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FM Acoustics223唱头放大器

FM Acoustics223唱头放大器

FM Acoustics223唱头放大器
FM Acoustics223唱头放大器

电子管功放交流声如何解决

电子管功放交流声如何解决 电子管功放,只接上最后的功放管,交流声就特别大,如何解决呢? 严格说来,任何音响放大器都是一台能量转换器,因此一个有利于提高音响系统各项指标的、低消耗高可靠性的电源对音响系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一点上电子管放大器绝对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当年笔者开始玩胆机时,笔者的姐夫好奇的一句“你怎么还玩这老古董?又笨重、又耗电,不过音质还不错。”那语气和表情给我留下永恒的记忆。 “笨重、耗电,音质还不错”刚好就是电子管放大器恰如其分的写照。然而“发烧友”们所追求的也就是这不错的音质,但是在新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留下优美的音质而舍弃那“笨重和耗电”呢?当然,现在我们还无法改变电子管本身的缺点,但是在电源电路中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遗憾的是,近两年来笔者却看到,在电子管电源方面,尤其是在前级放大器电源方面,复古越来越严重。似乎是越古老的技术越好。 大家都知道:一个“大能量的、高速度的、无波纹的、零内阻的电源”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只要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你又何必在乎它是用什么做的呢? 误区之一,滤波非电感线圈不可。 不管是前级电源还是后级电源,这种做法所占比例非常大,占35.7%以上。由于电感线圈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点,用它来滤波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它也是一个非常笨重的耗能大户,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感抗”的阻碍作用把各种高次谐波变成热和电磁波损耗掉。在一些电子管纯后级中,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古董机中,常见到它的身影。那是在滤波电容的容量偏小,而且非常昂贵的情况下,前辈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参看图1)。 但是现在,电容的瓶颈作用不存在了,一些“发烧友”和厂家还在用电感,我认为是不足取的。它的缺点非常明显,滤波和稳压的效果完全可以由现在的高质量电容和已经非常成熟的晶体管电源电路所取代。不少的“发烧友”认为用电感听感好、胆味浓,笔者不敢苟同,笔者曾经用过晶体管有源滤波电路和大电感滤波电路进行同一前级的听音对比,听不出音质的差异,只听得出噪声的大小不同。 事实上大多数“发烧友”都明白:所谓的胆味主要取决于电子管的特性和电路的设计、调试。之所以还有不少的朋友用电感滤波,也许是一种心理现象吧,而厂家总是要迎合顾客的。 误区二,在后级的影响下,电子管工作时不需要稳压,用RC滤波就可以了。 用RC滤波往往是一些对电源不太重视的“发烧友”所为,在使用中效果也还可以。 这是因为电子管有着与其它电子元器件不同的供电要求:电子管是靠热电子发射工作的,工作时灯丝要充分预热,否则寿命会大打折扣;它的绝大部分能量消耗在灯丝,灯丝要求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的条件下。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2011年购买了一台皮带传动、全铸铝唱盘的LP黑胶唱机——美国狮龙PM-9805。此唱机唱头是动磁型(MM)的。狮龙PM-9805底噪非常低,即使戴上监听级别的耳机来听,其微弱的交流声也几乎不可闻。 但此唱机没有内置的唱头放大器,需要自己另外制作。 为了使用此唱机,DIY了MM唱头放大器。先后用三种IC,实验了两种类型。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 该线路放大倍数计算: 低频:【+910K+56K+/】+1=810 中频:【+56K+/】+1 =52 高频:()+1= 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计算: 高频(+56K)×=μS 中频(+56K)×=260μS 低频910K×=3913μS 与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相比,有些误差。 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如下: t1=treble time constant, 75uS(2120 HZ) t2=medium time constant, 318uS () t3=bass time constant, 3180uS () 这可能是此系成品机线路,采用非标准系列元件不方便所致。 由于我第一次DIY唱头放大器,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修改,照搬原线路的设计值挑选元件。所有元器件都从手头已有的元件中挑选。 LT1057采用金属封装的。 ±15V稳压电源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制作,而不是常见的LM317、LM337。LT317和LT337也是1992年在上海同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购买的。当时国内《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介绍说,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的稳压性能特别好,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纹波极小,输出电压漂移极小,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稳压电源。电路图如下。图中可调电位器采用多圈精密电位器,以避免阻值漂移引起输出电压波动。 稳压电源图片如下,±15V分别用LT317和LT337。 整流元件采用60V、10A肖特基二极管。此管内部有2个二极管,本身是共阴极结构,引出1个阴极,两个阳极。我在外部再将两个阳极引出脚并联起来,实现两管并联运用,达

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设计及优势解析

差分放大电路是为解决直流放大器的工作点漂移而出现的。由于集成电路中晶体管的一致性好,且大电容不易制造,差分电路已成为模拟集成电路中放大电路的主要形式。电子管差分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原理差不多,但在音频领域内实际应用并不多。其基本电路如上图所示。 当两个电子管的特性一致时,两管的屏流相等,两个输出端的电压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由于阴极电阻R5的作用,在电子管的栅极输入信号时,一个管子屏流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个管子屏流的减少,并且增加量与减少量相等,而输出电压则是二者之差,这正是差分电路名称的由来。 但当电子管的工作点选择不当时,仍可能出现一个管子的增加量不等于另一个管子减小量的情况,即放大器出现了失真。当双端输出时,失真被抵销一大部分,而单端输出时,失真并不能被抵销,与单管放大器(工作点相同)差不多。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对管子的配对要求也比较高,两管一致性越好,电路性能越好。此外还与阴极电阻R5有关,R5越大,电路性能越好。但阴极电阻大,相应要求负电源电压高。例如《电子报》2006年24期《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一文阴极电阻高达68kΩ,若每管屏流为1mA,则负电源应达-134V)(栅负压-2V)功耗也增加。为此,也可采用在阴极电路接入恒流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但又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恒流源除可采用晶体管,也可采用恒流二极管或电子管,此时,阴极负电压只需10~20V。 在采用阴极电阻的情况下,电阻大小可用下式计算: R5=|VS|+|VG|/2I式中VS为阴极负电压,VG为栅负压,I为单管屏极电流。当|VS||VG|时,可按R5=VS2/2I选取电阻。当电阻接入电路后,其直流负反馈作用可自动提供适宜的栅负压稳定工作点(工作点可能与原选值略有差异,但不影响正常工作)。 较之单管放大器,电子管差分放大器有如下优点: 1.省去了阴极旁路电路,电路频响可至OHz,成为直流放大器,但高端频响不变。 2.具有高的共模抑制能力,对共模干扰、噪声及电源电压变化不敏感。 3.工作点十分稳定,阴极负电压越高,工作点越稳定。 4.输入、输出均可选择单端、双端任意搭配,十分灵活。如可实现单端输入,双端输出,且输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电压。 但同时也存在固有缺陷: 1.多用了一倍的电子管及元件,且选管配对要求高。 2.必须另设一组单独的较高质量阴极负电源。若负电源质量不高,反而引入干扰和噪声。 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时的尖真与单管放大器差不多,而其放大倍数减少一半。 通常,音频放大器并不需要放大直流信号,其输入、输出端大都为电容耦合,工作点轻微变动并不影响交流放大。同时,工作中的共模干扰也很少,加之又存在上述三个固有缺陷,决定了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在音频领域中应用并不很多。特别是一般前级放大器,根本没有必要采用差分放大器。当然,音响发烧进行试验及追求完美另当别论。电子管差分放大器在音频电路中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平衡输入的前级放大器,以配合线路平衡传输时要求的双端输入及对共模干扰的抑制。二是作为末级推挽功放的倒相推动级,由于差分放大器双端输出的是相位相反的音频信号,故可通过电容耦合直接推动末级推挽功率电子管,较之常见的分负载倒相或变压器倒相有更好的性能。另外,电路上图、下图中的电位器是在两管特性不太一致时调平衡之用,以保证输入为零时双端输出为零。用于交流放大时,两管屏流的轻微不平衡不影响正常工作,此电位器可省去。也可在每个管子的阴极串一小电阻再接阴极电阻上,以提供适量的本级负反馈。

数据放大器

姓名: 学号: 班级: 数据放大器 实验目的:1.学习简单的数据放大电路实现方法。 2.熟悉运放在电路中的各种功能和用法。 实验原理: 放大电路比较简单地实现方法是集成运放组成的反相或同相等比例电路,虽然这些电路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但仍不满足一些特殊需求。例如,在测量技术中常需要把桥路的双端输出差模信号放大并 XMM1 XMM2 把它转换成单端输出信号,而且要求电路对共模信号有相当强的抑制力。这种情况下,需采用上图虽是数据放大器电路。 图中虚线的右边是数据放大器,左边是桥路,其中电阻(1)R δ+是电阻型传感器的等效电阻,它的阻值随被测物理量的大小变化,因而X U 也随之改变。X U 和参考电压R U 分别送到数据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作为数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它含有差模成分,也含有共模成分,而且后者往往大于前者,因此数据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必须足够大,才能将误差减小到足够小的程度。 由于本电路最后一级的差动电路在1/f R R 和32/R R 不精确相等时,共模抑 制比急剧下降。所以必须在前级即1A 、2A 组成的电路中,设法将差模信号放大若干倍而对共模输入信号只起跟随作用,那么送到后级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

幅值之比将得到提高。因此,会降低后级差放电路对电阻匹配精度及芯片性能的要求。在上述电路图中: 电阻1R 上的电流是: 12 11 i i R U U I R -= 运放1A 与2A 输出电压之差是: 1212121(2)o o R U U U R R I =-=+ 则:22121211 22(1)()(1)i i id R R U U U U R R =+ -=+ 若取2 121 2(1)1000(100,50)R R R k R + ==Ω=Ω,则 2121000()i id id i i U U U U U ==-, 即可将差模信号放大1000倍。 对于共模信号1212()/2ic i i i i U U U U U =+==,电阻1R 的电流等于零,因此 12o o ic U U U ==。 以上结果表明, 1A 和 2A 组成的电路能够将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之比提高了212/R R 倍。所以即使后一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不高,电阻的匹配也不很好,任然可以很好的抑制共模信号。 实验内容: 1.设计图如图A 所示,合理选取参数,完成电路的设计及调试。电路图连接如上,参数的选取过程中,应将电压选取在1mV 以下合适。 1、 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差模信号的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当(1)R δ+取值为1.8k Ω,则数据记录结果为:

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一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 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 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 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 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以下链接:/dispbbs.asp?boardID=10&ID=15516&replyID=154656&skin=0 三极管及多极管的推挽功放由于牵涉到工作点,电路程式,负载阻抗,推动情况

功放制作——胆前级

功放制作——胆前级 今天终于把毕业论文交出了。两周前开始画功放的电路图,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情,已经拖了不少时间了。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漂亮的电路图绘制工具。总觉得 Protel、Visio 画出来的电路不好看。Protel 元件比例不协调,Visio 有些格点自动捕捉功能太霸道了,而且在两条导线交叉时会自动加上难看的桥形跳线符号(可能是我不会用)。也试过SmartDraw,觉得也是自动捕捉功能太要命,鼠标一靠近元件就被捕捉过去了,得非常小心才行。后来,还是决定使用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开发的 Xcircuit。它必须在 Linux、Unix 下用,所以为此还学了 Linux。从而也就改变了以前觉得 Linux 特费事的观点,装一个 ubuntu 比装 windows 还省事,office、播放器什么都不用单独装,系统装完就完全可以用了。杀毒软件也免了。使用后发现,用 Xcircuit 可以直接画出 ps 的文档,全都是矢量图,缩放没有失真,而且自己觉得看上去和国家半导体、德州仪器元件数据手册上的电路图风格有些相似了,嘿嘿。 言归正传,上次介绍的功放采用了如下的电子管前级电路。 该电路事实上是一个SRPP电路和阴极输出器的级联,两者之间直接耦合。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晶体管电路已经先入为主,一下子可能还不能接受电子管电路。实际上,电子管电路实现的是和晶体管电路同样的功能。下图是实现同样功能的电子管共阴极放大器和晶

体管共射极放大器。 而下图是实现同样功能的电子管阴极跟随器和射级跟随器。 虽然说功能相同,但是电路上还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电子管的工作电压比晶体管高得多,前者为数百伏,后者仅需几伏。显然两者不能直接替换。 第二,电子管依靠阴极受热后发射电子,屏极(阳极)加有高正电压,可以收集这些电子。如果屏极相对阴极加负电压则屏极排斥电子,没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电子管二极管的整流原理。所以,电子管要工作需要加热,这一般通过给靠近阴极的灯丝通电来实现,否则电子管不能工作。这也是电子管发热大的原因。 第三,三极管工作原理是是在阴极和屏极间用细金属丝网加了一个栅极,屏极加正高压时,栅极上加一个很小的负电压就能够使减小屏极电流,达到控制屏极电流的目的。所以于NPN型晶体管放大电路需要在基极加正向偏置不同,电子管正常工作时栅极和阴极之间的电

音响术语解释

音响术语解释(一) 声场设计 a/b试听比较(a/b comparison)指对两种不同的音乐重放方式进行的反复试听比较。 a/v 为audio(音响)与video(视频)的缩写,指兼有视听特性的那些影音产品。 a/v功放接收机(a/v receiver)为家庭影院系统的心脏部分。负责接收由节目源送来的信号,选择需要观看和聆听的信号,控制重放的音量,完成环绕声解码,收听电台节目,并将选定的信号予以放大,以便能推动家庭影院的成套音箱。也称为“环绕声接收机”。 a/v回路(a/v loop)指所用a/v功放接收机和a/v前置放大器上安装的那些a/v 输入与a/v输出对,系用于跟既能录音又能播放音频和视频信号的a/v器材连接的。比如,一台录像机便能跟a/v功放接收机或a/v前置放大器的a/v回路连接。 a/v前置放大器/调谐器(a/v preamplifier/turner)指在同一机箱内装有am(调幅)或fm(调频)接收调谐器的a/v前置放大器。 a/v前置放大器(a/v preamplifier)也称“a/v控制器”,是用来控制音量,选择节目源和完成环绕声解码功放的一种音响器材。 a/v输入(a/v input)指既设置得有音频又设置有视频插座的a/v功放接收机或a/v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 aad 指录音及后期制作皆为模拟(a)方式,而只有制片使用数字(d)方式的cd 唱片制作。 ac-3 杜比数字(dd)5.1声道数字环绕声格式原先的叫法。 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指电流方向会作周期性改变的市电供电电源,英美多用60hz,我国则采用50hz的。

6N11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6N11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2018年2月21日17:06 6N11电子管前级放大器电子管放大器的音色是发烧友们 所喜好的,下面介绍一个用6N11制作的胆前级。放大器分前级和后级,我们常说的功放是将两者合二为一的机器。前级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的微弱信号进行电压放大,以推动后续的功率放大管。一般情况下。前级放大器因工作电流较小,元器件比较简单,材料容易购买而制作相对容易。自制放大器时线路的选取很重要,考虑到业余条件的限制,DIY时选取简洁线路较容易取得成功。在设计电压放大级时主要考虑是有足够的增益,频响和失真、噪声等特性。在晶体管(俗称“石”)和电子管(俗称“胆”)放大器中,由于电子管的放大因数(μ)很大,往往用一个电子管就相当于用几个晶体管构成的电路,因此两者比较电子管功放制作的成功率远高于晶体管机。用于前级电压放大的电子管,一般有6N1、6N3、6N11、12AX7、12AT7、12AU7、6SL7、6SN7、6SJ7和EF86等多种三极管和五极管。由于等效输入噪声较大,6SJ7、EF86等五极管现在一般已不常采用。了解一只电子管的特点和衡量它的性能,常用跨导(S)、内阻(Ri)、放大因数(μ)表示,其中跨导是电子管栅压对屏流的控制能力;内阻是当栅极电压为定值时,屏极电压的变化量与相应的屏极电流变化量之比,内阻

越小,电子管的负载能力、频响方面要好些,应优先采用;放大因数是用来表示放大品质的量。跨导、内阻、放大因数三者的关系是:μ=S×Ri。前级电压放大用电子管,常常按它们的放大因数分成高μ、中μ、低μ类型。μ值大于35的叫高μ管。如以上列举的12AX7、12AT7、6SL7。μ值大的管子,放大倍数较大,但输入范围较小。适合做小信号前级和功放的第一级。μ值在20-35之间的称为中μ管.如12AU7、6SN7、6N3、6N11等,它们的特点是输入范围要大一些,有相对较小的失真。6N11(国外同类产品称为6DJ8或6922)是高频低噪声双三极九脚电子管。它的板极为非封闭形,两片板极的中间部分贴近栅极,两三极管之间有屏蔽板隔离,所以使用时。米勒效应引起输入电容的增加部分较少,频响容易做得很宽。由于这一特点,6N11以前主要用于高频电压放大。常被用于示波器的X、Y轴偏向放大。6N11的内阻比12A系列电子管低,兼之它的跨导大,噪声低,既能充分体现电子管的大动态长处,又有晶体管频响宽、速度高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在高保真音响设备中被广泛使用。国内外很多功放的输入级,甚至在CD唱机的数码转换器中都能看到它的踪影。下面是采用一个6N11电子管即能完成立体声左右声道放大的前级放大器它以Simpleisbest(简洁是好)的宗旨设计,线路非常简洁实用,而且音质水平较高,非常适合爱动手的入门爱好者制作。该线路为经典的阻容耦合单级

综合 数据放大器

模电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三数据放大器 实验原理: 放大电路比较简单的实现方法是集成运放组成的反相或同相等比例电路,虽然这些电路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但仍不能满足某些特殊要求。例如,在测量技术中常需把桥路的双端输出差模小信号放大并把它转换成单端输出信号,而且要求电路对共模信号具有相当强的抑制能力。这种情况下,需采用图6-3-1所示的数据放大器。 图6-3-1 数据放大器 图中虚线的右边是数据放大器,左边是桥路,其中电路R(1+δ)是电阻型传感器(例如热敏电阻)的等效电阻,它的阻值(或者说δ)随被测物理量的大小变化,因

而U X也随之改变。U X和参考电压U R分别送到数据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作为数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它含有差模成分,也含有共模成分,而已后者往往大于前者,因此数据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必须足够大,才能将误差减小到足够小的程度。 由于本电路最后一级的差动电路在R f/R1和R3/R2不精确相等时,共模抑制比急剧下降。所以必须在前级即A1、A2组成的电路中,设法将差模信号放大若干倍(例如1000倍)而对共模输入信号只起跟随作用,那么送到后级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幅值之比将得到提高。因此,会降低后级差放电路对电阻匹配精度及芯片性能的要求。图6-3-1电路可以实现上述意图。 电阻R1上的电流是: 运放A1与A2输出电压之差是: 则: 若取(R1=100Ω,R2=50kΩ),则U12=1000U Id(U Id=U i1-U i2),即可将差模信号放大1000倍。 对于共模信号U IC=(U i1+U i2)/2=U I1=U I2,电阻R1的电流等于零(设A1和A2的特性一致),因此U01=U02=U IC。 以上结果表明,A1和A2组成的电路能够将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之比提高了2R2/R1倍。所以即使后一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不高,电阻的匹配也不很好,仍然可以很好地抑制共模信号。 实验结果:

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2

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 2007-03-12 16:39:26来源:詹海峰《音响技术》关键字: 电子管前级几款经典电子管前级线路的特色 电子管在音响应用方面,最简单又最实用的莫过于作前级放大,因为前级不需要昂贵又复杂的输出变压器,同时也由于它需要的工作电源电压高,这使得讯号的放大倍数较大、动态裕量高,即使是放大到几十伏电压也不会因为供电压的限制而造成削波失真。 我十年前的音源是飞利浦早期的16bit CD机,出于电子管前级能给干硬的数码声增添音乐韵味和改善听感,也由于因它较易制作和回报率高,这些年来也制作过不少不同线路几款前级,当然这不是想研究出什么伟大的经典之作,但边学边玩的制作乐趣也让人得到一定享受和进步。前一段时间笔者再从收藏箱中将这几部前级取出来并略经改良以重温旧梦。这几部前级各具特色,值得电子管爱好者他细玩赏聆听,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制作胆机,也期望能抛砖引玉,笔者在这里向各位介绍和比较这些前级线路及它们的音效特色,以供读者作参考。 6N11一级共阴极放大线路 6N11的国外型号为6DJ8,用6N11制作一级共阴极放大的前级线路如图1.此机是笔者制作的第一部电子管前级,当年为了求简单和制作容易,高压不设稳压线路,当然采用稳压供电时效果更好,现为了取得较好的音效,笔者给它加了一个简单的三端稳压电源,并且原来串在电源中的5W2.5K电阻也用一个小型扼流圈替换,这使得滤波效果更好,电源的质量得到简单的提高。灯丝用稳压直流供电时可减低交流噪声,而用交流供电时,虽对电子管寿命有益,但对信噪比的影响较大,而且灯丝接地点须反复试验才有较好的效果,结果灯丝还是采用了直流稳压供电。

电子管功放电路大全

电子管功放电路大全

本贴图纸都经过实做验证,转载请注明出处。 6L6G(6P3P推挽1,输出功率25W THD=0.3% EL84(6P14)推挽,输出功率15W

前级 1(12AX7+12AU7) Lin XU in. 1G0/3V 4.71 迁 imv V4/V7 Fl 再4 ETB5 CT/C1D 卜 0血. mny FT 翻 B20 /I23 WB0 6SK Rir/Tr ' F=,制 1? R1/E2 ■=20 I 3LIK .K22 ^TOK CJ L/D12 seouF EUd^TJl ^L.D Lkai t i bv Jul a 6h hifidir Cft/ra F 「I -; T WO'/ ㈣ 3K Lfb/'Rfl

Lin /Kir 150K R3/R7 15K R2/R6 1.2K稳庄 10u 22K-- RW5 150K L _ 1 0.1 u0.1 U J-. C1/C2 厂。眈4 厂 信号 输入 R1/R8 IM R12R13 /R1 7 470K75tJ 4-30 CIV C5 lOu* 385/ + R14 /R15 56K 12/IU7 1U 05)06豔Xt RI9 /R19 4 7 Oik 1DK R12 R10/R11 前级2(12AX7+6DJ8) Gir o 4K +30(V Lin 信号 /Kin辆天 2K ZIOK R5 R4卜 /R41 3.3K 270K R2 ZR2 ‘ 3 " 1 $4 压 至 r VI, V2^12AX7; V3=E36CC/6S2£ C3/C3P 4.TuF Lout /Rout R9 4.70K lOuf RIO IO皿 Ell LOOK CUD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 功率放大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20W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 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 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 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实用电路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瞭乱,是模拟电路中学习的重点。在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时倘没有抓住核心,往往令人头大。为此本人特搜罗天下运放电路之应用,来个“庖丁解牛”,希望各位从事电路板维修的同行,看完后有所斩获。 遍观所有模拟电子技朮的书籍和课程,在介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时候,无非是先给电路来个定性,比如这是一个同向放大器,然后去推导它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然后得出Vo=(1+Rf)Vi,那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然后得出Vo=-Rf*Vi……最后学生往往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记住公式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将电路稍稍变换一下,他们就找不着北了!偶曾经面试过至少100个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电子专业应聘者,结果能将我给出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得一点不错的没有超过10个人!其它专业毕业的更是可想而知了。 今天,芯片级维修教各位战无不胜的两招,这两招在所有运放电路的教材里都写得明白,就是“虚短”和“虚断”,不过要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就要有较深厚的功底了。 虚短和虚断的概念 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 dB以上。而运放的输出电压是有限的,一般在 10 V~14 V。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 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短路”。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Ω以上。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uA,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故通常可把运放的两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在分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时,首先请各位暂时忘掉什么同向放大、反向放大,什么加法器、减法器,什么差动输入……暂时忘掉那些输入输出关系的公式……这些东东只会干扰你,让你更糊涂﹔也请各位暂时不要理会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电路参数,这是设计者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理解的就是理想放大器(其实在维修中和大多数设计过程中,把实际放大器当做理想放大器来分析也不会有问题)。 好了,让我们抓过两把“板斧”------“虚短”和“虚断”,开始“庖丁解牛”了。 (原文件名:1.jpg)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 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2011年购买了一台皮带传动、全铸铝唱盘的LP黑胶唱机——美国狮龙PM-9805。此唱机唱头是动磁型(MM)的。狮龙PM-9805底噪非常低,即使戴上监听级别的耳机来听,其微弱的交流声也几乎不可闻。 但此唱机没有内置的唱头放大器,需要自己另外制作。 为了使用此唱机,DIY了MM唱头放大器。先后用三种IC,实验了两种类型。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 该线路放大倍数计算: 低频:【+910K+56K+/】+1=810 中频:【+56K+/】+1 =52 高频:()+1= 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计算: 高频(+56K)×=μS 中频(+56K)×=260μS 低频910K×=3913μS 与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相比,有些误差。 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如下: t1=treble time constant, 75uS(2120 HZ) t2=medium time constant, 318uS ()

t3=bass time constant, 3180uS () 这可能是此系成品机线路,采用非标准系列元件不方便所致。 由于我第一次DIY唱头放大器,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修改,照搬原线路的设计值挑选元件。所有元器件都从手头已有的元件中挑选。 LT1057采用金属封装的。 ±15V稳压电源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制作,而不是常见的 LM317、LM337。LT317和LT337也是1992年在上海同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购买的。当时国内《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介绍说,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的稳压性能特别好,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纹波极小,输出电压漂移极小,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稳压电源。电路图如下。图中可调电位器采用多圈精密电位器,以避免阻值漂移引起输出电压波动。 稳压电源图片如下,±15V分别用LT317和LT337。 整流元件采用60V、10A肖特基二极管。此管内部有2个二极管,本身是共阴极结构,引出1个阴极,两个阳极。我在外部再将两个阳极引出脚并联起来,实现两管并联运用,达到进一步降低内阻,提高开关速率,减少整流输出波形毛刺的目的。此举效果很好,唱放做好后,没有来自电源的任何干扰。 试机在重播音乐时,反馈型唱放的定位、三维(3D)、空气感和速度反应等等的表现平平,很一般,尤其高频虽然较柔顺,但细节不多,有些暗晦:中频不够饱满,人声底气有些不足;低频的量感虽然较多,但无力——较"肥"。尽管听感上有这么多的缺点,但唯一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信噪比较高,唱头输入端对地短路时,唱放输出(RMS),放唱片时输出500~1200mV(RMS),信噪比88~94db。对于唱头放大器,信噪比固然重要,但是听感更加重要。然而定位、三维(3D)、空气感和速度反应等等表

一部电子管放大器组装完成

一部电子管放大器组装完成,试音正常,还只是完成了工作量的一部分,要想出好声,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调 试和校声,因为只有经过仔细、合理的调整、校验,使放大器各级放大管均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点上,并且再经过校声,使放大器 的音色圆润,音乐感丰富,动态凌厉、频响宽阔,才会乐声细致、清澈、悦耳动听。校声工作需要多花精力,需要的时间较长, 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因此要有毅力,有耐心。下面就谈谈电子管放大器的调试和校声的方法。 发烧友焊机时,一般是根据手中现有的元件,再选择优秀线路或照名机的线路按图索骥,进行焊接,元件的规格、数值虽然 与线路图上的要求相差不大,甚至有的元件档次还要高级一些,但元件的排、走线的长短、焊接的质量,或其他方面的差异,如 B+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等,都会影响放音的效果,所以焊出胆机不一定开声就靓,需要经过精心的调试,使各放大器工作在 量佳的工作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每只胆管和线路的魅力,达到满意的放音效果。 胆机的调整和校声的内容包括:将噪音、交流声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调整电子管的屏压、屏流和栅负压,使电子管工作 在较佳的工作点上;更换级间耦合电容的容量和品牌,更换B+滤波电容的容量和品牌,甚至更换机内小信号线、电阻、电子管的 品牌等,使放音系统放出好声。 关于交流声的消除方法,过去已有较多文章介绍,本文不再重复。如果音量电位器开大后有“咝、咝”声,说明电路有自激 的现象,是元件排列、走线不合理引起的交连感应。可拨动某些导线或元件听有无反应,要逐根引线,逐个元件的查找,然后改 换位置消除感应。当音量电位器开度小时放音系统并无噪音,但扭到某一位置时突然有噪音,过了这个位置再开大,噪音反而消 失,这是输入部分的元件排列不合理造成的。消除的办法是输入部分的元件重新排列,改变走线。 三极管的工作点由屏压和栅负压决定。屏压确定后可调整栅负压来调工作点。五极管的屏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帘栅压的变 化会对工作点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可调整帘栅压和栅负压来选定工作点。当电源的容量较大,内阻较低时,调整屏流的大小,B+ 电压一般不会有变化,若电源的富裕量不大,屏流调得较大时B+电压会有较大的下降。 一、栅负压电路 电子管的栅极一般是接负压,习惯上称“栅负压”或“栅偏压”。栅负压的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子管屏流(或屏 流加帘栅流)流经阴极电阻所产生的电压降,使栅极获得负压,称自给式栅负压,一般用于屏流较稳定的甲类放大器电路上。另 一种是在电源部分设一套负压整流电路(电源来自变压器的单独绕组或者从B+电源的负端抽取)供给栅负

放大器应用实例

基于DSP和USB的三维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Logging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Research of Three-Dimensional Induction Based on DSP and USB 西安石油大学徐飞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聂熙雅 引言 数据采集是DSP最基本的应用领域,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利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芯片。该芯片的主要特点有:150 MI/s(百万条指令/秒)的执行速度使得指令周期减小到6.67ns,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实时控制能力;采用哈佛总线结构,具有高性能的32位的CPU,在一个周期内能够实现32位×32位或两个16位×16位的乘法累加操作,具有快速中断响应与处理能力;TMS320F2812应用大量外设接口简化了电路设计;提供了足够的处理能力,使一些复杂的实时控制算法的应用成为可能。 USB是现在应用广泛的一种高速通用串行总线协议。本文利用Philips公司的PDIUSBD12芯片。将USB协议应用于以DSP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大大提高DSP系统与计算机的通信能力,从而拓宽DSP的应用范围。本文利用DSP和USB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符合三维感应测井多通道数据采集的需要。 数字采集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DSP、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USB通讯接口,由于三维感应测井有3个Z轴向接收线圈和7组三分量接收线圈构成,所以采用了7组多路开关。在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中,A/D转换器是采集系统的核心。在基于TMS320F2812的数据采集系统中,选用了芯片嵌入式的ADC模块。 图1 三维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结构框图 信号调理电路 由于本采集系统用于三维感应测井中,它对信号采集的精度要求高,因为被采信号频率较高,采样通道多,所以结果分析对原始数据的依赖性强。本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分为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程控增益放大器、陷波器四部分。

45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式功率放大器

45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式功率放大器 EL34(6CA7)是飞利浦公司于1956年率先推出的音频功率五极电子管,当年,它的出现给音频放大器的声音质量带来了一场改良,其设计阳极耗散功率为25W(工作数据如附表)。如今,由中国曙光电子管厂生产的该管,畅销海内外。EL34再生的声音之美,是晶体管放大器还望尘莫及的。在晶体管放大器一统天下的今天,它宝刀不老、雄风犹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电子管特点 电子管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电子放大器件。说到电子管工作原理,对于现在的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时新的话题。由于某些导向上的偏见和能源关系的原因,我国在70年代以后一刀切地停止了电子管的介绍和应用,这无疑给现在的胆管发烧带来困难。在此,有必要对电子管的一些常识加以表述。 电子管是种利用电场原理工作的真空器件,在分析它的工作时,我产可以按现在常见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工件方式去理解就很容 易入门。只是电子管的阴极电子发射需要加热罢了。两者的栅极控制特性和工作原理是极为相似的。 比较现在的晶体管放大器,电子管功放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管子本身的温度稳定,不需要在晶体管机中必不可少的巨型散热器:

二是负载能力较强,而且,不象晶体管那么娇气。真要烧掉一只管子也要以数十分钟以上计,所以,实验时器件比较安全,三是电子管放大器由器件特性决定,需要通过变压器连接负载扬声器。在机器万一发生故障时,是不会象晶体管机那样祸及到昂贵的扬声器系统。 制作和使用电子管机时要注意: 机内高压,小心触电!元件的耐压可靠性要高,严禁带电焊接。再有,电子管饥严禁空载,在试机时一定要连接好扬声器。 电子管是一种高电压工作的、具有相当大内阻的真空电子放大器件。它的最大长处是具有近似理想的放大线性.这个优点是目前已出现的晶体管还无法达到的,这使它的运用电路非常简洁,不必象晶体管放大器要用很多的有源器件作“共基一共射”连接。这正好对应了发烧界“简洁为上”的信条,这是在90年代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它能独领响坛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二,电子管输出变压器 电子管的输出阻抗较高,它的等效阻值比现在广泛运用的电动式扬声器的阻抗要高出几个数量级,从阻抗匹配的角度说,采用输出变压器作阻抗变换是必需的:而且,电子管放大器的功率是以高电压、小电流的形式,从驱动低阻扬声器需要的低压大电流能量来看,使用降压变压器也是非常必要的。

5款较常用的电子管前级制作电路图

5款较常用的电子管前级制作电路图 第一款介绍为1/2 6DJ8电子管作一级共阴极放大,见图①。由於是实验关系,只求了解各线路的特性及优缺点,也为求简单易制成功,除此机外,全不设稳压线路,特别是高压,相信在一般聆听环境,区别不会太显著,当然是设稳压电路更好。零件方面,除交连电容用较佳品种如VitaminQ、Rel Cap、Wima外;电阻除了6DJ8SRPP用东京光音外,其他均用0.5元一只货色;整流管用Mur1100E;电源变压器分别高低压各用一只,每只约10到20元,效果也算好。另外,以下各比试结论均只以300B单端电子管后级及KEF IS 3/5A为配搭器材,结论当然有其局限性。本线路简单易制,不失为初学者入门之选,成功率极高,也可尝试校声乐趣,即改变输出电容数值,改变负载电阻数值或加设负反馈等。交连电容牌子方面,曾以300B后级最后交连至强放电子管的位置作试听,试用了Mitppmfx、RelCappp、Kimber及Vitamin Q,结果是Mit音质细微通透,但却欠了动态;Rel Cap声厚而有力;Kimber音色通透高贵;SpragueVita-rain Q则醇厚顺滑兼备,泛音丰富,而动态也最好,表现最全面。笔者喜用一些旧的Vitamin0,因不用煲而数值也十分准确。音效方面,此机背景聆静,音质通透,分析力高,全频表现算平均,力度及控制力一般,但却少了厚度及顺滑音色,声底偏向干及清。曾试用1.8mA及4.5mA作偏流,高偏流时声音较细致。笔者未试过加入负反馈,读者可自行尝试,听声选择合乎自己的音色。要注意反馈电阻要接到栅极而不是阴极,因一级共阴极放大输出波形是反相的,如接人阴极,便会使阴极电位下降,相对地是栅极电位提高了而形成正反馈,这区别於两极共阴极放大电路把反馈电阻接回第一级阴极。 6DJ8一级共阴极放大,输出电容并了多只Wima 电容 6SN7 SRPP线路 第二款是6SN7SRPP线路,相信不少读者试制过此线路,见图②。名为分路调节推挽线(Shunt regulated push-pull),一般人相信该线路有下列优点:失真率低、线性度优良、放大率高、过荷量宽及输出阻抗低等。原理是下级电子管为共阴极,其增益取决於屏极阻抗,大部分发生於上级电子管身上,上级电子管为一恒流源,作为下级电子管的有源负载,另外,也作为一阴极跟随器,信号由下级电子管屏极输送至上级电子管栅极。R1及R2均为同值。但上级电子管绝对不是能达到百分百的恒流目的,故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