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3-06-06T15:56:19.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水永珍

[导读] 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可在母婴间垂直传播,对妊娠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水永珍(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 730046)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和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HBV)、艾滋病(HIV)、丙型肝炎(HCV)、以及梅毒(TP)的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012年度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的5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术前及检测共4项,即: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50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32.0%,HBsAg阳性率为12.0%(6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00%(1例),梅毒感染率为0.0%(0例),抗HIV抗体阳性率为18.0%(9例)。结论: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

【关键词】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02-02 输血是临床治疗、急救的一项主要措施。但是由于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等时有报道,从而不断引起医疗纠纷。但是这些经血感染的疾病,它们的感染途径有很多种,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就已感染,这就需要获得患者受血前或术前的情况。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4项即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P)进行检测。为了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的感染情况,现对我院病人2004年度1月至12月输血前、术前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的患者,均在输血前、手术前常规抽取静脉血液3 ml~5 ml,无需抗凝。共计50例。

1.2 试剂乙型肝炎标志物: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丙型肝炎抗体(抗HCVIgG):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质控血清均由试剂配套提供。

1.3 方法 HBsAg: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b:双抗原夹心ELISA法。抗HCVIgG:间接法ELISA;TP:急诊患者用凝集法,非急诊患者用ELISA法,抗HIV: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均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并设临界值对照作室内质控。

1.4 仪器酶标仪:MULTISKAN MK3洗板机:WELLWASH 2 MK4。

2 结果

50例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输血前和手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病毒标志物 (略)

检测项目阳性(例数)阳性率(%)

HBsag 6 12.00

抗-HCV 1 2.00

抗-HIV 9 18.00

抗-TP 0 0.00

合计 16 32%

从表1可以看出,HBsAg阳性率为12.00%,为主要传染源,这与调查获得的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相接近[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00%。梅毒感染率0.00%。抗HIV抗体初筛共有9例阳性,均送上级有关部门兰州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证鉴定,其中9例为阳性,另2阳性率为18%。

3 讨论

近几年,输血医学有了快速发展,这种特殊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挽救了众多生命垂危的患者,也造成了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的传播。根据《献血法》、《血站治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供血机构加强了对献血者的筛检,极大的提高了血液质量,使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因试剂盒的灵敏度、检测误差、“窗口期”、疾病潜伏期的问题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部分漏检的可能,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常有发生[1,2]。HBV主要的传染源为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乙肝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可因带HBV血液、血液制品和血污染的器械针头经皮肤而传染。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也是常见的传播方式[3]。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16周。潜伏期长短随许多因素而异,可因大剂量感染而缩短或使用高效价的抗HBs抗体而延长等[3]。另据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0.7%~3.1%[4]。在HCV感染病例中,通过输血或其他非肠道途径(如共用针头、血透析等)而传染的病例占较大的比例,但在近半数的HCV感染中,传播的途径尚不清楚。丙型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输血后潜伏期可短至1周~2周,长至13周~26周,平均5周~6周。输血后丙型肝炎慢性化率较低,80%能在3个月内恢复。毫无疑问,HIV是20世纪后半叶的瘟疫,它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并将在今后的许多年内继续引起更大的混乱,尤其在第三世界更是如此。近年HIV流行也逐渐进入内地,且呈增加趋势。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主要通过3个途径传播:一是密切的性接触;二是污染HIV的血液或血制品或针头等;三是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给胎儿,产道或哺乳等方式传给婴儿。人类HI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状态,包括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长期的无症状感染、有症状感染以及艾滋病。由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的进程依不同人群而异。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估计在感染后10 a内有50%的人会发展为艾滋病。性病也逐渐死灰复燃。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可在母婴间垂直传播,对妊娠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TRUST定性试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水平以下时.乙肝发生率仍较高。

2018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带答案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 )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就近管理 D、户籍管理 2.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D ) A、1张 B、2张 C、4张 D、n张 3.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B ) 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 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C、病人发病前居住的宾馆、旅店 D、病人就诊时的居住地 4.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谁来诊断并报告?(C ) A、现场调查人员 B、所属县(区)疾控中心 C、属地医疗机构 D、以上都可以 5. 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至少保存多少年?( C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6. 医疗机构应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至少配备几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 B ) A、1名 B、2名 C、3名 D、无要求 7. 甲型H1N1流感是(D )类传染病。 A、非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病 8. 以下传染病中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是(D )。 A、麻风病 B、流行性感冒 C、麻疹 D、水痘 9.以下哪个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B ) A、疟疾 B、乙肝 C、梅毒 D、肺结核 10. 外省籍民工在我市某县长期打工,发生身体不适,随即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中的“病人属于”应选择(A ) A、本县区 B、本市其他县区 C、本省其他地市 D、外省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乙类传染病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肺炭疽、人感染H7N9禽流感。(×) 2. 如果同一患者在一年内多次患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只需要报告一次就可以。(×) 3. 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现住址时,填写的是患者的户籍地址,不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等。(×) 4. 某病例的人群分类为民工,可以不填写其工作单位。(×) 5. 不同单位报告的重卡,原则上保留医疗机构级别高的卡片。(√)

5449例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指标分析

5449例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传染性疾 病标志物检测指标分析 姓名 医院名称 [摘要] 目的:收集并统计5449例于2010年6月-2011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指标结果,为使临床输血做到安全合理,同时探讨有效的预防医源性感染措施。方法:收集5449例于2010年6月-2011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标本,行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指标检测,包括:{1}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试验;{3}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4}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80例,阳性率6.97% 。{2}艾滋病病毒初筛试验确证阳性4例,阳性率0.07%。{3}梅毒检测病例阳性57例,阳性率1.04%,{4}丙肝病毒检测阳性19例,阳性率0.34%。结论: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于临床上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有重要意义。于医务工作者预防医源性感染有利,也使由于输入血液制品而导致医患矛盾的风险降低。 [关键词] 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手术前病例;输血前病例;产前病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伴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长,医患之间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对于临床上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有极其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权利保护,可以明确导致医患纠纷责任。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本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间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患者共5449例(其中男性患者2421例,女性患者3028例),年龄范围(2-75)岁,平均年龄39.2岁。每位病患在拟输血前收集全血约3ml,2小时内离心并收集血清上机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Labsystem WeUscan K3酶标仪,Thermo洗板机。试剂:乙肝五项检测试剂为Abbott Laboratories原装试剂;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检测试剂均为Shanghai Kehua Bio-engineering产品。 [作者简介]:XXX(19XX-),从事什么研究。

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0864163.html, 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葛丹丹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输血是用于临床抢救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同时亦是造成医源性感染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临床输血导致的医源性感染频繁发生,严重危害输血患者的生命健康,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降低输血后感染率,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患者输血前行相关感染病指标检测,对输血感染病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临床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主 要包括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抗-HCV、抗-HIV、抗-TP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86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54;年龄1-88岁,平均年龄(43.56±8.45)歲。患者包括内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外科等各需要输血的科室,患者的病症代表具有一般性,且不具有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情况。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及仪器入选患者均在清晨抽取5ml静脉血,采集静脉血后立即进行分离,留取血清,并将其放置在4℃冰箱中,在1-3h内完成相应的检测指标。仪器采用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仪(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新波AYM-B10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检测。 1.2.2检测指标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②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患者抗-HCV指标进行测定,正常范围:0.0-1.0s/co;③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抗-TP),采用ELISA方法对患者抗-TP进行测定,检测时利用专门TP-PA试剂进行测定,正常范围:1∶40以下;④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过程中,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试剂盒和仪器相关规定进行测定[2]。 1.3实验结果判定 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 ELISA检测S/CO≥1.0判为有反应性(阳性),抗-HIV有反应性样本送本市疾控中心确认。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20200515184212)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 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 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 血者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的核对: 一、输血申请 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 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 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 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 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 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 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

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 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抽血护士 在输血申请单的抽血人处签字。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 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 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与受血 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三、实验室核对 1、所有试验操作前必须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检查标本外观正 常后方可开始试验操作。 2、试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再次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3、出检验报告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及标本管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4、对患者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一人值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 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对结果双签字,确保正确率100%,误差率0%。 四、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 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 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 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 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 十年。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输血前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3-06-06T15:56:19.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水永珍 [导读] 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可在母婴间垂直传播,对妊娠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水永珍(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 730046)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和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HBV)、艾滋病(HIV)、丙型肝炎(HCV)、以及梅毒(TP)的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012年度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的5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术前及检测共4项,即: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50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32.0%,HBsAg阳性率为12.0%(6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00%(1例),梅毒感染率为0.0%(0例),抗HIV抗体阳性率为18.0%(9例)。结论: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 【关键词】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02-02 输血是临床治疗、急救的一项主要措施。但是由于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等时有报道,从而不断引起医疗纠纷。但是这些经血感染的疾病,它们的感染途径有很多种,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就已感染,这就需要获得患者受血前或术前的情况。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4项即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P)进行检测。为了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的感染情况,现对我院病人2004年度1月至12月输血前、术前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的患者,均在输血前、手术前常规抽取静脉血液3 ml~5 ml,无需抗凝。共计50例。 1.2 试剂乙型肝炎标志物: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丙型肝炎抗体(抗HCVIgG):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质控血清均由试剂配套提供。 1.3 方法 HBsAg: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b:双抗原夹心ELISA法。抗HCVIgG:间接法ELISA;TP:急诊患者用凝集法,非急诊患者用ELISA法,抗HIV: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均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并设临界值对照作室内质控。 1.4 仪器酶标仪:MULTISKAN MK3洗板机:WELLWASH 2 MK4。 2 结果 50例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输血前和手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病毒标志物 (略) 检测项目阳性(例数)阳性率(%) HBsag 6 12.00 抗-HCV 1 2.00 抗-HIV 9 18.00 抗-TP 0 0.00 合计 16 32% 从表1可以看出,HBsAg阳性率为12.00%,为主要传染源,这与调查获得的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相接近[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00%。梅毒感染率0.00%。抗HIV抗体初筛共有9例阳性,均送上级有关部门兰州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证鉴定,其中9例为阳性,另2阳性率为18%。 3 讨论 近几年,输血医学有了快速发展,这种特殊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挽救了众多生命垂危的患者,也造成了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的传播。根据《献血法》、《血站治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供血机构加强了对献血者的筛检,极大的提高了血液质量,使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因试剂盒的灵敏度、检测误差、“窗口期”、疾病潜伏期的问题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部分漏检的可能,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常有发生[1,2]。HBV主要的传染源为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乙肝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可因带HBV血液、血液制品和血污染的器械针头经皮肤而传染。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也是常见的传播方式[3]。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16周。潜伏期长短随许多因素而异,可因大剂量感染而缩短或使用高效价的抗HBs抗体而延长等[3]。另据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0.7%~3.1%[4]。在HCV感染病例中,通过输血或其他非肠道途径(如共用针头、血透析等)而传染的病例占较大的比例,但在近半数的HCV感染中,传播的途径尚不清楚。丙型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输血后潜伏期可短至1周~2周,长至13周~26周,平均5周~6周。输血后丙型肝炎慢性化率较低,80%能在3个月内恢复。毫无疑问,HIV是20世纪后半叶的瘟疫,它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并将在今后的许多年内继续引起更大的混乱,尤其在第三世界更是如此。近年HIV流行也逐渐进入内地,且呈增加趋势。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主要通过3个途径传播:一是密切的性接触;二是污染HIV的血液或血制品或针头等;三是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给胎儿,产道或哺乳等方式传给婴儿。人类HI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状态,包括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长期的无症状感染、有症状感染以及艾滋病。由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的进程依不同人群而异。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估计在感染后10 a内有50%的人会发展为艾滋病。性病也逐渐死灰复燃。梅毒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可在母婴间垂直传播,对妊娠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TRUST定性试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 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

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 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完整版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水平以下时.乙肝发生率仍较高。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20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是21%、2.0%和0.5%,其中48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2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8%。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RUST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受血者 为了解受血者在输血前的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本院1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了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2-12月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200例,男720例,女480例,年龄在4-82岁。住院科室包括血液科、肿瘤科肝病科和普外科等。 1.2检查方法:患者输血前,了解其输血史,并采血检验四项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HBsAg、抗-HCV、抗-HIV检测使用AXSYM酶标仪及配套试剂。TRUST使用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RUST试剂。 2结果 输血前检查中,HBsAg为阳性、抗-HCV为阳性、HBsAg和抗-HCV两项均为阳性者分别为252例、24例和6例,阳性率分别为21%、2.0%、0.5%,其中有48例(4.0%)HBsAg阳性者既往无输血史。在输血前首次检出阳性。2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高达8%。抗-HIV

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2-11-14T10:21:30.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杨惠林[导读] 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 杨惠林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652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174-02 【摘要】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前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 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 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关键词】输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受血者输血作为一种支持及代偿性治疗措施,在外科手术备血、防治休克及治疗严重贫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但输血过程中常可引起的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康复,存在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进行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于了解患者的输血前状况、避免患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统计了本科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科共收到输血患者血液标本960例,检测结果回报到临床科室,同时在患者病历中存档。 1.2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抗-TP均使用ELISA检测,检测试剂由厦门新创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盒是由卫生部批准使用批次,并在有效期内。采用STAR全自动加样仪和FAME全自动酶联检测仪检测,均由哈美尔顿公司提供,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查。 2 结果 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 3 讨论 通过输血传染的疾病常较为复杂,最为严重的就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所以输血安全日益收到人民的重视,国家近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虽由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及条件对于“窗口期”病毒不能检测出来,但还是有力的减少了输血感染疾病的传播。近年来输血造成的传染性疾病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传染性疾病感染途径较为多样,一般难以界定患者是由输血导致还是输血前已被感染,在解决此类纠纷时,须以输血前患者的四项传染性指标作为依据,故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尤为重要,卫生部最新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也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做了要求。 乙型肝炎示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常常难以治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本组数据中HBsAg阳性率为9.79%,与报道中指出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较为接近。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HCV,也是临床输血以及血液制剂最常见的不安全的因素[2],健康人群中HCV的阳性率为1%-4%,本组数据中抗-HCV阳性率为1.04%,与健康人群中抗-HCV阳性率较为一致,对受血者进行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的检查,可为排除输血后肝炎留取重要的病例资料,成为避免医疗纠纷的有力手段。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曾经是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病在我国具有死灰复燃的趋势,直接表现为梅毒发病人数大大增加,本组数据中抗-TP阳性率为5.21%,阳性率较高,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人体感染HIV后经数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但处在潜伏期的无症状的艾滋病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感染者通常没有不适以及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故不经过血液检测,被感染者一般不知自己已感染,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输血前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本组抗-HIV的阳性率为0.10%,虽不高,但是绝不能低估HIV的危害[3]。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检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可早期确定受血者感染传染病的情况,可为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进行本项检查可可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输血前进行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的记录,可为区分患者传染性疾病的来源提供依据,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参考文献 [1]Ziai WC, Mirski MA. The Slippery Slop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for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Neurocrit Care. 2012 Mar 29. [2]郭勇,郭桂英,石小彬.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52. [3]Dziewierz A, Siudak Z, Rakowski T, Dubiel JS, Dudek 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unselected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ansferred for primary angioplasty.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2 Mar 29.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分析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检测传染病血清5项指标的意义。方法: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需行输血治疗的3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输血前均接受传染病血清5项指标(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检测,观察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300例受血者输血前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23.00%,其中HBsAg阳性率10.70%,ALT阳性率7.00%,HBsAg+ALT双阳性率1.67%,HBsAg+抗-HCV双阳性率0.33%,HBsAg+梅毒双阳性率0.33%。另外,女性HBsAg阳性率、5项指标总单阳性率分别为5.83%、14.17%,与男性的13.89%、23.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行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有效预防或减少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erum 5 indexes in the receptors before transfusion.Method:3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ho needed blood transfusion for treatment admitted into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received detection of 5 indexes(HBsAg,anti-HCV,anti-HIV,syphilis,ALT)in infectious diseases serum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The test results of each index were observed.Result: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5 indicators detection in 300 receptors before transfusion was 23.00% among which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was 10.70%,ALT was 7.00%,while doubl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and ALT was 1.67%,HBsAg+anti-HCV was 0.33%,HBsAg and syphilis was 0.33%.In addition,the positive rate of female HBsAg,the total single positive rate of the 5 indexes respectively were 5.83% and 14.17%,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13.89% and 23.89% of male,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Detection of 5 indexes in blood infectious diseases before receptors’transfus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atients have transfusion rela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medical disputes caused by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 Receptor;Blood transfusion;Blood infectious disease;HBsAg 输血是临床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措施,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输血可引发血液型传染疾病[1],如艾滋病、乙肝(全称乙型肝炎,下面简称“乙肝”)等,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输血前加强受血者血液传染病相关指标检测,提高输血安全至关重要[2]。基于此,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相关要求,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需接受输血治疗的300例住院患者输血前行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