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0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和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将血脂异常应该控制达到的目标值综合如下:

一、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二、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三、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

4、ASCV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降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仍建议以LDL-C为干预血脂异常的主要靶点。在保证LDL-C(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力争将HDL-C和TG控制于理想范围(HDL-C≥1.04 mmol/L,TG<1.7 mmol/L)。

现行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有无危险因素与ASCVD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无ASCVD的心血管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我国指南所推荐的LDL-C目标值分别为<4.1 mmol/L、3.4 mmol/L和2.6 mmol/L(与之相应的非HDL-C目标值为LDL-C目标值+0.8 mmo l/L)(胆固醇单位换算:1mmol/L=1 mg/dl×0.0259),超过此值即应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治疗。。若LDL-C≥4.9 mmol/L且无其他危险因素,建议将LDL—C降低≥50%作为其目标值。

为实现LDL-C、TG和HDL-C等的“全面”达标,要个体化干预,积极实现对高危和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

1.ACS患者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指南要求,将LDL-C降至<2.07 mmol/L 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40%。

2.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 mmoL/L,对于“极高危”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3.对于普通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mmol/L,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4.糖尿病血脂异常特点为TG增高最为常见,HDL-C降低,LDL-C轻、中度增高。尽管如此,单纯糖尿病患者(高危)和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极高危)仍应首选他汀类药物将LDL-C 分别降至相应目标值。临床上只有当TG>

5.65mmol/L时,为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首先降低TG。

5.当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TC≥6.22 mmol/L),同时又有1个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即为高危,LDL-C应控制在2.59 mmol/L以下。

最新控制血脂的目标值(精品收藏)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0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和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将血脂异常应该控制达到的目标值综合如下: 一、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二、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三、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 4、ASCV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降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

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仍建议以LDL—C为干预血脂异常的主要靶点。在保证LDL-C(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力争将HDL-C和TG控制于理想范围(HDL-C ≥1.04 mmol/L,TG<1.7 mmol/L)。 现行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有无危险因素与ASCVD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无ASCVD的心血管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我国指南所推荐的LDL-C目标值分别为〈4。1 mmo l/L、3.4 mmol/L和2.6 mmol/L(与之相应的非HDL-C目标值为LDL-C目标值+0.8 mmo l/L)(胆固醇单位换算:1 mmol/L=1 mg/dl×0。0259),超过此值即应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治疗。。若LDL—C≥4.9 mmol/L 且无其他危险因素,建议将LDL—C降低≥50%作为其目标值。

为实现LDL—C、TG和HDL-C等的“全面”达标,要个体化干预,积极实现对高危和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 1.ACS患者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指南要求,将LDL—C降至<2.07 mmol/L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40%。 2.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 mmoL/L,对于“极高危”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3.对于普通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 mmol/L,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精选-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0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和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将血脂异常应该控制达到的目标值综合如下: 一、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二、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三、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

4、ASCV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降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仍建议以LDL-C为干预血脂异常的主要靶点。在保证LDL-C(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力争将HDL-C和TG控制于理想范围(HDL-C≥1.04 mmol/L,TG<1.7 mmol/L)。 现行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有无危险因素与ASCVD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无ASCVD的心血管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我国指南所推荐的LDL-C目标值分别为<4.1 mmol /L、3.4 mmol/L和2.6 mmol/L(与之相应的非HDL-C目标值为LDL-C目标值+0.8 mmol/L)(胆固醇单位换算:1 mmol/L=1 mg/dl×0.0259),超过此值即应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治疗。。若LDL-C≥4.9 mmol/L且无其他危险因素,建议将LDL—C降低≥50%作为其目标值。 为实现LDL-C、TG和HDL-C等的“全面”达标,要个体化干预,积极实现对高危和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 1.ACS患者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指南要求,将LDL-C降至<2.07 mmol /L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40%。 2.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 mmoL/L,对于“极高危”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3.对于普通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 mmol/L,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4.糖尿病血脂异常特点为TG增高最为常见,HDL-C降低,LDL-C轻、中度增高。尽管如此,单纯糖尿病患者(高危)和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极高危)仍应首选他汀类药物将LDL-C分别降至相应目标值。临床上只有当TG>5.65 mmol/L时,为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首先降低TG。 5.当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TC≥6.22 mmol/L),同时又有1个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即为高危,LDL-C应控制在2.59 mmol/L以下。

血脂控制 每人标准不同

血脂控制每人标准不同 随着医学常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高血脂的了解也逐渐增加。高血脂是引发心血管疾患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专家指出,高血脂需要严格控制,而且控制标准,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高血脂危害大 血脂是指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目前能反映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血脂指标有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的危害最为严重,被称之为“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当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任一项超过正常值,或者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都属于高血脂的范畴,都会对心血管造成危害。 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专家指出,血液中增高的脂质,尤其是“坏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它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变性、坏死、脱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影响内皮的功能。而且当血管内皮出现损伤以后,增高的脂质又会通过损伤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同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也会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粥样硬化斑块又分为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两种,稳定斑块不易破裂,但会逐渐变大,使血管腔变窄,造成心脏、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心绞痛、脑供血不足;易损斑块容易发生破裂,一旦破裂,斑块内的物质涌出就形成了血栓,堵塞住心脑血管,就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猝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血脂控制因人而异 高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巨大,因此高血脂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血脂水平,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那血脂水平控制在多少才算达标呢?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指出,血脂的控制,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最为重要,理想水平为低于3.12 mmol/L,如果超过4.14 mmol/L就可以诊断为高血脂了,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血脂的达标值,尤其是“坏胆固醇”的达标值也就不同,应因人而异。比如,高血脂同时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或曾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患者,这两类人群应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07 mmol/L以下;患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慢性肾病中任何一种的患者,或者患有高血压同时存在“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等危险因素中三项的患者,他们的“坏胆固醇”必须控制在2.59 mmol/L以下;患有高血压同时伴有上述危险因素中一项的患者,“坏胆固醇”应控制在3.37 mmol/L以下;只存在“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中一到两项的人群,“坏胆固醇”的水平低于4.14 mmol/L即可。

2011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中国成人血脂控制意义

基金项目:1.黑龙江省攻关项目(信号转导机制在酒精致心肌损害中的实验研究)基金编号:GC09C408-2 2.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冠心病最佳防治手段和路径研究)基金编号:2007AA3CS082通讯作者:李为民 Email:lwm@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750595.html, 2011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中国成人血脂控制意义 李为民,刘怡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哈尔滨 150001) 据《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报告,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仍然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1]。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 )首次携手发布欧洲首个《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作为欧洲血脂治疗最新理念,该指南充分体现继2004年成人治疗指南ATP Ⅲ更新后7年间血脂领域新进展及血脂管理理念新突破,引起国际社会极大重视。我国人群血脂水平与血脂异常患病特点与西方有所差异。如何合理应用最新西方指南指导我国血脂管理十分重要。 1 重新定义降脂治疗目标 1.1 重视危险分层 即往众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都强调根据血脂合适水平指导调脂治疗。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第3版成人治疗指南(NCEP ATP Ⅲ)[3]中明确定义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将血脂水平分为“合适范围”、“正常”、“边缘升高”、“升高”、“极高”、“减低”等多个层次。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即有所删减,删除“正常”及“极高”两个层次。2009年加拿大发布血脂异常指南即摒弃“血脂合适水平”描述,更强调根据心血管危险 分层指导血脂干预的理念,从而使血脂管理更加具体、合理,贴近临床。2011年ESC/EAS 指南更明确指出,血脂达标值要因人而异,明确的“合适范围值”有可能掩盖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风险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高。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非取决于个体具有某一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仅仅靠血脂水平化验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患者健康水平。因此,取消血脂水平分层,根据危险分层来决定血脂干预强度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1.2 更积极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 从层出不穷的指南更新可以看出,降脂目标日趋严格。对欧美国家而言,2001年ATP Ⅲ指南建议高危患者LDL-C < 2.6 mmol/L (100 mg/dl );2004年ATP Ⅲ[3]更新后要求愈加严格,高危患者基线LDL-C >2.6 mmol/L (100 mg/dl )时,治疗后LDL-C 应<2.6 mmol/L (100 mg/dl ),当基线LDL-C <2.6 mmol/L (100 mg/dl ),治疗后降幅应≥30%,极高危组患者LDL-C 应<1.8 mmol/L (70 mg/dl )。2009年加拿大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则指出,高危患者应降低LDL-C 至<2 mmol/L (约77 mg/dl )或降低幅度≥50%。2011年ESC/EAS 首次发布的指南提出了更积极的LDL-C 目标,认为高危患者LDL-C <2.5 mmol/L ,极高危患者LDL-C 目标值<1.8 mmol/L (70mg/dl ),不能达标时,至少下降≥50%。2004年至2011年,LDL-C 由<2.6 mmol/L (100 mg/dl )到<1.8 mmol/L

从血脂控制三大途径谈他汀降脂的重要性

从血脂控制三大途径谈他汀降脂的重要性 他汀在临床应用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临床成果。目前,血脂干预的主要方式是针对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和排泄三大途径,干预的主要目标依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胆固醇吸收、合成和排泄的三大途径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有机过程,核心的功能是保证血液中的胆固醇正常的循环和代谢。下面我们从血脂干预的三大途径来看他汀降脂治疗的重要性。 一、吸收途径 吸收途径的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和药物干预。长期一来,人们一直在探索通过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的发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有很多研究证明,靠单纯饮食控制,不足以达到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目的,但是,如果饮食控制加上标准剂量的他汀治疗,则比单纯标准剂量他汀的治疗效果更好。2015年,在伦敦召开的ESC大会上报告了一项更年期妇女饮食脂肪控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该研究历时20年,耗资2.6亿美元,最终取得了阴性结果。随后,美国农业部在2016年食品指南中取消了食品中关于胆固醇含量限制300mg的条款。有专家分析认为,单纯饮食控制虽然可以轻度降低

LDL-C水平(10%-15%),但同时也降低了HDL-C水平,而且由于肠道对胆固醇回吸收增加和反馈刺激肝脏胆固合成增加,以及延缓体内氧化LDL-C排泄的缘故,反而不利于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此外,也有人认为饮食控制计划中不仅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还要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两者的比例更重要。ENHANCE研究发现,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内的胆固醇吸收,显著降低血液中LDL-C水平,幅度高达59%,但患者并没获益。后来的IMPROVE-IT研究采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加用他汀的治疗方案,才达到强效降脂的同时产生临床获益的效果,进一步证明,单独针对胆固醇吸收途径进行治疗,即使胆固醇降低幅度足够大,仍不能解决血脂对心血管疾病危害的问题。 二、胆固醇合成途径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肝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降低LDL-C水平。他汀降低LDL-C的作用与其剂量有关,其临床疗效与LDL-C降低幅度的百分比有直接的量效关系。20多年前来自Framminghan研究的观点认为,LDL-C每降低1%,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但前提条件是LDL-C下降的总幅度必须大于25%。近十几年的临床研究由于采用活性药物对照的方法,其结果显示他汀降低LDL-C幅度必

血脂4项常识

血脂4项常识 血脂指血液中的脂肪的含量。所谓血脂是指血清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游离脂肪酸,其中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1)TC: 这是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的英文缩写, 一般 医院的化验室都可以检测的项目,它代表的是血中所有的胆固醇。 正常值:成人:2.9-6.0mmol/L (110-230mg/dl) (2)TG: 这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英文的缩写,代表了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 正常值:成人:0.22-1.2mmol/L (20-110mg/dl)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血脂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知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活动所需,而过多的能量可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胆固醇则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关键作用。 同时,胆固醇也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的重要原料。可见胆固醇是维持机体生命正常的必备因素。正常情况下,脂类在体内的吸收、消耗和转化维持相对平衡,所以人体血脂含量可基本保持稳定。

血脂升高固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过低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也不见得是好事。血脂太低可见于原发性低胆固醇血症、继发性低胆固醇血症、甲亢、重度肝损害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血脂正常值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总胆固醇>240mg/dL 者。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 <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3)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甘油三酯水 平>240mg/dL者。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 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35mg/dL。 胆固醇总量(T-ch)正常情况:脐血 1.2~2.6mmol/L 新生儿 1.4~3.5mmol/L 婴儿 1.8~4.6mmol/L 儿童 3.1~

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0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和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将血脂异常应该控制达到的目标值综合如下: 一、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 二、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三、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

4、ASCV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降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仍建议以LDL-C为干预血脂异常的主要靶点。在保证LDL-C(或非HDL-C)达标的前提下,力争将HDL-C和TG控制于理想范围(HDL-C≥1.04 mmol/L,TG<1.7 mmol/L)。 现行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有无危险因素与ASCVD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无ASCVD的心血管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我国指南所推荐的LDL-C目标值分别为<4.1 mmol/L、3.4 mmol/L和2.6 mmol/L(与之相应的非HDL-C目标值为LDL-C目标值+0.8 mmo l/L)(胆固醇单位换算:1mmol/L=1 mg/dl×0.0259),超过此值即应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治疗。。若LDL-C≥4.9 mmol/L且无其他危险因素,建议将LDL—C降低≥50%作为其目标值。 为实现LDL-C、TG和HDL-C等的“全面”达标,要个体化干预,积极实现对高危和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 1.ACS患者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指南要求,将LDL-C降至<2.07 mmol/L 或在原有基线上降低40%。 2.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 mmoL/L,对于“极高危”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3.对于普通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59mmol/L,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降脂治疗的目标值为LDL-C<2.07 mmol/L。 4.糖尿病血脂异常特点为TG增高最为常见,HDL-C降低,LDL-C轻、中度增高。尽管如此,单纯糖尿病患者(高危)和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极高危)仍应首选他汀类药物将LDL-C 分别降至相应目标值。临床上只有当TG> 5.65mmol/L时,为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首先降低TG。 5.当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TC≥6.22 mmol/L),同时又有1个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即为高危,LDL-C应控制在2.59 mmol/L以下。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 作者:李剑虹, 王丽敏, 米生权, 张梅, 李镒冲, 姜勇, 徐瑜, 戴蒙, 王临虹, LI Jian-hong, WANG Li-min,MI Sheng-quan, ZHANG Mei, LI Yi-chong, JIANG Yong, XU Yu, DAI Meng, WANG Lin-hong 作者单位:李剑虹,王丽敏,张梅,李镒冲,姜勇,王临虹,LI Jian-hong,WANG Li-min,ZHANG Mei,LI Yi-chong,JIANG Yong,WANG Lin-hong(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50), 米生权,MI Sheng-quan(北京联合 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徐瑜,戴蒙,XU Yu,DAI Meng(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刊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12,46(8) 参考文献(13条) 1.李剑虹;王丽敏;李镒冲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05) 2.刘静;赵冬;秦兰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09) 3.李莹;陈志红;周北凡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围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 2004(07) 4.He J;Gu D;Reynolds K Serum total and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China[外文期刊] 2004(04) 5.赵文华;宁光;中国慢病监测项目(2010)国家项目工作组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的内容与方法[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05)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5) 7.张坚;满青青;王春荣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05) 8.李剑虹;米生权;李镒冲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07) 9.Zhao WH;Zhang J;Zhai Y Blood lipid profile and prevalence ofdyslipidemia in Chinese adults 2007(04) 10.王薇;赵冬;吴兆苏中国11省市35~64岁人群血清甘油三酯分布特点及与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2001(01) 11.Marcovecchio ML;Dalton RN;Prevost AT Prevalence of abnormal lipid profi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albuminuria in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外文期刊] 2009(04) 12.Cai L;Zhang L;Liu A 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dyslipidemia among adults in Beijing,China 2012(02) 13.赵文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7:2002血脂 2008 引证文献(1条) 1.聂欣.常雁.李博飞行人员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行为与其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疗养医学 2014(9) 引用本文格式:李剑虹.王丽敏.米生权.张梅.李镒冲.姜勇.徐瑜.戴蒙.王临虹.LI Jian-hong.WANG Li-min.MI Sheng-quan.ZHANG Mei.LI Yi-chong.JIANG Yong.XU Yu.DAI Meng.WANG Lin-hong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8)

控制血脂 杜仲脂黄金怎么样

控制血脂杜仲脂黄金怎么样 肥胖者、有高血脂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精神高度紧张者,都属高血脂高发人群,一旦患有高血脂要今早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那么,杜仲脂黄金怎么样?我们来一同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生命方程在5周年庆典活动中通过直购平台,以最优惠的形式回馈给广大消费者。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了生命方程在发展中医药事业过程中所带来的实惠。 第一: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脂血症。另外,高脂血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第二,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杜仲脂黄金怎么样? 杜仲脂黄金3大功效: 大量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表明,α-亚麻酸具有以下多方面的生理功效,被国际医学界、营养学界所公认: (1)降低血粘度:全面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动性,调节血脂,防止脂肪在血管中沉积,有效清除血管中陈旧性脂质斑块,是目前已知的研究中,唯一可全面降低血粘度的生物活性物质。 (2)预防心脑血管病:人们已经知道促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血小板凝集的过程。α-亚麻酸可以改变血小板膜流动性,从而改变血小板对刺激的反应性及血小板表面受体的数目。因此,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 (3) 降血脂: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能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向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转化,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从而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杜仲脂黄金怎么样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患者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可以随时和在线客服进行联系,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轻松看懂血脂化验单

血脂高低,是衡量人体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无论是生病检查,还是健康体检,都会有血脂检查这一项。当您拿到自己的血脂检验结果,您知道它说明了什么吗? 子女们想要帮助父母控制胆固醇首先就要先学会看化验单,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老百姓俗称是血里的油。胆固醇是血脂的一部分,所以说血脂的概念里头包含了四个因素,每个人拿了自己的血脂化验单,都可以发现这一点,第一个是总胆固醇,第二个是甘油三酯,第三个是高密度脂蛋白,第四个是低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超标肯定就是高血脂。但是胆固醇是分好坏的,它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子女们在帮父母看化验单时就要学会分辨好坏胆固醇。 【1】只需看懂4项指标 拿到血脂化验单时,上面经常罗列着六七项检查指标,不少朋友看到一大堆数字就晕晕乎乎,不知所以然。其实,对于大家来说,真正对心血管防治有意义的仅有4项,其余的只是为了医学研究。 这4项分别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几项指标。

血脂升高,“主犯”是总胆固醇,即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而甘油三酯是“从犯”。要注意的是,胆固醇也分好、坏,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俗称“血管的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会乘机进入血管,形成斑块,造成血管堵塞,是目前最受重视的一项血脂指标。 因此,血脂升高的罪魁祸首就是“坏”胆固醇。“坏”胆固醇的主要来源是肉、猪大肠、肝尖、腰花、内脏和反式脂肪酸(一些甜品中添加的“氢化”的植物油);而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不是肉,而是主食、甜品、各种酒类。二者的区别是,胆固醇受饮食的即刻影响很小,但是调整两三天饮食,甘油三酯可能就明显下来了。 【2】“参考范围”要因人而异 在血脂检验单上,每项指标后面都会附有一个参考值,虽然医院出自一番好意,但这容易让市民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产生偏差,低估“敌情”的危险程度。判断病情不能仅看数字,还要依据患者整体危险性的高低来评估。“就像是一个体育用品店,只卖适合姚明的东西,你即使再小、再矮、再瘦,也只有这个选择,是不科学的。” 要控制血脂总胆固醇需记住“543”,即健康人总胆固醇小于5毫摩尔每升,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二者之一)总胆固醇小于4毫摩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

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的王广教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这一话题进行了报告。以下为精彩内容: 一、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心血管极高危人群 一项针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的3B研究显示,绝大多数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1项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经、BMI≥28等)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合并≥1项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合并CVD的糖尿病患者属于超高危人群。

有研究显示,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ASCVD风险显著增加;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CVD 风险进一步增加;合并心梗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明显增加。 二、当前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靶目标值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LDL-C水平越高,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越大。LDL-C每增加10mg/dl(0.26mmol/L),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增加12%。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每降低1mmol/L的LDL-C,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21%。 因此,与CVD患者的二级预防相似,糖尿病患者降LDL-C,低一些更有益。有研究显示,LDL-C降至70mg/dl以下,极高危人群可带来获益。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LDL-C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降脂靶点。血脂指南建议,极高危人群应降低LDL-C<70mg/dl 或降幅≥50%。

三、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靶目标的探索 随后,王广教授提出问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这种极高危人群LDL-C<70mg/dl就足够了吗?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PRECISE-IVUS研究证明,进一步降低LDL-C,可更进一步缩小斑块体积,ACS患者获益更大。甚至有研究显示,LDL-C <50mg/dl,斑块成分更稳定。 IMPROVE-IT研究结果显示,LDL-C降至53.2mg/dl,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强化降脂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获益更为显著。LDL-C降至极低水平安全性依然良好。 FOURIER研究结果显示,LDL-C降至30mg/dl,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该研究同样显示,LDL-C降至极低水平安全性依然良好。 上述这些研究都对极高危人群将LDL-C<70mg/dl作为降脂目标提出了挑战。 IMPROVE-IT研究结果公布后,血脂指南建议极高危患者将LDL-C降得更低。

从DYSIS看中国血脂异常的控制现状及思考

从DYSIS看中国血脂异常的控制现状及思考 中国血脂异常调查(DYSIS-CHINA)始于2012年3月30日,至2012年12月28日调查收集资料结束。该要研究目的:在年龄≥45岁并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门诊患者中估算血脂异常的比率、血脂异常类型;次要研究目的:在不同血脂异常患者亚组中评估患者特征,如心血管风险水平。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横断面、非干预性的研究。在中国6个代表性的地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的122家不同级别的医院(包括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老年科、大内科等临床科室共入选了25317例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门诊患者。 研究医生通过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收集记录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史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肌酐,其中空腹血脂是所有患者必查的项目,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是内分泌科入选患者必查的项目。 计划入选受试者数:25000例;实际入选:25697例;合格病例:25317例。 一、入选及排除标准 1.患者入选标准 1)年龄≥45岁的门诊患者 2)正在*接受至少一种调脂药物治疗 3)有空腹血脂记录(在过去6个月内的至少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内的血脂检查),并且血脂检查必须是在服用调脂药物至少3个月之后进行的。 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同意参加研究。 患者在访视前已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访视时才开始调脂治疗的患者不得入选研究。 2.患者排除标准 1)患者目前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二、评价标准

老年人控制高血脂的必要性和方法

老年人控制高血脂的必要性和方法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的疾病危害,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都与血脂过高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控制血脂过高将是有效的预防途径。 一个人的血脂过高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自行控制血脂过高吗?应该说,这将是有长远意义的自我保健科学。 血脂有生理功能 在人体的血液中,除了血细胞等固体成分之外,就是液体血浆。在血浆中就含有人体所需的脂质成分,称为血脂。 血脂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类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的总称。血液中所含的这些脂质,循环全身,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各种活动都是以热能做动力,都在消耗着热量,脂质是产生热量最高的营养素,供给人体的热量需要。 人体是由千千万万的细胞构成的,细胞膜则是由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组成,保持良好功能;脑和神经也都需有磷脂和糖脂;固醇还是体内合成激素的必需物质;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有些是脂溶性的,比如维生素A、D、E、K,与脂肪一起存在,才能在肠道同时被溶解吸收,供给人体需要;脂质对皮肤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加速皮肤损伤的愈合;人体在皮肤下面有一层脂肪,可以阻止和节制体温散发,起保温作用,有助于御寒;而且,还可以吸

收外界的热量,不致无阻地传到人体内部,起着隔热作用,维持正常体温。 因此,人体需要脂肪,离不了脂质,那些“谈脂色变”的认识是不对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地拒绝脂类,对人体是有害的。问题只是需要控制血脂过高而已。 血脂多少为宜 人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由于不能溶解于水,就必须与载脂蛋白相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循环,供给人体需要,保证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相结合,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与载脂蛋白B相结合。因此,血液中血脂过高称为高脂血症,也可以称做高脂蛋白血症。这里虽然有个“症”字,只表示数值不正常,还不是一种疾病。在健康体格检查中,验血脂常检查的项目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各项。总胆固醇以200毫克以下为正常,不超过239毫克仍为正常的边缘或略高,240毫克以上则为异常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45毫克以上为正常,降低至36毫克仍为正常的边缘或略低,降低至35毫克以下则为异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30毫克以下为正常,不超过159毫克仍为正常的边缘或略高,160毫克以上则为异常增高;甘油三酯以200毫克以下为正常,超过200毫克则为异常增高;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正常,应高于1.30,血脂异常时A与B的比值往往降至1.0以下。从上述可以看出,血脂异常主要是总胆固醇升高,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