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理论导引五

文学理论导引五

《文学理论导引》参考资料库

■“内容提要”资料库

第五章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接受环节才能进入社会,创作因此才有了意义;接受活动直接规定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功能的发挥,形成了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文学接受的过程使文学文本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接受活动对文学创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形成互动关系。

一、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
文学接受活动是文本意义得以激活、得以衍生的必要条件。文学文本的意义通过接受得到了显现和衍生。接受活动对文本意义的衍生,形成了文学独具的魅力。

二、接受与创作的互动
文学接受制约着文学生产即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制约:一是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读者的参与才促成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生成。二是接受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
文学接受和文学创作互动关系的另一面,体现为创作对接受的影响和制约。文学创作是接受活动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创作制约接受体现在对接受活动的引导上。

三、接受与文学功能的实现
文学之所以可能发挥多种社会功能,首先与文学的性质有关及其构成有关。文学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社会作用,往往取决于接受活动,读者的接受方式、动机及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直接决定着文学社会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
接受要受到读者个体的接受需要和生活阅历、文化素养以及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心境的影响和制约。“期待视野”是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期待视野由三个层次构成: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时代要求和审美趣味以及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积淀。

第二节 阅读和欣赏
文学阅读和文学欣赏是两种不同的接受形式。文学欣赏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特别要重视对语言的感受、对形象的体认与想象,文学欣赏的特点是再创造。

一、消极接受和积极接受
阅读属于消极接受,欣赏才是积极接受。消极接受偏重知识,没有把文学作品当作审美对象。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获取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主要手段是审美想象。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是指,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以及艺术形象。这种再创造

是以再现性的想象作为手段的。
文学作品有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召唤结构”,需要读者将这些空白填补起来。
欣赏经历三个阶段:审美感知、审美体验与审美判断。

二、语感、体认和想象
语感是指个人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读者的语感就是通过语言对形象感觉和感知。
文学欣赏必须调动接受者的生活经验,入乎其内地以己之身、以己之心去察觉、感受艺术形象,形成文学欣赏中的“体认”。体认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移情、“同化”的过程。文学欣赏中读者的想象则要靠语言的刺激来激起。因此,在文学欣赏中读者的想象力应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想象可以将纸面上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三、欣赏的再创造
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要求读者以自己的感受和经验积极地填补空白,从而形成了欣赏活动对文本和形象的再创造。欣赏的再创造要求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具有对应性的关系。所谓的相互对应,是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的审美表现,与文本的“召唤结构”,应处在同质同构的关系中。
为了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读者必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期待视野,以适应新的审美对象。

第三节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的一种理性的方式。

一、批评和阐释
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各种阅读评价活动;狭义的文学批评是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对文本意义作出阐释,即对文本作出解释、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具有多种形态,从批评实施者的角度划分有读者批评与职业批评。从文学批评的取向来说,文学批评还可以分为审美批评和非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非审美批评关注文学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往往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可资运用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去分析、评价、判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种种现象和内容。

二、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批评对文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阐释文本,规范创作、引导接受和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三、批评尺度和价值判断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所作的理性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因此,文学批评需要一定的批评尺度。文学批评的尺度是用来衡量、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高低的标准。文学批评的标准应该兼顾各个方

面的要素,特别是要把审美价值观念放在中心地位。
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具有多样性,文学批评的尺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批评尺度。

■“术语解释”资料库

1.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
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尧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2.文学欣赏:
又称文学鉴赏,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形成审美意象、获取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3. 文学欣赏的再创造
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以及艺术形象,从而使读者的接受活动融入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以此丰富或补充作家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作家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因此不再是外在于读者的对象,因为鉴赏融入了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本来是作为欣赏的对象,现在却与读者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4.召唤结构:
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区别在于,非文学文本描述的对象具有一种外在的现实性和确定性,而文学文本则是一种虚构,于是形成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召唤结构”。

5.共鸣
文学鉴赏活动中,接受者被文学作品或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打动,与作品或艺术形象产生了某种认同与感应,形成思想情感的交流甚至契合。共鸣是联想、想象、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但其中最为活跃和突出的是情感活动。共鸣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认同。

6.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批评涵盖非常宽泛,泛指一切文学评价和文学研究,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狭义的文学批评专指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范例分析”资料库

1.“期待视野”

【知识点】
第五章第一节在论及文学的接受方式时指出: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包括接受

者从以往文学作品接受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期待视野包括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价值的期待。一般说来,期待视野由三个层次构成: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时代要求和审美趣味以及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积淀。这三者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是以时代、社会及文化传统为背景的,从而显示出个体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背后的更加深刻的原因;而时代、社会、文化传统的规定性则是落实到接受个体的心理上而得以显现的。(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95~196页)

【知识点讲解】
“期待视野”指的是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它是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概念之一,由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所提出,“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9页)姚斯认为,当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和自身的期待视野相一致时,读者会因为作品没有新意而失去阅读的兴趣,但当读者对作品的感受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读者往往会感到相当兴奋,认为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确立新的审美标准。也就是姚斯所说:“一部文学作品在它发表的历史时候以何种方式适应、超越、辜负或校正读者的期待,显然为确定它的美学价值提供了一种标准。”(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所以,一部作品的审美意蕴是否能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往往影响着作品的成败。

■范例:期待视野在文学活动中的体现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

流苏表面上和他热了些,心里却咕道着:他使她吃醋,无非是用的激将法。逼着她自动的投到他怀里去。他早不同她好,晚不同她好,偏拣这个当口和她好了,白牺牲了她自己,他一定不领情,只道她中了他的计。她做梦也休想他娶她。……很明显的,他要她,可是他不愿意娶她。然而她家里虽穷,也还是个望族,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他担当不起诱奸的罪名。因此他采取那种正大光明的态度。她现在知道了,那完全是假撇清。他处处地方希图脱御责任。以后她若是被抛弃了,她绝对没有谁可抱怨。

这段心理描写的背景是流苏实在难以忍受娘家人的白眼,走出家门,企图通过婚姻的方式来换取经济上的安全,但是,她企图嫁的

人却并不打算娶她,因而两人用尽伎俩,相互试探。这段话没有华美的词藻,也没有拗口生涩的用语,作者只是以说书人的口吻,用通俗的日常语言来分析流苏的内心活动,显得既生动又深刻, 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张爱玲的这段心理描写具有明显的雅俗共赏的特征,她的创作既以可以被看作市民读物,也可以作为知识分子的案头书。这点和她创作中对读者期待视野的重视不无相关,她对读者的趣味与要求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的作品非常注意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等。因此,读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故事的趣味性,而且有思想的提升,是新的期待视野的形成。
姚斯还指出:“就像每个真实的经验一样,对一部先前一无所知的文学作品的首次文学经验,也要求‘一种先入之知,它是这种经验本身的一个成分;在这种先入之知的基础上我们遇到任何新东西,都完全可以加以体验。’”([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即便是一部新作品,它也不可能是来自信息真空以绝对的新的样态出现,它总是处于作品与接受者的历史链中。因此,在新作品和接受者之间,有一种感知定向来预先提示和沟通,是“一种内在意群的期待视野”。姚斯认为“这种文学——历史参照系的客观能力的理想范例是那些唤起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于是,塞万提斯就允许他笔下那位最后的骑士的冒险故事带着着意戏仿的那种人人爱读的古老骑士故事的期待视野,从《堂?吉诃德》中产生。”([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同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建构的过程,而且正是这一过程决定着某一作品与形成流派后诸作品之间的关系。正如姚斯所说:“当新的期待视野比较普遍地流行时,改变了的审美标准的威力就表现为,读者体验到从前成功的作品已经过时了而不再欣赏它。只有从这种期待视野改变的角度去观察,对文学效果的分析才达到读者的文学史的尺度,畅销书的统计曲线才能提供历史知识。”姚斯在他的演讲辞中曾以福楼拜的和费陀的《芬妮》为例进行对比,虽然《包法利夫人》与《芬妮》一起因为触犯公众道德而受审,但《芬妮》一年内却发行十三版,取得空前成功,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却相形见绌。姚斯将此归结为1857年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能接受福楼拜在形式上的“非个人化叙述”

原则的创新,然而,随着《包法利夫人》逐步获得世界性成功,读者终于认可了新的期待标准,从而使得文体花哨、充满抒情忏悔式的陈词滥调的《芬妮》最终成为过眼烟云。这一例证也充分说明: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时代要求和审美趣味以及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积淀。这三者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是以时代、社会及文化传统为背景的,从而显示出个体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背后的更加深刻的原因;而时代、社会、文化传统的规定性则是落实到接受个体的心理上而得以显现的。
(王丹撰写)

2.文学批评的对象与功能

【知识点】
第五章第三节在论及文学批评的意义时指出:对作品的评价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评价就是判断作品的功能、价值、意义。评价的第一步是阐释性的,即真实而客观地把握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全部经验事实,并对这些经验事实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阐释,也就是破译,即将语言符号破译为艺术符号,将能指破译为所指。评价的第二步是反思性的,意在超越文学作品中的外部经验形态,洞悉作品的深层底蕴,从作品既有的价值意义中探求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和内在本质。好的文学批评并不限于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而是在同类作品的比较中、在历史的语境中、在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中来读解和阐发文本的意义,探索更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19~220页)

【知识点讲解】
文学批评的评价功能并不局限于就作品论作品,而是要进一步地从作品中发现和论证新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批评深化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批评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而存在的。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让读者发现他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没有发现、遗漏了的感觉、情感、思想、意义。这个特点也体现了文学批评所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作用。即批评对文本的阐释,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了作品。

■范例:文学批评是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和评价
因为学识、经验和艺术修养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往往带有直感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对作品的现象层面比较感兴趣,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则缺乏深究,往往忽略了体现在形式和技巧中的匠心。即使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读者,面对新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困惑和迷惘。最主要的中介者就是批评家。批评家以专业的、训练有素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常

能见人之所未见。他们的评论不但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可以帮助读者认识艺术形式与技巧的审美价值。因此,对作品的评价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但文学批评的评价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就作品论作品,而是要进一步地从作品中发现和论证某些相关的东西,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众所周知,文学批评具有科学和艺术这样的双重属性,这就使得文学批评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和知识,所以文学批评,尤其是卓越的文学批评本身具有独特创造的成份,有时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如杜甫评李白的诗歌“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此外,中国传统的批评最具创造的特色,如《全唐诗话》卷论及王维的诗歌时云:“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又如钟嵘《诗品》评及曹植诗文有言“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更进一步的创造功能表现在能从文学作品中发现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共名词,如19世纪俄国的文学批评从当时的作品中发现“多余的人”这一典型形象的共名词,再如杜波罗留勃夫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中发现“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我国文学批评从鲁迅的《阿Q正传》中发现“精神胜利法”等等。评价包括外在论评价、形式论评价、表现论评价、接受论评价等等。
明代小说理论家李卓吾讲,小说评点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这道出了评论的中介作用,是否能“通作者之意”不敢说,但“开览者之心”则是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功能,文学评论存在的另一任务就是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金圣叹曾表白其评《水浒》的苦衷:“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不知辛苦,实负良工,故不辞不敏,而有此批也。”《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写梁中书与蔡夫人商量给泰山大人蔡太师送生辰纲一事,金圣叹对“只见蔡夫人道”几字作分析:“蔡夫人道”写尽娇妻,“只见”写尽弱婿;“蔡夫人道”言梁中书不敢则声也;“只见”者,言梁中书不敢旁视也,通过金圣叹的还原式分析,蔡氏夫妇两人的神情和家庭地位跃然纸上,读者也更深入地把握和理解了《《水浒传》写人写事之妙。
总之,文学批评的对象,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文学作品。批评对文学的研究和阐述与理论不同,批评的对象始终是具体

的文本。当然,为了深入解释文本,批评会而且也需要旁涉其他文学现象,如思潮、流派,作家及其心理,作家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与文本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等等。但是涉及这一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作品。
(王丹撰写)

3.“召唤结构”

【知识点】
第五章第二节在论及文学作品之所以可以引起读者的再创造的原因时指出:文学作品具有非文学文本所不具有的一个特点,即接受美学所说的“召唤结构”。文学文本中的不确定性有两种基本结构——空白和否定。这种不确定性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想象的根本原因。其中,对读者的召唤性并不是外在于文学文本的东西,而是文学文本的自身的结构性特征。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文学文本具有了开放性。它促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和解释的自由。一般说来,在提供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文学文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愈多,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就愈大,愈能激起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接受活动也才可能成为审美的精神享受。(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11~212页)

【知识点讲解】
“召唤结构”这个概念是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区别在于,非文学文本描述的对象具有一种外在的现实性和确定性,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解释性或说明性的语言,而文学文本则是一种虚构,其中虽然也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分,但这些成分的组合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构成了一个人们似乎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具有确定的对象性和现实性,而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伊瑟尔认为,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决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文学文本的缺陷,相反,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想象的根本原因。

■范例: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
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文本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要求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文本的创造。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里面有着不确定性和空白,它是一个“召唤结构”,要求读者把文本中的空白上升

为阅读中的主要关注对象,做到有意识地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充分挖掘、玩味文本中那些沉默无言的因素,分析空白在文本中的作用,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去,也惟有如此,文学文本的深层意蕴才能得到完整的揭示,读者的审美感受也才能得到升华。
比如说语言省略所造成的空白。微型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蕴藉性 ,作家有时会省略人物的某些语言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体会人物在当时特定情形下特定的心态该会说出什么样的话。例如中国当代微型小说作家胡兆铮的作品《一元钱》,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语言的省略所造成的空白的艺术魅力。小说开头“儿子”发现营业员多找给了一元钱,“给店里送回去,老师在课堂教我们要诚实……”这是发自童真的心声,明朗而不含糊,作者对此没再进行丝毫的渲染。可事情并不简单。店里的营业员长辫子姑娘一开始死不承认,因为事关她的奖金。后来另一营业员的一句话――一元钱可能是刚才一位老大爷的,使她仿佛捡到一根救命稻草,马上咬定这孩子把那老大爷的钱偷走了,于是孩子的诚实遭到了否定。篇末作品这样写到。路上,儿子仰起脸问我:“妈妈,下次店里多找给我钱,还要不要送还?”我看见他眼睛里含着两泡委屈的泪水。“要送还的。”我说。“为什么?他们会不会又说我乱拿呢?”“……”我愕然了。篇末一句,着笔不凡。与其说这句是尾声,毋宁说是高潮。面对如此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社会,“我”该如何回答儿子的问题呢。篇末“我”的语言的省略让读者再次去关注全文、关注目前的世态,引领读者去深思。
此外,还有语言含混所造成的空白。苏联作家鲍里斯?克拉夫琴科有一微型小说《前妻》。作品中的“他”是个住院治疗的病患者,在病房中向病友诉说他有两个老婆,新妻漂亮、体贴人,并以每天给他送“美味可口的馅饼”为例证,前妻是个吹毛求疵的人,一点也不理解他。最后在老婆是“胖”与“苗条”的分辨中,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每天冒着酷暑大老远跑来送馅饼的是一位个子不高、体态肥胖的妇女。病友嘲笑他时,他是这样表现的:他什么也没说,步履蹒跚的回到床前躺下,嘴里勉强挤出一句话:“她是我的前妻”。谜底“她是我的前妻”这句话具有含混模糊性,依据小说全文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就是假设“他”都具有真实性,确实有两个老婆,而“他”本人喜新厌旧。通过前妻送馅饼的实绩,表现前妻的笃诚之情及质朴之美,反衬“他”浅薄的品质。第二种理解就是:新妻始终都没有出现,也没有她的任何一点的实际

行动,这颠覆了“他”前面所说的一切。也许她的存在只是“他”的编造,纯属一种子虚乌有,是“他”的一种幻想。“她是我的前妻”这句话就是为自己妻子相貌、身段丑陋的掩饰,为自己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开脱的言辞。
由于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开放性。它促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和解释的自由。审美空白的填补又使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的参与进来,在获得审美意蕴的同时又体验到自己对文本再创造的愉悦。
(王丹撰写)



4.语感

【知识点】
第五章第二节在论及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时指出:文学欣赏中的心理活动属于审美的心理活动,一般阅读所排斥或所拒绝的心理活动在文学欣赏中都可以畅行无阻,人的全部心理机制都可以投入到文学欣赏当中去。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语感、体认与想象等心理活动。(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07~208页)

【知识点讲解】
语感是个人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直接决定着读者对形象的想象。
也就是说,语感是对作品中用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感觉和感知。是否具有敏锐的语感对于接受者的鉴赏活动的效果是根本而又重要的。语感因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文化水平、专业和职业等活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一个读者的语感如何,对于文学欣赏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为文学作品是用语言作材料创作出来的,而且语言本身就是文学存在的本体,是文学作品存身立命的根本,同时还因为文学作品语言的虚构性、现时态性、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等一系列特征,对于文学形象的构成、对于文学作品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形成等都有着特别的作用。因此,在文学欣赏中如何注意语感,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必经之路。读者的语感就是通过语言对形象以及形象的方方面面的感觉和感知,透过语言文字具体地感受艺术形象的现象、相貌、形态、情状,直至使相关的艺术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和浮现出来,以致让它们从书页里立起来。

■范例:文学欣赏中的语感
在文学欣赏时我们要重视从语感入手解读文本的,如对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解读。《水调歌头》是宋词中的名篇,众多的宋词鉴赏词典都对它有较为精细而全面的解读。但是,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理解语言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以求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水调歌头》”。因此,我们尤其要真正地走进“文本”,咀嚼品味,准确地“

解读”文本:“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朱阁,低绮户”是写月亮的句子。一个“转”字写出了月亮从东到西的移动,角度的演变,光线的移动,非常形象;一个“低”字写出了月亮从高到低的变化,渐渐地透过薄如蝉翼的丝绮,从窗户照进来。这三个短句所形成的急促而跳跃的节奏不但表现了时间的转瞬即逝,也隐含了苏轼对人生如流水去而不复返的伤感和慨叹。当然苏轼更为深刻的用意在于借助月亮的“移动”的过程来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这也恰如陶渊明的“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因为“不眠”才会感觉到时间的停滞,这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艺术的辩证法。这里也有苏轼的眼睛和心灵在感受,这也是为了形象地表现苏轼的辗转反侧,一夜无眠,侧面渲染苏轼的孤寂、落寞、焦灼,因为只有无眠者才能感受这月亮的存在和变化。“照无眠”三个字,可以理解为是因为月光的照射,使词人“无眠”,也可以理解为是因为词人“无眠”才感受到了月亮的移动和月光的变化。尤其是这个“眠”字,很有意思。“眠”不是睡觉,而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梦境,是一种安然恬适的宁静。俞平伯有一篇散文叫《眠月》,表现一种清幽、宁静和谐和的心境。苏轼之“无眠”或许不是没有上床歇息,而是翻来覆去,难以沉沉“入梦”,直到夜阑人静,直到月儿偏西直至落下。这是多么深永的烦闷和寂寞啊!为了比较准确地理解苏轼和月亮的关系,我们还应当细心品味“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的意蕴。这里至少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月亮”已经“恨”了,已经遗憾了,否则他或者是她,在苏轼的心中,月亮就是朋友,就是知己,就不会总是在离别的时候“圆”,就不会这样故意引起人世间难言的思念。当然,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苏轼的“移情”,他把自己的“恨”转移到“月亮”上面去了。二是表现了词人以月亮为知己,与月亮“对话”,劝慰月亮。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挥杯劝孤影,欲言无与和”,联想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孤寂的情怀,一种巨大的痛苦,因为知己远在他乡他地,或者是在人世没有知己。因此,这里的苏轼即月亮,月亮即苏轼。二者融合为一,不可分解。苏轼既是劝慰月亮,同时也是自我安慰。三是从苏轼的“劝慰”中我们分明地感觉到了苏轼胸襟和精神的变化,由沉郁而开朗,由压抑而爽朗,由郁愤而旷达。
读者的语感归根到底就是通过语言对形象以及形象的方方面面的感觉和感知,透过语言文字具体地感受艺术形象地状态、情状,直至使

相关的艺术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和浮现出来,以至让它们从书页里立起来。
(王丹撰写)

5.接受活动对文本意义的衍生形成了文学独具的魅力

【知识点】
第五章第一节在论及“什么是文学作品”时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或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它和主体的关系;当文学作品孤立存在时,它只能是一件人工制品,其价值和功能此刻都处于潜藏状态。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不能自己释放出来,而是有待于读者的阅读。(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87~188页)

【知识点讲解】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能自已释放出来,有待于接受活动方可实现。文学接受过程就是把文学文本从一个物质对象转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与其他艺术作品相比,文学文本的审美意义有待于接受的特点更为突出,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不具有其他艺术文本的直观性,其审美意义潜藏在符号之中,只有通过审美过程才能得到实现。文学接受活动是文本意义得以激活、得以衍生的具体手段。文学文本的意义不仅通过接受得到了显现,而且还在接受过程中衍生了。正是接受活动对文本意义的衍生,形成了文学独具的魅力。

■范例:接受对文本意义的“再创造”
古今优秀的鉴赏家和评论家对自己的阅读体会的述及可谓数不胜数。例如金圣叹谈到自己读《西厢记》时,“悄然废书而卧者三四日。此真活于此可死,死人于此可活。悟人于此可迷,迷人于此可悟。不知此日圣叹是死是活,是迷是悟,总之悄然一卧,至三四日,不茶不饭,不言不语,如石沉海;如火灭尽。”(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胡应麟认为,“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机。”(胡应麟《诗薮》)从一般的审美玩味突然上升到触发心灵的真髓,读者内在的至情至性被唤醒,他盛赞王维的诗“读之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胡应麟《诗薮》)心灵融入作品,涤尽尘埃。
接受者常常通过对文本的“涵咏”、“玩味”、“熟读”、“讽咏”,以己之“意”迎取作者之“志”,逐渐缩小 与文本的距离,达到与文本的深度契合,继而进入“妙悟”的境界;文本的潜在意义得到鲜活的实现和衍生,接受者从而沉醉于文学的独特魅力之中。
(王丹撰写)

6.“召唤结构”

【知识点】
第五章第二节在论及文学欣赏中审美空白的填补时指出: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里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所谓的“召唤结构”,这就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这些空白填补起来。(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03页)

【知识点讲解】
所谓“召唤结构”是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当代接受

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不断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期待,但唤起它是为了打破它,使读者获得新的视域。“文本召唤结构”能够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它要求读者将过去的常规阅读改变为空白阅读,使文本中的空白成为阅读主要关注的对象,做到有意识地去发现空白,充分挖掘、玩味文本中那些沉默无言的因素,分析空白在文本中的作用,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倒文本的创作中去。由于读者的差异性,对作品形象体系的创造性想象,对作品结构的补充完善,对作品意蕴的开掘发展,呈现出多色调、多层次、多向度的丰富的具体化。

■范例:文本的召唤结构有待于读者的想象性填充
对美国作家麦尔维尔象征主义小说《白鲸》意象的理解就有多种。文化探索者认为《白鲸》表现了西方文化中伟大的持续的探索精神。批判白种文明的观点认为《白鲸》象征白色时代注定灭亡。社会历史学派则认为《白鲸》预示着种族主义者的灭亡和种族歧视的消除。又如对《红楼梦》第98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中黛玉临死前“宝玉!宝玉!你好……”的遗言,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揣摩和补充。有的读者认为黛玉要表达的是恨宝玉狠心抛下自己另结新欢的怨气,有的读者认为黛玉要表达的是望宝玉好自为之的爱意,也有的读者认为黛玉要表达的是刻骨铭心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当然,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认识和创造性发挥,因人而异但并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读者对作品的有效具体化都是被框定在作品所展示的内容之中的。作品内蕴的丰富性和超象性使读者对它的多种理解可能超出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但并未能跳出作品所提供的内在图式化结构。又例如,《水浒》三十六回“船火儿夜闹浔阳江”写宋江在揭阳镇被围,逃到浔阳江上又险些遭难,幸遇李俊前来搭救,作者是这样写宋江出舱后的感觉:“宋江钻出船舱看时,星光明亮。”清代批评家金圣叹评点说:“此十一字妙不可说,非云星光明亮,照见来船那汉,乃是极写宋江半日心惊胆碎,不复知天地何色,直至此,忽然得救,夫而后依然又见星光也,吃吓一回,始知亡矣。——无心闲目至搭救,才突感天回地转,夜空清新。”(陈晨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85页)
这一段话的精彩之处和审美空白点全靠金圣叹的评点与阐释才得以揭示出来,创作上高手的含蓄写法得到批评家的分析、阐释后,读者才领会到作品艺术技巧的高超,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王丹撰写)

7.群体接受

【知识点】
第五

章第一节在论及文学接受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时指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接受分为阅读和欣赏、阐释和批评、个体接受和群体接受等。这些不同的接受方式,决定了文学接受可以实现不同的社会功能。群体接受是指一定时期里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员都趋向于接受某些观念、某些内容、某些种类、某些形式的文学作品。群体接受是在一定社会心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推动下,在一定时代文学风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下形成的。(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195~196页)

【知识点讲解】
读者个体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内容要受到读者个体的接受需要和生活阅历、文化素养以及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心境的影响和制约。个体接受具有独特性、偏爱性等特点。群体接受是指一定时期里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员都趋向于接受某些观念、某些内容、某些种类、某些形式的文学作品。群体接受是在一定社会心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推动下,在一定时代文学风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下形成的。和个体接受相比,群体接受具有公共性和沟通性等特点。

■范例:文学活动中的群体接受
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也必须考虑到群体接受的因素。例如,在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中第一人称的叙述通常会受到时间、空间和叙述角度等方面的限制,因此,谭恩美有时也根据需要转换叙述人称。比如小说中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把读者称为“你”,表现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倾向,极大地缩小了读者与叙述者及其讲述的故事之间的距离。有时她仅以女儿为视点人物会受到自身活动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女儿们不能亲眼目睹的情景,谭恩美安排母亲作为叙述者,使得叙述更为自然、妥帖。母亲们的叙述向西方读者提供了一个阐明异文化的机会,如旧中国妻妾相处的情形,童养媳的遭遇以及割肉救母的奇异和怪诞等。谭恩美在小说中刻意处理了女儿和母亲的对话,母亲们说着不十分标准的英语,但她们在讲述故事时却使用了非常流畅的英语。由于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使得这些故事产生了非常逼真的效果,谭恩美也通过这种方式取信了她的读者,使他们视她为一个对中国文化具有知识的局外人,一个对如何处理带有东方色彩的作品并不陌生的向导。当母亲对女儿解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如生肖、阴阳、五行等,我们大可以认为作者在借机迎合读者特别是西方读者对东方神话般的想象,将中国当作一个“客体”或“他者”来书写。“你们”“我们”等来指称不同的群体

。如下面这一段话:

很快我就明白了。她们害怕了。在我身上,她们看到了她们自己的女儿,同样地无知,同样地无视于她们带到美国来的所有的真理和希望。她们看到女儿在自己的母亲讲中国话时感到不耐烦,在她们用蹩脚的英语解释某些事情时认为她们脑子有问题。她们知道喜和福对她们的女儿而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对这些封闭的美国出生的头脑中“喜福”不成为一个词,它根本就不存在。她们知道女儿在孙辈出世时不会有任何希望一代代传下去。
(王丹撰写)

8.再创造

【知识点】
第五章第三节在论及人对事物的接受时指出: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对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有自己的加工、改造、补充和拓展,读者所接受到的艺术形象并不是作家单方面提供的,而是读者参与作家的创作、与作家共同“合作”的结果。其次,文学文本中的不确定性有两种基本结构——空白和否定。这种不确定性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并引发读者想象的根本原因。(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10~211页)

【知识点讲解】
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再创造是以读者的经验、趣味和知识对语言形象的再造想象。文学作品之所以可以引起读者的再创造,是因为文学作品具有非文学文本所不具有的一个特点,即接受美学所说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存在使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对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有自己的加工、改造、补充和拓展,读者所接受到的艺术形象并不是作家单方面提供的,而是读者参与作家的创作、与作家共同“合作”的结果。

■范例: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我们欣赏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芙蓉山中遇到风雪,不得已投宿在一个贫苦的人家。日暮、山远、天寒、屋贫、柴门、狗叫、风雪、归人,语词简练而形象地共同组成一幅山村风雪图。这里的问题在于,这首诗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日暮”的暮色究竟怎样?“天寒”寒到什么程度?是春寒、秋寒还是冬寒?“白屋”是指没有漆的木墙还是漆成白色的木墙?“柴门”到底有多高、多大?多少只狗在叫?叫声是

单一的还是此起彼伏的?那风有多大、雪有多大?最后,这位“夜归人”的年纪、相貌、神态等究竟如何?都是不确定的,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由这种想象去填空。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只能从自己的具体年龄、经历、性格、趣味等出发去理解了。而如果读者的具体年龄、经历、性格、趣味等不同,则他的阅读就会呈现出独特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作品感受的独特性了。
再比如欣赏元朝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那三个“鼎足对”中的九个名词。这九个名词毫无装饰、毫无雕琢,也不用动词和关联词语加以连接。如果消极地、被动地去感知,这不过是一堆名词而已,但如果积极地、主动地去进行再创造的话,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进而构成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图中流淌着游子思乡之情。通过欣赏者的再创造,一个视觉鲜明的形象再现了:主人公目含企盼,心怀凄凉,面容憔悴,周身疲惫,在这岁之暮、日之暮,独自信马流落天涯。作者早年热衷功名,一生并未得志,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凄凉之感,通过这一再现的形象传递给了欣赏者,足以引起欣赏者强烈的共鸣。“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何止一个两个,正是封建社会中具有相同的寂寞愁苦情怀的知识分子的群像。这样一幅图画,图画中的人物景物以及其中的意蕴,全靠欣赏者对这28个字所传递出的信息的理解、感悟,再加上联想、想像,进而把一个个独立的画面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才最终感受到一幅渗透着天涯孤客羁旅愁思之情的美妙的秋景图。
又如荣获我国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的老诗人卞之琳有一首诗《断章》,这是一首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佳作: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中的“你”与“楼上人”都在看风景,但所见风景却大异其趣。明月装饰窗户,也许是“你”眼里的风景,也许是“你”对清新美妙境界的期冀。而“你”却成为别人的梦的中心,足见“你”的无瑕与可恋。你的出现使这一片“风景”富有灵气,这一方自然蕴含了天机神韵。意境之美,美不胜收。然而,这首诗的审美价值,更在于它自身的不少空白点。比如,“你”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楼上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这给再创造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完全可以借助诗作本身固有的内涵进行联想、想象、再创造。完全可以把“你”想象成一个知书达礼

、极有涵养的旷世美人,并以此为关切点,一睹诗作通透的全貌。“你”按捺不住闺中的寂寞,独自下楼来到桥头,观赏夜景,消闲身心。“你”看到明月掩映“你”的绿窗小阁,“你”在醉心地捕捉这销魂的夜景,而“你”的恋人—— “楼上人”已在高楼上把你嵌入了一个美妙的梦想。如果对诗中的空白点进行再次咀嚼、理解,也许会由于感遇和心境的不同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楼上人”是一个志向高远、奋发有为的追求者形象,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在人生道路上摸索攀援,唱响了一曲曲撼人心魄的奋斗者的浩歌。从这一角度来观照“楼上人”,“你”便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你”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偶像,是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而存在的一个极高的象征。因此,读者的阅读在文学活动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因素,而往往具有能动的再创造作用
(王丹撰写)

9.批评与欣赏的关系

【知识点】
第五章第三节在论及文学批评的涵义时指出: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文学批评者首先必须把自己当作普通的读者,以文学欣赏为先导,进入审美活动的领地,阅读、感受、体验、想象、理解文学作品,并让情感参与从阅读到理解的全过程,以对艺术的忠诚态度获得关于文学作品的直觉印象,乃至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文学批评并不止于文学欣赏,它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这就需要对作品进行阐释。(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14~215页)

【知识点讲解】
文学批评并不止于文学欣赏,它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这就需要对作品进行阐释。从广义的角度看,“阐释”就是要弄清整个作品的含义,而把语言看作是传达作品含义的手段,包括详细阐释作品的各个方面,如作品的类型、构成、结构、主题、效果等;从狭义的角度看,阐释一部作品就是用分析、释义和评论的手段来阐明作品中语言的和形象的含义。文学批评中的阐释就是要把那些隐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和形象体系之内的意义揭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作品对批评者是澄明性的敞开,批评者对作品是亲近式的进入,两者关系的形成乃至默契必将导致批评者对作品所表达的主旨的洞穿。

■范例:文学批评并不止于文学欣赏
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批评是文学欣赏的延续和深化。以欣赏为基础,是因为批评需要把握的是文本的文学性、审美性

。这种文学性和审美性是借助于艺术形象、艺术语言来传达的,审美感受、体验、思想、感情都依靠艺术形象来表现。面对这样一个用艺术形象语言建构的审美世界,你要进入,想读懂,只有依赖与之相应接受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欣赏。欣赏是以审美方式来接受文学作品的,而且也只有运用这种接受方式,我们才能进入文本的审美世界、文学世界而不是其他什么世界。例如:巴金《激流三部曲》里的高觉新,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对这个形象最常见到的评论,是把他视为一个牺牲品,由于他的长子地位、由于他个性的懦弱,被封建伦理家族文化扼杀了。这个分析着眼于他的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对他的迫害。作者巴金自己也似乎是这样理解他笔下的高觉新的,其原型是巴金自己的哥哥。但是,如果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作品,即读者凭借着感觉、感受来阅读作品,以体验的方式与这个人物发生联系,就会发现,这个人生活的极为压抑,他习惯于自我克制,自我贬低。他过分地谦卑、缺乏自信、随时准备为任何人放弃自己甚至牺牲自己。这一切使我们在感觉上不能不产生一种压抑感,其实这种压抑感正是来自高觉新自己的自我压抑。在这个意义上说,杀死觉新的实际上是他自己,在这一点上,觉新是一个类似于祥林嫂的人物,他们的悲剧部分是由于外部的社会原因;部分的却是自己内部的原因。觉新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们的真正悲剧正在这里。假如没有体验和感受,以感性的审美方式参与作品中的人物,就难以达到这个层面。
凭借着审美感受进入文学世界,进入艺术形象的心理世界,作为欣赏可以说到位了,可是文学批评才刚刚开始。批评还要接着用文学理论来分析和判断,这些感受为什么会发生或为什么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对欣赏的结果进行理性的分析,说出形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批评与欣赏不同的地方,也是批评比欣赏深入的原因。只是说出自己的感受,没有进一步分析文学作品所以能够给你这种感受的原因(成功或失败),也就是说,没有根据文学理论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读者知道他的感受从何而来,依然不能算文学批评,或者说不是好的批评。
例如1948年1月,冯雪峰在《中国作家》发表了回顾、分析评价丁玲创作历程的文章《从<梦轲>到<夜>――<丁玲文集>后记》,才有了对《霞村》最直接、最正面的评述文字:作者所探究的一个“灵魂”,原是一个并不深奥的,平常而不过有少许特征的灵魂罢了;但在非常的革命的展开和非常事件的遭遇下,这在落后的穷乡僻壤中的小女子的灵魂,却展

示出了她的丰富和有光芒的伟大。这灵魂遭受着破坏和极大的损伤,但就在被破坏和损伤中展开她的像反射于沙漠上面似的那种光,清水似的清,刚刚被暴风刮过了以后的沙地似的那般广;而从她身内又不断地在生长出新的东西来,那可是更非庸庸俗俗和温温暾暾的人们所再能挨近去的新的力量和新的生命。贞贞自然还只在向远大发展的开始中,但她过去和现在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她的新的巨大的成长也是可以确定的,作者也以她的把握力使我们这样相信贞贞和革命。(冯雪峰:《从<梦轲>到<夜>——<丁玲文集>后记》,载袁泉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在这不足300字的评价性文字,作者不仅从主题、人物方面对作品做了肯定,而且从叙事力量层面对丁玲的艺术才华加以赞赏。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冯雪峰只是对《霞村》做单篇的欣赏层面的阅读,是根本不可能对丁玲这一作品作出如此深刻的洞穿的。
(王丹撰写)

10.批评的标准和尺度

【知识点】
第五章第三节在论及批评尺度和价值判断时指出: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所作的理性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因此,文学批评需要一定的批评尺度。文学批评是否应该有标准,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文学批评史上曾经发生过“有标准批评”和“无标准批评”的争论。从文学史上的实际情形来看,所有的批评家在进行批评的时候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运用一定的批评标准作依傍的。实事求是地说,文学批评是有标准的,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持的标准不同而已。(参见《文学理论导引》第223~224页)

【知识点讲解】
文学批评的尺度是用来衡量、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高低的标准。既然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分析和评价,就需要有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批评的尺度,评价的准则。没有这么一种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对于某一个文本的分析来说,批评就没有了阐释和评价的根据;对于作品之间的比较来说,批评也没有了统一衡量的尺度。所以,批评必须有标准,这是任何一种解释活动评价活动都不可缺少的。批评标准形成于人们对文学的性质、特征的认识,受制于社会、时代和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批评的尺度具有历史的相对性。

■范例:文学批评的标准和尺度具有历史的相对性

理论上说,文学批评的标准当然应该来自文学理论,来自理论对文学性质、特点的归纳总结。可是,批评一旦把这种性质和特点归结为明确的尺度、准则、标

准,又会失去文学性质、特点原有的意义了。也就是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学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在理解上比较一致或接近,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存在又有千差万别。一首七绝,一篇写景散文,如何判断它的思想性,甚至就是一篇小说,由于题材不同,也可能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例如,张爱玲的作品,即使今天,人们的评价也很不一致;就是肯定她的人,也承认她的作品缺少重大的社会意义,是与当时的左翼文学、主流文学不一致的。这里评价其思想意义的根据,主要来自其作品的取材:大都市里的小市民,琐碎的生活场景,失落的心境和情绪。
但是,张爱玲自己并不这么认识。她有一篇题名为《自己的文章》的创作谈很值得注意。她说: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
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文学史上素朴地歌咏人生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人生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阿斗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这也是思想性,而且还相当深刻,深刻在它是社会人生中普遍存在的心态。深刻在对人生的这种观照和理解,把思想性与艺术性极为密切地结合为一体了。
一言以概之,文学批评要标准,但是批评的实际操作却必须灵活使用标准;批评也是艺术,批评的尺度具有历史的相对性。
(王丹撰写)


11.批评规范

【知识点】
第五章第二节在论及文学批评的意义和功能时指出:文学批评通过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其思想和艺术方面的高下优劣、成败得失,给予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并代表社会和读者向作家提出要求和希望,这就能够帮助作家认识自己创作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进一步端正创作方向,提高创作水平。文学批评对创作的规范功能最终要上升到从整体上把握文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