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课时 绘制平面图

第2课时 绘制平面图

第2课时  绘制平面图
第2课时  绘制平面图

第2课时绘制平面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画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2《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和归纳能力 2.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总结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和运用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直尺、刻度尺 四、相关资源 微课,动画,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首都北京是大家都向往的地方,你们去过北京吗?让我们一起去北京逛一逛,好吗? 老北京的地图中,其中西直门和东直门是关于中轴线对称的,如果以天安门为原点,分别以长安街和中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于东直门的坐标,你能找到西直门的位置,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吗?

学生指出西直门的位置,试着说出西直门的坐标.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可以很方便地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工程建设的绘图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设计意图:以北京城地图引出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究新知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 A(2,-3),B(-1,2),C(-6,-5),D(4,0),E(0,-3). (2)画出这些点分别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并填写表格. (3)请你仔细观察点的坐标,你能发现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吗? (4)请你想办法检验你所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并说说你是如何检验的. 总结规律: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再找一些点,检验一下发现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堂练习 第十三章 13.2 画轴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

课时训练 1.已知点A(3,2)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A.(3,-2) B.(-3,2) C.(-3,-2) D.(2,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m,2)与点B(3,n)关于y轴对称,则() A.m=3,n=2 B.m=-3,n=2 C.m=2,n=3 D.m=-2,n=-3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位于第二象限,点A的坐标是(-2,3),先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再作与△A1B1C1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则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是() A.(-3,2) B.(2,-3) C.(1,-2) D.(-1,2)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2) B.(-1,-2) C.(-1,2) D.(-2,1) 5.已知点A(a,1)与点B(5,b)关于y轴对称,则实数a,b的值分别是()

A.5,1 B.-5,1 C.5,-1 D.-5,-1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 A.(-3,-2) B.(2,2) C.(-2,2) D.(2,-2)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点B,点B 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为(-3,1),则点A的坐标为() A.(1,1) B.(-1,1) C.(0,1) D.(1,-1) 8.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1)表示.小莹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她放的位置是() A.(-2,1) B.(-1,1) C.(1,-2) D.(-1,-2)

第2课时精读引领课《画杨桃》+《搬房子,还是搬树》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2课时 《画杨桃》+丛书《搬房子,还是搬树》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对杨桃的了解。 2.向学生介绍杨桃。(出示ppt)。 3.让学生观察杨桃实物,画杨桃。 4.展示学生绘画成果,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位置画出的杨桃是不一样的。

过渡:同学们在不同的座位上看到的杨桃是不一样的,画出来的杨桃也就不一样,今天这个主人公也画了杨桃,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画杨桃》(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想不想看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出自然段)读完的同学竖起大拇指。 2.出示词语:叮嘱、审视、半晌、教诲。 这是课文中的生字,谁来读一读?他要是读对了,请同学们跟他大声读出来。 “教诲”,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教育、教导)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3.出示四字成语:神情严肃、和颜悦色。 这两个成语你会读吗? 4.指导书写: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字写的时候可不容易,它的笔顺要特别注意啦!就是座位的“座”,请你跟我一起书空。广字旁的撇写得稍长,以护住里面的“坐”。“坐”字上面两个“人”的捺笔都变成了点,最后写“土”。拿起你的笔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注意写字姿势。 5.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三方面: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几方面回答。 三、品读文本,体会感悟。 1.这里的“神情严肃”和“和颜悦色”都是描写谁神情的词语?(老师) 图画课上,什么事让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呢?请同学们接下来再一次默读课文的2—12自然段,想一想,什么事使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呢?(用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发生在图画课上的一件事。 2.同学们看一看,当我把画好的图画交上去的时候,同学们却哈哈大笑起来。 出示: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绘制校园平面图教学设计

绘制校园平面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过程与方法: 1、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 2、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调动不了学地理的兴趣。 3、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重点: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卷尺

教学过程: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某学校《校园规划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根据学校地理情况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一、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 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卷尺等 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⒋确定工作计划: (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二)统计数据:根据实测的数据和图幅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三)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同学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首先在平面图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然后将学校附近及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 师生共同讨论绘制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比例尺?校园内建筑物(大门、围墙、台阶、道路、花坛、操场、教学楼等)、树木、绿地等在平面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在这些技术性问题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方向可利用太阳的位置(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夕阳在西方落下;再按地平面上的方向判断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于校园大门的方向。活动中,同学们感触颇深!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以好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 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读最后一段,激发思维。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印象深 刻? 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终身难忘”呢? (难忘:无法忘记,永远留在脑海里。终身难忘:即一生都难以忘怀。 常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或教诲铭记于心,也可形容对某一段时光难以割 舍。) (2)能使作者“终身难忘”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 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的话。)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导语:作者是怎样画画的?你怎么知道的? 抓住:“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等句子理解“我”是按照看到的去 画画的。 (2)学习第2至第16自然段。 ①“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 对杨桃已十分熟悉。犯了错误。)

②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③“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 ④“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 ⑤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⑥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⑦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⑧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二课时教案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本节通过实践操作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帮助我们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尺规作图。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知识是通过对现实生活情景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出课题,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从生活实践中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学习中,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不同的情境中,通过思考、分析,总结共性,学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小组折叠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 尺规作图.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抽象出这类平面图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通过例题图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3)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4.判断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判断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交流:剩下的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 6.想象小游戏: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字母)的左半边,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字母.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1.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感受对称的美,激发学生创造对称美的激情. 2.自学三种“做”对称的方法,再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3.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创作过程,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四)、“画”对称,提升技能 (五)、“赏”对称,加深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脸谱艺术和剪纸艺术,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三、结论总结: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绘制校园平面图_教案1

绘制校园平面图 教学目标一、知识 与能力 能利用学过的图形、比例尺等相关知识,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案。 二、过程 与方法 能绘制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案 2.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类比法、实际操作法、分析综合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 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二、初学新课(初步探究) 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不久就 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六年的学校,毕业 后,你们会怀念母校吗?那么你们想 不想现在就把你们对母校的爱表达 出来?就请同学们给母校留一张亲 手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吧!(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设计方案 1.了解平面图的特点(课件出 示两幅平面图) 2.了解画平面图的准备工作 3.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 方案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观察两幅图, 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 验,小组交流确定绘制 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 案 激发学生爱 校之情,点明绘制 校园平面图,激起 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经历 “检查——修改 ——反思——总 结”等过程,回顾 总结本节课运用 的知识和采用的 收集数据的方法 以及绘制校园平

三、引导释疑(合作学习) 四、拓展学习(深入探究) 动手实验 请同学们按小组里的分工,动手 测量、记录、收集数据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和收集的数 据分小组把校园平面图画出来 交流反思 教师把各小组画的校园平面图 展示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平面图画 在空白处 上面的活动中,运用了哪些知 识?采用了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 学生按分工测量 数据,记录好数据后, 通过计算,确定比例 尺,再小组合作画校园 平面图 学生观察,说一说 每张图是否画得准确、 合理,针对画的有缺陷 的平面图,小组同学共 同修改 面图的作用。使学 生养成课后反思 的习惯,培养学生 多角度的创造性 思维 让学生经历 “检查——修改 ——反思——总 结”等过程,回顾 总结本节课运用 的知识和采用的 收集数据的方法 以及绘制校园平 面图的作用。使学 生养成课后反思 的习惯,培养学生 多角度的创造性 思维 让学生经历 “检查——修改 ——反思——总 结”等过程,回顾 总结本节课运用 的知识和采用的 收集数据的方法 以及绘制校园平 面图的作用。使学 生养成课后反思 的习惯,培养学生 多角度的创造性 思维

《画杨桃》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画杨桃》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课时目标】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叮嘱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教育我们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课文的第二大段以画杨桃为主线,写了哪几个人物?(老师、我、同学)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有不同的表现。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人物?(抓住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

研究。) 3、先自己独立读课文,仔细思考你研究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讨论,共同研究。 三、交流汇报 1、我是个做事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人。 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________。 ①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②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③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⑶我知道杨桃的样子吗?那为什么还要把它画成五角星呢?我受到了谁的影响?(父亲)(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父亲的话,父亲的话怎么理解?(理解想当然) 是圆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圆的画成──,也不要把方的画成──,否则就是──。 练读父亲的话,指名读读,评议。(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出父亲的严肃、语重心长) 2、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花园实验小学陈燕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副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 要不要买呢?(用课件出示一副不对称的眼镜图片) 学生汇报:不买,因为两边不一样,不对称…… 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到底怎样才是对称的呢?可以用手比划一下。 生:比划两边大小一样就是对称的了。师板书:两边一样 师:这两幅中买一个可以吗?看来眼镜我得选一个对称的才行。感谢同学们,真会出主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对称”的数学知识。板书:对称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课件出示图片:外国国旗、脸谱、飞机……)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喜欢外出放风筝,看这两只风筝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左右一样,都有翅膀。追问:左右两边的翅膀长得怎样? 师:再看下面几张图,它们有着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对称的,两边都一样。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的对称现象吗?教师里有吗? 生:举例…… 师: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图形。我这里请来了几个图形,认一认,(衣服、树、葫芦、箭头、医院十字形符号。) 师:请问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追问:你能用什么方法,动手证明它们是对称的?可以动手折一折。 师:衣服这个图形,谁来证明?(请生操作) 提问: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对折。) 怎样对折的?(生:左右对折) 然后你看到了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重合了,一样,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还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师:我用这四个字表示你们对折后看到的。板书: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对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师:下面再请4个同学用对折法,折一折这4个图形。依次说一说……。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对称的。 小结:同学们真棒!像这些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数学上叫:“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吗?(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师:我这儿还有一个图形,紫金花形图片 : 它是对称的吗?用对折法试一试。 (生:示范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对称的) 三、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直直的折痕,这条折痕刚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画杨桃 》第2课时教案

《画杨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齐读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先来听写本课生字词,看谁最棒。 2.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生回答: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而引发的事情。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问题展示: 1.想一想:“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2.用====线画出“我”认为画的怎样? 3.那同学们对我的画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师生交流: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问:从问号读出了什么?(杨桃不是这样的,这里是反问句,指导学生读好反问、指责的语气,声音稍大)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问:从感叹号读出了什么? (觉得我的“画”很好笑,指导读出嘲笑的语气,语调稍高)(3)全班把2至4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出了什么? (同学们认为“我”画错了,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嘲笑) (4)带着理解,学生练习朗读,同座配合读,读好这两个句子的语气。 (5)老师的做法是什么?用波浪线勾画相关句子。 (第5自然段: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 (6)老师和同学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没有弄清楚事实就随意嘲笑,而老师是什么都没有说,坐

12.2 作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同步作业(含答案)

12.2作轴对称图形(第二课时) 题号一1 二2 三3 四4 五5 六6 七7 八8 得分 练才能取得跟多的收获,我们设计的试卷主要就是从这点出发,所以从你下载这张试卷开始,就与知识接近了一步。 ◆随堂检测 1.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换规律: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2.点(2,b)与(a,-4)关于y轴对称,则a= ,b= 3.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AD∥x轴,CD∥y轴,若点A的坐标为(1,1),说出点B、C、D的坐 标.(根据什么?) 4.如图,△ABC,求顶点A、B、C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 y x o (1,1)D C B A

◆典例分析 如图,已知△ABC 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1),C(2,0),作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 分析: 要作与△ABC 关于x 轴的对称的三角形,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得出点A 、B 、C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然后描出对称点并顺次连接即可。 解:点(x,y)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ABC 的顶点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分别是A′(0,-3),B′(-3,-1),C′(2,0),依次连接A′B′,B′C′,C′A′,就可得到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B′C′ 评注:作与已知图形关于x 轴或y 轴成轴对称的对称图形,其关键是找出已知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然后确定这些特殊点的坐标,描出并连接这些特殊点.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如图,如果A B C '''△与ABC △关于y 轴对称,那么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 A (1,-3) B (-1,-3) C (-1,3) D (3,-1) y C A B O 1 2 3 4 ---- 1 2 3 4 5

《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之前我们知道了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本节课学生需要知道,已知原图形与对称轴,如何画对称之后的图形。这也是对称变换的核心知识,也为今后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内容(如物理的镜面反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作轴对称之后的图形,了解画一般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作图规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审美情操,培养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作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中所包含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问1:如何作一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随机抽查) ①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②作过两对对应点连线中点的直线。 对称轴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部分,有两部分我们可以作出对称轴,那么有图形的一部分和对称轴,我们能否作出另一部分?

2、新课探究: 试一试:在格点图中,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由作出图形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向其它同学分享作图步骤。) 学生总结作轴对称图形的步骤: ①寻找原图形中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后的对应(对称)点;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各对应(对称)点。 问2:在格点图中,依据各点我们很容易找到对应点,再依次连接。若没有格点,如何能作出轴对称之后的图形? 将问题进行分解,可以分如下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问2-1:在没有格点的一般情况下,作轴对称图形要遵循怎样的步骤? 类比以上格点图中的做法,学生容易想到,在一般情形下,作轴对称图形也可分为找对称点与连接各对称点的两步。 问2-2:在一般情况下,如何作一点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对应点? 由于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我们可以按照垂直和评分的两步来作对称点。 ①对称点间连线与对称轴垂直,即对称点在过点直线的垂线上:

轴对称图形教学教学教案公开课

欢迎共阅《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练习二十部分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其本质特征;会画一个图形的 形。 你会发现这些图片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寻找图片中的数学知识。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学生对漂亮的图片非常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韦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课件依次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它们

是什么呢?<预设学生回答:绿色食品标志、公路路线图标志、交通安全标志之一(表示危险)、医院的标志、非洲国家马里的国旗、以色列国旗、南斯拉夫国旗、加拿大国旗、剪纸、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图片漂亮吗?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轴对称图形。)那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1 轴吗? 片)。 (4)(如 2 3 1、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①出示教材82页例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它的对称轴在哪?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还有其他对应点吗?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吧! ②小组合作交流(课件):

1、观察并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在组里说一说; 2、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单;《导学单上例1图: ①除了点A和A’,请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并且标出来; ②数一数,看看轴对称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有什么特点,它们到对称轴距离是多少?。 》 3 3 以用它来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教学教材83页例2,引导学生思考、全班交流:①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②每条线段应该分别画多长? (2)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学生展示画法)

【教学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北师大)

《绘制校园平面图》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51~53页的内容。 2.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实践课,教材设计了“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通过“活动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自我评价”的活动过程,综合运用“图形与位置”“比例尺”“测量”等知识绘制校园平面图。鼓励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 3.平面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实际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并综合运用“图形与位置”“测量”“比例尺”“数据的收集”等知识,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 2.进一步理解统计、位置与方向、比例尺等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的活动过程,发展统筹规划和按方案实践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活动任务 绘制校园平面图。

二、设计方案,认识平面图 七星小学校园平面图 会展中心平面图 观察这两张平面图可知,平面图要有比例尺、方向标志和标题,绘制平面图时需要画出主要建筑物或活动场所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等要素。 三、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案 (1)明确分工。 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测量人员:2名;记录人员:1名;数据整理人员:2名;制图人员:1名。 (2)明确主要步骤。 ①确定校园主要建筑物所处的方向,依据各建筑物的形状及各建筑物间的距离,测量各种所需数据,并做好记录。 ②确定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 确定比例尺时,主要依据校园的形状、最长和最宽处的数据以及绘制平面图纸张的大小,即用纸张的长、宽分别除以校园最长、最宽处的数据求得。

画轴对称图形 优秀教案

画轴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轴对称变换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并且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已知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会作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 2.通过实际操作获取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应用于简单的图案设计。 3.通过图案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及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作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总结轴对称变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你们会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画轴对称图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探究并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剪纸图片,供学生欣赏,并请学生交流。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画出整个图案? 问题:在一张半透明纸张的左边部分,画出一只左脚印,如何由此得到相应的右脚印?请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纸,看看你得到了什么? 归纳: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

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二)作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图形 思考: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画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例: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补充。 已知一个几何图形和一条直线,说一说画一个与该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①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_____、_____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_____。 ③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都被对称轴_____。 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_____上。 2.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3.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教材借助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为此,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观察与操作理解。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力求体现一下三点: 1、在做中学,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搜集实际生活中的多种实例,极大丰富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 经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具准备】: 课件、剪刀,纸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实践操作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再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美,始终捉住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动手操作的能力。 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对学具的使用不当,造成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没有完全参与教学,没能体会本节课的魅力所在之处。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几何第二册 第三章三角形 第六单元第四节轴对称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单元设计: 本单元内容分四快:逆命题与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的轴对称。 轴对称放在最后,利于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加强对问题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形形色色的对称现象。 2、识别轴对称现象。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会利用性质解题。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展示各种对称图形。让学生体会对称美,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2:准备好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图形,完全对折,让学生说出结论。叙述出这个过程。 这个活动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但观察的结论不一,把范围缩小,语言叙述有困难,要注重。 活动3问题引入:有两对称点,如何画出对称轴? 画线段、角、等腰三角形,试画对称轴。观察,分析。 讨论:(1)△ABD和△ACD的关系,怎么说明? ⑵对称点和对称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归纳结论。性质:对称的两个部分全等。 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活动4:出示例题,让学生分析解答。 活动5:习题解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2教材简析: 《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

20秋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4、综合与实践 绘制校园平面图

20秋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 4、综合与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绘制校园平面图。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这一单元之后安排的,教材安排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确定物体的位置,绘制平面图以及比例尺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选取的是一所学校的校园,一学生熟悉的场景做背景进行综合运用。在教学中一定要组织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教室到校园内亲自动手,互相合作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统筹安排的能力,比如:绘制校园平面图之前需要制定计划,准备工具,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绘制校园平面图时根据实际距离确定比例尺,绘制完成之后要进行交流展示,比一比哪个组完成的最好,绘制的最精美等。 结合活动拓展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绘制自己家的住房或者是小区花园的平面图,达到巩固提高知识技能和策划、安排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平面图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统筹安排的能力与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卷尺、测绳、标杆、指南针 学具准备:方格纸、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绘制平面图以及比例尺等知识,我们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来给我们自己的校园绘制一幅平面图呢?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提供的例子,分工合作完成这幅校园平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记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完成“测量准备”。 (1)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解决在平面图上反映哪些主要建筑和道路。 归纳:需要反映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宿舍、操场等。 (2)需要哪些工具: 归纳:需要准备卷尺、标杆、测绳、指南针等工具。 2.制定测量方案并展开测量。 (1)确定要画的主要建筑物和道路,列举出要测量的主要建筑物有哪些,道路有哪些,主要测量哪些相关数据。 (2)小组分工。 根据上面确定的测量任务进行分工,小组分工要细致,具体到某个同学进行测量,某个同学进行记录,某个同学画出草图。 (3)测量时注意要分工合作,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3.绘制校园平面图 (1)确定比例尺和图纸的大小。 要根据所要绘制的校园建筑和道路的实际长度,选择恰当的比例尺,在选用比例尺的过程中,尽量多尝试几次,避免选用的比例尺过大或过小。 (2)绘制校园平面图。 在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和图纸后,要选用适当的绘图工具进行绘制,在绘制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从距离和方向两个方面进行确定。 以情境图中的艺术楼为例,艺术楼在操场的北偏东45°方向200米处,绘制时要先画出观察点操场,再确定操场北偏东45°方向,最后在北偏东45°方向上确定200米。 4.成果展示交流。 (1)展示每组收集的信息资料。 (2)各小组在班内展示本组绘制的校园平面图。 (3)交流各小组的统计资料和数据。 (4)交流测量绘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怎么解决的,以及这次活动的收获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杨桃》第二课时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认识“靠、而”等15个生字,会写“图、课”等10个生字。 2.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从课文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画杨桃》。板书课题。 2.听写词语。订正。 3.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初步认识了杨桃,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我”是怎样画杨桃的,以及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仔细研读人物的对话部分,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研究一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进行分析。(课件) 2.学生寻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二)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三)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我”的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 1.“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 (课件) (1)我的座位在教室前排靠边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自由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我”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会被同学们误解和嘲笑。在老师的教育下,同学们又理解了“我”。 课文没有直接描写“我”被同学们嘲笑与误解时的迷惑不解,伤心委屈;得到同学们理解时的轻松愉快与欣慰满足。但是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与“我”感同身受,深刻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从而体会以事实为依据的重要性。 (四)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课件)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对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