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复习资料(手打版)

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复习资料(手打版)

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复习资料(手打版)
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复习资料(手打版)

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主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

3、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4、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5、法的渊源是指特定法律共同体所承认的具有法的约束力或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之大前提的规范或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

6、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形成的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

8、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9、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规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

10、执法又称法的执行,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11、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12、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13、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4、民族区域自台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的制度。

15、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机关的组织分工和行使、运作,以及对行政权力监督并进行行政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6、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权,并对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17、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18、自由裁量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作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

19、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授予行政相对人权利或免除相对人义务的

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给付。

20、行政复议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生效

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22、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则以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为限。

23、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24、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它有维护国家

25、限制行为能力人即只有部分行为能力的人。公民达到一定年龄而未碠法定成年年龄,或者公民虽达法定成年年龄但患有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只能进行部分民事活动的能力。我国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简答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

答:主要体现在:第一,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致;第二,是确保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第三,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第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第五,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当代中国的非正式渊源

答:在当今的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一)习惯,指社会习惯,特别是那些与重要的社会事务即为了确保令人满意的集体社会而必须完成的各种相关的习惯。(二)判例,任何判例都是法官结合特定案件事实将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的制定法规范具体化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判例不再是一般的和抽象的了。这至少为将来的法官运用该制定法解决具体案件提供了思路、经验和指导。(三)政策,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宪法以及各种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诸多原则是国家政策的体现,有的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2因为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人的行为都是具有一定事实内容,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所以,狭义的法的效力可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在这四个效力范围中,对人和对事的资金效力范围先于空间与时间的效力范围,后两个范围只是一个人应遵守某种行为所在的地域和所处的时间。

五、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

答:法律责任的免除也是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主要存在以下几路免责形式:1时效免责,2不诉及协议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六、司法的特点

答: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特点:1司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家家权威性。2司法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法律的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3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具有严格控制的程序性及合法性。4司法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和决定书等。

七、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答: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法。宪政是指以宪法为依据的民主形式,就其实质而言是以民主事实为政治内容的宪法的实施。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表现为:1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具体实现过程。2宪法规定了一系列调整宪法关系的规则体系,侧重于静态调整,而宪政侧重于动态调整。3宪法是一种规范形态,而宪政是一种实现形态,是宪法的实施。

八、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程序

答:(一)直接选举的程序:1选区划分与选民登记。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投票。4计票。5代表候选人的当选。6确认和宣布。7补先与罢免。(二)间接选举的程序:1代表候选人的提出。2投票。3计票和宣布当选。4补选、辞职和罢免。

九、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关系的当事人依据行政法规范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特征为:1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2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法律预先设定。3权利义务具有重合性和权利具有不可处分性。4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对等。

十、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答: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指依照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法律地位: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腐朽的,具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法律地位。2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对外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就行使所授权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3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十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

答: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所发生的法律效果。内容包括:1确定力:是指已生效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2拘束力:是指已生效行政行为所具有的约束和限制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法律效力。3执行力:是指已生效的行政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其内容予以实现的法律效力。

十二、我国立法的体制

答: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是统一的、两级、多层次的行政立法体制。统一,是指下一级行政法规范不得与上一级行政法规范相抵触,相抵触者无效;两级,是

指行政立法分为中央行政机关立法与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多层次,是指中央行政机关立法包括国务院与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立法两个层次。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立法与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多层次立法。

十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划分

答:1法律。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2行政法规。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

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3地方性法规。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4行政规章。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十四、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处罚是指具有法定处罚管辖权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四项:1处罚法定原则。2公正、公开原则。3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4行政处罚不能替代其他法律责任原则。

十五、行政司法的特征

答: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特定的行政或民事争议,裁决纠纷的活动。特征上:1主体为行政机关。2客体为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类别的行政、民事争议。3程序简便、灵活。4效力低于司法裁判的效力。

十六、罪刑法定原则

答: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现代刑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犯罪法定化,即对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各类、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等,都必须由刑法明文加以规定;二是刑罚法定化,即用以惩罚犯罪的刑罚方法的各类、各个刑种和适用规则、各种具体犯罪可以适用于的刑种和刑度、如何裁量刑罚、哪些情节能够对量刑产生何种影响等也须由刑法明文规定。十七、犯罪的特征

答:犯罪就是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三个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2刑事违法性,即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是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3应受刑罚处罚性,即指犯罪行为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如果某种行为只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法律后果,则不可能成立犯罪的;只有当该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是,才能成立犯罪。

十八、刑罚及其种类

答: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其种类有: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十九、简述法人的特征

答:法人是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它具有如下特征: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集合的主体。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论述

一、试论法的特征

答: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2、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准则。社会是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社会规范则是维系人们之间交往行为的基本准则,进而也是维系社会本身存在的制度和价值。所以,社会规范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人性。法律就是社会规范之一。

(二)法是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法律形成于公共权力机构,这是法律与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之一。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规范或出于某一社会组织,或出于某一宗教团体,或出于某一生产生活单位,都不具有普遍的公共性特征。而法律则出自于形式上的公共权力机构。

(三)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法的普遍性具有三层涵义:一是普遍有效性,二是平等对待性,三是普遍一致性。(四)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设定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的方式,指引人的行为,将人的行为纳入统一的秩序之中,以调节社会关系。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不仅对公民而言的,而且也是针对一切社会组织、国家机构的。法不仅规定义务,而且赋予权利。(五)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是以军队、宪兵、警察、法官、监狱等国家暴力为后盾的强制。因此,法律就一般情况而言是一种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二、试论法律规则的分类

答:1、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2、分为以下几类(一)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某种行业的规则。职权性规则是明确规定公权力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规则。(二)按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委任性规则的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三)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则,可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圿、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授权性规则

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三、试论立法的原则

答:1、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规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2、立法原则是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

(一)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立法的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要求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宪法的精神。立法活动都要有法律根据,立法主体、立法权限、立法内容、立法程序都应符合法律的规定,立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二)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

立法应当尊重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根据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立法工作,注意总结立法现象背后的普遍联系,提示立法的内在规律,避免主观武断、感情用事。

(三)民主立法原则

立法应当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确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应当通过法律规定,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应具有开放性、透明

度,立法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在立法中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恰当处理各种关系,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应高度重视立法的技术、方法,提高立法的质量。

四、论述司法与执行的区别

答:(一)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执法又称法的执行,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二)司法与执行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主体不同。司法是由司法机关及其公积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而执法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来执行法律的活动,二者具有各不相则的特定主体。2内容不同。司法活动的对象是案件,主要内容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而执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行政管理的事务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执法的内容远比司法广泛。3程序性要求不同。司法活动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司法机关的活动一般都有相应的较为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的不合法。而执法活动虽然也有相应的程序规定,但由于执法活动本身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执法交通的要求,其程序性规定没有司法活动那样严格和细致。4主动性不同。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案件的发生是引起司法活动的前提,司法机关(尤其是审判机关)不能主动去实施法律,只有在受理案件后才能进行应用法律的专门活动,而执法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要求行政机关应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法律,而并不基于相对人的意志引起和发动。

五、论述宪法的功能和作用

答: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法。(一)宪法功能是宪法内容和原则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宪法功能的表现:1确认功能。宪法确认功能主要表现在确认宪法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确认国家的归属,确认法制统一的原则,确认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目标与原则等方面。2保障功能。宪法对民主制度和人权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3限制功能。宪法通过国家权力行使的原则与程序,确定所有公权力活动的界限。4协调功能。为了实现确认、保障与限制的功能,宪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大量的利益冲突,合理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为建立社会和谐与稳定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二)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1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宪法是立法体制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与依据。2宪法在执法中的作用。宪法不仅是立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执法的基础与原则。一切执法活动不能违反宪法的原则与具体规定。3宪法在司法中的作用。宪法是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来源,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活动的基本准则。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司法机关进行活动的基本准则。法官和检察官的宪法意识对司法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宪法在守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遵守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是提高守法意识的重要内容。

六、行政行为的有效条件

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为。有效条件包括:(一)主体合法。只有行为主体合法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行为。这就是求:1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2合议制行政主体应以会议的形式来做出行政行为。该会议应当符合要求,即应由符合条件下的公务员召集和主持,有法定多数人的参加和通过。3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的身份。也就是说,代表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公职人员,必须是合法取得公职人员

身份(包括通过授权或者委托取得实施行政行为的资格)的人员。(二)行为权限合法。只有权限合法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行为。这就要求:1行政行为必须是在行政主体法定权限内所作的行为。行政主体必须在自己的事务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和级别管辖权范围内作出行政行为,被授权组织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被委托组织必须在委托范围内作出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的实施没有滥用职权的情形。(三)行为内容合法。只有内容合法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行为。这就要求:1行政行为具有事实根据,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和确定。2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依据,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正确。3行政行为的目的符合立法本意,而不能曲解立法意图或背离法律的宗旨和原则。(四)行为程序合法。只有符合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行为。这就要求,行政行为既要符合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如先取证、查明事实,后裁决、作出处理决定的顺序原则等),又要符合行政程序的制度(如听证制度和说明理由制度等)

七、试论行政行可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答:公开原则是指1设定行政许可应该遵循公开原则,即设定行政许可的过程应当是开放的,行政许可规定应该公布;2实施行政许可应遵循公开原则,即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决定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指1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

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2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原则上,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对于特许事项,原则上,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3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许可,依法应当举行国家考试的,原则上,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法定条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赋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原则上,行政机关应当依据申请人的专业人员构成、技术条件、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的考核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于核准事项,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检验、检测、检疫的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八、行政赔偿的程序

答:赔偿请求人如单独求偿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具体包括以下程序:1申请与受理。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2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期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3救济。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不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赔偿义务机关采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期间,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九、试论民法基本原则

答: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生态系统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中国的民事立法上,确立了以下几项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也是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是指不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中,其法律资格亦即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是在民事活动吵杂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3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4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

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国,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对于如何判断权利滥用,民法通则及相关民事法律规定,民事活动首先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及习惯,行使权利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6守法原则,指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7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它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

十、试述我国法律规定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答:我国刑法把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分为三种: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一)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未能着手实行犯罪。3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预备的处罚: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的处罚: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犯罪中止的概念与特征。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具有三个特征:1中止的及时性。2中止的自动性。3中止的有效性。处罚: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19年历史系党校考试试题D卷 含答案

2019年历史系党校考试试题D卷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党章规定,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__________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______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4、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5、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_______,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开展_______工作。 6、胡锦涛指出,__________无小事。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______和______,创造良好的_______。 8、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_______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9、党坚持不懈地反对__________,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10、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自力更生不动摇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管理国家事务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 )等几种形式。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3、推进党的( )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A.政治 B.思想 C.作风 D.组织 4、1931年全军第一次青年工作会议后,总政治部决定:总政治部和()以上各级政治部增设青年工作部。 A.军 B.师 C.旅 D.团 5、()代表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马哲10年真题版

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99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简释题(5×6) 1运动与静止 2、可能性与现实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4、生产力及其特性 5、阶级、国家 6、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一、简述题(3×10)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主体认识能力及其主要内容 3、历史过程中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二、论述题(20×2)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正确把握这两者关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说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西哲学史 一、简释题(5×8) 1、仁政(孟子) 2、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 2、民胞物与(张载) 4、大同(康有为) 5、爱和恨(恩培多克勒) 6、两种灵魂(特勒肖) 7、绝对统一(谢林) 8、依赖感(费尔巴哈) 二、论述题(4×15) 1、王夫之“能必副其所”的认识论思想 2、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3、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 4、黑格尔关于矛盾的学说。 199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简释题(5×6)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 2、循环论与直线论 3、辩证 矛盾与逻辑矛盾 4社会条件 5、社会经济形态 6人民群众、杰出人物 一、简述题(3*10) 1、辩证思维的实质 2、真理性与人民生的一致 3、社会规律即“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二、论述题(2*20) 1、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现实意义 2、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中西哲学史:

一、解释些列名词、概念的含义(5*8) 1、任势(孙子) 2、参验(韩非) 3、三统三正(董仲舒) 3、实测(严复) 5、原子(德谟克特利) 6、偶性(霍布斯) 7、知觉(休谟) 8、理性(康德) 二、论述题(5*8) 1、张载的“民胞物与”的社会思想 2、叶适的社会契约论 3、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4、黑格尔的真理观 1998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简释题(6×5) 1、联系、发展 2、共性、个性 3、自由、必然 4、地理环境 5、社会意识 6、科学 二、简述题(3×10)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 3、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物” 三、论述题(2×20) 1、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哲学依据和现实意义 2、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中西哲学史 一、简释题(5×8) 1、原子(伊壁鸠鲁) 唯名论 2、“白板说”(洛克) 3、“规定即是否定”(斯宾诺莎) 4、和与同(史伯) 5、中庸(孔子) 6、循理而举势(《淮南子》) 7、体用一源(二程) 二、论述题(4×15) 1、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 2、谈谈对下面一段引文的理解并做评论 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如果它的理论确实超越时代,而建设一个如其所应然的世界,那末这个这种世界诚然是存在的,但只存在于他的私见中,私见是一种不结实的要素,在其中人们可以随意想象任何东西。上述成语稍

2020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九)

2020年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题库及 答案(九) 1、《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各部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 2、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 4、“三会一课”是党的基层党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三会”是指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就是指定期听取党课。√ 5、入党宣誓仪式可以由党支部单独举行。√ 6、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时,赞成票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算通过。√ 7、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8、申请入党的人必须是中国国籍的公民,外国国籍的公民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9、党的领导主要是组织上的领导。× 10、党的八大通过了社会主义的建设纲领,但这一纲领没有始终的贯彻执行。√

11、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看符合不符合党的性质。× 12、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用整风精神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3、增强纪律意识首要的是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 14、《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在党内组织秘密集团是分裂党和颠覆党的犯罪行为。√ 15、《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申诉权是党员的一项重要权利。√ 16、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7、预备党员要不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党组织要认真分析其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帮助其明确努力方向。× 18、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19、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由党员本人亲自办理;特殊情况也可由党组织派人办理,但一般不得由党员个人委托他人办理。√ 2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1、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中指出,__人民民主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22、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____国家的法律法规___,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试卷

安徽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试卷 一、简释: 1、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民主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简答: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名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的内容: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含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特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党校入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党校入学考试题库 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是在(A)上通过的。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七大 2、党的(A)大明确把我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A.一大 B.二大 C.四大 D.七大 3、党员有(D),选举权,被选举权。 A、参与权; B、建议权; C、否决权; D、表决权 4、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集中吸收; B、个别吸收; C、广泛吸收; D、统一吸收 5、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直接提交(B)讨论。 A、上级党委; B、党支部大会; C、支部委员会; D、支部书记 6、预备党员必须面向(B)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 B、党旗; C、党徽; D、支部书记 7、党员预备期满,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期转正,但是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8、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A)原则。 A、少数服从多数; B、成员服从领导; C、下级服从上级; D、

个人服从集体 9、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A)选举产生。 A、中央委员会全体;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0、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D)组成的图案 A、斧头; B、火炬; C、五星; D、锤头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江泽民同志(C)年3月21日在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的。 A、 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介绍信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B)。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13、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共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条。(C) 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0 B《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5 C《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7 D《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50 14、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

安徽省委党校金融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 1.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2.金融 狭义:货币资金的融通。 广义:一切与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等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 3.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 4.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5.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6.利率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本金x时间×100%。加上x100%是为了将数字切换成百分率,与乘一的意思相同,计算中可不加,只需记住即可。 7.外汇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8.基础货币 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具有乘数效应。它包括流通中货币和存款准备金。(我国还包括财政金库存款等) 9.派生存款 由贷款转帐增加的存款。 10.金融监管内容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 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监管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与机构合并、银行业务范围、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率、存款保护以及危机处理等方面。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1.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大学党校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践党的宗旨: 共产党员要勇于为人民的利益贡献一切 1、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2、共产党员必须努力践行党的宗旨 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给个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2、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 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党的纪律: 简称党纪,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党内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内容: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宣传纪律、人事纪律、经济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 特点: 1、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 2、党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 3、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和自觉的纪律的统一 作用: 1、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

2、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3、党的纪律是保持和巩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 4、党的纪律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怎么做: 1、认真学习党的纪律,增强纪律观念,明确纪律与自由的关系,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2、以党纪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 3、重言传更重身教,发挥好表率作用 4、就要洁身自好,又要敢于斗争 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列主义的内涵: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 2、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知道中国革命和建设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道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党校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党校结业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本题的答题卡中,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 B 、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 知识分子农民 B. 农民知识分子 C. 农民私人企业 D. 知识分子私人企业 2、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D 服从,服从,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A. 个人整体少数多数 B. 个人整体下级组织上级组织 C. 少数多数个人组织 D. 少数多数下级组织上级组织 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 A 年举行一次,由召集。 A. 五中央委员会 B. 四中央组织 C. 五中央组织 D. 四中央委员会 4、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 A 次。 A.一 B. 二 C. 三 D. 四 5、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党组设 C ,必要时还可以设 。 A. 主席副主席 B. 主席书记 C. 书记副书记 D. 书记主席 6、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 A 和。 A. 象征标志 B.标志象征 C. 符号象征 D.象征符号 7、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 B 。 A. 先进人士 B. 先锋战士

C. 知识分子 D. 工农阶级 8、党员如果没有正确理由,连续 B 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三 B.六 C. 十二 D.一 9、坚持 C 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 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一个中国 D.经济发展 1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 D ,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的。 A. 宗旨做完全斗争 B. 责任做完全斗争(C)责任水火不相容 D. 宗旨水火不相容 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A、发展 B、统筹兼顾 C、以人为本 D、和谐发展 12、 A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D、党的建设 13、实现十七大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 C , . A、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A、发展教育 B、分配公平 C、教育公平 D、机会均等 15、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 A 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A. 支部大会 B.支委会 C. 上级党组织批准之日 D.填党表之日 16 党员的党龄,从 C 之日算起. A.预备期 B.支部大会通过 C. 预备期转为正式党员 D. 支委会 17、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 C 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五 B.七 C.三 D.十 18、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科学发展 B、公平正义 C、社会和谐 D、自由民主

2020年入党考试试题_入党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精选】

想要参加入党考试的同志们,一定很想知道20 年入党的考试测试题吧。以下是精心搜集的20 年入党考试试题范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党章部分: 1.党的性质?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指导思想? 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 自己的行动指南.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4.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目标? 答: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5.党的基本路线?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党的群众路线?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 自觉行动.

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答:密切联系群众 9.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答:脱离群众 10.党组织讨论问题必须坚持的原则? 答: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 答: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12.申请入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3.党的宗旨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党员的义务? 答:(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 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 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 (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党校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本质?(P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发展生产、共同致富)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5) 社会主义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P10) 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P16)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P49)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P48) 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47)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P48)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 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P49)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简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P4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P48)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逐步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根本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P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P17) 和平与发展是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乃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题: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P45)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3、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资料

2016年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资料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现代管理学》练习题 一类: 1、评价的原则 2、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 3、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4、管理客体的特征

2020年大学党校考试试题 含答案

学院(专业)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大学党校考试试题 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______是动力,_____是目的,______是前提。 2、必须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党的领导主要是_____、_____ 和 _____领导。 4、_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5、党的__________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党章规定,党_____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7、党章规定:年满____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____,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____和按期____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8、党章规定,必须充分发扬__________,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9、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 、_____、 _____、 _____和_____ 。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______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 )的领导来实现的。 A .国家政权机关 B .广大人民群众 C .社会团体 D .工人阶级 2、发展党员坚持的( ),是指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A .全部吸收原则 B .质量首位原则 C .个别吸收原则 D .重点发展原则 3、党的纪律中最首要、最核心的纪律是( )。 A .组织纪律 B .政治纪律 C .群众纪律 D .保密纪律是 4、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是在( )。 A .党的十五大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 D .党的十七大 5、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 )年举行一次。 A .2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6、( )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A .爱国 B .进步 C .民主 D .科学 7、共产党员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标准从根本上界定了党员的( )。 A .经济身份 B .政治身份 C .文化身份 D .社会身份 8、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实现( )为目标。 A .人的自由、民主 B .人的全面发展 C .人的全面进步 D .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9、共产党员必须把( )作为第一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A .党的利益 B .人民利益 C .个人利益

2013年安徽省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入学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 一、简释题 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管理任何社会劳动或者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要求,他要从有效组织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出发来发挥职能,采取措施。所谓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既然是人类的一中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它又要体现一定阶级的意志,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必然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所制约 1、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次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间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和投入产出的关系 2、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 3、衰退期:宏观经济由繁荣到萧条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处于全面下降的时期。主要特点:销售疲软、生产缩减、资本投资减少、、价格下跌、事业增加等。 4、宏观决策:国家政府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研究并制定一个国家的,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重大方针政策。 5、金融监督:指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状况的监测、预警和督导。其作用利于货币稳定、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6、物价监督:是指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据物价方针、政策和法规 对商品价格的形成、调整和执行进行的监督 7、产业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从对资源合理配置和加速产业结构高度化中获得经济增长收益的宏观经济政策 8、管理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 9、协调的含义: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协调,实质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10、精神革命:泰勒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有利。为此要解决管理部门和工人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互相合作。 11、例外原则: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任免权等。 12、社会人:工人不仅仅是单纯追求经济收入的“经济人”他们还有社会、心理、精神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 13、诱因:指的是组织为了补偿个人牺牲而提供的各种刺激,其中包括物质(金钱等)、社会(威望、权力、参与决策等)。 14、牺牲:指的是个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提供服务、时间等。 15、系统: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具备以下六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16、经济人:或叫组织人,理性人,他们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追求经济上的利益,会由于经济的激励而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努力工作,同时自己也达到满足。 17、规划论:指运筹学中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一类方法。规划论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确定了某项任务后,研究怎样精打细算、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去完成这一项任务。二是在已有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下,研究怎样合理安排,发挥这些人力、物力的作用,完成最多的工作或生产任务。 18、企业经营目标: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目的性的反映和体现。每个企业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经营目标。包括以下五方面①对社会贡献目标②市场目标③发展目标④利益目标⑤人员培训目标。 二、简述题 1、“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新进展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2、审计监督: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受托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法令、制度、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力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检查、审核、分析,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和结论的监督活动。 3、产业政策的功能:资源配置结构的导向功能;经济运行态势的协调功能;经济运行机制的组合功能。 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哪些方面入手?1、改造提升制造业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

中央党校历届考试题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解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管理的权变观念 2、简述协调的作用 3、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4、在现代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有哪些特点? 5、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简述方案选优的标准。 6、简述评价的原则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表示为函数式:Y(管理理论)=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管理的整体优化是局部优化简单相加。 4、反馈是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 5、管理只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有社会属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简述要点并联系实际分析) 1、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守的原则。 2、如何认识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管理活动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3、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具有哪些新观点? 4、什么是管理观念? 5、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 2、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 3、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2、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2020年大学生党校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2020年大学生党校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2、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 第四,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 第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6、发展党员为什么要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 这样做,有助于党组织更准确地掌握党员标准,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也有利于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避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 7、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为什么要派人同申请人谈话? 一方面是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考察,有助于防止产生偏差,保持审批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党组织和申请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申请人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8、作为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必须履行的入党手续有哪些? 首先,必须以书面形式,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即写好一份入党申请书; 第二,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考察; 第三,接受新党员,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19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政治理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19年在职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考试时间:5月25日上午9:00—11:30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诡辩论的观点。() 3.环境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是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7.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8.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9.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是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份,共10分:答案为A、B、C、D四个选项中的一个)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指的是()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之间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2.()解释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破灭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实物形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它们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它们的流通形式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