特点。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使其课程内容将教育对象导向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也即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都必然主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即课程的序化,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上。但这种构建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专业的系统性和融合性。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从教学做一体化的角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面对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各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应优化课程体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以及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检查评估与验收方法。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本位的原则。专业培养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能力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能力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能力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因此,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9+X特色课程体系研究框架

东莞市光明小学市“慧教育”课题——《小学“9+X”艺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基本理念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和谐发展。这一伟大理念引领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从探索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形式走向内涵。不管以哪种方式实施素质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人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以艺术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关注文化与生活,强调实践,鼓励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课程设计思路 1.先构思课程内容与目标,再开发课程资源,然后组织实施和评价改进; 2.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提升; 3. 先班级实验,再年级推广,最后全校普及; 4. 实行特色课程同步推进并与国家计划课程有机整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体知识技能以及艺体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体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体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围绕“9+X”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学研究,高标准的定位课程目标,努力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级级有特色,人人是主角”的艺体教育目标,主要包括: 1. 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 2. 打造优质的师资团队; 3. 配备一流的设施设备; 4. 形成系统的评价机制; 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6. 争创丰硕的特色成果。 二、分项目标 学 科 项目年级目标要求备注 体育 啦啦操一艺术操二集体舞三武术四花样篮球五花样跳绳六 音乐葫芦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美一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分析 重点分析大数据时代特点、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尤其是从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分析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了解涉及到水、土、光、热、气候资源,作物育种、种植、施肥、植保、过程管理、收获、加工、存储、机械化等各环节的农业大数据特征,探索多类型复杂数据采集、挖掘、处理、分析与应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大数据时代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 2. 面向大数据需求的我院本科专业设置优化 系统地分析我院本科专业设置及其缺位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及本科专业设置,提出我院面向大数据需求的本科专业调整与优化方案。 (1)我院本科专业设置及其缺位分析:近年来,我院学科建设及本科专业建设取得来显著地发展。学院现在涵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与计算机两大学科群,拥有7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级重点学科,成为实力雄厚、基础扎实的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但是,由于受到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及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特殊人才需求我院本科专业设置表现得特别滞后,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存在明显的缺位问题。 (2)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及本科专业设置分析: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它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在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中,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共有13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比学科门低一级的学科称为学科类,学科类(不含军事学)共有71个;比学科类再低一级的学科称为专业;专业就是高考生填报的志愿,本科专业(不含军事学)共有258个。本科专业设置上由于受到我国学科体系及本科专业设置规范与管理,需要严格遵照相关的要求与规范。但是,国家层面的学科体系及本科专业设置存在滞后问题,因此需要本科专业设置上可以遵循就近的原则。分析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及本科专业设置,探索面向大数据需求的相近专业及其设置是本部分研究的重要内容。 (3)面向大数据需求的我院本科专业优化:由于农业大数据是由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成,对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与传统信息学科人才教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 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专项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高 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 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了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建设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 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 系和课程形式,课程体系主要是参考就业市场的需求、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 体系和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有余,专业技能不足,学生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即到即用的需求,造成社会急需的优 秀高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日趋提高,高级技师的缺口日益 突出。 分析其原因,学校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 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脱节,教材内容没有很好地突出职业性和实 践性。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素质和职 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机结合。即使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也是验证性实验多,学 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新很难得到提高,体现不了高职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 培养的特色。此外,考核形式上,笔试仍是主要形式,技能评价的体系难于建立,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因此,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从源头开始突出高职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各专业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建立反映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贯 穿课程建设的始终。 1.知识目标。高职课程知识目标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所定岗位(群)职业能力 培养的需求进行,淡化公共基础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课程的设定要符合应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2.能力目标。高职课程能力目标的设定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适应 岗位需求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方法与能力。 3.素质目标。高职课程素质目标的确定围绕着职业需求展开,培养适应社会 的通用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与培养适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如职业道德相结合。 三、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博士在新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中,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点概括成一句话:“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赵志群博士认为,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1. 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保证学生实现当前的就业需要,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奠定持久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2. 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 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3. 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是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在一起,同时兼顾工作过程分析、生涯发展和教学设计,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等程序化的方法确定职教课程的基本内容。 4.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分析确定课程门类 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相统一的、智力与身心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专业课程的内容应当是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学习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式、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是教师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 5.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满足三个要求,即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 6.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主要关注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而相对忽视了人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德莱福斯等发现,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必须经历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5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知识形态,在此,经验的积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复杂阶段?如何设计符合职业成长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 7.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要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需要采用科学地和系统地组织学习内容的新载体,最为典型的就是课业。课业是根据学习情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物质化表现。课程开发工作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事关学校课程改革,关系着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实训为导向,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指导、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数字资源 一.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关系着职业院校教学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势必会筹集和配置最优质的团队师资力量,最优质的学科资源,以少数特色专业带动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方向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来发现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逐渐改变传统的、效率较低的课堂教学方式,青年骨干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直接推动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带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职业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高校有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有所不同。职业院校只有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批具有极具特色、强大优势的精品课程,才能为职业院校提升一定的知名度、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推动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虽然耗费了学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优势学科和高额的经费投入,但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院校采用远程教学、信息化教学、开展数字化教育的进程。职业院校建设的精品课程是一种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其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职业院校开放数字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程度,关系着职业院校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中的贡献程度。 二.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1.教学内容。精品课程选择和建设的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要素之一。选择正确和合适的课程课题,不仅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深受师生的广泛欢迎和接受,这样的课程才开始起到了应有的效用。由于精品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案的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笔者认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置,要坚持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即要坚持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②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设置和选取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课程内容不能远远超出学生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也不能停留在表层、肤浅的层面,为此职业院校精品课程不宜选择那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作为首选。③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建设应该利于推广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职业院校进行广泛和深入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试行,只有先行的课程改革进行的顺利,才能有效地促使教育主管者积极主张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2.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任何教学团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一支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优、团结奉献责任感高、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团队才能打造出一批出色的精品课程。职业院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选择师资

高职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摘要:本文从网络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方面入手,探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及课程群的分布;另外,提出了以高素质的“双师教师队伍”和实训室、实习基地为基本支撑的层次化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网络技术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个热门专业。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初步的网络工程规划设计能力,能从事W E B网站的建设、管理与维护,能从事网络设备与技术应用推广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根据就业岗位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1.根据就业岗位群的需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知识体系为辅,建立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企业、机关、公司、学校等部门的应用情况,特别对分布在珠三角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跟踪调查,我们确定网络专业面向以下就业岗位群:(1)网络系统集成:毕业生可以从事校园网、企业网、宽带网的规划设计与安装实施。(2)网络管理与维护:可以从事网络管理,或在企事

业单位进行一般的网络维护。(3)W E B网站建设与维护:可以在专业的网站设计与开发公司任职,也可以在普通企事业单位进行网站开发与维护。(4)网络编程:可以从事基于网络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5)市场推广业务:可以从事网络技术的推广,网络软硬件产品的销售、培训及售后服务。 高职教育实际上是就业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就业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对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来说,其结构由公共平台和专业模块组成,公共平台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模块的设置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支撑模块;第二部分是职业技能模块;第三部分是考证模块;第四部分是职业延展模块;第五部分是融合模块。公共平台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职业技能模块是最为重要的职业技能培养部分,又可细分为网络管理模块、网页设计模块、网络编程模块;职业延展模块针对学生专业技能拓展和提高而设置。 2.依据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相对应各阶段课程群按照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本着“立足基础,突出技能,注重素质”的思路,组织各阶段课程群,构建和优化网络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中还有一个辅助性课程群,即选修课,它是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 本着高职教育基础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加大了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将基础性课程进行了整合。例如,原先开设高等数学I、I I,分两个学期,现在改为计算机数学,一个学期。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合并、压缩或调整了原有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适时开出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新课程。如,我们去掉了数字电路、操作系统原理等理论性课程,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学科:两种内涵,一种是指学术的分类(广义)。另一种是教学科目的简称(狭义)。 ●专业:指专门职业(广义)。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 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专业的(狭义讲)三层涵义: 1、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或教学形式。 2、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 3、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 ●课程(斯宾塞——最早提出使用课程这一概念): (狭义)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即:隐性课程)。 ●课程的分类: 1、按侧重点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按分科型或综合型分为课程和核心课程。 3、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4、按选课形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5、按课时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6、按内容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7、按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是课程的来源;专业是社会分工、 学科知识和课程授受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课程是学科划分和专业差异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专业的形成: 1、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2、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 3、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 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我国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教训: 1、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造成了某些的重复建设; 3、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 ●课程编制的工作包括:确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 教科书。 ●教学计划:由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学时(学 分)的分学期分配。 ●学分制教学计划: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写原则(或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前 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 量的重要保障。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要为学生服务,便于他们独立钻研; 2、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要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

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发表论文教育论文 一、“底线+兴趣”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原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职业教育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指导下,从现代教育观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本着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新知识的获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嫁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总目标。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应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同时也要强调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和文化基础,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课程开发的总体设计 职业院校要健康发展,必须做到: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留得住,就必须保证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真正能学到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中,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按照“底线+兴趣”的基本思路,根据学情校情,局部突破,形成特色。先有一个整体的全校性的全面规划框架,即顶层设计。阐明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工作过程及预期主要成果。这里,一方面要防止照搬学科式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防止走极端,将高等职业教育降低为技能培训。我们抓住两个层次,四个阶段来逐步实施。1.两个层次即宏观上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微观上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宏观上我们从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主要成果体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即教学计划。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及其序化,教学内容、主干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等。第二个层次,就是如何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人才,即把培养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当中。各专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依据专业特点,编写项目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等不同特色的课程设计和相应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和教学实习大纲。把每门课程要完成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一个个的具体项目当中,并确定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要求,并确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案。2.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设计的制定上。为此,我们首先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包括对和培养对象的岗位群相关的行业企业的调查,收集网上的有关资料和企业的培训教材,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体系,由此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和社会经济的需求。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其能力要求,论证完成这些能

研究生课程体系

专题六:研究生课程体系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关于什么是课程的讨论由来已久,课程是经验、课程是计划和目标、课程是学科、课程时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对课程的理解各异,但我们仍可通过比较分析理解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在于“旨在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是学校借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1它不仅具有继承、传授的性质,还具有批判和发展的性质,其最终的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我认为课程是根据教育目的,为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而建构的学习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学习者共同体。 (二)课程体系。理解课程体系的内涵就必须读对课程结构的含义加以解析。“体系”是指若干事物互相制约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其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整体性;“结构”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方式,其关注点更倾向于组成整体的部分及部分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也正是整个原因,使得部分学者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视为同一概念。而课程结构指的是“在一定课程价值观的指导下,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2由此可以得出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目标)实现的系统。”3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本质论基础 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探讨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通过与相近事物的比较,对事物进行把握。这里,有学者通过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比较然后得出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4 1 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比较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目前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比较多的赞同是“通才”的教育,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定位在创造性人才,其本质的差别在于对创造力的培养。虽然本科生现在也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尝试性、探索性的,并非系统、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广博性,通常选用经典性的“结构性”内容,以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研究生教育则更为关注知识的专业性与前沿性,强调将学生引到学科前沿领域;不确定性内容,有争议的问题,不同流派的观点都会成为讨论的对象,藉以形成研究生的批判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阶段也极为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不过,对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应服务于专业研究的需要,而并非纯粹为了达到知识的“广博”。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本科生教育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在“教”与“学”的结构关系上,相对重视“教”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讨论”与日受到重视,体现的是以“自学为主”。 最后,在教学评价上,其差距主要体现在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形式上。本科生的评价标准多倾向于“知识”,而研究生的评价标准则多在于“能力”,尤为关注的是创新的能力; 1罗尧成.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胡弼成.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 3胡弼成.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

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作者:马成荣 编者按: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对于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本学期起,我们开辟了“职教园地”这一专栏,定期向大家推荐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理论文章,供广大教师业务学习使用。请各系部处室组织教学人员认真学习,并通过学习逐步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期摘录的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马成荣的文章。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内涵的结构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简称“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加以阐释,试图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职业教育“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职业教育课程是什么?“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由于对其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产生了多种课程的概念。如从“跑”和“道”两个维度,对课程作广义的界定:“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从“道”的维度对课程作狭义的概念:“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本文从“道”和“跑”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课程内涵加以结构分析,以期有一个全景式的理解。

一、关于“道”、“跑”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 课程内涵的第一层次是宏观的,承载着课程的观念,也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静态的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门类以及课程结构的设计,最终物化为课程方案;而从动态的角度,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应充分反映职业世界、学习者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门类的划分要与工作领域相对应,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是一种映射的关系。第二层次是中观的,静态的表现为课程内容,最终物化为课程标准,它的基本参照点是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而不是传统学科模式下的知识体系;动态的是关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第三层次是微观的,静态的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最终物化为教材;而动态的是教师和学习者的互动关系,是教法和学法等。 可以看出,静态的文本和动态的进程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任何一者不可偏废。但是,一方面,两者各有侧重。侧重于“道”,更多地着眼于课程文本由无到有、由不完善到不断完善的具体操作程序,从结构学的角度看它精于设计;侧重于“跑”,其着眼点不在课程开发的具体程序,而在于教师和学习者在教育过程的经验和体验,以及对课程所反映的现实和未来的理解,更重于对课程理念的叙述。另一面,两者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文本开发过程总是包括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赋予课程开发以新的意义,并体现在课程开发的文本中。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都要从课程文本(方案、标准和教材等)中透视其本质要义,看到所负载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文化,从而全面、整体地予以理解和把握。

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本课题在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体育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突出体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cument literature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orts, this topic puts forward build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at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extrude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clear talents training standard,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study sth. in order to apply it”. 关键词: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评价体系;课程模块 key words: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training objective;training standard;curriculum provision;evaluation system;course modul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49-02 1 研究目的与背景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