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篇一: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5.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三、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

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五、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六、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医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

七、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八、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应用《诊疗常规》

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对患者诊疗行为。

九、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是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为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够把发现的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十、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篇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 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 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 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4. 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 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

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

(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财务科。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四、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

医疗质量主要标准

(1)诊断质量标准

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有效。

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

及时性: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可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外伤创口愈合。

好转:病人症状减轻,器官功能较首认明显好转。

(3)护理质量标准

按照江西省卫生厅印发的《江西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及《峡江县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标准》的标准评定。

(4)技术操作规程

按照国家卫生部,江西省卫生厅颁发的有关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编印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5)病历书写标准

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执行。

(6)工作质量标准

各项工作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健全,并能认真执行。患者、本院职工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在要求的指标以上。

五、医疗质量教育方案

1.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

2.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健全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3.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建立质量管理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4.医院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参加质量管理活动,对新进人员上岗前教育要包括质量教育。

5.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

逐级上报。

6.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病历及控制院内感染。各级管理人员要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

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价、奖惩相结合。

六、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评价方案

1.院、科二级质量管理小组对院科医护、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

2.医疗质量检查每月一次。

3.认真评价医疗质量严格按照《江西省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考评细则》执行。

峡江县医院质控科

2012年1月

峡江县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根据《江西省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价标准》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一)成立院、科三级质量管理组织

1.院级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负责,分管院长、医教部、医院专家和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

2、职能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医教部、护理部、药学部、院感控科、质管部、门诊部、等科室负责人组成。

3、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副主任、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组成。

(二)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

1.医院医疗质量理委员会(院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制)

篇三: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的管理纳入各项工作中。

二、科室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

三、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四、科室要加强对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教育。

五、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包含医疗质量管理措施

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明确职责目标控制。完善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2.提高科室综合素质,科主任和护士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单元的主要责任人。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落实到位,按医疗常规把各项管理管到位,按规章制度把医疗工作规范到位。一是把好制度执行关。质量标准,医疗工作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制定并严格执行医疗缺陷管理办法,通过抓好经常性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诊疗管理。二是加强运行中各环节质量的过程管理。坚持医疗质量考评制度,定期分析讲评医疗质量,定期抽查危重、疑难病例和急诊手术等病例,对低劣质病历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建立医院、科室、个人各级医疗质量档案;并与奖励、晋升、奖金分配挂钩。把医疗质量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奖优罚劣,对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有关当事人要承担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并追究医疗事故者责任。

4.有效监控信息质量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二、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三、健全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2、重点对以下进行监督检查: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⑷ 医嘱制度⑤会诊制度⑥值班及交班制度⑦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⑧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⑨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⑽业务学习制度⑾查对制度等3、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

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 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五、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2、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

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根据<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及<医院管理年实施方案>的要求,科室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1、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和护士长组成。(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

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比、晋职晋级的依据。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2)实施措施: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坚定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利用早会或其他时间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

四、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二)检查手段1.病案调查。检查病历书写情况,评价病历质量。 2.疾病相关检查。通过临床了解医技科室检查质量(阳性率),通过病理报告了解诊断符合率、医技科室检查阳性率等。 3.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五、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医疗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2、重点做好三大重点工作(①建立新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② 合理检查,③合理用药。)加强四个层次管理(①抓好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②加强主治医师的管理、④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督导团的作用,⑤ 加强高年资医师的管理)。 4、通过检查、反馈、评价、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六、切实加强医疗技术规范管理 1、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并完善医疗技术意外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检查、督导及落实,坚决杜绝未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一、为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创造一个有利器械质量管理的优良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营业场所应明亮,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水,无污染物。 三、办公室地面、桌面等每天清洁,每周进行彻底清洁。 四、仓库环境整洁、地面平整,门窗严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并有安全防火、防虫、防鼠设施,无粉尘、无污染源。 五、在岗员工个人卫生整洁,精神饱满。 六、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质管人员、验收、保管、养护、复核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其中验收员、养护员必须有视力的体检。 七、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行为或找人替检行为,一经发现,公司将严肃处理。 八、经体检的员工,如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化脓性皮肤病的患者,立即调离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待身体恢复健康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工作。 九、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至员工离职后一年。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一、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销售部门协助进行。且应加强对无菌器械的质量跟踪。 二、质量跟踪应做到从采购到销售能追查到每批商品的质量情况。 三、质量跟踪从采购工作开始,从购进验收记录、到销售出库记录,对售后质量跟踪可采用信访(写信、传真、电话),走访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由销售部门负责。 四、质管部门负责资料的分类汇总,及时将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完整版)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完整版)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概述 1·1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提 供有效、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医疗质量控制:指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监测和评估医疗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 管理活动。 1·3·2 质量管理体系:指采用一系列协调一致的管理程 序和方法,以实现医疗机构的质量目标。 1·3·3 监测和评估: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过程和结果 的数据,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并进行改进。 1·3·4 问题纠正: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以预 防再次发生。

2·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目标 2·1·1 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2·1·2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2·1·3 保护患者权益和安全。 2·2 质量管理职责 2·2·1 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制定质量管理策略和政策,并确保其执行。 2·2·2 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 2·2·3 各部门应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2·2·4 医疗人员应遵守规范操作程序,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2·3 质量管理流程 2·3·1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质量目标和相关要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2·3·2 实施质量管理计划:各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 要求执行工作,并及时报告问题。 2·3·3 监测和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3·4 问题纠正: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 正措施,并跟踪其效果。 3·质量监测和评估 3·1 监测指标 3·1·1 医疗错误率:指医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次数与总 次数的比例。 3·1·2 患者满意度:指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程度的评价。 3·1·3 医疗资源利用率: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 3·2 评估方法 3·2·1 数据收集:收集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 3·2·2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 医疗服务的质量。 3·2·3 评估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写评估报告,提 出改进意见。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8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8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医 疗水平和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医 疗质量管理制度的18条原则,并阐述它们的指导意义。 第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 将医疗质量管理各个环节有效整合,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 性发展。 第二,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 和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报 告和处理。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医疗工作者应时刻牢记 自己的职业使命,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患者数量,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第五,建立规范的医疗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医疗操 作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六,加强医疗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医疗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七,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 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结果来指导医疗服务的改进和提升。 第八,推行全程服务管理模式。医疗机构应以患者为中心,采用 全程服务管理模式,从预约挂号到就诊结束,全方位提供患者关怀和 服务。 第九,加强医患沟通。医疗工作者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 的满意度。 第十,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置管理,确保患 者用药安全。 第十一,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推广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等信息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 质量。 第十二,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风 险管理制度,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防止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加强医疗病历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病历的管理和 维护,确保病历的真实、完整、准确,为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评价提 供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医院将全面推 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本文将 详细介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确保医疗活动达到 预期目标并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一种管理体系。其核心目标是保障患 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医院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全体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方针和目标的内容包括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等。 2. 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医院成立了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管医 疗质量。该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3.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风险 管理、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这些制度旨在规 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减少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医院建立了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定期 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全面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医疗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质量管理流程 医院的质量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医疗过程管理:医院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医疗工作,包括病历记录、医嘱执行、手术操作等等。同时,通过医疗路径的制定,提高医疗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风险管理: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当发现医疗行为具有一定风险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与处理。 3.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医院建立了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机制,要 求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报告不良事件,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 职业技能培训: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 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新的医疗技术、患者 安全知识、沟通技巧等。 五、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意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具有重 要意义: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5.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三、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

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五、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六、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医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 七、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八、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应用《诊疗常规》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制度制定程序: 1.确定制度制定的目的和范围; 2.收集和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3.制定各项制度内容; 4.组织制度的审批、签订、颁布和实施; 5.对制度进行评估、改进。 制度名称: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范围: 包括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制度目的: 规范企业内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制度内容: 1.医疗器械管理体系 2.医疗器械生产管理 3.医疗器械销售管理 4.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管理 5.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管理 6.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 责任主体: 1.医疗器械管理部门 2.生产部门 3.销售部门 4.售后服务部门 5.质量检测部门 执行程序: 1.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推行本制度; 2.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程序执行相关工作; 3.质量检测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 4.生产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生产医疗器械。 责任追究: 任何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人员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直至开除职务或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1. 目的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对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保障患者和用户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销售、使用一切类别的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监测设备、手术器械、康复设备等。 3. 制度制定程序 制定本制度,需经以下程序: (1)确定制度编制组成员。 (2)收集与医疗器械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业 规范、企业内部政策和管理制度等相关文献,进行资料筛选整理。 (3)组织制度编制组成员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 拟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4)对拟制的制度进行评审,听取各相关部门意见,修 订修改,形成制度草案。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度背景和目的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可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二、制度内容和要求 1.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应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符合,并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实施。 2.医疗过程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过程管理制度,包括病案管理、手术管理、药物管理、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医疗过程管理应涵盖从患者接诊、诊断、治疗到康复等全过程,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设备验收、设备维护和设 备报废等方面的内容。医疗设备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医疗人员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人员考核和人 员奖惩等方面的内容。医疗人员管理应注重医疗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确保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5.医疗纠纷处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包括患者投诉、纠纷调解、纠纷仲裁和纠 纷诉讼等方面的内容。医疗纠纷处理应公正、公平、及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三、制度实施和监督 1.制度宣传和培训 医疗机构应通过内部宣传、培训和外部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的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和要求。 2.制度执行和监督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制度执行和监督机制,包括制度执行责任人的任命和考核,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改进的反馈和落实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监督和评估 医疗机构应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医 疗质量评估和医疗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性。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引言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而制定的。本制度旨在明确医疗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内容,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目标 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质量控制措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 满意度。 2. 保障患者安全: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 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规范医疗行为:制定规范的医疗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确保医疗 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4. 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通过质量控制工作,推动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三、质量控制原则 1. 客户导向: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 效开展。 3. 全员参与:全体医务人员都应参与质量控制工作,共同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 改进。

4. 过程管理:重视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管理,从预约、诊断、治疗到随访等环节,全面控制医疗质量。 5. 数据驱动:通过收集、分析医疗数据,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医疗 质量水平。 四、质量控制职责分工 1. 医院领导: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控制的总体策略和目标,并组织实施,监督质 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制定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 方案和操作规程,组织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3. 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制定科室的质量控制计划和目标,组织实施,并定期报告工作进展。 4. 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五、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1. 数据收集与分析 (1)收集医疗相关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过程、病情转归等。 (2)分析医疗数据:通过统计、比较、评估等方法,发现医疗质量问题和潜 在风险。 (3)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性地解决医 疗质量问题。 2. 质量评估与监控 (1)制定评估指标:根据医疗质量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的管理纳入各项工作中。 二、科室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 三、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四、科室要加强对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教育. 五、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包含医疗质量管理措施 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明确职责目标控制。完善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2.提高科室综合素质,科主任和护士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单元的主要责任人.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落实到位,按医疗常规把各项管理管到位,按规章制度把医疗工作规范到位。一是把好制度执行关。质量标准,医疗工作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制定并严格执行医疗缺陷管理办法,通过抓好经常性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诊疗管理.二是加强运行中各环节质量的过程管理.坚持医疗质量考评制度,定期分析讲评医疗质量,定期抽查危重、疑难病例和急诊手术等病例,对低劣质病历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建立医院、科室、个人各级医疗质量档案;并与奖励、晋升、奖金分配挂钩.把医疗质量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奖优罚劣,对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有关当事人要承担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并追究医疗事故者责任. 4.有效监控信息质量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二、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三、健全规章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2、重点对以下进行监督检查: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⑷医嘱制度⑤会诊制度⑥值班及交班制度⑦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⑧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⑨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⑽业务学习制度(11)查对制度等3、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5、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6、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五、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2、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安全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引言 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二、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机构 1. 质量控制委员会 设立医疗机构质量控制委员会,由医疗机构领导任命,负责制定和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包括制定质量控制目标、策划和组织质量控制活动、评估和改进医疗质量等。 2. 质量控制科 设立医疗机构质量控制科,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质量控制培训、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等。 三、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 1. 质量目标和指标 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包括医疗安全、医疗效果、医疗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应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2. 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疗过程数据、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包括对医疗过程的评估、医疗结果的评估和患者满意度的评估等。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促进质量的改进。 4. 质量控制培训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培训,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控制工具和方法的培训等。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进行设计,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 5. 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的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的管理制度,包括事件的报告和调查、责任的追究、风险评估和控制等。通过对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的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6. 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 医疗机构应推广和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包括PDCA循环、流程管理、统计工具和质量改进方法等。通过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过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减少变异性,提高医疗质量。 四、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改进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推荐6篇)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推荐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演讲致辞、应用文书、教学资源、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speeches, applied documents, teaching resources, contract agreements, experiences,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6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6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7篇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呢。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1 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临床医疗、医技、护理、院感质量管理组织工作计划。并把工作落实到医院每月的工作计划中。 2、提高我院急危重病人救治水平,规范流程,努力保证急危重病员得到有效救治。 3、抓好病历书写,特别是危重病人的重大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保证病历的及时性、科学性、完整性。 4、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差错的发生。 5、组织药剂人员学习《药品管理法》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规范药事工作。 6、切实加强一次性用品管理,规范进货、验收、保管、发放、销毁等环节,确保安全使用。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2 一、目的: 建立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原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患者得到优质、合理、高效得康复服务。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得设立及职责: 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组长,就是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决策人与领导人,决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得计划与实施方案,持续改进科室得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设以下管理小组:临床诊疗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病案管理小组、合理用药小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小组得设立及职责如下: 1、临床诊疗组 (1)小组职责: ①完成本诊疗小组得医疗工作。认真负责地评估本组每一例病员得病情及疗效;查瞧各种辅助检查得结果并分析;查瞧诊断就是否正确、治疗方案就是否妥当、 ②完成每日查房。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篇一」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劳动用功管理,根据国家《劳动法》有关员工录用、劳动合同签订、解聘的有关制度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员工录用 1、各部门应按项目用人计划录用员工,录用的员工应填写《新员工录用审批表》,经用人部门、行政办公室和主管副总签署意见后,由总经理审批,部门副职及以上员工由董事会批准。 2、新员工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每年度安排全体员工体检一次。 第三条:员工考核 1、考核范围: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下员工,被公司正式录用、工作三个月以上的所有员工。 2、考核原则:根据公司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各部门工作计划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逐级考核,并与员工绩效考核年薪和聘任密切挂钩。 3、公司设立考核领导小组,由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公司确定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风险提示: 企业要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企业需要承担双倍工资的风险;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条款,建议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先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查阅好相关法律问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第四条:员工劳动合同的订立 1、在职员工统一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及签认《遵纪廉洁从业承诺书》 2、公司部门副职及以上员工合同期限一般为2—3年;业务骨干和普通员工合同期限一般为1—2年;劳动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为3个月。

3、被公司录用的员工,实行不超过3个月试用期。在试用期内主管副总、综合事务部应向试用期员工明确岗位规范和考核标准,明确工作责任。试用期满,部门负责人对其试用期间的工作情况及表现提出意见,经综合事务部和主管副总审定后,报总经理审批,部门副职及以上岗位报董事会批准。 4、劳动合同内容包括: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及要求;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及支付的方式与时间《公司对全体员工实行考核年薪制》。员工工资于每月18日发放(遇节日可提前)提成与每月20日发放; (5)法定社会保障(公司为工作3年以上员工办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并另文公布分别缴纳的工资基数。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由公司和员工按不同比例共同负担,员工个人负担部分,由公司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员工应依法配合公司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并同意由公司代扣代缴员工负担部分的社会保险费。公司提供上述社会保险福利,员工有权选择参保与不参保的权力); (6)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7)劳动记律; (8)教育与培训; (9)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条件; (10)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 (11)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风险提示: 实践中,发生离职员工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时,争议焦点往往不是员工有没有义务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而是该秘密是不是构成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以及单位如何提供证据证明离职员工实施了侵权行为及侵权造成的损失。由于商业秘密侵权证据很难收集,或调查取证的成本非常高,往往导致单位对侵权行为束手无策。 企业在制定规章的时候可以约定通过保密协议,据此证明商业秘密的存在、证明企业对商业秘密采取了保护措施,一旦发生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便于举证,有利于企业借助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维护合法的权益。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10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职能部门、科三级质量管理____,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4.各科要定期____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 (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四、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 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1)诊断质量标准 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有效。 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 及时性。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____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 ____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可____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外伤创口愈合。 好转。病人症状减轻,器官功能较首认明显好转。 (3)护理质量标准 按照____省省卫生厅印发的《____省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标准评定。 (4)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20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1 一、建立分级制度,级数不定,级与级之间以工资奖金为区分。模仿国外的医师制度,病人先由一线医生接诊,若一线医生无法治疗,再转由更高级别的医生诊疗。 二、建立医师考核制度,每个病人建立专门档案,应包括身份证号及联系电话等;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发给问卷,询问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症状消失且三月内不再复发为治愈一例;若病人不满意效果而中止治疗,则为治疗失败一例;以“治愈例数”÷“总治疗例数”为治愈率,每年考核一次,要求治愈率为80%以上。 三、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升降制度。 1.新毕业医师为见习医师,无独立处方权,随高级别医师学习三年后晋级为一级医师,此期间拿固定工资;此后每连续三年治愈率高于80%则升一级,低于80%则降一级,若降入见习医师则为见习医师待遇; 2.若发现医师做假,如与人窜通假冒治愈以提高治愈率等,一次发现即降入见习医师。 说明:这种考核及升降制度直接面对病人,以实际治疗效果为依据,鼓励医师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多接诊病人,多劳多得。病人先由一线医师接诊,可避免高级医师人才浪费,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诊疗更复杂的病例及进一步学习;高级别医师的技术水平及付出的脑力劳动都多于低级别医师,理应有更高的报酬,若档次不拉开难以有足够的激励。建立以治愈率为准的升降制度可以避免医师乱接病人,遇到没把握的病人可以推荐给更高级别的医师就诊。医师做假直接与医德相关,故而处罚严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2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