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公选课论文

尼克松访华

当今世界格局中,中美关系是举足轻重的一组大国关系,它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既有深刻的分歧矛盾也有切身的共同利益。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而开启这二战后两国关系正式建立新篇章的就是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查德·尼克松访华事件。

访华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1971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就美方提出双方举行高层对话的建议给美国政府一个答复:“要从根本上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一切武装力量。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只有通过两国高级负责人直接商谈才能找到办法。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交谈。”尼克松总统于同年5月中答复说,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问题,并由于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人进行直接交谈,并建议由基辛格赴华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议。中国同意这一建议。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访华过程

1972年2月2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54分,尼克松的专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作短暂技术停留。11时27分,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11时30分,当飞机舱门打开后,尼克松和夫人先行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身体前倾,向周总理伸出手说:“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周总理的一语双关地回答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事后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当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年近80高龄,又是大病初愈,毅力非凡的毛泽东在笑谈声中和尼克松交谈了70多分钟。毛泽

东牢牢抓住了谈话的主题:中美关系中的“哲学”方面,即中美关系中的长远性、原则性、宏观性、战略性问题。对这次谈话,基辛格后来写道:“毛泽东是用一种故意显得很随便的方式来发表他的主要意见的。”

下午6时整,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第一次会谈。周总理提出,由他和尼克松谈“基本的大问题”,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和中国外长乔冠华谈促进关系正常化的具体问题,以加快会谈进程。尼克松说,周总理提出的工作概念“令人满意”。会谈持续了一个小时。

晚7时,周恩来为尼克松举行的欢迎宴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始。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月23日,尼克松与周恩来在钓鱼台会谈。

24日和25日分别游览长城和故宫。

26日上午9时离京飞杭州,尼克松一行下榻在风景如画的西湖宾馆。下午由周恩来总理等陪同,尼克松总统和夫人游览了杭州西湖。在周总理和浙江省市领导人的陪同下坐船游览了西湖。在游船上,尼克松、周恩来以及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中方随行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等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还就公报的相关细节进行讨论。

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一行,1972年2月26日由周恩来总理等陪同,游览了杭州西湖。之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尼克松在上海欢迎宴会上即席讲话,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他希望在中美之间“建起一座跨越16000英里和22年敌对的长桥”。

27日上午9时前往上海,下午会谈。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俗称的“上海公报”)。

28日上午10时尼克松一行离开上海回国。

访华成果

1972年2月28日,联合公报正式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联合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后,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郑重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双方还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尼克松访华期间,双方共同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中方在《联合公报》中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

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则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联合公报还规定,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并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历史上对尼克松访华的评价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对记者评论说,他对尼克松“有机会这样快地会见毛泽东感到意外,但是感到高兴”,并认为访问是“突破的继续”。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参议员多尔则在参议院发表讲话说,“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机场握手一事不只是两位领导人或两个国家的行动。这是在地球上人类的记录中非常罕见的事情”;“很少有一个事件标志着在人类为实现其文明的潜在力量所作的努力中迈出过比此更深远的一步”。

美国民众对尼克松访华的反应十分热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专门通过一项联合决议,要求规定1972年2月21日为支持尼克松访华的纪念日。

美国新闻处的电报称,尼克松访华受到“美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两党所有的政治领袖实际上都和尼克松总统一样,具有同中国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对尼克松访华的认识以及访华事件对当今的启示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应我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前来中国的访问,以及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联合发表的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尼克松1972年2月的中国之行是他总统任内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是20世纪最重大的外交行动之一。这一历史性事件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开创了新关系,并对后来整个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尼克松认识到,建立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持久性的美中关系很有必要,美中利益的交汇点是加强双边关系的催化剂。那个时候,尼克松总统和中国领导人找到了一个需要美中两国合作和友谊的战略利益交汇点。

访问的最终结果《联合公报》中“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认识已成为两国后来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奠定“八·一七公报”的基础,从而使两个伟大国家的关系克服了那些难以避免的分歧。

随着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变化和全球经济化的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在世界双边关系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的对话合作也日益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关注的焦点。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大主题,而中美在这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中美之间的对话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从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事件中我们

能体会到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为中美两国破冰建交而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时,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双方的真诚,这是达成一致观点的重要前提,也是当今国与国之间谈判交流所应具有的正确态度。

尼克松访华演讲 英汉对照

Speech at a Welcoming Banquet Mr. Prime Minister,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your very gracious and eloquent remarks. At this very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o them than on any other such occas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Yet,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As you said in your toas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If our tow peoples enemies,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we share together is dark indeed. But if we can find common ground to work together, the chance for world peace is immeasurably increased. What legacy shall we leave our children? Are they destined to die for the hatreds which have plagued the old world, or are they destined to live because we had the vision to build a new world? 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enemies. Neither of us seeks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domination over the other, and neither of us seeks to stretch out our hands and rule the world. Chairman Mao has written,“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and seize the hour!” 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s to rise to the heights of greatness which can build a new and a better world. In that spirit, I ask all of you present to join me in raising your glasses to Chairman Mao, to Prime Minister Zhou, and to the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that can lead to friendship and peace for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Richard M. Nixon 1972

尼克松访华祝酒词

Toast Speech by Richard Nixon 尼克松访华祝酒词 Mr. Prime Minister and all of your distinguished guests this evening: On behalf of all of your American-guests,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y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particularly want to pay tribute, not only to those who prepared the magnificent dinner, but also to those who have provided the splendid music. Never have I heard American music played better in a foreign land. Mr. Prime Minister,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your very gracious and eloquent remarks. At this very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han on any other such occas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Y et,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As you said in your toas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If our two peoples are enemies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we share, together is dark indeed. But if we can find common ground to work together, the chance for world peace is immeasurably increased. In the spirit of frankness which I hope will characterize our talks this week, let us recognize at the outset these points: We have at times in the past been enemies. W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today. What brings us together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s which transcend those differences. As we discuss our differences, neither of us will compromise our principles. But while we cannot close the gulf between us, we can try to bridge it so that we may be able to talk across it. So, let us, in these next five days, start a long march together, not in lockstep, but on different roads leading to the same goal,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orld structure of peace and justice in which all may stand together with equal dignity and in which each nation, large or small, has a right to determine its own form of government, free of outside interference or domination. The world watches. The world listens. The world waits to see what we will do. What is the world? In a personal sense, I think of my eldest daughter whose birthday is today. As I think of her, I think of all the children in the world, in Asia, in Africa, in Europe, in the Americas, most of whom were born since the date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at legacy shall we leave our children? Are they destined to die for the hatreds which have plagued the old world, or are they destined to live because we had the vision to build a new world? 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enemies. Neither of us seeks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domination over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to stretch out our hands and rule the world. Chairman Mao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s to rise to the heights of greatness which can build a better world. In that spirit, I ask all of you present to join me in raising your glasses to Chairman Mao, to Prime Minister Chou, and to the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which can lead to friendship and peace for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 A toast given by president Nixon on his first visit to China in 1972)

尼克松访华幕后的新闻报道

【外交风云六十年】1972:接待尼克松访华 作者:江承宗2009-09-23 17:37:29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外交风云六十年】1982:邓小平同里根的隔洋较量 ?1993:邓小平拍板为美国“捧场” ?【外交风云六十年】1978:中美建交前后的交锋 ?【外交风云六十年】1956:波兰十月事件,毛泽东给赫鲁晓夫泼冷水 ?【外交风云六十年】1954:中缅共同倡导五项原则 标签 ?尼克松访华 ?外交 ?评论2条 ?打印 | 字体:大中小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举世瞩目的破冰之旅——对中国的访问。当时我在外交部新闻司任记者工作处副处长,被分配参与接待采访尼克松总统的新闻记者的工作,主要是接待500名美国记者的工作。 当时的物质条件有限,我们把民族饭店腾空,给美国记者住,把民族文化宫的演出大厅布置成新闻中心,电讯局安装了电动打字机和电话机,供记者发稿使用,大厅的舞台上摆了桌椅板凳,记者24小时都可以购买小吃、点心、热茶和咖啡饮用。这些可以说是对外开放的小小的前奏吧。 美国的科技水平比我国发达得多,美方提出要求安装美国记者进行现场直播的装备,我国哪里有啊? 美方提出由美方运来一座卫星地面站,我方考虑后同意了。随即在东郊机场附近专门盖了一栋房子,为安放卫星地面站之用。卫星地面站安装好试用时,我也被邀出席。当美方技术人员同太平洋对岸的美方技术人员通话之后,也邀请在场的我方人员来试一试,由于我会讲英语,叫我接过话筒来试。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太平洋对岸传来的声音竟然如此清晰和响亮,比当年北京电话的声音要好得多。我可能是用卫星电话同彼岸的美国人通话的第一个中国人。 访问结束后,美方将那座卫星地面站卖给了我方。那座卫星地面站在我国工作了很长时间,我方科技人员管理得很好。15年后,我被派到我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工作,有机会同在华盛顿的国际卫星组织负责人谈起那座卫星地面站,他告诉我说,那座卫星地面站在中国运行得很好,每年都被评为优秀。 由于有了卫星地面站,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机场,一下飞机,周恩来总理走上前去迎接,尼克松总统首先伸出手来同周总理握手的镜头,马上就转播到世界上。那时我就在机场候机室外阳台上,陪同和照顾美国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小组。当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同样也现场直播到国外。十多年后,我在美国碰到很多美国朋友,发现他们都知道中国的茅台酒,一问之下,他们就是从那次国宴的电视直播中知道的,周总理用茅台酒敬的酒。 也是在那次国宴上,军乐队除了演奏中国乐曲外,还奏了一首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这大出美国客人的意料,尼克松总统还破例端着酒杯,走到军乐队跟前,为他们祝了酒。这也是许多美国朋

“尼克松访华”的意义文档

“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从敌对、对抗格局转变到和解,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因此说它是“破冰之旅”; 从美国的角度讲,尼克松访华有三个原因:首先,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拓展,让美国感觉到其霸权受到苏联威胁;第二,尼克松想通过拉拢中国达到与苏联缓和关系的目的。尼克松1972年2月到北京,5月份就到苏联,跟苏联签署了“反导”条约,当时中国批评美苏两国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如今回过头来看“反导”条约,可能是在冷战时期美苏能达成的最好条约;第三个原因是美国想从越南战争中撤下来,而中国是支持越南的主要国家,美国希望中国对越南施压。 从中国方面讲,首先,当时已经感觉到苏联是中国最大的威胁;第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在外交史上空前孤立,领导人非常希望在美国这个地方打开缺口,使我们在外交上能够取得突破,实际上这个效果是达到了。 尼克松访华对双方来说确实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尼克松访华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关系没有马上正常化,但是对中美两国关系的破冰,仍然留下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要从全局的高度,从战略的角度看待中美关系。《上海公报》的大部分篇幅都在讲“分歧”,最后讲一点讲两国的共识,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今天中美关系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仍然存在诸多分歧,而且大都不会短期内解

决。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大国之间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道路,中美之间分歧太多,但是大问题上我们有共识,在这个全局上来认识中美关系。邓小平曾经对老布什特使斯考克罗夫特说过,归根到底中美关系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第二,紧紧抓住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是利益驱动的,当时中美关系分歧很大,但两国之间有共同利益,就是共同对抗苏联的扩张。现在两国之间共同点远大于分歧,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所以,我们既要认真对待分歧,更要不断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第三,要培植战略互信。尼克松访华之前中美之间没有战略互信,但通过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与周恩来的长谈,双方建立起了初步战略互信关系,即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1973年基辛格再次访华,再次表示,美国过去不支持台独,现在不支持,以后也不会支持台湾独立。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双方真的达成了谅解和共识。尼克松访华,比基辛格又进了一步,阐述了美国一系列的观点,所以战略互信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学习美国的政治智慧,《上海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一直到今天,美国政府或

尼克松访华演讲

尼克松访华演讲 1972, US president Richard M. Nixon visited China, below was his Speech at a Welcoming Banquet Mr. Prime Minister,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your very gracious and eloquent remarks. At this very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o them than on any other such occas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Yet,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As you said in your toas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If our two peoples are enemies,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we share together is dark indeed. But if we can find common ground to work together, the change for world peace is immeasurably increased. What legacy shall we leave our children? Are they destined to die for the hatreds which have plagued the old world, or are they destined to live because we had the vision to build a new world? 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enemies. Neither of us seeks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domination over the other, and neither of us seeks to stretch out our hands and rule the world. Chairman Mao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 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 re too long, seize the hour!” 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s to rise to the heights of greatness which can build a new and a better world. In that spirit, I ask all of you present to join me in raising your glasses to Chairman Mao, to Prime Minister Zhou, and to the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that can lead to friendship and peace for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总理先生,我要感谢您好作的如此盛情和意味深长的讲话。此时此刻,通过电讯的奇迹,在观看、在聆听我们的讲话的人数是空前的。也许,我们在这里的讲学不会长留于人们的心中,但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却能改变世界。 正如您好在祝酒词中批发市场是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如果我们两国互相敌视,那么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世界的前途就会暗淡无光。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相互合作的共同立场,那么实现和平的机会就将无法估量地大大增加。 我们将留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什么遗产呢?他们注定是要因为那些曾祸患旧世界的仇恨而死亡呢,还是因为我们缔造一个新世界的远见而活下去呢? 我们没有要成为敌人的理由。无论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侵占对方的领土;无论哪一方都不企图控制对方;无论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伸手去主宰这个世界。 毛主席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现在正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去攀登伟大事业的高峰,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时候了。 本着这种精神,我请求诸位同我一起举杯,为毛主席,为周总理,为能为全世界人民带来友谊与和平的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干杯! 新中国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尼克松访华前后鲜为人知的细节

尼克松访华前后鲜为人知的细节 2012-02-20 17:11大庆日报我有话说字号:T T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左起周恩来、唐闻生、毛泽东、尼克松、基辛格。 检阅三军仪仗队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新中国的访问,不仅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变了当时中国和美国的外交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 本文是建国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口述实录的结集。通过这些口述追忆,有助于我们了解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后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即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发生在这一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 周总理提出让美国人尝尝烤鸭 言及尼克松与周恩来越洋的握手,就不能不提到第一个行动准备——基辛格秘密来华。 接待基辛格秘密来访的工作,从1971年6月末就悄悄动起来了,经毛泽东同意,周恩来亲自部署成立了对美工作领导班子,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负责,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等参加。周恩来亲往钓鱼台国宾馆,选定了他情有独钟的、距北门不远的5号楼,作为基辛格一行的下榻之所。 5号楼的部分房间,立即被粉刷一新。沙发、窗帘和一些家具也全换了新的,空调等设备做了全面检查。基辛格房间客厅里增摆了酒台,放了各种中外名酒和香烟等。 对基辛格一行的饮食,周总理考虑得更为周到。当时的钓鱼台国宾馆还没有契司(即奶酪),听说美国人爱吃契司,就专门到北京饭店去取。了解到美国人爱吃海味,就准备了鲍鱼、海参、海贝等海鲜。他还提出,应该让美国人尝尝烤鸭。考虑到去烤鸭店不方便,接待组就请了北京烤鸭店的一位老厨师,在钓鱼台搞了个小烤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总统。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赴杭州访问。之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为促进中美友好关系,中国政府将一对大熊猫“兴兴”和“玲玲”送给美国人民。 作为当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参与了有关“上海公报”的谈判,成为这段珍贵历史的重要见证人。黑格在2002年初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书面采访时说,尼克松1972年2月的中国之行是他总统任内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是

20世纪最重大的外交行动之一。这一历史性事件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开创了新关系,对30年来整个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黑格说,尼克松总统和中国领导人找到了一个需要美中两国合作和友谊的战略利益交汇点。尼克松认识到,建立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持久性的美中关系很有必要。黑格强调,在当前发展持久、长远的美中关系要比过去数十年更加重要,“9·11”事件证实了这一事实。“9·11”事件表明,美中利益的交汇点是加强双边关系的催化剂。在谈到“上海公报”的重要性时,黑格说,这份公报的关键内容是:“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至今,这一点仍然必须是美中两国关系的试金石。这一得到美国6位继任总统确认的原则,使两个伟大国家的关系克服了那些难以避免的分歧。这一原则也为两国后来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奠定了基础。

尼克松访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公选课论文 尼克松访华 当今世界格局中,中美关系是举足轻重的一组大国关系,它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既有深刻的分歧矛盾也有切身的共同利益。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而开启这二战后两国关系正式建立新篇章的就是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查德·尼克松访华事件。 访华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1971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就美方提出双方举行高层对话的建议给美国政府一个答复:“要从根本上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一切武装力量。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只有通过两国高级负责人直接商谈才能找到办法。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交谈。”尼克松总统于同年5月中答复说,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问题,并由于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人进行直接交谈,并建议由基辛格赴华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议。中国同意这一建议。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访华过程 1972年2月2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54分,尼克松的专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作短暂技术停留。11时27分,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11时30分,当飞机舱门打开后,尼克松和夫人先行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身体前倾,向周总理伸出手说:“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周总理的一语双关地回答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事后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当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年近80高龄,又是大病初愈,毅力非凡的毛泽东在笑谈声中和尼克松交谈了70多分钟。毛泽

尼克松访华演讲英文版

speech---Richard M. Nixon 1972, US president Richard M. Nixon visited China, below was his Speech at a Welcoming Banquet Mr. Prime Minister,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your very gracious and eloquent remarks. At this very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o them than on any other such occas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Yet,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As you said in your toas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If our two peoples are enemies,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we share together is dark indeed. But if we can find common ground to work together, the change for world peace is immeasurably increased. In the spirit of frankness which I hope will characterised our talks on this week, let us recognize at the outset those points: we have times in the past been enemies. W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today. What brings us together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s which transcend those differences. As we discuss our differences, neither of us will compromise our principle. But while we can not close the gulf between us, we can try to bridge it so that we may be able to talk across it. So, let us, in these next five years, start along march together, not in lockstep, but on different roads leading to the same goal,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orld structure of peace and justice, in which all may stand together with equal dignity and in which each nation, large or small, has a right to determine its own form of government, free of outside inference of domination. The world watches. The world listens. The world waits to see what we’ll do. What is the world? In a personal sense, I think of my eldest daughter whose birthday is today. As I think of her, I think of all the children in the world, in Asia, in Africa, in Europe, in the Americas, most of whom were born since the date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lic of China. What legacy shall we leave our children? Are they destined to die for the hatreds which have plagued the old world, or are they destined to live because we had the vision to build a new world? 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enemies. Neither of us seeks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domination over the other, and neither of us seeks to stretch out our hands and rule the world. Chairman Mao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hour!”

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住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朝日新闻在题为“由美中首脑会谈所想起的”的社论中就尼克松访华意义,是这样开头写的。“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革命胜利后的北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自朝鲜战争以来,在二十三年的岁月中,一直是隔绝、紧张,有时还带着血腥味。对中国人来说,也许更觉得历史的严酷和漫长。英国人在 1840 年就发动了威胁中国人的鸦片战争。从那以来,一百三十五年过去了,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 2月21日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那段历史早已进入美国政治词典,“尼克松访华”这个短语意味着一位领导人转变以往立场,采取某种令人震惊但却有利的行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尼克松很难说得上是一位榜样,因他曾鼓励其下属采取非法行动,但他却是一位高明的战略家,这一点在对中国开放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环球财经时报》指出,即使是批评尼克松最厉害的人也得承认,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成就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前所长陶文钊谈了“尼克松访华”

的意义。他认为,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从敌对、对抗格局转变到和解,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因此说它是“破冰之旅”; 这次访问,美中双方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交涉。 在同月 27 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达成的协议提出,两国的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上。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而且同意,如果中台能和解,美国将从台湾撤军。联想到以前美中那种严峻的敌对关系,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事件。这次“美中握手”给蒋介石政权、苏联及越南造成的冲击和不愉快最大。但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对此是欢迎的。 日本各界痛感自己晚了一班车。于是对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而对华改善抱消极态度的自民党佐藤政权,开始进行批判。 同时,尼克松访华对双方来说确实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尼克松访华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关系没有马上正常化,但是对中美两国关系的破冰,仍然留下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中美关系是利益驱动的,当时中美关系分歧很大,但两国之间有共同利益,就是共同对抗苏联的扩张。现在两国之间共同点远大于分歧,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所以,我们既要认真对待分歧,更要不断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第二,尼克松访华之前中美之间没有战略互信,但通过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与周恩来的长谈,双方建立起了初步战略互信关系,即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不支持台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