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总体趋势:不断增长

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2019/10/12);中国13亿人口(2019/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①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②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多数发达国家(以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三、知识扩展

1、人口的数量变化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并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基本类型。

2、人口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它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两种差异形式。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处于现代型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处于传统型增长模式;全世界的增长模式总趋势是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3、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差异性是由于各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各国、各地区人口的数量增长幅度不同,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四、本节考点分析

较多涉及的内容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类型的特征;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在学习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对人口概念的学习

和理解,而不能简单地记忆;二是应抓住人口增长模式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一内在联系的主线,注意对数据图表的分析与运用,理解和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着地区差异的成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看书上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二、人口自然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 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 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 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 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 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 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 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 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 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 率降低 自然增长 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 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 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 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都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情况。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人教 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知识不需要对“成功”负责,需要对成功负责的东西,叫技能。然而现在很多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

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 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 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 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 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 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 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 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 些国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逐渐 减少 俄罗斯、德国、 日本 发展 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 快,世界新增 人口中,发展 中国家占到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 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 趋于缓慢,很 多国家实施人 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80%以上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特 点 出生率高高高低 死亡率高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 ?→ ?不断增长 分布热带原始森 林等地区的 落后民族 较落后的发 展中国家或 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 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 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 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学案:第1章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过程。(重点)3.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及对策。(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图1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图2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1.决定因素: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总趋势 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时间差异 (1)总特点:不平衡。 (2)表现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图中曲线①出生率;曲线②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 (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等。 [自主诊断] 1.判断正误 (1)出生率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2)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其原因是相同的。() (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人口数量也最多。() (5)现代型的国家人口死亡率都很低。() 【提示】(1)×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出生率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不一定快。 (2)√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3)×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是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从而导致自然增长率很低,而现代型的人口增长则是因经济发展水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也低,从而导致自然增长率很低。 (4)×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说明人口自然增长快,但不能说明人口数量最多。 (5)×有些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发达国家,因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不一定很低。 2.单项选择 (1)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3)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进入了() A.原始型B.传统型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0)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 2.6)

2019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人口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迎期中复习提纲 1.1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⑴基本特点(不平衡性):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⑵分布规律(规律性) ①从纬度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③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⑶区域性分布 稠密区 分布 东亚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欧洲西部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北美东部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③从国家比较:国家分布不均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最多,有7个(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世界人口大国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④城乡分布总趋势 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世界人口稀少地区及形成原因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⑤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为什么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 (01年高考题答案)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2分);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2分)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2分) 5、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气候温暖湿润(2分);地形较平坦,平原面积大,耕地多;水资源较丰富(2分);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2分) 6、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⑴自然因素: 人口稀疏区 主要原因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区 地形崎岖,气候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 南极洲 亚马逊河、刚果河 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 北非、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 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缺乏,不具备人类生活的条件 因素 影响 案例 气候 过于寒冷、干旱及湿热的地区人少;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多 撒哈拉沙漠、亚马孙雨林地区人少;20°N -60°N 人口密集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同步训练包含答案

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读图,完成第1-3题。 1.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四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其正确的排序是( ) A. 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 B.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C. 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 D.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2. 目前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3. 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很大,甲、乙、丙、丁四洲中,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7462万人。有关学者认为,2020年中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峰值14亿左右。据此完成第4-5题。 4. 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D.扩大耕地面积 5.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上图中表示2020年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完成第6-7题。 6.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读下表,完成第8-9题。 国家名称美国德国印度日本 人口出生率/% 1.4 0.9 2.5 0.9 人口死亡率/% 0.9 1.0 0.8 0.8 8. 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新课标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 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 3.空间差异 (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 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 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的方案生育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由于方案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增长减缓,少出生了4亿多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到来的时间推延了近5年。 2.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与社会经济开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材料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到达了50亿,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联合国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引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2011年10月31日,象征全球第70亿名成员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这一天被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 [问题]联合国为什么要确定“世界人口日〞?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20 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是( )。 A.慢—快—慢 B.快—慢—快 C.慢—快—更快 D.快—慢—更慢 【解析】世界人口的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关,20 世纪以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是慢—快—更快。 【答案】 C 2. 下列属于1950 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缓慢增长 B.人口总量均匀增加 C.迅猛增长 D.人口增速减缓 【解析】1950~2003 年,短短50 多年的时间,世界人口总量由25.2 亿迅速增长到63.1 亿,充分说明人口迅猛增长的特点。 【答案】C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回答3~4 题。 3.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4.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 A.①时期和④时期 B.②时期和①时期 C.③时期和④时期 D.④时期和②时期 【解析】第3 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第4 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 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 【答案】3.D 4.B 主题探究1 人口数量的时空差异 ▶基础探究1.读教材图1.2 和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特点。 时期人类出现至农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后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 ] 2 、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70 亿人口日”( 2010/10/31 );中国 1 3 亿人口( 2005/1/6 )。[ 记忆 ] 3 、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 、 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8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9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记忆 ]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

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 ] 口诀:欧 ( 北 ) 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记忆 ] 5 、人口迁移的意义 [ 理解 ]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 理解记忆 ]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记忆 ] ( 1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预习目标 1.理解人口数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揭示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 3.识记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分析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 1.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2.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三、预习问题 预习课本P2—P5。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是什么?时空差异有哪些? 预习课本P5—P7。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3.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四、预习检测 1.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数量 2. 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减少 B. 没有战争 C.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 农业的发展 3.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探究材料】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探究问题】 1.从上面的图表,我们看到了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到1999年10月12日,已达到6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 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人口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 2.结合材料中的图表和教材P2~P3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3.俄罗斯总统签署一项政令,鼓励妇女多生育,以扭转人口数量下降趋势。根据这项政令,俄罗斯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俄罗斯人口每年以超过70万的速度在减少,若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减少一半。与此相反,我们国家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结合教材P3图1.4 1950~2019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有什么差异?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规律总结】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即 【考例探究1】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 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 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 探究活动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探究材料】 材料一阅读教材P5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和P6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案例1。 材料二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19年)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4、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

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4、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长期性 2、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②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4、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还包括交通通讯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