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第五章 消化系统

5第五章 消化系统

5第五章 消化系统
5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五章消化系统

【时间安排】

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鱼类消化管结构。

3、鱼类消化管结构与食性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鱼类消化腺的组成。

2、鱼类消化管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腔和系膜

◆体腔脊椎动物的体腔源于中胚层。由体腔囊向腹面延伸,其背部及中部的腔不久消失,而腹部的腔残留下来形成。

* 腹膜壁层、腹膜脏层、浆膜层。肠系膜。

第二节消化管

◆消化管鱼类的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

一、口咽腔

◆口咽腔

◆齿:骨鱼类的齿、硬骨鱼类的齿、鲤科鱼类的下咽齿及齿式、舌、鳃耙、硬骨鱼类的鳃耙类型、齿的形状跟食性有密切关系

二、食道(食管)

◆构成、作用、特有结构、(银鲳的食道囊)。

三、胃

一般鱼类的胃由四层组织组成: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

◆软骨鱼类的胃多数是U型或V型

◆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可以分为五大类:

四、肠

◆软骨鱼类的肠板鳃亚纲的肠可分出小肠和大肠。

◆硬骨鱼类的肠分化不明显。

五、幽门垂(幽门盲囊)

◆幽门垂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

六、肛门

第二节消化腺

◆消化腺鱼类的消化腺有胃腺、肠腺、肝脏、胰脏等,所有鱼类均无唾液腺,而只有粘液腺。

一、胃腺

二、肠腺

◆肠腺多数鱼类无真正的肠腺,在鲟科鱼类肠内具肠腺。

三、肝脏

◆肝脏、肝脏的功能

四、胰脏

◆胰脏是鱼类重要的消化腺。

【教学方法】

血液的组成作简单讲述,组织学有相关内容。

以鲨鱼和鲤科鱼讲解鱼的消化管的组成。

消化腺讲述,以图示的方式,讲清楚结构、位置和机能。

【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01.口腔齿与咽喉齿;02.消化腺;03螺旋瓣;04幽门盲囊;05食道侧囊;06咽喉齿;

二、填空题

01..鱼类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组成.

02.咽齿是着生在____上的牙齿.

03.鲤科鱼类咽齿的_____,______,_____该鱼类的重要分类依据.

04.食道由三层组织构成,由内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05.胃位于食道的____,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肠的长度及盘曲程度因种类及食性而异,一般肉食性鱼类肠管较____,植食性鱼类的肠较____,杂食性鱼类的肠则_.

07._____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_____完全没有吸收作用,只堆积粪便.

08.鱼类主要的消化腺为_____,_____及_____,所有鱼类都有_____腺.

09.银鱼科的胃型属于_____型,软骨鱼类的胃多数是_____型和_____型.

10.肉食性鱼类的口裂一般较_____齿较_____.

11.硬骨鱼类的口一般开于吻端,依据上,下颌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唇具有协助吸取食物的作用,一般生活在的鱼类具有。

12.鱼类的消化管包括、、、和;消化腺主要有、、和。

13.鱼类取食器官包括、、等,位于内。

14.鱼类消化管由表及里由、、和构成。

15.鱼类的齿按着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和二大类,鲤科鱼类具有。

16.胃的近食道处叫,近肠处叫。

17.鱼类扩大消化吸收的构造有、、、。

18.肝脏位于,前端系于上。

19.胆汁来自,它的主要功能是。

20.为不破坏鱼体表,摘取咽骨(下咽骨)观察咽喉齿应由入手。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01..(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具一肌肉包围的体腔,其中包藏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的腔为腹腔.

02.( )硬骨鱼类的牙齿仅在上下颌上有生长.

03.( )鱼类的肾脏是在腹腔中。

04.( )鱼类的鳔不有腹腔中。

05.(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

06.( )鳃耙长在鳃弓朝口腔的一侧.

07.( ) 肉食性鱼类一般口裂较大,多具锋利的齿。

08.( )凡是具有口腔齿的鱼类,其咽喉齿亦一定很发达。

09.( )计数鱼类鳃耙数目时,是以第一对鳃弓内侧鳃耙数为准。

10.( )草食性鱼类的肠比肉食性鱼类的肠要长。

11.( )所有鱼类都具有胃。

12.( )胆囊具有分泌、贮存胆汁的作用。

四、选择题

01.消化过程中,可溶物质依靠______作用进入血管中.

A.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C. 溶透

D. 过滤

02.鲤鱼具有______.

A. 犁齿

B. 咽齿

C.腭齿

D. 颌齿

03.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鳃耙一般______.型

A. 数多面致密

B. 粗而稀少

C. 数少面致密

D. 长面稀少

04.硬骨鱼类的胃以______型容量最小______型胃容量最大.

A. I型,U型

B. V型,Y型

C. U型,卜型

D. I型,卜型.

05.下列鱼类中哪些鱼的肠最长_______.

A. 肉食性

B. 植食性

C. 杂食性

D.滤食性

06.所有鱼类均无______.

A. 唾液腺

B. 粘液腺

C. 胃腺

D. 肠腺

07.下列不属于辅助呼吸器官的是_______.

A. 皮肤

B. 口咽腔

C. 鳃上器官

D. 鳔

08.鱼消化管道的肌肉属,称为骨骼肌的是。

A.平滑肌B.横纹肌C.心脏肌D.括约肌

09.草鱼的咽喉齿为。

A.一行B.二行C.三行D.四行

10.鲢、鳙的咽上器官是由卷曲而成。

A.基鳃骨B.角鳃骨C.咽鳃骨和上鳃骨D.鳃耙

11.鲤科鱼类的咽骨由第五对鳃弓的扩大而成。

A.咽鳃骨B.下鳃骨C.上鳃骨D.角鳃骨

12.鲤科鱼类的咽喉齿与基枕骨下的形成嘴嚼面,作为消化的一道工序。

A.骨磨B.角磨C.咽磨D.咽骨

13.有胃鱼类其胃的贲门部是在近处。

A.口咽腔B.肠道开始C.食道D.鳔咽管之后

14.幽门盲囊位于。

A.贲门部B.肠胃交界处C.肠中部D.盲囊部

15.肠壁黏膜褶实际上是向肠腔内突起所形成。

A.黏膜层B.黏膜层和黏膜下层C.浆膜D.基底膜

16.鳃耙长在上。

A.相邻两鳃弓间B.鳃弓外侧C.鳃弓内侧D.鳃片

17.草鱼的咽齿为。

A.梳状B.锥状C.臼状D.勺状

18.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内进行。

A.胃B.食道C.肠D.口咽腔

19.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液是。

A.胃液B.胰液C.胆汁D.肠液

【讨论题】

鱼类的消化系统的对食性的适应

【思考题】

养殖过程中,从能量利用的角度考虑,养草食性鱼合算还是养殖肉食性鱼合算。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 第五章消化系统汇总

内脏学总论和消化系统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对内脏描述何者正确 A .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脉管系统 B .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膜腔内 C .各系统均借孔道与外界相通 D .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 E .各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共同点 2.下列哪项属于内脏器官 A .脾 B .心 C .胸腺 D .甲状腺 E .子宫 3.下列哪项属于实质性的内脏器官 A .甲状腺 B .脾 C .肾上腺

D .肝 E .子宫 4.下列哪项属于中空性的内脏器官 A .胸导管 B .输乳管 C .输尿管 D .腹股沟管 E .中脑水管 5.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和咽 B .从口腔到食管 C .从口腔到胃 D .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E .从口腔到空肠 6.下消化道不包括 A .十二指肠 B .空肠 C .回肠 D .直肠

E .盲肠 7.梨状隐窝位于 B .口咽部 C .喉咽部 D .固有口腔 E .咽隐窝的两侧 8.腭扁桃体位于 A .扁桃体上窝内 B .扁桃体小窝内 C .咽隐窝内 D .腭咽弓后方的窝内 E .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窝内 9. 6 代表 A .左上颌第 1 前磨牙 B .右上颌第 2前磨牙 C .右上颌第 1磨牙 D .左上颌第 1 磨牙 E .左上颌第 2 前磨牙 10.舌 A .前 1/3 为舌体

B .后 2/3 为舌根 C .舌表面数量最多的为菌状乳头 D .所有的舌乳头均含有味蕾 E .轮廓乳头有 7~11 个 11.舌扁桃体 A .构成咽峡 B .位于界沟前方 C .其后方有舌盲孔 D .由淋巴组织构成 E .位于舌两侧 12.不含味蕾的结构是 A .菌状乳头 B .轮廓乳头 C .丝状乳头 D .叶状乳头 E .软腭粘膜 13.颏舌肌 A .属舌内肌 B .单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前下

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练习题)

1 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5-1、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 A. 三唑仑 B.唑吡坦 C. 西咪替丁 D. 盐酸丙咪嗪 E. 咪唑斯汀 5-2、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 2-受体拮抗剂为 A. 尼扎替丁 B. 罗沙替丁 C. 甲咪硫脲 D. 乙溴替丁 E. 雷尼替丁 5-3、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 西咪替丁 B. 多潘立酮 C. 双环醇 D. 昂丹司琼 E. 联苯双酯 5-4、联苯双酯是从中药 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 A. 五倍子 B. 五味子 C. 五加皮 D. 五灵酯 E. 五苓散 5-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A. 环系不同 B. 11位取代不同 C. 20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D. 七位取代基不同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二、配伍选择题 [5-6-5-10] A. N N H S H N H N N C N B. N O H N O O O C. N S N S H N N O 2 N H D. N S O N H 2 N H 2 O N S N N H 2 H 2N E. 5-6、西咪替丁 5-7、雷尼替丁 5-8、法莫替丁 5-9、尼扎替丁 5-10、罗沙替丁 [5-11-5-15] A. 地芬尼多 B. 硫乙拉嗪 C. 西咪替丁 D. 格拉司琼 E. 多潘立酮 5-11、5-HT 3受体拮抗剂 5-12、H 1组胺受体拮抗剂 5-1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5-1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5-15、H2组胺受体拮抗剂 [5-16-5-20] A. 治疗消化不良 B. 治疗胃酸过多 C. 保肝 D. 止吐 E. 利胆 5-16、多潘立酮 5-17、兰索拉唑 5-18、联苯双酯 5-19、地芬尼多 5-20、熊去氧胆酸 三、比较选择题 [5-26-5-30] A. 雷尼替丁 B. 奥美拉唑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 5-26、H 1受体拮抗剂 5-27、质子泵拮抗剂 5-28、具几何活性体 5-29、不宜长期服用 5-30、具雌激素样作用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抗酸剂与抑酸剂 第二节胃黏膜保护剂 第三节助消化药 第四节解痉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 第六节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第一节抗酸剂与抑酸剂 第一亚类抗酸剂 (1)吸收性抗酸剂:碳酸氢钠。 (2)非吸收性抗酸剂:含难吸收的阳离子,口服后只能直接中和胃酸而不被胃肠道吸收——铝、镁制剂,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直接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并能形成保护膜,覆盖于胃黏膜表面 ——用于对症治疗,缓解反酸、胃痛等症状。 (二)典型不良反应 1.碳酸氢钠、碳酸钙——释放二氧化碳——呃逆、腹胀和嗳气,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加。 2.氢氧化镁——产生氯化镁——引起腹泻;肾功能不良者可引起血镁过高。 3.铝、钙剂——便秘。 4.铝离子可松弛胃平滑肌,引起胃排空延迟和便秘——可被镁离子对抗——铝碳酸镁。 二、用药监护 1.最佳服用时间: 胃不适症状出现,或将要出现时,如两餐之间和睡眠前。 2.片剂抗酸剂适宜嚼碎服用。 3.增加日服药次数,一日4次或更多。 第二亚类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和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最有效药物。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PPI特异性地抑制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抑制胃酸生成的终末环节。抑酸作用强大。 并可与抗菌药物、铋剂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治疗——TANG补充:三联疗法。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的异构体,优于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属于第二代PPI。 泮托拉唑属于第三代PPI。不受食物和其他抗菌药影响,对胃壁细胞的选择性更专一。 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更快速、更强大。高效、速效、安全。抗幽门螺杆菌活性高。 (二)典型不良反应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PPI——可引起髋骨、腕骨、脊椎骨骨折。 PPI极少发生耐药现象,但停药后引起的胃酸分泌反弹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个月。 (三)禁忌证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婴幼儿。 (四)药物相互作用 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可能引发胃灼热和胃溃疡,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防止或减轻相关症状。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会明显降低氯吡格雷的疗效。 【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者,如须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应考虑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 二、用药监护 1.常须制成肠溶制剂,至小肠内溶解再吸收,以规避酸性的破坏作用。 2.服用时应以整片(粒)吞服,不得咀嚼和压碎(对比TANG:铝碳酸镁是嚼碎),并至少在餐前1h 服用。 3.不宜再服用其他抗酸剂或抑酸剂。不建议大剂量长期应用(卓-艾综合征例外)。 4.不需要多次给药,一日1次或2次(前后对比TANG:铝碳酸镁一日4次)。 第三亚类抑酸剂-组胺H2受体阻断剂 可逆性竞争壁细胞基底膜上的H2受体,显著抑制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尼扎替丁 ◆罗沙替丁乙酸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抑制胃酸分泌(强度不如PPI),尤其能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防治应激性溃疡。 (二)典型不良反应 1.常见:头晕、嗜睡。 2.长期用药——胃内细菌繁殖,诱发感染。 3.耐药发生很快(不如PPI)。 4.突然停用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加——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 (三)禁忌证 1.急性胰腺炎者禁用西咪替丁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病例一 49 岁男性,7 年前起出现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常于饭后 3 小时左右发作,有时半夜痛醒,进食后疼痛好转。 以后几乎每年冬春季发作,尤其是劳累、饮食不当、心情郁闷更易发作,曾在单位医务室诊断为胃炎,服用普鲁本辛后基本缓解。 6 天前上腹部疼痛较前加重,服阿托品无效,进食或吃点心或也不能缓解,昨起排柏油样大便 2 次,每次约 250 克,来院诊治。 查体: 体温37℃,脉搏 96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 110/70mmHg,神志清,口唇无苍白及发绀,面色稍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与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两下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 4.710 12 /L,HGB143g/L,WBC6.210 9 /L,N76%,L22%。 尿常规无异常,大便隐血试验(+++)。 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 2.还需要配合医生做哪些检查3.主要的护理诊断?参考答案1.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 2.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3.主要护理诊断: 1)慢性疼痛与消化道溃疡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3)恐惧与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威胁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 病例二 54 岁男性患者,乙型肝炎病史 20 余年,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 全身乏力、恶心、食欲减退 4 个月,腹胀、少尿、牙龈出血 1 个月。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无异常。 神志清醒,体格消瘦,肝病面容,巩膜中度黄染,面部、颈部及上胸部见多个蜘蛛痣,肝掌,腹部明显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2.如何护理腹水?参考答案 1.诊断: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2. 腹水的护理: (1)安置病人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肾血流,改善肝细胞营养,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大量腹水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减轻呼吸困难,卧床时抬高下肢,阴囊水肿者用拖带托起。 (2)限制钠水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测腹围、体重、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口腔新生儿舌短而宽,口腔黏膜柔嫩,唇肌、咀嚼肌、两颊部脂肪垫发育良好,具有较好的吸吮功能、吞咽功能,早产儿则较差。新生儿涎腺发育不成熟,3~4 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 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食管似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较差,常发 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8~10 个月时症状消失。新生儿食管长约10cm,1 岁时11~12cm,5 岁时 16cm, 学龄儿童20~25cm。新生儿食管具有与成年人相同的3 个狭窄部位,其中通过膈部的狭窄相对较窄。 (三)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婴儿常发生胃肠逆向蠕动,若哺乳时吸入空气,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 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年龄越小每天喂养的次数越多。由于哺喂后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逐渐进入十二指肠,故实际哺喂量多于上述容量。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为1.5 ~2小时,母乳为2~3 小时,牛乳为3~4 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及肠道菌群婴儿肠道相对成人较长,一般为身长的5~7 倍,分泌面积及吸收面积较大,利于消化吸收。肠系膜相 对较长且活动度大,易患肠套叠及肠扭转。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调能力差,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全身性感染和功能性肠梗阻。新生儿哺乳后结肠和直肠有细菌繁殖,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则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及药物治疗Word版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及药物治疗(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and the drugs) 掌握: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胆汁返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 熟悉:药物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 药物:复方氢氧化铝、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乳酶生、颠茄、山莨菪碱、阿托品、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定义及发病情况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得名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其他部位,食道、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袢及Meckel憩室10%的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消化性溃疡男:女比例3.9~8.5:1 DU:GU比例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发病年龄较 发病机制-损害和防御因素胃溃疡-防御因素减弱十二指肠溃疡-损害因素增强 损害因素Hp 胃酸胃蛋白酶胆盐 NSAIDs 乙醇吸烟炎症因子自由基 防御因素黏液碳酸盐磷脂黏膜屏障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 EGF 病因和发病机制溃疡病致病机理的现代概念 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没有Hp感染就没有溃疡复发有好的胃黏膜屏障就没有溃疡形成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症状 典型PU疼痛特点复发性、周期性、节律性、诱因、缓解 其它胃肠道症状没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厌食 NSAIDs溃疡特点较大、多发多无痛,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50-80%) 体征相当于溃疡部位压痛 DU 偏右上腹 GU 偏左上腹 取决于有无并发症幽门梗阻:胃型及胃蠕动波穿孔: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 特殊类型的溃疡 诊断诊断-胃镜及分期胃镜检查:最直接、最理想 活动期(A期) A1期:溃疡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白苔,常有出血,周围潮红,有炎症和水肿 A2期:溃疡面覆黄或白苔,无出血,周围无炎症和水肿 愈合期(H期) H1期:溃疡周边肿胀消失,周围可见星芒状放射,粘膜红色,但红润皱襞<溃疡面 H2期:溃疡变小,可见明显的星芒状集中,粘膜皱褶,红润皱襞大于溃疡面 疤痕期(S期) S1期:溃疡消失,出现新生的红色粘膜—红色瘢痕期 S2期:溃疡消失,红色→白色—白色瘢痕期 PU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PU治疗分一般措施和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一般措施规律生活、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者应予开导,必要时给予镇静药。原则上需强调进餐要定时,避免辛辣、过咸及浓茶、咖啡。牛奶和豆浆虽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泌,不宜多饮。如有烟酒嗜好而确认与溃疡的发病有关者,应戒除。服用NSAID者,尽可能停服。 影响胃酸分泌的因素 壁细胞通过受体(M3、H2受体、胃泌素受体)、第二信使和H+-K+-ATP酶三个环节来分泌胃酸。 当今的治疗主要着眼于减少胃酸和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分类 1、抗酸分泌治疗

儿科护理学(第五章)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新生儿舌短而宽,口腔黏膜柔嫩,唇肌、咀嚼肌、两颊部脂肪垫发育良好,具有较好的吸吮功能、吞咽功能,早产儿则较差。新生儿涎腺发育不成熟,3~4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食管似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较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8~10个月时症状消失。新生儿食管长约10cm,1岁时11~12cm,5岁时16cm,学龄儿童20~25cm。新生儿食管具有与成年人相同的3个狭窄部位,其中通过膈部的狭窄相对较窄。 (三)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婴儿常发生胃肠逆向蠕动,若哺乳时吸入空气,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年龄越小每天喂养的次数越多。由于哺喂后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逐渐进入十二指肠,故实际哺喂量多于上述容量。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为1.5~2小时,母乳为2~3 小时,牛乳为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及肠道菌群 婴儿肠道相对成人较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分泌面积及吸收面积较大,利于消化吸收。肠系膜相对较长且活动度大,易患肠套叠及肠扭转。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屏障功能差和肠蠕动协调能力差,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全身性感染和功能性肠梗阻。新生儿哺乳后结肠和直肠有细菌繁殖,母乳喂养儿以

解剖学试题-消化系统考题及答案

解剖学试题-消化系统考题及答案

第五章消化系统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和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部和后内侧部的 两部分。 3、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 收缩使舌向伸。 侧,双侧 4、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 牙,共有个,第2组牙称个。第1组牙称牙,共有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和三部分。 6、牙质是构成牙的主体,覆盖于牙冠的牙质表面,包于牙根和牙颈的牙质表面

7、牙周组织包括,和三部分。 &消化腺包括和等大消化腺以 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9、腭扁桃体位于和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 10、唾液腺又称口腔腺,主要包括、 和三对。 11、咽是和的共同通道,它分为 、和三部分。 12、咽腔鼻部的侧壁上有口,咽腔借此与中耳的相通。 13、食管上端约在第颈椎体下缘平面与 相续,下端连接胃的门。食管依其行程分为、和三部

14、胃的入口称,与相接与相 延续。 出口为 15、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小部分位于。 16、胃的幽门部,可分为左侧的 两部分。 和右则的 17、小肠上接胃的,下接 和三部。 ,分、 18、十二指肠呈“C”形包绕、和四部分。,可分为、 19、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部,它是和的共同开口。 20、十二指肠悬肌的作用是将固定于腹后壁,也是临床手术中确定起端的标志。 21、大肠可分为、、、和

五部分 22、结肠分为、、和四部分 23、结肠和盲肠在形态上有 _、___和__ 三大特征,借此与小肠区别。 24、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后方叫—;下部的凸向前方叫—。 25、肝大部分位于__和—,小部分位于— 26、肝的膈面借__韧带分为_和__两叶; 脏面借“H”沟分为、、和四叶。 27、胆囊位于肝下面的—内,由前向后可分为、、和四部分。 28、胆总管由___和―■合成的,在―韧带内下降,最后与汇合共同开口于_____ 。 的稍下方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最新资料推荐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病例一49 岁男性,7 年前起出现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常于饭后3 小时左右发作,有时半夜痛醒,进食后疼痛好转。 以后几乎每年冬春季发作,尤其是劳累、饮食不当、心情郁闷更易发作,曾在单位医务室诊断为胃炎,服用普鲁本辛后基本缓解。 6 天前上腹部疼痛较前加重,服阿托品无效,进食或吃点心或也不能缓解,昨起排柏油样大便2 次,每次约250 克,来院诊治。 查体: 体温37℃,脉搏96 次/ 分,呼吸22 次/ 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口唇无苍白及发绀,面色稍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与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两下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4.710 12 /L ,HGB143g/L,WBC6.210 9 /L ,N76%,L22%。 尿常规无异常,大便隐血试验(+++)。 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2 .还需要配合医生做哪些检查3.主要的护理诊断?参考答案1.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2 .检查项目: 1 / 6

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3 .主要护理诊断: 1 )慢性疼痛与消化道溃疡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3)恐惧与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威胁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 病例二54 岁男性患者,乙型肝炎病史20 余年,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 全身乏力、恶心、食欲减退4 个月,腹胀、少尿、牙龈出血1 个月。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无异常。 神志清醒,体格消瘦,肝病面容,巩膜中度黄染,面部、颈部及上胸部见多个蜘蛛痣,肝掌,腹部明显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问题: 1 .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2.如何护理腹水?参考答案1. 诊断: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2. 腹水的护理: (1)安置病人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肾血流,改善肝细胞营养,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大量腹水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减轻呼吸困 难,卧床时抬高下肢,阴囊水肿者用拖带托起。 最新资料推荐 (2)限制钠水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测腹围、体重、观察

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讲义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 消化道是自口腔、咽喉、经食管、胃、小肠、大肠,以至肛门的连续性腔道,在肝、胆、胰的共同作用下,摄取、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并防御外来的侵害。在神经内分泌的统一协调下,消化道在机体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对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消化道在多种致病刺激物的作用下,常常迅速地起反应,产生种种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的功能异常,构成人类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返酸、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黑便等。通过对肝脏功能、胰腺功能、腹腔穿刺液和粪便的实验检查,有助于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第一节肝功能试验 肝脏是人体内体积最大、功能最复杂的器官。它接受双重血液供应,即除接受肝动脉外,还接受门静脉的注入。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肝小叶,肝小叶中肝细胞围绕中心静脉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肝小叶周边是汇管区,内有肝动脉、门静脉、胆小管。相邻肝细胞间隙为血窦,由内皮细胞和枯否细胞包裹形成,这些血窦接受来自位于汇管区肝动脉和门静脉细小分支的血液。 每天肝脏执行几百个功能,包括合成、代谢、分泌和排泄。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汁酸和胆红素均经肝脏摄取代谢;肝脏的另一个功能是合成蛋白质、糖类、脂类,其中约90%以上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并在血浆蛋白质的处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肝细胞中富含线粒体、内质网、核蛋白体和大量酶类,因而能完成复杂多样的代谢功能。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此外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合成、分解等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及胆固醇的能力很强,对甘油三酯及脂肪酸具有分解能力,是生成酮体的器官。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亦起着重要作用。肝与许多激素的灭活和排泄有关系。 一、血清酶检查 肝脏复杂的代谢功能需要酶的参与,肝脏含酶特别丰富,其酶蛋白约占肝细胞蛋白的2/3,包括细胞内功能酶和具有血浆蛋白固有组分的酶,如凝血因子和补体,以及由肝细胞产生、分泌排泄的酶等。根据酶的分布特点,肝细胞酶可分为质膜酶、胞质酶和线粒体酶三类。肝胆疾病时,肝细胞的质膜酶被淤积的洗脱或酶水解及肿瘤、化学物质刺激等释放入血;胞质酶多因肝细胞膜损伤或通透性增加而释放入血;线粒体酶只有在肝细胞损伤较为严重或发生变性坏死时才会释放入血。因此,根据血清中肝脏酶的种类及其活性升高或降低,可了解肝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但是,一些具有共同酶活性的血清酶并非肝细胞所特有,从而导致血清总酶活性检查的特异性偏低,通过检测肝细胞酶的同工酶则更具有临床意义。 ㈠转氨酶 氨基转移是氨基酸代谢中基本的生化反应之一,在机体内存在着多达60多种的氨基转移酶(amiontransferases),简称转氨酶(transaminase)。转氨酶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α-酮

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机械性消化 4.化学性消化 5.胃肠激素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8.胆盐的肠肝循环9.内在神经丛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二、填空题 1.食物的消化有___和___两种形式。 2.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___,收缩___。 3.消化器官的绝大部分都受___和___神经双重支配。 4.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___神经。其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胆囊,括约肌___,消化腺分泌___。 5.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由___神经丛和___神经丛组成。 6.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___。 7.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促进胃液___;使胃窦___;促进消化道粘膜及胰岛素的___。 8.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化学因素是在小肠上部和幽门的___和___。- 9.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促进___和___xxHCO 3的分泌。

10.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___。 11.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引起___收缩和___分泌。 12.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__。 13.内因子是胃腺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__,它能保护和促进___的吸收。 14.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___和___。 15.胃运动形式有___、___和___。 16.胰腺导管细胞分泌___和___;胰腺腺泡细胞分泌___。 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___和___含量很少,而___的含量较丰富。 18.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___,___和___。 19.胆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___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包括___、___。 20.小肠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 三、判断题 1.食物能够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 2.基本电节律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 3.消化道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它对化学性消化和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 4.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摄入食物的性质。( ) 5.蠕动波的移行方向均朝向肛门( )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病例一 49岁男性,7年前起出现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常于饭后3小时左右发作,有时半夜痛醒,进食后疼痛好转。以后几乎每年冬春季发作,尤其就是劳累、饮食不当、心情郁闷更易发作,曾在单位医务室诊断为“胃炎”,服用普鲁本辛后基本缓解。6天前上腹部疼痛较前加重,服阿托品无效,进食或吃点心或也不能缓解,昨起排柏油样大便2次,每次约250克,来院诊治。查体:体温37℃,脉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口唇无苍白及发绀,面色稍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与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两下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7×10 12 /L,HGB143g/L,WBC6、2×10 9 /L,N76%,L22%。尿常规无异常,大便隐血试验(+++)。 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 2.还需要配合医生做哪些检查 3.主要得护理诊断? 参考答案 1.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 2.检查项目: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3.主要护理诊断: 1)慢性疼痛与消化道溃疡有关。 2)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 3)恐惧与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威胁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 病例二 54岁男性患者,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全身乏力、恶心、食欲减退4个月,腹胀、少尿、牙龈出血1个月。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神志清醒,体格消瘦,肝病面容,巩膜中度黄染,面部、颈部及上胸部见多个蜘蛛痣,肝掌,腹部明显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 2.如何护理腹水?

泰迪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泰迪常见病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泰迪犬们来说的消化系统也是会生病的,泰迪常见消化系统的疾病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泰迪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这里衷心的希望大家的泰迪都能健健康康的!怎么治疗呢? 1.口炎 是口腔(包括舌、齿龈)粘膜的炎症。 病因:异物(如鱼刺、骨头等)、过冷过热的食物,化学物质(如舐食腐蚀性药物等),老狗齿石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坏死杆菌),传染病如犬瘟热等均可引起。

症状:由于口腔疼痛而拒食,或小心咀嚼;硬物常从口中吐出,大量流涎,口腔粘膜潮红,温高,口臭,舌苔重。水泡性口腔炎时,口腔粘膜有水泡,其中充满浆液;水泡破裂出现鲜红的糜烂面或溃疡。患溃疡性口炎时,门齿和犬齿齿龈部暗红色出血、肿胀、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牙齿松动;与病相对应的唇、颊部也发生溃疡。口恶臭,咀嚼困难。 治疗:用0.1%高锰酸钾液、2%氯酸钾溶液或2%明矾液冲洗口腔。溃疡面以碘甘油或1%磺胺甘油混悬液涂擦。慢性口炎用1%--5%的蛋白银,中药冰硼散效果也很好。 2.扁桃腺炎 犬扁桃腺炎多见于腭扁桃腺发炎,不常发生于咽扁桃腺。主要由于吃雪、喝冰水及突然的气温变化以及细菌感染引起,如链球菌、巴氏杆菌、A型魏氏梭菌等。有人认为:扁桃体的病灶可引起肾炎、关节炎,故当患其它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时应注意检查扁桃体。 症状:急性扁桃腺炎多发生于1--3岁的狗,表现发烧(41℃)、厌食,常见打哈欠,轻压喉部引起咳嗽。口腔检查见扁桃腺红肿,有泡沫样粘液,甚至溃疡。 治疗:用磺胺或抗生素治疗局部涂以碘甘油(碘1份,碘化钾3份和甘油30份)。 3.咽炎 指口腔和咽粘膜的炎症。引起的原因同胃炎和喉炎,也常继发于扁桃腺炎。症状、治疗同扁桃腺炎。

药化习题-5章-答案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5-1、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C A. 三唑仑 B.唑吡坦 C. 西咪替丁 D. 盐酸丙咪嗪 E. 咪唑斯汀 5-2、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2-受体拮抗剂为B A. 尼扎替丁 B. 罗沙替丁 C. 甲咪硫脲 D. 乙溴替丁 E. 雷尼替丁 5-3、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D A. 西咪替丁 B. 多潘立酮 C. 双环醇 D. 昂丹司琼 E. 联苯双酯 5-4、联苯双酯是从中药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B A. 五倍子 B. 五味子 C. 五加皮 D. 五灵酯 E. 五苓散 5-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E A. 环系不同 B. 11位取代不同 C. 20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D. 七位取代基不同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 1

2 二、配伍选择题 [5-6-5-10] A. N N H S H N H N N CN B. N O H N O O O C. N S N S H N NO 2 NH D. S O NH 2NH 2O N S N NH 2 H 2N E. 5-6、西咪替丁 A 5-7、雷尼替丁 E 5-8、法莫替丁 D 5-9、尼扎替丁 C 5-10、罗沙替丁 B [5-11-5-15] A. 地芬尼多 B. 硫乙拉嗪 C. 西咪替丁 D. 格拉司琼 E. 多潘立酮 5-11、5-HT 3受体拮抗剂 D 5-12、H 1组胺受体拮抗剂 B 5-1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E 5-1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A 5-15、H2组胺受体拮抗剂 C [5-16-5-20] A. 治疗消化不良 B. 治疗胃酸过多 C. 保肝 D. 止吐 E. 利胆 5-16、多潘立酮 A 5-17、兰索拉唑 B 5-18、联苯双酯 C 5-19、地芬尼多 D

第五章 消 化 系 统

第5章消化系统 一、授课章节 5.1概述 5.2消化器官 5.3消化生理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目标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的概念。 2.各消化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及生理机能。 3.消化的方式及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机理和过程。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 2.消化吸收的机理。 难点: 五、教具 实习动物标本、模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Ⅰ.导入 复习旧课:1.内脏的一般结构。 2.腹腔、骨盆腔与腹膜的位置。 3.腹腔的划分意义。 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是: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肝和胰、大肠、肛门及消化方式、消化道的消化特点和吸收特点。 II.新课 一、概述 提示: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另有消化腺。

动物把摄自外界的物质在消化管内转变为结构相对简单,能被机体吸收的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而被分解消化了的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进入血液、淋巴,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称为吸收。 机体内完成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消化腺又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经特定的排泄管排入消化管内,参与消化过程。 二、消化器官 注意:不同动物口腔中的齿数不一样。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器官的起始部,具有采食、咀嚼、辨味、吞咽和分泌消化液等功能。其前壁为唇;两侧壁为颊;顶壁为硬腭;底壁为下颌骨和舌;后壁为软腭。通过咽峡与咽相连。 (一)唇 唇表面被覆皮肤,内面衬以黏膜,中层为环行肌。牛唇坚实、短厚、不灵活。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鼻唇镜,是鼻唇腺的开口处,健康牛此处湿润、低温,常作为牛体是否健康的标志之一。羊唇薄而灵活,上唇中部有明显的纵沟,两鼻孔之间形成无毛区,称为鼻镜。猪的上唇短厚,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吻突,下唇尖小,口裂很大。马唇长而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工具。 (二)颊 颊位于口腔两侧,主要由颊肌构成。牛羊的颊黏膜上有许多尖端向后的锥状乳头。 (三)硬腭 硬腭为口腔的顶壁,向后延续为软腭。 (四)软腭 软腭是一紧接硬腭后方的含有腺体和肌组织的黏膜褶,构成口腔的后壁。其与舌根之间的空隙称为咽峡,为口腔与咽之间的通道。 (五)舌 舌在咀嚼、吞咽等动作中有搅拌和推送食物的作用。舌分为舌尖、舌体和舌根三部分。

药理学第 五 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学习要求 1、熟悉抗溃疡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奥美拉唑及单一异构体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西咪替丁的合成路线。了解常用的其它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了解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2、熟悉镇吐药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掌握昂丹司琼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地芬尼多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硫乙拉嗪的结构特点及用途。了解昂丹司琼的合成路线。 3、掌握甲氧氯普胺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熟悉多潘立酮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用途。了解西沙必利的结构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现状。了解促动力药的作用。 4、掌握联苯双酯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了解双环醇的结构和作用。了解水飞蓟宾、熊去氧胆酸的结构特点及用途。了解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的现状。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术语解释 1、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质子泵即H /K -ATP酶,该酶存在于胃壁细胞表面,含有一个大的α亚基和一个较小的β亚基。该酶可通过K 与H 的交换,生成胃酸。质子泵抑制剂是一个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 2、5-HT3受体拮抗剂(5-HT3receptor antagonists):5-羟色胺(5-HT)是神经递质,也是自身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根据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不同以及受体-配基亲和力、受体的化学结构(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细胞内转导机制的不同,将5-HT 受体分成3个亚型。5-HT3受体分布在中枢神经及迷走神经神经的传入纤维末稍,特别是在延 1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健胃药和助消化药 一、健胃药 【定义】:凡能提高食欲,促进胃的分泌蠕动,加强消化机能的药物。 (一)苦味健胃药 刺激味觉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味觉分析器兴奋,提高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唾液和胃液分泌,获提食欲的效果。 1.龙胆 【来源与成分】本药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干燥根茎和根。有效成分为龙胆苦苷约2%,龙胆糖约4%,龙胆碱约0.15%。 【作用与适应证】本药味苦性寒,因其味苦,内服可作用于舌味觉感受器,促进唾液与胃液分泌增加,加强消化,提高食欲。常与其他健胃药配伍制成散剂、酊剂、舔剂等剂型,用于食欲不振及某些热性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等。 2.马钱子 【机理】:兴奋味觉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 (二)芳香性健胃药 【作用】轻度刺激消化道反射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胃肠蠕动;轻度抑菌和制止发酵的作用 1.陈皮 又名橙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内含挥发油、川皮酮、橙皮苷、维生素B 和肌醇等。 1 【作用】内服发挥芳香健胃作用,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蠕动,呈现健胃驱风的功效。

【应用】用于消化不良、积食气胀等。 2.桂皮 又名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内含挥发性桂皮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作用】桂皮油对胃肠黏膜有和缓的刺激作用,能加强消化,排除积气,缓解痉挛性疼痛;还能使中枢和末稍血管扩张,可增强血液循环。 【应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胃肠胀气,产后虚弱等。 【注意】:孕畜禁用,以免流产。 3.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作用】健胃驱风。 【应用】用于消化不良、胃肠气胀、前胃弛缓。 4.姜 【作用】内服对口腔和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提高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蠕动,具有健胃、制酵、驱风等功效。 【注意】:孕畜禁用。 5.大蒜(Garlic) 【作用】由于内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应用】用于食欲不振,积食气胀;禽及幼畜肠炎、下痢等。 (三)盐类健胃药 【作用】1.渗透压作用,刺激消化道粘膜。 2.补充离子,调节体内离子平衡。 1.食盐 【作用】健胃、刺激、防腐、补体液。 【应用】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洗涤伤口。 2.人工盐 【组成】由硫酸钠、硫酸钾、碳酸氢钠、氯化钠等组成。 【用法】内服,小剂量健胃,大剂量腹泻。 【应用】临床上多与其他健胃药合用。促进胃肠分泌和蠕动,中和胃酸,加强饲料消化。 【治疗】消化不良、胃肠弛缓。 二、助消化药 【作用】多为消化液的主要成分,补充消化液中某些成分的不足,发挥代替疗法,速恢复正常的消化活动。 【常用药物】稀盐酸、稀醋酸、乳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干酵母、山楂、麦芽、药曲 1.稀盐酸 【作用】促进胃蛋白酶消化、胃排空、蛋白质和脂肪进一步消化;增加钙、铁吸收;抑菌止酵; 【应用】治疗胃酸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胃内发酵、前胃弛缓、胃扩张、碱中毒等。 【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浓度不宜过高;禁与碱类、盐类健胃药、有机酸、洋地黄及其制剂配合使用。

2019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二)word精品文档10页

第二节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可防治胃黏膜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胃黏膜保护剂进入胃肠道后可迅速与黏膜度选择性,尤其是与受损黏膜部位结合后形成薄膜,覆盖在黏膜表面,使之不再受到各种有害物质(消化液、药物等)的侵袭。 (二)典型不良反应 胃黏膜保护剂均可引起便秘。由于其铋剂的不溶性和局部作用的特点,服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大便变黑,牙齿短暂变色,停药后能自行消失。硫糖铝服后吸收较少,故不良反应较少,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三)禁忌证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妇女禁用铋剂。 (四)药物相互作用 1.硫糖铝及铋剂在酸性环境中产生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作用,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 2.H2 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剂使胃酸分泌减少,可干扰硫糖铝及铋剂的吸收,故不宜合用。 3.为防止铋中毒,两种铋剂不宜联用。 4.替普瑞酮对盐酸、阿司匹林、酒精等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细胞保护作用,H2 受体与阻断剂合用可促进溃疡的愈合。 二、用药监护 (一)选择适宜的服用时间

(1)胃黏膜保护剂避免与抑酸剂、酸性药或含鞣酸的药物同服。 (2)硫糖铝须空腹或餐前 0.5~1h 服用,不宜与牛奶、抗酸剂同服; (3)果胶铋应在餐前 0.5~1h 服用或睡前服用,以达最佳疗效。 三、主要药品 枸橼酸铋钾])医保(][典][基[ 乙 【适应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Hp 感染的根除治疗。 【注意事项】 (1)正处于急性胃黏膜病时患者,不推荐使用。 (2)不得服用其他铋剂,连续用药不宜超过 2 个月 胶体果胶铋])医保(][典][基[ 乙 【适应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Hp 感染的根除治疗。 【注意事项】 (1)不得与牛奶同服。 (2)不能与抗酸剂同服,否则可降低疗效。 (3)宜在餐前 1h 左右服用,以减少本品吸附食物。 第三节 助消化药 能促进食物消化的药物称为助消化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乳酶生为乳酸杆菌的活性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高,从而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繁殖,并能防止蛋白质发酵,减少肠内产气,促进消化和止泻。 乳酸菌素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四章---胃--炎

第四章胃炎 胃黏膜对损害的反应涉及上皮损伤(damage)、黏膜炎症(inflammation)和上皮细胞再生(regeneration)等过程。胃炎(gastritis)指的是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某些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损伤和上皮细胞再生而胃黏膜炎症缺如或很轻,此种胃黏膜病变宜称为胃病(gastropathy),但临床习惯上仍将本属于“胃病”的疾病归入“胃炎”中。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第一节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急性胃炎主要包括:①急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健康志愿者吞服幽门螺杆菌后的临床表现、内镜所见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均显示急性胃炎的特征。但临床上很难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因为一过性的上腹部症状多不为患者注意,亦极少需要胃镜检查,加之可能多数患者症状很轻或无症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如不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长期存在并发展为慢性胃炎(详见本章第二节)。②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病原体感染及(或)其毒素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急性胃炎。进食被微生物及(或)其毒素污染的不洁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以肠道炎症为主,有关论述详见传染病学。由于胃酸的强力抑菌作用,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细菌很难在胃内存活而感染胃黏膜,因此一般人很少患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感染性胃炎。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发

消化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大纲 01 胃炎(急性、慢性) 02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03 胰腺炎(急性、慢性) 04 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05 常见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 01 胃炎 总述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可以是弥漫性的,或局限性。大多数胃炎患者并无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按临床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 一、急性胃炎——概述 A.急性单纯性胃炎 B.急性糜烂性胃炎 主要病损——胃黏膜糜烂和出血,故常称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现统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 特点:急性胃炎是一种可逆性病变,病程一般较短,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内镜下可见黏膜的病变可能已不复存在。 一、急性胃炎——病因 (1)急性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脑血管意外、过度劳累、紧张、情绪激动、变态反应。 (2)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皮质激素。 (3)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Hp)、细菌或其毒素及病毒感染。 (4)胆汁反流:胆汁、胰液。 (5)其他:吸烟、烈酒、咖啡、浓茶、饮食等理化因素刺激。 一、急性胃炎——发病机制 A.胃黏膜缺血、防御能力下降; B.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反流、H+回渗进入黏膜。 1.最常引起胃炎的药物: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缺乏时使胃黏膜对胃酸侵袭的易感性增强。 2.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 3.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无一例外地引起胃黏膜炎症。

一、急性胃炎——诊断要点 1.病因:不洁饮食、服药或严重应激状态。 2.症状:大多无症状。 消化不良表现(仅少数):上腹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伴有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 3.体征:无特殊体征,上腹部压痛常见。 4.辅助检查:胃镜。 应在出血后48小时内进行,可见胃黏膜多发糜烂、出血。 一、急性胃炎——处理要点 1.对症:恶心、呕吐或上腹痛——胃复安(甲氧氯普胺)止吐、山莨菪碱(654-2)解痉止痛;严重者脱水、电解质紊乱。 2.细菌感染:抗生素。 3.上消化道出血 ①抑制胃酸: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②胃黏膜保护剂:如磷酸铝凝胶、硫糖铝。 ③上消化道大出血者: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休克。同时转上级医院。 一、急性胃炎——健康指导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病理过程,去除致病因素后可治愈,一般预后良好。对高度疑有急性胃黏膜病损的患者,可预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避免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和理化因素的刺激。 二、慢性胃炎——概述 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主要病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病理特点: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