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收稿日期:2009-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7J ZD0024);2008年度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009]035)作者简介:袁方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建设#

5探索62010年第1期

/两型0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老河口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进而对老河口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拟建构/两型0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社区;/两型0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1;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30-06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定位和发展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甚至学界都对此存在着困惑与分歧,/这些分歧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于当前农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和改革方向的把握,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必须认真清理和严肃回答的问题。0

[1]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

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

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江西模式:/一会五站0。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

/第一块试验田0,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0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2]

2.秭归模式:/组织再造0。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0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0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

#

130#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0的原则,全镇14个村成立社区306个,互助组1034个。每个社区30个左右农户,设理事长1人,理事2-4人,共/海选0出理事会成员1028人,建立了/村委会-社区理事会-互助组-基本农户0的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机构。[3]理事会的运行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在村党总支的领导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议事恳谈、一事一议0。

3.胶南模式:/以城带乡0。

胶南市把农村社区作为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实施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战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环境整治、拆旧建新、穿衣戴帽、村居改造、合村并点、农民新村等六种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同时,在各试点村统一规划建起了集社区党建、文明创建、村民自治、双拥工作、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搭建起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目前,胶南17个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965个农村社区都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实现了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

与胶南模式相类似的还有义乌模式。2003年开始,义乌市依据城乡统筹的思路,在全国率先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并制订和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编制完成浙江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积极建设现代化农村社区。[4]

4.太仓模式:/123450工程。

太仓模式以/123450工程为抓手,建设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23450工程,即一个室外活动场地;二个阵地(宣传栏、公示栏);三支队伍(专业管理人员队伍、服务站人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四个室(老年人、残疾人活动室,警务室、卫生室、多功能教室);五个站(社区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综合治理服务站)。在/123450工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太仓已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

与江苏太仓模式不谋而合的还有扬中模式。近年来,江苏省扬中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在全市75%的农村社区统一设置了/五站四室两场所0,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生活全方位服务。扬中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地方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各地先行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的做法各有千秋,但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从上述几种典型模式来看,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农村社区建设往往遵循的是/城乡统筹0的建设路径;中西部地区则趋向于更多地从村庄内部挖掘社区建设资源,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湖北秭归杨林镇等地的实践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必须指出的是,要把上述典型模式从个案层面提升到普遍意义上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甚至上述典型模式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江西模式为例,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面临着与其他民间组织关系不顺、新农村建设实际结合少等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村级组织与志愿者协会的关系问题、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及群众的广泛参与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与难题。[5]再以胶南、太仓模式为例,胶南、太仓模式的成功是以较发达的村庄经济或地区经济为前提的,正因如此,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普遍意义与成功可能值得商榷。此外,上述典型模式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定位、模式创新等一些深层次问题缺乏足够的探讨和关注。

因此,如何在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和农村现实的语境内,依据农民需求,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模式创新,并把它总结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从而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经验支持、政策与法律保障,是尤其难能可贵的。本文从立足模式创新出发出发,基于对湖北省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深入调研,就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总结提升,以期更好地发挥模式创新对全国其他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传播作用、示范作用及辐射作用。

二、河口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老河口市是鄂西北的一个县级市,处汉水中游东岸,版图面积103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办事处,全市人口51,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万。全市耕地面积79,6万亩,农村劳动力13,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已达7,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894元,是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城市。2007年初,老河口市开始在试点村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试点村的村容村貌村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其中富有特色的经验值得总结:

1./一体两翼0,建设社区环境,增强社区吸引

#

131

#

力。

/一体两翼0是老河口改善社区环境的策略总结。所谓/一体0,是指开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社区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建农村社区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成功的突破口,构成了社区环境条件改善的主体部分; /两翼0,即村庄整治与家庭卫生改善。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2007年以来,老河口投资1300万元修建100公里的环形通村公路,农村道路/村村通0工程新建水泥路122,8公里,使全市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5公里。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解决了沿江马家岗排灌渠道、七里桥沟、清水沟等7条排水沟的整治问题,疏通沟渠39公里,清淤整治13条主干渠和排水沟,新增、改善、恢复排灌面积5万亩,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观。

落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6]基于此,在村庄整治方面,老河口市以316国道和302省道沿线村组/百里乡村文明走廊0建设为序幕,对沿线24个村进行以清垃圾、清路障、清违章建筑、改水以及房前屋后硬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2006年底以来,沿线农民出工10万余人次,清除垃圾200余万吨,自行拆除违章建筑400多处。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为构建村庄整治的长效机制,市政府每年还出资12万元,在沿线24个村聘请100名卫生保洁员,目前已全部上岗。

在改善社区家庭卫生方面,根据低成本、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主动要求社区家庭改善居室通风状况、勤灭/四害0,并积极帮助社区家庭改厕,使得社区家庭的日常生活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与此同时,积极动员村民签订家庭文明承诺书、进行/文明家庭0环境卫生大检查、大评比。村社区是熟人共同体,李楼镇村民王成在访谈中告诉我们,人家的卫生都搞得好,谁家的卫生差,脏兮兮的,人家看不起你,自己的脸上也挂不住,更何况如果家庭卫生搞好了,那么疾病会少,身体更好了,看病花的钱也就少了,何乐而不为。

/一体两翼0工程的实施使社区人居环境从/脏、乱、差0到/洁、齐、美0,农村社区/旧貌0换/新颜0,提高了社区农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熨平了原有的因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不利而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隐患,社区吸引力大大增强。

2./双管齐下0,发展社区经济,改善社区民生。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发展社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其关键性的物质支撑。老河口在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并重发展现代农业、庭院经济,/双管齐下0,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改善民生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老河口的有益实践体现为一下三个方面:其一,现代农业发展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0为核心。/十一五0以来,老河口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0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全市新发展西未红蜜桃3300亩,累计品改砂梨2.8万亩,推广优质稻珞优八号2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8家,全市参与订单农户达2万户,全年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其二,发展农民商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老河口积极拓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域和辐射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搭建了通往市场的桥梁,其中新办的花椒协会和水产养殖协会把有技术、有经验的种、养专业大户/捆绑0起来,发展规模经营,通过订单、契约或入股等方式,实行松散型或紧密型合作;其三,应用现代技术,推广农业网络信息系统。/村村商务E0网络信息系统就是老河口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典范。/村村商务E0为农产品的外销和农村所需的产品购入提供简便快捷的渠道,改变了以往主要以产地销售和中介组织代售为主,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在发展庭院经济方面,老河口社区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把环境整治与发展庭园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筑/生产-生活-生态0庭院农业生产循环。所谓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民以房前屋后的土地、水面和空间为基础,充分利用庭院设施等优势,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7]近年,老河口各地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庭园经济模式:一是养殖型庭园经济,因地制宜推广以猪、牛、羊、鸡、兔为主的养殖型庭园经济,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温岗村引导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庭园养兔,每户平均养殖30只种兔,每年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二是种养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生产。在273户建有沼气池的柴店岗村,推广户平圈养3一5头猪、1个沼气池、70-140平方米菜园的/猪沼菜0庭园经济模式,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条模

# 132 #

式,每年节约农药化肥250元,出栏6-10头肉猪,种3茬蔬菜,可为农户增加收入3000元;三是长短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立体农业。指导农户充分利用庭园空间,推广长短结合、高矮结合的种植模式,使农户房前屋后花果飘香,不仅形成了/林在村中、村在林里0的良好生态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2000多元。

3./三位一体0,繁荣社区文化,培育社区归属感。

第一,培植农村中心文化户。老河口文化中心户建设采取/1+10或/1+X0的模式,即一个/文化科技屋0加一个商店、或一个诊所、或一个加工厂等经济实体,以商养文、文商互补。让农户自主经营,依托实体发展,赋予了/文化科技屋0和/文化中心户0强大的活力。[8]李楼镇柴店岗村村民王宗岭开的小商店原来只是卖些日用品,生意一般,自从办成了/文化中心户0,在村里的扶持下,他买了很多科技文化书,免费向村民开放,村民隔三岔五就到他那里去,看书、借书,交流各方面知识,营业额也随之增加了上千元。如今,老河口农村,像王宗岭这样的/文化中心户0成了农民学习的课堂,甚至很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农村未来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新路。

第二,建设社区文化平台。2007年来,老河口发展文化科技中心户115个、农家书屋4个,兴建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5个、村级文化体育场7个,电脑、图书、音像资料、健身器材、报纸杂志在社区扎根、留在农民身边,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生与发展。计划到/十一五0末,老河口100%的乡镇建有符合标准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60%的乡镇达到文化先进乡镇标准,98%的村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100%的村有文化中心户;85%的乡镇建有体育健身中心和体育指导站,50%的村建有体育基础设施,社区文化载体、文化大舞台将得到有力搭建。[9]

第三,开展特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老河口积极推进/孝心献老人0、/文明市民0、/星级家庭0、/星级文明户0等评选,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0、/美德在农家0、/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六进家0、/婚育新风进万家0以及生态文明村、文明城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普及文明行为常识,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培育了农民的/生活共同体0理念以及社区归属感。

三、河口社区建设的绩效及经验

老河口经过两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宝贵的举措与经验,与其他的社区建设模式相比,其成效及其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内部资源,低成本建设农村社区。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开展社区建设,/等、靠、要0、完全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负债累累也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农业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村级负债1483亿元,平均每个村负债20万元。[10]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给村一级一定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和必要的办公支出,几乎没有其他机动的开支。[11]

在此背景下,开发社区内部资源,争取最大收益的最小成本对社区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以李楼镇社区的垃圾箱为例,村民创造性地将水泥管切割后再涂上各色颜色,按这样的方法做出的上百个垃圾箱,即美观耐用,还有效地防止了铁质与塑料垃圾箱易丢失问题,节约了大量建设成本。再以老河口孟楼镇修路为例,孟楼镇在统一设计标准后,统一主材采购,即对通村水泥路的主要建设材料水泥,采取集团购买、统一供应的方式,享受团购优惠价格,节约了建设资金,还为全面控制建设质量奠定了基础。此外,老河口还发掘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本来推动社区建设。比如,在开展社区环境、庭院经济建设时,老河口根据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特点,利用社区内部居民之间的信任、理性从众以及社区内部的村落文化开展社区建设,促进社区的内源性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也强调了信任等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的重要性:/信任恰如润滑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0。[12]

2.贴近农民生活,激发农民参与

在社区建设中,长期以来导致的政府包办、代办倾向以及农民参与的被动性,再加上农民自身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人微言轻0、/边缘化0使他们往往远离社区建设。正如美国社会政治学家安东尼#奥罗母所言:/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参与政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高些。这种差别,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0[13]大多数社区农民的弱势降低了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效能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依靠农民,凝聚农民的建设动力,不然的话,类似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

#

133

#

由于忽视底层民众的动员和参与而导致乡村建设运动失败[14]的现象很可能重演。

事实上,农民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直接利益,如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社区居住环境等,这些正是激发农民参与、开展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在老河口薛集镇关岗村,在修建通村公路以前,新鲜花生高价上市时,由于运输不畅,等运输通畅后花生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由最初2,7元一斤的湿花生下跌至干花生0,8元一斤。2003年,以薛集镇关岗村为试点,修通了关岗村的通村水泥路。通村公路建成后,批发商自己找上门高价收购,关岗的农民由此尝到了甜头。此后,其他村的村民,也开始自发集资,主动要求建设村村通公路。用修路带来强烈的经济反差,从农民自身的迫切需求出发,让农民群众自己说话,加速了社区建设步伐。此外,李楼等地的村容村貌、家庭卫生整治所带来的社区/旧貌0换/新颜0、居民/掩面0变/笑颜0、村民参与/观望摇摆0到/热火朝天0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农民参与的本身对社区建设意义依然重大。共同体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共同体内部的锻炼、参与和合作实现的,强化共同体意识,可为农村社区建设及其可持续性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帕特南看来,/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任何单独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之信息之流通,,体现的是以往合作的成功,,未来的合作在此之上进行。0[15]

3.倡导生态发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违反客观规律而任意活动,那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0[16]正如有关学者所言,/生态规则是明确无情的:大自然必须受到保护,否则我们人类将灭亡0。[17]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类居住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区。[18]

老河口在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坚持生态发展,即倡导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也就是在发展社区经济的时不盲目追求经济的高发展,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社区环境,同时在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的过程中,又追求生态附加值,创造社区经济效益。比如,老河口大力发展社区庭院经济,即能够低成本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还能够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保护农村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的生态发展是注重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互动、成本与效益最优、保护和建设并重、观念与行动合一的发展模式,对于破解Gran,t J,P,所提出的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0怪圈)有重要意义,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4.坚持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结合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具备经济基础的社区文化建设才是一场循序渐进的行动,否则的话,即使偶尔产生文化建设轰动效应,也只不过是表面光鲜,实际价值甚少。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研究表明,文化贫困及其产生的贫困文化往往是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相结合,在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农民的创新创业精神等现代观念,也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为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充足财力。[19]

老河口农村社区将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文化繁荣结合起来。现代农业与庭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经济致富,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看得见的利益,激发了他们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中,摒弃抽象的文化建设,结合农民迫切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传播农村科技、法律、卫生等知识以及党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农村社区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辅相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四、结论:/两型0社区的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老河口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的启示意义显而易见。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老河口实践做进一步的发掘和阐释,并建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两型0农村社区,这对于明确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向、模式定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型0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0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

/两型0农村社区是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0。资源节约型社区是指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稀

# 134 #

缺、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收入以及农民自身收入有限的背景下,建设农村社区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并尽可能/低成本、高收益0地建设农村社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是指农村社区的发展以人为本,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健康、环保、和谐为主旨,追求一种人的生存、社区经济和社区发展与社区环境的良性互动的友好方式,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农村社区建设框架下把二者的内涵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

根据老河口可贵实践总结得出的/两型0农村社区,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的思维框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两型0社区模式创新的方向正确,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还要看到,/两型0社区建设理念在具体的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系列障碍,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社区发展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可以明确的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两型0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渐深刻、丰富和完善。/任何科学原则中的基本概念和最一般的观念在开始总是不确定的。它们只能靠人们从现象界所感受到的东西才开始得到解释。要澄清这些概念,发现其重要的和连贯的意义,只有借助对观察对象的逐步分析。0[20]

最后,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全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与实现。因此,我们对模式的理解就不能陷入误区,即认为模式就是供模仿、复制的榜样或典型。事实上,从发展模式的定义来看,任何一种被总结出来的模式,都有其典型性与特殊性,都是与特定的主体相对应的。对模式的分析,其意义主要在于从经验事实中加深对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他人模式来反思和分析自身行动的合理性,以便针对自身的实情,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21]笔者通过对老河口实践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两型0农村社区的意义便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项继权.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共识与分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9).

[2]王明美.江西村落社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3).

[3]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5).

[4]本刊评论员.农村社区建设浙江义乌、江苏太仓都是好榜样[J]领导决策信息,2006,(31).

[5]尹利民,黄成华.村落社区建设:经验、反思与再造)))基于赣南县YD县的调查与分析[J].调研世界,2008,(8).

[6]周伟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妇女发展的关系思考)))基于对河北农村妇女参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考察[J].妇女研究论丛, 2005,(12).

[7]杨运煌.农村庭院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赵林.未来农村图书馆的雏形)))/文化科技屋0和/文化中心户0[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8).

[9]老河口市新农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老河口市/十一五0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实施意见[R].2007-12-25.

[10]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走向研究课题组.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改革:一个整体性政策框架[J].改革,2006,(10).

[11]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4-02-05.

[12]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8.

[13]安东尼#奥罗母.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90.

[14]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罗伯特#帕特南.让民主运转起来[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0~104.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8.

[17]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2.

[18]陈秉钊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乔天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应验与启示)))基于都昌实践的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9):21.

[20]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1.

[21]方立明,奚从清.温州模式:内涵、特征与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2005,(3):105.

责任编辑:王骏

#

135

#

2020年度社区工作计划

2020年度社区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工作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的需求,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其独特优势介入到社区建设中。下面是有2017年度社区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经一年半禁毒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落实市委政法委“预防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和区禁毒办、自强总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复吸概率。 1、积极开展服务对象个案工作,随时掌握对象动态情况。对复吸者指导其以科学的戒毒方法逐步减少毒品滥用量和使用频率,做到阶段性戒用;对于阶段性戒断者,努力帮助其改善家庭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防止复吸,从而降低潜在社会危害。 2、认真跟踪、评估绿色戒毒防复吸工程参与对象实施情况。 3、引入“同伴辅导”服务内容,聘请本区内一、两名戒毒成功人士担任辅导员,定期开展帮教活动,以身说法。 4、拟开展“父母心、爱子情-----快乐家园”,开设毒品常识、戒毒心理、亲子技巧等专题讲座,提高家庭助戒能力,创造条件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强化案主自然支持系统功能。 二、加强禁毒宣传,打造松江品牌。 2、每位社工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并依托松江综治网站、松江报、自强快讯等媒体,加强社工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成效的舆论宣传,创出松江特色,打造松江社工文化品牌。 三、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爱心服务。 (一)善于利用现有资源。

1、建立健全志愿者社会公益服务道德银行积分储蓄制度,切实 调动起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在精简有为的宗旨下,在为对象帮困解难、心理辅导;为社工站出谋划策、分担任务上发挥各自所长。 2、继续加强与基层、社区、派出所等兄弟单位的联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 (二)努力挖掘潜在资源。明年打算利用松江大学城的优势,与大学城管委会共商“伴你成长娱教乐园”合作项目。 四、修炼专业内功,提升综合素养。 “专业”是社会工作的生命所在,而社工站绝大部分社工都是非专业出身,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工作后劲的不足已日益显现,业务 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社工站将抓住市自强总社、区政法委提供的 各类培训机会,为社工及时补充工作养料;同时提倡大家加强自学, 提倡在实践中自我摸索积累经验;而广大农村地区的禁毒社会工作, 则应虚心借鉴基层干部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做到因人而异、因地 制宜;同时社工站已经利用站内例会契机建立起了社工业务轮讲制度,社工互相督导的工作方法将在明年继续深入。每位社工在掌握毒品 常识、戒毒医学、社会心理学、法律等专业知识,在提高心理辅导、访谈技巧等实务技能的基础上,争取在近一两年内全部通过社会工 作师(助师)职业资格考试。用实力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根据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情况,结合各地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xx年,我们将努力实现三大发展目标,完成七大发展任务,强化三项保障措施。 (一)发展目标 目前市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只有40人。按照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外部引进和 内部培育,力争每年新增50名,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 工作人才队伍。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夯实社会基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整治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努力建设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居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广泛征求居民对社区软硬环境整治、改造意见,确定具体工作计划。 2、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做好社区工作。 3、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广泛发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 4、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二、总体目标 基本实现党组织坚强有力、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运转协调高效、保障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治安良好稳定、小区

环境清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和谐社区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上级组织要求,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大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坚强、密切联系群众的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支讲政治、顾大局、乐于奉献、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熟悉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有效工作机制,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整合社区资源推进民主自治 社区民主要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行;居民自治要紧紧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进行。 4、理顺社区关系。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职责。要明确一个核心,理顺三个关系。即:明确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完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事协商制度,坚持对社区中重大问题,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社区公共事务讨论决定。 (三)拓展服务功能完善保障体系 通过建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拓展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豫北安阳调查为例 郭鹏群 [1] (安阳行政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豫北农村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政府的有关文件、统计资料和座谈,对安阳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社区内生性资源动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区豫北农村调查研究 自1887 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的概念,历过百余年,“社区”从纯粹的学术分析概念转换到具有特定时空、基础设施、社会组织和人员等构成要素的社会实体;从最初只包含时空、人口和文化要素的集合到集时空、组织、功能、制度、人口、文化等要素的有机复合体;从最初单纯指向农村区域和社会到后来指向特定城市区域和社会,进而转向指向农村社会共同体的重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之后,安阳市高度重视,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其中殷都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本文以近年来豫北农村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政府的有关文件、统计资料和座谈,对安阳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外部视角:政府主导,积极推进 安阳市是河南省省辖的18个市之一,位于河南省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下辖5县(市)4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2个乡镇,43个街道,3278个行政区,216个社区。安阳市生产总值2003-2008年由353.7亿元增加到1036亿元,年均增长15.5%,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增速。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924元,是2003年的3倍,年均增长15.1%。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9:60.4:25.7,为二、三、一型。2008年安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1亿元,是2003年的2.8倍,年均增长23%。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是2003的1.9倍和2.1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2009年11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方才 一、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 1、自治功能。农村社区是一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成有机整体。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功能主要有三项:第一,公共服务的功能。搞村上的公益事业,不能提硬性要求,不能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摊派集资,只能通过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协商着办,经过广大村民共同自愿参与,努力把村上的公益事业,特别是要把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第二,组织和动员群众的功能。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自治活动,是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农村社区缺乏了社区成员的参与便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意识的强弱事关社区最终能否实现社区成员齐心协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农村文明程度的目标。农村社区成员自主管理,营造和形成自己管理社区、自己建设社区,为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添砖加瓦的社会氛围,本身就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表现。第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社区村民自治来维护社会治安和调解民事纠纷。 2、建设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抓好的首要任务,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好,把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对农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要把村庄规划建设好,对本村村庄外围的散居农户,要着力搞好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即: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厨、改厕、改圈;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特别是要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应与村庄建设相结合,搞好村庄建设是农村经济走向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对搞好村庄建设,让亿万农民过上城市人的幸福生活有三大好处:第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第二,大大节约肥沃耕地,散居1户农民住房占地1500平方米左右,村庄1户农民住房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第三,给村民用水、电、气、电话、电视机、微机等都会带来便利。如四川省宜宾县新联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听说要组建社区搞村庄建设了,在会上就有20多户农民自愿报名要求在公路旁边新建1个小型村庄,配套建起农贸市场。但要求散居农民尽可能在村庄居住,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只能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集中。现在农村许多村庄没有统一规划,加上农民信迷信,建房讲究座东向西、座南向北,农民建房混乱无序。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村庄建设,逐步将混乱无序的村庄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计新颖、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从现实意义上讲,一个个设计新颖的崭新的村庄诞生之时,就标志着中国农村村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管理功能。农村社区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加强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加强民主管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公推直选村干

2020年健康社区创建工作计划_工作计划

2020年健康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健康社区创建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能够让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下面是橙子带来关于20xx 年健康社区创建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健康社区创建工作计划(一) 20xx年,建设健康社区工作将紧紧围绕镇“”规划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推进实施《镇建设健康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年)》,以创建市文明镇和市容达标区域为契机,继续巩固和发展卫生创建成果,提升的环境卫生总体形象,促进人群、环境和社会健康。 一、工作目标 ㈠爱国卫生工作 1、巩固发展卫生创建工作,市一级卫生镇及各类基础性卫生创建工作有新发展。 2、积极开展有害生物防制,虫害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3、持续巩固血防工作成果,确保不发生内源性血吸虫病病例。 ㈡建设健康社区 1、全面推进实施第二轮建设健康社区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并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2、广泛开展健康单位、健康村庄、健康家庭建设活动,不断扩1 / 16

大健康场所覆盖面。 3、有效开展“融入闵行,传播健康”等定向建设项目,取得基本经验和成效。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㈠继续巩固发展卫生创建工作,夯实健康环境基础 积极组织开展巩固市一级卫生镇工作,根据《上海市一级卫生镇标准》和市、区爱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加强重点地段的整治,消除卫生薄弱点,继续开展各类基础性卫生创建和巩固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卫生创建水平。 1、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公众参与度。各村、单位要以创建市级文明镇和市容达标区域为契机,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以及组织专项整治活动等形式,在全镇掀起新一轮全民参与巩固卫生镇创建成果的工作高潮。 2、加强协调指导,提高总体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寻找大卫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居民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加强镇村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加大投入,做到队伍落实,督查和执法经常,环卫设施设置合理,道路保洁到位,乱设摊等六乱现象基本消除。“三小行业”规范管理,行业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每季度进行自查自纠,落实职责与整改措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作到位。 3、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继续抓好农村旱厕改造工2 / 16

社区建设概念

社区建设 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扩大民主,社区自治3资源整合,共驻共建4责权统一,管理有序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概述所谓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扩大民主,社区自治 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资源整合,共驻共建 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宗旨社区建设的宗旨是稳定、服务、发展。即在保持稳定,为职工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社区的发展,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更加完善,更加的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 核心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以社区居民为依托,让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基本任务(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 2、树立先进典型。 3、搞好业务培训。 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将城区和市区所有社区的电脑配置到位,初步实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两个率先”总体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市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3月19日、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市级领导成员、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现场调度、观摩交流、检查评判,收到很好的成效。今年确定的64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占全市规划总数的36%。 (一)高点定位,创新实践。在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研究确立了“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为总抓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为着力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思想,以及抓住“规划编制”这个关键,打

造“服务管理和发展致富”两个平台,“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农民,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三项原则,做好“与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建设,与产业发展”四个结合,实施“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经济强村带动型、行政村整合型、村企发展联合型、城中村改造融合型”六种模式,实现“与教育资源布局,与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与集贸市场设置,与农资超市、便民服务超市设置,与农村产业布局,与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社区警务室设置,与加工小区、养殖小区、仓储小区布局”八个统一的总体思路。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普遍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 (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把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市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相配套;同时本着“整合资源、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功能优化”原则,结合各乡镇实际,以“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等六种模式为基准,充分利用经济发展集聚地、闲置房产资源、乡镇工作片区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社区,全市共规划农村社区79个,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全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试行) 一、新型农村社区定义 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建设目标: 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三、建设要求 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大力推行“多村整合”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一县(区)域内农村社区达到建设标准基本一致,服务标准基本一致。 五、建设规模及住宅建设标准 1、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 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各村人口、产业、文化等情况按600户、2000人左右确定规模;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0-140平方米。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预留0.5平方公里左右的产业发展用地。 2、设区规划 ①坚持便于服务管理、尊重群众意愿和最大限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兼顾农村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和农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乡镇合并、迁村并点、集中居住建设和农业区域化发展等情况,科学设置社区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

②规划编制要按照《延安市市级生态村考核标准(暂行)》,充分考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住宅建设标准 社区内住宅与生产用地、用房间距不小于100米;人均不低于28平方米;清除危旧房屋,危旧房改造率达到100%;住宅立面及色彩应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建筑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 五、道路交通 1、社区道路 社区道路应全面硬化。社区道路网应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合理布置建设,社区主干道不应低于7米,次干道不低于5米。 2、公共停车设施 社区应设有客运车辆停车站点。根据人口规模,应考虑公共停车面积,结合村民住宅形式,考虑私家停车位。 3、社区广场 社区广场面积为1000-2000平方米,根据人口规模确定。(广场配置绿地、文化活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等) 六、市政公用设施 1、供水 水源应充足,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安全、完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2、排水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农村新型社区项目 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研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主要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西峡县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建设的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企业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场址与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建设场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自然条件、水文地质与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供电通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给、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原辅材料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销售策略、方案、营销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区居委会工作计划

社区居委会工作计划 篇一: xx年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原则,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建设和谐富裕新社区。 一、继续抓好“双创”工作,不折不扣完成镇委和镇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首先协助镇政府抓好xx新农村特色村建设的工作,按照高规划、高起点的建设要求,结合灶头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建设,同时计划在xx村、xx岗村、承上村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年初尽快完成3条村的规划,通过宣传发动,尽早动工创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带领全社区党员群众发展农村经济。 针对目前经济生产低迷,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原料价格偏高等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发展“三高”农业生产,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引

导农民的集约化经营发展。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和农村财务改革。继续加大对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提高居村两级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三、加强对城区管理工作的力度 加强环卫、绿化队伍的建设,加强领导,责任到位,确保城区街道整洁,树木常青。 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 在有条件的村建立安全文明小区,减少刑事犯罪等案件的发生,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五、加强党组织基层建设。 首先,居委会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整治思想和政策水平。抓好党总支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团结协作,积极开拓进取。发挥集体智慧,为发展经济社会及社会各项事业提供新思路,同时协助镇委开展“固本强基”试点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其次要巩固深化农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大村小组党支部建设力度,凡已创建新农村的村小组党支部有党建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入党,为基层党组织培养后备干部。 六、加大力度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对居民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爱我xx,爱我xx”的集体主

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

1、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 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面向”,即: (1)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妇女、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 (2)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3)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4)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向谁负责? 答: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日常事务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一是在城区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治管理,做好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各项工作。二是组织社区成员进行便民利民服务;开展以劳动就业为重点的社会事务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面向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区特殊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发展中介组织,办好“三产”,壮大社区经济;管好社区服务站,为社区成员提供优质服务。三是经常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文化教育、科普、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和组织社区成员共建文明社区;组织评选文明小区、文明楼院、五好家庭等。 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日常事务机构,主要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社区全体成员的监督。 3、社区有哪些类型? 答:社区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1)按主要功能分,有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2)按规模大小分,有巨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微型社区;(3)按形成方式分,有自然性社区、法定性社区;(4)按结构完整程度分,有整体性社区、局部性社区;(5)按综合标准分,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等等。 4、社区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的?

答:社区由(1)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2)—定的地域;(3)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4)一定的管理机构;(5)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6)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社区意识等要素构成。 5、什么是社区建设? 答: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6、社区建设有什么特点? 答:我国的社区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即社区建设是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二是社会性,即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三是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社区建设就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四是计划性,一般地说,要系统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本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7、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们对其基本原则的概括也不尽一致。但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应至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8、社区建设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有: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康复等。 9、社区“一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办公室、活动室、警卫室、医疗室. 10、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任务 1.切实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民主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_袁方成

收稿日期:2009-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7J ZD0024);2008年度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009]035)作者简介:袁方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建设# 5探索62010年第1期 /两型0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老河口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进而对老河口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拟建构/两型0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社区;/两型0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1;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30-06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定位和发展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甚至学界都对此存在着困惑与分歧,/这些分歧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于当前农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和改革方向的把握,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必须认真清理和严肃回答的问题。0 [1]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 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 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江西模式:/一会五站0。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 /第一块试验田0,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0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2] 2.秭归模式:/组织再造0。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0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0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 # 130#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设施很齐全很便民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设施很齐全很便民 作者:来源:洛阳晚报添加日期:12年03月23日 建设规模 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成本、选址安全、村民同意”的要求,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布点、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结合人口增长率,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预留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 在规模和原则上,要按照“1、5、3”的标准,即在城乡一体化区域和人口较多的平原地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1万人以上,覆盖半径2公里左右,住宅高6层以上,具备条件的要建设高层或小高层;丘陵塬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5000人以上,覆盖半径4公里左右,住宅高4层以上;山区和旅游景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3000人以上,住宅高2层以上。 为集约节约用地,我市鼓励和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并发挥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特色产业等优势打造特色社区。 社区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做到“四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就业项目配套。 ●教育设施 幼儿园:每5000人应至少配建1所6班幼儿园;小于5000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3班幼儿园。 小学:每1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24班小学;小于1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12班小学。 中学:每2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36班中学;较偏远的小于2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规模适当的中学。 各社区可根据人口和位置等因素合理调整教育设施规模。 ●医疗卫生设施 社区医疗卫生站(所),3000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100平方米以上;5000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15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同时,要建设诊断、治疗、观察、药房、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室,实现“六室”分开。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休闲广场,可与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及绿地系统设施合并建设。要根据人口集聚数量,建设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能够开展棋牌、器乐、健身等室内文体娱乐活动。室外体育活动场所,要能够开展小型室外演出及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能够设置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可与绿地景观系统合并建设。 ●商业便民设施 便民超市,5000人以下的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5000人至1万人的社区,面积要在50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时,还要配套建设集

村社区工作计划2020

村社区工作计划2020 本文是关于村社区工作计划2020,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村社区工作计划(一) 为做好20xx年我社区村民委员会工作,特做如下计划和安排。 1、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中共中央xx届三中会全精神》和党在农村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结合政策,抓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机遇。在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上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促进村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建好村务公开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管理,认真按要求做好村务、财务、政务公开工作,发挥好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村级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民主管理和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关心、关注失地农民。一是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服务工作,搞好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进一步加强企地联系,鼓励支持他们创业就业,争取政策、资金,做好服务,让他们在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转变就业观念,最终实现由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 4、抓好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抓好产业转移,由农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要达到1000人以上,第三产业收入要达到1500万元以上,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加工业、餐饮业以及打工经济,努力增加农民第三产业收入,继续抓好蔬菜、雷竹产业发展,搞好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销售,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使养猪养羊养鸡逐步形成规模,鼓励村民兴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实体,并争取政策给予支持,努力增加农民种养收入,确保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目标的实现。 5、抓好公益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2019年基本解决人口稠密区通户道路硬化,计划硬化通户道路2公里;全面完成九子溪危桥改造加固工程和熊家大湾道路改造维修工程;新建末级渠500米,检查维修沟渠10公里;争取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大纲

卢氏县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大纲 1.规划概述 1.1区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1.1.2人口与面积 1.1.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1.4民俗风情与旅游资源 1.1.5经济概况 1.2规划背景 1.2.1国内背景 1.3.2省域背景 1.2.3市域背景 1.3规划总则 1.3.1规划依据 1.3.2规划期限 1.3.3规划原则 1.3.4规划范围 2.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1区位关系 2.1.1自然区位 2.1.2经济区位 2.1.3交通区位 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2.1资源环境条件 2.2.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征 2.2.3发展阶段分析

2.3资源环境分析 2.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分析 3.区域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特定功能区规划 3.1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3.1.1农业产业现状 3.1.2工业产业现状 3.1.3第三产业现状 3.2产业定位 3.2.1发展思路 3.2.2农业产业化模式 3.3产业发展方向 3.3.1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3.3.2工业产业发展方向 3.3.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3.4产业空间布局 3.4.1农业产业布局 3.4.2工业产业布局 3.4.3第三产业布局 4.区域社区布局及社区分类 4.1社区布局原则 4.2社区布局目标 4.3社区布局形式 4.4社区布局实施时序 4.5社区布局方案 4.6社区建设标准 4.7社区建设类型分类 4.8社区布局的保障措施

5.城镇化水平预测 5.1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现状特征 5.2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5.3县域总人口发展预测 5.4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6.县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6.1官道口镇 6.2杜关镇 6.3范里镇 6.4.。。。 6.5.。。。。 6.6.。。。。 7.社区迁并整合规划 7.1农村人口 7.2规划目标 7.3布局原则 7.4社区布局规划的意义 7.5行政村与社区整合 8.空间管制规划 8.1市域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 8.2空间管制原则 8.3空间管制分区 8.4适宜建设区 8.5限制建设区

整合村庄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膨胀村庄规模整合村庄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关于对莒南县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组成考察组赴莒南县相沟乡利用两天的时间对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了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中,共座谈39人,其中乡镇干部17人,社区干部13人,居民代表9人;发放调查问卷80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原因 2004年底,莒南县相沟乡结合市县开展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将原有的54个行政村合并减少到45个,减少9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乡在工作中发现存在部分合并村“貌合神不合”,村干部之间相互扯皮,互不服气,工作效率低,村庄管理混乱,村级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缓慢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之间互相拆台;二是部分村宗族派性矛盾仍较突出;三是合并村强弱互补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四是中央惠农政策增多,村庄合并过程中坚持土地合同、债权债务、农业税负等不变的要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等。2006 年初,相沟乡审时度势,创新思路,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两年多来,全乡共整合32个村庄,建立10个农村社区,行政村数量减少到13个。全乡4.2万人口,其中社区覆盖人口3.2万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6%。通过社区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加快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全市探索出了“大村庄制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二、主要做法 该乡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定三义口村作为试点,将三义口村改为三义农村社区。三义口村是2004年由张家三义口、杨家三义口等6个行政村合并形成,合并后共有2300户,6060口人,221名党员,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是全县第一大村。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该乡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过去村庄管理混乱、街道脏乱、发展滞后的局面。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乡进行了推广。 (一)整合村庄资源,促进社区管理规范化。一是整合管理体制。社区只成立一套领导班子,即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班子职数和交叉任职率根据社区人口数量确定。撤销以前各自然村党支部,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党总支,并将支部建在社区各种协会组织上。二是整合村庄资产。将原来各村5%以内机动地、宅基地、建设规划预留地、“四荒”地、集体积累等集体资产全部整合起来,由社区统筹管理和使用。对原自然村涉及的债务转移到社区承担,根据集体经济状况及政策情况,逐年偿还,逐步化解。三是整合村庄同合。原自然村的各业承包合同,全部收归社区集中管理,集中变更发包人。对原自然村签订的未到期合同,继续维持合同期限。待合同到期后,再由社区公开发包。 (二)搭建工作平台,加快社区建设城镇化。一是为新农村建设搭建示范平台。该乡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时,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提升农村社区示范功能放在首位,引导社区按新农村标准进行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二是为社区群众提供集中服务平台。在全乡农村社区建设中实施“十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设一条商贸大街、一处集贸市场、一处便民超市、一个为民服务中心、一处小学或幼儿园、一处卫生室、一处文化广场和老年、幼儿游乐中心、一处警务室、一处工业及养殖项目区、一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方便广大居民。三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组织平台。社区内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协会,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