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实观照精华

如实观照精华

如实观照精华
如实观照精华

如实观照(刊印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本册选自体方法师(性广法师)《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最后一章,也是如实观照的奥妙之处。

此次刊印旨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不代表师父的全部观点.法无大小,贵在相应.若与此法相应还请行者珍惜当下因缘,提起正念来,如实观照.若不相应,敬请转赠他人,切不要肆意丢弃。

愿我们一起分享法施的功德、

愿一切众生受利乐、

愿正法久住。

众佛子祈印于江西南昌

如实观照

下面就讲如实观照了。如实观照是我个人几十年来,通过对法的探讨及修很多法门后的体验,最后浓缩了所有的问题,找到了直接而又能摄受一切法,能善巧地使大家受用的一个实践的方法。先声明在前:其它的法师及法门也有很好的善巧。如实观照仅仅是将我个人的一些体验经验贡献给大家。

“「如实」两个字的意思,就是照它‘原来’的样子,当下如何,即照着当下的因缘,去‘看’(观察)着‘它’,无论是喜怒哀乐。

“看着它”,这个“它”是向内(身心),注意听!它不是外面的。在观察时,不需要特殊的准备,不是刻意造作在某一种状态来观察。就在生活中,在生命活着的当下,时时刻刻的行住坐卧中,去观察当时的身心,无论自己的身心处于怎样的状态都没有关系。照着它原来的样子,时时刻刻地向内观察,犹如打开探照灯。为什么要观察?上课讲过“无明”二字,我们的心一直在向外攀缘,不知道自己如何犯错造作恶业,也不知道由此而致的生死轮回,这叫无明,也就是对自己不认识不了解。上课建立了正确的知见后,现在就要观察自己,来验证知见的正确性。我们每天都在说:“我、我、我,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其实你真的认识那个“我”吗?坦白讲,你不认识那个“我”,因此糊里糊涂地随着因缘转,被过去的习性转,贪爱执取造业而不自知。现在要发觉真相的唯一办法就是向内去观察自己,认识所谓的“我”到底是谁?

谁在起心动念?我们做每件事一定先有意念动机,有这些心念在前,你才会去造成行为。但我们往往发现不了自己的动机是从哪里来的。而如实的观照的目的就是向内去了解认识自己。因此不管你现在的身心处于什么状态都没有关系,只是照着你当下的样子去观察就行,这就叫“如实”,也就是照着当下原来的样子去看它——向内观察。

“当你观照身心的当下,必须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下判断、不下结论,变成客观的观察者(只负责觉知),如此才能“照见”五蕴的实相。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段话看起来简洁明了,但是里面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所以才要在禅修时一边指导,一面提示里面的重点。有些没有来学禅观的学员现在要注意听。

在观察时,不管自己的身心起了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都要保持一种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下判断、不下结论的状态。迎,就是看到喜欢的就会相应而接受;拒,就是看到不喜欢讨厌的就会抗拒不要。取,就是欢喜、摄取(与迎相近);舍,就是排斥、放下(与拒相近);下结论和判断:就是“我知道这是什么,嗯,原来是这样;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我知道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些都是众生的习性反应――惯性。为了要让你们脱离这个惯性,所以在观照的当下,不管你发现内在是什么状态,是好是坏(甚至起恶念邪念)都没关系。发现了就达到目的了,不要迎拒取舍,也不要下结论和判断。发现什么现象起了,就让它起,灭就让它灭,知道来去的现象就行了。这样的只是“看”(观察觉知),就超越了我们的惯性,超越了思惟模式的习性,成为一个超越出来的很客观的观察者:你好象浮到虚空来看自己。

比如说我们身处地球,感到环境喧嚣,车水马龙,事相很繁乱。但航天员在太空看地球时,看到的地球是宁静而美丽的,没有一切的烦杂人动。因为不是在地球上看,而是远距离来看这个世界,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说,你到山里去就无法发觉山的真相,因为你身在山中;但你在远处看那个山,就能看清楚那座山的真相。同样,我们每天迷失在这个身心及尘欲里,不了解自己身心的造作。现在你必须超越出来,它(你的身心)变成你观察的对象,那样你就会很客观的看到真相了。当你在行住坐卧、待人处事中都加上这个观察时,你就变成了一个很客观的人。这个观察是客观的,只负责观察觉知,不要干预它,不要下结论和判断,更不可试图改变它:要这样、那样。它好,就好;它坏,也行,一切都没关系,你只是看着,这才叫“如实”。很重要喔!因为唯有这样的观照,你才能客观的超越出来,发现它存在的问题,进而看到身心的真相。

这还只是初步的基础,刚学习观照时,要做到客观的、如实的观照是很困难的,必须狠下功夫。不要看这个简单哦,试试看,你做不到的,因为你一定会落入过去的思惟模式,落入你固有的习性中――迎拒取舍、判断结论,所以你一直在陷阱中而超越不出来。这个如实观照就是要达到一种客观的观照,变成“我”(假名)在观察“我”。很重要!这是下手处,唯有透过这个方法,你才能看清真相。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何照见?很难哪!只有深般若才能照见。现在上课建立的缘起正见就是般若深慧,然后在修行实践中客观的观察,这样就超越了主观意识,再也不会用过去思维模式的惯性习性,渐渐就会发觉真相。

发觉真相有两个层次:一是我们习性的真相,这是世俗的;另一个是超越了颠倒执着习性的真相,这是胜义空的实相。当你真正体会到诸法实相时,就灭(度)一切苦厄而解脱。真是这样吗?般若心经为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这是重点。用什么方法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师父几十年的心得――如实观照。如果我们都在惯性习性的情见贪染执着里,怎么能照见?怎么照还是颠倒啊!唯有从主观意识中超越出来,从客观的角度才能看清真相。直至哪天看到了自己内心的问题,了解真相时你会哑然失笑;啊!够糊涂的啦!就是这一念糊涂,无法了解真相,致使造业而生生世世长远的轮回。真的明白时,你也许会笑,也许会哭。

注意,这个如实观照看起来简单,却不容易啊!在实践的过程中,单单要做到一个客观的观照,就非常非常不容易了。你就知道那个习性有多重!你会发现自己一直会回到原来的习性里,惯性的力量实在太大了,一直拉,一直拉……,使得你要做一个客观的观察者都很难,单单这一点就要下功夫了!要做到“如实”两个字不容易啊!尤其我们都处于散乱的状态,遇到事情就被外缘引走了——攀缘。禅修为什么很重要?在这段时间内,放下身边的杂事,安住自己的身心,学习一下用功的方法并有一定的体验,只有在禅修中体验深刻时,平常才能用得上。所以不管是新老学员,也不管你体验多深,每年一定要抽出时间,参加一二次的禅修,这样对你的体证是有很大帮助的!否则都会落到习性中还不自知,在世俗里安逸,即使有一点点体会、觉醒也是很肤浅的。

“这是直接契入法性空寂的观照法,对一般人是很难了解的,必须先有法住智,否则只能产生对治的功能,而无法达到见法的效应。杂阿含经说,先得法住后得涅槃,就是此意。”

如实观照是直接契入法性空寂的观照法,它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发现世俗这一边的受用,你会发现可以善用它,可以不随境转,暂时对治种种的习性及苦难,这些还只是世俗的。第二是深彻体证法性的寂灭,所谓见灭得道,这才是真正目的即直接契入法性空寂,是直接要见性、见实相的。所以一般人绝对不会想到,“人家修行都好困难,你用这个方法就要直接契入实相?”其实你们试试看就知道了,这不是自吹的。所以对一般人来讲是很难了解的,怎么能直接契入实相?一般人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了解,必须先有法住智,否则只是产生对治的功能而无法达到见法的效应。所以为什么要上课?建立缘起正见,这就是建立法住智,有了法住智的正确基础,你在观照时,这个正见自然会相应,不用再起心动念了。所以杂阿含经说:“先得法住,后得涅槃”,就是此意。

我们不接受外面的人参加禅修,不是不慈悲、不是分门户,而是因为他们没建立法住智,任你再怎么用功,如实观照也不相应。如果上过课,建立了这些缘起正见(法住智),再用如实观照的方法来观照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有些人感到奇怪:一般人办禅修,外面的人参加愈多愈好。但我们不接受外面的人,是因为没有先建立前面的缘起正见,如实观照就变成只是在对治,无法达到契入实相的这个效应。我观察南传的禅师来台湾办禅修,他们很了不起,境界也很好,却不一定马上就有效果。因为大家没有先跟他们学一些正知见,一来就讲观照方法,大家就在那边搞,搞几年还是在境界中,不容易真正超越出来。反而有一些人跟我们上课一段时间,建立了缘起正见后,他们去参加南传的禅修,感到大欢喜,就知道知见的重要了。回过头来找师父:“师父啊,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如实观照?也明白了如实观照的重要性了。”所以我们不反对学缘起法的人去参加南传办的禅修,可以去经验建立一些基础。但回过头来,更能体会到我们大乘讲的直接契入法性空寂的重要,在那里透过禅修的学习基础,反而增加了直接契入的机会。所以我们不反对参加南传的禅修,根本上没有矛盾,只是有的是有次第,有的是直接契入法性。而我们今天建立缘起的正见,就是建立法住智,才能帮助大家直接契入涅槃寂静,即“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什么是『法住智』?就是『缘起』的正见,唯有知缘起,才是真『正见』,才能了知生死烦恼之因,因果的必然性,法的必归于灭,这些知见之确立,是得涅槃智的先决条件,所以上课听闻熏习,目的就是要建立缘起的正见,听闻,思维,抉择,在此阶段。(缘起是甚深复甚深的)”。

不要以为建立缘起的正见很简单,上课那么久了,大家都知道建立正知见的不容易。这就用一个比喻:

“缘起正见的重要,就如计算机的软件程序,影响计算机的功能,程序如果是正确的,功能不会不相应,错误的知见(无明),才带来贪瞋痴的烦恼,若知见是正确的,自与解脱的正道相应,可见正见的重要。

观照是理论的实践,如实观照为什么要六个口诀,为了避免惯性的思维模式,大众依据的是过去知识,经验的认知,都是主观的我见,超越主观而变成客观的观照,才能认清真相,先作为纯粹的观察者,才有看清“我”的真相的可能,你必须是观察者而不是造作者。”

这就是我刚刚讲的内容,为什么要作一个客观的观察者?为什么用如实观照不迎不拒、不取不舍?原因就在这里:如何超越过去的惯性思惟模式?我们都在运用过去的知识作为思想的准则。现在如何超越它,不受它的控制、不被拉进那个陷阱里?如果过去的思惟模式是对的,我们不会痛苦烦恼生死轮回,它根本就是有错的!所以首先要认识真相,不受过去的知识观念影响,而以现在学的正见作为思维模式,所以要先得法住智。

“过程中,你会发现惯性的威力,你会很容易落入‘想’,而不是‘看’着它(自己的身心当下),”

就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惯性的威力,会很容易落入“想”而不是“看”,所以如实观照一个“看”字很奥妙。我们的思惟模式都是惯性的“想”,想东想西,想过去、未来,你们的意识像猴子在攀缘,其实那个攀缘心都是想。注意听,但是我们从来不注意,我们真的每天都在想,你只要一观照就知道了,百分九十九都在想。真正能学习观照的“看”,确实不容易,所以你会很容易落入想,而不是看着“它”(即自己的身心当下)。这个它,是讲自己的内在。

“「想跟看」的作用完全是不一样的,‘想’是落入过去与未来,而‘看’只有当下,生命只有当下,修行只能在此悟入。”

这就是要抉择“看”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落在想,不是想过去就是想未来,从来没有活在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生活了几年几十年,其实如果从法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一秒钟真正活过,而是活在幻境里,活在虚幻里。因为不是在思考过去的,就是期望未来的,而眼前的都被忽视了。但是一个“看”字,让你不得不回到当下,你就不会落入想了。所以“看”有截断“想”过去、未来的功能。但是注意喔,看的能力还没有培养出来以前,这个灯打开常常会忘记,又关掉了,又会落入想了。所以刚刚在用功时,你们会发现:起观照时就没事,但一下子又忘了,又想东想西去了。你看到了又把它拉回来,刚开始都在打仗,看、想、看、想、看、想……这样不停地拉来拉去,刚开始都是这样的。不要以为容易,实在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才说,你在熏习的过程中会发现那个观照确实是不容易的,因为惯性的威力很大,一直把你拉到“想”的地方去。

“你会发现保持觉照是不容易的,你必须只是‘看’,而不是落于惯性的‘想’,无论任何的身心变化,都只是‘看’着它,只是觉知(发现或了解),而不干涉对治,这就是如实观照的基本方法。”

我们讲的只是基本内容,实践及个别的指导只有在禅修时才能办到。但这个基本的模式一定要先学,即使你们现在还没有深观,先把“看”与“想”这个问题回家好好解决。你们就知道:为什么我们都落在幻相中无法觉知真相,“看”与“想”就是一个重点,要在这个地方多下功

夫去发觉内涵、真相。

“看起来很平凡又不稀奇,一般的直接反应是这有什么用?”

所以要是讨论如实观照,那是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的。但你去实践它,就会体验出一些味道来。所以我才告诉你:不要讨论如实观照的对错、好坏,因为讨论是没有用的,这是要让你体验、实践的,不是让你来推理讨论的,推理讨论绝对推理不到内容,也不了解真相。有些人学了很多法,一听到‘如实观照’马上就犯乱下结论的毛病:“这有什么意思!这个我懂,没什么的。”你从来没有实践过,凭什么说它没有什么!这是很平凡的一个方法,看起来没什么,你试试看做得到吗?单单一个“看”字你都护持不住,你还说它没什么!这就是众生我慢自以为是的习性毛病。其实学如实观照的方法,“如实”二字就是老实,老老实实的实践看看,你就知道了,不要用理论想象。

“这不是用来推理讨论的,而适用于实践体验,只有实践者才能体验它的奥妙,如果你尚未尝试,也不要太快下判断与结论。”

你真正是一个如实观照实践者的话,一定会发现许多从来没有发现过的问题。只要你体会到某个问题,那时可以来找我问,在这个过程中,再逐渐加以指导,那你就会越来越正确,越来越受用相应。后半段这些还没有实践的人,不管你听法听多久,不管你多么聪明智能,还是一样体验不到的。所以如实观照非常重要,看起来很简单,实践起来却不容易。要深入到真正见法,当然是要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泛泛有空才看一点参一点,那是要下功夫的!真正的如实观照下功夫到什么程度?时时刻刻、行住坐卧,活着就不离观照,这样你要是不见法,我头给你!我这个头卖很久了,但卖不出去。(师父爽朗的笑)

“那么它有什么功效?一个已建立缘起正见的人,观照中本然的会起相应的作用,它有两个层次,一、较浅的受用是对治的功能,照见的当下,喜怒哀乐的情绪当下止息,”

一个已建立缘起正见的人,观照中本然的会起相应的作用。也就是说,你在观照做到真正的看,如实的进入那种状态,心能与定相应时,我们学的缘起正见会自然相应。你不用起心动念的,自然就会相应,因为种子早就种进去了。这时的作用有两个层次:一是较为浅的受用即对治功能。你在如实观照中一定会发现这样的功能:不管你现在处于喜怒哀乐的何种状态中,在你如实观照的一“看”(照见)之下,喜怒哀乐的情绪当下止息,这就是第一个层次的功能。在看的当下,在观照的当下,一切的情绪,一切的种种内心的造作当下会止息。“真的吗?”你试试看。如果你真正在“看”的时候,它还在,你来找我。注意!因为这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必然的,就无法将它作为修行的一个方法。这点功用,如果明白的人就达到人间世俗的功用。

“可以作为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尚方宝剑,一试便知,这还是有为的对治。”

我们的瞋恨心一起,你一看着它,瞋恨心就不见了;烦恼起来,你看着它,烦恼就不见了;欲望起来时,看着它,欲望就消失了。注意听!这个懂得善用的人已经可以对治我们一般的烦恼。发现这个功能的人就有初步的功能(即对治当下的习性)。但这还是在对治而不彻底。禅宗讲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怎么个斩法?告诉你:如实观照的当下就是这样,试试看你们就知道了,你们会发现这个奥妙。

“二、深彻的体证法性的寂灭,所谓见灭得道,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诸法实相的体证,才能体达本来如此的真相,才能如如不动的安住,贪瞋痴的烦恼不再相应。”

彻见诸法实相才是我们真正要达到的究竟目的。所以注意,我们的如实观照,你不要看它没什么,好好的体会看看,即使是人间的对治的功效已是妙用无穷了,何况是真正体达法性空寂的见法(见实相),真正的究竟解脱!这个都没有打妄语。

“实践的过程,虽不刻意的修定,而定心自在其中,虽不刻意断除烦恼,而烦恼淡而不起,如实观照之下,戒定慧涵盖其中,随着各人的用心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受用,知见建立得越正确,受用越深越快,知可以助行,行可以证知,知行相辅相成,随着精进度而提升,必然功不唐捐。”

佛法讲的戒定慧三学,如果你在观照中,是不是不戒而戒?在观照中是不是不定而定?虽没有想要断烦恼,烦恼是不是不再起?注意听,如实观照的奥妙就在这里:只要你真正进入观照的一个“照”(即看),当下戒定慧具足。你虽然不想断烦恼,烦恼不起;虽然没有刻意要修定,定心自然止息。为什么?观照的当下心是无法攀缘的,要注意!所以不要以为这个看起来没什么,它可以使你修到戒定慧的具足,要明白啊!最重要的是下面:

“这不分出家在家,不分男女,不分贫贱,平等平等,在生命活着的当下,行住坐卧中任何因缘都能修验,这就是契入三法印或一实相印的平凡的方法,没有神奇的境界,也没有神秘的感应,祇如阿含经说的“如实知”而已。(以上个人知见仅提供参考)。”

我们在家出家都一样,不管身心好坏,不管职业身份,每一个人都能实践,都能学习而体验,这一点是最可贵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体验而悟道,这就是契入三法印或一实相印的平凡的方法。平凡而又不平凡,就是这么一个“看”字而已。只要建立了我们的缘起正见,生活中一个“看”字,好比打开了日光灯,“看”着它,你会发现无限的巧妙,最后还能契入实相,所以是不是很平凡?这里有没有神奇鬼怪?有没有无上的神奇、奥妙伟大的境界?没有!所以也没有神秘的感应!只如《阿含经》说的如实知而已,但是注意哦,《阿含经》的如实知会达到什么功效?解脱涅槃。

以上是个人的知见和体验,仅供参考,不代表我是绝对唯一的。

太幸福了,谢谢诸位,能让我有这个机会与大家结缘。我们明年的课程已排好,如各位有缘,明年再会,谢谢大家!

——体方法师2003年8月讲于菩提广讲堂

_目的论_观照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

第25卷第1期Vol.25 NO.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2008年2月 Feb.2008“目的论”观照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 魏志荣1,凌 薇2 (1.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2.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西萍乡 337000)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所在,以便更好地净化我国的公示语语言环境。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公示语翻译;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49(2008)01-0114-03 公示语,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大到公共设施,小到大街小巷,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作为“城市面容”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正日益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 一、翻译目的论简介 目的论是德国学者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她所说的“目的”是指“某个译文或翻译行为的目的”。[2]“功能目的翻译理论”[3]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赖斯在她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功能目的理论思想的雏形。她认为,好的译文应该努力与原文对等,在等值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此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她根据翻译行为理论提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同时她还强调翻译行为应置于整个大的文化背景中考虑。在弗米尔“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目的论,她视翻译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复杂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的参与者,包括发起人、组织者、原作、译者、目标文本的使用者和接受者。除此之外,另外一位德国著名学者诺德还提出了功能加忠诚模式。在目的论中,最重要的三大准则是目的准则,篇内一致和篇际一致,其中目的准则是最高标准,“篇内一致”和“篇际一致”这两个准则都要服从于目的准则。 作为公示语翻译,其目的也非常明确,即在公共场合能够起到指示、提示、警示的作用,给在华外国朋友提供最周到的服务。而翻译目的论的最大优势之处在于,它摆脱了“等值论”的束缚,从译文文本功能和译文读者的要求出发,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考虑,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毋庸置疑,将翻译目的论指导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二、目的论在实际应用中对汉英公示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公示语作为一种目的非常明确的应用文体,其目的就在于为在中国生活的外国朋友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促进中国与世界更好地融合。因此公示语翻译必须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让外国朋友正确理解公示语所表达的意思。而功能目的论正是从译文的交际目的出发的,它主要强调译文功能,翻译行为及其翻译策略。但由于中西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原语作者意图及语篇形式与译语文化读者 收稿日期:2007-11-02 作者简介:魏志荣(1980-),女,湖北汉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如实观照

今天跟大家来谈一谈如实观照的方法问题。 我们上课这一段时间下来,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在理论上、法义上都有某一个程度的了解了,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行为和身心的状态中,还不能达到真正的所谓受用呢?法是听了很多,也知道很好,但是为什么我做不到?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在这里。 一般来讲,我们说因为听闻佛法马上就得大受用的,凭良心讲不多。自古以来,我们不能讲没有这种人,但是这个实在是少数的少数。其实,真正听闻佛法以后,从佛法的正见来讲,不仅要通过闻思修听闻的这个阶段,还要透过我们的思维、观察,对这个法义有更深入地了解,去肯定它里面的一些微细的地方,要更清楚、更明白它;然后还要去实证,就是说,在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去取证——去证明它、去修证它、去悟入,一般闻思修的过程就是这样。那么,我们今天连在思维上、观察上都还没有办法深入时,你还只是在“闻”的这个阶段里面,要达到身心的受用就很不容易。 我们大家现在可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感觉:如果说我们的目的是真正的解脱,那么不管我们怎么进步,只要与这个解脱不相应的话,那个受用毕竟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先要有一个目标。今天学佛,我们也知道:过去不论造了多少业,我们只要断了烦恼、解脱了生死,业力就不再相续了。因为有这么一个捷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先放在怎么样断烦恼上面。我们现在听了很多道理,知道空呀、不实呀!都懂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理论上空,行为上却空不了呀?看到东西还是会起种种分别、判断,然后还要取呀贪呀,还是会起烦恼?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不能只有靠理论,我们也不能只有靠观念,我们要用我们的身心,去发觉这个理论里面的正确性,它与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有着直接的关连性,一定要先发觉这个问题。 如实观照,也就是闻思修过程里面“思”的这个过程。思维,这个中间还要加上观察,思维和观察,这个才叫观照。那么,在什么地方思维和观察呢?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面。一般人分内外:内叫身心,外就是世界,山河大地的一切万法都是我们观察和思维的对象。不过我们的这个如实观照是比较重视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一切,虽然它会引起我们内在种种的执着和分别,其实重要的还是内在;你内在的问题处理好了,外在的东西要困扰你就比较难。所以,以这种过程来讲,应该是偏重内在的。当然你观察外面也可以,观察内里也可以,但从比较直接受用、比较快来讲,我们是偏重于内在,就象般若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个“照见”是在讲什么呢?你知道五蕴是空呀,大家都会讲,但是,问题是有没有真正的、实实在在地“照见”呢?真正的“照见”,般若心经讲了,确实是可以“度一切苦厄”。而“度一切苦厄”,就是解脱生死、断一切烦恼。因此我们就知道“照见”两个字是多么重要!如实观照与心经“照见”的功能相同,就是要达到“度一切苦厄”,重点是在这里。 那么,讲五蕴就是不离开我们的身心。以小乘的修法来讲,重点在身心“我

奥修-静心观照

靜心觀照 奥修 原序 為了人類的自由和靜心,成道大師奧修創造了一種世界性的反叛。你或許會認為這是一個奇怪的選擇,自由和靜心之間會有怎樣的聯繫?而這兩者的微妙的聯繫是理解人類未來潛能的關鍵點。靜心就是對愛、親密、創造和擴展打開我們能量的門。按照奧修所說,沒有其他的門,沒有其他的道。自1953年奧修大師成道以來,他已給門徒們、尋道者們闡釋了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宗教傳統、神秘主義傳統和秘傳的傳統,他的演講已編成了400多本著作。他在演講中,將生命注入了無數古代和現代的神秘學家中,使他們所教導的智慧更易理解,並與我們當今的生活休戚相關。 此書是從奧修廣博的靜心著作中選編而成,其中包含了眾多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發現他所說的「靜心:最初也是、最終的自由」,大師曾說過:「靜心不是什麼新的東西,是你與生俱來的;頭腦是新的東西,而靜心是你的本性。它是你的本性,它正是你的存在,它怎麼會是困難的呢?藉著與某種我們認為在阻止我們自由的東西作對,或者去尋求某種我們以為會給予我們自由的東西,這樣才使得靜心困難。事實上,只要讓放鬆進入我們自身,生活在每一個片刻中,這才是根本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為擺脫某種事物盡力抗爭著,這種抗爭或許是針對一個嘮叨的妻子,或是一個專制的丈夫,專橫的父母,或是在工作中壓制創造力的老闆。我的抗爭既是與一種壓抑的政治系統作鬥爭,也是通過無數次治療來擺脫兒時對自身的制約的一種努力,這種抗爭並沒有使我自由,這只是對我認為那些不讓我自由的事物的一種反應。 靜心的自由也不是為某種事物尋求自由而進行的一種探索。我們中有多少人曾夢想生活在某種環境或是烏托邦中,它能讓我們放鬆井成為我們自己,而使我們每天生活中無需競爭和緊張?我的體驗已昭示我,我們正在尋求的自由並不依賴于外在於我們自身的事物。因此,什麼是我們所渴望的自由呢?我曾聽過奧修描述的「就是自由」:生活在此時此地,一個片刻接著下一個片刻,既不生活在記憶中和過去的壓抑裏,也不生活在未來的夢想中。他曾說:「吃——就是吃,與它同在;走——就是走,與它同走。不要跑到前面,不要跳到這兒跳到那兒。頭腦總是走到前面或者落在後面,只要停留在那個片刻中。」我們中許多人肯定體驗過大師對頭腦的一些說法,頭腦總是跳到前面或者落在後面,但它從來不在那個片刻中:它總是在不斷地嘮叨著,當這種嘮叨發生,那麼它就剝奪了我們存在的那個片刻,以及盡致的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頭腦在嘮叨個不停,我們怎樣能盡致地生活呢?你可以嘗試一個小試驗來瞭解你自身,將書放在一邊,閉上你的眼睛,看看你只是坐著並享受你對身體的感覺和在你周圍的任何的聲音會有多久。這段時間或許不會很長,也許一分鐘,你的頭腦就開始嘮嘮叨叨,如果你坐一會兒,注意它嘮叨些什麼,你會感到吃驚:你會發現你正在與自己進行著許多不同的語無倫次的對話,如果你聽到別人這樣大聲地說出來的話,那麼你一定會認為他瘋了。這種不停地嘮叨逐漸地剝奪了我們的生命,阻礙著我們去享受生命給予我們的每一個片刻。這種失去控制的嘮叨將我們與生命中寶貴的片刻隔離,並剝奪了我們生命中這些寶貴的片刻,那麼我們對此做些什麼呢?我曾聽大師一再地告訴我們要靜心,我曾聽他說,我們不能直接使嘮叨的頭腦停下來,但通過靜心,嘮叨會慢下來,最終消失。對於靜心,頭腦成了有用的工具,再也不是以它的不停地嘮叨來奴役我們。然而我們常常被大量含糊不清和與當今生活無關的靜心技巧所困擾。奧修將這些技巧去偽存真,凝煉其精華,給予了超越我們想像的一把打開宇宙之門的鑰匙,這把萬能的鑰匙就是觀照:直接但深入地觀看的狀態,並接受我們自己本真。 奧修告訴我們:觀照只意味著超然的、不帶任何偏見的觀看,那就是靜心的全部秘密。這事實上簡單得讓我錯過了好幾年,我們都肯定地以為我什]懂得觀看,我們整天在觀看我們周圍的事物,我們看電視,我們看別人從我們身邊走過,注意他們穿著什麼衣服,他們的長相是怎樣的,但一般我們不觀察我們自己,當我們觀察自己時,通常是通過自我意識來評判,我們會注意到自身有某些我們不喜歡的東西,而就開始擔心別人會怎麼想,通常這些頭腦內部的嘮叨令我們感覺苦惱,這並不是觀照。奧修提醒我們:「無需做什麼事情,只是作為觀照,成為一個觀察者,一個看者,看看頭腦的動作——思想經過,欲望、記憶、夢想、幻覺,只是遠遠地站著,冷靜地看它,看著它,不帶任何判斷,沒有任何責備,既不說‘這是好的’,也不說‘這是壞的’。」讀這本書,你會發現什麼是靜心的觀照。當處於大師的「在」當中,觀照就自然地開始發生了。在那些時刻發生中,那時你只是帶著內在的寧靜坐著、聽著、感覺著、觀看著所發生的一切,這種寧靜就像廣闊而空明的天空,但卻是帶著生命的震顫。奧修的家就是天空,他的存在就是寧靜,他的話撫慰心靈深處,他的歌就是那空明的天空之歌。 「你的內在本性不就是內在的天空,雲來來去去,星球誕生又消失,星星升起又殞落,而內在的天空卻依然如此,不曾被觸一及,沒有被砧汙,沒留下痕跡,我們稱那個內在天空為‘莎克心(sakshin)’,觀照,那就是靜心的全部目標。」「進入,享受內在的天空。記住,無論你能看見什麼,你不是它;你能看見思想,然而

人类的自我观照

人类的自我观照——福斯塔夫和阿Q 福斯塔夫和阿Q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人物,分别出现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和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他们性格的喜剧性和结局的悲剧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至今对福斯塔夫和阿Q仍是既恨又爱。也正是由于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之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同为喜剧人物,从诞生至今,他们一直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深广的反思意义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多方面的探索。其实从人们对福斯塔夫和阿Q的喜爱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复杂而真实的人性。不妨可以这样说,福斯塔夫和阿Q是受众自我的镜像,在福斯塔夫和阿Q身上集中了人类普遍的特征,有优点也有缺点,人们看福斯塔夫和阿Q就是在看自己。福斯塔夫和阿Q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地统一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具体普遍性。本文试从福斯塔夫和阿Q 的以下几个性格共性来分析福斯塔夫和阿Q所反映的受众的心理。 首先,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许多人类的优秀品质。福斯塔夫很可爱,并且幽默、机智。当人们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福斯塔夫时,很多人会认为他是一个贼、骗子、吹牛大王、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没落骑士。可是,人们又对这个胖得终身没有见过自己膝盖,经过的地方都淌着一层油的破落贵族表示出了极大的喜爱,人们抵御不了这个喜爱追逐女性的傻瓜。人们喜爱他包括他的一切缺点、恶作剧,甚至认为这一切在他身上必不可少,缺少了这些就显得不那么可爱了。虽然福斯塔夫出身封建阶级,但他对这一阶级视为最珍贵的品质——荣誉却嗤之以鼻。同样,阿Q有他农民的优点,即“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这是他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的展现。此外,他还嫉恶如仇,对钱太爷的大儿子的一条假辫子尤其“深恶而痛绝之”。作家赋予他们这些优秀的品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心理期待。 其次,他们身上也集中了许多人性的缺陷。比如,胆小怕事却妄自尊大,爱撒谎吹牛,且愚蠢荒唐。作家赋予他们这些特质,正是人们补偿心理的外在显现。人人都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备受社会尊重的人,却希望有一个像福斯塔夫和阿Q式的人在不构成对自我的损害时,以便从中获得娱乐,以达到自我精神的放松。

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青浦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 1.何时倚虚幌,(杜甫《月夜》)(1分) 2.人有悲欢离合,。( [填作者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2分) 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如果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附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恰当的询问语是()( 2分) A.嗨!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 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 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 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情与辞朱光潜 ①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②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③我特别提出这一个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分别。艺术(art)原义为?人为?,自然是不假人为的;所以艺术与自然处在对立的地位,是自然就不是艺术,是艺术就不是自然。说艺术是?人为的?就无异于说它是?创造的?。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

_洛书_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

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总第三十二期) 《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 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 王介南 在热大爆炸宇宙论中有一个奇点概念。理论认为奇点区域高密、高温、曲率无限大。 它占据着一个体积为零的数学点。西方理论界一般认为:奇点是时空流形的尽头,是死胡 同,所以奇点时刻的宇宙发生爆炸。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一个宇宙学小组认为: “大爆炸奇点是令人生厌的”;剑桥大学S?霍金的宇宙模型则采取“敷衍”态度对待奇 点。①以《洛书》数字空间来观照奇点,我们认为奇点是客观存在,不能回避。问题在于如何 了解奇性所遵循的规律。 话要从引力起源谈起。这就要把源头追溯到真空量子涨落场。 真空的数学表示,其值为零。 《洛书》式的真空表示为下图1.2。该图作为一个矩阵,是《洛书》的初始态。本征态《洛 书》矩阵,其行列式值为360(图1.3)。因此,《洛书》空间是一个运转空间,它能反复膨胀和 缩小。② 《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真空量子涨落场,表现为虚粒子的成对产生,方生方死,生 θ,一个Π介子。它们从生不已。如图2所示。图中有三个粒子:一个质子P,一个反质子P 虚空中产生,又消失在虚空中。本图是对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F?卡普拉的真空图(图3)③的一个《洛书》解。 38

图2 图3 真空图 图2符合CPT定理。因非本文主题范围,从略。 量子物理学不确定性原理认为,在时间间隔很小的情况下,能量不守恒,因此认为物 质可能在虚空中产生。宋儒张载则有“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的命题。。 图4 《洛书》式的不确定性描述,如图4所示。设以奇数代表能量,偶数代表时间。精确测定一个原子在A处的能量为⑦,而在时间间隔很小的B处,能量退而为③(反之亦然)。经典物理能量守恒定理,在这里不遵守。由此可以认为真空是一个量子涨落场,是一个沸腾的零点能振荡的世界。因此,在一定的能量条件下,物质可从真空中产生。 前述布鲁塞尔大学宇宙学小组,就在1978年提出了一个宇宙模型,认为宇宙在原初时刻是虚无的真空。④2500年前,老子则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论点。 《洛书》眼光下,沸腾的真空图象如图5。这是一个“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知其尾”的混沌(Chao s)世界。用老子的话来作出解释,他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48

说明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文体观照

ywjsxkt@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5530773.html, 教学JIAOXUE 曾经,说明文阅读教学“文体”泛滥,对象、顺序、方法、语言“充满”课堂;新课程改革以来,“说明性文章”又成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1]的“样本”。说明文阅读千篇一律的背后是文体的始终游离。所谓文体,“是指一定话语秩序所形成的 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2]。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文体特质应该成为教学处理和设计的重要参照。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3]文 体的缺位,对阅读教学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也将给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结构性缺损。因此,重拾文体,以文体观照说明文阅读教学,或许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一、“失位”的知识教学 说明文是人类探寻、交流和传播知识、文化、技术等的载体,“知识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更何况“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基础,科学精神与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成正比”[4],知识也是落实“领会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果让你给这句诗配上一幅画,你打算画些什么?其中的“花径”是干干净净,还是满地落花?请说出你的设计以及理由。如果选择“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一联作一幅素描,你会选择哪些物品来陈列?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中的“邻翁”是谁?如果作一幅画怎样体现当时的场景?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找到适切的路径和支架,古诗词教学定能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 一核心素养方面大有作为。参考文献 [1][4]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1). [2]张平仁.从复现意境看古诗教学的不足与改进[J].语文建设,2017(4). [3]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八年级下册[M].太原:山 西教育出版社,2016:234~23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 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9. [6]马赛尔·马尔丹.电影的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 43

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 1.何时倚虚幌,(杜甫《月夜》)(1分) 2.人有悲欢离合,。( [填作者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2分) 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如果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附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恰当的询问语是()( 2分) A.嗨!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 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 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 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情与辞朱光潜 ①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②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③我特别提出这一个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 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

观照有方据点赏析(2)——古代诗词赏析与答题智慧

观照有方据点赏析(2)——古代诗词赏 析与答题智慧 作者:费明富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9期 【“经典”呈现】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彩之处。(6 分) 【“问诊”方略】 面对这样的试题,首先要观察诗句的构成。该诗句由两部分构成,即“下笔”和“春蚕食 叶声”。无论“下笔”,还是“春蚕食叶声”,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可理解的。问题的关键在 对两者关系的感知。实际上,两者之间构成了本体和喻体的比喻关系——考生书写的声音,就 如“春蚕食叶声”。这样的比喻,不仅表现出下笔之声紧凑热烈,而且能让读者产生美好的视 觉印象,造成特殊的生机与活力质感,从而自然地寄寓言说者的喜悦之情。二是深一步去想: 那就是诗人当时产生那样的联想有着怎样特殊的背景?原来考生肃静,一点声响都会被“放大”,从而给人清晰的感受。这样的思考,让我们更容易发现诗句这一局部与整个诗境之间的 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肃静。 当然,赏析诗句的能力或素养,需要平时阅读实践中培养。譬如感知诗句或文句中相关部 分之间的关系: 紫藤萝瀑布 宗璞曾经以它为题,写过一篇散文,且入编初中教材。“紫藤萝”和“瀑布”是什么关系呢?也是本体和喻体的比喻关系,是说紫藤萝长得非常茂盛,由上而下,犹如绿色的“瀑布”,其生命力便给人一种极致之美,也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该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其中“琵琶声停”和“欲语迟”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前者 是诉诸听觉的实写,后者是诗人的推想,推想的依据在“琵琶声停”和“欲语迟”之间的“空白”——等待琵琶女回应而终于没有回应。诗句如此富有概括性,其深厚的意蕴让人不由赞叹。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是杜甫《登高》中的两句,其中元素较多。“万里”“悲秋”“常作客”,三拍之间似 有因果关系,因为“常作客”(经常漂泊),且“万里”(从空间角度强化漂泊感),所以 “悲秋”(逢秋而悲)。而“悲秋”不止因为漂泊,还有“多病”(疾病缠身),还有“独登台”(孤独无依),而“百年”则从时间角度强化自己命运的悲剧色彩。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李商隐的《端居》。诗中第二句“空床”和“素秋”的关系通过“敌”字呈现。这首 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显然不能。“敌”,含有对抗、抵御的意义, 是一方侵袭另一方,另一方积极抗拒的意思。明白本义之后,考察语境。如“敌”在诗中用来

如实观照的理论

如实观照的理论 体方法师 今天跟大家来谈一谈如实观照的方法问题。 我们上课这一段时间下来,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在理论上、法义上都有某一个程度的了解了,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行为和身心的状态中,还不能达到真正的所谓受用呢?法是听了很多,也知道很好,但是为什么我做不到?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在这里。 一般来讲,我们说因为听闻佛法马上就得大受用的,凭良心讲不多。自古以来,我们不能讲没有这种人,但是这个实在是少数的少数。其实,真正听闻佛法以后,从佛法的正见来讲,不仅要通过闻思修听闻的这个阶段,还要透过我们的思维、观察,对这个法义有更深入地了解,去肯定它里面的一些微细的地方,要更清楚、更明白它;然后还要去实证,就是说,在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去取证——去证明它、去修证它、去悟入,一般闻思修的过程就是这样。那么,我们今天连在思维上、观察上都还没有办法深入时,你还只是在“闻”的这个阶段里面,要达到身心的受用就很不容易。 我们大家现在可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感觉:如果说我们的目的是真正的解脱,那么不管我们怎么进步,只要与这个解脱不相应的话,那个受用毕竟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先要有一个目标。今天学佛,我们也知道:过去不论造了多少业,我们只要断了烦恼、解脱了生死,业力就不再相续了。因为有这么一个捷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先放在怎么样断烦恼上面。我们现在听了很多道理,知道空呀、不实呀!都懂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理论上空,行为上却空不了呀?看到东西还是会起种种分别、判断,然后还要取呀贪呀,还是会起烦恼?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不能只有靠理论,我们也不能只有靠观念,我们要用我们的身心,去发觉这个理论里面的正确性,它与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有着直接的关连性,一定要先发觉这个问题。 如实观照,也就是闻思修过程里面“思”的这个过程。思维,这个中间还要加上观察,思维和观察,这个才叫观照。那么,在什么地方思维和观察呢?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面。一般人分内外:内叫身心,外就是世界,山河大地的一切万法都是我们观察和思维的对象。不过我们的这个如实观照是比较重视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一切,虽然它会引起我们内在种种的执着和分别,其实重要的还是内在;你内在的问题处理好了,外在的东西要困扰你就比较难。所以,以这种过程来讲,应该是偏重内在的。当然你观察外面也可以,观察内里也可以,但从比较直接受用、比较快来讲,我们是偏重于内在,就象般若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个“照见”是在讲什么呢?你知道五蕴是空呀,大家都会讲,但是,问题是有没有真正的、实实在在地“照见”呢?真正的“照见”,般若心经讲了,确实是可以“度一切苦厄”。而“度一切苦厄”,就是解脱生死、断一切烦恼。因此我们就知道“照见”两个字是多么重要!如实观照与心经“照见”的功能相同,就是要达到“度一切苦厄”,重点是在这里。 那么,讲五蕴就是不离开我们的身心。以小乘的修法来讲,重点在身心“我执”的解脱,菩萨是广观一切万法。那我们现在不是广观一切万法,还是先从五蕴身心来下手观察它,所以,我们才要有如实观照这一个方法,这个可以直接地来解答我们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现在就来看,这个观照要怎样观照?下面有几个条目很重要。 一般来讲,“如理思维”应该在意念上要去判断、要去分析,“法随法行”就是在身心上去实践。思维的过程中好像应该要有分别心,知识上的认知、种种修证、种种观想等都在里面,但是师父的如实观照有一点跟这里不太一样,就是说,当我们在观察我们身心活动的过程里面,不管它的过程是怎样,你照它“原来”的样子。这“如实”两个字,就是“照它原来的样子”。比如讲,现在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你的经济程度如何,也不管你现在的身心是在

如实观照的方法(体方法师)

如实观照的方法 (―—摘自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 真正解脱的人,是生命的展现,不是在语言的表达!你身心活在这个人间,你得大自在,不偏不倚、不染不住、不取,而万法对你都没有妨碍。“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所谓精进,现在的社会只能用如实现照的方法: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加上一个观照。开始我们的习性很强,容易散乱,容易被外境转,所以辛苦一点,专注力较强,跑掉了,抓回来,跑掉了抓回来。但是,如果你慢慢地把这个观照力加强的时候,你就不用起心动念再把它抓回来,它不会跑掉的。我们只要时时系念在前,习惯了,路熟了,那个时候的观照力不用起心动念的。你觉得:你活着,当你意识一醒来的那一刹那开始,你就开始观照了,你不会离开观照的。当你能够做到这样时,其实,你就会发觉:其实修行也不难!当你在觉照中,那个习性不能作主,觉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觉照的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功能!那个探照灯一打开,犯过错的机会就不大了。我们就是在失照无明中才会随着习性而转。如果你时时刻刻把那个灯开着,黑暗自然不来;但是,你把灯关掉,黑暗一定会到的。所以,我们保持着觉照这个觉性,你就会产生它的自然功能,这是法尔如是的功能,它必然有这个功能的。第一可以防患于未然;第二观照力强了,可以发觉我们的身心真实相。一旦明白了,你就不再颠倒了,你知道什么叫法性法尔本然?什么叫本自空寂、寂灭。真的明白时,你就不再颠倒了,你有一

个安住处,时时刻刻不会离开的,那时,你就会安然。修行,不是一下子山洪暴发,要细水长流,要持之以恒!所以,如实观照就是居士们在这个社会中时时刻刻摄心的方法。 什么叫正智正念?“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身心变化,它的起、住、灭的过程都清清楚楚地觉知,这个叫系念在前,这个叫正智正念。师父的如实观照其实就在一刹那中,一个“看”字中间让你发觉什么叫正智正念,这个就是师父的善巧处!在看的时候,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判断,不下结论,千万不要去干扰它!为什么?为了发现真相!你在正智正念中只有当下,你看到的只有当下的生命现象:当下不会落到过去,当下不会落到未来,当下就是清清楚楚、不动不摇,生命的真相就是只有当下!一个当下有正智正念的人,当下就不颠倒:你不会再落入过去的影像中、过去的记忆里面,不会受它的左右,不会落入过去的影像思维的一个模式中,前际就会断。那么,对前面的影像不再影响你时,未来的种种,你也一样不执著为实有不变,后际就会断。活着,只有眼前当下,因此,无所取、无所求,自觉涅槃。涅槃是正智正念进一步地体会,贪瞋痴永灭,烦恼永尽。如果我们没有正智正念(如实现照的“看”),我们会随着习性而转,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里面,我们的意识里面,潜在的是什么东西?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痛苦的、烦恼的,呵,染着最深!被那个“受、念”的感觉束缚了,总是在真实不变的实有感里面,没有看清楚受起而受会灭,不知道

整体观照,至切题意(整理精校版)

整体观照,至切题意 作文辅导 0316 08:16 :: 整体观照,至切题意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帕瓦罗蒂30岁时,应邀参加一个演唱会。这个演唱会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他很重要。晚上,帕瓦罗蒂在一个小旅馆住了下来。由于旅途劳累,帕瓦罗蒂便提早睡了。没过多久,他就被隔壁房间传来的婴儿啼哭声吵醒了,而且,那孩子好像和他作对似的,竟一直啼哭不止。无奈之下,帕瓦罗蒂索性把孩子的哭声当作歌声来欣赏了,渐渐地竟佩服起那孩子来,因为想到自己唱歌唱到一个小时,嗓子就沙哑了,而这孩子的声音却依然洪亮。 如此一想,帕瓦罗蒂立刻兴奋起来。他细心地倾听起来,很快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孩子的哭声哭到快破的临界点时,会把声音拉回来,这声音就不会破裂,这是孩子在用丹田发音而不是用喉咙。帕瓦罗蒂也开始学着用丹田发音,试着唱到最高点,保持第一声那样洪亮。在第二天的演唱会上,他以饱满洪亮的声音征服了所有观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思考】 材料作文,立意为先! 材料作文虽然可以立意多元,具有较强的发散性,但在基本切合题意的基础上,不同立意仍有优劣高下之别。我们强调,审读材料一定要从整体进行把握,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如本次作文,有些同学将立意定为“细节决定成败”、“学会倾听”、“学会宽容”、“懂得欣赏”、“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把握人生的

得失取舍”,甚至“凡事要适度”、“无奈是一种幸福”等等,这些同学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了局部就以为是整个大象。 应试作文是一次性的行为,所以我们应“稳”字当头,不可剑走偏锋、过于标新立异。因为你要考虑到,阅卷老师在阅卷时,是以相对明确的立意尺度来衡量,你从一处旮旯里死抠出一个自认为还算新颖的立意,只可悦己,而无法悦人。 我们强调,材料作文虽然有多种立意,但必定有相对集中的最佳立意 ....!比如,下面这些立意都符合题意,但仍要优中选优,请从中选出你认为最切合材料的立意来。 1.普通平凡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蕴涵着精妙无比的道理。孩子的啼哭再普通不过了,但却藏有“丹田发音”的道理。 2.要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让人烦恼的事情,这种心态不仅会消解烦恼,而且能助人成功。帕瓦罗蒂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啼哭,以欣赏的心态去倾听,不仅烦恼不再,而且使他受到启发,取得演唱成功。 3.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思勤思,这样可能会有不同寻常的发现。 4.换一种视角,往往能将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条件,从而获得提升。 5.一个人能在某些方面有所发现,这与他在某些方面的知识积累与钻研是分不开的。帕瓦罗蒂能从孩子的啼哭中发现“丹田发音”这同他平时唱歌的经验积累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发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孩子的啼哭为导火索,一下子点燃了他胸中积聚的油库。 【阅卷感触】 对材料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拟题艺术。“题好一半文”,一个准确而妥帖的题目,首先能让阅卷者将文章划入一个不错的档次。当然,要拟出一个好题目,前提条件是能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提炼出最佳立意来。在这次阅卷中,能至切题意的好题目可谓少之又少。下面几个题目算是比较妥贴的:《化困阻为财富》(顾雨桐)、《让障碍变成路基》(于典)、《在困境中寻找财富》(夏峰)、《从“噪音“中学习》(丁录)、《绊脚石,垫脚石》(董嘉怡)…… 而下面一些题目就属于与题意若即若离,只能算差强人意:《向万物乞求灵感的火花》、《换个角度的惊喜》、《让思维拐个弯》、《多角度思考》、《利用缺陷,突破自我》、《善于发现》;

上海市2017青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 1.何时倚虚幌,(杜甫《月夜》)(1分) 2.人有悲欢离合,。( [填作者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2分) 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如果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附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恰当的询问语是()( 2分) A.嗨!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 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 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 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情与辞朱光潜 ①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②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③我特别提出这一个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觉醒之路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觉醒之路? 所谓的自我觉醒之路,指的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自我沟通的方法。这里所说的自我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自己要扮演表达者,另一方面呢,也要同时扮演倾听者。也就是表达者与倾听者都是你自己。正因为如此,实现真正的或者优质的自我沟通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之所以非常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只要表达者或者倾听者任何一方出现过度或者不及的情况,就会造成沟通的失衡。这时,给我们带来觉醒的自我沟通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另外一个造成自我沟通困难的原因,就是自己本身的无明种与姻缘种,是很难在自我当中清除的。所以这两者就会形成自我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因此,想要实现优质的自我沟通,之前自己至少要被沟通50次以上,也帮别人沟通50次以上。然后,在尝试性进行自我沟通。因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障碍因素,自我沟通也就不十分困难了。 事实上,不论是伟人,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自我沟通会不时地进行。就像2500年前,佛陀静坐在菩提树下,做的也就是自我沟通——即内观。这在阿含经中有明确的记

录。佛陀在当时便是用的自问自答的方式,体悟到了生活的无常和因缘法则的大道理。而这种自问自答的,实际上就是这里所说的自我沟通。所以,自我沟通的概念和方法早就有了。只是这累世的轮回中,我们累积了太多的业,给我们造成太多的障碍。因此,这就得先被沟通几十次,目的就是先清除种子,并学会提升自我面对的能力。 这里特别提出十八条自我觉醒之路,让你随时在生活的每个当下都可以进行自我沟通,自我觉察。最终的结果是提升自我觉知的能力。 这十八条自我觉醒之路所运用的原理,就是从我们周遭生活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从人,事,物…等等,作为沟通的主题。然后,把发生的每个生活事件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并通过镜子的反射来帮助自己觉醒,提升自我觉知的能力。 当你看到这十八条中的每一句话时,都要反复地问自己,不断的问,直到你内心的答案涌现。从自己生活当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去自问自答,并把它当作面前的一面镜子。以此来反观自我,内观自己,从中得到领悟以及智慧。 当每一件事情都能让你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时,就说明你已经产生洞察到事情深层的智慧。然后,你就可以自如地

如实观照方法

如实观照方法 如实观照方法 ―—摘自体方法师《杂阿含》讲座真正解脱的人,是生命全然的展现,不是在语言的表达!你的身心活在这个人间,你得大自在——不偏不倚、不染不住、不取不舍,万法对你都没有妨碍。 “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要精进修行,现在的社会只能用如实观照的方法: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加上一个观照。开始我们的习性很强,容易散乱,容易被外境转,所以辛苦一点; 专注力较强以后,跑掉了,抓回来,跑掉了再抓回来;如果你慢慢地把这个观照力加强的时候,你就不用起心动念的再把它抓回来,它不会跑掉的。 我们只要时时“系念在前”,习惯了,路熟了,那个时候的观照力不用起心动念的。 你觉得:你活着,从你意识清醒的那一刹那开始,你就开始观照了,你不会离开观照的。 当你能够做到这样时,你就会发觉:其实修行也不难! 当你在觉照中,那个习性不能作主,觉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觉照的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功能!

那个探照灯一打开,犯过错的机会就不大了。 我们就是在失照、无明中才会随着习性而转。 如果你时时刻刻把那个灯开着,黑暗自然不来; 但是,你把灯关掉,黑暗一定会到的。 所以,我们只要保持着觉照这个觉性,它就会产生自然的功能,这是法尔如是的功能,它必然有这个功能的: 第一可以防患于未然; 第二观照力强了,你就可以发觉我们身心的真实相。 一旦明白了,你就不再颠倒了。你知道什么叫“法性”、“法尔本然”?什么叫“本自空寂”、“寂灭”? 真的明白时,你就不再颠倒了,你有一个安住处,时时刻刻不会离开的,那时,你就会安然。 修行,不是一下子山洪暴发,要细水长流,要持之以恒!所以,如实观照就是居士们在这个社会中时时刻刻摄心的方法。 什么叫正智正念? “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身心变化,它的起、住、灭的过程都清清楚楚地觉知,这个叫“系念在前”,这个叫“正智正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