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篇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烷的原理及其操作技术实验室制法

2.了解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通过对比的实验方法来加深对甲烷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甲烷的制备

实验室中,甲烷可由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铁共热来制取,药品比例为

CH3COONa:NaOH:Fe2O3=3:2:2。反应式如下:CH3COONa+NaOH → CH4+NaCO3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在生成甲烷的同时,还会产生少量乙烯、丙酮等副产物。其中乙烯对甲烷的性质鉴定有干扰,可通过浓硫酸将其吸收除去。

2、烷烃的性质

甲烷和其他烷烃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与强酸、强碱、溴水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

点燃

氧化反应:CH4 + 2O2 CO2↑ + 2H2O →

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烷烃。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试剂: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三氧化二铁、澄清石灰水。

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塞子、集气瓶、毛玻璃片、酒

精灯、托盘天平、研钵、水槽、药匙、火柴

四、实验操作

㈠甲烷的制备

称3g无水乙酸钠在研钵中研细,继续称取2g氢氧化钠在研钵中研细,最后称取2g氧化铁在研钵中研细,最后将三样药品在研钵中混合均匀,拿纸槽小心地将药品加入到干燥的试管中。

装配好仪器后,试管口应稍微向下倾斜,防止副产品丙酮的冷凝液倒回试管底,引起试管爆裂。准备好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后,开始用小火微热试管全部,然后用较大火焰加热混合物。加热时应将火焰从试管前部逐渐向后移动,先验纯,然后收集甲烷气体。

关键操作:

(1)装药品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并且保证是干燥的试管;

(2)药品尽量混合均匀,使反应充分进行;

(3)酒精灯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从前往后缓慢移动,保证充分反应的同时,防止药品因气流作用冲出堵住试管口。

【实验现象】:药品缓慢融化,试管壁上有水珠产生。

(二)甲烷的性质

燃烧:先验纯甲烷气体,然后点燃导气管口流出的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往火焰上方倒扣一个洁净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现象;再往火焰上方罩一个集气瓶(集气瓶中事先倒有澄清石灰水),观察集气瓶内壁有何现象。

关键操作:要等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然后点燃;燃烧时可用黑色的背景来帮助同学观察火焰颜色。

【实验现象】: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2)烧杯内壁有水生成,说明甲烷燃烧产物为水;

(3)杯壁有一层白膜生成,即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注意

1、由于一定量甲烷和空气的混合遇火会发生爆炸,故必须待空气

排尽后,才能做甲烷的可燃性试验。

2、由前向后加热是为了使先生成的甲烷顺利逸出。如果先加热试管底部,开始生成的甲烷气体容易冲散混合物,甚至堵塞导管。

3、制备甲烷的大试管、药品必须是干燥的,否则甲烷难以生成。

(三)教学过程方面:

甲烷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这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同学明确甲烷的组成及其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同时要让同学们形成一种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并且了解有关能源利用的知识。那么如何让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抓住重点,从现象看本质就是教学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汪老师用的是动画模拟的办法,那么我们可已在已有的基础上把微型实验和动画模拟结合起来,让同学做课堂的主人,让老师做一个辅助者帮助同学们来学习.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

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

⑴把时间留给学生;

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

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

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

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

3.使学生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

1.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2.酯化与酯的水解的条件差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采用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展示及实物展示,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讲述等方法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及酯的水解反应;

4.利用类推法学习酯、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用具

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投影仪;

冰醋酸、乙酸水溶液、乙醇、浓H2SO4、水垢、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稀H2SO4、稀NaOH溶液、蒸馏水、冰水混合物;

试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

教学过程

[引言]

为何在醋中加少许白酒,醋的味道就会变得芳香且不易变质?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为何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便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第六节乙酸羧酸

一、乙酸

[师]乙酸是乙醛的氧化产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食醋,

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1.分子结构

[师]展示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要求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生]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过渡]是由羰基和羟基结合构成的官能团,但与酮、醇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先看其物理性质。

[师]展示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概括出乙酸的重要物理性质及用途。

[板书]2.物理性质及用途

[生]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是117.9℃,熔点是16.6℃,易溶于水和乙醇。

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之一,醋是用得较多的一种酸性调味品,它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师]将一瓶纯乙酸和一瓶乙酸的水溶液同时放入冰水浴中,片刻后同时取出,让学生观察现象。

[现象]纯乙酸立即变为冰状固体,而醋酸的水溶液无明显变化。

[师]乙酸的熔点是16.6℃,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固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过渡]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其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COOH)决定。

[板书]3.化学性质

[师]初中学过乙酸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1)酸的通性

CH3COOH CH3COO-+H+

[师]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CH3COO-和H+,

那么酸性有哪几方面的表现呢?

[生]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和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③和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和盐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证明醋酸是否具有这些性质。

[演示]1.取一支试管,加入1 mL冰醋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现象。

2.取一块水垢,用吸管吸取醋酸滴在水垢上,观察现象。(水垢溶解,有气泡)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生]醋酸显酸性,根据以上反应确定CH3COOH酸性比H2CO3强。

[师]根据此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家中铝壶内的水垢用食醋浸泡可以除去。那么水垢的成分是什么?请大家写出反应方程式。

[生]Mg(OH)2和CaCO3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师]请大家写出下列方程式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乙酸溶液与Cu(OH)2反应

2.乙酸与CaO反应

3.将锌粒投入到乙酸溶液中

4.用乙酸除水垢

答案: 1.2CH3COOH+Cu(OH)2====2CH3COO-+Cu2++2H2O

2.2CH3COOH+CaO====Ca2++2CH3COO-+H2O

3.2CH3COOH+Zn====Zn2++H2↑+2CH3COO-

4.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2CH3COOH+Mg(OH)2====Mg2++2CH3COO-+2H2O

[过渡]乙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2)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P168 实验6—10

[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结论]在有浓H2SO4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师]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师]像这种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根据本实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投影中的问题。

[投影显示]1.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2.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4.醇和羧酸酯化时,羧酸是提供H+还是羟基?即下面二式哪个正确?用什么方法证明?

5.酯化反应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生]1.浓H2SO4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作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可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因为:

①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②除去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

③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4.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产物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对象。根据:

CH3COOH+H18OC2H5 CH3CO18OC2H5+H2O,确定出酯化反应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

5.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师]指出:酯化反应是有机酸和醇均具有的化学性质。不光有机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无机含氧酸也可以和醇酯化。例如:[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请根据乙酸的结构简式,概括羧酸的概念及乙酸的同系物的通式。

[板书]

二、羧酸

1.概念及通式

[生]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为:R—COOH

[师]乙酸的同系物又叫饱和一元羧酸,写出其通式。

[生]CnH2nO2(n≥1)

[师]羧酸是如何分类的?

[板书]2.分类

[生甲]据—COOH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及多元羧酸。

[生乙]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

[师]说明: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一元脂肪酸,由于烃基含有较多的碳原子,又叫高级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为饱和酸,常为固体,不溶于水。油酸是不饱和酸,常为液体,不溶于水。

[师]羧酸的官能团都是—COOH,其化学性质是否相似?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相似,都有酸性,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板书]3.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师]请同学们写出最简单的饱和一元羧酸甲酸的结构式,并分析其结构特点,说出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生]

由于甲酸中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质,也具有醛的性质。

[投影练习]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CH3CH2OH CH3CHO HCOOH CH3COOH

答案:新制的Cu(OH)2悬浊液

[过渡]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均是酯,那么酯有什么结构特点?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

三、酯

[师]根据酯化反应概括酯的概念。

[板书]1.概念

[生]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师]根据生成酯的酸不同,酯可分为有机酸酯和无机酸酯,通常所说的是有机酸酯。请同学们写出有机酸酯的官能团及通式。

[师]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的酯叫饱和一元酯,写出其通式。

[生]CnH2nO2(n≥2)

[师]饱和一元酯的通式和哪类有机物的通式相同?说明了什么?

[生]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说明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两者互为官能团的类别异构。

[过渡]酯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演示]P168实验6—11

[师]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显示]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有何关系?

2.酯的水解反应中,加热、加酸、加碱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酸或碱存在时,酯水解程度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1.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互为可逆反应。

2.加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加酸或碱均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3.加酸,酸只起催化剂的作用,可以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即不能增加酯水解的程度。加碱,碱不仅起催化剂的作用,还可以中和水解生成的酸,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酯水解完全。

[板书]水解反应

[师]酯化和水解反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下面我们列表比较一下。

[投影显示]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酯化水解

反应关系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催化剂浓H2SO4 稀H2SO4或NaOH溶液

催化剂的其他作用吸水,提高CH3COOH和C2H5OH的转化率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CH3COOH,提高酯的水解率

加热方式酒精灯火焰加热热水浴加热

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问]甲酸酯有什么重要的化学性质?

[生]除具有酯的化学性质外,还有醛类的化学性质。因甲酸酯中既有酯的官能团,又有醛的官能团。

[师]根据教材P175的相关内容概括出酯的重要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板书]3.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生]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用途:作溶剂,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学生质疑]老师:羧酸和酯中都有,它们也能像醛一样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吗?

[师]不能。当以或单官能团的形式出现时可以和H2加成,但以或形式出现时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酸和醇的酯化与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在酯化反应中,新生成的化学键是中的C—O 键;在酯的水解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也是中的C—O键。即“形成的是哪个键,断开的就是哪个键。”

[作业]

1.阅读P170选学内容

2.P172 四、五、六、七

板书设计

第六节乙酸羧酸

一、乙酸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及用途

3.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

二、羧酸

1.概念及通式

2.分类

3.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三、酯

1.概念

2.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RCOOR′+H2O RCOOH+R′OH

3.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教学说明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醋的主要成分,还是乙醇和乙醛的氧化产物,因此紧接乙醇、乙醛之后,作为羧酸的代表物,单列一节讲授。这样既与前面的乙醇、乙醛形成一条知识主线,又通过乙酸的性质——酯化反应引出乙酸乙酯,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做了铺垫。所以本节总结时可进一步补充这个知识网络。

参考练习

1.下列各组有机物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最简式相同的是

A.甲醛和乙酸

B.乙酸和甲酸甲酯

C.乙炔和苯

D.硝基苯和TNT

答案:C

2.确定乙酸是弱酸的依据是

A.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乙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C.乙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Na2CO3中加入乙酸产生CO2

答案:B

3.当与CH3CH218OH反应时,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C. H218O

D. H2O

答案:BD

4.下列有机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

A. CH3COOH

B. BrCH2CH2COOH

答案:CD

5.某有机物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且氧化后与还原后的产物能发生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有机物是

A.CH3OH

B.HCHO

C.HCOOH

D.CH3CH2CHO

答案:B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篇5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

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

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六、教学信息技术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高中化学《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篇6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

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甲烷的制备和性质》教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烷的原理及其操作技术实验室制法 2.了解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通过对比的实验方法来加深对甲烷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甲烷的制备 实验室中,甲烷可由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铁共热来制取,药品比例为CH 3COONa:NaOH:Fe 2O 3=3:2:2。 反应式如下:CH 3COONa+NaOH → CH 4+NaCO 3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在生成甲烷的同时,还会产生少量乙烯、丙酮等副产物。其中乙烯对甲烷的性质鉴定有干扰,可通过浓硫酸将其吸收除去。 2、烷烃的性质 甲烷和其他烷烃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与强酸、强碱、溴水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 氧化反应:CH 4 + 2O 2 → CO 2 ↑ + 2H 2 O 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烷烃。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试剂: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三氧化二铁、澄清石灰水。 点

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塞子、集气瓶、毛玻璃片、酒精灯、托盘天平、研钵、水槽、药匙、火柴 四、实验操作 ㈠甲烷的制备 称3g无水乙酸钠在研钵中研细,继续称取2g氢氧化钠在研钵中研细,最后称取2g氧化铁在研钵中研细,最后将三样药品在研钵中混合均匀,拿纸槽小心地将药品加入到干燥的试管中。 装配好仪器后,试管口应稍微向下倾斜,防止副产品丙酮的冷凝液倒回试管底,引起试管爆裂。准备好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后,开始用小火微热试管全部,然后用较大火焰加热混合物。加热时应将火焰从试管前部逐渐向后移动,先验纯,然后收集甲烷气体。 关键操作:(1)装药品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并且保证是干燥的试管; (2)药品尽量混合均匀,使反应充分进行; (3)酒精灯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从前往后缓慢移动,保证充分反应的同时,防止药品因气流作用冲出堵住试管口。 【实验现象】:药品缓慢融化,试管壁上有水珠产生。 (二)甲烷的性质? 燃烧:先验纯甲烷气体,然后点燃导气管口流出的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往火焰上方倒扣一个洁净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现象;再往火焰上方罩一个集气瓶(集气瓶中事先倒有澄清石灰水),观察集气瓶内壁有何现象。?

甲烷 教学设计 说课稿

甲烷教学设计说课稿 甲烷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甲烷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精神。 (2)引导学生注意环保意识,了解甲烷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甲烷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方法。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 1.导入:通过展示甲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甲烷的认知,提出问题:“你们了解甲烷吗?它有什么用途?” 2.知识点讲解:

(1)甲烷的结构和性质: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讲解甲烷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如甲烷的简单多面体结构、易燃性等。 (2)甲烷的制备方法:简要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可燃冰的提取、沼气的收集等。 3.实验演示:进行甲烷的制备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感受甲烷的产生过程。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实践操作: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制备甲烷,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实验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归纳总结。 6.环保意识教育:讲解甲烷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和甲烷泄漏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如加强环保监管、开展低碳生活等。 7.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进行课堂展示和交流。 8.巩固与拓展:进行课堂小结,巩固学生的知识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如甲烷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等。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 1.教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教学视频、实验器材等。 2.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用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甲烷结构、性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用途。 (2)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活动,归纳出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化学反应规律,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探索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 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板书) 一、甲烷 1、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天然气、沼气、坑气、油田气等 (2)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是0.717g·L-1(标准状况)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师)要学习甲烷,那首先我们还是先要会书写甲烷的化学式。 (板书) 2、甲烷的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CH4 (过渡)甲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怎么写呢?(一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练习) (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投影)“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示意图” (生)距离相等;夹角也相等。 (师)讲解:C—H与C—H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 (板书)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型 (师)结构决定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

②另取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观察。 (过渡)除了与氧气反应,甲烷还能否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板书)(3)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P61).播放实验视频,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观看完后,由现象讨论得出结论) (现象)没有光照的试管不变化;光照后的试管壁上出现油滴,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颜色略微变浅。(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 (结论)说明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壁上出现油滴,说明反应中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带领学生分析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 (板书)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上述反应没有到此终止,CH3Cl与Cl2继续依次反应。 (探究问题)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物?哪种产物最多? 五种,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

甲烷制备

一、反应原理 (一)实验室制取甲烷 实验室利用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相互作用制甲烷。这个反应是一级均裂脱羧反应,即游离基反应。 链的引发和传递过程 CH3COONa→·CH3+·COONa ·CH3+NaOH→CH4+·ONa ·ONa+CH3COONa→·CH3+Na2CO3 当过热时,链的传递过程中将会产生副产物丙酮: ·CH3+CH3COONa→CH3COCH3+·ONa 实验室中一般总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反应来制取甲烷 碱石灰中的氧化钙不参加反应,但它能防止氢氧化钠潮解,而影响上述反应的进行。同时可减少氢氧化钠加热时对玻璃的腐蚀作用,保护试管,使反应物疏松,便于甲烷排出。 (二)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在一般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如常温下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溴水不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如点燃、高温或催化剂存在时,甲烷也可参与反应发生。 1.纯净的甲烷点燃时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CH4+2O2CO2↑+2H2O+890kJ 2.高温、隔绝空气条件下甲烷发生分解反应称为热裂。 CH4C+2H2 3.见光条件下,甲烷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二、操作过程 (一)实验室制甲烷 实验室制取甲烷与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所以操作相同。 (二)甲烷化学性质 1.甲烷的可燃性 ①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1/3容积的甲烷气,再在此瓶内收2/3容积的氧气。把集气瓶取出水槽,用毛巾包好瓶底,拿到蜡烛火焰上点燃,立

中专校化学“甲烷”课程教学设计

中专校化学“甲烷”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甲烷的环境污染和防治措施 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甲烷的环境污染和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讨论法 示范法 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教师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巩固提高: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讨论。

4.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甲烷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 的兴趣。 五、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 教学手段: 实验器材 多媒体设备 课件 实验用品 学习资源: 教材 实验手册 相关视频 网络资源 六、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观察法: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表现等,进行评价。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提问、回答问题等表现,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 度进行评价。 综合评估: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对于学习重点和难点要多加强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甲烷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甲烷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 引言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初中九年级化学学生理解甲烷制取的原理 和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甲烷的制取过程,并加 深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认识。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 制取甲烷并了解其应用领域。 教学目标 1.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和应用领域; 2.掌握甲烷制取的原理和过程;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 教学内容 1.甲烷的基本性质介绍; 2.甲烷制取的原理和过程; 3.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1.知识讲解: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甲烷的基本性质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甲烷制取的兴趣。 2.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甲烷制取的实验 操作: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步骤二: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实验总结: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想,引导他们 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 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问题与解决办法等内容。 2.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 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 1.鼓励学生拓展甲烷的应用领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设计其他相关实验,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甲烷制取的原理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意识。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 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3.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4.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 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种物质,比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前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甲烷的结构 【提出问题】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这是因为它本身只含有一个碳原子,而且只含有有机物必须含有的两种元素:碳和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结构式。 【过渡提问】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过渡提问,可不回答。) 【教师讲解】实际上,科学研究发现,甲烷分子是一个以碳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碳与每个氢间形成的键长键角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大家都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签是做一个甲烷的模型,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开始制备,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进一步验证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正四面体结构。 2.甲烷的物理性质 【教师引导】从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关于甲烷应用和物理性质的趣味资料)中,你能从中提取哪些关键信息? 【学生回答】甲烷俗名叫沼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9,因此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过渡提问】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那甲烷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3.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教师引导】相信大部分同学家里都使用天然气吧,那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甲烷可以燃烧的化学性质,请推测一下燃烧产物是什么?

《甲烷》教学设计

《甲烷》教学设计 介绍 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甲烷这种重要的化学物质。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甲烷的性质、用途和环境影响。 目标 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重要应用领域; 3. 了解甲烷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甲烷的概述 - 描述甲烷的结构和化学式; - 解释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甲烷的制备 - 介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 介绍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

3. 甲烷的应用 - 介绍甲烷在能源领域的重要用途,如作为燃料的使用; - 介绍甲烷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4. 甲烷的环境影响 - 分析甲烷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 探讨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讲解与讨论:教师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讨论,介绍甲烷的基 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实验演示:进行甲烷的制备实验演示,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 3.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探讨甲烷的应用和 环境影响; 4. 观察与总结:学生观察和记录甲烷的物理性质,总结实验结 果和讨论。 教学评估 1. 口头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甲烷的问题,考察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甲烷制备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和结果分析; 3. 小组展示:学生小组展示甲烷的应用领域和环境影响,展示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 教学资源 - 课本:提供相关章节内容和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室:提供甲烷制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化学药品; -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表和文字说明。 参考文献 1. Smith, J. K., & Johnson, L. M. (2018). Chemical Reactions: An Introductory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Brown, T. L., LeMay, H. E., & Bursten, B. E. (2019). 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 Pearson Education. 以上是《甲烷》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供参考。实际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和优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天然气的使用、甲烷》名师教案1

天然气的使用甲烷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甲烷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它作为重要的资源,能够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保障和物质保障,解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问题。人们研究甲烷参与化学变化的规律,从而控制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对甲烷的一些感性认识,并且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甲烷的性质与用途,有学习甲烷的内驱力。 甲烷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起始课,学生通过对其结构与性质的学习能够迁移到认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角度和研究有机物的方法。结合不同的知识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体会迁移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核心观念。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化学2》专题3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天然气的使用甲烷》。甲烷是高中有机化学的起始课,主要内容是其结构、性质和用途。其中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及其特点都是重点。 在学习甲烷结构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了空间结构这一认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角度。而空间结构又是认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重要方面。所以需要通过甲烷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一认识角度。 同样,甲烷的氯代反应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典型的有机反应。此反应很好地体现出有机反应的一般特点。学生学习甲烷的氯代反应,从分子结构上形成对氯代反应的认识。 学生情况: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原子结构、化学键的知识和研究物质的过程与方法的经验,思维具有定独立性和主动性。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还有待提高。 设计思路:

过程中有机物分子结构变化的特点。 【小结】总结甲烷氯代反应的特点,定义取代反应。学生思考回答。 体会取代反应及其特点。 任务3:探究LNG 成为新世纪主要能源原因【提出问题】探究L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 成为新世纪主要能源原因 已知甲烷和汽油(主要成份 为C 8 H 18 ,相对分子质量为 114)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 4 (g)+2O 2 (g) = CO 2 (g) +2H 2 O (l)△H=-890kJ/mol C 8 H 18 (l)+12.5O 2 (g)= 8CO 2 (g)+9H 2 O(l)△ H=-5472kJ/mol (1)比较等质量的甲烷和汽 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2)比较产生相同热量产生 的CO2的物质的量。 (3)已知碳氢化合物中含碳 量越高,燃烧越不充分,据 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根据下表信息,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讨论,计算,倾听, 理解 从多个角度探 究LNG成为新世 纪主要能源的 原因,感受化学 研究对人类生 产生活的价值。 活动【课后思考】课后思考,讨论进一步推理验

江苏省南通中学陈风雷教学设计《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人教版《化学2》第60至62页 江苏省南通中学陈风雷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对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认识,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将其进行了细化,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的来源,了解甲烷的可燃性、取代反应等性质及主要用途。 人教版《化学2》让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认识到有机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甲烷立体结构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重点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初步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在学习这一章有机化合物之前,又较系统地学习了无机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为学习有机化合物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机化合物学习和无机化合物学习的不同点是:有机化合物更强调从结构角度认识机化合物的性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内容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同学动手搭建甲烷结构模型,进一步深化认识甲烷的立体结构,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另一方面从科学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化学反应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从结构角度提升学生对取代反应的认识,符合学生认知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高中化学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 烷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能够正确表述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各种烷烃的相互关系(属于同系物还是同分异构体)。 2.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烷烃的结构式或结构简式,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能够联想出分子的空间结构。 3.使学生了解烷烃的习惯命名法,能够正确书写烷烃的分子式,并通过分子式归纳出烷烃的通式,并运用烷烃的通式熟练写出各种烷烃的分子式。 4.使学生认识烷烃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过程与方法: 1.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模型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模型、图表、图片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烷烃的物理性质,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烷烃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思维模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模型引导,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石燃料以及甲烷的一些基础知识,对甲烷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没有学习甲烷的取代反应,烷烃的相关知识。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碳原子为达到稳定结构要形成4个共价键,氢原子要形成1个共价键,碳原子与氢原子间、碳原子与碳原子间均可以形成共价键,能够从“键变”的角度分析简单的化学反应。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知道了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四个概念的不同之处,了解了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但是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烷烃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烷烃分子的立体结构,而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学生将会产生烷烃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如何将烷烃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思想模型,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烷烃的结构特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由甲烷的学习,进而学习烷烃的知识,对有机物种类的学习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于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概念掌握上存在一定难度。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采用学案导学、分组合作模型引导、归纳总结的教学策略,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具体效果做一下分析: 1.通过复习甲烷的结构特点,引入乙烷、丙烷、正丁烷的球棍模型,让学生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得到发展的教学方式授课。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实施预习讨论、分享展示、巩固收获三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教学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深刻体会、理解、掌握知识,通过展示分享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表达、观察、动手、动脑、动嘴、思考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用途的学科思想。 二、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课标要求知道有机物分子是有立体结构的,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结合实例知道取代等有机反应类型,知道一定条件下有机物可以转化。本节主要了解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通过探究合作“制作模型”了解甲烷空间结构,通过宏观实验、微观动画视频,学生探究,让学生深刻认识取代反应,使本节课达到标要求。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并能从宏观、微观、化学符号几个方面描述取代反应,并能辨识其他的取代反应。能将空间结构和分子式,相结合并用化学符号表示。明确了有机反应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知道结构、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制备方法的重要思想。知道化学研究对实际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课程中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强,积极性很高,比较喜欢这种授课方法。还发现学生的探究、讨论、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教案 一、教学背景 (一)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资料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知识;并不异常要求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迁移。 (二)教材分析 《甲烷》资料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资料,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所以本节资料对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资料供给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资料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质、用途。 2.掌握甲烷分子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稳定、代替反应、氧化反应、高温分解)。 4.理解代替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过观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发生代替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本事。

2.在重点掌握甲烷化学性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 3.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资料和方法,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经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本事、思维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2.经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明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欣赏天然气应用的图片,观赏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动画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构成长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 3.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构成严谨、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4.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构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代替反应); (二)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代替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一)教学策略: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模拟实验和学生讨论为主,教师串联讲解为辅的启发式教学。 1.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推进; 2.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3.经过展示模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 (二)教学手段:PPT等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高中化学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甲烷和物理性质和表达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并体会甲烷的空间构型,提高实践、归纳、合作学习能力; 3、掌握甲烷的较稳定性、燃烧反应、取代反应,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并学会迁移运用。 4、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关系,解释与甲烷相关的环保和能源问题。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三、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2 甲烷的空间结构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的电子式和 结构式是什么? 引导孩子们从化学键知识出 发作答 回忆、书写加深记忆;为学 习新知识作铺 垫,做到温故而 知新。 【提出问题】甲烷中有四条完 全相同的C-H键,这五个原子 在空间如何排布,才能使C-H 键完全相同? 引导完成【实践活动1】 用彩泥制作甲烷模型 小组讨论:组装甲烷分 子模型,有两种结构: 平面正方形和正四面 体; 提高孩子们空 间想象、实践、 合作学习能力 【评价】引导孩子们根据“键 长、键角”完全相同,对所作 模型进行评价 从“只有四条C-H键”、 “键长完全相同”“键 角完全相同”三方面进 行评价,得出结论:正 四面体结构更符合甲 烷空间构型。 提高“实验设计 与评价”能力, 有利于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 引导孩子们结合正四面体,体 会C、H原子的位置 将制备的模型放入折 好的正四面体中,体会 排布 进一步加深认 识对C、H未知 的认识,做到 “心中有数”

活动3 甲烷化学性质探究【过渡】通过“C-H键比较牢 固”,引导孩子们回答“较稳 定性” 强化记忆,整理学案 深化结构与性 质的关系,为与 O 2 、Cl 2 的反应作 铺垫 【过渡】联系生活中用天然气 作燃料,引导写出燃烧方程 式,强调用“箭头”连接;并 提示安全问题 书写、倾听、回答 联系学习与生 活,铺垫解释 “爆炸案” 【过渡】甲烷除具有可燃性 外,还能与氯气的反应 引导从反应现象归纳取代反 应的含义 ①观察实验 ②据提示描述现象 ③得出结论 ④推导方程式 ⑤归纳取代反应含义 ⑥强化记忆 提高观察能力、 语言描述能力、 推理能力、 归纳能力, 体会实验探究 在化学学习中 的应用 【提出问题】CH 3 Cl是气体, 油状液滴从何而来? 【引导】用彩泥模拟该过程 根据提示完成“思考与 交流”,书写生成 CH 2 Cl 2 、CHCl 3 、CCl 4 反 应方程式 巩固取代反应, 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提出问题】①条件?②产 物?③量的关系?引导归纳 总结取代反应的规律 解答问题 总结规律 思考、归纳规 律,利于记忆 【能力提升】 1molCH 4 与足量Cl 2 反应生成 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卤代烃,求 消耗n(Cl 2 )? 解答问题 提升孩子们对 取代反应的认 识

高中化学甲烷的性质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 课时甲烷的性质 [目标导航]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了解甲烷的来源和主要用途。 3.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掌握甲烷的性质。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一、甲烷的存在、结构及物理性质 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2.分子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是CH4;电子式是;结构式 是 实验证明,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C—H 键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等。 3.物理性质 警示有机化合物必须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CO2,碳酸及其盐等。 【议一议】 1.(1)CH4 是正四面体结构,CH3Cl、CH2Cl2、CHCl3、CCl4 也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 (2)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则CH2Cl2 有几种结构?实际上有几种结构?答案(1)CH4 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处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根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推理,有机物分子中碳

原子以 4 个单键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如,若a、b、c、 d 相同,则构成正四面体结构,如CCl4;若a、b、c、d 不相同,则构成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如CH3Cl、CH2Cl2、CHCl3。 (2) 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则CH2Cl2 有 2 种结构,分别是 ,实际为空间四面体结构,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二、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 点燃 (1)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2)现象: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①实验探究 ②产物性质

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碳原子需要形成xx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公开课)甲烷教学设计

(公开课)甲烷教学设计 第一篇:(公开课)甲烷教学设计 主题:第三章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甲烷的化学性化学组王英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2.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让学生体会由结构推性质和由性质推结构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物质可能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2.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三、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类比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 PPT课件,课本P61“科学探究”中的相关实验仪器及药品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1分钟) 【新闻导入新课】有关2022年7月8日新疆“大黄山”瓦斯爆炸新闻导入课题。 【过渡】新闻中的“气”指什么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我们今天要来研 究天然气的利用以及它的主要成分甲烷的性质. 。【板书】§3-1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介绍】本节课学习目标及本节课重难点。 环节二:自主学习检测

【讲】现在我们以抽签题号答题方式进行。并讲述答题规则。【课件】展示7个数字,让点到名字的学生任意选择题号准确答题。(4分钟) 1、甲烷的存在(C层次学生回答) 2、甲烷的物理性质 3、甲烷的组成与结构(C、B层次学生上黑板写) 化学式:____________ 电子式:____________ 结构式: _____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____ 4、甲烷的稳定性 5、是一道空题,给学生惊喜,且能加上1分 6、甲烷的氧化性 7、取代反应概念的理解 【学生板书】1.分子式:CH4 2.电子式: 3.结构式: CH4(g) + 2O2(g) 【评价】教师点评并用课件展示答案。环节三:重点、难点探究

《甲烷》教学设计

《甲烷》教学设计 1、掌握甲烷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了解甲烷的制备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甲烷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难点:甲烷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甲烷样品、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甲烷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甲烷是什么?它的性质和用途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学习: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同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 3、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甲烷的性质和用途,探讨甲烷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甲烷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与甲烷相关的资料,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7、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历史课堂教学应学生学科素养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的教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与结构 一、甲烷的存在、用途及结构 1.有机化合物 (1)定义:有机化合物是指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2)性质:多数有机物具有较低的熔、沸点,难溶于水,可以燃烧。 2.甲烷的存在与用途 (1)甲烷的存在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 (2)甲烷的主要用途 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甲烷还可用做化工原料。 3.甲烷的组成与结构 甲烷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位于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顶点,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等,夹角相等。 例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的是( )

答案 D 解析在这几种形式中,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及填充模型均能反映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但填充模型更能形象的表达出H、C的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 例2下图是CH4、CCl4、CH3Cl分子的球棍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CH4和CCl4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 D.CH4、CCl4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 考点甲烷的组成和结构 题点甲烷分子结构的拓展 答案 B 解析CCl4的分子结构同CH4相似,为正四面体结构,CH3Cl中的C—H和C—Cl键不同,不是正四面体结构,而是四面体结构。 思维启迪 一个碳原子以4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结合时: (1)如果这4个原子相同,则分别在四面体的顶点上,构成正四面体。 (2)如果这4个原子不相同,则分别在四面体的顶点上,但不是正四面体。 (3)无论这4个原子是否相同,都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 二、甲烷的性质 1.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2.甲烷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