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各扬琴体系的异同比较

世界各扬琴体系的异同比较

世界各扬琴体系的异同比较
世界各扬琴体系的异同比较

世界各扬琴体系的异同比较

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扬琴,是唯一一件兼具世界性的乐器。许多国家都有扬琴,而中国扬琴是明朝时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的友好往来,以“萨泰里琴”之名传入的。虽然同“宗”,但由于不同“源”,中国扬琴与别的国家的扬琴在外形、音色、音域、音位上都不同,就连扬琴的重量、敲击琴弦用的工具、握法也都不同样。以下将从扬琴的型制构造和演奏工具、演奏技巧、流传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来进行比较。

1. 型制构造上的比较

(1)中国扬琴分传统扬琴和现代扬琴。传统扬琴的琴身较小,只有两排琴码,因此它的音域很窄,只有两个八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扬琴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扬竞明改革研制的401扬琴、“十二平均律扬琴”(广州)、“全律活马大扬琴”(天津)和“501型扬琴”(北京)红旗牌扬琴以及402扬琴等。这些扬琴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琴身体积扩大了,有四排码,音位也随之增加了,音域比以前扩大了超过四个八度(g--a3),主要音区半音基本齐全,音量大,音质优美,音色统一。它的设计美化了音色,更方便定音,转调也便捷了。

(2)国外扬琴中欧洲扬琴具有代表性的是匈牙利的音乐会大扬琴。

它是1874年由匈牙利“斯科达”家族设计研制而成。它的改革

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70 ■ 庞卓 论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文章从扬琴演奏的科学理念、扬琴演奏的基本功专项训练等角度,研究探讨有关扬琴的基本功教学、科学训练的具体问题,论述了 作者对扬琴基本功教学的几点思考。 扬琴教学 基本功 规范化训练 内容摘要:关键词: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与其他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扬琴作为一门民族器乐学科,学习它的演奏技巧必须要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因此,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训练方法,学习了解生理学、力学等相关知识,对于更好地研究扬琴演奏技巧的规范化训练尤为重要。 一、扬琴演奏的基本教学理念 扬琴演奏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是运动肯定就会有惯性的存在,牛顿说过,“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这种运动使我们在演奏中省去了蛮力,也就是说通过惯性使音乐向前发展。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将其领会,笨拙地用力演奏每个音符,这样不但违背了科学的演奏规律,更加大了心理负担。扬琴演奏要用自然的力量,手腕放松左右翻转就会速度很快,手腕带动双臂向下放松地甩动,等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掌握惯性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任何教学都是循序渐进的,和许多自成体系的西洋乐器、民族器乐一样,扬琴教学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扬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训练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演奏实践,逐步掌握扬琴的演奏规律,熟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扬琴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演奏水平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二、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扬琴专业学习的热身阶段,是扬琴演奏的基础。扬琴基本功训练包括持键法、单音、轮音、八度齐竹、快速分解、半音阶等多项训练。现代扬琴演奏技巧不断发展,独特创新的演奏技巧出现在演奏者面前,这里笔者仅对常用的演奏技巧训练阐述几点见解。 1.定型一种相对完善的持键法三指持键法即食指、拇指、中指。三指呈三角形,在弹奏中特别强调拇指不要超越食指,中指起到“托”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呈半握拳状自然向内弯曲。在练习时,因人而异,第一步可以要求学生打开食指,拇指压在中指第二关节处,无名指和小指仍自然半握拳状进行单音的练习,充分体会中指的“托”与手腕的自然下垂感。第二步将食指轻轻加入,但仍要求学生找到刚才仅仅靠中指“托”的手感,从而真正做到三指持键,中指托、食指挑、拇指压。经过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重复稳固练习,将这一演奏状态变为下意识的动作。 2.手臂的松弛训练肩臂的松弛程度、腕指关节的灵活度以及肌肉运动松紧交替的协调性是科学演奏技巧训练的关键。演奏者要充分利用人的自然生理特点做有效的练习。例如耸肩与落肩的练习,体会肩部放松,手臂自然的垂落感和下沉感;又如大臂反复做推和拉的动作,大臂自然上下运动,先放松慢练,然后加速前后推拉,上下运动。在学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臂紧张的现象,手臂外翘或内夹。这两个“病因”是科学演奏的隐患。所以要经常做手臂的自然外张和放松的回落练习,动作一气呵成不可间断。肩关节、指关节、腕关节松弛,在松的前提下做到手、臂、腕的“通”是很关键的,因为松弛不见得是通的,松如果没有通就会变成懈。 3.单音训练首先,要建立弹单音的模式,单音技术是扬琴演奏入门的关键。弹奏单音重点要做到松——紧——松,即准备弹击时放松,弹击琴弦时相对用力,弹后自然放松地反弹回来。要注意用力与放松的和谐统一。练习单音时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均衡练习,先练习左手,再练习右手,后左右手交替练习。单音的练习是其他单项练习的基础,只要熟练掌握了单音的训练方法,其他的练习就相对容易了。在练习好左右手单音的基础上,可以用练习曲进行巩固式训练。首先放慢速度练习单音时,力度、速 度要一贯到底,切记不要时快时慢。 其次,快速单音的练习是轮音的基础,快速单音技巧的训练要求有颗粒性,左右手单音交替要平均,速度要一致,要求强化训练可数的快速单音,每个快速单音之间不要带音头,不要在某个音上做强弱。要求学生真正做到快速单音弹奏时力度不变、速度不变。 最后,快速单音的训练为不定数轮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定数的轮音一定要有意识地调动起来,特别要体会快速时惯性的作用力,找到手腕、手指、手臂通顺的感觉。快速密集的轮音演奏要求学生不改变弹奏模式、不改变演奏状态、不改变音响效果。 4.左右手单轮练习左右手配合好是掌握这一技巧的前提,在最初练习时应先从左手轮音开始练习。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右手的运动要远大于左手,想要达到两手力度、速度均衡,密度匀称之目的,就要注意左手的练习,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多培养左手运动的习惯。在教学中可先采用一个声部是旋律声部,一个声部是伴奏声部来练习。首先左手弹奏旋律声部,每个音符与音符之间应平均,无音头、重音,无换音痕迹,放松地将每个音弹清楚。有些学生在演奏时手臂紧张,换音时有间断的现象。应先慢练,再结合专项的练习曲,适当地加速练习,保证在松弛的前提下有意识加快轮音密度,最终达到单手轮音以点成线的理想效果。右手轮音练习同左手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旋律声部无论在哪只手上一定要清晰、突出。另外,一只手作为伴奏声部通常情况下有固定的伴奏音型与固定结构,可以告诉学生伴奏声部其实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拍子,是固定的节奏,这样左右手声部的配合才更加协调统一。 5.八度、和音齐竹类练习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演奏者在已经熟练掌握单竹类技法以及左右手轮音等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八度齐竹、和音齐竹的专项训练。这类技巧的训练要求与以往不同,首先要求左右手同时击弦要“齐”,即同步起落,双手要同时抬起、同时落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它们都是对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种概括和描述。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差异。从内容上看,雅尔塔体系主要是讲美苏如何在欧洲、东亚划分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美苏关系由战时合作演变为战后对抗;而两极格局只是指美苏走向全面对抗后的国际格局。从起始时间上看,雅尔塔体系确立有一个过程,但大体上以1945年联合国成立作为其确立的标志;而两极格局的确立则是在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美苏走向全面对抗时。可以说,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世界政治和整个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包括美苏合作和美苏对抗两个阶段,而两极格局则是指雅尔塔体系框架内美苏关系的第二阶段,即对抗阶段。雅尔塔体系的演变就是两极格局,应该不能算同时存在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要求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争霸 冷战好象是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的 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势力相当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之后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就像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样的。冷战是因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两极格局的两极,就是指的美国和苏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美苏争霸。美国为了实现对苏联的封锁,就实行了冷战政策,在西欧推行马歇尔计划。直到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两极格局也从此结束,世界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的关系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中,出现了“两极”、“冷战”“美苏争霸”这些名词,这些国际关系的专有名词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讲述的不是很清楚,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存有不少的疑惑乃至错误,现在将它们连同与之有紧密联系的雅尔塔体系释读一下,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疏漏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进行的多次讨论后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划分政治版图与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惩治战犯,日、德民主化),实际上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根据美苏两国自己的战略需要划分了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如雅尔塔秘密协定)。雅尔塔体系确立过程中,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末,形成两种意识形态对立的阵营,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并展开“冷战”。1949年美国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冷战”中展开咄咄逼人的气势,作为回击,1955年苏联等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阵营展开军事对峙,终于演变为“两极”格局,它打破了原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成为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征。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有限战争” 和“全面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除了军事敌对行动外,“冷战”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和文化宗教的各种行动。其主要目的是遏止共产主义,稳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1 本学期,我们组根据期初布置的任务,展开了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每周二的两节扬琴课让学生们从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现小结如下: 社团情况: 上学期的几位学员由于程度跟不上,学习成绩的退步等等原因导致退出社团,现在共有7名学生,三年级两名学生:骆佳璐、盛晨佳,二年级学生:郭千诺、杨晓晔、江少春、蒋洁颖、蒋可欣。 社团学习情况: 1、每周二的社团活动时间: 由于回琴的时间只有两节课,所以把课时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 的回琴时间,一个小时,教师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演奏情况,指出缺点,细致点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演奏能力,经过指导后,剩下的一部分时间,采取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中午的练琴时间: 平时的练琴时间,我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空余的时间进行练习, 这样的一个练习是帮助学生能巩固上课所学到的技巧,加深记忆。 考核情况: 本学期的考核采用齐奏形式,选用两首乐曲《东北民歌》、《西班牙民歌》作为演奏的曲目,学生的表演不错。

优秀的学员:盛晨佳、骆佳璐、郭千诺 努力的方向: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2 本学期,我们组根据期初布置的任务,展开了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每周二的两节扬琴课让学生们从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现小结如下:社团情况:上学期的几位学员由于程度跟不上,学习成绩的退步等等原因导致退出社团,现在共有7名学生,三年级两名学生:骆佳璐、盛晨佳,二年级学生:郭千诺、杨晓晔、江少春、蒋洁颖、蒋可欣。社团学习情况:1、每周二的社团活动时间:由于回琴的时间只有两节课,所以把课时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的回琴时间,一个小时,教师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演奏情况,指出缺点,细致点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演奏能力,经过指导后,剩下的一部分时间,采取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中午的练琴时间:平时的练琴时间,我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空余的时间进行练习,这样的一个练习是帮助学生能巩固上课所学到的技巧,加深记忆。考核情况:本学期的考核采用齐奏形式,选用两首乐曲《东北民歌》、《西班牙民歌》作为演奏的曲目,学生的表演不错。优秀的学员:盛晨佳、骆佳璐、郭千诺努力的方向:下学期再努力,改进方法,使学生的演奏能力能更上一个台阶。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说课教案叮咚世界—扬琴.docx

高中音乐说课教案:叮咚世界—扬琴一说课题 〈〈叮咚世界——扬琴〉〉 二说课程标准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为: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学习并逐步掌握乐器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演奏形式实践,并能进行互动式的排练。 三说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我们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2.在音乐欣赏和乐器练习中,让学生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互相讨论, 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演奏水平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目的。 四说教材 本节课属于自编教材〈〈演奏〉〉中的一节起始课,包括三方面内容:初步认识扬琴;介绍扬琴起源发展及音色;学生掌握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上好这堂课,有利于〈〈演奏〉〉这一模块的更好开展。 五说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实践和欣赏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于身边的事物,创设情景。 3.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七说教学方法 教法:导学法激励法 学法:体验法探究法 八说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演奏扬琴曲〈〈龙船〉〉 学生活动:a.采用日常生活中熟悉声音的节奏型来练习击弦。 b.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当作道具(大小不同的碗,装水的酒瓶),学生

创编简单旋律,或采用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进行合作练习。 九说教学构思 1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通过各种方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扬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十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扬琴一台琴竹60副大小不同的碗和酒瓶四组十一说教学过程1.导课:这一环节我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 a.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阿拉木汗〉〉,引出民族乐器的话题,再进一步明确本节课要走近扬琴,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什么组合? (女子十二乐坊) 演奏了哪些民族乐器? ( 古筝. 二胡.笛子. 扬琴等等) 感受到了什么? (音乐的魅力) (师):这一段精彩的演奏,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这就是民族乐器带给我们的魅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认识其中的一种乐器——扬琴 ( 板书课题) 叮咚世界——扬琴2.分节教学: 在这一教学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采用听,想练结合的程序来体会. a.多媒体展示:扬琴的起源、发展、结构、音色特点。 b.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1)借助多媒体把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展示出来,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手中的琴竹,把课桌当成扬琴进行练习,通过观察发现在模仿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手腕不放松,握琴竹的手形不正确,夹臂等常见的毛病。 (2)借助实物扬琴示范,详细介绍正确的持竹方法:将琴竹的四分之一处放在自然弯曲的食指的第一关节上,大拇指自然弯曲,用指肚偏上一点压力在琴竹上,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两手轮流交替,用琴竹的琴键敲击琴弦发音.踺子距琴弦二十公分高,弹下去后迅速回到二十公分的高度. 并针对学生出现的夹臂、手腕不放松等毛病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引导。(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前后的两个国际战略体系。前者维持了20多年的世界和平,后者则维持了40多年。两者都是战争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比较中更深刻地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是史学界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的一些成果。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创立过程的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仓促建立的,是战胜国急于处置战败国、分享胜利果实的结果。“凡尔赛体系的确立实际上是从战后的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开始的,甚至其主体部分——《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盟约》连同《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都是在巴黎委员会这一次会议上完成的。所以,实际创建凡尔赛体系的时间只有一年半——1919年1月至1920年8月。”这么短的时间签订了如此多的媾和条约,其“速度之快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条约制订者们根本无法就条约的具体内容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研究,甚至当德国人已经应召来到凡尔赛时,“条约仍然很不完备,德国人仍然在等待”。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则截然不同,它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还在战争进行之时的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上的一次会晤中拟定了《大西洋宪章》,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此后,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和讨论,到1951年9月旧金山会议达成了战后对战败国的最后一个和约,雅尔塔体系才最终建立。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从《大西洋宪章》到《旧金山和约》,历时整整10年。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战略格局的不同 传统的世界格局是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由欧洲列强主宰国际事务。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仍然是一个以欧洲大国为中心的格局。美、日的崛起和扩张实质上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地位一去不复返。随着美苏崛起,两极力量为国际结构中心,大西洋时代逐渐过渡到太平洋时代。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帝国主义经济基础上,由资本主义国家扮演主角。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强权政治、秘密外交的产物,具有十足的反动性质。雅尔塔体系虽带有大国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等旧的痕迹,但在该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的社会制度,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国际和平秩序方面,贯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处置的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失败的。《凡尔赛和约》签订时,战胜国标榜其目的是为了和平,是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事实上,它们更多的是为了复仇。法国为了报普法战争之仇,使尽浑身解数打击德国,力图使这个国家最大限度地遭到削弱。它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坚持国联是一个遏制德国的体制。《华盛顿和约》也限制了日本人的野心,使之极为不满。这些条约是为了保证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必然会引起利益受损国的不满。“为复仇而确立的凡尔赛和平体系又准备了一个新的复仇主义温床”。 第1页共1页

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 摘要:雅尔塔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形成的新格局,即美苏两极主导世界的格局。它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它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近半个世纪,美国在雅尔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对雅尔塔体系和在雅尔塔体系下各国的探索,对于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及更好地研究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也具有长远意义。 关键词:雅尔塔体系;战后国际关系 (一)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等大国从当时的现实出发,在肯定了战争形势所造成的既成事实的基础上,按照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经过妥协,并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国成为战后“雅尔塔体系”的主导力量。这一体制是大国安排世界的产物,但这不可能消除两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随形势的发展,雅尔塔体制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矛盾冲突的根源,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二战中,1941年8月,美英首脑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大西洋宪章》的联合宣言,提出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1943年底,美、中、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开罗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确定了战后德国由盟国分区占领和苏联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等议题。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的世界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全球范围的争夺和对抗,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进行严重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斗争,而两大阵营的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格局被打破,随着美苏崛起,两级力量成为国际结构的中心,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地位一去不返,欧洲国家的力量受到限制,而随着美、苏的崛起,两极力量开始成为国际结构的中心,大西洋时代逐步被太平洋时代所取代。雅尔塔体系仍然带有大国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等旧的色彩,但雅尔塔体系中包含着苏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国际和平秩序方面贯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从而有助于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雅尔塔体系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 ,它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建立战后世界经济秩序是盟国对战后世界设想和安排的重要内容。实际上,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章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节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教师

第二节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1) (2)(3)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之间的对抗引起各国人民的警惕和忧虑。 2.主要活动 (1)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要求 (1)核武器的出现,是对世界和平乃至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2)战后初期至50年代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和忧虑。 2.时间 1955年7月,由罗素和爱因斯坦等11位科学家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 (1)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世界大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寻求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争端。

4.意义 科学界反对核军备竞赛的行动,成为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背景 (1)1958年,广大青年学生就已开始了反战活动,对核军备竞赛提出强烈抗议。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侵越战争的扩大和失败,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 2.概况 (1)1965年3月,反战运动迅速在各地兴起。 (2)1967年,反战运动逐渐走向高潮,“越南之夏”反战运动波及全国。 (3)1970年,美国出兵入侵柬埔寨,引发反战斗争高潮。 3.特点 (1)斗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2)反战与民权运动相会合。 (3)斗争目标明确,矛头直指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 4.意义 是对美国霸权政策和侵略行为的强大冲击,迫使美国政府匆忙结束侵越战争。 .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致使世界各 3.美、苏两国的“冷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成为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直接原因。 4.大国争霸、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引发的局部战争,直接威胁了世界安全,使反对战争、谋求和平成为人们的热切追求。 5.罗素、爱因斯坦等反战著名人士的参与和推动,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不断增强,成为反战和平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内容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灵石一职艺术系小艳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 1、金蛇狂舞聂耳曲梁瑞华改编 2、小猫钓鱼宝恒编曲 3、喜洋洋明源曲 4、紫竹调沪剧曲调项祖华整理 5、拖拉机来了晓峰曲 6、茉莉花民歌于海英改编 7、小小竹排江中游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绣金匾、南泥湾、扎红头绳】 二级 1、铃儿响叮当美国歌曲心抚改编 2、解放军进行曲律成曲梁瑞华编曲 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晓峰改编 4、我为祖国献石油咏诚曲甘永康编曲

5、快乐的纺织工晓峰曲 6、嘉禾舞曲梁瑞华移编 【塔什瓦依、蕉石鸣琴、旱天雷】 高一第二学期 三级 1、喜讯桂习礼曲 2、水乡的春天晓峰曲 3、敉西调民间乐曲甘永康康纪胜改编 4、欢乐的周德明曲 5、欢乐歌江南丝竹项祖华整理 6、女兵,阿达丽达墨西哥乐曲田克俭改编 【丰收的喜悦、战斗进行曲】 四级 1、双手开出幸福泉丁国舜曲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丁国舜丁国立改编3、珠落玉盘钟义良曲 4、渔光曲任光曲心抚改编 5、大浪淘沙华彦钧传谱金堂改编

6、弹词三六江南民间音乐项祖华整理【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到沂河】 高二第一学期 五级 1、海岛新貌小刚曲 2、春到清江维康曲 3、打起锣鼓庆丰收田克俭曲 4、水乡欢歌甘永康曲 5、雨打芭蕉音乐梁瑞华编曲 6、昭君怨古曲桂习礼订谱 7、大象几亚民歌郭敏清编曲 六级 1、映山红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2、欢乐的火把节希圣曲 3、节日的天山玲曲郭敏清改编 4、茶山情甘永康康纪胜曲 5、将军令扬琴曲牌项祖华整理 6、龙船正秋传谱田克俭改编

7、缝衣曲越南民谣周德明改编 【红河的春天、洪湖随想、阿斯图里亚斯的传说】高二第二学期 七级 1、武牧羊古曲项祖华编曲 2、美丽的非洲于庆祝曲 3、游击队歌贺绿汀曲梁瑞华改编 4、木兰辞变奏曲高龙曲 5、樱花日本民歌芮伦宝编曲 6、柯尔克孜舞曲桂习礼曲 【渔岛月夜、黄河颂、啊,朋友再见】 八级 1、土家摆手舞曲王直桂习礼曲 2、天山诗画黄河曲 3、雪花惠岚解骏曲 4、黄河随想曲冼星海曲许学东改编 5、离骚黄河曲 【黄土情、山寨风情】

扬琴的起源及分布状况介绍

扬琴的起源及分布状况介绍 扬琴的起源及分布状况是学习扬琴的同学必须清楚的基础知识,对此你了解多少了?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扬琴(Dulcimer)起源于中东之亚洲与波斯等古国,后来传入西班牙、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名曰(Cimbalon)。现在,扬琴已是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如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编者注)、罗马尼亚、英国、法国、美国、伊朗、印度、伊拉克、越南、朝鲜、中国、日本等国家广为流传的乐器。所以,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普遍而大众化的击弦乐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以及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在中国的国乐器中,唯独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的世界性的乐器。就世界扬琴的分布概况看,大致可画分为三大体系:即欧洲体系,西亚、南亚体系和中国体系。 欧洲扬琴体系 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和以前曾是欧洲殖民地的北美洲与大洋洲。扬琴的名称主要有德西马、隆泰里、欣巴罗、海克布里等。十五世纪,扬琴逐渐在欧洲各国流传,上至宫廷,下至平民,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件时髦乐器。在古典乐派时期,欧洲扬琴开始兴盛起来,专业作家创作了不少扬琴奏鸣曲、协奏曲及重奏曲。扬琴还成为东欧民间乐队和吉普赛乐队中的重要乐器。十九世纪,随着欧洲音乐史上巨大变革时期的到来,李斯特首先在《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的管弦乐中采用了改革的“音乐会扬琴”(大扬琴);科达伊、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也在其作品中为扬琴配写了声部。近半个世纪来,东欧不少现代作曲家哈巴(捷)、兰奇(匈)等人先后创作了一批扬琴独奏、重奏、协奏与奏鸣曲;涌现了一批包括拉齐、福碧在内的著名扬琴演奏家。乐器工业的发展为扬琴制造改革提供了优越条件,从“盘塔林”扬琴,至1874 年匈牙利改革的第一

《器乐基础扬琴》课程教学大纲

《器乐基础扬琴》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器乐基础扬琴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 授课时间:-周授课地点:师范学院艺术楼 任课教师姓名:谭敏职称:讲师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一,周三,周四教案楼, 二、课程简介 扬琴,又名蝴蝶琴,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属弹拨类。低音区发音雄厚而深沉;中音区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亮。正因其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学(师范)或(表演)专业一至二年级的专业限选课,通过课程的教案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所学乐器(扬琴)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演奏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其主修项目的基础上交叉性新掌握一门器乐演奏与教案能力。并达到与规定学制要求的相应程度,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以适应普通中、小学教育及社会工作的不同需求。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扬琴演奏技巧基础,培养学生热爱扬琴艺术的情趣,提高其对扬琴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通过学习一定数量的初级练习曲和较简单乐曲,使其具备初级扬琴演奏艺术水平。本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发展一专多能,开阔学生音乐艺术视野,加强了民族文化推广,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和表演中更适应实际教案与艺术实践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步:了解 、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正确规范的坐姿,手型。 、学习弹奏方法,了解和基本掌握扬琴弹奏中的各种技能(“左竹法”和“右竹 法”两种。)。 第二步:理解 、训练各个手指的生理机能,音的把握性(单音、双音、轮音、弹轮、分解和弦等)。 、音乐层次感。 、音乐的内心节奏感。 第三步:掌握 课堂将采用小组课的形式,详细指导学生在识谱、节奏、技法、以及音色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和学习新技法,细腻的、正确的完成音乐作品。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所谓雅尔塔体系,主要指1943年至1945年战时盟国领导人从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以及期间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一致确认的对战... 所谓雅尔塔体系,主要指1943年至1945年战时盟国领导人从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以及期间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一致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什么是雅尔塔体系 一般认为,所谓雅尔塔体系,主要指1943年至1945年战时盟国领导人从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以及期间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一致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编》更明确地指出: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一12月贝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9日一26日)都可看成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

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1945年7月17日一8月2日)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内容上看,史学界基本上认为雅尔塔体系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如何打败法西斯;二是如何安排世界。只是对第二点如何安排世界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凡属于有关战后世界安排的问题,均应属于雅尔塔体制的范围。吴于谨、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把雅尔塔体制的内容明确地概括为四个方面: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五国和约、朝鲜战争、旧金山和约和奥地利国家条约等只是雅尔塔体制的既定大框架内进一步的争夺和落实。虽先后有联系,但不宜直接说成是该体制的组成部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资料]扬琴初级教程

[资料]扬琴初级教程 学前寄语 扬琴,一个看似复杂却很容易上手的多弦打击乐器。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由于它的外形独特,声音清脆空旷,演奏大气、奔放,更是调动了很多对扬琴演奏艺术非常热爱的朋友们的浓厚兴趣。它不仅可以独奏曲目,而且还可以伴奏,在民乐团中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乐器。 编写本教程的目的在于由浅入深,浅显易懂地讲述扬琴的基本演奏技法,帮助广大扬琴爱好者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本教程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扬琴初级爱好者,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可以弹出自己喜爱的曲目以及深入的扬琴演奏技巧。 我愿和大家共同努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音乐从这里开始,梦想从这里启航。 李欣姿 2009年4月1日 基础知识 一(扬琴的历史 扬琴,亦名“洋琴”,是一件外来乐器,它起源于阿拉伯,波斯等地区,后来流传于世界各国,早在明末清初,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欧洲国家的传教士把“洋琴”传入中国沿海一带,最早出现在广东,称之为“广东扬琴”它的击弦工具是木制小槌,音色清脆空旷。 二(扬琴各部位名称

三(整理与保护 要保护好扬琴,必须要做到“四防一净”,即防震、防压、防潮、防晒和保持琴体干净。 四(演奏姿式 1.上身正对琴面的中间,稍偏左,琴体不要贴身。 2.两臂自然下垂,周身肌肉放松,两臂不宜张开或夹紧。 3.两手自然向前平伸。 4.下身椅子不要坐满,靠前坐一半即可。 5.双脚呈起步形,一般是左前右后,这样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五(琴槌的介绍与使用方法 琴槌又名琴竹和竹扦,是扬琴的主要附件,用以击弦或拨弦, 共分三个部位,即槌头、槌杆、槌柄。 方法:拇指,食指,中指持槌,无名指及小指自然弯曲,击弦以腕关 节为活动中心,中指上拨为辅。 六(手腕操 为了防止手腕僵化,有效地进行练习,在练琴前,先把手腕活动开,具体方法是把两手五指张开,指与指互相交叉握成一个空心大拳头,双手互相牵住,然后用

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网络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 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 ⑴成立联合国 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 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 5. 评价: ⑴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⑵消极: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 ①美苏间矛盾(争霸)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6. 瓦解: 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 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三个层次。核心是美苏关系,主要对抗形式是冷战. 2.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是指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重要原因(冷战的根源) ④美对苏等社义国家实行冷战是推动因素 3. 形成过程: ⑴战后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失去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主要原因) ⑵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 ⑶1947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⑷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 ⑸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峙

试析雅尔塔体系

试析雅尔塔体系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雅尔塔体系基本要素 1、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2、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3、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4、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5、原则:“和平”、“民主”。这里的“和平”、“民主”皆有特定含义,“和平”主要是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民主”则是指对法西斯战败国进行民主化改革。 6、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7、特点 (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8、隐含的主要矛盾 (1)美国苏联的矛盾(争霸)。这对矛盾主导了国际政治生活。 (2)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节世界反战和平运动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节世界反战和平运动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宗旨有( ) ①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②反对一国干涉他国内政③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④领导组织政治暴力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①②③是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宗旨内容,④是1968年美国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 【答案】 A 2.下列对罗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C.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反对美国侵略越南 【解析】世界和平理事会是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的。 【答案】 C 3.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 A.美、苏“冷战”的加剧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D.社会主义国家推动 【解析】1955年,由两位科学巨人罗素和爱因斯坦发起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答案】 D 4.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议各国政府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以战争目的,号召以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答案】 C 5.下列哪一项不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的反对越战运动的表现 ( ) A.美国大学生拒服兵役或逃往国外 B.部分国会议员对越战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 C.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D.罗素认为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 【解析】D项是美国政治家沃尔特·李普曼的观点。 【答案】 D 6.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②青年学生拒服兵役 ③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④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起因是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答案】 B 7.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的导火线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的签署 C.北约集团在西欧部署针对苏联的中程导弹 D.庆祝“国际和平年” 【解析】北约集团决定从1983年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激起了西欧人民反对在自己国土上部署新导弹的反核和平运动浪潮。 【答案】 C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的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政策的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解析】二战后和平运动并没有能制止住各国军备竞赛,D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面材料:

[扬琴,中国,音乐]中国扬琴音乐的审美初探

中国扬琴音乐的审美初探 1前言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它不像绘画方法那样具有生动的视觉性,也不像语言那样具有准确的语义性,如何能够表现形象性,概念性的对象?在音符的变化,旋律的起伏运动之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音乐的价值在于让创作者更好地抒发人类情感和思想,让演奏者展开想象去体会作品的意境,来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听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和内涵,使音乐这种凝固的建筑成为一种流动的风景展现在众人眼前,萦绕于心,用动人情怀地演奏让听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扬琴音乐艺术给人以美的意境、美的享受,唤起受众对生活的热爱,这需要我们运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来感知,这是音乐艺术的终极目的,也是扬琴音乐审美作用所在。扬琴音乐作品审美问题是扬琴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我们不仅仅从结构、旋律、和声、曲式上去着眼分析,而且还要从音乐美学角度来论释扬琴音乐的存在方式和扬琴音乐创作的理念,我们才可以从更高层面来理解扬琴音乐的思想内涵,以及它对受众对像的价值。 我们对于扬琴音乐作品的研究,以及对扬琴与各种其他乐器组合形式的研究,可能在扬琴的技法、扬琴音乐创作以及扬琴音乐演奏理念中会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各自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殊途同归,这都是扬琴音乐审美的重要课题。 音乐艺术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我们在欣赏扬琴作品时通过对旋律的认知,节奏的韵律,和声复调的色彩,来捕捉某种音乐气质和情感,力求将扬琴作品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从扬琴音乐美学的层次上提出有关扬琴音乐审美的这些问题,看来似乎距离扬琴音乐创作和舞台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说扬琴音乐缺乏理论研究、学术指导,用更高的美学哲学思想来引领扬琴艺术的进一步提升,扬琴艺术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多更新的课题。现代社会,人的生命价值不仅追求它的长度,更应该重视它的宽度和厚度,而扬琴艺术亦应如此,更多从音乐美学的层面来研究和提升这门艺术,无疑将对扬琴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关于扬琴的概述 扬琴是一件世界性的民族乐器,以优美动听的旋律,清脆悦耳的音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受到无数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傲然屹立在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建国后,经过无数扬琴音乐家的改革和探索,让扬琴艺术的乐器结构、音位排列、演奏具有了优质的改革。特别是在扬琴演奏的技巧技法和扬琴音乐的创作手法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年轻的专业演奏家也投身到不断地创作和实践当中,对于扬琴艺术学习的规范性,扬琴音乐传播中记谱法的规范性,都有了更为成熟和深刻的认识,使扬琴这一乐器富于浓郁深厚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质,使扬琴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扬琴演奏和创作以个性化、艺术化的音乐语言,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感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感染了人们的心灵,启迪了人们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