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

嘉肴(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a)学学半(xiào)二、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重点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字词解释:

【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食】吃。【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反】反省。【自强(qiǎng)】自我勉励。【长】促进推测语气。【学

(xiào)学半】教学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音xiào,教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五、简答题: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答:以类比论证的方法,文章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自反”“自强”,最后得出“教学相长”

的结论。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说服力,又引用《兑命》中的名言加以强调说明。全文论证严密,结构浑然一体。

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由“嘉肴”、“至道”作比喻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①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而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得不到施展,事倍功半。

②一方面,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6、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答: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7、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艺术特色:

①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②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

《虽有嘉肴》教案(2)(可编辑修改word版)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能力目标:3.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情感态度目标:4.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句,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常读四书五经,今天我们也来学学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段短文《虽有嘉肴》。 二. 走进新课 1.师简单介绍《学记》《礼记》 《虽有嘉肴》节选《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学习课文 (接下来我们按四边教学法来学习这篇短文) (一)读 ----- 达到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的目标。 (1)听录音 师播放录音前提出要求:要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并要求在停顿处划出节奏。 (2)生齐读 读后师再点评。对以下几个字的读音予以纠正或强调。 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增长、提高之意,不读cháng) 《兑命》(yuè,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xiào ,教)

(3)师范读(要求生依然注意字音和停顿) (4)生示范读(要求生听时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文言字词的圈出来,为下一环节铺垫) (二)译——达到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的目标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和读,我们应该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完成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文章的任务。) ①解释重点文言字词(出示小黑板) 叫学生来回答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师在大黑板上板书粗体字的意思,以示强调。让学生记准重点字词的意思,为以后的文言文阅读打下基础)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不;甘美)(2)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3)不知其善(好处)(4)是故(所以)(5)知困(不通,理解不了)(6)自反(反省自己)(7)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8)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9)学学半(教;学习) (刚才我们掌握了重点字词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翻译短文,我们把任务分一分,每个大组负责一句。以句号为准,第一句到第三句分别是一至三组,剩下的三小句由第四组的同学负责。同桌互相讨论。最后各组推荐一个代表来翻译。比比哪组最准确) ②准确翻译文句 ⑴任务平分到各组,可以采取本组同学读一句,代表来翻译的形式来完成。最后师生点评)⑵学生代表翻译完后,老师再把准确的译文重述一遍,语速不要太快。 ⑶老师再来和学生一起梳理文章思路,同时板书文章层次图。 (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几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对课文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我们再齐读一遍以熟悉内容) 读完后,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个问题: (三)研讨 ----- 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这一目标 【提出问题】1、你觉得课文哪句话是在下结论?(你能否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这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旨在把握短文核心观点)

部编八年级下册《虽有嘉肴》知识点

《虽有嘉肴》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二、重点字词 虽有佳肴虽:即使 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然后能自强也自强: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长:推动,促进 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 三、通假字 学学半:“学”同“xiào”,教导 四、古今异义 ①虽有至道古:即使今:虽然 ②不知其旨也古:味美今: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困惑今:困难 ④教学相长也古:促进今:增长 五、一词多义 ①学:学学半(xiào)(教导) 学学半(xué)(学习) ②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 不知其旨也(它的) 六、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所以,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七、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以“嘉肴”“至道”作类比,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说明“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指出了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强调了什么问题? 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虽有嘉肴》复习

《虽有嘉肴》复习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虽有②嘉肴,弗食,不知③其④旨也;虽有⑤至道,弗学,不知其⑥善也。 ⑦是故 ①虽:虽然。②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③其:代“食”的对象。④旨:味美。⑤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⑥善:益处,好处。⑦是故:所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①困。知不足,然后能②自反也;知困,然后能③自强也。故曰: ①困:困惑。②自反:自我反思。③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 ①教学相长也。《②兑命》曰“③学学半”,④其此之谓乎! 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②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③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④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 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课文分析 1.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解释课文中“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只有二者兼备,才能获得成功。 3.“教”与“学”的关系如何?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4.《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5.为何在一开始写关于“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大大增强。即通过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诉读者

(完整版)【教案】《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2. 教学重点/难点 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诗词含义,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有常见的知识入手,引出本课内容。】 同学们,你应该听过“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吧,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它出自《学记》,今天我们学习出自《学记》的另一篇文章《虽有佳肴》。 课堂实录 一、了解《礼记》。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了解古代的文学经典的常识,积累文学知识。】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该书的编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以《礼记》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

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生字读音。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强化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能力。】 嘉(jiā)肴(yáo)自强(qiǎng)兑( yuè)命学(xiào )学半 三、掌握重点字词。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给学生归纳文中的各种文言词语的意思。】 1.通假字 兑命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然后能自强。(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 3.一词多义: (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2)学 教学相长(学习)学学半(教)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意在给学生强调重点句子的翻译。】

《虽有嘉肴》 知识点集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 一、作品介绍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与《周礼》《仪礼》并称为“三礼”。 二、积累有关《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三、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①虽:即使 ②嘉:好,美 ③肴:用鱼、肉做的菜 ④嘉肴:美味的菜 ⑤弗:不 ⑥食:品尝,吃 ⑦旨:(味道)甘美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①至:达到极点 ②至道:最好的道理 ③善:好处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①是:这 ②故:因此 ③是故:所以 ④困:不通,理解不了 【译文】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不通的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①自反:反省自己 ②反:反省 【译文】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能反省自

己;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①自强:自我勉励 ②强:勉励 【译文】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能自我勉励。 故曰:教学/相长也。(判断句,同时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①故:因此,所以 ②长:促进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曰:“学/学半。” ①兑:yuè,通“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②命:是《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 ③学(第一个):xiào,教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句)

期末复习《虽有嘉肴》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佳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8、教学相长也()9、学学半()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三、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四、课文赏析 1、本文的中心句是 2、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3、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其子曰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疑邻人之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①天雨墙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家甚智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寓意什么? 《塞翁失马》 1、《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西汉淮南王等编著。“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2)居数月居 (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4)堕而折其髀髀 (5)死者十九十 九 (6)人皆吊 之吊 3、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

公开课《虽有嘉肴》教案.doc

虽有嘉肴 《礼记》 明确: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是故 / 学 / 然后知不足,教 /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 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 / 此之谓乎 【教学目标】 2.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3.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疑难处做上标记。 2. 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3. 4.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5. 理解全文内容。 【教学重点】 四、合作研讨,把握内容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4 年 10 月 30 日上午第三节 一、导入 二、预习反馈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2.正确认读字音,初步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 2.深入分析,领会这个道理。 3.体会文章开头从“虽有嘉肴”说起的用意。 4.文章引用《兑命》的话作结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熟读成诵 六、课外拓展 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 , 或失则寡 , 或失则易 , 或失则止。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2.熟练背诵全文。 3.课外推荐阅读《玉不琢,不成器》←← 虽有嘉肴 《礼记》 引出学:自反引用——→ {}教学相长←—— 类比教:自强强调

八下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记”得意思是“记载,记述”。礼记的意思是关于礼仪制度的各种资料记述。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课文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解集》),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 一、通假字 ? 学学半 ? 《兑命》曰 兑同“说” 指的是殷商时的 二、古今异义 ? 1、不能知其旨也 ? 2、教然后知困 ? ? 3、教学相长也 ? ? ? 4.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勉励;今义:勉? 三、词类活用 ?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2、不知其善也 学同“敩”,教导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动作或情况之后 古义:乏。 古义:教与学。 今义把 知识、技能传程。 长: 古:促进,今:名词作动词,吃。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嘉肴写起?(背诵) 运用类比的论证方法,将“嘉肴”? ? ? 学 ? ? ? ? ? 五、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 ? 2.倒装句 学学半——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习 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宾语常语序为其谓此乎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指 教学相长, ji ào xu é xi āng zh ǎng ,意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

“至道”进行类比,由吃饭引申到学习,在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话有什么作用?(背诵) 通过引用《兑命》中的话来讲道理,证明论点,阐述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的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结合自身的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学习经验,谈谈看法(背诵) 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②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③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

《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虽有嘉肴》(公开课) 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20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1、2 【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书法欣赏:老师创作的书法《虽有嘉肴》内容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jiā)肴(yáo)自强(qiǎng)兑( yuè)命学( xiào )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即使)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困(不通理解不了)是故(所以)自强(自我勉励) 自反(自我反省)故曰: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3.《礼记》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其中“教学相长”就出自本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虽有佳肴》复习知识点总结

虽有佳肴 一、准确朗读: 虽suī有yǒu 佳肴jiāyáo ,弗f ú食shí,不知b ùz h ī/其q í旨zhǐ也y ě;虽suī有yǒu 至zhì道dào ,弗f ú学xu?,不知b ùz h ī/其q í善shàn 也y ě。是shì故g ù/学xu?/然后ránh?u 知zhī不足b ùz ú,教jiào /然后ránh?u 知zhī困kùn 。知zhī不足b ùz ú,然后ránh?u /能n?ng 自反z ìf ǎn 也y ě;知zhī困kùn ,然后ránh?u /能n?ng 自强zìqiáng 也y ě。故g ù曰yuē:教jiào 学xu?/相xiāng 长cháng 也y ě。《兑 duì命mìng 》曰yuē:“学xu?学xu?半bàn 。”其q í/此c ǐ之zhī谓wai 乎h ū? 二、准确翻译: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字词解释:虽:即使; 佳肴:美味的菜; 弗:不 ; 食:吃 ; 其:它的 ;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字词解释: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自强: 自我勉励; 强:勉励 原文:故曰:教学/相长也。 字词解释: 故:所以; 相长:互相促进 原文:《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字词解释:兑:通:“说” 指傅说; 曰:说; 学xi ào:教; 学:学习; 其:表示推测 “大概”; 此:这;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谓:说 三、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平常,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更加努力的学习);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不倦的钻研,)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答: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人教版八下22.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试时间 装订线内不要答 题 装 订 线 新星城西学校2018-2019学年度初二语文练习二十三 《虽有嘉肴》 知识点整理 2019-4-29 一、【原文】 虽有嘉肴,弗f 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 āo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qi áng 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 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ji āo 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yu è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三、【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r ú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zu àn 的。 ②嘉肴:嘉:美好。 肴:带骨头的肉。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 ⑥自反:自我反思。 ⑦自强:自我勉励。 ⑧善:好。 ⑨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学(xiào):同“敩”,教导。 ⑩其:表示推测。 11. 是故:因此,所以。 12.《兑.命》yuè,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教学相长、 五、问答: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 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3. 《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 答:《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论证思路: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进步与发展。 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虽有嘉肴》学习复习总结计划练练习习题附答案.doc

《虽有佳肴》导学案 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又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 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 4 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② 弗食()③不知其旨也() ... 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 .... ⑦教学相长()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 .... ⑩ 然后能自反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 ..... ⒀其此之谓乎() .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 .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 学学半古义:()今义:() . 5.翻译下列句子。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6、( 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合作探究: 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 3.通过诵读法反复朗读背诵文章,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领会教学相长道理,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 2.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礼记》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其中很多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短小生动,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它对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其中的一篇《虽有嘉肴》。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给加点字的注音。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三、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但不去品尝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分析课文,质疑解难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明确:“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文章开头从“虽有佳肴”引申到“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2.读完本文,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畅谈。 3.你还了解《学记》中的其他有关学习的内容吗? 明确: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译: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 五、梳理归纳,盘点提升 几种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虽有至.道(古义:好到极点;今义:到)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精品】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21篇 虽有嘉肴

1.反第21篇虽有嘉肴 《礼记》 知识盘点 一、易考实词梳理 1. 通假字 学学半 “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 2. 古今异义 教学 ..相长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 3. 重点实词 (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______ (2)虽有至道 ..至道:___________ (3)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是故[F]:__________ (4)教然后知困.困:_____________ (5)然后能自反 ..也自反:___________ (6)然后能自强.也强[F]:___________ (7)教学相长.也长: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全扫描 然后能自反.也 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教然后知困. 困.于心[F](《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四、探究设问 ○理○解○概○括 1. 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统编课后思考探究) 变式提问:分析本文是如何论证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道理的? 【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 2.困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宋登水 一、教材分析 《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与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前面几篇文章分别利用叙事或抒情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感悟,这篇文章从学习的角度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文章选自《礼记·学记》,主要讨论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实词“旨”、“困”、“反”、“强”、“长”、“学”的含义; 2.理解句式“虽有……”“其……乎?” 3.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实词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教与学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难点: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朗读领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预习学案(见后面附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先跟大家讲个故事:上帝让人带蜗牛去散步,并规定人与蜗牛要并肩行走,人觉得这事不难,就一口答应了。人带着蜗牛散步在林中小道,可是没走几步就犯难了,蜗牛与人的步伐总是不一致,人总是昂首阔步地走,蜗牛被远远甩在了后面。人觉得不耐烦了,跑去和上帝抱怨说:“蜗牛实在太慢了,我无法和它一起散步。”上帝回答说:“你试着以蜗牛的速度行走,看看这样与人的行走有什么不一样。”人接受了上帝的建议,改变了以往的速度,与蜗牛一起慢条斯理地走着,他发现,平时由于走得太快,没怎么留意沿途的风景,原来路边的小树长高了,长出了嫩芽,小花灿烂地绽放着,还有小鸟轻快地歌唱……这事都是人紧绷神经松弛下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人发现:其实不是我在牵着蜗牛散步,而是蜗牛带着我散步。 这个故事里到底是人带着蜗牛,还是蜗牛带着人呢? 其实,学习有时是相互的,你在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这就是教和学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更加详细地探讨一下教与学的关系。

《虽有嘉肴》知识点

《虽有嘉肴》知识点总结 1、《虽有佳肴》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答: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成语)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运用类比论证,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最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兑命》中的话进一步论证。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开头运用类比论证,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使道理更加浅显易懂。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启发? 答: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5、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应注意互动和交流。 6、《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礼制和礼仪的重要著作。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7、《学记》是《礼记》中的名篇,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复习资料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复习资料 一、内容:(掌握加点字词) 虽.(即使)有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弗食.(动词,吃),不知其.(代词,代“食”的对象)旨.(味美)也。虽有至.(达到极点)道,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是. 故.(所以,因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反过来要求自己)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勉强)也。故曰:教.(教学)学.(学习)相长.(促进)也。《兑(yuè)命》曰:“学.(xiào)(教)学.()(学习)半。”其.(表推测。大概,恐怕)此之谓乎。 二、巩固:【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朗读节奏。 虽有/ 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 此之谓乎? 四、文学常识: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西汉戴圣编纂。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五、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六、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七、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八、一词多义 学.学半音xiào,教 1、学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2、其 不知其.旨也它的 九、文言句式 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完整版)《虽有嘉肴》(公开课)教学设计

20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1、2 【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书法欣赏:老师创作的书法《虽有嘉肴》内容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篇。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jiā)肴(yáo)自强(qiǎng)兑( yuè)命学( xiào )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即使)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困(不通理解不了)是故(所以)自强(自我勉励) 自反(自我反省)故曰: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3.《礼记》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其中“教学相长”就出自本文。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20930

虽有嘉肴知识点复习20930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 嘉肴(yáo )自强( qiǎng )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 二、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重点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字词解释: 【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食】吃。【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反】反省。【自强(qiǎng)】自我勉励。【长】促进推测语气。【学(xiào)学半】教学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